-
在法国多尔多涅地区首次发现碳基洞穴艺术,为精确的放射性碳年代测定铺平了道路
奇点天文 上知天文 奇点天文 dprenvip.com dprenvip.com 奇点天文 年轻人的好奇心启蒙网站 (奇点天文dprenvip.com)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斯蒂芬妮·鲍姆):法国南部的多尔多涅地区有超过200个装饰着彩色旧石器艺术的洞穴,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它有多古老。由于它带有基于铁或锰氧化物的材料的颜色,放射性碳年代测定技术是不可能的,一般认为它是在12,000年至17,000年…- 42.9k
- 428
-
诺贝尔获奖者:人类永远都不会生活在另一颗行星上
诺贝尔获奖者:人类永远都不会生活在另一颗行星上 事实是这样的:我们正在把地球搞得一团糟,而且还想着当地球没救了以后就搬家到别的星球继续生活,这完全是一厢情愿。这是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共同获得者Michel Mayor的看法,这位天体物理学家因为发现了太阳系外首个围绕太阳一般的恒星公转的行星而拿到了该奖项。 “如果我们说的是系外行星,那事情就很明显了:我们移民不到那里,”他告诉法新社(AFP)说。他表…- 52k
- 544
-
SOHO:守望太阳20年
中微子振荡是当前粒子物理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设在美国南达科他州霍姆斯塔克(Homestake)金矿井下的四氯化碳中微子探测器开始测量太阳中微子,并发现中微子实际流量只有理论值的三成左右,由此对太阳(以及所有恒星)的结构模型提出了严峻挑战。因为这些中微子据信是起源于太阳发生核聚变反应的中心区域的,而中微子流量与产能速率直接相关。观测上如此显著的中微子亏缺只能源自两种可能性——…- 110k
- 1.3k
-
帕克探测器:触及太阳
既然身居太阳的势力范围之内,太阳系中的大小天体都无法摆脱这颗中央恒星的影响。太阳的引力将周边天体束缚在各自的轨道上,它所发出的辐射又为行星和卫星提供了光和热。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是在太阳物质的包围之中生活的——从太阳表面流出的等离子体流(太阳风)足足延伸到了上百天文单位之外甚至更远处,一路塑造着空间天气的变化起伏,同时也改变着浸没其中的行星的周边环境,常年盘旋在地球(以及其他行星)南北磁…- 118.5k
- 1.3k
-
国际空间站上的空间天文学
作为史上最大的太空实验室,国际空间站承担着数以百计的多学科实验任务,从生命科学到对地观测,从材料生长到基础物理,从文化适应再到公众教育,内容无所不包。在这其中,十余项空间天文或太空物理项目也充分利用着这处大型轨道平台求索宇宙。在这里,这些主要安装在欧、美、日等国实验舱外部的仪器远离地球大气层,还可以全天候工作。多年以来,它们已经帮助我们认识了太多先前不为人知的现象,而一些新的计划也将陆续上马。这里…- 126.6k
- 1.4k
-
伽玛射线天文学突破25周年庆
Francis Reddy 译自NASA,2016年4月8日25年前的本周,NASA发射了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这是一颗变更了我们对高能天空认知的天文卫星。在9年的服役期内,康普顿进行了史上第一次伽玛射线(也就是能量最高、穿透力最强的光线)全天巡天,发现了数以百计的新辐射源,并揭示出了一个活跃多样得超乎意料的宇宙。1991年5月7日,在STS-37任务期间,NASA的康普顿伽玛射线天文台在发射后漂…- 118.5k
- 1.3k
-
探空火箭时代的空间天文学
