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选集石油地质篇
作者:王东镇
目 录
1.青藏高原应有油气资源 2008.4.24
2.湖泊、沼泽、入海口 2008.4.26
3.地球的物质循环 2008.8.27
4.中国应是能源大国 2008.9.12
5.普查断裂带 寻找油气田 2008.12.5
6.洪荒时期黄河口——黄土高原成因之一 2008.12.6
7.形成油气田的三个条件 2008.12.8
8.风刮一年 不及水冲一场 2008.12.30
9.印尼何以盛产石油? 2009.1.6
10.煤田下边找油田 2009.2.6
11.关注喜马拉雅后部断裂带 2009.8.29
12.注水采油 排水聚油 2009.9.20
13.像爱护母亲一样爱护我们的油田 2009.9.21
14.天然气无机成矿的一个案例? 2009.9.22
15.薄煤层气化和液化开采的可能性 2009.9.22
16.日本的石油潜力 2009.10.11
17.令人鼓舞的中国近海地形地貌 2009.10.22
18.断裂加圈闭、水系加盆地,可能等于油气田? 2009.10.25
19.寻找陆上海槽 2009.11.6
20.关注地理分界线 2009.11.7
21.储备石油 不如储备油井 2009.11.8
22.发展多学科、大范围、综合、立体、网络化测井技术2009.11.8
23.连续式钻头 2009.11.10
24.关于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几点建议 2009.11.10
25.值得关注的地质现象和区域 2009.11.11
26.油井压力的自然恢复与人为恢复 2009.11.13
27.断裂带环抱的阿拉伯板块和中国大陆 2009.11.24
28.火山喷发的启示 2010.4.20
29.火山 减压阀 爆米花 油气资源 2010.4.21
30.深海找油 2010.9.4
31.火山,还是油气田? 2010.12.2
32.渤海漏油 警示南海开发 2011.8.17
33.以能源保障为龙头 向地壳深处进军! 2011.11.14
34.我看煤炭与油气资源分布的内在联系 2011.12.27
35.可燃冰可能是天然气露头 2012.5.10
36.日本海可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2012.5.15
37.关注地球褶皱 2012.7.7
- 沼泽、沙漠多油田 2012.7.14
- 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与油气资源 2012.7.15
- 碳氢循环与能源分布 2012.7.18
- 可可西里应该是聚宝盆 2012.7.21
- 中国地质断裂带与油气资源分布 2012.7.24
- 从东南到西北——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2012.7.25
- 地震 断裂与石油 2012.7.26
- 煤炭可能是烃类物质侵入沉积层后脱氢的产物 2012.7.28
- 煤炭的形成可能源于烃类物质的溢出和浅表埋藏 2012.7.30
- 关于温差与能源的思考 2013.6.18
- 关于光子代谢、地质变迁、大气环流的思考 2014.6.29
- 地球上的碳氢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014.11.29
- 地壳挤压矿脉与小行星撞击矿坑 2015.1.4
- 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2015.4.18
- 星球内部质子和相反氢、氦元素的出路 2015.4.19
- 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2015.4.23
- 从“白丁”到相对系统科学观点的形成 2015.5.3
- 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前身是二氧化碳 2017.4.15
- 光子渗透与原子重组、化合物重组 2017.4.16
- 能源不可再生是伪科学 2017.6.30
- 煤炭烧的不是碳 2017.7.2
- 煤炭、石油与二氧化碳 2018.10.9
- 油气田是不需要提供原料的能源工厂 2018.10.10
- 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2019.1.25
- 解放思想、改革工艺才有能源翻身 2019.3.6
- 能源热值一般由“氢”而非“碳”含量决定 2019.4.3
- 板块碰撞与油气资源形成 2019.5.28
- 滴水贵如油 2019.5.29
- 软流层与地壳形成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19.5.29
- 改进油田钻井与开采的建议 2019.5.29
- 连续开采可能有利油气资源的连续形成 2019.5.30
- 星球表层结构的寻常和周期性改变 2019.5.30
- 通过核外电子构型看重力条件对原子结构的作用 2019.6.2
- 关于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环境的思考 2019.6.5
- 稀土可能是良好的超导、催化与化合物材料 2019.6.6
- 不要把定论当真理 2019.6.7
- 根据元素形成规律分析油气资源形成区域 2019.6.8
- 火山与板块运动成陆说 2019.6.11
- 月球可能没有石油天然气资源 2019.6.20
- 通过物质形成规律看油气资源形成区间 2019.8.28
- 死火山存在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19.12.8
- 从物质形态的稳定性看能源的不同层次 2019.12.16
- 石灰岩、橄榄岩与碳循环 2019.12.23
- 煤炭大国必定是油气大国 2020.1.10
- 关于石墨成矿原因的思考 2020.2.14
- 钻透盆底 2020.6.8
- 大气层元素的水运和生物富集 2021.2.4
- 煤炭和油气资源是碳循环的一个阶段 2021.3.9
- 物质普遍的化合物形态 2021.3.10
- 星球板块运动动力源的思考 2021.3.27
- 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内在联系的思考 2021.4.5
- 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 2021.5.4
- 临界温度伴随重力条件的改变 2021.6.3
- 临界温度化合物形态下的不同 2021.6.3
- 碳酸钙分解聚变为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21.6.20
- 二氧化碳驱油有助油气资源的再生 2021.7.6
- 煤炭下面找石油 2021.10.14
- 从石灰岩到能源的物质转化 2021.10.17
- 雅鲁藏布江不仅有水资源 2021.12.18
- 表层大气形成的固态元素 2022.3.10
- 长江高温带可能与长江断裂带存在内在联系 2022.8.18
- 核外电子与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 2022.9.17
- 油气资源与稳定氢元素的大量堆积 2022.9.18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1591.青藏高原应有油气资源
2008.4.24
青藏高原每年要从内地输送大量的成品油,代价极其高昂。如果能够就地开采和加工石油制品,意义极为深远。
青藏高原地势虽然高崇,却是以前的海底。而地球四十五亿年的历史使任何海底都具有生成油气资源的可能,青藏高原也不应例外,特别是其盆地和平原地区、地表水苦涩的地区。
建议国家抽调一部分力量进行地质勘探,首先勘探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沿线的平原和盆地。
1592.湖泊、沼泽、入海口
2008.4.26
写完《1591.青藏高原应有油气资源2008.4.24》,我开始思索陆相有机能源的成矿规律。从黑土地想到地质年代,从露天煤矿的锅形矿区想到煤层中的树木化石和灰分,从盆地想到入海口,从平铺的泥炭想到湖泊、沼泽中的淤泥,大量有机质的堆积是有机矿物成矿的必要条件,而水的搬运和聚集功不可没。当然,类似泥炭纪和侏罗纪优越的自然条件和繁茂的动植物资源也是原因之一。
设想一下,树木离开了水的封闭,能够产生煤炭中的树木化石吗?山坡有再多的腐殖质堆积,能够长期存留吗?离开了泥炭纪和侏罗纪的自然条件,有机质就不能大量堆积了吗?水的搬运和聚集、水中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入海口泥沙和有机物的大量沉积、水生动植物的相对丰富,使有机矿物的成矿与水的运动和停留密不可分。所以,远古湖泊、沼泽、入海口的寻觅,应是有机矿物找矿的重要线索,盆地和冲积平原,应有相对优越的成矿条件。当然,数十亿年的地质变迁会改变地形地貌,但总会留下一些线索和痕迹供我们参考,搜索这些蛛丝马迹,会使我们少走弯路。
1676.地球的物质循环
2008.8.27
地球的物质循环是一个很大的题目,也是非我的知识程度所能回答的题目。我所以写到了它,是因为我想到了它,因为《探索集》本就是我思想的记录、人生的记录。
地球的物质循环有与其他星球物质循环相似的地方,也有不同的地方,起码并不是所有的星球都有生物存在、所有的星球都有自己的热循环:——既不是太阳那种整体燃烧式的热循环,也不是小行星那种被动的热循环,而是既接受外部的能量,也有自己的内部能量。
地球的这种特殊性是由于它在宇宙空间的特殊位置决定的,是一种环境的偶然:——大一点或小一点都会改变它在太阳系中的运行轨道,从而成为炼狱或冰窟。像太阳那么大,就会成为另一个太阳;像月球那么小,就会成为另一个月球,可能失去自身的热循环和物质转换的能力。
地球的物质循环至少存在三维空间:地壳内部、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临界点如何划分是个难题,也不必过于认真,有个概念就行了。
地球内部的物质循环我想至少有三层:地核部分重金属的聚变反应(可能包括现在元素周期表中没有的成分);其上部次重金属的蜕变反应;最上部轻金属和非金属成分的循环转变。
地球表面的物质循环可能要包括地壳和地壳表面的物质循环,严格的说离不开大气层的物质循环,只是大气层的特殊性使它相对独立,而每层物质之间又必然发生关系和循环,各种划分不过是为了研究方便。
地心的物质循环以液态形式出现,因此各层次是相对的。地球的巨大体积使我们很难用炼钢炉或水壶里的物质循环想象,重力和温度可能使物质分层、交混和重塑,核心部位高温下的固态很难想象。另外,如果没有地心部位物质的核聚变和核蜕变,地球自身的热循环也就不存在了。而至少四十五亿年的历史,用余热解释地球内部的高温恐怕说不过去吧?
地球表面的物质循环是我们所能看到的最丰富多彩的物质循环:有来自太阳和宇宙空间的能量和物质参与其间,也有来自地心部位的能量和物质加以补充,还有大气层的物质循环进行调节,更有生物圈的各种循环和地球表面物质的缓慢“回炉”。所以,单凭地表岩层的年龄是难以判断地球年龄的。
相对简单的物质循环可能是大气层的物质循环,也有气态、液态、固态和化合分解的反应。特别是电离层以上的空间,离子态的气体在宇宙射线的作用下会发生什么反应我们知道的还不是很清楚,地球每时每刻接受的来自外太空的物质和向太空发散的物质是种什么关系和比例可能也是未知数。
据说地表每深入100米温度上升3度,而海洋的温度却是越深越低,直到零度左右,不知是什么原因。
据说地温可以使地球内部的各种元素以纳米形式上升,那么元素周期表就是相对完整的了?有没有循环屏障和重力原因使我们一知半解?纳米形态或更微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也可以发散到大气层中和外层空间去吗?在大气层中它们又会发生什么反应?这些又使大气层中的物质循环相对复杂。
还有我始终关心的能源物质的无机成矿,据说有些星球没有生命却充满甲烷,科学家也不否定地球也有能源物质无机成矿的可能,某些石油、天然气是否属于无机成矿?否则何以百分之一、二的岩层碳含量就可以汇聚成油气田,而含碳量很高的岩层却多是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可能部分来自地壳内部的无机化合反应?如能明白其机理,能源危机也就迎刃而解了。
从一本书上我看到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可以生成许多有机物,生活中却没有看到多少这样的工厂,是保密,还是技术上没有成熟就不得而知了。如果我们的火力发电厂既能生产电力,又能生产水泥和其他能源,甚至淀粉、白糖(均属碳水化合物)该多好啊!
无知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海想,说出来也不怕人家笑话。人人都有这种好奇,无知就会变为有知。
1685.中国应是能源大国
2008.9.12
看着世界地图,我每每不平,上帝何以青睐中东地区,将世界的油气资源主要埋藏在了那里?最近狂补自然科学,地质和油气资源方面的知识成为重点之一。
通过读书,我发现中国除了长江中下游和福建沿海少数地区是古陆外,都是古海洋。其上升为陆地的过程中,必然经历浅海、沼泽、湖泊等阶段,为有机物的沉积提供了极佳的自然条件。而其上升为陆地的过程又必然伴随着地质方面的巨大变化,为有机物质的埋藏成矿创造了条件,众多断裂带也为无机成矿和油气资源的积聚成矿提供了可能。我国是煤炭大国为证据之一,大庆油田、环渤海油田和新疆众多油气资源的发现也为证据之一。而大自然在造就煤矿之前,也可能造就油气资源,产煤地区最可能也产石油。
现在,东北、华北和新疆油气资源已陆续得到了开发,内蒙古和青藏高原还是空白,珠江入海口和长江入海口也不应忽视。特别是沙漠地区,多为远古的平原、湖泊,具有有机成矿的自然条件,世界范围的大油气田似乎也与沙漠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应该重视。
据说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能够转化多少来自太阳的能源?而成矿的条件也不会集中于一隅。特别是我国,没有多少火山的破坏、地壳下沉的损失,只有跑冒滴漏的可能。加大地质找矿工作,一定会有重大发现。
中国,应是能源大国。
1750.普查断裂带 寻找油气田
2008.12.5
油气成矿理论分有机无机两大派。无论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还是无机成矿,通常都要通过断裂带运移聚集,因此普查断裂带、沿断裂带寻找油气田是勘探油气资源的一个捷径。
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古海洋,由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才形成今天西高东低的地理格局,也产生了大量的断裂带,为无机成矿和有机成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可我们过去只注意寻找凹陷,也就是有机成矿,忽视了无机成矿的可能。如果沿断裂带普查,则有机成矿和无机成矿均可兼顾,大大开阔了找矿的视野。
1751.洪荒时期黄河口——黄土高原成因之一
2008.12.6
补完基本自然科学知识之后,我退掉了辽宁省图书馆的借书证,开始重读自己的藏书。首先选中的还是自然科学方面的书籍——《千万个未解之谜》,其中黄土高原的成因吸引了我。风、水、风化、混合,概括了黄土高原的成因,却又都嫌不足,所以还是一个谜。
环顾中国大陆,黄土高原独一无二,只有黄河入海口可能与其比美,却又深埋地下(包括水下)。不同之处是黄河入海口可能还埋有许多有机物和生物化石,却没有听说黄土高原有此类化石出土。那么洪荒时期的黄河入海口如何?那时水循环早已形成,生物却未出现,最有可能在入海口形成黄土堆积,速度远大于风积,如果有幸上升到地面不就形成了黄土高原吗?
——只是不知黄土高原黄土堆积的时期起于何时,并有循环论证之嫌。
1752.形成油气田的三个条件
2008.12.8
断裂带、圈闭环境、储油环境,是形成油气田的三个条件。当然,如果是有机成矿,还要有有机物的埋藏和演变为油气资源的物理条件。
过去我们寻找油气资源遵循的都是有机成矿的思路,重点是查找一定深度的有机物埋藏的可能,这就忽视了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大大缩小了寻找油气资源的视野,而许多油气田生氢岩层氢含量并不高的事实说明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也是客观存在的。在有机成矿资源日益枯竭的情况下,开拓找矿视野就成为突破油气资源瓶颈的重要方向。
还有就是采空矿的再生问题。如果是有机成矿自然就没有考虑的必要,可如果是无机成矿(当然,也包括一部分有机成矿),只要圈闭、运移和存储油气资源的条件不破坏,就有油气资源再聚集成矿的可能。
所以,我把本文的题目确定为形成油气田的三个条件,而不是四个条件。
1781.风刮一年 不及水冲一场
2008.12.30
看到这个题目,许多网友就会想到又是关于黄土高原成因的探讨。是的,我没有去过黄土高原,本没有多少发言权,但也可以根据常识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今天读《千万个科学故事》第一册又遇到了黄土高原成因的问题,事出黄土高原曾经出土过鸵鸟蛋化石,以此证明黄土高原的风成说。恰巧我刚读完《千万个未解之谜》,鸵鸟蛋的坚硬非铁锤难以砸开,而小鸵鸟是如何出壳的为一未解之谜,说明鸵鸟蛋也可能随水入海成为化石,如此黄土高原的风成说又难以成立。
从生活常识我们可以知道风刮一年的尘土不及一场雨冲带走的泥土,否则黄土高原何以不是在扩大,而是在消失的过程之中。只有洪荒时期的河流都是黄河,成为黄土高原的成因。当然,还得伴随地壳的上升,否则会沉积成岩。
我小的时候父亲长年住院,兄弟几个除了我都在干部子弟学校寄读,偌大个院子也没有几户人家,经常是冷清清的,只有两块园田地、二十只鸡、一只小花猫和书本经常伴随着我,却也给了我无穷的乐趣,从小养成了喜欢读书和观察思考的习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更是我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源泉。摸电以测绝缘、以水钻看太阳,都是那个时候的事情,我还收集了许多石头珍藏起来,求知是我的渴望。如果不是文化大革命,我未必对政治产生兴趣。
今年是我读自然科学书籍最多的一年,大约看了七十多本,是一次大补课。最多还是历史书,大约看了一百多本,至此才基本完成了人生基础知识的学习。
重返童年的关注是一种乐趣,人老了许多地方也未必摆脱幼稚,提出一些幼稚的问题也不奇怪,多想多问多学总会有所提高,许多重大发现都是从好奇开始的。希望我们的下一代都养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我们国家民族的未来就不可限量了。
1794.印尼何以盛产石油?
2009.1.6
印尼俗称千岛之国,多火山、地震,却盛产石油,用有机成矿理论是很难解释的,而循无机成矿就有了说服力。
空气中的含氧量很低,可氧却是地球上最多的化学元素,约占地球质量的百分之四十多,碳、氢也以化合物的形式普遍存在于地壳之中,为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提供了可能。即便有机物转化为油气资源也离不开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故地质活跃的印尼反而成了石油生产国。
如果无机成矿成立的话,油气资源就不再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早日开采出来造福人类比埋藏在地下跑冒滴漏要好,且已经开采的油气田也不必挖空心思增加采收率,要换成可持续生产的思路加以利用,而地质勘探的重点应围绕断裂带和地质活跃的区域寻找油气田,发生汶川大地震的山区也可能有油气资源存在,中国也很可能摘掉贫油国的帽子。
1878.煤田下边找油田
2009.2.6
从形而上学的眼光来看产煤的地方必定不出油,因为老天不会照顾一个地方两次,可我看未必。我国新疆和东北都是产煤的地方,也出石油。英国是产煤大国,也是石油大国。
地球至少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有机物大量堆积的时期有很多次,同一地区往往是下部为油、上部为煤,并且大煤田和大油气田多与断裂带联系在一起,煤田和油气田相互伴生。所以,我建议产煤大省也注意一下自己脚下的油气资源,煤田附近找油田、煤田下边找油田。
地质科学是我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又一自然科学领域,不要轻视我的建议!
2047.关注喜马拉雅后部断裂带
2009.8.29
石油、天然气的形成多与地质断裂带有关,而我国境内最大的地质断裂带当属喜马拉雅后部断裂带,涵盖了从青藏高原到新疆、甘肃、四川、陕西、山西、内蒙等广阔区域。
地质断裂带成矿的主要理论依据当属无机成矿理论,目前尚缺乏研究,但地质断裂带是油气资源运集的重要通道并无争议,上部挤压形成封闭也顺理成章,所以不应忽视。
从我国油气资源的现有分布来看,上述地区也属富集区域,不过发现的油气资源储量尚不能让人满意。利用卫星遥感等技术进行深度普查和重点勘测可能会有所发现,也可能只是我的猜想。
地球已有四十六亿年的历史,磁场发生过多次变化,从理论上讲阳光不会偏爱某个地区,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的概率不会差别太大,可已经发现的油气分布却不是这样。排除凹地和出海口成矿,剩下的就是断裂带成矿。所以,地质断裂带是有机成矿和无机成矿理论的交汇点,不可轻易放过。
2064.注水采油 排水聚油
2009.9.20
注水采油,是一种采油方法,已经不用我解释了。除了注水,人们还发明了蒸、洗等多种开采石油的方法,目标都是在榨干、采净上做文章。排水聚油,则是在生上做文章,利用石油生成的理论,使已经充分开采的油田经过若干年以后重新具有开采价值。
油田的形成具有相当的偶然性:良好的封闭、适于储油的地质构造和油气资源的运移条件等等。当然,还要有油气资源生成的物质基础。这些,已经采乏了的油气田都已具备,只要腾出空间,有相当一部分油气田应该可以恢复。
油气田通常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附近岩层的碳氢含量并非很高,油气资源来自地球深处,还是就地转化,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论,不过既然已经形成油田,就有继续富集的可能。所以,我建议充分开采的油田应该排干地下水,给油气资源的继续富集创造条件。
2065.像爱护母亲一样爱护我们的油田
2009.9.21
写完上一篇文章之后,我总觉得言犹未尽。想来想去,是对我们油田目前的开采方式存在疑问:杀鸡取卵,还是养鸡下蛋?
