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点天文 dprenvip.com 年轻人的好奇心启蒙网站
晴朗夜空经常突然出现一条光迹,这就是流星。极少数的情况下光迹一直延伸到地面,然后砰然坠地成为陨星。以上两者都是绕日运行的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之后形成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的速度为每秒十几千米至几十千米,在大气里受阻将动能转化为热能使星体熔化并燃烧起来。大多数流星体原来的体积只有豆粒大小,在大气层中存在不过几分之一秒,从离地 100 千米以上开始发光到 70 千米左右的高度上就全化为气体和尘埃。这短暂而光辉的一刹那为它赢得流星这个名称,其中特别明亮像个火球的被称为火流星。流星数量很多,晴朗夜晚在任何地方每小时都能看到四五颗。不过要在相当稀罕的情况下才会有特别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而且没有被完全烧毁直至到达地面成为陨星。陨星落地时都会在地面上留一个陨星坑,但因地球大气层的缓冲作用再加上风侵水蚀,地面上保留下来的陨星坑并不多。
密集的流星体被称为流星群,它们与地球相遇时会形成流星雨。我国《左传》上有世界上最早的流星雨记载:“鲁庄公七年四月辛卯(公元前 687 年
3 月 16 日)夜中星陨如雨”。特别大的流星体进入大气层之后,在受阻发热过程中往往会爆炸分裂成很多碎块,也会形成貌似流星雨的陨星雨。1976 年 3 月 8 日就有一颗特大陨星进入大气层,随后崩裂为无数碎块,形成有历史记载以来最大的一场流星雨,降落在我国的吉林省。
陨星的构成主要分铁质、石质和铁石质三类,都含有多种矿物和有机物。放射性同位素测定陨星的年龄为 40 多亿年,有的甚至达到 46 亿年,保存着太阳系起源的秘密。从 1969 年落在澳大利亚的一颗陨星中发现了氨基酸。氨基酸是地球上一切蛋白质的基础,而蛋白质又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之一。因此研究陨星的起源和构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现在已经找到的陨星来看,铁质陨星以 1920 年在非洲西南部找到的一块重 60 吨的陨铁为最大。1976 年落在我国吉林省的特大石质陨星残块中,最大的一块有 1770 千克,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石质陨星。分析这块陨星时也发现了它所携带的氨
基酸。
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里,除了存在以上由物质凝聚在一起的天体之外,还存在着弥漫物质,称为行星际物质。它的成分包括等离子体和固态的尘埃。人造地球卫星和火箭探测的结果表明,地球周围物质的平均密度约为 10-23 至 10-21 克/厘米 3,大都和流星体一样绕太阳公转,方向与行星相同。这种特征表明它们是太阳系的组成部分并和太阳系的起源相同。行星际物质的空间分布并不均匀,在行星轨道面附近比较浓密,离太阳近处比较多,所以整体上大约形成以太阳为中心的铁饼形。
在太阳系的广阔空间里还普遍存在磁场,称为行星际磁场。除在各行星附近有行星磁场的局部影响之外,行星际磁场的主要来源是太阳表面磁力线的伸延。太阳表面附近的磁力线有一部分会被太阳风带到遥远的行星际空间。太阳自转时,这些远伸的磁力线拖带着等离子体会稍微落后一些,形成螺旋形结构,行星在这种磁场中穿行时本身的磁场也要受到它的影响。
奇点天文 dprenvip.com 年轻人的好奇心启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