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夜空是黑暗的?
奥伯斯还在上大学的 时候发现了一个计算彗星 轨道的 方法,沿用至今。此后他共发现了5颗彗星 ,其中一颗后来以他的 名字命名。1801年新年的 晚上,意大利天文学家皮亚齐发现了第一颗小行星 谷神星 ,再想进一步观察时却找不到它了,是奥伯斯在那一年的 年底根据数学家高斯的 计算重新发现了它,平息了谷神星 是行星 还是彗星 的 争论。奥伯斯本人后来发现了两颗小行星 :1802年…- 342.3k
-
幽灵般的中微子:我们越来越接近了解它的质量
中微子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质量未知的粒子,测量其质量将有助于发现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物理定律。图为卡尔斯鲁厄研究中心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3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宇宙中所有的已知粒子中,只有光子的数量超过中微子,然而,尽管中微子数量众多,但由于它们与物质的相互作用非常微弱,因此很难捕捉并进行检测,每秒钟大约有1000万亿个幽灵般的中微子穿过你的身体,但它们甚至都不会与一个原子发生接触。 中微子…- 340.4k
-
暗物质有可能消失吗?可能由多种粒子构成的新理论
暗物质尽管特殊,但也会像普通物质一样产生引力。 “修兹劳透镜”星系(Huchra‘s Lenses)的引力导致类星体“爱因斯坦十字”(Einstein Cross)发出的光线在周围发生弯曲。 遥远星系的质量并不比地球邻近星系更大。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暗物质是塑造宇宙的“看不见的手”…- 342.7k
-
神秘太空信号来自外星飞船?天文学家:可能性极微小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1月11日报道外媒称,天文学家表示,位于加拿大的一个天文望远镜,侦测到来自外太空的电波。不过目前仍未清楚电波的源头及性质。 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月10日报道,侦测到的13个“快速电波爆发”,均来自距离地球15亿光年以外的同一源头,是地球有纪录以来第二次收到同类型的“快速电波爆发”。 “我们知道这不是个别事件,在太…- 327.2k
-
黑洞实验研究否决20多年主流理论:大量论文或需重写
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会颠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物质在被黑洞吞噬之前行为的描述理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9月14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可能会颠覆长期以来人们关于物质在被黑洞吞噬之前行为的描述理论。 在过去的20年间,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在黑洞周围的吸积盘中可以存在某些处于不同程度电离状态的铁原子,但光谱中不会被探测到,因为考虑到黑洞周围的极端环境条件,这些铁离子不会辐射光子。换句话说,黑洞周围可能…- 311.5k
-
若是小行星来了 人类举起怎样的“猎枪”?
这几天俄罗斯科学家的一项实验引来不少关注。他们用激光脉冲模拟核弹爆炸来摧毁陨石模型,以了解击毁小行星需要怎样的爆炸力。小行星撞地球,无疑是让人类思之极恐的噩梦。好在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在面对天外威胁时不必像恐龙那样束手待毙,而想出了许多应对手段,最简单粗暴的就是用核武器将小行星击毁。 然而光知道爆炸力并不够,前提是要能准确击中小行星。中国航天科工二院二部副总设计师宋保华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人类已具备…- 129.8k
-
天文专家批驳新年天文奇观扎堆说法
2010年1月4日北京晚报:一篇题为“1月份天文奇观扎堆”的 报道,正在被新闻媒体和各地网站大量引用。这篇新闻中提到,今年1月期间将有5场“罕见 的 天文奇观”扎堆上演;其中,元旦的 月偏食、1月4日的 象限仪流星 雨和1月15日的 日环食,更是被媒体奉为“不容错过”的 三大天象。类似的 新闻内容,恐怕读者早已不陌生。在网上检索,2008年我国共刊发1090篇涉及“天文奇观”的 新闻报道。去年是国…- 335.3k
-
直击太阳系“边缘”,新视野号传回照片
来源:科技之美好生活 直击太阳系“边缘”,新视野号传回照片,专家在柯伊伯带有何发现 太阳系是我们地球乃至人类共同的家园,在未对它进行探索时,我们以为这就是世界的全部,但是当人类的天文望远镜不断锁定更远的目标之后,人类的视野就更为辽阔了。所以人类想要传送更多的人造物去往太阳系之外探索宇宙的真实面目,那太阳系的边缘又在哪里呢? 原本科学家们以为太阳系的边缘就是小行星遍布的柯伊伯…- 350.6k