油田不同于容器,采空了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油田是乳房,是地球母亲的乳房,是可持续分泌乳汁的乳房,而我们却在把她当成容器来开采,这是违反科学和可持续发展原则的。
当然,每个油田形成的原因不同,也可能存在就地成矿的油田,并且采空之后就失去了利用价值,对这样的油田杀鸡取卵也问题不大。可大多数的油田可能都有一个油气资源运移富集的过程,储油层不过是地球母亲的乳房,要倍加珍惜和爱护,用可持续开采的眼光加以利用。否则,就是对子孙后代不负责任。
还有,油田的开采也有一个成本递增的问题:与其挖空心思采尽每一滴油,何不采用间歇开采的方式给油田以休养生息的机会?
是破坏乳房以吸尽每一滴奶,还是适可而止下次再吸?需要科学分析、统筹规划。
2070.天然气无机成矿的一个案例?
2009.9.22
据说塔吉克斯坦境内有一个无底洞,洞底有有毒气体逸出。数十年前,有人点燃了洞底的气体,至今仍在燃烧。
显然,洞底的气体是某种天然气露头,并且来自地壳深处。问题是有机成矿,还是无机成矿?
一般来说人们倾向于天然气的有机成矿,因为容易解释,但也没有人断然否定天然气无机成矿的可能。无底洞不可能产生于沉积岩,这就为天然气无机成矿提供了一个可能的案例,问题是人们无法深入地下一探究竟。
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矿床人们都难以确定它们是有机成矿,还是无机成矿,因为不像煤炭那样可以取得化石,这就给人们留下了无限的遐想。特别是远距离运移成矿,更增添了石油、天然气成矿的奥秘。有机成矿容易解释,也容易被人们接受,但宇宙空间确有无机形成的甲烷等化学成分,让我们无法解释。所有的石油、天然气矿床都与地质断裂带有关,甚至煤矿也不例外,因为地质断裂带容易产生凹陷、产生河流,产生有机物的堆积,但煤矿的碳氢化合物含量非常之高,而石油、天然气矿床附近的岩石碳氢化合物含量却非常之低,多数只有百分之一、二,这就不能不让人产生石油、天然气无机成矿可能的思索,当然有机成矿已经用不着探讨。
如果石油、天然气存在无机成矿的可能,就为我们的能源合成与找矿理论提供了新的空间。所以,我一直关注这个问题。
2071.薄煤层气化和液化开采的可能性
2009.9.22
薄煤层由于采收率太低,多被弃采,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够发明一种技术,使煤炭也能够像核裂变一样发生气化或液化的连锁反应,薄煤层的开采利用就会成为可能。问题是有这种可能吗?
2087.日本的石油潜力
2009.10.11
日本与印度尼西亚在地质构造上有许多相似之处:都处于两大地质板块的交汇处,为地震高发区,并拥有广阔领域的海洋。一个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另一个也不会例外,因为石油、天然气无机成矿成立的话,地震高发区、地质断裂带和两大地质板块交汇处最容易形成油气田。
不知我的判断对不对?
2093.令人鼓舞的中国近海地形地貌
2009.10.22
读完《物理学史》,我没有马上去读大学物理、化学的其它书籍,而是选择了《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这本书,因为它牵扯着我的另外一个心结——中国沿海油气资源分布的可能性。
除了渤海,我们还拥有黄海、东海、台湾以东和南海的广阔海域,并且黄海和东海虽然邻近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边缘,却没有与其直接面对,避免了频繁的地震,又受益于众多的断裂带分布和海相沉积,具有油气资源蕴藏的良好前景。最可喜的是我们拥有亚洲乃至世界最宽的大陆架,沿海200公里范围内的许多地区水深仅四、五十米到百多米,且地势平坦,既是良好的渔场,也是便于油气资源勘探、开采的浅海。而我过去看好的南海却地形复杂,水深动辄数百米、上千米,暗流海沟密布、热带风暴和地震海啸频仍,除了三大地质板块汇聚的有利油气资源形成条件之外,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条件远不如黄海、东海和南海靠近我国大陆的地区。日本列岛虽然直接面对两大地质板块的交汇,沿岸却多是陡峭的海沟与深海,即便有油气资源蕴藏,勘探、开采都极为困难,只有与我国、韩国和俄罗斯邻近的大陆架部分有望分得一点资源,无怪乎拼命的与我们抢钓鱼岛和东海油气资源。
我国现在钢铁和造船生产能力过剩,何不通过海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带动一下国民经济的增长?而东南沿海地区又是我国经济的发达地区,如能发现近海油气资源,何必千里迢迢的远距离运输和参与国际市场的高油价竞争?
当然,海上油田的勘探开采风险大、费用高,但总不能不搞吧?利用经济危机期间的过剩生产能力和我们巨大的外汇储备适度引进一些技术,把我们的海上油气资源开发搞起来,可能是一件好事。
另外,从目前的国际形势来看,世界各国根本没有遏制虚拟经济不断膨胀的势头,油气资源的投机炒作不可避免。与其受制于人,不如掌握资源。南海的国土和油气资源之争与黄海、东海的油气资源开发应同步进行。
还有,不知道我国是否已经设立了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如还没有,应该加紧立法和与邻近国家协商,合理划分海上权益,或妥善解决联合开发问题。
2096.断裂加圈闭、水系加盆地,可能等于油气田?
2009.10.25
我没有中东地区的地质资料,所以不知道那个地区何以盛产石油。但通过分析石油形成的必要地质条件和我国能源主要产地的地质特征,发现断裂加圈闭是必要条件(断裂带是油气资源运移的必要通道,圈闭是油气资源聚集的必要条件,无论油气资源有机成矿还是无机成矿,断裂加圈闭的地质条件都必不可少)。而水系和盆地多是断裂带的地表特征,盆地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圈闭条件(地质相对完整和容易沉积盖层),所以大胆提出断裂加圈闭、水系加盆地,可能等于油气田的猜想,供专家学者参考。
还有,永久冻土层也是良好的圈闭条件,加上断裂带,也可能产生油气田。我国、俄罗斯和加拿大先后在永久冻土地带发现可燃冰,可能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2117.寻找陆上海槽
2009.11.6
海槽是地质板块边缘的最大断裂带,是重叠板块翘起后的最深断裂处。板块重叠在海洋,就是前有海沟,后有海槽;重叠在大陆,就是前有高山,后有峡谷。
海槽不同于海沟,海沟通常深达6000米以上,甚至上万米,是平行叠压,而海槽是地质板块重叠导致的折断,是地壳通往地幔的最宽通道。如果油气资源主要产生于地壳和地幔的交汇处,海槽就是最便捷的通道和最理想的汇聚处。
世界上现有两条著名的产油带:一条从阿拉斯加到南美,一条从地中海到印尼,都是沿海槽分布,现在的解释是海相沉积成油,却没有说明产油带为什么不是沿着更容易形成大量沉积的海沟分布?看来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的理论根深蒂固。
以前我也倾向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可是仔细想想,即便是出海口,大量堆积的只是泥沙,何以产生石油、天然气这样浓度如此之高的碳氢化合物?即便是泻湖可以形成煤矿,却难有大油田的规模。据说南美有一个沥青湖,取之不尽,有机成矿能够解释吗?看看我国油气资源和煤矿的分布,不也是沿着地质断裂带展开的吗?所以,我渐渐的开始倾向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当然,也不排除有机成矿的可能。
地壳的下沉会发生熔融,巨大的压力和高温会使碳酸盐、碳酸钙、煤矿、水等物质在地壳和地幔的交汇处分解重组,沿地质裂缝上升到圈闭的环境聚集成矿,也许这是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一个原因,可听起来总不如有机成矿牢靠。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不否定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却总是按照有机成矿的思路找矿,自然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我国领海大陆架广泛,海沟却不多。即便是有,开采起来也不容易。寻找和开发陆上海沟就容易多了,喜马拉雅后部断裂带都在陆上,雅鲁藏布江峡谷、怒江、澜沧江、长江、黄河及许多河谷都是地质断裂带的地标,四川盆地和许多盆地都是地质凹陷的产物(有断裂才有凹陷),地震多发区也是地质断裂带的标志,沿着它们寻找圈闭的地质构造,相信可以发现大型油气田。
如果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理论成立,并被实践所证明,这样的油气田都不是可以开采完的,大地母亲会源源不断的把油气资源奉献给我们,用不着去注水、蒸、洗,那种开采方法简直就是杀鸡取卵式的掠夺和犯罪。
地球已有46亿年的历史,沧海桑田多次,表面破烂不堪,到处都有不同时期形成的地质断裂带,油气资源何以仅仅集中在中东等少数地区?上海地区就没有大型油气田吗?江苏、山东、广东地区就没有吗?我是不信。世界油气资源紧张,一半是国际石油资本制造出来的,一半是虚拟经济炒出来的。还有,就是我们思想保守,谁也不愿意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去冒险,不敢为人之先!
不对吗?
2118.关注地理分界线
2009.11.7
除了海槽之外,地理分界线也可能是地质板块断裂处,如我国的三级阶梯交汇处、河西走廊、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等。
海槽通常具有一定的宽度,有海底火山出现,所以高山峻岭的周围也未必没有油气资源。
新中国已经成立很多年了,相信地质资料非常丰富,需要的是找矿理论和观念上的突破。即便是山西这样的煤炭大省,也难保煤层下面没有油气资源!所以,我们一方面要抓紧开发新能源,一方面重新审视原有地质资料,特别要侧重查找地质板块的大断裂带。一旦有了重大突破,我们的经济基础就更加牢固了,中华民族将傲视天下!
2119.储备石油 不如储备油井
2009.11.8
储备一种商品是要花费许多费用的,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这种容易挥发的能源。并且,也不安全。科学的储备方式是将它们留在油井里,埋藏在地底下。可奇怪的是我们一方面挖空心思的要挤尽地下的每一滴油,一方面又花费巨资建设油气资源储备库,岂不是与自己的钱袋子过不去?
无论是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还是无机成矿,都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科学的开采方式应该是像奶牛挤奶,根据其再生能力计划开采。像我们现在的开采方式,无异于杀鸡取卵。
中国贫油吗?世界贫油吗?我看不是。不但不是,而且中国和世界都可能漂在石油、天然气之上。不信就看看中国和世界石油、天然气的储量是在增加、还是在减少,无论陆地和海底都有油气资源在不断的发现、人类对能源的认识在不断的发展进步就可以证明。
据说浑沌初始,地球表面充满了二氧化碳,而连接物质原子的很多是氢键,说明世界上本就不缺碳氢这类物质,而无论石油、天然气都不过是碳氢元素的高分子结构。地球已经有46亿年的历史,无论是通过光合作用,还是地球深处的物理、化学反应,似乎都不应该缺少它们,缺少的只是人类对其成矿机理和埋藏规律的认识。
有机成矿,油气田的形成具有很大的偶然性,自然容易匮乏。无机成矿,油气资源可能无处不在,只是埋藏的深度和地点需要认真的查找。因为沧海桑田,您知道地层的哪一部分没有具备油气资源的形成条件?
我们现在的找矿,不过从最容易成矿的盆地开始,还多是地表和海底盆地,远古的盆地在哪里,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因为打井的成本很高,谁都不敢冒险钻探。而国土和世界范围之广,我们成矿理论之落后,只能把视线集中在很小的范围。建议国家设立基金和专业勘探队伍,把国土按网格划分,从经济最发达地区开始,每百公里设立一个深井井位,先进行盲钻,目标深度10000米,目的在于实际了解地质和地下资源的分布情况,完善我们的成矿理论和对地下资源的了解程度。有了发现和突破,再加大布井密度,但也不要过密、重复现在杀鸡取卵式的开采方式,而是间歇采油、连续采气,按再生能力开采油气资源,藏油于地下。
我国处于欧亚板块的一角,被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环抱、俯冲,大部分国土都曾经是远古海底,无论有机成矿、还是无机成矿,都有非常好的成矿前景。特别是沿海地区,有非常广阔的大陆架,水深很浅,又处于板块的边缘,油气资源的成矿远景不亚于中东和英国的北海。喜马拉雅后部断裂带几乎都在我国境内,具有无机成矿的巨大远景。而我国是煤炭大国,煤炭和油气资源往往是相伴而生,我的乐观不过分吧?
资本家找油为的是发财,国家找油为的是长远。以我们现在的国力,要走出去和立足自己相结合,加大国土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把建库的钱大部分投入地质勘探,变储油于库为储油于井,通过调节产量应对石油危机。
2120.发展多学科、大范围、综合、立体、网络化测井技术
2009.11.8
国家打一口探井的成本是很高的,必须充分、长期利用。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发展多学科、大范围、综合、立体、网络化测井技式。
现在世界测井技术已经发展到即时、多维、立体、综合、数字和网络化,但只服务于油气资源的开采,学科有限。国家组织的国土资源和地球物理勘探应该打破这种局限,充分利用网格式探井对地球物理进行探采结合的多方位、大范围的长期考察,这就需要专业队伍和联合攻关,发展出新的学科和新的产业。
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远之计,既可以迅速改变我国油气资源“贫乏”的瓶颈,又可以利用我们相对“过剩”的人力、智力资源,在多学科、多领域取得突破。
建议国家早下决心,付诸实施。
2121.连续式钻头
2009.11.10
勘探过程中最影响钻进速度的因素莫过于更换钻头,连续式钻头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把硬质合金成螺旋状,或颗粒状无规则的包铸在钻杆钢中(需要机械加工的连接部分除外),可制成兼有钻杆和钻头功能的钻头。按钻井深度和钻头磨损速度将其连接在钻头的位置上,应该可以实现连续钻井。这比金刚石钻头和可卷式钻杆的成本要低很多,大不了多用几根就可以解决更换钻头的麻烦。
至于取芯,通过回流岩屑和钻井液成分的连续取样分析应该可以取代。
2122.关于我国石油、天然气开发的几点建议
2009.11.10
一、允许大型(可设置资金、技术、环保和资源保护的门槛)民营企业进入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领域,这是改变我国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低能、低效(人均营业收入和人均税后利润甚至不及某些跨国公司的十分之一、二十分之一)的必由之路;
二、沿海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应以浅海盆地(黄渤海、台湾海峡、北部湾、琼州海峡及两侧)和大陆架、大陆坡为主,尽量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和主要城市,南海勘探开发由于水深(黄、渤海和沿海大陆架的十倍以上)、地质复杂、成本高、难度大、回送困难,可适当放缓;
三、陆上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应解放思想,设立国家基金、组织专门力量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型城市周边进行超深万米井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普查。如有突破,将一举改变我国贫油的理论和现状,至少有利于我们深入了解国土资源和城市地震的设防、预防;
四、组织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对世界油气资源分布和开发技术进行跟踪调查和技术攻关,迅速改变我国油气资源成矿理论、分布特点和勘探开发技术落后、成本高、效益差的问题,争取外部开拓和内部突破双丰收。
2123.值得关注的地质现象和区域
2009.11.11
火山通常底盘很大,有圆锥形火山口,单个或成排出现在地质断裂带上。可我国南海的许多礁盘却像利剑般从深海底部钻出,相对密集的耸立在一起,形成水下暗沙。它们不像火山口,却像一根根骨刺,它们是如何形成的?是什么力量将它们顶出地壳?大海中类似的礁盘很多,有成片的,也有孤立的,有高、有矮,陆地上却不多见。是否与岩浆涌出和凝固的速度、数量、地下压力有关?是否标志着某种地质活跃区域和非常独特的地质现象?有没有某种资源形成的意义?
过去,看到我国南海有那么多的暗沙,以为南海很浅,水下必是成片的陆地。最近看了《中国近海及邻近海域地形地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不是这样:中国沿海海底地势从西北往东南逐步倾斜,黄海平均水深44米,东海和南海大陆架水深也很浅,大陆坡以外水深急剧增加,冲绳海槽水深1000——1500米,南海盆地水深达4500米左右。属于我国领土的暗沙与邻近各国岛弧之间有1000多米深的海槽相隔,没有国际资本的技术和力量邻近国家很难与我们争夺开发其海底资源,我们自己开发也有困难。所以,南海海底油气资源开发现在面临的主要是领土、主权之争,解决的办法有跑马圈地、自己招标、自己开发,也有联合招标、联合开发。
审视中国地图,不难发现西藏、云南、四川交界处地形地貌严重扭曲,形成四江并列、隔山汇聚,其地质意义是什么?四川盆地和楚雄盆地的形成,及导致四川汶川大地震的地质断裂带是否与其有关?对地球物理的研究和矿产资源的形成有何意义?
特殊即典型,值得关注和研究。
2128.油井压力的自然恢复与人为恢复
2009.11.13
众所周知,油井开采一段时间之后压力会有所下降,继续抽油还会产生负压(尽管很小)。为了维持产量,人们想了很多办法提升井口压力,都不可避免的要增加吨油成本,并对油田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最好的办法是暂时封井,待油井压力自然恢复以后再行开采。
油田不同于容器,而类似母乳,油井类似乳头,除非婴儿得不到母乳就会丧失生命,不应采用杀鸡取卵的办法榨干取净。而事实上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不可能把油田采净。除非急功近利,我们应该科学开采。
当然,等待油井自然恢复压力可能时间会很长,这取决于地下油气的一般运移速度和地下水的补充速度。但既然形成了油田,就必然有油气资源补充的来源和通道,不应轻易放弃其自然恢复的可能。一定的负压有利于疏通油气资源运移的通道,也可以维持一定的产量、利用不了的天然气回输地下有利于资源保护,除此之外的人为增加油井压力和石油开采量的驱油措施我都不敢苟同。
地下油气资源的勘探开采成本很高,急功近利是人之常情,但国有企业应该从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科学开采地下油气资源,国家也应立法保护地下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储备一定数量的油田和油井,使产供销大体平衡,是油田科学开采的物质基础。这就需要加强地质勘探力度,储备足够多的地下资源探明储量,打出足够的预备油井。还有,就是广泛开源,引进国外资源。
世界各国从限制人为驱油到鼓励人为驱油有一个对油气资源科学开发的认识过程、利弊权衡过程,资本家则主要是从利益出发,地下油气资源的成矿理论也对油气资源的开采方式有重大影响。将油田视为容器,必然想方设法挤尽榨干;将油田视为母乳,当然不会杀鸡取卵。
您赞成那种开采方式呢?
2146.断裂带环抱的阿拉伯板块和中国大陆
2009.11.24
终于,我找到了中东地区盛产石油的原因。柴东浩编著的《地球科学的100个基本问题》中的第66个问题回答了这个问题:中生代以来,阿拉伯板块与周围相互作用,形成东部挤压,西部拉张,南部和北部为转换断层所连接的构造格局。书中主要介绍了阿拉伯板块的有机成矿条件,却忽视了空间上中东石油主要分布于阿拉伯板块边缘及扎格罗斯山山前,此外在两区外围亦有少量分布的特点,其高度赞赏的所谓生油层总有机碳含量也不过是3%——5%(能够摆脱岩石的束缚运移成矿的又有多少呢?),最高的白垩纪海相页岩也不过3%——12%的事实(当然,与其它油气田相比已经很高了)。我们且不说油气资源本身会向周边岩层渗透,何以中东的石油不在圈闭条件更好的中部成矿,却要向四周运移呢?可见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的观念在地质工作者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
中国大陆处于全球岩石圈板块的交汇中心,南有印度板块、澳洲板块的向北俯冲,东部有太平洋板块及菲律宾板块的向西(北西西)俯冲,北部有欧亚大陆核(安加拉)对上述俯冲作用的反作用。应力场的运动方向以水平方向为主,压应力轨迹(P轴)以藏南为中心,通过南北构造带向中国东部推挤,呈放射状撒开;张应力轨迹(T轴)大致垂直于压应力,并向东呈弧形凸出,属于最年轻的拼合大陆,厚度普遍较薄,岩石圈呈现出“三横三竖”的立体交叉态势(“三横”指的是近东西向的天山——阴山和昆仑——秦岭——大别山深层构造带,以及扬子——华南板块边界的深层构造带;“三竖”指得是近南北向的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和贺兰山——龙门山——康滇地轴深层构造带,以及沿海陆缘的深层构造带),区内断裂带纵横,主要有阴山断裂、祁连——淮扬断裂、金沙江——红河断裂、太行——武陵断裂、郯庐断裂等。主断裂带(难以形成圈闭)两侧必然密布未露头的裂缝,形成良好的油气资源运移圈闭条件,很可能孕育有类似中东地区的油气资源(当然,挤压不如拉伸和拉伸、挤压)。
所以,老天未必偏袒中东,中国也可能是第二个海湾!
