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史料]太空女英雄的10项世界纪录(选自天文爱好者2001年第二期)
(1)世界上第一个女性航天员 1963年6月16日,苏联空军少尉,时年26岁的瓦莲娜·捷列什科娃乘坐“东方六号”飞向太空,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女性航天员。她出身农家,后来成为了热心社会活动的纺织女工,在1961年入选航天员之前已经是工厂团委书记。进入太空后,她申请延长飞行时间,因此创造了当时的世界纪录:在70小时50分钟内环绕地球48圈。成功返回地球后,她不仅军衔升了一级,还获得了苏联英雄的荣誉称号…- 3.3k
- 30
- 135.6k
-
生物进化过程的不可逆规律
(选自《大自然》1982年第三期。作者曹克清) 我们在地质历史上一般总是看到生物的系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形态越变越复杂,分工越变越精细,如从无脊椎动物到脊椎动物,从鱼类到两栖类、爬行类再到鸟类和哺乳类。这可以说是前进的进化。有时也会看到某些器官逐渐减缩,甚至消失,比如人类的阑尾、马的侧趾。这是减退的进化,或者叫退化。生物在进化的过程中,退化着的器官绝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地发达起来;完全消失了的器官更不…- 416
- 32
- 54.4k
-
星系的碰撞与合并(选自天文爱好者2001年第三期)
晴朗的夏夜,在远离灯光与大气污染的地方,仰望星空,你总能看到一条乳白色的模糊光带从东北向西南穿过天空,这就是银河。用一架小型望远镜就可以发现,这条光带实际上是由成千上万的恒星组成的,它们,包括我们的地球和太阳,共同组成了我们所在的星系—银河系。在宇宙中,像我们银河系这样的天体数以亿计,它们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是大尺度结构下宇宙的基本构成单元。 星系的数目多了,相互之间就难免会碰撞。诚然,星系之间的…- 5k
- 128
- 338.8k
-
[生物趣谈]原绿藻在植物演化中的意义
(选自《大自然》1980年创刊号。作者王亚俊) 从纳斯的预言说起 自然界中的生物共有两百多万种,虽然它们之间千差万别,但如果以有没有细胞核为标准来区分,则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两大类。原核生物的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如细菌和蓝藻;而真核生物的细胞则有真正的细胞核,除了细菌和蓝藻以外的生物都是真核生物。 生物学家纳斯在1970年曾预言,有一种未经发现的绿色的原核光合生物。五年后,美国生物学家列文(…- 3.3k
- 43
- 137.3k
-
我国大陆与台湾的植物亲缘
(选自《大自然》1984年第一期。作者陶光复) 两个地区之间的植物亲缘,是指这两地的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所谓植物区系,则是指一定地区(或国家)所有植物种类的总和。不同的植物区系之间的关系有远有近,有疏有亲,表现在两地区系组成成份(植物的科、属、种)的异同,植物景观(植被外貌)的相似程度的大小等方面。 关于中国大陆植物区系与中国台湾省省植物区系之间的亲缘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植物学界十分关注和颇感兴…- 417
- 34
- 53.2k
-
天文发现十八法(上)
(选自《天文爱好者》1995年第四期。作者李启斌) 天体,都是那么的遥远。既然是远,就给要了解它的人们出了个难题。不能把它拿来分析化验,怎么能了解它的成份呢?不能用温度计去量一量,怎么知道它有多热呢?不能拿天平去称重,怎么知道它有多重呢?永远也走不到它那里去,怎么能知道它离我们有多远呢?总之,天体是“看得到,摸不到”的东西。就算是“看”也是非常有限的…- 467
- 50
- 56.7k
-
(历史文献)中华流星观测网活动倡议书(选自《天文爱好者》1994年第四期)
流星体来自太阳系深远空间,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燃烧发光,成为人们所看到的流星或火流星,有的还会掉落地面成为陨石。它们带给人类的,既有古老深远的太阳系空间的信息,也有离地面只有一百公里左右的地球大气层的信息;它们既能作为不用花钱买的自然样品来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不利影响甚至是灾害。因此,对流星的研究和利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是当代科学界的热门领域之一。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史。我们祖先留…- 413
- 26
- 51k
-
[天文与哲学]道德与星空——哲学家康德和他的一段名言
(选自天文爱好者1996年第六期。作者苏宜) “世界上有两件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人们的心灵,一个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另一个就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这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年)在他64岁时(1788年)发表的著作《实践理性批判》结论中的一段话。 岁月流逝已经两百多年,当我们今天诵读品味这句格言的时候,那深刻的人生哲理依旧会在每…- 7.8k
- 27
- 5.2m
-
