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怎么确定恒星的年龄有多大?
确定恒星自诞生起已存在了多长时间是一个要比看上去难得多的问题,而天文学中又有许多基本的问题直接和恒星的年龄紧密相关。例如,天文学家很想探测太阳系外行星上的生命迹象,那么知道拥有行星的恒星的年龄就成了解释他们所观测到的天文现象的关键。- 151.8k
-
科学家用新技术重现1919年证明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日全食
1919年5月29日的一次日全食,改变了我们对时空的理解。 那次日食称为爱因斯坦日食。 当时新近发展的相对论,爱因斯坦这位年轻的德国物理学家预测太阳的重力应该使星光弯曲,这种效果只有在全食期间才能看到。 当时一些著名的天文学家赶紧验证他的预言是否正确。- 127.5k
-
若是小行星来了 人类举起怎样的“猎枪”?
这几天俄罗斯科学家的一项实验引来不少关注。他们用激光脉冲模拟核弹爆炸来摧毁陨石模型,以了解击毁小行星需要怎样的爆炸力。小行星撞地球,无疑是让人类思之极恐的噩梦。好在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在面对天外威胁时不必像恐龙那样束手待毙,而想出了许多应对手段,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用核武器将小行星击毁。 然而光知道爆炸力并不够,前提是要能准确击中小行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总设计师宋保华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人类已具备…- 129.8k
-
看不见的外星人真的存在于我们之中吗?
虽然生命很容易被认知,但它的定义却是出了名的难,科学家和哲学家们争论了几个世纪,甚至几千年。例如,一个3D打印机可以复制自己,但我们不会称它为活的,另一方面,骡子是出了名的不育,但我们决不会说它不能活。- 352.8k
-
关于奥尔特云的若干讨论
奥尔特云(Oort Cloud)是位于太阳系外围的一个巨大天体云层,是由荷兰天文学家亨德里克·奥尔特于1950年提出的。奥尔特云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远的天体群之一,距离太阳约1光年左右,直径估计为50万至200万天文单位(AU),大约是太阳系半径的100到400倍。在过去几十年中,人类对于奥尔特云的探索不断深入,但我们对它的了解依然有限。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奥尔特云,希望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这个神…- 21.9k
-
近地天体撞地概率增加,科学界有哪些防御方案?
据英国《每日邮报》网站近日报道,一颗名为“阿波菲斯”(Apophis)的近地天体正在加速前行,有可能在2068年4月12日撞击地球——后果恐怕是灾难性的。这颗近地天体是一颗直径超过300米的小行星;它如果撞击地球,所产生的威力相当于8.8亿吨TNT炸药同时爆炸。目前,科学界正在计划“在2068年到来前就搞清楚是否存在相撞的可能性”。 近地天体撞击地球想象图(图片源自网络) 阿波菲斯是2004年6月…- 145.8k
-
如果现在把参宿四放在太阳的位置会发生什么事情?
如果现在把参宿四放在太阳的位置会发生什么事情?参宿四(shenxiusi)的体积是太阳的900倍,并且天文学家们认为参宿四马上就要爆炸了。如果我们的地球围绕着这个恒星中的大猛兽旋转的话会发生什么呢?- 366.8k
-
伽马射线暴的重力透镜事件发现中介质量黑洞
墨尔本大学与蒙纳许大学打破发现黑洞的纪录:不是最小或最大黑洞,而是中间! 研究人员通过检测伽马射线暴的重力透镜事件发现此黑洞,大约是太阳质量的55,000倍,属于"中介质量"黑洞,并发表在journal Nature Astronomy。- 252.6k
-
即使离太阳最近的炽热水星也会产生冰
水冰在如此炎热的世界里无限期存在听起来很讽刺,那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尽管如此,这种现象是可以解释的:小行星、彗星和陨石撞击行星表面时,会产生冰,如果这些冰最终进入黑暗的陨石坑,它们就永远见不到阳光,也没有机会解冻。- 319.9k
-
-
威力巨大的太阳“耳环”:太阳暗条
威力巨大的太阳“耳环”:太阳暗条 在太阳活动较为强烈的年份,如果用佩戴巴德膜的望远镜指向太阳(千万不能用望远镜或肉眼直视太阳),你会发现太阳的“皮肤”质量并不太好:在光亮的太阳表面上,往往会成群结队地出现一些黑斑。对的,这就是你所熟知的“太阳黑子”。不过,对于对太阳皮肤病研究颇有心得的专科医生,太阳物理学家们更加…- 131.2k
-
外星人要到地球上来,需要什么样的科技水平?