2242.火山喷发的启示
2010.4.20
火山喷发是一种古老的自然现象,人们已经见惯不怪。
但是,火山喷发至少说明地心不但存在重物质的聚合,还存在轻物质的释放和形态变化引发的内部压力。其中最值得我们关注的是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及其聚集、释放的客观规律和是否与火山喷发存在一定的联系。
当然,地壳的板块再融也会引起内部压力的增加,同时形成新的物质循环,包括产生油气资源的可能。深入研究这种可能,有助于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和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甚至消除火山喷发和油气资源外泄带来的巨大浪费和环境污染。
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早于人类对其有机成矿的认识(从一般矿物成因就可以延伸到油气资源的一般成因),煤矿的有机成因帮助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占据了上风。但是,迄今为止所有的油气资源分布都与断裂带相联系(煤矿分布似乎也有这种规律),而所谓成矿岩石的碳氢含量充其量不过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五,并且还是束缚态,而火山喷发物中却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所以,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如果油气资源的主要无机成因得到证实,人类对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发生巨大的改变,杀鸡取卵将成为过时的开发方式,深井开发和自然恢复压力将成为主流的开发方式。而火山喷发和环境污染减少的同时,人类的能源危机也将成为历史。
所以,我一直关注火山灰和火山烟尘形成的原因。
2243.火山 减压阀 爆米花 油气资源
2010.4.21
地心是个化工厂,不但有聚合反应,也有分解反应;不但有凝缩力产生,也有膨胀力产生。于是需要减压阀,火山口就是一种减压阀。而只要有减压,就会有爆米花,两个氮元素可以聚合成一个硅元素,一个铁元素也可以分裂为两个硅元素。而火山和地壳裂缝释放的能量和物质,必定等于地心化工厂形成膨胀力的能量和物质。因此,是可以计算的。而地震,不但有岩浆循环力的释放,也有地心膨胀力和收缩力的释放。
氧是地球最多的化学元素,氢是宇宙间最基本的化学元素,水是二者的结合。四氢为氦(除去数量较少的氦3),三氦为碳(除去数量较少的碳13、14),都是地球上比较普遍的化学元素。许多科学家已经证明地心可以产生碳氢化合物,火山气体中有其成分,也有其燃烧后的成分,油气田不过是其沿着地壳裂缝聚集的结果。因此,开采油气资源有助于释放地心膨胀力,而地心膨胀力和化工厂也会源源不断的补充我们的油气资源。因此,我看好世界能源前景。
2315.深海找油
2010.9.4
既然世界上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断裂带周围,既然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外泄的产物,油气资源主要来自地壳内部化学反应的可能性极大,而深海是地壳最薄的地方,找油成功的概率可能也最大。
但是英国石油公司墨西哥海湾石油外泄事故也给人类开发深海油田敲了警钟:没有可靠的深海采油、封井、防漏技术,地球的软肋也轻碰不得!
发展深海油气资源勘测、开采技术,可能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出路。
地心不仅是熔炉,也是化工厂和高压容器。火山、地震,可能都与地心压力的变化有关,油气资源的开采可能有利于地心压力的释放。
与其让宝贵的资源从火山喷发和地震中外泄、污染环境,不如人类有序的开采、为我所用!
如果上述分析不错,所谓能源危机就可能是庸人自扰。而海湾地区的骄傲,不过是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相对容易罢了!
2369.火山,还是油气田?
2010.12.2
火山和油气田在我看来都是地心和地幔这个巨大化工厂和压力容器的产物,岩浆和油气资源都是溢出物,火山灰是油气资源燃烧后的废物。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形成火山,什么情况下形成油气田的呢?这个问题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所以,我尝试分析这个问题。
压力锅和泉眼是可以提供的借鉴,还有一般生活常识。
压力小,溢出的应该是油气资源和其他轻质伴生物。压力大,岩浆同时溢出。
孔道也有关系:不是任何断裂带都允许岩浆溢出的,而岩浆的迅速回落也会留下再次喷发的孔道(回落速度快于凝固速度即可)。而地心压力的增加似乎也有规律,所以形成间歇泉似的火山喷发的周期性。
火山的分布也有规律:通常分布在地质板块的周边,而地质板块的形成又与地心熔岩活动的规律性有关,破解它们是更深层次的物理问题。
印度尼西亚既多火山、地震,又有油气资源,是研究火山和油气田形成的最佳地点。中东地区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却少有火山活动,是研究油气田形成的最佳地点。问题是我只能闭门造车,以有限的知识分析二者形成的原因。
压力适当,又有没有被岩浆封堵的孔道和良好的圈闭、储油地质,是形成油气田的必要条件。这样的地点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找到的,所以我反对杀鸡取卵式的开采方式,主张像爱护我们母亲乳房一样爱护我们的油气田,最好采用间歇式的开采方式,让油气资源和开采压力自然恢复。而油气田的形成很可能像马铃薯和落花生一样带有集群性,不要轻易放弃任何可能的储油地质。并且,储备石油、天然气,不如储备油气井;而储备油气井,不如采用自然恢复油气井开采压力的开采方式。而如果通过油气田的自然开采就能够达到减轻地心压力的目的,火山活动和地震都会大幅度的减少。
火山活动是巨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减少火山活动的最佳方式是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利用。当然,毛细管放血的速度永远赶不上主动脉,火山的喷发如果没有岩浆的计划开采和利用,恐怕还是不可避免的。
2645.渤海漏油 警示南海开发
2011.8.17
我国的崛起需要大量的能源,南海寄托了我们的希望,而最近渤海湾的漏油事故警示我们南海开发要慎之又慎!
渤海的平均深度只有20米左右,黄海是40米,东海不足400米,大陆架的平均水深只有72米,而南海许多暗沙距离水面就达40米。比起南海,渤海就像一个脸盆,黄海就像一个池塘,东海只是大陆架以外才有了一定的深度,也不过一千多米。而南海的平均深度在一千米以上,一些盆地在4000米左右,最深超过五千米,一旦漏油,很难处理。所以,南海开发不是有了钻机就可以采油那么简单,还要有一系列配套和稳妥的保障措施才可下手!
去过三亚的人一定会被那里的海水、沙滩所感动,那就是南海的一般写照。而如果那里飘满了油污,我们会是什么感受?所以,南海开发不但要捍卫主权,还要拥有技术和妥善的事故处理能力。
石油与地质断裂带密切相关,中东和世界上的所有大油气田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南海正是地质断裂带的汇聚之处,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毫无疑问的。所以,主权上不可以含糊,技术上不可以马虎。否则,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我们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2711.以能源保障为龙头 向地壳深处进军!
2011.11.14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面临能源紧缺的制约,外部保障和内部保障应以内部保障为主。
也许有人以为资源应以外向为主,将自己有限的资源储存起来,其实就油气资源来讲很可能就地取材更为合适,这牵扯到两种成矿理论的争论。一种是有机成矿理论,一种是无机成矿理论,前者似乎有理,但有很大的局限性,很难解释大油气田的形成,而后者具有广阔的空间,可以相对容易的解释为什么世界上的超级油气田都是沿地质断裂带分布。
地心是个化工厂,也是重金属形成的摇篮。但是地壳重组的过程中也有碳氢化合物的重组,这就是大油气田的主要来源。碳氢化合物的质地较轻,很容易沿地质断裂带上移,在相对圈闭的地质环境中聚集成矿,审视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已经发现和开采的油气资源好像都是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当然,即便是有机成矿也有沿地质断裂带运移聚集的需要,沿地质断裂带两侧找矿是发现油气资源的捷径。
地壳的平均厚度大约三十公里,我们的勘测能力目前还不足万米,只能在地表做做文章,如何做好这篇文章也有潜力可挖。我以为以油气资源为龙头,放弃岩心取样,改为碎屑过滤收集和泥浆连续对比分析的连续打井法可以加快地质勘探进度,降低地质勘探成本,应在实验对比的基础上加以推广,辅以重点区段的岩心取样,应该是比较好的地质勘探方式。
人类深入地下是有极限的,温度和地下水都是限制,因此在一两千米以下的地层找矿应以油气资源为主,而油气显示相对容易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所以我主张低成本高速度的连续地质钻探。
前苏联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钻探万米了,而我们才刚刚开始。打井虽然不易,可从海外运油也不容易。如果能够在我们自己的地界上找到源源不绝的能源供应,不仅可以省下宝贵的外汇,还提高了能源供应的安全程度。所以,我们要在深井快打上下功夫!
2748.我看煤炭与油气资源分布的内在联系
2011.12.27
阅读地理、地质和矿产资源书籍的时候,我发现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分布都与地质断裂带有关,于是想到了地球碳氢含量在地壳内的重组与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内在联系。
地球上的碳含量主要来自地球大气边缘的核聚变,通过各种方式聚集在生物和矿物体中,有的直接成矿,更多的是以微含量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却可以在地心这个大熔炉中重组和集聚,沿地质断裂带上升,在地质断裂带附近聚集成矿。
以煤矿来说,虽然湖底淤泥可以有很高的碳含量,但更多的还是沙石。木头可能变成煤化石,也可能变成硅化石。如果有油气资源侵入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有可能形成大煤田。另外,油气资源的缓慢外泄也可能有利于植物的生长,从而有利于碳含量的聚集。不管哪种情况,有油气资源的地方很可能也有煤炭资源,而有煤炭资源的地方很可能也有油气资源。而二者的分布,煤炭多在浅表,油气多在深层,煤炭挖完了,不妨在深处或周围看看有没有油气资源,也许会柳暗花明也说不定。
地质断裂带多与地球板块活动有关:前翘必有后裂,有利于岩浆和气体、液体的侵入、集聚。我国地质断裂带的形成主要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和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的挤压有关,呈东西和南北分布,也是我国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密集分布区域。大江大河也是地质断裂带的地面标志,只不过形成的时期和地质断裂带的活动情况不同。地球已经有四十多亿年的历史,有丰富的碳氢含量,虽然循环周期很长,形成的油气资源也是非常可观的。我就不信大自然偏爱中东地区,而遗弃了中国。深入勘探,也许我们也漂在油海之上也说不定!
2831.可燃冰可能是天然气露头
2012.5.10
无论是收复藏南,还是开发建设青藏高原,都需要大量能源,从内地输送成本极高。所以,我非常关注青藏高原蕴藏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青藏高原在远古曾经是海洋,很可能蕴藏有远古油气资源。而印度板块的俯冲和欧亚板块边缘的抬升很可能在青藏高原产生巨大的地质断裂,古大陆在地心岩浆中重组,很可能是油气资源的主要来源,沿地质断裂形成超级油气蕴藏,可燃冰是其表面露头。
如果以上推论成立的话,在发现可燃冰的地区深入钻探有可能发现超级油气田。
如果青藏高原存在巨大地质断裂带,沿其周边勘探也可能发现超级油气田,而永久冻土是很好的圈闭条件。
如果我们能够在青藏高原就地取材开发油气资源,意义难以估量。
2835.日本海可能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2012.5.15
从石油无机成矿、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看法出发,我认为日本海可能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不仅日本海,邻近的鄂霍次克海也可能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只是俄罗斯有丰富的陆上油气储量,未必舍得向开发海上油气资源投资。
我们过去总是嘲笑日本资源匮乏,其实未必。只是岛国,面积有限,资源相对有限而已。不过印度尼西亚也是岛国,却不乏油气资源。日本作为欧亚大陆的边缘,太平洋板块俯冲其下,后部海盆必定有地质断裂带存在,地心内部化学反应生成的物质很容易沿断裂带上升、集聚成油气资源,类似黄海、渤海、南海、波斯湾。
日本及环日本海的国家加大日本海底油气资源的勘探力度,应该有所收获。
2897.关注地球褶皱
2012.7.7
上中学的时候我不太喜欢外语,常在课堂上与同桌查地图,专挑不容易找到的地名考对方,而它们大多集中在滇藏地区。后来到云南出差,崇山峻岭行路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崇山峻岭是地质变迁的结果,特别是多条大江汇聚处,我称其为地球褶皱。后来阅读地质矿产方面的书,发现能源矿藏多沿地质断裂带分布,于是接受了能源主要是无机成矿的理论。
我们通常所说的能源主要是煤炭和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理论占主导地位,但高纯度、大面积的沿地质断裂带分布,很容易让人产生遐想,寻找地球内部的原因。我没有在学校学过化学,但尊重事实,善于通过普遍现象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而地质断裂带确实便于油气资源的运移,在圈闭条件下成矿,所以一直主张沿地质断裂带两侧找矿。
海沟、海槽都是地质断裂带,大江大河、盆地多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特别是狭窄区域的多条江河并列处,不但容易发现地质断裂带,还可能产生挤压和岩浆活动带来的物质相变,富集有色金属。所以,建议有关部门关注地球褶皱,加强相关区域的地质勘探。
2901.沼泽、沙漠多油田
2012.7.14
分析油气田的分布,除了与地质断裂带关系密切之外,似乎与沼泽、沙漠也有不解之缘。而沼泽、沙漠的成因除了气象原因之外,可能与深层地下水的隔断有关。也就是说:油气资源的圈闭条件,同时也是沼泽、沙漠的形成条件之一。
我国的大庆油田、盘锦油田、大港油田都处于沼泽地区,而世界上的沙漠地区多有油气资源发现,可能不是偶然的。因此,将地质断裂带与沼泽、湖泊、沙漠、盆地等地表特征结合起来找油成功率可能会有所提高。
还有,煤田附近很可能伴生油气田,煤炭资源枯竭后,应该在附近和深层寻找油气田,有可能使资源型城市枯木逢春、重塑辉煌!
2902.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与油气资源
2012.7.15
碳酸盐在地壳内的重组可能是油气资源的重要来源,而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会有大量的碳酸盐重组,产生油气资源的数量是太平洋板块、大西洋板块的再生重组难以比拟的,我国当是最大受益国。因此,我国的油气资源储量应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之一。欠缺者,观念更新、地质勘探和开采能力而已。
我国能源成本最高的地区当属青藏、云贵高原,它们不但是曾经的海洋,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直接产物,如果能够发现大量的油气资源,特别是藏北平原和云贵高原的三江地区,对改善我国能源状况、发展当地经济、提高战备水平意义重大,也是我一直关注的区域。希望我国油气资源的勘探能够打破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的束缚,我国的能源状况就会有极大的改善。
从碳酸盐和大量氧化物、酸根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气体到固体的转化,地球质量也会因此缓慢增加,银河系还是一个年轻的、不断生长的星系,我们没有必要为能源危机忧愁。因为化学元素的形成总是从低原子量向高原子量发展,二氧化碳和碳酸盐也会在地壳内重组,转化为新的能源。
一方面银河系的恒星在不断的成长(核聚变不是消耗运动,而是成长运动),一方面它们的行星也在不断的成长。只消耗、不循环和成长的传统观念可以休矣!
2903.碳氢循环与能源分布
2012.7.18
在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上碳、氢元素都排在氧元素的前面,说明它们产生于氧元素以前。
分析宇宙射线(对于地球来讲主要是太阳射线)的物质成分,主要是氢、氦元素,那么地球大气中的其他成分源于何方呢?我认为源于地球大气热层中的核聚变。
地球大气边缘存在数百公里的热层,从外太空一直延伸到距地表80公里处,温度高达数百至数千摄氏度。如此高温绝不是紫外线影响可以解释的,应该是核聚变、核裂变的产物,类似高能粒子加速器中发生的现象。地球表面的水、大气层中氢、氦以外的元素和地表的轻质化学元素可能都产生于此,碳元素也不例外。因此,地球的质量始终处于缓慢增加中。
不仅地球的质量处于缓慢增加中,太阳等恒星的质量也处于缓慢增加中,因此四十多亿年以前诞生了地球,并伴随质量的增加陆续产生了其他行星。不过太阳表面的核聚变可能始于基本粒子,氢、氦元素不过是其最初产物,其中的反物质继续参与太阳表面的核聚变,正物质受到排斥成为宇宙射线。
由于宇宙射线源源不断,地球表面的核聚变源源不断,碳、氢、氧元素也会源源不断的融入地球的物质循环,成为我们的能源。
地球表面的碳、氢、氧元素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只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生物燃料可以被我们直接利用,因此存在所谓能源危机。
生物燃料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有机成矿已经是科学常识,我不再重复。我关注的是石油、天然气无机成矿的可能性,因为地球岩层客观存在循环再生现象。而包含大量碳、氢元素的岩层重返地幔时有可能发生化合物的分解重组,一部分相变为其他化学元素,一部分结合成石油、天然气,沿地质断裂带两侧运移聚集成为油气田。
分析我国和世界地质断裂带与资源分布,我们会发现重合现象。特别是油气资源,几乎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和板块重合附近,恐怕与其无机成矿不无关系。
断裂带提供了运移条件,而地球板块的重合挤压提供了化合物重组和碳氢元素重新结合为油气资源的可能性,能源分布自然与地质断裂带和地球板块的交汇密切相关。
2907.可可西里应该是聚宝盆
2012.7.21
当两块饼干重合在一起并加以重力的时候,会发生多处断裂。如果断裂下面存在油气资源,就会沿着断裂向上运移,停留在无法前行之处。从喜马拉雅山到准格尔盆地我国与俄罗斯交界处就是一块这样的大饼干,只是相比海底油气田覆盖厚了一些,勘探、开采起来不太容易,但也不容易跑、冒、滴、漏、污染环境。
可是上网查阅资料,青藏高原处的空白还是太多,与理论分析不符,可能与地质勘探的薄弱和传统的找矿理论有关。其实海底岩层下面有多少沉积,几乎为零,却蕴藏有大油田。越南有一个大油田还是在陆上基岩下面找到的。所以,查找油气田不要只盯着沉积和凹陷,而要把目光转向板块交界和断裂带环抱之处。特别是传统找矿理论无计可施时,不妨试试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
可可西里在藏北平原以北、柴达木盆地以南,荒无人烟,却处于两个断裂带之间,地势相对平坦,利于勘探,也容易发现大油气田,不可放过。
另外,崇山峻岭都是断裂形成,其下未必没有油气田。所以,开拓思路可能会柳暗花明。
2908.中国地质断裂带与油气资源分布
2012.7.24
中国地质断裂带受地球板块运动综合影响,大至与板块边缘平行分布。其中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最大,形成的地质断裂带也最多,是我国西部地质断裂带的主要成因。东部地质断裂带主要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影响,大至呈南北、南端略为偏西分布。沿海大陆架边缘有环沿海断裂带。南海被周边陆架断裂带环抱,成为盆地,蕴藏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我国地震频发区都与地质断裂带相关,而其活跃和环抱的区域往往是油气资源蕴藏丰富的区域。塔里木盆地、准格尔盆地、南海盆地、台湾海峡、河西走廊、渤海湾和钓鱼岛区域都是很好的例子,我国著名油气田也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或地质断裂带环抱中。世界油气资源分布也有类似的特点,可能与油气资源的形成、运移有关。
可有些地质断裂带环抱区域却没有油气资源标注,例如东北东部,特别是黑龙江省东部地区、青藏高原东部地区,东西、南北向地质断裂带交汇处,似应加强勘探。
2910.从东南到西北——中国能源发展趋势
2012.7.25
目前,我国百分之七十五的油气产量集中在东部的郯庐地质断裂带附近,煤炭产量也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发达区域,西北的开发严重不足。
其实,东部和中部的勘探开发也有不足:松花江西侧的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充分,而东侧至乌苏里江的勘探开发严重不足;吉林和辽宁东部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也有不足,因为乌苏里江和鸭绿江都属于重要地质断裂带的地表显示,与松花江、辽河之间的广阔区域必定有油气资源蕴藏。山西不但是煤炭的重要产区,也是地震高发区、地质断裂带的环抱区,虽然密布崇山峻岭、表面断层破碎,也很可能是重要的油气资源蕴藏区、未来潜在的油气资源高产区,这些在我国目前的油气资源分布上却没有显示。
西北是我国的高原区,也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形成区,两层阶梯的交汇处都是重要地质断裂带、地震频发区,特别是隆起开裂不但利于岩浆运动带来丰富的有色金属矿藏,也利于油气资源向地表运移,形成规模空前的油气资源蕴藏。而印度板块的向下俯冲封闭了油气资源的运移通道,将上地幔形成的油气资源挤向四周,中东和我国都是受益区,我国西部深厚的地层很可能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从目前我国已经探明的油气资源分布来看,长江、黄河源头和四川西部、云贵高原区域似有不足,与东北东部一样可能与我们的油气资源成矿理论有关。如果把目光转向地震高发区、地质断裂带两侧和环抱区、煤炭资源分布区,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我国的油气资源储量可能会大大提高,西部不输东部、我国不输中东。
如果转换思维方式,不再把油气资源的主要形成原因看作地表堆积的有机成矿,而是地层深处的化学元素重组、化合物重组的产物,我们就不会杀鸡取卵式的开采油气资源,并减少勘探开发的盲目性,迅速增加我们的油气资源储量。
当东部的能源资源得到充分开发以后,西部的勘探开发就会自然提到日程上来。当西部的油气资源也得到充分的开发,我国就不再是贫油国。而油气资源的开发可以减少和舒缓地心压力,减少地震和火山的发生、二氧化碳的自然排放,何乐而不为之?