-
从"民间科学家"到科学爱好者
(原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5月31日,方舟子) 根据我的个人经验,“民间科学家”几乎可算是中国的 一个特产。我在中国科大读本科时,就已“遭遇”过一个“民间科学家”,一名到处散发传单,号称证明了二、三十条重大科学定律为“佯谬”因此为世不容的工程师。看他那个“论文”单子,真要让每个学自然科学的人都倒吸一口冷气,觉得科学大厦整个崩溃了:“万有引力定律之佯谬”、“光速不变原理之佯谬”、“能量守恒定律之…- 329.7k
-
广义相对论问世百余年 人类首次成功用它称重星球
(原标题:天文学家用引力为星球称重 爱因斯坦“不可能的希望”成真) 新华社华盛顿6月7日电(记者林小春)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提出100余年后,天文学家第一次成功利用相对论“称”出了一颗星球的质量,让相对论提出者爱因斯坦本人曾认为不可能做到的事成为现实。 美国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天文学家凯拉什·萨胡领衔的一个国际科研小组7日在美国《科学》…- 129.4k
-
相对论能让我们回到过去?
来源:环球科学 在爱因斯坦相对论面世以前,所有关于时间旅行的故事都只能算是天马行空的幻想。现在,除了在太空轨道高速飞行的宇航员在穿越时空,连微观尺度下的μ子也在穿越时空。不过他们只能向未来穿越。未来,我们能否穿越到过去?或许,我们需要一种完全不同的虫洞。 1895年,赫伯特·乔治·威尔斯(H.G。 Wells)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时间机器》(Time Machi…- 356.6k
-
民间"科学家"与想象力
最近在繁星 客栈里有网友提出这样一个观点: 那就是民间 “科学家” 的 想象力比较发达, 能够想一些学术界不敢去想的 东西, 而大部分学术界的 人士则非常规矩, 行的 是中庸之道。 类似的 观点以前也曾在客栈出现过。 本文就对这一观点略作讨论。在讨论之前, 我想先就自己写这类文章的 目的 作一个简单说明。 每个人都可以持有自己的 观点, 也都有权走自己的 路, 民间 “科学家” 也不例外。 我写这…- 327.6k
-
暗能量什么样?爱因斯坦只“蒙”对了一半
斯隆数字巡天(SDSS)利用位于美国新墨西哥州的2.5米口径望远镜进行巡天观测,有望揭开暗能量奥秘 图片来源 blog.sdss.org 29年前,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研究团队通过超新星观测,分别发现了宇宙加速膨胀的现象。这带来了对于宇宙的新认识,也带给人们一个新的谜题:宇宙加速膨胀的动力来自哪里? 科学家猜测,暗能量是宇宙膨胀的幕后“推手”。但它到底什么样?有什么性…- 322.8k
-
-
我们永远无法揭晓宇宙诞生之谜?大爆炸概念存缺陷
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知的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从一个无限高温和密集的奇点开始膨胀。但目前专家最新研究称,我们很可能永远不知道宇宙是如何膨胀诞生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5月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大约137亿年前,我们所知的宇宙在空间和时间上,从一个无限高温和密集的奇点开始膨胀,最初在几分之一秒的时间里,以快速猛烈的宇宙膨胀方式进行,之后趋于平静,通过暗能量加速宇宙膨胀过程。 这是对宇宙大爆…- 336.9k
-
我们的宇宙在不断分裂?它可能只是量子多重宇宙的一支
来源:环球科学 多重宇宙理论认为,我们的宇宙只是无数“气泡宇宙”中的一个。但无限个宇宙意味着无限种可能,因此该理论无法做出有意义的预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求助于量子力学,他们推测,“气泡宇宙”并非共存于真实空间中,而是以不同的概率叠加在一起的,就像微观粒子处于量子态一样。 现在,许多宇宙学家都接受了一个奇特的理论:我们这个看上去独一无二的宇宙,…- 345.8k
-
我们可观测的宇宙或许仅是更高维度内的一个泡沫
新理论提出,我们的宇宙也许位于一个正在向更高维度扩张的泡沫之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就像海浪最高点的泡沫一样,我们可观测的宇宙或许仅仅是一个不断向更高维度扩张的泡沫内部的一块小碎片而已。 这个令人费解的设想听上去像是物理学家的臆想,但它其实是科学家们最新的研究目标之一:研究人员正试图将弦理论的数学原理与暗能量进行调和、使两者能和谐共处(暗能量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神秘宇…- 346.4k
-
中国古代天学:科学还是伪科学?
