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空中最亮的「星」,是颗迪斯科球
上周,新西兰一家航天公司创造了历史性的一刻,将一颗超大迪斯科球送入了低地轨道。将它送进太空的是火箭实验室公司(Rocket Lab)在过去十年里开发的两级轨道运载火箭Electron,和它作伴的还有两颗商用卫星。
火箭实验室称,这颗迪斯科球叫Humanity Star,是在1月21日发射的,应该算是现在夜空中最明亮的物体。现在,只有位于南北纬46%之间的人们能够看到这颗行星,不过美国大陆的人以后都将能够用肉眼看到它。这颗天体以后的轨道会逐渐倾斜,如果一切都能按计划展开,从今年三月开始,几乎全世界的人都能在晚上和黎明时看到这颗Humanity Star。
火箭实验室的首席执行官Peter Beck称,“不论你在哪里,正在做什么,都能看到夜空中的这颗Humanity Star。为了人类能够生存发展,我们必须团结起来共同行动,而不是以个人、组织甚至国家的名义单独做决定。我们是同一个物种,必须一起面对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等难题。”
这颗碳纤维测地线球体直径稍大于1米,表面有65块高度反光面板。由于它的轨道是与赤道夹角为90度的极地轨道,许多人都将能看到这颗卫星。
为了不制造更多太空垃圾,Humanity Star在发射九个月后就会落入地球大气中自行瓦解。人们甚至能在它的主页上下载APP追踪它的路线。
当然了,这颗迪斯科球并不是唯一能用肉眼看到的人造天体,除它以外还有国际空间站。国际空间站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它的太阳能电池板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很亮。但Humanity Star的轨道要比国际空间站低得多,而且身上基本都是“镜子”,所以在地球上看起来更亮。
这是火箭实验室首次将东西发射到地球轨道上。虽然这是个奇怪的迪斯科球,但却是新西兰乃至南半球的首次火箭发射。
但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颗奇怪的球,奥塔哥博物馆馆长Ian Griffin就认为他们是在“破坏环境”。这究竟是炒作还是真正的艺术,只能留给每个人自己去判断了。
本文译自 zmescience,由译者 蛋奶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原作者:TIBI PUIU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任何人都承认实验是科学之母;这是确定不移的真理;谁也不会否认。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过多的知识信息有时反倒会妨碍和限制创新—-朗加明
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