2911.地震 断裂与石油
2012.7.26
从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的理论出发煤炭和油气资源很难并存,可地质断裂带附近往往二者并存。
过去找到油气资源就往远古动植物沉积上寻找原因,可从概率论出发世界各地的远古动植物沉积应该接近平均,可油气资源的分布并不平均,大油气田附近岩层中的有机质含量也非常低,根本不足以形成油气田,包括中东在内。可从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出发情况就不同了,不但可以迅速发现大的油气资源,还可以很容易的解释成因。
打开世界地图,油气资源的分布都在地质断裂带附近,不会是一种巧合吧?
如果油气资源是地表物质的有机成矿,当然是挤干抽净为好。可如果是化合物重组的所谓无机成矿,挤干抽净就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类似杀鸡取卵!最好的生产方式应该类似奶牛挤奶,间歇进行。
长期封闭油气资源也不是聪明的做法,根据压力变化控制生产节奏是最佳选择。
从油气资源无机成矿和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理论出发,我国的油气资源地质勘探还存在许多空白:东北东部,特别是吉林、黑龙江省东部;山西北部;四川、贵州西部;西藏东部;云贵交界处;福建省。
我是对照网上查到的我国地震、强震分布图与石油资源分布图提出上述观点的,而地震、强震分布与地质断裂带密切相关。
地震活动是一种自然灾害,与地心压力增加密切相关,而油气资源的开采可以有效舒缓地心压力,减少地震的发生,可谓一举两得。所以,与其千里迢迢到国外去寻找、购买和开采油气资源,不如把国内的文章做足,以内为本,以外为辅。
地震活动频繁的地区也是地质断裂带发育和活动的区域、地心压力不平衡的区域,应该是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重点区域。成功的概率高,减震的效果好。当然,由于钻井深度的限制,油气资源开采不过是表面“放血”,只能间接减压。如果持续大规模的进行,防震的效果可能更好。不过地震的原因很多,地心压力的变化只是原因之一,还有深浅之分,指望油气资源的开采彻底解决地震问题是幼稚的。
火山是地心压力的减压阀,每次喷发都会浪费大量的油气资源、污染环境,科学开采油气资源可以减少这种损失。
塔里木盆地周边有两条地质断裂带,地震活动频繁,油气资源储量可能全国第一。准格尔盆地与其类似,但北面的地震活动区域有限,不利于油气资源的形成,储量可能逊于塔里木盆地。
台湾海峡两边都是地震活动频发区,位于地质板块边缘,可能形成我国最大的近海油气田。
南海也是地质断裂带怀抱区、地质板块怀抱区,油气资源储量不应次于英国北海。
我们有这么多地质断裂带、地震高发区,既是不幸,也是万幸。如果与油气资源无关,就是不幸;如果与油气资源有关,就是万幸。
2912.煤炭可能是烃类物质侵入沉积层后脱氢的产物
2012.7.28
煤炭的成因虽然已成定论,并为人们普遍接受,我还是有一些疑问:煤炭的碳含量为什么如此之高?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找到这样的生物沉积层吗?远古堆积就没有沙石混杂和硅类物质的侵入吗?硅木化石从何而来?为什么煤层与油层的地质特征和成矿位置类似,与地质断裂带密切相关?二者是否存在内在的联系,抑或深层为油,浅层脱氢为煤?煤矸石中的碳含量从何而来?为什么相对均匀?含烃岩层是油气之母,还是油气侵入?煤矸石是否由含烃岩层脱氢而成?我倾向煤炭可能是烃类物质侵入沉积层后脱氢的产物,或者说煤炭是油气资源后续演化的产物。因此,煤炭在上,油气在下,煤炭产区很可能也是油气产区,不可轻易放过。
当然,煤炭也可能独立成矿,不过没有烃类物质的侵入很难形成高品质的煤矿。
2913.煤炭的形成可能源于烃类物质的溢出和浅表埋藏
2012.7.30
烃类物质,即碳氢化合物,主要为石油、天然气、沥青等,多埋藏于深层地下。但是剧烈的地质活动可能使其溢出地表,形成石油、沥青湖,或埋藏于地壳的浅表层,氧化脱氢和重新埋入地下后可能固化成煤炭。
沥青湖和石油溢出地表的现象现在也有,只是不多见。但不排除地球曾经存在剧烈的地质活动期,并有大量的油气资源溢出,汇聚于地势低洼处,淹没部分森林,并渗入木质层中,形成煤木化石。煤层和煤木化石的碳含量通常很高,非一般堆积层和其他木化石可比,只有烃类湖泊及裹挟的有机物可能形成这样的碳含量和纯净度很高的煤田,埋藏较浅的石油和沥青也相对容易氧化、挥发和脱氢。所以,我倾向于煤炭主要由地幔化合物重组产生的烃类溢出地层浅表物质转化而成。
3174.关于温差与能源的思考
2013.6.18
最近读了沈德松先生《必须抢时间拔除能致中华民族危亡的达摩克利斯剑》的文章,对于沙漠形成的热岛现象和地理环境形成的沙漠蔓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非常复杂,沈先生的研究对象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及早采取对策。但山清水秀的江浙和长江沿线为什么也会成为中华火炉?可见植被未必能够完全改变热岛现象。
最近,我也在思考温差的形成原因,发现温差的形成与局部环境中光子的频率和密度有关。植被无疑可以实现光子的物质转化,并改变光子的频率,降低环境温度,但存在极限。
光子可能是正负电子的对偶统一体,所以可以转化为电能。利用光能发电也可以降低局部环境的温度,比起千里迢迢调水安全,也容易的多,只是不如植被的综合效应。
光子的聚集可以产生热岛效应,什么原因导致光子的聚集呢?
高度、纬度之外,还有局部热源,包括地热。某些矿产资源可能也会影响光子的聚集,例如煤炭和油气资源。
沙漠地区多油气和煤炭资源,它们都是碳氢化合物资源,与地质断裂带密切相关。长江本就是沿地质断裂带形成的,江浙一带也被地质断裂带环抱,地下是否也蕴藏着类似资源呢?
不管我的突发奇想是否能够成为现实,局部高温总有其形成的原因,不管是气象学的、地理学的、环境学的、地质学的、物理学的,还是其他什么原因,逐一量化、排查下去,总会有所发现。
温差与能源的使用存在必然的联系,与能源资源的蕴藏也许也存在某种联系!
3376.关于光子代谢、地质变迁、大气环流的思考
2014.6.29
最近文章写得少了,可思考没有减少,只是成果不多,无从下笔,不如缄默。
地球每时每刻都在接受阳光和宇宙射线的辐射,累积的光子数量应该是惊人的,可地表温度变化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光子代谢是难以想象的。
地球接受的阳光可能少于地球辐射的阳光,所以站在月球看地球,地球可能比太阳明亮。
站地球看月球,与在近地轨道空间站看太阳,月球可能也比太阳明亮,至少月球辐射白光,而太阳可能是橘红色的。因为地球和月球表面都可能有宇宙射线引发的初级原子级别的核聚变、核裂变发生,我们看到的阳光直接来自太阳的极少,主要来自这种初级原子级别的核聚变、核裂变,所以太空黑暗、阴冷,光子密度极低,远不如地球和月球表面。
昼夜温差可能部分反映这种核聚变、核裂变的影响,而阳光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不足3K的宇宙背景温度反映了太空中光子的一般密度,地球表面直接来自太阳的光子密度不过如此,所以可以忽略不计。
植物帮助地球转化了大量的光子:我有一盆滴水观音,这是一种地下块茎繁殖的植物,可谓前仆后继。两年多来,我剪去的叶子和不断挖出的幼苗不知多少,花盆里的腐殖质不见减少,根系的发育反而使土壤从外表看来有所增加。除了水分和二氧化碳的转化之外,光子的转化不能忽略。
许多星球没有生物,多余的光子只能辐射到太空中去,但是某些光子的频率会发生改变,由可见光转化为不可见光,隐形飞机的涂层应用的就是光谱转化原理。
光子密度的变化是大气环流的原动力,因为光子可以影响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布和数量变化,影响物质形态和离子化程度,结合同电相聚、正反电荷对偶存在,影响水循环和大气环流。
暴雨成灾和气候变化是现在的重要话题,人类能否影响降雨规模和降雨分布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内陆存在沙漠不足为奇,可澳大利亚四面环海,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就在海边如何理解?是否与地质变迁、断裂带形成和油气资源的相对聚集有关?因为断裂带容易释放地下光子,氢元素是油气资源的重要成分,又是最不稳定的化学元素,很容易裂变为光子,沙漠是否是断裂带环布和油气资源相对聚集的地表物候?能否利用海洋和沙漠调剂雨水分布?
大千世界奥秘无穷,带来无限的遐想空间,可本人的知识和资源有限,许多时候只能提出问题,难以给出答案,希望对科学的发展进步有所启示。
3431.地球上的碳氢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2014.11.29
当下油气资源的价格战如火如荼,揭示了油气资源的巨大利润和价格潜力。
长期以来,人们将油气资源视为化石能源,很可能是一种误解。地球上的能源除了太阳能、风能、水能、电能之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是碳氢能源。
碳氢能源来自三个方面:地球大气边缘宇宙射线产生的核聚变可能产生碳氢化合物;地球表面的动植物可能形成碳氢化合物;地壳以下正负电荷产生的聚变是物质相变的基础,首先形成的就是氢、氦元素,碳元素是后续产物,很可能形成碳氢能源。而地下的煤炭,至少有一部分可能是石油的化石,或石油与其他有机化合物混合形成的。
太阳表面熊熊燃烧的烈焰主要来自正负电荷的聚变,形成氢、氦元素的百分之五十是与太阳自身元素性质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宇宙射线的形式辐射太空,成为八大行星的物质基础和大气的主要成分。地球大气边缘热层的形成来自太阳宇宙射线的冲击,产物就是地球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由于宇宙射线的密度不同,产生核聚变的深度及其后化合反应的对象不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大气成分和地表物质成分也不尽相同,地球由水和绿色植物覆盖,而有的星球由碳氢化合物覆盖。
碳是熔点非常高的化学元素,而氢是最容易燃烧的化学元素,碳氢化合物的燃烧其实是氢元素的燃烧,是氢元素裂变为光子的过程,而光合作用是光子聚变为氢元素取代二氧化碳中氧原子的过程。氢元素是所有其他化学元素的基础元素,可以聚变为所有其他化学元素。
一方面太阳源源不断的送给地球碳氢元素,地表植物也在源源不断的合成碳氢化合物,地下也在不断的产生碳氢元素,地球上的碳氢化合物是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当然,伴随地球运行轨道的改变,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也会发生改变,地球会转化为类似太阳系火星以远的其他星球,那时人类和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不复存在,碳氢化合物对于我们也就没有意义了。
3456.地壳挤压矿脉与小行星撞击矿坑
2015.1.4
分析不同化学元素形成的原因,宇宙射线的密度和重力条件的不同是一个相对合理的解释。那么,地表不同的矿脉是如何形成的呢?岩浆的成分似乎比较单一。我认为地壳挤压程度的不同可能形成不同的矿脉,而小行星撞击可能形成局部矿坑。至于煤矿的形成,除了局部腐殖质的堆积之外,应该与石油的外溢和转化有关。
据说我国新疆有一个可可多海三号矿坑,位于距新疆阿勒泰富蕴县城北部50公里处的可可托海镇,素以“地质矿产博物馆”享誉海内外,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麦加”。“三号坑”是世界上最大的矿坑,深100多米,长宽数百米,坑内有76种矿共生。其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成带性之分明为国内独有、国外罕见,蕴藏着有锂、铍、铖、钼、铷、铯、铪、铀、钍等多种稀有及放射性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号矿脉,三号矿脉蕴藏着稀有金属铍、锂、钽、铌、铯等;有色金属铜、镍、铅、锌、钨、锰、铋、锡等;黑色金属铁等;非金属矿物云母、长石、石英、重晶石、兰晶石、石灰石、煤、盐、碱等;珠宝石矿海兰石、紫罗兰、石榴子石、芙蓉石等共86种矿物,占人类已知有用矿物种类的60%,而且各种矿物呈十分规则的螺旋带状分布,分布界线非常分明。最令人惊喜的是这是一个草帽型矿,在矿坑四周仍有大量未被挖掘的资源,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它的神秘更在于富集铍、锂、铌、钽、钛、锆等金属,从而成为一座天然的稀有金属元素储备库。分析这个矿坑形成的原因,我认为小行星撞击当为首选,而不同矿脉的形成与撞击力的递减有关。其中轻金属元素的形成可能与撞击产生的连锁反应有关。
小行星撞击不同于陨石撞击,有地形外观的改变,相对容易寻找,应作为探矿的重点。
地壳挤压矿脉的形成可以通过分析和勘探发现,我国有喜马拉雅隆起,其后部断裂与挤压可能形成丰富的矿产资源。地表褶皱处,可能是矿脉聚集处,应该加强重点区域的勘探。
理论研究主要是服务现实需要,而研究成果的转化有赖人类的智慧。
3535.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2015.4.18
木材可以在岁月的沧桑中变成硅木石,也可以在岁月的沧桑中变成煤炭,二者的区别是处于什么环境之中。埋在泥土当中一般会变成硅木石,浸泡在石油当中一般会变成煤炭。所以,说煤炭是木材的化石,不如说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煤层一般处于油层之上,所以开采煤矿的同时不要忘记煤层之下可能还有油层。
当然,不排除沼泽堆积转化成煤炭的可能,可与油层转化相比较,后者的概率更高。
大自然是公平的,植物可能覆盖所有陆地,可煤炭却没有存在于所有相同地层,而形成石油的地质环境往往也形成煤炭,所以我说煤炭是浅层石油的化石。
中东盛产石油,因为中东是几大地质板块汇合的地方,而不是因为远古时期那里森林远比其他地区繁茂,大陆架盛产石油也是相同的道理。
能源可能来自远古有机物的转化,也可能来自地球深处的物理化学反应。所以,地质断裂带和地质板块交汇处的附近煤矿和油田相比其他地区更为密集。
3536.星球内部质子和相反氢、氦元素的出路
2015.4.19
正负电荷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中会产生相对固定比例的正反氢、氦同位素,与星球性质相同的会继续其后的聚变过程,相反的转化为宇宙射线。星球内部的正负电荷聚变同样产生相对固定比例的正反氢、氦同位素,相反氢、氦同位素的出路就成为问题,因为存在相对冷核聚变区域的封闭问题。还有,就是氢、氦同位素中氕(质子是氕的离子形态)、氦3的“过剩”问题同样严重,因为相对高端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中几乎没有它们的位置,以压缩气体形态或与其他化学元素形成化合物是仅有的出路,石油、天然气、二氧化碳和部分水分子可能是这样形成的,火山是出口之一,地质板块结合处和地质断裂带是出口之二,出不去的聚集为油气、煤炭和地下水资源,这也是它们汇聚于此的原因。所以,任何星球它们都不会匮乏,只是圈闭在地下难以开发。星球大气层和地表物质成分部分来自它们,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和宇宙射线引发的核聚变、核裂变。太阳日珥喷发,它们可能是主要动能和物质成分。
3539.教给学生辩证思维的方法
2015.4.23
我的一个“粉丝”是中学(或大学)物理教师,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经常向学生们介绍我的看法,引起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也深化了教学的内容。
我的观点未必就是真理,很可能存在谬误,但一定与众不同,我才公之于众,起码具有启发性。哪怕百分之九十九是错误的,百分之一是对的,都可能誉满天下,因为是我首次提出的革命性看法,何况我的知识面未必低于许多专家学者。
以棱镜解析白光为例:是白光由七种颜色组成,还是棱镜的不同厚度改变了光的频率?让单色光通过棱镜就可以略知一二,这是我刚才想到的方法。如果在课堂上首先提出问题,再做不同的实验,一定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甚至有意想不到的发现。
讲授书本知识的同时介绍来历和相反的观点也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甚至终身不忘。
万有引力几乎人人顶礼膜拜,我却说不,因为我能说出不同的道理,并且更具真理性。
初次接触地质学我就发现煤矿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现象,想到了碳氢化合物存在无机成矿的可能,批评了目前杀鸡取卵、竭泽而渔、破坏地质构造的采油方式,提出储油不如备井,通过封井轮采,让油田休养生息,自然恢复油井压力的生产方式。
其实油气资源是星球母亲的恩赐,是破坏母亲的乳房抽干吸尽,还是让母亲自然分泌母乳?不同的成矿理论会导致不同的开采方式和找矿成果,所以不要忽视。
我是先研究社会科学,再转向自然科学,拥有深厚的哲学功底,掌握丰富的历史和社会知识,所以不迷信任何权威和既有理论,敢为人先。科学的真谛不是守成,而是创新,才有发展进步,人云亦云是最没有出息的。当然,创新不是胡乱猜想,要有全部现有知识作为基础,剖析各种可能,寻找其中的规律才能事半功倍,不然就是胡说八道。
授人以既有知识固然重要,教人以正确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更是难能可贵。看“美剧”和中国电视剧最大的不同是科技含量的不同,同是胡编乱造效果也不一样,我欣赏高科技的胡编乱造。
不要拿书本知识批评我,要拿道理说服我,因为某些书本知识我已经不屑一顾了,希望天下学生都有这种气魄!