载《中华遗产》杂志2009年第8期编者按:李约瑟博士曾说过:“对中国人来说,天文学曾经是一门很重要的 科学,因为它是从敬天的 ‘宗教’中产生出来的 ,是从那种把宇宙看作是一个统一体,甚至是一个‘伦理上的 统一体’的 观点中产生出来的 ,”“中国天文学在整个科学史上所占的 地位,应该比科学史家通常给予它的 重要得多。”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中国古代天文学?带着问题,我们走访了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141.1k
-
揭示银河系反物质来源:每秒钟制造9万亿千克
亮红色的线条是银河系发出的高能辐射,其中有一些来自反物质的湮灭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6月12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反物质在宇宙中是极其稀有的,但宇宙的范围无比巨大,即使是很少的数量都相当可观。对银河系中的辐射观测显示,存在一些正电子持续与电子碰撞并湮灭。科学家估计,仅仅银河系就存在着大量的正电子,每秒湮灭的反物质大约为9.1万亿千克。 这些反物质来源于哪里?我们还不得而知,但科学家已经提出了几个…- 133.9k
-
难以捉摸的新形式奇特物质:“虚拟粒子”寿命短暂
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类型,它包含短暂寿命的“虚拟粒子”,这可能是我们对早期宇宙认知的重大突破。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20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科学家首次观测到一种难以捉摸的物质类型,它包含短暂寿命的“虚拟粒子”,这可能是我们对早期宇宙认知的重大突破。 这种最新类型的奇特物质被认为是宇宙大爆炸之后物质起源的窗口,在这项最新研究…- 321.1k
-
银河系中心突现耀眼光芒,专家认为黑洞爆发可能性不大
来源:科技日报 每个星系中心都有一个超大质量黑洞,银河系也不例外。在银河系的中心,有着一个叫做人马座A的黑洞,它距离地球大约2.6万光年,质量大约是太阳的460万倍。平时,人马座A就静静地“蛰伏”在银心中,并不活跃,但最近它却爆发出了“耀眼”的光芒。 近日,一项刊载在《天体物理杂志》的研究指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天文学家观察到,人马座A*的亮度…- 338.6k
-
莫把祈福天灯当UFO
2010年圣诞、元旦、春节等中外传统节日即将接踵而来。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提醒市民莫把祈福天灯当UFO,如市民发现疑似UFO,可先做一辨认,看看“UFO”究竟“来自”天外还是地球?据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的 资料记载,2009年新年来临之际,中欧各地很多民众在庆祝新年时,看到了“UFO”,以为是外星 人入侵地球,纷纷报案。上海UFO探索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市民可以从形状、颜色、高度、飞行方…- 347.3k
-
对黑洞的新猜想:吞噬的物质未来可能会被重新抛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2月20日消息,黑洞是宇宙中最神秘的事物之一,它们所处的时空结构扭曲得如此厉害,以至于光线都无法逃脱。根据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黑洞中心存在一个奇点,在那里,许多恒星的质量被挤压到了体积接近于0的地方。然而,12月10日分别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和《物理评论D》(Physical Review D)的两篇论文可能会让科学家重新…- 331.4k
-
推翻时间箭头:量子计算机或将改变时间向前流动方向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7月31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项全新的量子计算技术或将彻底改变宇宙中的时间流动模型。 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认为时间只朝一个方向流动,几乎不会出现反向流动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情况的确如此,就像周二过后是周三,2018年之后是2019年,年轻人会变成老年人。在经典计算机领域也是如此。因此笔记本电脑上的软件更容易预测某个复杂系统在未来的发展走向,但推测系统过去的活动则要困难得多…- 130.5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