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入围博克体计划>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热帖

知识的价值在于传播。

衡量知识价值的是:传播区域的广度,以及传播时间的长度。

如果读者认可我文章中的观点,请您在您的好友中传播。

我只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中国的《月球起源》能成为第五个月球起源说。
这也是中国人的荣誉。

只要读懂月海,就能解开月球起源。

1、对于月球,我们的第一问是:在月球上有没有火山?

面对月球,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月球的正面,月球正面的阴影部分我们称为月海,经科学家的探索,月海是由火山熔岩组成的。地球上也有火山熔岩,由于地球的火山熔岩是由地球内部的熔浆通过火山喷发形成。人们按习惯思维想当然地认为:月球的火山熔岩也应该是由月球内部的熔浆通过火山喷发形成。这一思维完全忽视了一个事实,在月球上根本就没有火山。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1.1 月球图)

观察月球,月球上如果有火山,那么火山一定与熔岩相依。由于在月海中有大量的熔岩,那么在月海中或者月海边必定有火山,并且是大型的火山,但是在这些区域内,没有发现喷发过岩浆的火山痕迹,也就是说在月球上找不到曾经流出过岩浆的锥形火山口。在月球上没有风没有水,火山痕迹不可能被风化,因此月球上的火山比地球上的火山更容易保存。火山口是由熔岩堆积而成的,应该比月海高。由熔岩组成的月海大量存在没有被损毁,那么比这些月海高的火山口也应该存在,不会被完全损毁。特别是对于大的月海,在月海中或者在月海边应该存在一个为这些月海提供大量熔浆的大型火山,这些大型的火山曾经流出过大量的火山熔浆,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月海没有火山的一个典型案例:在月球正面的右边,有一个孤独的海被命名为危海,这个海四周都是高地,海水低于高地,边缘是完美的圆形。这是一个典型的海,并与周边其他海不连通,如果有火山,此火山只能在这海域中或海边,可是在海中或海边找不到火山。
由此,我们可以认为月海中的熔岩,不是由火山喷发形成。

除了火山是锥形的之外,对于地球上的火山熔岩来说,由于地面不是平坦的,地形不是规则的,因此火山熔岩在地球上留下的遗迹,边界是不规则的图形,火山边界不会是完美的圆形。由此推想可知,天然生成的月球表面也应该是不规则的地形,因此熔岩在月球表面流淌后,在火山周边应该出现不规则的图形,而在月球上有许多月海是完美的圆形。仔细观察这些圆形的边缘,边缘中的‘海水’没有越过边缘外的高地,不像火山喷发的熔岩堆积形成。他们也不同于月球背面的大型陨石坑,周边没有翻起的岩石圈,而是直接切入月海。他们既不是火山的锥形,也不同于陨石坑的浅碟形,如果要类比应该与瓶盖相似,就称他为‘瓶盖形’吧。这不是火山喷发的遗迹,这种遗迹有点像重物击穿冰封河面的情景。

我就用冬天人们砸开冰封河道的情景来解说此景。

到了冬天,北方的人们会在冰封的河面上砸开一个洞,进行捕鱼。冰面被砸开后,河水会涌向洞口,但不会漫上冰面。如果我们用一个重球,举得足够高,当重球在重力的作用下,把冰面砸开时,你会发现洞口是一个完美的圆形,并且洞口的边缘不会出现厚厚的冰圈层,而是直接切入河中的‘瓶盖形’,河水不会漫过冰面,这与月海边缘完全相似。

由此,可推测与冰封的河道相似,当时月球上的岩浆也是在液态的岩浆层上面结了一层固态的岩浆薄壳,类似于河道上的冰。此时出现了大陨石的撞击,大陨石击碎了薄壳,与薄壳一起沉入海底,在薄壳下的岩浆借势涌出,这就形成了月海。

现在我对火山、陨石坑以及月海做一个比较性的描述,用以厘清他们之间的区别。为了描述清晰,我们用图来展示(图1.2)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1.2 示意图)