3540.从“白丁”到相对系统科学观点的形成
2015.5.3
我2004年上网伊始就注册了互联网上几乎所有的知名网站,包括搜狐。限于经济条件,都是发了帖子就走,很少停留,累积的上网时间很少,由于只发原创作品,发帖子的数量也相对有限,十多年了才混到论坛七级。我三弟晚我很久才开始上网,只耕耘搜狐论坛一家,如今已经是最高级别十五级了,于是我开始急起直追,很快就达到了十二级,遇到了继续升级发帖子数量可能不足的问题,于是以《探索集》分类汇总连载的方式解决,让我再次浏览了以前发表的许多文章,看到了从“白丁”到相对系统科学观点的形成过程,其中以《探索集——科技篇》最为清晰。
《探索集——科技篇》的主线是物理化学,特别是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是我关注的核心。
我初中二年就赶上了十年动乱,没有系统的学习过物理化学,以后集中精力钻研社会科学、历史和经济理论,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相对匮乏,阅读《探索集——科技篇》的初期文章,活脱就是“白丁”的面孔。
世上无“圣人”,“难得”说真话!《探索集》记载了我的一生,包括认识的发展过程,对也好、错也罢,都是真实的,一定时期的相对幼稚在所难免。我的优势是相对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和相对扎实的社会科学理论基础,不迷信权威,也不盲从,“咬住青山不放松”,寻根究底的科学态度,加上自然科学知识“大补课”,终于从“门外汉”转化为拥有相对独立科学观点的专家学者。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时,也要善于发现问题,寻根究底才能有所突破。光子结构、原子结构、星球结构、星系结构及形成的原因,都是我关注的节点和重点。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沿断裂带分布是我一眼就看出的问题,自然想到了它们无机成矿的可能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提出了我相对赞成的成矿、开采理论,而原子、光子和天体物理的研究为星球内部碳氢化合物的形成提供了支持,这就是知识交叉的作用。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偶,更为正负电荷的对偶、核力和星系的形成提供了支持,而同电相聚形成的吸引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的核力、电磁作用力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加上排斥力、离心力的存在,否定了万有引力就实现了基本物理作用力在共同物质基础上的统一,这些都是《探索集》对现代物理最新的贡献。
《探索集——科技篇》记录了从“白丁”到上述贡献的形成过程,不要把开始的幼稚当成真理,也不要把后来的观点当成教条,而要看到认识的发展过程,从中汲取有用的知识。
3843.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前身是二氧化碳
2017.4.15
这个命题不是十分科学,因为部分水资源来自地球大气中的化学反应。但是,地壳深层封闭状态下的地下水资源、伴随油气资源的地下水资源,主要来自二氧化碳与“氕”原子的化学反应我是深信不疑的。
上下地幔存在热核反应已经是科学常识,还没有成为常识的是这种热核反应主要来自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而不是寻常物理学解释的裂变能。
星际关系是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存在,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对偶磁场和共同成长。
正负电荷相遇会转化为光子,其中的正负偏电荷光子会转化为质子和中子,也就是初级化学元素,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宇宙射线是与主星相反物质形态的初级化学元素形成的,与主星物质形态相同的初级化学元素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转化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二氧化碳是其中之一。
二氧化碳耐高温,不容易再次裂变为偏电荷光子,会在地壳内部聚集,产生高压,无孔不入,通过地壳断裂带向外渗透,通过火山向外喷发,条件适宜聚集成矿。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仅存在于上下地幔,也存在于地壳和整个星球,伴随物质密度产生差异。所以,地壳每深入100米温度会上升摄氏3度。
温度越高,说明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密度越高,形成“氕”原子的条件越好。而“氕”原子很容易与碳原子化合,转化为碳氢化合物;与氧原子化合,转化为水分子。二氧化碳既提供了碳原子,又提供了氧原子,在高温高压和复杂催化条件下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所以,世界油气资源和煤矿主要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不是没有道理的。
在这里我要特别说明煤矿主要是石油资源的化石形态,特别是高纯度的煤矿资源,未必是由腐殖质堆积形成的。当然,我不否定部分煤矿和油气资源化石成矿的可能性,但是无机成矿的可能性更大。
树木和动植物在沥青湖和石油中才能长期保存和矿化成为煤炭资源,在泥土中更容易转化为硅化石。
世界著名油气田许多已经开采数十年,不是生物转化可以提供的,只有无机成矿才有这种可能。
中国大陆东有太平洋板块俯冲,南有澳大利亚和印度板块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有着非常优越的油气资源和煤矿资源形成条件。而煤炭资源其实是油气资源的伴生露头,不可能只有煤炭资源,没有石油资源。与其花大价钱到处买油,不如好好勘探自己的地盘,就地取财,解决能源供应。而化石成矿有限,无机成矿无限,千万不要被石油大亨御用文人的油气资源化石成矿理论欺骗!
3844.光子渗透与原子重组、化合物重组
2017.4.16
目前人工元素的“制造”通常采用粒子加速器模仿星球大气边缘宇宙射线的重力冲击,只能改变个别原子的结构,具有科研意义,缺乏广泛应用的价值。工业化生产是规模化改变原子和化合物结构,必须另辟蹊径。
分子结构和化合物形态主要通过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补位实现,原子内部结构的变化只有核聚变、核裂变才能实现。
既然原子、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高端原子由低端原子渐次形成,光子可以渗透到任何原子、分子、化合物形态之中,调整光子密度、环境条件,就有可能实现人工元素、化合物的工业化生产。
热加工是利用光子密度、压力条件改变分子结构和形态;冷加工是强制性改变物体形态;化学反应是利用物质属性改变分子结构和形态;热加工和化学反应关系密切。
星球表面的物质形态变化通常是常温常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星球内部的物质变化则是高温高压条件下的化学反应,星球表面的模仿存在一定的难度,未必不可以尝试。
偏电荷光子聚变成为质子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摄氏570度,超过摄氏570度质子就会裂变为偏电荷光子,化合物形态的质子裂变温度更低。所以,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水资源的地质深度和压力条件、温度条件是可以计算的,质子大量形成的光子密度、环境条件是可以掌握的。
质子、中子对形态的初级化学元素形成条件也是可以掌握的,掌握了“氘”、“氚”、“氦”原子的人工制造技术,距离相对高端元素的人工制造只有一步之遥。
黄金是贵金属,也是由“氘”、“氚”、“氦”原子一点点堆积起来的。“锂”、“铍”的堆积最为简单,对于能源问题的解决和材料科学的进步意义却更为巨大,这是加法。还有减法:元素周期表上的化学元素有可能通过减法,也就是核裂变相互转化,需要掌握的是转化的条件和方法。
偏电荷光子具有渗透性,可以深入原子、分子结构内部,所以存在热力学定律。而元素结构的差别其实是表层结构的差别,核心结构只有同位素的不同。所以,有可能通过表层结构的同时改变实现元素之间的规模转化。化合物的转化相对容易,因为光子密度同时影响核外电子共轭的形成和离子现象的产生,“氕”原子的形成和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置换可以同时进行,地壳中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形成就是以上化学反应过程。
我没有想明白的是上下地幔的“一锅粥”如何“炖出”不同化学元素,中间层与地核中的化学元素如何渐次沉积和相互转化的?只能留给后人的智慧解决了!
3868.能源不可再生是伪科学
2017.6.30
所谓能源是可以为我们提供能量的资源,范围很广。有的可以直接利用,有的只能间接利用;有的可以反复利用,有的是一次性利用;有的生产周期很长,有的生产周期较短;有的可以轻易获得,有的要付出很高的代价;有的可以再生,有的暂时不能再生,没有永远不能再生的物质形态。所以,能源不可再生是伪科学。
最普遍的能源物质是氢元素,严格的说是“氕”原子,也就是单质子。这是一种偏电荷物质,据说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显然有误,应该是奇数),相对容易裂变为偏电荷光子,所以成为常规能源。
自然存在最广泛的能源是偏电荷光子,其密度决定物体和环境温度,似乎无所不在,所以没有绝对零度。
偏负电荷光子由一个正电子、两个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通常需要一个核外电子,或通过两种偏电荷光子的相互“缠绕”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平衡。
偏电荷光子的概念是我提出来的,教科书上没有,传统物理学认为光子是电中性物质,不能解释质子偏电荷现象形成的原因,也不能解释一般无线电信号与可见光的差别,光子的三种形态可以较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磁场中光子的运动形态(偏向两极与直线运动)应该可以证明三种光子的存在。
传统物理学认为质子与中子由“夸克”组成,而“夸克”有六种之多,有多少种排列组合就不用我来计算了,显然没有道理。而光合作用和燃烧现象说明化学元素与偏电荷光子之间没有隔着万里长城,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奠定了基础,也使质量等于能量成为科学,只是转化的条件和方式我们还没有完全掌握。
当正负电荷、电子、光子、原子之间的关系清晰之后,能源的各种来源在理论上还是问题吗?
美国曾经是能源的最大进口国,破除了油气资源形成和找矿的传统理论之后已经成为油气资源的输出国。我国现在取代了美国原来的位置,掌握油气资源的形成规律之后也会成为油气资源的输出国。
“氕”元素的自然形成与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置换、组合,可能是油气资源形成的关键因素,而不是化石转化,才是油气资源形成的主要原因。所以,油气资源通常需要一定的埋深和圈闭条件,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二氧化碳与氢元素的直接结合可以生产汽油书上早有介绍,只是方法属于专利,所以没有普及。大自然每时每刻都在为我们生产油气资源,只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所以成为紧俏商品。
本文内容我曾经反复说过,这次较为系统。我1971年7月1日入党,2000年2月16日被开除党籍公职,作为曾经的共产党员,纪念党的生日,谨以本文献礼!
3869.煤炭烧的不是碳
2017.7.2
小时候看《十万个为什么》,有一篇故事印象深刻,说的是有人在阳光下拿放大镜观察钻石,结果钻石化为一股青烟不见了。联想到煤炭的燃烧,我深信不疑。
快60岁的时候补习物理知识,发现碳元素是最耐高温的化学元素之一,熔点高达摄氏3727度,沸点高达摄氏4830度!开始思考煤炭烧的是什么?
煤炭燃烧以后,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并没有消失,热能从何而来?必有其他化学元素转化为偏电荷光子,才有能量的释放,我首先想到氢同位素中的“氕”元素。“氕”是单质子结构,是自然氢气中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分,也是碳氢化合物中的主要成分。氢气的燃点据说摄氏570度,而煤油的燃点据说摄氏80度,可见化合物可以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碳元素可以帮助氢元素降低燃点,自身却不燃烧。而氢同位素中的“氘”、“氚”结构都是质子、中子对形态,必与“氕”有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耐高温才能成为其他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是否如此,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我没有条件进行实验。
设“氕”的燃点是摄氏570度,通不过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地球上的“氕”元素只能在地球环境中自然形成。光合作用是主要途径,地壳深处没有绿色植物,也可能发生光合作用,生成“氕”元素,与耐高温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氢化合物和地下水,石油和天然气可能是这样形成的。
当然,也需要实践检验,不过我坚信不疑,因为地球上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几乎全部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不应该没有原因的。许多资源开采量之庞大、时间之久远,有机成矿不足以支持!而星球内部的热核聚变每时每刻都在进行,二氧化碳的形成源源不断,油气资源的形成也应该源源不断!所以我说能源不可再生是伪科学。
成为伪科学的可能还有所谓“温室效应”和“碳排放”,很可能是发达国家制约欠发达国家崛起的工具,不要落入圈套。其积极的一面是环境保护,可以量力支持。如果有利于欠发达国家崛起,用用无妨。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112.煤炭、石油与二氧化碳
2018.10.9
分析太阳系巨行星的时候,我惊讶的发现它们的主要大气成分居然是甲烷,也就是天然气!可是对比地球大气成分,甲烷的出现并不奇怪,因为太阳系巨行星距离太阳更远,宇宙射线的密度更低,强度更弱,核裂变产生的光子密度也相对较低,连续核聚变的产物在《元素周期表》上的排名自然相对靠前,更为接近碳元素的位置,于是甲烷应运而生。
第一次看到全国煤炭和石油资源分布图,我就发现煤炭和石油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现象。思考其原因,我接受了石油、天然气无机成矿的理论。而煤炭的形成,我认为是石油沥青的化石。
想想看:有机物分解一般是转化为气体,如何形成煤炭?即使有机物堆积,也有大量沙石混入,形成硅化木的可能性远大于形成煤炭,只有石油和沥青可以保存琥珀和植物的相对完整形态。
可是,石油、天然气都是易燃物质,如何与岩浆同时存在?于是我想到二氧化碳,想到了氢元素的形成是光子转化为元素的最初形态,可以在许多条件下形成,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形成甲烷和地下水。
碳元素和氧元素都是相对高端元素的过渡形态,非常容易结合,并且耐高温,可以沿地质断裂带运移,在圈闭条件下聚集,与天然产生的氢元素结合,就可以形成石油、天然气和地下水。石油中的轻质成分挥发以后,经历矿化就可以形成煤炭。如果在树林中露头,就可以裹挟树木和植物保存它们的形态,再次埋入地下后转化为煤炭。
人类采用二氧化碳加氢催化生产汽油早就不是新鲜事了,证明石油、天然气的无机成矿理论完全正确。想想看:全世界的有机物难道全部聚集到中东和煤炭、石油、天然气的产地了吗?其他地方为什么缺乏相关资源?难道没有植物繁茂的时期吗?多少有机物可以转化出那么多油气资源?所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未必是不可再生资源,只是再生要有一个过程。石油开采也不要采用杀鸡取卵的方式,破坏油田结构,而要尊重油气形成规律,把油田当成奶牛养护。
本文是《探索集石油地质篇》的浓缩。
4113.油气田是不需要提供原料的能源工厂
2018.10.10
油气田是经过检验的、不需要提供原料的、可以连续生产油气资源的能源工厂。
从埋深看,通常在地下一定深度,拥有天然的磁场光子密度和重力条件,可以源源不断的产生氢元素,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产生碳氢化合物和地下水。而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可以提供源源不断的二氧化碳,周围环境必定有帮助置换的微量元素,不需要我们逐一筛选,只要计划生产,就可以一劳永逸。比起火采法、洗采法、注水法、高压蒸汽法,不知道优越多少!
如果没有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太阳系巨行星的大气层中哪来那么多甲烷?许多油气田何以连续生产那么多年,还在继续生产?只有石油资本欢迎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框住我们的视野,抬高油气资源的身价!
其实想一想就会明白:仅凭岩层中微弱的碳氢化合物含量是不可能产生油气田的,与其说是它们形成了油气资源,不如说是油气资源的渗透使它们含有碳氢化合物。
我国所以长期“贫油”,主要是思想不够解放。我从来不信石油都埋在其他国家,即使化石成矿我们也应该拥有平均水平,何况我国处于板块边缘,遍布地质断裂带,还有喜马拉雅山隆起。
煤矿是浅层油田转化形成,有煤必有油!在煤层下面找油,煤层周围找油,一定有所收获!
所谓页岩油,未必是页岩含油,更大的可能是页岩的圈闭条件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形成。没有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输送源源不断的二氧化碳,即使页岩也未必可以找到油气资源。
为了证实油气资源与地质断裂带的依存关系,我查阅了中东和世界油气资源的分布,发现世界级大油田都分布在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坚定了我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认识。特别是氢元素未必依靠叶绿素就可以自然形成的认识,让我找到了二氧化碳与油气资源的内在联系。
太空没有叶绿素,有正反光子和正负偏电荷光子就有氢元素形成。
储存石油不如储存油井,计划开采远比抽油划算,至少应该两条腿走路。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164.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2019.1.25
石油燃烧以后会转化为二氧化碳,消耗的是氢原子。氢原子是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形成的化学元素,所以成为其他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
虽然有宇宙射线源源不断的光顾地球,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氢元素,在与地球大气撞击中已经全部转化为光子,地球大气中的氢元素主要由地球环境形成。
石油是在地球一定深度形成的,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以提供足够的光子密度,形成氢元素。地壳中含有足够的碳元素,在元素重组过程中转化为二氧化碳。元素形成过程中也会有二氧化碳形成,沿地质断裂带在圈闭环境中聚集,与氢元素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地下水。石油、天然气和煤炭不过是碳氢化合物的不同形态,地下水是副产品。
所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都是可再生能源,只是转化周期不同。
长期以来,石油资本一直宣称石油由古生物转化形成,是不可再生能源。这么多年过去了,世界石油储备和产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年递增,就是最好的证明!
还有,石油、天然气和煤炭都是沿地质断裂带分布,并非全球到处都有,古生物也是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吗?世界级大油气田开采多少年了,多少古生物才能转化出这么多油气资源?
所以,传统理论未必就是真理。
人类早已利用二氧化碳加氢催化生产汽油,只是专利保护没有普及。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是大自然的馈赠,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可以有效舒缓地心压力,减少地震的发生和火山的喷发。我们千辛万苦减少碳排放,一次火山喷发会释放多少二氧化碳!
所以,石油、天然气埋在地下不如开采出来,计划开采好于杀鸡取卵。
4185.解放思想、改革工艺才有能源翻身
2019.3.6
最近接连看到我国发现新油气田的消息,很受鼓舞。老天爷是公平的,不会把油气资源都安排在中东、俄罗斯和美国等产油大国,我国只有大量进口的命运。
翻开世界能源分布图我们就会发现:世界煤炭和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地质断裂带附近,而不是我们苦苦寻觅的凹陷、盆地。
我们没有透视眼,很难看清复杂的地下情况,只能通过地震、物候和采样分析艰难寻觅,寻找能源分布规律可以事半功倍。
还有,就是解放思想,不要盲目相信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据说木星、土星等巨行星的大气层都是天然气形成的,难道它们的表面布满有机物沉积吗?
煤炭里面是可以找到一些有机物化石,如果不是浸泡在沥青和石油里面,它们可以存在吗?难道没有变成硅化石的可能吗?
我是文科出身,第一次阅读我国煤炭和油气资源分布方面的书籍就发现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分布与地质断裂带密切相关。查找世界能源分布,也是如此,立刻想到能源无机成矿的可能,理论界也确有这种说法。
我没有学过化学,看不懂复杂的分子式,但是通过科普读物知道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可以生产汽油,通过研究核物理知道氢元素是最容易形成的化学元素,也是初始化学元素,完全可能在一定重力和化学条件下自然形成并置换出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煤炭可能是石油、沥青的化石形态。
石灰石是碳酸钙,可以在元素重组过程中大量释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也可以在化学元素形成过程中产生,通过地质断裂带运移,在圈闭条件下聚集,完成油气资源的转化。所以,才会有煤炭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分布的现象存在。
我国处于板块边缘,又有喜马拉雅山的隆起,有一些著名的地质断裂带,我国的煤炭和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这些断裂带的附近,集中勘探力量一定会有重大突破。还有,能源可能多层分布,煤炭下面和附近有油气分布的可能是存在的,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另外,就是我们的钻探方式实在落后,看着不断的提升、取样、下杆,多久才能打出一口井!
如果通过泥浆分析地质结构,将钻头做成钻杆,就可以一次下杆,完成整个钻探过程,实现钻井过程的突飞猛进。
将钻头做出钻杆是很容易的:将硬质合金与较软金属浇注在一起做成钻杆,可以实现一次成型。按照设计深度计算出钻杆长度,留有一定余量,就可以实现一次下杆,连续钻探,效率提高何止百倍!
成井以后也不要杀鸡取卵,而要计划开采,尽可能保持自然压力,循环开采,像爱护母亲乳房那样爱护油气田,使开采进度与资源形成进度尽可能统一。可以采取添加元素的方式帮助油气资源形成。
本文取我的《探索集石油地质篇》之精华荟萃而成,希望科学界和国家有关部门予以重视。
4200.能源热值一般由“氢”而非“碳”含量决定
2019.4.3
我过去也以为能源热值由碳含量决定,因为煤炭说的是碳。
知道碳是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以后,我开始思考碳化合物的热值来自哪里,氢元素才进入我的视线。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说明碳元素只有助燃作用,自身很难燃烧,我才有了本文标题的认识。
人的体温只有摄氏36度左右,新陈代谢都需要能量,说明有机物裂解的温度更低。复杂化学条件可能改变化学元素核裂变、核聚变的临界温度,应该是不争的事实。
碳的燃点是多少?我不知道,也查不到,一定超过熔点和沸点。所以,碳元素会在星球内部越积越多。而氢元素是初始元素,容易裂变,也容易聚变,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碳氢化合物也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能源物质的有限理论没有事实和理论依据。
有机物分解一般转化为气体和水分子,很难以固态存在,所以才有硅化石。伴随沥青和石油矿化,才更有可能转化为琥珀和煤化石。所以,我说煤炭是石油的化石。
那么,泥炭呢?泥炭在沼泽中形成的可能性更高。所以,能源物质有机、无机成矿的可能性同时存在。
4224.板块碰撞与油气资源形成
2019.5.28
星球表面存在板块运动已经成为人类的共同认识,板块运动的原因可能与岩浆运动有关。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无时无刻不在引发星球内部的聚变反应,而聚变反应是吸热反应与物质转化过程,必然引起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应该是板块运动的原动力。板块运动的结果必然是海底岩石不断深入岩浆进行化学元素的分解和重组过程,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积聚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通过置换反应产生油气资源和地下水。化学元素形成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地球表面的煤炭和油气资源通常分布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
我的化学知识有限,但是知道油气资源不大可能存在于岩浆之中,所以二氧化碳转化的可能性非常大。“氢”是宇宙元素,也是初始元素,有光子(热能)就有可能产生“氢”元素,所以“氢”的来源不是问题。源源不断的“氢”与二氧化碳的置换反应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油气资源,所以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能源。
火山喷发可以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没有人怀疑地下的物质运动可以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板块边缘和沿地质断裂带运移积聚是自然现象,转化为油气资源也是自然现象,所以煤炭和油气资源通常分布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
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需要多少时间我不清楚,可以工厂化生产应该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我不赞成杀鸡取卵式的油气资源开发,主张奶牛式的油气资源开发。
最近有李庆忠院士和网友邀请我加入《地质-物探找矿论坛》,所以将我的相关认识集中整理在本文,仅供参考。
4225.滴水贵如油
2019.5.29
最近,关于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的讨论开始多了起来,许多人热血沸腾,我也曾经如此。
可是,想过其他可能没有?用滴水贵如油形容其损耗和成本丝毫不为过!
