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百科>百科知识>彗星的目视观测方法

彗星的目视观测方法

彗星的目视观测是青少年业余爱好者的主要观测项目,其方法筒单易做,经费少,大多数的业余观测者都能进行,而且也为部分专业观测者所运用。尽管现在的照相观测已较普遍,但由于历史上保留有大量多颗彗星目视观测资料,因此,目视观测资料可同以前的联系起来,保持目视观测的连续性,并能很直观地反映彗星所在的状态,这对研究彗星演化有重要意义,一直受到国际彗星界的重视。

  目视观测有彗星的亮度估计、彗发的大小和强度测定,以及彗尾的研究和描绘等几方面的内容。

  一、彗星的亮度估计

  彗星需要测光的有三个部分:核、彗头和彗尾。由于彗尾稀薄、反差小,呈纤维状,对它测光是十分困难的,因此彗尾测光不作为常规观测项目。通常所谓彗星测光是测量彗星头部(即总星等M1)和核(即核星等M2)的亮度。彗核常常是看不到的,或者彗头中心部分凝结度很高,彗核分辨不清等等原因,彗核的测光相对来说要困难些。另外,我们所指的彗星测光不仅是测量它的光度,记录测量时刻,而且要密切监视彗星亮度变化,记下突变时刻,所有这些资料对核性质的分析是十分有用的。

  估计彗星亮度的几种方法:

  1、博勃罗尼科夫方法(B法)

  使用这个方法时,观测者先要选择几个邻近彗星的比较星(有一些比彗星亮,有些比彗里暗)。然后按下面步骤:

  (A)调节望远镜的焦距,使恒星和彗星有类似的视大小(即恒星不在望远镜的焦平面上,成焦外像,称散焦)。

  (B)来回调节焦距,在一对较亮和较暗恒星之间内插彗星星等(内插方法见莫里斯方法)。

  (C) 在几对比较星之间,重复第二步。

  (D) 取第二和第三步测量的平均值,记录到0.1星等。

  2、西奇威克方法(S法)

  当彗星太暗,用散焦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可使用此法。

  (A)熟记在焦平面上彗发的“平均”亮度(需要经常实践,这个“平均”亮度可能对   不同观测者是不完全一样的)。

  (B)对一个比较星进行散焦,使其视大小同于对焦的彗星。

  (C)比较散焦恒星的表面亮度和记住的对焦的彗发的平均亮度。

  (D)重复第二和第三步,一直到一颗相配的比较星找到,或对彗发讲,一种合理的内插能进行。

  3、莫里斯方法(M法)

  这个方法主要是把适中的散焦彗量直径同一个散焦的恒星相比较。它是前面两种方法的综合。

  (A)散焦彗星头部,使其近似有均匀的表面亮度。

  (B)记住第一步得到的彗星星像。

  (C)把彗星星像大小同在焦距外的比较星进行比较,这些比较星比起彗星更为散焦。   (D)比较散焦恒星和记住的彗星星像表面亮度,估计彗星星等。

  (E)重复第一步至第四步,直到能估计出一个近似到0.1星等的彗星亮度。

  另外,还有拜尔(Bayer)方法,由于利用这个方法很困难,以及此法对天空背景亮度非常灵敏,目前一般不使用它来估计彗星的亮度了。

  当一个彗星的目视星等是在两比较星之间时,可用如下的内插方法。估计彗星亮度同较亮恒星亮度之差数,以两比较量的星等差的1/10级差来表示。用比较星星等之差乘上这个差数,再把这个乘积加上较亮星的星等,四舍五人,就可得到彗星的目视星等。例如,比较星A和B的星等分别是7.5和8.2,其星等差8.2-7.5=0.7。若彗星亮度在A和B之间,差数约为6X1/10,于是估计的彗星星等为:0.6X0.7+7.5=0.42+7.5=7.92,约等于7.9。

  应用上面三种方法估计彗星星等时,应参考标注大量恒星星等的星图,如AAVSO星图(美国变星观测者协会专用星图)。该星图的标注极限为9.5等,作为彗星亮度的比较星图是合适的。(本人有该星图的复件,适当时候会扫描上网),那些明显是红色的恒星,不用作比较星。使用该星图时,应注意到星等数值是不带小数位的,如 88,就是 8.8等。另外,星等数值分为划线和不划线两种,划线的表示光电星等。如33,表示光电星等3.3等,在记录报告上应说明。

  另外,SAO星表或其它有准确亮度标识的电子星图中的恒星也可作为估计彗星亮度的依据。细心的观测者,还可以进行“核星等”的估计。使用一架15厘米或口径再大一些的望远镜,要具有较高放大率。进行观测时,观测者的视力要十分稳定,而且在高倍放大情况下,核仍要保持恒星状才行。把彗核同在焦点上的比较星进行比较,比较星图还是用上述星图。利用几个比较星,估计的星等精确度可达到0.1等。彗星的核星等对研究彗核的自转、彗核的大小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彗星的目视观测方法
  2. 彗星的性质
  3. 彗星的形态变化
  4. 彗星的轨道特性
  5. 彗尾形成因素
  6. 彗星与恐龙的灭绝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