我们先划一条地平线,
火山口:火山的岩浆从地平线下,向上喷发,在地平线上的物质是增加的,因此火山口是一个高于地平线的突起的‘锥形’。

陨石坑:陨石打在地面上,在地面上就出现一个低于地面的坑,而周边就会出现一个高于地面的环形山,坑内的物质减少了,坑边的物质增加了,增加的物质是陨石加上坑内的物质。因此陨石坑是一个中心低,四周高的‘浅碟形’。

月海:陨石打在已经结壳的岩浆层上,但下面的岩浆还是可流动的,硬壳被打碎并连同陨石一起沉入海底,涌出的岩浆把这一切淹没,因此出现一个有圆形边缘的海,海水不会漫过月海的边缘。这就形成了‘瓶盖形’。

由月球上没有火山,可以得出:月海中的熔岩不是来自月球内部。

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熔岩不是来自月球内部的依据。

熔岩的熔化需要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来自月球内部,那么在月球内部一定存在足够多的放射性物质,但月球的内核只占月球的2%到4%。据探测月球上没有铁质核心,这说明月球内部不存在足够量的重元素物质,而放射性元素都是重元素。也就是说在月球内部不可能存在一个含有足够量的放射性物质的内核,供给熔化月球岩石的热量。

有人说:月球当初就是一团炽热的岩浆不需要放射性物质来加热,然后冷却固化为岩石星体。我们来看一看有没有可能。

如果,月球以这种方式诞生,那么月球的两面应该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月海也应该出现在月球的背面。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炽热的岩浆是一种流体,会流动,流动的流体使各种不同的物质混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不可能出现各种物质分层分布的状态。也就是在月球内部,不可能出现夹层。

然而,‘阿波罗’13号宇宙飞船在探测月球时,用废弃的火箭撞击月球,发现:在月球的月震波中横波振动的时间很长,而纵波振动的时间很短,这说明月球的外壳作为一个整体与内核没有紧密地连在一起,中间有夹层,也有人称为中空。(中空的来源,以后会说)

也就是说月球表层的岩浆与月球内核是分离的。

由于,‘阿波罗’撞月发现的月球中空是存在的事实,那么熔岩由火山喷发而形成就不成立,因为中空切断了喷发的路径。

月球上的岩浆不是来自于月球的又一个证据。

有报道说在广西发现蛇绿宝石花岗岩,这是一种地球上找到的在高温高压下熔聚岩中形成的岩石,其密度接近于月岩的标本,摘录如下:

在中国广西桂平的郊区,发现了一种同月球岩石在密度上十分接近的深黑色和暗绿色的蛇绿花岗岩。这种蛇绿花岗岩完全不同于一般只有每立方厘米 2.8—2.9 克的略高于地球表面岩石质量的岩浆侵入体花岗岩,它不但具有接近于月岩标本每立方厘米 3.2—3.4 克的高密度,而且在高温高压的熔聚岩中形成有兰宝石的晶体颗粒和半透明的玛瑙纹。

地球上这种高密度岩石同月球正面月海中所采集的高密度岩石一样,它们都不是由天体表面宇宙粒子尘埃在常温常压下沉积而形成的天体表壳岩石。广西发现的蛇绿宝石花岗岩,它本来是生成于地下“熔岩层”(即地球熔岩湖海)底部的上地幔熔聚结晶岩,距离地球表面约在 300—400 公里以下。由于广西中部实际存在的巨大地幔柱的作用,通过“熔岩层”而被抬升暴露出地球表面的。

月球正面月海中的高密度岩石与广西的蛇绿宝石花岗岩相似,而广西的蛇绿宝石花岗岩是在高温高压的熔聚岩中形成,那么月球正面月海中的高密度岩石也应该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由于月球的重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因此在月球上获得相同的压力,其上的岩层厚度应该是地球的六倍,因此,在地球表面300—400公里以下之处所承受到的压力,相当于月球表面下1800—2400公里之处所承受的压力。这一厚度已经超过了月心。这说明在月海中的熔岩不可能由月球内部形成。