西北地区人烟稀少,经济落后,这种水是用不起的,何况还有国际纠纷。
还有一种可能:大规模开采西北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
西北其实不缺水,缺的只是地表水。地下不但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地下水。
沙漠其实也是油气资源的代名词,很可能是地下油气资源的一种地表物候,因果关系有待深入研究,因为沙漠形成的原因也很复杂。
油气资源和地下水可能存在伴生关系:二氧化碳与氢元素结合一方面转化为油气资源,一方面转化为地下水。所以,有多少油气资源,就可能有更多的地下水。
我国西北地区东西、南北各自贯穿一条地质断裂带,环绕数条地质断裂带,所以拥有丰富的煤炭和油气资源,同时拥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边缘,又有喜马拉雅隆起,想“贫油”都难!应该是又一个中东。只是找油思路狭窄,勘探范围有限,囿于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理论的限制而已。
大规模开采油气资源和地下水有利于舒缓地心压力,不断形成后续能源。不但避免他人威胁,还可以解决能源危机,节省宝贵的外汇。
我可以预言:整个喜马拉雅隆起和西北沙漠下面都可能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地下水资源。寻找油气资源不但要盯着凹陷,更要瞧着隆起和一切板块边缘、地质断裂带附近的圈闭地质条件。
我不信远古腐殖质都埋到中东地区了,更不相信那么大规模的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都是远古腐殖质转化的。我认为: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更大的可能是由氢元素置换二氧化碳中的碳、氧元素形成的;煤炭不过是浅层油气资源转化的。
质能定律说明化学元素都是由光子形成的,有热能存在就有可能形成氢置换二氧化碳中的碳、氧元素产生煤炭和油气资源、地下水。火山喷发证明地下存在丰富的二氧化碳资源,所以大规模油气和煤炭资源沿地质板块和断裂带分布。
水会跑冒滴漏,数万亿调水,倒不如数万亿找油。
您觉得呢?
4226.软流层与地壳形成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19.5.29
我过去接受岩浆中形成油气资源的可能性是因为煤炭和油气资源确实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分析常规能源,发现只有氢元素一种可能,且形成条件宽泛,可以产生于任何环境,但是燃点较低,在岩浆中有裂变为光子的可能,所以将目光转向相对耐高温的二氧化碳气体与氢元素在地壳中的结合。
查阅资料,火山气体中确有油气资源的成分,但是非常有限,大量的还是二氧化碳气体,所以认定油气资源主要是在地壳中形成,只是形成条件不很清楚。
最近,发现海王星的海水温度高达摄氏两千度还没有沸腾,与大气层压力有关,又想到油气资源在岩浆中是否存在同样可能?今天有网友告诉我:上地幔软流层(体)地球化学研究已经查明石油烃类是地幔流体的组成部分,高压生烃实验证明烃类在地幔条件下的稳定存在。幔源油气理论认为石油来自地幔,在地幔条件下以超临界态烃碱流体的形式存在,在地壳条件下,相变为石油、天然气。煤是石油喷发到地表水体后,形成沥青,进一步埋藏演化为煤。所以,油气资源来自软流层和地壳中二氧化碳的演变都有可能。
分析《元素周期表》,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主要形成于地球大气热层,也是相对高端元素的过渡元素,熔点较高的化学元素,是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板块运动将其大量融入软流层与钙分离,与氢元素结合,或积聚于板块边缘、地质断裂带附近,在一定条件下与氢元素置换同样可以形成油气资源。
板块运动现在有否定的意见,我认为在地球表面还是存在的,事实也是如此。但是在初始星球可能没有,因为表面结构比较完整。
地球是太阳系的倒数第三颗行星,金星和水星的诞生可能要经历元素重组过程,也就是超新星的爆发,造成地球一定时期的疯长现象,地球表面现在的支离破碎与此有关,板块运动也由此产生。
即使没有板块运动,元素形成过程也可能有二氧化碳形成,同样有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最主要的依据是地球表面的煤炭资源、油气资源集中分布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
从有机物分解来看,一般转化为气体成分,只有少量转化为有机质残留,不排除成为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可能,但如果没有沥青裹挟更大的可能是转化为硅化石。所以,我倾向于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
星球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至少要经历元素重组过程,因为初始元素只有氢、氦两种,也就是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重组过后也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才能形成磁场和系统。也就是说,星球和星系也是成长发育的。星系类似光子的组成,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存在,才有正负电荷的交流。作为初始元素和初期元素,氢、碳与碳氢化合物是自然产物。所以,是可再生能源。地球软流层和地壳,是煤炭和油气资源形成的主要区域,无机成矿是主要成矿方式。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有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大跃进!
4227.改进油田钻井与开采的建议
2019.5.29
我当过六年产业工人,详细考察过机械工业生产过程,也考察过建筑施工和某些钻井作业,对繁复的起钻、取样不以为然,以为效率太低。所以建议将钻头与钻杆融合为一体,取样通过压井泥浆成分的连续分析实现连续钻井作业。
至于油气开采,建议采用间歇开采法取代目前的连续抽油、采气,使油气田获得休养生息的过程。
对于所谓的采空区也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采用燃烧、注水、洗井方式杀鸡取卵。封井一段时间后进行取样测压,也许可以继续开采也说不定。
至此,我有关石油地质和开采方面的观点基本表述完毕,仅供参考。
4229.连续开采可能有利油气资源的连续形成
2019.5.30
按照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油气资源是不可再生能源,开采一点少一点。按照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只要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存在,伴随星球的成长油气资源也会源源不断的形成。
最近,一名职业科学家告诉我:“高压生烃实验和化学热力学计算表明, 乙烷以上的烃类,可以在3万大气压以上的环境中合成和保存。”
“氢和二氧化碳的合成,是费托合成反应,虽然已经工业化,但在自然环境下不能持续进行,因为反应物必须人工移出。所以,费托合成不是工业油气的形成机制。”
他的本意是说油气资源在地幔形成,而不是地壳形成,反驳我的二氧化碳转化理论,却也说明具备“氢”、“碳”条件和一定的热力压力条件二氧化碳是可以转化为碳氢化合物的,只是必须移除才能持续该种反应。
我所以把目光转向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不容易在高温高压环境裂变为光子,相对容易与氢元素结合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和地下水。另外,火山喷发的气体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说明地心内部二氧化碳可以大量形成。
在收集不同物质燃点的过程中,我发现碳氢化合物的燃点比氢气的燃点还要低,而地幔是高温环境,所以排除了油气资源在地幔中形成的可能性,把目光转向地壳。现在看来由于高压的原因,油气资源也可能在地幔中形成和保存,才保留了两种转化可能的认识。
关于“氢”源问题,“氢”是初级元素,完全有可能在一定埋深和光子密度条件下自然形成,与二氧化碳发生置换反应,形成碳氢化合物与地下水。至此,我也改变了“水从天上来”,为天上、地下都有可能形成水资源。
费托合成反应没有排除地壳中形成油气资源的可能,移除只是连续生产的条件,油气开采不就是满足了连续生产的条件吗?所以,保存资源未必是保存财富的好方法,油气资源的开采可能有利于油气资源的连续形成。
这是一个大判断,一定要准确才有利于国计民生。
所以,我认为储备石油不如储备油井,按照油气形成周期有计划的开采油气资源,显著降低油气资源的开采成本(抽油也是花钱的)。
4230.星球表层结构的寻常和周期性改变
2019.5.30
系统内星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降温反应会形成相对的层次和壳体。
降温反应来自两个方面:第一由环境因素决定;第二由核聚变的本质决定。环境因素不需要过多解释,因为光子密度有趋于平衡的趋势。核聚变的本质是由质能定律决定的: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质子和中子由不同种类的光子对偶聚集形成,因此形成过程就是降温过程。所以,正负电子、光子与原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并且表现为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星球与星系形成以后不会一成不变的,同电相聚会使它们像滚雪球一样成长,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也使它们形成新的光子和原子。一旦旧有躯壳容纳不下,就会通过地震和火山喷发改变形态。所以,地震与火山喷发是星球成长的标志。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我们可以发现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一般的小行星就由这两种化学元素组成。它们转化为陨石的过程中可能发生聚变反应,成为石陨石或铁陨石,也许还是冰块。
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需要环境条件,所以外太空只能形成第一周期的初始化学元素。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周期元素熔点的变化具有相似的特点:s区域是由低到高的过渡区域;ds区域是由高到低的过渡区域;d区元素的熔点相对较高;p区元素的熔点相对较低(第二周期的某些元素除外);f区域不同元素的熔点变化不大;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
通过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周期元素的结构变化规律:“氦”元素是所有相对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以后依次出现“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等不同周期性内核。不论原子结构如何改变,质子、中子对都离不开初始元素,也就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甚至“氘”、“氚”、“氦4”三种形态。间接反映了不同周期、不同元素形成的物理区间:第一周期元素可能是太空元素,同时也是所有周期元素的初始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气层元素,主要形成于大气热层;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软流层元素,也是地壳元素,形成于星球表面重力条件相对较低的区域;第四、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分别形成于上下地幔,属于地幔元素;第六、第七周期元素开始出现了中间32个原子结构的层次,切断了由前一周期元素连续核聚变形成的可能,可能形成于内外地核。
所有相对高端元素全部由第一周期的初始元素组成,说明不同重力条件第一周期初始元素的稳定性有所不同:“氢元素”在地球表面的有氧环境中摄氏570度左右裂变为光子,在地球内部相同温度未必裂变为光子,否则就不会有相对高端元素的形成。这也为某些碳氢化合物在相对高温环境形成提供了可能,具体条件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不同周期元素的熔点变化曲线和结构变化规律说明了星球内部层次的形成原因,也说明了深源地震发生的原因:壳体不仅出现在星球表面,也可能出现在星球内部。
太空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任何系统内星球的形成都可能经历元素重组过程,也就是裂变和聚变反应,影响空间的光子分布,造成系统内星球的周期性“疯长”与壳体的周期性破坏,受到破坏的壳体可能发生板块运动。板块运动也会发生物质形态的重组:某些地表物质进入地下层次,会发生分解反应与新的化合反应,也会发生某些核结构的改变;某些深层次物质也会来到星球表面,成为放射性元素,所谓放射性不过是元素适应环境改变形态的过程。
地球是太阳系的倒数第三颗行星,形成于火星之后,金星、水星之前。形成之后至少经历了金星、水星的元素重组过程,也就是超新星的爆发过程,壳体至少经历过两次剧变,消灭任何可能的文明。
轨道改变也会影响星球环境,因为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会发生相应改变,影响星球环境。焉知火星在目前的地球轨道时不会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焉知未来地球不会拥有目前的火星环境?所以,星球环境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地球环境,但是比起太空环境的影响作用力非常有限,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不要夸大局部影响的作用,宏观环境的改变才是灭顶之灾!
4231.通过核外电子构型看重力条件对原子结构的作用
2019.6.2
通过地震波的分析,我们知道地球存在层次结构。通过《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构型,我们知道原子也存在层次结构,并且不同周期元素的结构也在依次发生改变。所以,我将它们结合起来考虑,将第一周期元素认定为太空元素和初始元素,所有相对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
第二周期元素被我设定为大气层元素,也是从地球环境分析而来,因为星球大气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及其裂变聚变反应,同一系统内的不同星球由于光顾宇宙射线的密度不同,裂变和聚变的程度也会有所不同,形成的重力条件和气体成分也会不同。所以地球成为水球,金星大气含有硫酸成分,太阳系巨行星的主要大气成分却是甲烷。不过一般说来这种分析没有错,因为金星大气层中的“硫”元素也许来自火山喷发,第二周期元素也许就是大气层元素。
第一周期元素只有一个核结构,却分为五种形态,概括了质子、中子对的基本形态。
第二周期元素全部是两层结构,差别只是表层结构的不同,质子、中子对数量和结构上的不同:前者区别为不同元素,后者区别为同一元素的不同同位素。
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氖核”元素,拥有三层结构。首先“氖核”可能不同(因为“氖”同位素的存在),其次表层结构存在与第二周期元素类似的问题。从成分来看,我认为是软流层和地壳元素。
软流层与地壳可以看作上地幔的一部分,也可以分开来看,我认为分开比较合理。从《元素周期表》来看,它们没有d区和ds区元素,全部拥有完整的三层结构,可能形成于重力条件相对较低的环境。
第四周期的前十个元素也是“氖核”元素,拥有三层结构,可以在第三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基础上形成,具有“继承性”,却又拥有较多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也就是完全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据此,我认为软流层和地壳应该看作相对独立的层次,只有第四周期元素为上地幔元素。第四周期“镍”以后元素才拥有四层结构,虽然与第五周期的前十个元素存在接续关系,却没有那么多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物理化学属性完全不同。
第五周期的前十个元素仍然属于“镍核”元素,只有四层结构,显示了继承性,只有“钯”以后的八个元素成为“钯核”元素。我认为第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于下地幔,属于下地幔元素。
第六周期开始,核外电子构型发生了巨变:开始出现32个质子、中子对的中间层次,并且出现了f区域,也就是稀土元素。第六周期的开始六个元素只有四层结构,全部是“镍核”元素。“钕”以后的18个元素才拥有五层结构,“铂”以后的八个元素才拥有六层结构。由于与前一周期元素失去了直接继承性和连续性,我认为单单第六周期元素就可能形成星球内部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而前五周期元素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第六周期元素可能是外地核元素。
第七周期元素在地球表面只发现了几个,在地心也不会很多,显示了对偶层次可能正在形成之中。从星际对偶关系来看,在第二个月球没有形成以前,该层次属于孕育层次,还没有完全形成。其前六个元素仍然是“钕核”元素,只有五层结构,以后依次出现18个元素的层次和8个元素的层次,与第六周期一样拥有32个元素。
分析元素结构的变化,可以看到重力条件的改变会带来原子结构的改变,甚至层次数量的变化。以前高一层次的原子结构可能被压缩到较低的层次,虽然元素序号和基本构成仍然依次增加,已经不是原有形态和变化规律。所以,我将不同周期元素对偶星球不同层次还是存在科学依据的。
“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一般来说不可能形成于软流层和上下地幔,只能通过地质变迁和其他途径进入软流层和地壳。但是“碳”元素又是高端元素形态的过渡阶段,可能在聚变的中间过程出现,与同样过渡形态的“氢”、“氧”元素结合,组成碳氢化合物与二氧化碳。所以,“幔生烃源”存在两种可能,碳氢化合物可能形成于星球表面和相对表层结构。油气资源可能存在有机成矿与无机成矿两种可能,不可偏废。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的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较大,泥炭可能属于无机条件影响下的有机成矿。
4234.关于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环境的思考
2019.6.5
夜半醒来,发现《地质-物探找矿论坛》的部分网友正在探讨锂矿的形成原因,有意见认为来自深层火山喷发的岩浆,我有不同看法。
“锂”是第二周期的初始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过渡形态,应该属于大气层元素,通过沉积来到星球表面。不仅是“锂”元素,第二周期元素可能都是大气层元素,源于大气层边缘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核聚变。
从太阳系看,主要受太阳宇宙射线影响,太阳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表层邻近外太空的核聚变,因为物质形态与太阳的基础物质形态不同,受到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太阳宇宙射线属于正物质元素,与八大行星的物质形态相同,所以向八大行星聚集,密度递减,所谓“太阳风”是也。
“太阳风”的风速据说每秒400-800千米,与八大行星的大气层撞击必然产生核裂变,转化为光子,进而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太阳风”的密度不同,引发核裂变、核聚变的程度也会不同,所以八大行星的大气成分不同。地球所处位置正好是“碳”、“氮”、“氧”元素形成区间,所以生机勃勃,其他星球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据此判断,每个太阳系都会有一颗行星类似地球环境,金星可能是下一个地球。
地球大气热层的最高温度可能超过“碳”元素的熔点,而热层下面的中间层温度只有摄氏零下45-85度,没有吸热反应的连续核聚变是不会这么低的,地表温度更不会产生生物现象。
“锂”的熔点只有摄氏180.55度,燃点也不会很高(经常听闻锂电池的爆炸新闻),很难在岩浆中存在。所以,来自地球大气沉积的可能性更大。
大气层元素也会通过物质循环进入地下,高端元素形成都会经历初级元素形态,产生“滞留”现象也不是不可能的,但不会是普遍现象。所以,寻找锂矿应该侧重水源沉积。
“碳”是已知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燃点可能更高,所以碳氢化合物的能量可能来自“氢”裂变。碳酸盐、碳酸钙通过高温高压裂解可能转化为油气资源,二氧化碳通过化学反应也会转化为油气资源,油气资源的形成未必只有一种可能。所以,油气资源有机、无机成矿都有可能,无机成矿的概率更大,因为煤炭和油气资源有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分布的规律。
放开眼界,尊重科学,才有广阔天地!
4236.稀土可能是良好的超导、催化与化合物材料
2019.6.6
从《元素周期表》来看,稀土都是第六周期的金属元素,位于s区域与d区之间新增加的f区域,有16-29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较多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产生优良的导电性能和丰富的离子键,有利于形成和分解某些化合物材料,成为很好的超导、催化与缔结材料。
第六周期元素是地核元素,稀土元素位于第六周期元素非常靠前的位置,形成于地核表层,相对容易来到地球表面,可能富集于火成岩中,或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形态。
本文属于理论推测,仅供参考。
4238.不要把定论当真理
2019.6.7
当我运用人类已有知识分析元素结构的时候就想:既然我们已经知道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为什么还要发展虚无缥缈的夸克理论呢?谁见过夸克是什么样子?还有六种之多?可至今夸克理论还是原子结构的权威理论。
还有,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是气体星球,并且主要是氢气球也是定论。可我们知道在地球表面氢气在摄氏570度就会裂变为光子,太阳表面温度也有摄氏五六千度,怎么没有瞬间爆燃呢?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还有两个小行星带,至少存在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个星际磁场,十五周期化学元素,怎么会是氢气球呢?
我们不可能给星球称重,所有星球质量都是推算或假想出来的,怎么可以当真!
万有引力定律至今还是金科玉律,可物质有正反物质形态之别,磁铁之间还同极排斥,星球之间为什么一定吸引呢?
原子与核外电子比较不可谓不大,为什么没有将核外电子吞噬?可见还有其他作用力发挥作用,宇宙中没有万有引力!
我认为星际关系不是万有引力关系,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关系,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偏电荷的等量关系。不是星球对偶,也不是对偶层次的质量对偶,而是对偶层次偏电荷的量对偶。所以,月球携带偏电荷的量已经与地核携带偏电荷的量相对均衡就不会再有大气层形成,月球再大都是如此。
油气资源有机形成的理论视油气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世界油气资源不但没有减少,还在增加,是不是很打脸?
按照恒星的煤球理论,总有演化成白矮星、中子星的一天,其实中子只有依附质子才能形成,所谓白矮星、中子星也是假说。
星球经历元素重组之后,表面基本是平坦的。可周期性的超新星爆发会送来大量光子,加速星球的成长,破坏已有的平衡,板块和造山运动因此形成地球现在的样子。
即使没有突发影响,星球和星系也会缓慢成长,突破原有壳体的限制,只是不会出现现在地球表面的状况。
根据太阳系巨行星与类地行星差别的分析,我认为太阳系巨行星与太阳同期形成,以后陆续出现四颗类地行星。四颗类地行星可能与太阳系巨行星的四颗主卫星同期形成,所以地球至少经历了金星、水星的元素重组过程,也就是经历了两次超新星爆发。而太阳系巨行星则经历了四次超新星爆发,星球表面一定比地球还要狼狈。
由于微观我们不能深入,宏观我们难以到达,人类自然科学远比社会科学落后,我才放下社会科学致力于自然科学的研究。
我没有实验手段,也缺乏系统知识(连中学物理化学都没有学过),依靠有限知识积累和推理分析就发现许多问题,拥有实验手段和专门知识的人解放思想一定会有更大成就!