在太空时代开始之前,甚至可以说是在卫星技术真正成熟之前,从事亚轨道飞行的探空火箭是空间探测的先锋。这些小家伙可以把轻量设备带到大气层之外飞上几分钟,虽然其有效载荷并不大,总的飞行时间也很短,其功用却不小:除了探查高层大气结构,填补探空气球与低轨道卫星之间的高度空白以外,还曾经造就了紫外与X射线天文学两大分支学科。</>典型的探空火箭由固体或液体燃料驱动,飞行轨迹一般是抛物线。在上升阶段…- 123.9k
- 1.4k
-
现代天文仪器之十一:射电干涉仪与综合孔径望远镜
《多波束接收系统》一文中提到过,在射电天文学上,单天线成像只能依靠扫描。固然近年发展出的多波束接收系统可以大大提高效率,但终究也是出现时间过晚,麻烦多多,何况单天线还受波长导致的分辨率限制。射电干涉技术则可以突破单天线的种种缺陷,因而发挥了愈加重要的作用。</>射电天文学的兴起与二战期间的雷达研究密不可分。出身于该领域的Joseph Lade Pawsey(右图)受战时接触的无线电干扰…- 115.4k
- 1.3k
-
从"民间科学家"到科学爱好者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31日,方舟子)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民间科学家”几乎可算是中国的 一个特产。我在中国科大读本科时,就已“遭遇”过一个“民间科学家”,一名到处散发传单,号称证明了二、三十条重大科学定律为“佯谬”因此为世不容的工程师。看他那个“论文”单子,真要让每个学自然科学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觉得科学大厦整个崩溃了:“万有引力定律之佯谬”、“光速不变原理之佯谬”、“能量守恒定律之…- 329.7k
- 5.2k
-
中国古代天学:科学还是伪科学?
载《中华遗产》杂志2009年第8期编者按:李约瑟博士曾说过:“对中国人来说,天文学曾经是一门很重要的 科学,因为它是从敬天的 ‘宗教’中产生出来的 ,是从那种把宇宙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甚至是一个‘伦理上的 统一体’的 观点中产生出来的 ,”“中国天文学在整个科学史上所占的 地位,应该比科学史家通常给予它的 重要得多。”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天文学?带着问题,我们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141.1k
- 3.6k
-
科研人员利用阿尔法磁谱仪数据在搜寻暗物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暗物质的存在是诸如星系、宇宙大尺度结构、宇宙早期演化等天文观测的必然要求,但暗物质是什么、质量是多少、和普通的物质的关系等一直是相关研究的前沿问题,其中通过宇宙线来搜寻暗物质是探测暗物质的一种主要方法。近些年,发现几十GeV以上的宇宙线正电子超出天体物理背景的实验结果,被认为是可能发现了暗物质的证据。正电子的超出预示的暗物质的质量在几百GeV到TeV以上。阿尔法磁谱仪-02 (AMS-02)实…- 128.1k
- 3.2k
-
天文百科知识之部分专业术语解释
说明:1.本文按感觉(随机)排序,以此带来不便,请大家谅解。 2.由于本文为个人编辑未经审核,因此难免会出现字词编辑错误,若发现文中出现错误,请与本人联系。 1.光行差:光的有限速率和地球沿着绕太阳的轨道运动引起的恒星位置的视位移。在一年内,恒星似乎围绕它的平均位置走出一个小椭圆。这个现象在1729年由詹姆斯·布拉德雷(James Bradley)发现,并被他用来测量光的速率。 2.吸…- 138.8k
- 3.5k
-
暗能量掌控了宇宙的命运?