儘管我们从来没有发现过外星人存在的确切证据,但这并没有妨碍人们谈论外星人的热情,毕竟在这么大的一个宇宙裡,如果说只有我们地球人这一种智慧生物,那几乎是没有人相信的。 有意思的是,人们想象中的外星人总是非常厉害,基本上都可以说是碾压地球人的存在。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人们总是认为外星人很厉害?难道没有比地球人弱的外星人吗?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据我们所知,太阳系中是不存在外星人的,如果真有外星人的话…- 136.8k
-
地球重达60万亿亿吨,为什麽还能飘在太空中,不掉下来?
人类在地球上发展繁衍数百万年,我们已经对地球上大部分自然现象习以为常,最典型的就是重力。牛顿在十九世纪发现万有引力定律,认为月球高悬空中受的力和苹果从树上坠落地面的力本质上是一样的,这就是万有引力定律。 为了更好地理解为何月球高悬空中的问题,牛顿曾提出过一个思维实验,被后人称之为「牛顿大炮」。当一个物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平行飞出,那麽它最终的坠落点远近和出发时的初速度有关係,当高度一定初速度越大飞行…- 257.5k
-
第一宇宙速度到第六宇宙速度,分别有多快?有没有第七宇宙速度?
从第一宇宙速度到第六宇宙速度,一个比一个快,为了方便理解,我们不妨来进行一个思想实验,来看看它们分别有多快。 假如我们在山顶向著水准方向发射一枚炮弹,接下来,这枚炮弹会因为惯性而具备水准方向的速度,与此同时,它也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向地面坠落,于是这枚炮弹就会飞出一段距离后落到地面上。很明显,炮弹发射时的速度越快,它在空中飞行的距离就越远。 虽然我们目前对「可观测宇宙」的瞭解还远远不够,但是有一点…- 250.6k
-
【盘点】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 当地时间7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学院将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埃曼纽尔·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纳(Jennifer A.Doudna),以表彰她们“在基因编辑技术方面的贡献”。两位科学家开发了基因技术中最锐利的工具之一:CRISPR/Cas9”基因剪刀”。利用这些技术,研究人员可以极其精确地改变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这项技…- 338.5k
-
[历史文献]空间天文学发展的现状与展望
空间天文学是一门主要在大气层外的空间区域开展天文观测和研究的学科,是空间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从高空气球和探空火箭等地球亚轨道运载工具上的天文观测算起来,空间天文学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但其真正的蓬勃发展却是在人造卫星上天之后,迄今已发射用于天文学目的的航天器有三百多个,耗资一千多亿美元。- 132.1k
-
-
天文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恒星耀斑-微米
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报告了在双星系统中观察到一种新型恒星耀斑——微米。它们比以前观察到的要弱数百万倍,仅持续几个小时,但在此期间,它们释放的能量不亚于太阳在短短一年内辐射的能量。 正如艺术家想象的那样,一个带有白矮星的双星系统,其中可以形成微米。围绕图像中心明亮的白矮星运行的蓝色圆盘由从伴星中提取的物质(主要是氢)组成。在靠近圆盘中心的地方,白矮星利用其强磁场将氢推向其两极,在那里发生聚变,然后发…- 194.3k
-
-
《探索太阳系》第九章 太阳伴星
瓦特认为,每隔2600万年,这颗伴星就会来到离太阳最靠近的地方,它那巨大的引力虽然不能影响太阳,但却给太阳系的行星、彗星以巨大影响。尤其是,太阳伴星的引力扰乱了彗星的大本营——奥尔特云,迫使彗星飞出轨道,四散逃逸,引起密集的彗星雨。据计算,那时总共有10亿颗彗星掠过太阳系,有20~30颗星体会与地球猝然相撞。这一期间,地球进入灾难深重的岁月,一大批生物在劫难逃。 汶种伴星扰动理论得到了一些…- 54.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