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素周期表上有这常温下的液体元素
元素周期表上现在一共有118种元素,在常温下这些元素大部分都是固体,还有一部分气体以及少部分的液体元素,今天就来为你介绍下常温下元素周期表中的几种液体元素。- 23.1k
- 126
-
4717.通过《元素周期表》看物质形成的规律性
4717.通过《元素周期表》看物质形成的规律性 2023.2.22 《元素周期表》诞生很多年了,完善《元素周期表》曾经是一代人的热门,以后就被打入冷宫,没有多少人深入研究了。 我想通过元素结构的分析发现与物理化学属性的关系,编制了人类第一份《元素结构分析表》,发现了化学元素形成的规律性和特殊性,星球层次现象和惰性气体形成的原因。 通过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形成条件的分析,发现离子形态与核外电子形态决定了…- 35.2k
- 207
-
梵塔黑行星:吸收99%的光线,公转周期仅1.76天
梵塔黑行星:吸收99%的光线,公转周期仅1.76天 这是一颗太阳系外行星,被命名为WASP-104b,距离地球466光年。它非常非常黑,黑得犹如木炭,能够吸收近99%的光线。它被归类为“热木星”——所谓“热木星”,即质量类似木星,但公转轨道离宿主恒星比较近。 2014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了这颗行星。如今,英国基尔大学的天文学家通过研究最新数据,对它有了更多了解。我们现在知道,这颗行星离母恒星非…- 44.4k
- 334
-
两极反转:太阳苏醒,进入新一轮的暴烈周期
两极反转:太阳苏醒,进入新一轮的暴烈周期 它正在从11年周期里的平静期中苏醒。 2021年7月3日,世界协调时14:29(美国东部时间10:29),我们的狂野恒星喷出了(记录里)第25轮恒星周期中第一场X级耀斑;这是自2017年9月以来我们看到的最强大的耀斑。 X级耀斑是我们宿主星最强大的爆发之一,有记录以来最强大的耀斑是2003年11月的惊人的X28。 这个新的耀斑并不那么强烈,只有X1.5级—…- 45.8k
- 390
-
Pi星:一颗公转周期为3.14天的行星
Pi星:一颗公转周期为3.14天的行星 麻省理工学院和其他地方的科学家在新发现的天体行星和数学常数之间发现了令人愉悦的巧合。新发现的一颗行星pi Earth,地球大小,因每3.14天绕其恒星旋转一圈而得名。 在分析2017年由NASA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的K2任务获取的数据时,研究人员发现了关于这一行星的线索。通过今年早些时候使用地面望远镜网络SPECULOOS对系统进行的校验,研究团队证实,那些信号…- 53.4k
- 416
-
太空中又发现一个神秘的周期性射电暴
太空中又发现一个神秘的周期性射电暴 有史以来第二回,天文学家在神秘的快速射电暴中发现有模式可循。 快速射电暴简称FRB,是太空中的毫秒级别的无线电波脉冲。有些射电暴可以追踪到来源的星系。但天文学家还没有弄清楚射电暴具体的来源。 单独的射电暴只喷发一次,但重复性的快速射电暴会多次发射出短促高能无线电波。 既有的观察表明,重复性的快速射电暴是随机的,或者一连串的。 但今年年初的最新发现改变了这一切。天…- 55.8k
- 407
-
周期最短的脉动变星是造父变星吗?
事实上,脉动变星包含有很多种类型,“刍蘖增二”就是一类,这类变星叫“长周期变星”。它的光变周期很长,可达几百天。而有一类脉动变星的周期却很短,只有几小时,称之为“短周期造父变星”。 为什么它有这个怪名字呢?因为在1780年前后,最早发现的这一类变星是仙王座δ星。在我们中国,它的星名是“造父一”,故后来人们把它们称为“造父变星”。 造父变星 “短周期造父变星”最典型的就是天琴座RR星,它的光变周期只…- 57.3k
- 495
-
“黑色周期”带给地球黑色前景
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365天,地球自转一次需要24小时,月亮由缺到圆、由圆到缺需要30天,周而复始,自古如此,这便是我们人类耳熟能详的“周期律”。周期律包含在自然界和宇宙的各个方面——这早已得到公认。60多年前,俄罗斯学者契热夫斯基通过大量观测和研究证实,在太阳与地球的关系中同样存在着这种周期律。他是根据对为期11年的太阳活动周期的观测得出这一结论的。迄今已知,太阳活动的最大周期为2亿~23亿年…- 73.5k
- 628
-
4599.第六周期元素基本结构的思考(修订稿)
4599.第六周期元素基本结构的思考 2022.5.4 我是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和原子量分析元素结构的。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与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原子量反映质子、中子数量之和;核外电子构型的规律性,反映元素形成的规律性。 K层,是所有高端元素的核心层,核外电子构型是2,我认为是“氦4”架构。 L层,是所有高端元素的第二层,核外电子构型是8,其实是从1到8,基本架构依次为第二…- 89.3k
- 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