天文学家布赖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做出这一惊人发现时的情形,他也因此分享了2011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那是1997年的一刻,没有兴奋,但却令人惶恐。- 129k
- 3.4k
-
发现夸克、洞悉宇宙的人
Susan Kruglinski 文 Shea 编译 默里・盖尔曼在粒子物理学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也因为与费曼的争吵而闻名于世,而且他还错失过和爱因斯坦一起讨论的机会。[/content_hide] 毫无疑问,夸克――组成质子、中子以及世间万物的基本粒子――有着一个奇怪而又迷人的名字。发现夸克的物理学家默里・盖尔曼(Murray Gell-Mann)犹如深爱物理学一样地深爱着这个词。他因为总纠…- 126.3k
- 3.3k
-
打开脑洞:想象有另一个“你”,生活在另一个宇宙
来源:原理公众号 人。。。。。。与所有已知和不可知的现实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海上磷光点点的浮游生物到飞旋的星系,直至膨胀着的宇宙,一切都被时间的弹性之弦绑在一起。立足海隅,放眼星际,再回眸海隅,这是明智的做法。——《科尔茨海航星记》 2011年7月,在奥地利的特劳恩湖边聚集了一群物理学家、哲学家和数学家。 他们参加了一次主题为“量子物理和实在的…- 133.8k
- 3.3k
-
暗能量什么样?爱因斯坦只“蒙”对了一半
斯隆数字巡天(SDSS)利用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2.5米口径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有望揭开暗能量奥秘 图片来源 blog.sdss.org 29年前,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研究团队通过超新星观测,分别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这带来了对于宇宙的新认识,也带给人们一个新的谜题: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来自哪里? 科学家猜测,暗能量是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但它到底什么样?有什么性…- 322.4k
- 5.3k
-
暴胀还是反弹?宇宙起源之问
反弹宇宙学图像 宇宙源自138亿年前的一次爆炸,而后立即经历了一场极度快速的膨胀——暴胀过程,随后逐渐膨胀至今。这一直是用来解释宇宙形成的主流科学理论。 然而今年上半年,《科学美国人》杂志搞了点事情。来自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撰文表示,宇宙源自一次大反弹而非大爆炸,暴胀理论无法令人满意。此举无疑在学界扔下了一枚重型炸弹。包括4位诺贝尔奖得主在内的33位科学家立即联合…- 52.2k
- 688
-
一个可能决定宇宙命运的问题:质子会衰变吗?
来源:科研圈公众号 实验表明质子的寿命远远长于宇宙当前的年龄,但一些理论预言质子的寿命并非无限长,它终将衰变。那么质子究竟会不会衰变呢?问题的答案也许将决定我们宇宙最终的命运。 撰文 杜立配 编辑 金庄维 宇宙中的普通物质由原子核及电子构成,而原子核则由中子及质子构成。1896 年 Henri Becquerel 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从此人们开始意识到原子核并非是永恒不变…- 268.9k
- 4.7k
-
我国科学家破解信使中微子如何在银河系中聚集
关系到人们对宇宙的认知能否推进至宇宙诞生后仅1秒的时期 遗迹中微子在银河系中的运动轨迹。东北大学供图 日前,东北大学理学院教授张鑫与北京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博士后张珏合作,在“宇宙遗迹中微子的引力结团效应”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在N单体模拟中发展了一种重要的计算方法——重加权方法,使得只利用一次模拟即可得到不同中微子质量和相空间分布下的中微子密度轮廓,…- 13.9k
- 386
-
每个黑洞的结局,都是时空反转、万物无法进入的白洞
倘若我们能观测一个正在变成白洞的黑洞,那将是我们首次窥见量子引力作用。 来源: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 黑洞,一个吞噬一切、让物质有进无回的“巨兽”,已经为众人所熟知。那么在宇宙中,与黑洞性质完全相反、物质只能流出而无法进入的天体是否存在?一些天文学家认为,这样的“白洞”不仅存在,它们还是黑洞的未来——黑…- 331.6k
- 5.4k
-
正—反物质不对称性有了新证据
来源:中国科学报 近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宣布,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LHCb实验发现了D介子的正—反物质不对称性,并表示这项发现“绝对会被写进粒子物理的教科书”。 这一发现被CERN研究和计算主任Eckhard Elsen称为“粒子物理学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科学家到底发现了什么?这次发现为什么这么重要?为了解开这些问…- 14k
- 330
幸运之星正在降临...
点击领取今天的签到奖励!
恭喜!您今天获得了{{mission.data.mission.credit}}积分
我的优惠劵
-
§优惠劵使用时效:无法使用使用时效:
之前
使用时效:永久有效优惠劵ID:×
没有优惠劵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