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代物理——《第二十一章》光的量子性
人类遭遇物质的量子性质,一个地点就是热辐射。在电磁理论比较成熟以后,人们把对电磁现象的研究领域扩展到了一般电流与可见光的范围之外,由于工业上的金属冶炼的需要,物质因热而发光乃至发射辐射能,开始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恰好是在分析一些热辐射规律的产生原因时,人们被迫引入了辐射或光的量子性质。 热辐射 物质在原子层次的电磁结构以及不停息的分子热运动,导致物质总是在发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的强度和频率分布是随…- 89.3k
-
科学家是怎么测量一亿度高温的?
我国的EAST人造太阳不久前实现了将1.5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维持101秒的记录,标志着我们走向可控核聚变的重要一步。可控核聚变的原理,本质上就是把两颗氢原子核捏成一颗氦原子核。为此,必须用高达数亿度的温度将其“捏”在一起。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高的温度,我们是如何测量的呢?会有一个能测出这么高温度的温度计吗? 什么是温度? 质量描述的是物体有多少物质,长度描述的是物体占据一维空间的大小,那么温度(t…- 85.3k
-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第一张照片揭开看不见的宇宙
随着世界首次看到美国航天局、欧洲航天局和加拿大航天局合作的韦伯太空望远镜全部功能,天文学新时代的曙光已经开始。 该望远镜的第一张全彩图像和光谱数据于今天发布,这些数据揭露至今为止仍然难以捉摸的一系列壮观的宇宙特征。 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第一批图像和光谱的发布拉启动了韦伯太空望远镜的科学行动,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将有机会使用韦伯太空望远镜的四种仪器观测从太阳系内的物体到早期宇宙的任何事物。 韦伯太空望远镜…- 76.2k
-
2022年8月天象预报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变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月闪等诸多天文事件。 2022年7月4日15时11分,地球通过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此时距离太阳1亿5209万8454公里,是今年所见到的日面最小的一天,大约比今年1月4日地球通过近日点时所见的日面视直…- 68.8k
-
-
-
首次在木星上测量到强大的平流层风
木星以其独特的红色和白色条纹闻名,旋转的移动气体云层是天文学家传统上用来跟踪木星低层大气中的风向和风速。 天文学家还在木星两极附近看到称为极光的鲜艳光芒,这似乎与行星高层大气中的强风有关。- 253.8k
-
并非所有理论都能解释黑洞M87 *
正如德国天文学家Karl Schwarzschild首次指出,黑洞因质量异常高度集中于极小的区域中,使得时空产生弯曲,并加热附近的物质使其升温,以致开始发光,新西兰物理学家Roy Kerr表示旋转可以改变黑洞的大小及其周围的几何形状,黑洞的「边缘」被称为事件视界,外部所有的观察者皆无法了解事件视界内发生的任何事,超过这个边界,光和物质便无法逃脱,这使得黑洞成为「黑色」, 理论上预测,黑洞可以用一些…- 250.7k
-
天象预告 | 双星伴月现天宇,观测攻略快收好
每隔15年左右,土星光环的侧面正好朝向地球,这时,我们只能看到光环的边缘。由于土星光环的最大厚度保守估计不超过150公里,甚至更薄,而土星离地球远在十几亿公里以外。- 248.3k
-
”影响力社群“评选活动结束,结果公布了,快来看看最有影响力的群
本次活动一共有16个社群参与竞选,累计投出931票,看得出大家的踊跃参与,本次获奖的前三名票数均占有很大绝对优势,也一定反映了群主号召力和社群的影响力。- 262.3k
-
2021年9月天象预报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2021年9月23日3时21分为秋分,此时太阳直射地球的赤道,随着地球公转移动,太阳直射…- 153.3k
-
-
-
-
2021年6月天象预告
数据来源: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 资料整理:高良超、杨旸 时刻系东经120度标准时(北京时间) 天象包括行星天象(合日、冲日、凌日、大距、行星最接近地球、过远近日点、升降交点、纬度最南最北,以及行星相合、行星合恒星等),月相,月球过远近地点、月掩行星和恒星,日月食,二分二至,彗星,流星雨,变星等诸多天文事件。 今年是伽利略卫星互食年,每六年发生一次。当地球越过木星的赤道面时,木星的卫星看起来可能会…- 147.6k
-
-
奇点天文《博克体计划》2020年10月创作者激励名单公布
不知道大家万圣节玩的嗨不嗨,王者和刀塔直播看得爽不爽~,下面奇点天文来公布10月份《博克体计划》获奖名单。 2020年10月,奇点天文网总计发布1338篇文章,共有27位志同道合的伙伴在继续支持奇点天文~感谢你们的支持!今天为大家公布 10月份活跃发文的作者如下: 在27位作者中,有19位作者的文章被推荐到首页(奇思妙想和宇宙之谜栏目) 根据奇点天文《博克体计划》规定,每月文章推荐超过5篇且被…- 144.2k
-
宇宙是否存在上亿年的文明?他们的强大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人类自探索宇宙以来,一直在寻找地外生命的存在,为此40年前人类发射了旅行者一号,带著人类的资讯向太阳系飞去。除了派出探测器,科学家还接收宇宙中的无线电信号,通过破解这些信号来寻找地外文明存在的证据,但是几十年过去了,我们仍然没有在宇宙中发现任何的地外生命,更不要说地外文明瞭。- 136.2k
-
新的计算表明,宇宙的虫洞是完全可以穿越的
虫洞在广义相对论中是一个古老的概念。该理论基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和内森·罗森的研究成果,他们试图弄清楚基本粒子在弯曲时空中的行为,他们将粒子-反粒子对视为时空管的两端。- 135.9k
-
-
如果现在所有生命都消失了,地球会再次孕育出类似的生命吗?
生命是地球最大的奇迹,是这颗蓝色星球能在宇宙中熠熠生辉的关键。与此同时,生命也隐藏了太多太多秘密,让人忍不住探寻其中。 再感歎生命奇妙的同时,一个问题也不由自主地浮现:如果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全部消失了,地球会再次孕育出类似的生命吗? 先说结论,确实有一定的可能会演化出基本生命,但一定没有可能演化出现在複杂的生命。 为什么?因为生命已经没有后来者的位置。 在地球40多亿年的岁月中,生命可能出现过不止一…- 133.1k
-
-
如果真的存在“外星人”,该用何种“语言”来联系?
虽然目前尚无法证明宇宙语言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但从人类整体的高度更好地理解自身以及从探索宇宙和外星人奥秘的长远目标来看,宇宙语言的研究工作无疑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3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