[航天史料]毁月决不可,探月展宏图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作为地球的亲密伴侣,它自古以来就是文学家、诗人和画家赞美、吟咏和描绘的对象。同样,月球也历来受到天文学家们的重视,伽利略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刚刚问世就把它指向了月球。随着近几十年来科学家对月球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月球越来越感兴趣了。- 3.4k
- 38
- 128.5k
-
用物理学研究生命(选自《大自然》1991年第一期)
(作者王谷岩。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长久以来,人们一直企图依据所有生命形态的共有特征给生命一个贴切的定义,以求回答“什么是生命”的问题,然而,至今却仍未能如愿以偿。看来,首要的任务应该先是回答“生命具有哪些特征”,待到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揭示生命本质就会水到渠成,“什么是生命”的问题也就可以彻底解决了。科学的发展正是走着这样一条道路,各个学科都在从不同的角度对生命现象进行研究,以便…- 800
- 43
- 83.4k
-
植物特征口诀(选自《大自然》1987年第三期)
(作者谢东锦、朱明月、石正梅。作者单位:菏泽市第一中学) (1)单子叶植物纲: 根为须根系,叶脉多平行,胚有一子叶,维管束散生。茎成不加粗,因无形成层,花基数为三,此乃纲特征。 (2)双子叶植物纲: 两片子叶直根系,花基数为四或五。叶脉大多为网状,筒状排列维管束。茎内生有形成层,长高同时能长粗。 (3)十字花科: 十字花科十字冠,两两相对四花瓣。雌蕊一枚结角果,四强雄蕊两个短。 (4)蔷薇科: 萼…- 903
- 54
- 95.2k
-
(中国科学史)河南商丘发现四千多年前的天文台
(选自《天文爱好者》1995年第二期。作者崔振华、任金义等) 河南省商丘县城西南约三里处,屹立着一座风景秀丽的小山丘,名曰“火星台”,丘高约10.5米,周长约330米。台顶建有一座庙,称“阏伯庙”,也叫火神庙。有大殿三间,拜殿三间,东西配殿及钟鼓楼。大殿后原有一座观星塔,但早已毁于金朝末年的壬辰之乱。 近年来,阏伯庙香火极盛,每年农历正月,从山东、安徽、江苏等地来此参拜火神的人络绎不绝。因而有关火…- 298
- 34
- 38.1k
-
[中国科学史]宋元数学的大起大落
(选自《大自然》1983年第一期。作者璧沧) 这篇文章回顾了我国科技史上的一个篇章。虽然谈的是数学,但从历史的角度,提出了一个应该如何对待知识分子的问题。 十三世纪的中国,历史上正是南宋金元时期。此时在南方是“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偏安小朝廷,而北方则是面临着元军高压,岌岌可危的局面。然而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阶段却正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黄金时期。在很多方面,中国学者的工作在世界…- 832
- 31
- 90.5k
-
生命现象的多层次研究
(选自《大自然》1990年第三期。作者王谷岩) 人类对生命现象的认识,经历了由整体到部分、由宏观到微观、由个体到群体、由现象到本质的深化过程。人们对生命认识的深入,表现为对生命的多层次研究。正是在这样的深化过程中,现代生物学拥有了包括种群生物学、个体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诸多分支学科的完整研究体系。 人类对生命的了解,起始于对生物个体的观察与研究。人类积累的关于生命的各种知识,最终也都要…- 755
- 33
- 91.5k
-
《崇祯历书》中引进的西方天文仪器及伽利略观测成果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先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当耶稣会传教士在中国开始进行活动时,欧洲天文学有两项极其重要的特点:(1)发明并且使用了望远镜;(2)接受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3.2k
- 41
- 137.7k
-
-
我国山地“一带三弧”的结构
(选自《大自然》1985年第二期。作者曾昭璇) 我国高原和山地约占全国面积的32%,山地分布在全国各地,并呈现有规律的分布,那就是“一带三弧”的结构。所谓“一带”是指横贯我国中部的东西走向山地,即昆仑山-秦岭东西褶皱山系。所谓“三弧”是指:北方向南突出的一个弧,可以叫“蒙古弧”或“北方弧”;南方由两个弧形山系组成,西边的是“西藏弧”,它向南突出,东边的是“华南弧”,它向西突出,由横断山脉直到台湾山…- 350
- 28
- 52.5k
-
(中国科学史)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史话
(选自《天文爱好者》1994年第五期。作者小溪) 驰名中外的北京古观象台及所存八架珍贵铜制古仪器使所有来访者流连忘返,赞叹不已,其实古观象台还有两架铜制仪器,即折半天体仪和小地平经纬仪,它们的历史鲜为人知。 大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古观象台遭到了野蛮的洗劫,这帮帝国主义强盗早就对古观象台所存的珍贵古仪器垂涎三尺,经八国联军总司令兼德国统帅瓦德西与法国统领徐锡…- 371
- 30
- 43k
-
天体碰撞与2.5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
国际著名学术刊物《Science》在2001年二月下旬的一期中,发表了美国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分校贝克尔博士等人的一篇文章。他们的发现为2.5亿年前的物种大灭绝提供了证据,认为这是由一颗彗星或者小行星撞击地球所引发。科学家们认为,彗星或者小行星与地球的碰撞,并不会直接杀死这些生命,而只是引发了一系列的事件。- 2.9k
- 18
- 122.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