我们还可以从月海中的熔岩与大量陨石出现的先后顺序上入手,从另一角度论证熔岩不是来自月球内部。
如果月海是由熔岩从月球内部涌出形成,那么首先应该认定此时在月球表面已经拥有一层岩石硬壳,否则此课题无意义。因为没有硬壳的月球,还处于熔岩状态,其表面都是熔岩,那就没有涌出之说。另外陨石打在完全由熔岩组成的月球上,也不会留下陨石坑。

为此,我们先设定月球内部有熔岩,并且熔岩外包裹一层硬壳,接下去分两种情况讨论。

一、如果熔岩涌出在前,大量陨石撞击在后。

熔岩涌出月壳后,就会在月壳上冷却固化,随后遭到大量陨石撞击,此时的月球表面有一层固化的熔岩层,陨石撞击后就会留下陨石坑,由于陨石的撞击是四向一致的,那么留在月海中与高地上的陨石坑密度应该是一致的。如果熔岩涌出后还没有固化就遭到陨石撞击,那么熔岩流出后就会在月球表面流淌,形成薄薄的熔岩层,陨石在撞击月球时,会被熔岩下的月壳挡住,最后还是会留下陨石坑。因此最终在月海中还是会出现大量的陨石坑,其密度应该如同月球高地上的中小陨石坑的情景。这就是说:在月海下面不能有硬壳支撑,否则在陨石来袭时,月海中就会堆满陨石坑,如同高地。

这一例说明:先有熔岩涌出,后有陨石撞击不成立。

二、如果大量陨石撞击在前,随后再有熔岩涌出覆盖陨石坑。

先有大量的陨石撞击月球,在月球上应该出现大量的陨石坑,布满整个月球。依据陨石撞击各向一致的原则,此刻月球两面的月貌应该一致。现在我们借用月球背面表示当时布满陨石坑的月面,想象一下熔岩涌出的情景。水往低处流,熔岩一定流入陨石坑内的低洼处,留出山顶,因此在月海中应该出现类似珊瑚岛的情景,即在月海中应该出现应陨石坑而形成的环形岛。然而,这样的海中环岛,在月海中一个都没有。如果熔岩足够多淹没了山顶,那么就应该出现月海高过高地的情景,至少应该齐平,然而,在月球上所有的月海都低于高地。

这一例足以说明,月海中的熔岩不可能在大量陨石撞击之后涌现,也就是说:先有陨石撞击,后有熔岩涌出不成立。

两例合在一起,可以得出:初始的月球如果有外壳,无论先有陨石,还是先有涌出的熔岩,都不成立。
由此我们可以推理得出:最初的月海下面,原先没有岩石硬壳。同时也说明,由月球内部涌出熔岩形成月海不成立。因为熔岩要从月球内部涌出,必定先有月球硬壳。

综合本节中的各个案例,可以得出结论:第一,月海中的熔岩不是来自于月球内部。第二,月海下面没有岩石硬壳的支撑。

月球表面的熔岩既然不是来自于月球自身,那么就只能从其他含有熔岩的星体上搬运过来。液态熔岩要披挂在月球外层形成月球外壳,就只有一种可能,即天体必须穿越含有液态熔岩的星体。

又根据对月海熔岩化学元素组成的分析:地球与月海同源。

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月球上的熔岩来自于地球。

月球要得到这些熔岩只有一种可能,天体穿越地球。

天体穿越地球必定要在地球上留下痕迹,下节我们来看看在地球上有没有这些痕迹。

2 天体穿越地球,在地球上留下的痕迹,并估算穿越的时间

据地质学家的认证,在六亿多年前,大西洋板块两边是合在一起的,印度洋周围的各类板块也是合在一起的。另外地球的太平洋板块缺失,然而月球的背面延伸到月球正面,一直到月海的边缘,这一大块与地球的太平洋板块大小相当。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2.1 世界地图)