4239.根据元素形成规律分析油气资源形成区域
2019.6.8
加入《地质-物探找矿论坛》,让我看到许多专家学者的各种观点,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成为主流观点。
从煤炭和油气资源通常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分布来看,无机成矿理论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但是,碳是大气层元素,只能在星球表面积累,进入地壳深处和软流层以后才有可能转化为油气资源。煤炭,包括石墨,除了泥炭之外,主要由油气资源转化形成。
氧也是大气层元素,从火山喷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可能也是来自地壳物质在软流层的元素重组过程。
从元素的演化过程来看,“氢”是初始元素,“碳”、“氧”是位于第二周期的中间元素,都是相对高端元素形成过程必须经历的阶段,在高端元素形成过程中停顿的概率非常低。所以,没有板块运动和地壳物质在软流层的元素重组,很难想象二氧化碳和油气资源会在软流层形成,更不可能在上下地幔形成。
有专家证明,碳酸盐可以在高温高压下转化为油气资源,地球在45亿年以上的生命周期中累积了大量的碳酸盐,在地热异常带都有可能转化为油气资源。二氧化碳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油气资源,油气资源未必不可再生。
4241.火山与板块运动成陆说
2019.6.11
在QQ《地质-物探找矿论坛》群,复杂地貌形成的动力学原因是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以前没有注意的问题。
通过元素重组,星球表面应该是相对平坦的,可我们看到的地球表面为什么凸凹不平,破烂不堪?高处海平面以上八千多米,最低海平面以下一万多米?陨石是不可能砸出海洋的,应该是历次地质变迁形成的。
在岩浆冷凝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巨大的地质断裂带,成为地壳相对薄弱的地方,也成为地心压力释放的地方,火山通常出现在这里,成为火山带。久而久之,就会成为相对隆起的地貌。
超新星爆发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影响局部空间所有星球的成长速度,产生剧烈的地质运动,甚至打破星球内部的所有层次,把地核元素带到地球表面。地球形成以后,可能经历了银河系两次超新星的集中爆发(金星、水星诞生于此),也就是两次沧海剧变,部分板块插入其他板块,加速造山运动是完全可能的。
这种插入,会形成板块边缘的前沟、后槽和长大断裂带,新的火山、地震带。海底中脊火山带则可能是岩浆大范围凝固产生收缩断裂形成的。
超新星爆发的周期可能是十几亿年,也许更长。下一次可能是太阳系两个小行星带和太阳系巨行星两个小行星带转化为独立星球时发生。不仅仅发生在太阳系,银河系的所有二级恒星系统可能存在类似的发展进程,这种超新星的集中爆发能否摧毁银河系也未可知!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244.月球可能没有石油天然气资源
2019.6.20
昨天,有网友提出了月球有没有石油天然气资源的问题,我认为没有。原因在于石油天然气属于碳氢化合物,二者属于大气层元素,月球没有大气层,也就失去了二者形成和结合的条件。
那么,月球内部有没有产生石油天然气的可能呢?“氢”和“碳”元素是所有相对高端元素的过渡阶段,只要条件具备就没有停留在该阶段的可能。所以,月球内部也不会有石油天然气资源。
地球内部为什么会有石油天然气资源呢?因为地壳中有大量的碳、氢沉积,可以在地壳和软流层中转化为油气资源。
如果月球内部存在碳、氢元素则另当别论,可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从地球上的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来看,我认同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但是否定幔源成矿的可能,倾向于二氧化碳转化成矿和有机成矿两种可能。
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也是地热资源的集中区域,有利于氢元素的形成和二氧化碳向油气资源的转化,也有利于有机酸和碳酸盐向油气资源的转化。如果火山喷发释放的二氧化碳不是来自地壳物质的化学重组,而是来自地幔形成,“幔生烃源”就有可能。问题是离开了重力条件,何以形成不同的化学元素?地壳环境与地幔环境可以形成相同的化学元素吗?
4260.通过物质形成规律看油气资源形成区间
2019.8.28
从表面看,油气资源通常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与煤炭存在一定的伴生现象,于是产生了油气资源和煤炭的无机成矿理论,我也认为油气资源和煤炭无机成矿的可能性远远大于有机成矿的可能性。那么,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也是所有相对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也就是说,只要有正负电子和光子存在,第一周期元素可以在任何条件下形成,外太空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
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只能在接近大气层的区间形成,通过沉积来到星球表面,通过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或者转化为相对高端元素,或者再次回到星球表面,或者在地壳转化为某种化合物,包括油气资源和煤炭。
如果大气层的碳成分足够高,也有可能直接转化为油气资源,某些星球大气层中的甲烷就是这样形成的。也就是说,碳循环不会超过大气层、地壳和软流层。软流层不会直接产生碳元素,只能产生第三周期元素,但是可以分解地壳物质,形成二氧化碳或碳氢化合物,迫使它们重返地壳和大气层。由于碳氢化合物的燃点很低,在高于大气层和地壳的重力条件下氢、氦元素会很快聚变为第三周期元素,碳元素在软流层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可能性不是很大。所以,火山气体中只要少量甲烷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气体。
二氧化碳气体可以通过火山喷发返回大气层,也可能圈闭在地壳中,与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油气资源可以进一步转化为煤炭和石墨。
尽管地球经历过生物繁茂的时代,有机物沉积都要有一个分解过程,形成泥炭和硅化石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形成油气资源和煤炭的可能性。它们的分布应该相对均衡,不会集中到地质断裂带附近,并且那么集中。所以,我基本排除了油气资源和煤炭有机成矿的可能性。
两种成矿分布是明显不同的:无机成矿集中在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附近的圈闭环境;有机成矿主要分布在缺乏外泄条件的盆地。
我不否定部分油气资源和煤炭有机成矿的可能性,但是远远小于无机成矿的可能性。总不能全世界远古的有机物都集中到中东和地质断裂带附近,甚至沙漠下面吧?
4290.死火山存在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19.12.8
火山是贯通软流层与地球表面的通道,也是舒缓地心压力的通道,长期封闭称为死火山。
死火山下面可能存在空洞,聚集二氧化碳和惰性气体,在光合作用下转化为地下水和油气资源。这是氢元素置换氧元素和碳元素的过程,也是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的组成部分。如果成立,死火山下面存在油气资源和油气资源与地下水共存就成为可能。
氢元素是太空元素,也是所有高端元素的组成部分,由光子聚变形成,也可以裂变为光子,是为物质能量转化守恒定律。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通常在大气热层形成,通过物质循环进入软流层,通过岩浆成分和二氧化碳的形式进入地壳或重返地面。在圈闭环境中,有可能与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成为油气资源。
目前还有一种“幔生烃源”的说法,也是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不排除死火山存在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死火山是否存在油气资源,埋深如何,目前还没有深入研究和勘探成果,有待发掘。
4323.从物质形态的稳定性看能源的不同层次
2019.12.16
所谓能源,不过是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利用其能量的物质形态。
光能可以为我们取暖,提供照明和促进植物生长,是直接能源。间接能源的种类很多,光照以外的能源形态基本都是间接能源。
分析《元素周期表》,直接来自光子聚变的氢元素也是最容易裂变为光子的间接能源形态。据说氢气的燃点只有摄氏570度,碳氢化合物的燃点更低,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
我原以为碳系燃料的能量来自碳元素,知道碳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熔点最高的元素以后,才把目光转向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元素。
氢有三种同位素,也就是质子与中子结合的三种形态。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重新裂变为光子也相对容易。
还有就是磷的燃点也很低,属于稳定性较差的元素。
镁和铝的稳定性相对较好,镁粉和铝粉却很容易燃烧,释放巨大的能量。《元素周期表》中s区间的初始元素稳定性都相对较差。
“铀235”和“钚239”也是稳定性相对较差的元素,形成于内地核,来到地表环境相对容易裂变也是情有可原,它们的同位素相对稳定却又是个谜。
分析到这里,我们已经知道了能源的不同层次:元素形态氢是最容易利用、资源最为丰富的层次;“铀235”和“钚239”是目前地球环境最不容易获取和利用的能源形态。但是,从原子量看,“铀235”和“钚239”也是目前地球环境蕴藏能量最高的元素。所以,开发核能意义重大。
氢是外太空环境都能形成的元素,碳是大气层元素,都是可再生资源,油气资源怎么会是不可再生资源?开发越充分,再生越顺畅,只是中间环节相对漫长。
软流层是流动的,岩浆也是运动的,油气资源的驻留和形成周期相对稳定,但是空间相对有限,不开采不利于能源竞争。所以,储备油井,开采资源是最佳选择。
碳氢化合物我们利用的实际只有氢元素,相对容易获得,转化为生物能源却是比较复杂的事情,未必可以直接利用,才有农业和畜牧业。
光子也不是稳定的能源形态: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也可以聚变为化学元素,地球才没有成为炼狱。
发电机并不能造电,只能从磁场中聚集电流。星际磁场相互关联,太空中的正负电荷如何分配也是谜。
电子可以转化为光子,光子转化为元素。反之亦然,才有宇宙环境的相对均衡。
任何物质形态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才有万千世界。稳定是暂时的,变化是永久的。利用好稳定和变化,都可以造福人类。
4326.石灰岩、橄榄岩与碳循环
2019.12.23
最近思考“莫霍层”的岩石构成和厚度,网上搜索没有找到相关资料。比较之下,橄榄岩的可能性相对较大。
橄榄岩是超基性侵入岩的一种,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组成,产于火成岩中,熔点高达1910摄氏度,是海底地壳的主要岩石种类。
让我吃惊的是:在安曼,地理学家已经发现,橄榄岩可以吸收数量巨大的、令全球气候变暖的二氧化碳。一旦橄榄岩被暴露于空气中,就会迅速与二氧化碳反应形成像石灰岩或是大理石这类的岩石。
橄榄岩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镁,石灰岩和大理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它们之间如何实现的转化我不清楚,让我感兴趣的是橄榄岩可能在火山喷发时裹挟大量二氧化碳重返地壳,转化为油气资源。在海底,则可以吸收二氧化碳,与石灰岩一起重返软流层,帮助碳元素实现物质循环。
橄榄岩是否可以帮助碳循环我还不能确定,石灰岩无疑是碳循环的重要媒体。如果橄榄岩可以裹挟二氧化碳进入地壳,倒是有利于油气资源的形成,为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4332.煤炭大国必定是油气大国
2020.1.10
煤炭是什么?煤炭是石油的化石。焉有化石存在,而没有油气资源的道理?所以,中国是煤炭大国,也必定是油气大国。
打开世界煤炭分布图,与打开世界油气资源分布图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二者高度重合,都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差别是煤炭发现一般在前,油气资源相对埋藏在地下深层。当然,也有特例,早早出现了沥青湖和油气冒头,而后埋入地下成为煤炭。
想想也是:没有油气冒头和沥青湖,哪有琥珀和树木、动植物化石在煤炭中保存的道理?
动植物在沼泽中堆积也有成为泥炭的可能,大煤田绝不会是沼泽形成的。特别是优质煤炭,只有石油和沥青才能形成。
星球产生有机质只有特定的环境,太阳系那么多行星只有地球环境适合生物成长,其他星球就没有油气资源吗?太阳系巨行星大气层中的甲烷来自哪里?
有碳元素、氢元素就会产生甲烷,只有氧元素、氢元素才会形成水资源。地球所以生机勃勃,因为碳、氮、氧“三元素”齐备,氧元素尤其充沛,才成为水球。主要得益于太阳宇宙射线密度与地球大气层撞击,正好形成上述“三元素”。将来地球运行到火星轨道就会拥有火星环境,运行到木星轨道就会拥有木星环境,不会永远生机勃勃。
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通过物质循环才能进入地下转化为油气资源和煤炭。氢元素是太空元素,也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产生,特定条件才能与碳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软流层和地壳是油气资源形成的主要区间。地表形成的碳元素通过石灰岩等形式进入软流层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地壳的圈闭环境,与氢元素结合就会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所以,有油气资源就有地下水。
一般来说,煤炭分布于浅表环境,油气资源埋藏较深,煤层下面未必没有油气资源。所以,煤炭资源枯竭,不等于油气资源枯竭。只要通道和圈闭环境存在,油气资源可能会源源不断的形成。煤炭可以采空,油气资源未必可以采空。
据说世界某著名油田已经开采出来的油气资源如果依靠恐龙肉形成,需要高度和边长30千米的恐龙堆积,只有傻瓜才会相信地壳中会有这样的恐龙堆积。我说煤炭大国必定是油气大国,还是有道理的。
4350.关于石墨成矿原因的思考
2020.2.14
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锂”、“铍”、“硼”可能通过流水富集成矿,相对集中的碳元素则要通过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和煤炭以后的脱氢反应才能形成。煤层自燃,可能是石墨形成的原因之一。
当年读史的时候,多次读到地下煤层自燃,经久不息的记载。无氧燃烧,裂变为光子的只能是氢元素,剩下的就是高度富集的石墨了。
印象较深的是古城西安经历过这样的煤层自燃,可能会有石墨矿形成。
追溯石墨产区的历史记载,可能会有类似的情况。如果真是这样,我的猜想就成立了。
4388.钻透盆底
2020.6.8
最近我国试打了一些超深井,发现一批大油田。
还是那些地方,为什么过去没有发现,现在有了突破?主要是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
受有机成矿理论的影响,我们过去总是在盆里找油,即使有所发现,多是微不足道。因为有机质分解首先是气化,累积多了才会有一些腐殖质堆积。
碳是大气层元素,碳氢化合物不是很稳定的化合物形态,直接成矿的概率不是很高,碳酸钙沉积倒是非常普遍。通过软流层和某些化学反应置换出碳元素,重新与氢元素结合,就会成为油气资源和煤炭的主要来源。
盆地一般属于地质断裂带形成,沉积一些有机质倒是有可能,产生丰富的油气资源我看未必。二氧化碳通过地质断裂带渗入其中,蓄积氢化为油气资源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热能转化为化学元素的第一步就是氢元素,这也是世界油气资源和煤炭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分布的主要原因。
我国被若干地质板块环抱,又有喜马拉雅隆起,若干地质断裂带贯穿,理应有丰富的油气资源,不应该成为贫油国。如果只在盆里小打小闹,无所作为也就在所难免了。
还有,煤炭有一些只是油气资源的浅层露头,不排除下面还有油气资源,应该在煤炭深层找找看。
我知道打井费用不菲,可几千米都打了,总比报废了要好,不妨钻透盆底如何?
最近的突破都是实验井,看来国家领导人发话还是有效果的。我们应该总结经验,解放思想,用理论上的突破换来生产形势的突破。
4441.大气层元素的水运和生物富集
2021.2.4
我认为化学元素的形成离不开光子密度、种类和重力条件,所以将第一周期元素称为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称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称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称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称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称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称为内地核元素。在星球的元素重组瞬间,大爆炸可能产生非常高的重力条件,在星球表面也会残留不同周期的化学元素。我们在地壳中发现的高端元素主要源于星球元素重组过程。
我所以做出这样的判断,主要源于地球目前存在两个主要对偶层次,两个对偶磁场,下地幔和地核之间可能存在磁悬浮和磁场封闭,地核元素很难通过。
通过分析元素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高端元素都是在低端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也就是高端元素的形成需要通过低端元素阶段。那么在不同重力条件下,高端元素的形成是否可以半途而废,停留在初级阶段,我认为可能性不大,连续核聚变可能会持续进行,产生强烈的降温效果,形成星球的某些中间层次。
所以,大气层元素主要在大气层形成,各周期元素主要在对偶区间形成。由于没有实证,不排除初级元素在高重力条件形成并且稳定的可能性。例如地壳中氢元素的形成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形成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可能性。
但是,化学元素主要形成于对偶区间可能是客观规律,“锂”、“铍”、“硼”等大气层元素的找矿就要尊重客观规律,主要沿水运富集的思路进行。碳化合物的找矿还有生物富集和海洋富集,碳化合物的二次重组思路。塔里木盆地被地质断裂带环绕,是碳化合物二次重组的最佳区间,也是我国油气资源的主要产区之一。
分析世界煤炭和油气资源的主要产区,几乎全部与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有关,证明它们的形成主要源于碳化合物的二次重组。这就否定了上述资源的不可再生说,有利于科学勘探、开采、利用上述资源。
4454.煤炭和油气资源是碳循环的一个阶段
2021.3.9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碳是大气层元素,第二周期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碳元素和氧元素,都是生命元素,地球环境也主要由这两个元素形成。还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元素是氢元素,属于第一周期元素,却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
元素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聚变成为高端元素和裂变成为低端元素的概率很低。所以,地壳和大气层中的碳、氧含量有递增的可能。我们所以感觉不到,因为它们很容易形成各种化合物,组成不同的循环链条。煤炭和油气资源是碳循环链条的一部分,可能由碳酸钙形态在软流层重组形成,或二氧化碳形态在地壳中重组形成。
氢元素的形成和置换反应是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产生连续核聚变而是发生置换反应形成新的化合物是物质形成过程的奇特现象,可能是物质形成并列的链条。
如果成立,不仅中国漂在石油上,地壳都可能漂在石油上。
地质断裂带是油气资源向上运移的主要通道,煤炭主要是石油的化石形态,地质断裂带两侧和板块边缘应该是煤炭和油气资源的富集区域,我国和世界煤炭、油气资源的分布确实如此。所以,中国不是贫油国。
4455.物质普遍的化合物形态
2021.3.10
在自然界,物质的元素形态极少,化合物形态却非常普遍,并且拥有相对独立的物理化学属性,不由人不想到天然形成的化合物与化合物形成的规律性。
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的形成,橄榄岩和花岗岩的形成,乃至油气资源的形成。
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产生强烈的降温现象,不达到一定的程度是不会停止的。临界点是什么?生成物是什么?纯化学元素,还是某些化合物?或兼而有之?有什么规律性?我们尚不清楚,应该是不尽相同的物质形成链条。在软流层,应该混有地壳的化合物重组现象。在其他层次,也不排除化合物的重组现象。
是相邻元素的化合物形态,还是高低搭配的化合物形态,是不同的物质形成链条,后者伴随初级化学元素在非形成区域的形成,或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形成过程的中止。例如,氢元素不是在外太空,而是在大气层、地壳、甚至软流层形成。
氢元素可以在任何重力条件形成,才有高端化学元素的产生。不是持续形成高端元素,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态存在,与其他元素组成化合物,是不同的物质形成路线和链条。大气层中氢气的存在、氢化物的存在,说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其他化学元素有没有这种可能?形成于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形成的区域?不能排斥可能性。但是,不应该存在高端元素形成于低端元素理论上形成的区域。例如,大气层元素、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甚至地核元素在外太空形成。所谓“黄金星”、“钻石星”,不过是人们的幻想。
油气资源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是外太空和大气层元素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应该是碳化合物重组,最大可能是碳酸钙分解重组。有可能直接分解与氢元素重组,也可能存在二氧化碳阶段,不排除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
远古生物不会集中堆积在煤炭和油气资源成矿的区域,后者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油气资源还有源源不断形成的趋势,说明它们是可再生资源,不过再生过程漫长,碳循环过程漫长。
从油气资源成矿规律的分析,到化合物形成规律的分析是一种进步,有待进一步深入。
4460.星球板块运动动力源的思考
2021.3.27
星球的板块运动是相对长期、稳定的物质运动,类似的还有洋流和季风运动。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和星际磁场的存在应该是基本动力源,而板块运动和洋流、季风现象提示的是非均衡的规律性,目前还没有人进行相关的研究。
我说的不是目前表象的气象学研究,而是星球内部核聚变的规律性研究,并且是星球内部不同磁场核聚变的规律性、关联性研究,也是地震学的深入研究。
直觉告诉我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可能存在均衡性,更可能存在非均衡性和相对的集中区域,是星球板块运动和洋流、季风现象的原动力,气象学和地质学应该深入到星际磁场运动规律和影响层面了。
仅供参考。
4463.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内在联系的思考
2021.4.5
抛弃了原子结构的夸克理论,我们面对的就是原子结构的质子、中子对理论和“氢元素”的三种形态,也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三种形态。
其实,每种化学元素都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形成于不同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
在大气层环境,氢气的燃点据说是摄氏570度,碳氢化合物的燃点更低,煤油的燃点据说是摄氏80度。而磁场温度不是一成不变的,据说每深入地壳百米增加摄氏3度,很快就会超过摄氏570度,高端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只有一种可能: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有着内在的联系。
不仅核裂变、核聚变与重力环境有着内在联系,相同物质的不同形态与重力环境也有内在联系,才有天然气的液化形态和油气资源在地壳深处的形成。
放射性物质在它们形成的环境可能没有放射性,环境改变使它们呈现不稳定形态,产生放射性。所以,环境与物质形态有着内在联系。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质子约为百分之八十九,“氦4”约为百分之十,基本粒子约为百分之一。氢元素的“氘”形态可能自发的趋向“氦4”核聚变,我们面对自然环境里的丰度才如此之低。而氢同位素的“氚”形态在外太空和大气层环境是稀有形态,在原子结构内部却有递增趋势,说明质子、中子对的形成,氢同位素的形成,与环境存在内在联系。
所以,我在分析原子结构时,双“氘”为“氦4”,“氘”为特例;“氦3”为特例。所谓“聚变能”,成为我嘲讽的对象。
理论错误会导致无效研究和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聚变能”、“引力波”、“对撞机”可能都是实例,我们应该警惕“科学陷阱”。
正负电子可以自发的聚变为不同光子,不同光子可以自发的聚变为化学元素,才有我们面对的宇宙。强力对撞产生核裂变的概率远远高于核聚变,且原子形成自有内在规律,我通过原子结构的分析批判了“撞出来”的新元素。
4476.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
2021.5.4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元素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第一周期元素涵盖了质子、中子组合的五种形态。也就是说,第一周期元素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
迄今为止,人类还不能深入原子内部考察原子结构。但是,可以通过质子拥有核外电子,中子依附质子形成的客观规律,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原子结构。
0族元素是各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也是结构相对完美的元素,核外电子构型反映了元素形成规律。据此,可以分析出所有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和内部结构。
分析《元素周期表》,原子具有层结构,k层核外电子全部是2,说明“氦核”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依次是2,8“氖核”,2,8,18“镍核”;2,8,18,18“钯核”;2,8,18,32“钕核”;2,8,18,32,18“铂核”;2,8,18,32,32“铀核”;2,8,18,32,32,18“110核”。更高的元素地球没有,只能分析到第七周期元素。
