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浩瀚无边是你永远都无法想象的,所以科学家们也一直致力于宇宙的各种研究,下面小编要说的是一种人造天体理论戴森球,很多人都不知道戴森球是什么,简单来说,就是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不过这只是存在于设想中的一种人造型结构,下面一起来看看。
一、戴森球是什么
戴森球是什么呢?戴森球是一种设想中的巨型人造结构,由弗里曼·戴森先生提出。这样一个“球体”是由环绕太阳的卫星所构成,完全包围恒星并且获得其绝大多数或全部的能量输出。戴森认为这样的结构是在宇宙中长期存在并且能源需求不断上升的文明的逻辑必然,并且他建议搜寻这样的人造天体结构以便找到外星超级文明。
戴森球是一种设想中的巨型人造结构,直径2亿km不等,超级大,完全包围恒星并获得其绝大多数的能量输出,目前我们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1/10^9。关于戴森球暂时还只是一个幻想的理论,人类还没有能力去构建这样一个庞大的结构,所以一切都只是存在于设想构造之中,并非是像原生黑洞那样,是实际存在的。
二、戴森球理论的起源
普林斯顿高等学术研究所著名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弗里·戴森1959年,就提出“戴森球”的说法,即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对能量的需求十分惊人,那么他们可能用一个行星系中其他行星制成一个包围中心恒星的壳,充分利用绝大部分的光子。“戴森球”会发出巨大的红外辐射,使星球的外观发出非常多的红外线。
戴森的观点在当时听起来十分有趣,有人甚至认为关于“戴森球”的想法纯粹是异想天开。但自从天文学家对类日恒星进行研究之后,就发现,它们的确发散出很多的红外辐射。红外线激光是银河系中发送信号或是设立信号灯的首选途径。研究者说,原因就在于这种光可以穿透阻碍可视光的星际尘埃。
三、戴森球隐藏的巨大能量
戴森球与另一文明进化理论模型卡尔达肖夫指数很吻合。1964年,前苏联天文学家尼库莱·卡尔达肖夫尝试着描摹一项关乎技术演进的理论: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文明需要支配越来越多的能源,而这些技术是如何演变,满足这一文明的需求的呢?卡尔达肖夫等级论将文明划分为三个类型:I型文明充分利用所在星球上所有可以利用的能源;II型文明可以支配其局域恒星的能源;III型文明则可以利用其所在星系的能源。
因此,从本质上讲,搜寻戴森球就是探寻II型文明的存在。另外,由于建立在一个文明对能量应用的基础之上,戴森球设想相对于其他探寻地外生命的研究,如SETI,就又多了一个优势:即使外星人没兴趣与地球人对话,我们依然可以找到这些外星文明。
这是因为如果戴森球存在的话,就一定会放射出一种非常特别的热信号,并且我们可以通过红外望远镜观测到这些信号。当电脑用电的时候电脑本身就会发热,同样的道理,当戴森球聚集太阳能的时候本身也会升温。这些热量就会以红外线而非可视光的形式辐射出来。莱特解释说“戴森球在中红外光下看起来会特别亮。就像人体,在黑夜里,我们是看不见的,但是带上中红外线眼镜后,我们就会看到人体发出很明亮的光。”
建有戴森球的文明想要想不被发现需要不遗余力,要么以某种全新的方式除去余热,要么需要建成一个能发出冷光的超大散热器,而这些冷光需要足够冷,在宇宙微波背景(宇宙大爆炸的余光)下不会被发现。莱特告诉我说,后一种解决方案将会涉及到建造一个球体,而这个球体将比需要的大出一百多倍。“只要一个文明想隐藏那么它就一定能够隐藏,”他接着说,“但是要想隐藏,整个文明需要精心策划并构建出一个庞大的工程体系。”
标题:戴森球是什么?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的人造天体(超级大)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ikepu.com/tansuo/262122.html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