面对地球仪(我这里用一张世界地图来表示,如果用地球仪观看会更直观。),非洲向大西洋突出,是个半圆形,直径大约三千多公里,与月球的直径相似;我们把环绕印度洋周围的小板块收笼来,把他们聚在一起,其中心就在印度洋的西南部;把太平洋的中心与上面提到的这两点连在一起,我用红圈把他们标在图上,这三点构成一个平面,这个平面的中心与地球的地核重合。

我用天体穿越地球来解释一下。

地球的构造是外面有一层固态的岩石外壳,中间是液态的熔岩,中心是固态的地核。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2.2 地球构造)

天体穿越地球时,先砸在太平洋上,因此太平洋是圆的,此后太平洋板块就附着在天体上。
接着天体在穿越过程中,挤压中间的熔岩,当到达地球内部时,撞上了地核,地核与天体相撞后各自向两侧运动。于是,天体继续运动,挤压岩浆,在地壳上撕裂一条缝,这就是大西洋,天体穿过大西洋走向太空,因此非洲的突出部就成了半圆形;地核被撞后离开地球的中心,奔向印度洋西南部(我在图2.1中用红点标出),地核碰到地壳后,把这一区域的地壳撞碎。地核被地壳挡住没能飞离地球,而是重新回到地核原来的位置;地壳被撞击后,碎裂成许多小的板块,这些小板块被涌出的地球岩浆推动,向四周飘散,其中较大的板块成为澳大利亚、南极洲、印度,较小的碎块成为亚洲南部的岛屿。如果你能进入Google的天眼,你就能看到那些小板块飘浮在岩浆层上,从印度洋向太平洋流淌(原想做个地球截屏的,但上网时发现被封了)。 因此,这三个点与地核在同一个平面。

现在我们来估算一下,天体是在什么时候穿越地球的。

有多种估算方法,我用一种简单的方法。

地球上有一种生物称作‘鹦鹉螺’,科学家研究了‘鹦鹉螺’外壳的纹路后得出结论,这些纹路显示出月球绕地球转一圈所用的天数,我们还能测出这些鹦鹉螺距离现在的时间。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估算天体穿越地球的时间,虽然这与实际的时间有误差。但只要找到足够多的来自于不同时间点的鹦鹉螺化石,把一系列有误差的结果制成图表,这些点的连线所表示的趋势可以指向一个时间的估算范围。

月球离开地球,围绕地球旋转,是一种螺旋式的旋转,这个运动可以分解为两个运动,一个是法向运动,一个是切向运动。

在法向运动方面,

我们用公式 R = Vn t 来表示, R是地月之间的距离,Vn是法向平均速度,t是月球离开地球的时间;在这一公式中,对于每一个时间点t′,就对应一个距离R′,

因此 R :t = R′:t′ (1)

在切向运动方面,

天体在进入地球时,由于地球自身在旋转,地球把自身角动量的一部分传递给了天体,当天体离开地球成为月球时,就跟随地球一起旋转。由于太空中的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可以认为月球围绕地球旋转的切向速率保持不变。

我们设线速率为VL, 对于月球绕行地球的一周,

那么就有 2πR = VL D, R是地月距离,D是月球绕地球一圈的天数,

同理,这一公式中对不同的R′,就有对应的D′。

因此 R :D = R′:D′ (2)

(1)、(2)两式联立,可得 t :D = t′:D′

在这里t 就是月球诞生到现在的时间,是所要求解的,设为x;D是现在月球绕地球的天数,取 30天;t′是月球诞生到鹦鹉螺化石诞生的时间,他等于x – T,这里的T是化石距离今天的时间,是可测量的;D′是t′时刻月球绕地球转一圈的天数,也是鹦鹉螺化石当时存活时期的条纹数,这是可测的。

于是上式就化为 x :30 = (x – T):D′ ;

简化得 x = 30T / ( 30- D′)