分析这些内核,“钯核”、“铂核”、“110核”是阶段性共同内核,只是所属周期最后八个元素的共同内核。“氦核”、“氖核”、“镍核”、“钕核”、“铀核”是所有其后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它们后面的所有化学元素都是在它们基础上形成的。人工合成元素要遵循元素形成规律才能事半功倍,违反客观规律是难以合成人工元素的。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许多核元素拥有同位素,可能发展出不同系列的高端元素,产生了元素结构分析的复杂性。还有若干贝塔放射性元素,产生拥有“氦3”结构的高端元素,增加了元素结构分析的难度。但是,“氘”、“氚”、“氦4”架构具有相对的普遍性,可以实现大多数元素结构的分析。辅以少量拥有“氦3”结构元素的特殊性分析,人类完全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原子内部结构。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周期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有关,因为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元素。可是所有元素都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地壳中几乎囊括了《元素周期表》的所有元素,如何解释?不排除任何重力环境都可能产生相对低端的化学元素,转化为高端元素需要相应的重力环境和光子密度。星球形成的元素重组过程发生的大爆炸可能形成梯次重力环境,产生相对高端化学元素沉积星球表面,出现地壳丰富化学元素的现象。还有内部压力增加产生火山通道的可能,周期性的将星球内部物质带到星球表面。岩浆分析,后者的可能性较小。
通过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分析,我们发现核聚变可能产生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也就是光子密度。达到临界点可能终止核聚变,停留在相对低端元素形态,不排除较高重力环境产生低端元素的可能。但是,应该排除较低重力环境产生高端化学元素的可能。较高重力环境产生低端元素也是特例,应该数量有限。所以,油气资源原生在岩浆中的可能性不大,碳酸钙分解出二氧化碳沿地质断裂带进入地壳圈闭重组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
4479.临界温度伴随重力条件的改变
2021.6.3
无论核聚变与核裂变都存在临界温度,也就是临界光子密度。
在地表条件下,氢元素的临界裂变温度,也就是燃点是摄氏570度。如果在地幔和地核重力条件燃点也是摄氏570度,可能就不会有氢元素的形成和存在了。可所有高端元素都是在氢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氢元素的形成,就没有高端元素的形成。所以,临界温度可能伴随重力条件改变。
伴随重力条件改变的不仅是裂变温度,可能还有聚变温度与分解合成温度。已有化学元素与化合物在临界温度改变时是聚变为高端元素,还是形成新的化合物,可能有复杂的因素。碳酸钙可能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油气资源形成的重要环节。海洋环境形成了钙,吸收了二氧化碳,组成了碳酸钙,伴随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和上地幔,分解出二氧化碳,是聚变为高端元素,还是油气资源,我们说不清楚。从火山喷发气体来看,二氧化碳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是喷发气体的主要成分。所以,我设想二氧化碳可能沿地质断裂带蓄积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可能性较大。
我国处于欧亚板块的边缘,又有喜马拉雅隆起,具有油气资源形成的优越条件,不可能是贫油国。丰富煤炭资源的存在必有丰富油气资源的存在,只是没有发现而已,因为煤炭资源很可能是油气资源的化石。
煤炭资源枯竭了,不代表油气资源也枯竭了,地下深层很可能还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因为形成二氧化碳蓄积的地下孔隙仍然存在。浅层油气资源的存在,必定还有深层油气资源的存在,不要浅尝辄止。
物质形成与循环没有停止,碳循环与油气资源的形成就不会停止。所以,煤炭与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能源。
煤炭和油气资源燃烧,裂变的是氢元素,不是碳元素。碳是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当然也是裂变临界温度最高的化学元素。氢元素无处不在,碳元素就是碳氢化合物形成和存在的必要条件。
油气资本宣传能源的不可再生说不过是为了抬高身价,没有科学价值,不要上当。
氢元素是常规能源,是能源之母,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有氢元素形成,才有高端元素形成。所以,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储备石油不如储备油井。
4480.临界温度化合物形态下的不同
2021.6.3
在地表重力环境,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不同碳氢化合物的燃点就不同了,煤油只有摄氏80度,说明临界温度在不同化合物形态是不同的。
催化剂可以加速化学反应,也可能改变化学元素核裂变、核聚变的光子密度。氢元素与碳元素结合,可能降低了核裂变的临界温度。
其他化学元素是否存在类似现象,通过试验才能知道,可能是普遍现象。人的体温相对稳定,说明复杂化学环境某些化学元素的临界温度在体温附近。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植物中的叶绿素可能有助于光子在常温聚变为氢元素,与二氧化碳实现化学反应产生碳氢化合物。某些化学和重力、温度条件可能有助地壳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
物质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系统中的星球是有生命的,通过磁场聚集和交流正负电荷,转化为磁场温差与化学元素,共同成长。氢元素是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初级形态,所以无处不在。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中间形态,主要形成于大气层环境,通过碳循环与氢的化学反应转化为油气资源。这是持续不断的过程,所以油气开采不是一锤子买卖,要珍惜油气资源的形成环境,不要杀鸡取卵。
4485.碳酸钙分解聚变为油气资源的可能性
2021.6.20
碳酸钙是碳循环的重要环节,主要在海洋环境完成,沉积在海洋底部,伴随地质运动进入软流层和陆地深处,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一旦分解出二氧化碳,就有可能在重力和高温作用下与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板块边缘、地质断裂带附近和磁场温度较高的地层深处碳酸盐地质,都有可能成为油气资源富集区。
最近,我国发现的几个十亿吨级油气田,都在上述区域。
煤炭产区也不要忽视,煤炭主体很可能是石油、沥青的化石,浅层转化为煤炭,深层可能还是油气资源,应该加强煤炭产区深层地质勘探,极有大油田的可能性!
氢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高温高压可以加速化合物的分解组合,促进碳循环的进行和碳氢化合物的形成。而碳氢化合物能量的释放,主要是氢能量的释放,碳起到催化剂的作用。
复杂化学环境可以降低核聚变、核裂变的临界条件,现有油气资源蕴藏区域可能存在较好的成油气条件,不要轻易破坏,促进油气资源的再生。
4489.二氧化碳驱油有助油气资源的再生
2021.7.6
驱油有火驱、水驱、化学驱油等方式,最合理的应该是二氧化碳驱油,因为油气资源很可能是氢原子置换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形成的。二氧化碳驱油不仅可以降低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还有助油气资源的再生。
碳是燃点较高的化学元素,不容易裂变为光子,却有助氢元素裂变,降低氢元素的燃点。例如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氢气的安全性较差,储运不是很方便,油气资源却相对方便,所以成为常规能源。
氢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碳是大气层元素,可能形成于地球大气的增温层,与氧结合成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可以通过生物光合作用转化为碳氢化合物,也可以溶解于海洋,与钙元素结合转化为碳酸钙,也就是石灰岩,伴随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和地壳深处,在高温高压作用下再次分解为二氧化碳,与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某些地质条件可能有助于这种置换。
二氧化碳加氢催化可以生产汽油早已是成熟工艺,只是专利保护没有普遍应用。
光子与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通过质能定律解释,现实宇宙就是转化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们囿于油气资源的生物转化,致使我国成为“贫油国”。解放思想以后,形势已经根本改变,若干十亿吨级特大油气田的发现向我们展示了我国油气资源开发的广阔前景。世界煤炭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说明油气资源很可能由二氧化碳转化,是碳循环的一个阶段。油气资源是可再生能源,不是化石能源。
利用油田的地质条件注入二氧化碳,可能有助于油气资源的再生。没有人为注入,也有地心压力自然注入,恢复油田的生产能力。我们应该改变目前杀鸡取卵的生产方式,采用养牛挤奶的方式开采油气资源,更为合理。
4522.煤炭下面找石油
2021.10.14
最近,欣闻我国的煤炭大省山西发现了巨量的天然气资源,验证了煤炭是油气资源转化的可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可能伴生,并且无机成矿的可能。
据说,世界著名的煤矿有的厚度高达上千米,多少恐龙和树木可以堆积这样的厚度?还有广阔的面积?全世界的恐龙和森林在一定时期都死在那里了吗?
目前,我国寻找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思路还是集中在盆地和有机成矿的理论,忽视了基岩和高原同样存在油气资源形成的可能。其实,高原过去也可能是大海,高原隆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断裂带,板块运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碳酸钙向二氧化碳和油气资源转化的可能,煤炭不过是它们的浅层转化。
树立新的思路,煤炭资源枯竭的地方未必没有油气资源存在,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以形成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同样可能形成油气资源,我们要看看地下深处有没有油气资源再言放弃。
储备石油不如储备油井,购买石油不如自己开采石油。有机成矿理论认为油气资源是一次性资源,无机成矿理论认为是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当然,碳酸钙的形成与向二氧化碳的转化,再转化为油气资源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却是源源不断的过程。所以,许多油井开采多年还在生产油气资源。人类的油气资源开采,可以降低地心压力,不但不会增加地震的危险,还会减轻地震的风险。也许地下存在二氧化碳和油气资源转移的可能,放弃油气资源的开采可能增加地心压力,影响油气资源形成的连续性,损失自己的利益。
在勘探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妨优先勘探地质断裂带附近的盆地,特别是地质断裂带环绕的盆地,然后向其他地区延伸。我就不相信世界上的油气资源集中在中东,我国是“贫油国”。东海大陆架、南海、还有若干地质断裂带附近都可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煤矿附近和煤矿下面更有可能蕴藏油气资源。解放思想,才有新的发现!
4523.从石灰岩到能源的物质转化
2021.10.17
地球上面的常规能源一般以碳氢化合物的形态出现,其实燃烧的主要是氢元素,碳元素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为碳元素的燃点很高,可能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化学元素之一。
氢元素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也是最简单的质子、中子对结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包括外太空条件,所以是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
碳元素和氢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初级形态。虽然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环境,主要形成于大气层环境,现身地表环境。
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碳化合物形态,说明碳、氧很容易结合。碳氢化合物也是常见的碳化合物形态,说明碳、氢也很容易结合。还有一种常见的碳化合物形态,就是碳酸钙,也就是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海洋环境。
考察地表的碳化合物,除了煤炭和油气资源、一般有机物,最常见的就是石灰岩。所以,石灰岩是碳沉积的重要形态。
石灰岩不仅分布广,而且厚度高,大量沉积在海底,通过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分解出二氧化碳,聚集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与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
油气资源可能先有气,后变油,再转化为煤炭。也可能油气资源共存,相伴而生,煤炭则是它们的化石形态,这是我目前认可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石灰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碳沉积的重要形态,是否可以不经过软流层直接转化为油气资源,我不清楚,通过科学实验应该可以了解。
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也不能完全否定,因为草炭形态也是普遍存在的,是典型的有机成矿,兼顾才是科学态度。
4545.雅鲁藏布江不仅有水资源
2021.12.18
日本列岛有前沟后槽,喜马拉雅隆起给我们带来的首先就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还会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不要以为我是猜测,我国能源分布图上面是有标注的。塔里木盆地也早有标注,并且是满标!
我所以关注地质断裂带,是因为我第一次浏览我国能源分布图就发现煤炭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分布,塔里木盆地完全被地质断裂带环抱!
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深思,查找世界能源分布也是如此,并且增加了板块边缘。
历史上的有机物分布和沉积也是这样的吗?我不敢苟同。加上硅化木和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的了解,碳酸钙(石灰岩)世界范围的广泛分布,我开始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和煤炭可能性的思考。
我的爱好还有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知道化学元素由光子转化,全部经历氢元素阶段。氢同位素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不是碳元素,而是氢元素。氢元素可以在所有重力条件下形成,与零族以外的所有化学元素结合,完全可能在地壳中自然形成,置换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煤炭更有可能是石油和沥青的化石。
海洋是碳沉积的重要途径,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与溶解于大海的钙元素结合,组成碳酸钙,沉积并且伴随海底基岩和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分解出二氧化碳,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在复杂化学条件下转化为油气资源和煤炭。碳酸钙能否直接分解出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我不清楚,不排除这种可能。
碳是大气层元素,也是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稳定性可能最好。所以,在自然界的循环可能最为持久。而氢元素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以形成,碳氢化合物也是最好搭配,油气资源就不是不可再生资源,储备油气资源不如储备油井。
知道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形成规律,寻找它们就方便多了。我国处于欧亚板块边缘,又有喜马拉雅隆起,天然分布许多地质断裂带,不应该是“贫油国”。
还有,煤炭伴随油气资源形成,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在煤炭资源周边和煤炭资源下面找油气资源。
4586.表层大气形成的固态元素
2022.3.10
《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前四个元素“锂”、“铍”、“硼”、“碳”都是表层大气重力环境形成的固态化学元素。具有原子量低、相对核外电子“缺位”高、化学“活性”好、熔点相对较高的共同特点。
其中“锂”的熔点只有摄氏180.55度,但是作为第二周期s区间的第一个元素,与以后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相比,熔点也是最高的。“铍”、“硼”、“碳”,更是保持了相同区间元素熔点的最高纪录!“铍”是摄氏1287度;“硼”是摄氏2030度;“碳”是摄氏3727度!“碳”的熔点,是目前《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最高纪录!燃点应该更高。
所以,煤炭等常规燃料的热值不应该用含碳量标记,而应该用含“氢”量标记。因为碳氢化合物燃烧转化为光子的只有其中的氢元素,碳元素不过降低了碳氢化合物中氢元素的燃点。
“锂”、“铍”、“硼”、“碳”的形成区间,可能位于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吸收了宇宙射线冲击地球大气产生核裂变释放的主要能量,才使下面中间层的温度降为摄氏零下45到零下85度。然后是“氮”、“氧”元素的形成,除了吸收“阳光”带来的能量,还有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磁场温差带来的大量能量,形成了地表相对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温度。其中功绩最大的当属我们身边形成的“氧元素”,不但提供了保证我们新陈代谢需要的氧气和水环境,还形成了我们周围相对适宜的温度环境。
“锂”、“铍”、“硼”、“碳”都是非常有用的化学元素,了解它们的形成区间,有利于我们寻找它们的踪迹。直观分析,它们的形成区间非常广泛,沉降到地面多以化合物的形态通过江河汇聚到海洋,海况汇聚沉积应该是主要找矿目标。当然,沧海桑田和板块运动也会将它们转化为陆况沉积。特别是油气资源和煤炭来自碳循环,具有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的客观规律,形成区间可能在地壳深处,出露到地表转化为煤炭资源。煤炭中的琥珀和草木化石,只有在石油和沥青中才能长期保存,不至于硅化,是我认为煤炭是石油化石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相对统一的纯净度,特别的厚度变化等。尤其是集中在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让我想到煤炭和油气资源的伴生,历史上的生物分布不会存在类似规律吧?
所以,我国作为煤炭大国,不可能是“贫油国”。寻找能源不能浅尝辄止,“守一而终”。要在煤炭周围找石油,煤炭下面找石油,油田下面找油田。
4627.长江高温带可能与长江断裂带存在内在联系
2022.8.18
我国长江中下游有一个高温带,几个“火炉”城市都沿长江分布。仅用气象学分析,可能未必正确,也许与地质断裂带的存在有关。
我们看沙漠的形成,多与地质断裂带环绕有关。高温少雨的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水往低处流,大江大河的形成可能是地质断裂带最明显的标志。
高温属于能量堆积,核聚变障碍,偏正电荷光子相对匮乏。而油气资源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正光子,才能在地壳深处形成相对独立的氢元素,置换出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是否导致地球表面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偏正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和能量(巨光子)堆积?需要证明。
人类的认识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我只能提出设想,没有能力证明。如果长江也是沿地质断裂带形成,很可能地壳深处同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4632.核外电子与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
2022.9.17
化学元素除了有同位素形态之外,还有核外电子形态与离子形态。内部结构中“氚”架构的多寡,产生不同的同位素形态;核外电子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化学元素形态;离子形态是重力环境适宜就可能进一步聚变为相对高端核素的化学元素形态。
宇宙射线中的“氢”、“氦”元素如果是离子形态的“氢”、“氦”元素,就可能在条件适宜时直接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也就是说,初始星球如果是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形成,或者含有大量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就有可能不经过超新星爆发,直接转化为多元素星球。而核外电子形态的化学元素不经过“凤凰涅槃”,也就是再次转化为光子形态,或者彻底的离子形态,很难转化为高端核素。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决定正反物质星球是对偶聚集形成的,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共同成长。
在没有形成共同磁场和正负电荷的交流时,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决定星球的成长只能经过相同物质形态的聚集实现,光子堆积和星球成长异常缓慢,轨道的稳定性也难以实现。一旦实现对偶星球正负电荷的交流,就有了自身光子和化学元素形成的能力,及相对稳定的轨道和磁场关系,星球的成长就进入快车道。对偶星球何时开始形成磁场关系?小行星带时期,还是统一星球时期?我不清楚。也许小行星带时期就已经开始。是发展为“同轨多星”,还是单星?可能取决于主星对偶层次的规模和同轨星球的规模和轨道距离。
核外电子形态的化学元素是化学元素的稳定形态,可能有两个实现条件:一个是正反光子的存在;一个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存在,不同电子和光子的形成。任何化学元素一旦获得核外电子,就可能稳定在相对独立的化学元素形态,只有离子形态才能通过连续核聚变转化为高端核素。“氢”、“氦”元素可能在任何重力条件产生,核外电子形态很难进一步聚变为其它化学元素,但是独立形态的氢元素可能产生分子和化合物形态。所以,氢化合物在岩浆和地壳中形成不是没有可能。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并且是高端核素的过渡形态,很难在高端核素的形成过程中独立形成。所以,岩浆和地壳中可以产生氢元素,很难产生碳元素。但是,岩浆和地壳中可以分解出产生于大气层的碳元素,或者非氢碳化合物,与相对独立的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是成立的。
4633.油气资源与稳定氢元素的大量堆积
2022.9.18
光子可能有六种形态:最小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正反光子;巨光子。最小光子可能由两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可以穿墙越壁,其余光子形态相对容易屏蔽;正负偏电荷光子可能由三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核外电子转化为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转化为巨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结合可能转化为正反质子;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结合可能转化为离子形态的正反质子;依附正反质子,或者离子形态的正反质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正反光子形成的质子,或者质子、中子对,是相对稳定的氢元素,很难进一步聚变为高端核素。而正负偏电荷光子形成的质子,或者质子、中子对,可能相对容易在适宜的重力环境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高端核素。
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氢”、“氦”两种化学元素,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星球内部则可以形成与重力环境适应的各种化学元素。
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所有高端核素无一例外都是由不同数量的“氢”、“氦”架构形成,说明“氢”、“氦”架构可以在任何重力环境形成,只有拥有核外电子的“氢”、“氦”架构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独立形态,离子形态的“氢”、“氦”架构则聚变为与重力环境对偶的高端核素。
星球存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层次越多。如果存在类似地壳的屏障,就会产生核外电子形态“氢”、“氦”元素的堆积,为油气资源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氢元素。而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只能通过碳循环进入星球内部,与核外电子形态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
——以上是我的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
如果星球内部形成的“氢”、“氦”元素,或者天然气可以直接进入大气层,大气层中又有丰富的碳元素,不排除大气层中就可以形成丰富的碳氢化合物。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再没有别的任何艺术或科学;比战争艺术或战争科学更困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