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与艺术]设计星座图随笔
繁星丽天,列宿成行,绘于帛纸,而为星图。神游星空,因星生象,或为龙虎熊犬,或为麟凤鹰狮,是为星座图。观赏星空就像欣赏交响乐,每个人都可以按自己的意会,想象出各种各样的星座形象来。- 365.6k
-
谁是宇宙最大天体?盾牌座UY能装18亿个太阳,但在它面前不值一提
众所周知,人类对于太空的研究都是基于宇宙之中的。宇宙自然是很大的,而在宇宙之内的各种星体的大小也经常能够刷新人类的认知。 在古代,人们固执的认为地球是整个宇宙之中最大的星体,但是在后来,人们发现了太阳,再后来,我们研究出了光学天文望远镜,人们可以利用这样的工具发现许许多多大的没边的星体,这也就不仅让我们好奇,宇宙之中最大的星体有着怎样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银河系的大小 我们先把目…- 313k
-
广义相对论如何预测白洞的存在
当史瓦西得到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解时,物理学家想知道如何对待这个不可避免的时空区域的数学描述。此后,天文学家已经证明黑洞是真实存在的,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类星体、X射线双星甚至我们银河系的中心都拥有黑洞。但预测黑洞存在的数学也描述了更奇怪的实体——白洞,但它与现实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白洞就是黑洞的对立面。事实上,它是一个时间反转的黑洞。黑洞被定义为一个向内流动的时空区域…- 321.7k
-
科学家通过中国“嫦娥四号”着陆器知道月球上的辐射量
随着美国准备在10年内将人类送回月球,未来的宇航员将面临的最大危险之一是太空辐射,它可能会造成持久的健康影响,从白内障到癌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尽管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阿波罗任务证明了人们在月球表面待上几天是安全的,但NASA并没有每天对辐射进行测量,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宇航员可以在月球上待多久。 上周五,中德研究小组在《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了中国“嫦娥四号”着陆器在2019年进行的实验结果,这…- 370.4k
-
黑洞是否存在分形几何特征?
关于黑洞,科学家们脑洞大开,提出了各种各样潜在的、假想的黑洞:带电荷或不带电荷的黑洞,旋转或静止的黑洞,被物质包围的黑洞,或漂浮在太空中的黑洞。我们知道其中一些假设的黑洞肯定存在于我们的宇宙中,如被流入物质包围的旋转黑洞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存在。- 340.2k
-
宇宙膨胀的力学原因——天体的辐射压
现代天文已经观测到数千亿个星系,每个星系的恒星数在数亿颗至上万亿颗范围。2004年,澳大利亚天文学界统计的宇宙中恒星总数量是700万亿亿颗,被认为是目前最有权威的统计数据。- 330.9k
-
-
硼、沙子、切尔诺贝利
在2019年小A君无意间了解到一个HBO的高分剧《切尔诺贝利》,本着求知的原则小A君就去看了一下……看后不得不说从剧情(即使我们已经知道了结果,但剧情仍然觉得很震撼),看的过程中甚至能感受到那种压抑、悲哀的感觉,很大程度上还原了当时所发生的事件。- 352.9k
-
一个难以接受,却无可奈何的事实:我们生活在宇宙中最贫瘠的地方
2013年,三位天文爱好者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大的宇宙空洞结构——「KBC空洞」,该空洞大体上呈球形,直径达到了惊人的20亿光年。- 252.9k
-
[生物研究]火星陨石中的微磁体与细菌
(选自天文爱好者2001年第三期,作者吴光节) 2000年12月中旬,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宣布在火星陨石晶体中发现了微小的磁晶体,而这种晶体在地球上只有微生物才能产生。因此,这对于“古代”火星上曾有过生命看起来十分有利。他们的文章发表在2000年第十二期的《地球化学和天体化学学报》上。 磁性成分,或者说磁铁矿(四氧化三铁,Fe3O4)在地球上非常普遍。现代生活中,在我们的录像带和录音磁带上都广泛使用…- 357.6k
-
光速有没有可能还不是最快的速度?
陈军 于2021年1 月22日上午讨论完毕(180 **** 8424) 关键字:光速、宏观速度、以太、暗能量 光速(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宇宙最快的速度,这个结论因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及洛伦兹变换公式而确立。时至今日,这个结论已经被主流物理界所认可,而且在人类社会中广为推崇。笔者认为:和声音多普勒效应确定声速最快一样,狭义相对论所确定的“光速最快”也是应深层反思的。本文就重点…- 356.7k
-
-
-
【盘点】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当地时间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的贡献”。两位科学家开发了基因技术中最锐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极其精确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这项技…- 338.5k
-
千载难逢的观测良机——与地球“擦肩而过”的小行星阿波菲斯
2029年4月13日,天空中的一点微光将越来越亮,越来越快。在某一时刻,它将在一分钟内移动超过满月的长度,并将变得像北斗七星一样明亮。但它可不是一颗卫星或一架飞机——它是一颗直径约340米、名为阿波菲斯(99942)的近地小行星,它将在距离地球表面约19000英里(31000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这距离甚至比我们的一些人造卫星还要近。- 320.8k
-
创建大爆炸宇宙学说的故事(上)
按:本文叙述大爆炸宇宙学说从初创(1917年)到被科学界认可(1965年)的过程。文章反映出:(1)一个基本上符合客观实际的理论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2)先入为主、固执己见,即使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巨匠也在所难免,为了说明主题,首先介绍18世纪以来流行于欧洲的牛顿的无限宇宙观。- 332.6k
-
科学家测量出了史上最短的时间:仄普托秒
科学家已经测量出了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单位:一个轻粒子穿过一个氢分子所需要的时间,时间记录是247仄普托秒,一个仄普托秒是十万亿分之一秒,小数点后跟20个零和1。- 345.5k
-
为什么宇宙看上去总是漆黑一片?
“宇宙为什么是黑色的?”,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一直没有科学家去思考这个现象背后隐藏的信息,有些时候,越是简单的问题就越难以解释。所以,宇宙对于人类来说,也许永远都是未解之谜。- 340.9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