我从360百科中找到各个纪的鹦鹉螺的条纹数,并根据世界地质图委员会制作的国际地层表中的各个纪距离现在的时间(单位是百万年),对于这些时间我取了平均值,把各项数据代入,并做出图表(图2.3 图表),由于我的数据来源有限,做出的图表很粗糙,如果读者能够找到更多、更精确的数据,一定可以做出更精确的图表。图表虽然粗糙,但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指向。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2.3 图表)

从图表的趋势来看,指向八亿多年,那时地球出现了一个雪球事件。此后,这些冰雪融化为水,由于这些水里含有生物的基因,在寒武纪就引发了生物大爆发。

地质学家对生物遗留下的化石以及板块中岩石的成分进行分析、比对,得出结论:板块在六亿多年前开始分离。而八亿多年前天体穿越地球,是板块分离的前因。

至于雪球事件,天体在与地球相撞前,走的是类似彗星的橢圆轨道,其远端经过含有大量冰石的柯伊伯带,以及奥尔特星云,在那里天体吸积了大量的冰石,穿越地球时有部份冰石散落在地球周围,最后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回落到地球上,就出现了雪球事件。

3 天体穿越地球后,形成月球的过程,并解答一些谜团

什么样的天体能够穿越地球成为月球。

穿越地球的天体:必须有足够大的质量,否则其无法穿越地球;必须运行在与地球轨道相交的椭圆轨道上,否则其不能与地球相撞;天体的外层还要有足够的冰石,否则无法使月球形成中空。
现在我们来看,符合这些要求的天体是否存在。

根据天体的演化理论,在恒星形成时,行星也会在其周围产生;恒星的燃料耗尽后,最终会爆炸,恒星的爆炸使恒星周围的行星在银河系内飞散。太阳诞生至今有五十亿年,而宇宙的年龄更长,在这期间银河系内有无数颗恒星爆炸,那些附着在这些恒星周围的行星就会在银河系中飞散,在这其中有一些月球大小的岩石行星飞向太阳系是可能的。

彗星的轨道有椭圆(周期彗星),抛物线与双曲线(非周期彗星)。非周期彗星是不围绕太阳旋转而运行的天体,按力学的原理,因为其运行速度较大,绕太阳运行后,就离开太阳,可以推定这一类彗星是来源于太阳系之外的天体。周期彗星,当天体的速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该天体路过太阳时就会被太阳俘获,绕太阳作椭圆轨道运行。由此可推定,太阳系之外的一颗与月球相似的天体,可以被太阳俘获,成为太阳系内一颗与地球轨道相交的周期彗星。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3.1 太阳系结构,包括‘柯伊伯带’ 与‘奥尔特星云’)

太阳系的结构是最内层有八大行星(以前是九大行星)称为内太阳系,以海王星为边界,边界之外称为外太阳系,那里有‘柯伊伯带’,其外还有‘奥尔特星云’,在这些地带中存在无数的冰石小天体,是一个巨大的冰石仓库。天文学家认为这些冰石是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就存在的,是彗星的仓库。一个行星大小的天体只要经过这些地带就会吸积那里的冰石小天体。因此,一颗天体只要有足够多次经过这些地带就会吸积到足够多的冰石。

因此,在太阳系内存在一颗月球大小、行走在与地球相交的轨道上、含有足够多冰石的天体是可能的。

对于天体穿越地球,还需要涉及一些数据及依据。

月球直径3476公里,地球直径12756公里。

根据陨石落地现象,专家指出:陨石坑深度是陨石直径的4到5倍,计算可知以月球大小的天体落地时的坑深在1.39万公里到1.73万公里。而地球直径只有1.27万公里,因此天体可以击穿地球,穿越地球成为月球。另外实验证明,两个大小相差较大的液态球,当小液态球以较大的速度撞击大液态球时,小液态球就能够穿越大液态球,而大液态球不会碎裂。

由天体穿越地球的过程,推出中空的形成

天体穿越地球时,撞击点在太平洋,天体击穿太平洋,把太平洋板块顶出地球,同时把附着在太平洋板块下面的地球岩浆一起顶出地球。我们以地球的地面作为基准,来看这颗离开地球的天体。岩浆在天体的上方,这些岩浆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会沿着天体的四周向下流淌,在底部会集,最后合拢封口,把天体以及天体外层的冰石包裹在里面,月球由此诞生。

现在回到月球,以月球重力的指向为下、为内,月球重力的反方向为上、为外。以冰石面为基准面,思考冰石层到岩浆层之间的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运作情况。

刚开始岩浆层还没有封口,当时岩浆层能够触碰到冰石层,热量由岩浆层直接传导给冰石,冰碰到炽热的岩浆汽化为水汽,水汽能够从没有封口的洞口处向外喷射出去。

在地球的引力下,月球背面的岩浆会向月球正面流淌,岩浆越聚越多,当岩浆足够多时,这些岩浆就会聚在一起合拢,当岩浆层合拢封闭后,水汽被围困在岩浆层内,炽热的岩浆层继续加热水汽,水汽受热产生巨大的膨胀力,由于水汽弥散在封闭的岩浆层内,水汽不能向外喷发,这一股膨胀力会把岩浆层推离冰石层,使得岩浆层与冰石层分离。此时,由于岩浆层与冰石层之间隔着水与水汽,他们之间不存在热传导。因此炽热的岩浆层的热量无法直接传导给寒冷的冰石层。

此时,以冰石面为基准面,从下到上依次排列:冰块、水、水汽、岩浆,对应的温度也由低到高。由于上面热下面冷,因此流体无法形成对流,也就是不能通过对流传递热量。

在这一时刻,月球内部只有辐射传热,炽热的岩浆层发出热辐射,然而,由于水汽与水的隔离,处于最下层的冰块,能够吸收到的热辐射很少,从而导致熔化成水的冰很少,可以说冰吸热转化为水这一进程基本停止。

在这一阶段中,在封闭的岩浆层内,水汽的膨胀力与月球对岩浆层的引力达到平衡。此时岩浆层与冰石层的距离保持不变。

这个平衡是稳定的,如果温度上升,水汽膨胀,膨胀力推动岩浆远离冰层,冰层所得到的辐射热就会减小,使得温度下降。反之也一样。

这种平衡能够维持很久,这种平衡也意味着岩浆层向内的一面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温度变化不大。

但在岩浆层向外的一侧,由于岩浆层暴露在太空中,岩浆层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外散发热量,因此岩浆层的温度容易下降,最后岩浆层外侧比内侧先冷却,结成固态的外壳。这层外壳是由外向内逐渐固化的,也就是说当岩浆层的外侧结成硬壳时,里面的岩浆还处在流动状态。

固化后的外壳是刚性球面状的。从力学角度上来看刚性球面状的外壳结构很稳定、抗压,这种结构能够支撑月球对外壳的引力,即使没有水汽膨胀力对岩浆层的支持,依附在硬壳下的岩浆层也不会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向月心塌陷。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岩浆层全部冷却,整个岩浆层结成坚硬的外壳,夹在外壳与内核之间的水以及水汽也都结成了冰,这就形成了夹层(或者说是中空),其实质是在固态的岩石外壳之下,存在一层与岩石有本质不同的固态的冰。

月球正面与背面月貌不一致的原因

在月球的正面,岩浆层朝外的一面已经结了一层薄壳,但薄壳下的岩浆还处于流体状态。

在月球背面,天体穿越地球时,在天体外覆盖了一层来自地球的岩浆,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这层流动的岩浆偏向地球一侧聚集,即岩浆层在月球的背面薄,正面厚(在引力的作用下,岩浆基本都流向正面)。在月球背面存在着从地球上带来的太平洋板块,该板块吸收了月球背面岩浆的热量,因此月球背面的岩浆先冷却,并固化成岩石。此时月球正面只是在岩浆表面结了一层薄薄的硬壳。

这种月球的正面与背面岩浆固化的不一致性,再加上背面还有从地球上带来的太平洋板块,决定了月球的正面与背面对陨石撞击所承受的能力不一致,因此在此时当大规模、大质量的陨石来袭时,就出现了月球的正面与背面的不同月貌。

先看中、小陨石对月球的撞击,对比月球正面的月陆高地与月球背面没有遭到大陨石撞击过的高地,在两面的高地上留下的都是中、小陨石坑,并且这些坑的密度也相似,这就证明了月球的正面与背面受到中、小陨石撞击的概率是一致的。

既然小中陨石撞击月球两面的概率是一致的,那么就没有理由认为大陨石对月球的撞击,在月球两面会存在巨大的差异。然而,面对月球正面,大陨石坑一个都没有。我们习惯认为大陨石撞击月球,在月球上一定会留下一个大大的陨石坑,既然没有大的陨石坑,就认定没有受到大陨石的撞击。这种思维,怱视了月球上有许多月海,他们的大小及数量与月球背面的大陨石坑相似,他们的边缘都是‘瓶盖形’,这是大陨石砸开岩浆结成的硬壳的痕迹。

大陨石撞击月球正面时,把岩浆层上的固态外壳撞碎,并一同沉入海底,呈流体状态的岩浆暴露在月球的表面,这就是月海。此后,在小陨石撞击月海时,就直接打在呈现流体状态的岩浆上,此时处于流体状态的岩浆没有支撑中小陨石撞击的能力,因此这些陨石也都沉入海底,直到月海再次结成硬壳为止。这一切都在月球上表现出来,月海中的小陨石坑明显少于月球背面的小陨石坑。月海中的小陨石坑,是在月海结壳后才留下的,而月球背面的小陨石坑,是月球形成后所有陨石撞击累积的结果,因此月海中的小陨石坑就少于月背中的小陨石坑,事实上在月海中有许多小陨石坑已经沉入海底。

我们在认定陨石对月球的撞击在各向上的概率是一致的前提下,只要把月海认作大陨石对月球撞击的结果,那么月球所受到大型陨石撞击的概率在月球正面与背面也就一致了。

现在我们把月海视为大陨石撞击留下的遗迹,从新解读月海。

月球正面月海多,月球背面环形山多。背面较大的环形山如门捷列夫、阿波罗、科罗穆夫、海尔兹什布伦格等,与正面的海如危海、酒海、澄海、湿海等大小差不多,而且数量也差不多。这表示大陨石撞击月球的概率在两边是一致的。在月球背面,大陨石直接留下了大大的陨石坑,而在月球正面,大陨石撞击了岩浆表层,薄薄的表层硬壳被大陨石击碎,并沉入海底,岩浆涌上表面,成为月海。其后的陨石就会直接撞入海底,因此月海中就少有陨石坑。

顺便说一下, ‘质量瘤’谜团

这个谜团,令当今所有的学者困惑不解,而“天体穿越地球”能够给出解答。

绕月飞行器靠近月海飞行时,在平坦的月海中,出现重力异常,就如同这里有座高山,这一现象称为“质量瘤”。

由上文所知,大陨石撞击岩浆层上面的薄外壳,岩浆上的外壳被砸碎,大陨石陷入液态岩浆层中,被涌出的岩浆淹没,淹没后出现在月球上的月貌就是平坦的月海,而大陨石以及被撞碎的薄壳则沉入到海平面的下面。

如果该大陨石的质量足够大,在这月海内就出现‘质量瘤’。因为,在海面下,多出一个与周边不同的大质量物质,这个大质量物质引起重力增大,而在平坦的海面上看不到这一异常,因此认为在此海域内出现重力异常。

在月球上还有一种‘海’,称为‘类月海’,出现在月球背面的大陨石坑中,例如‘莫斯科海’。这是大陨石撞击月球背面,所产生的高温把岩石熔化成为熔岩而产生的。观察‘类月海’,在‘类月海’周围有高起的环形山,这说明‘类月海’是月球遭到大陨石撞击后留下的陨石坑。这种‘类月海’没有在月球正面出现过。

比较‘月海’与‘类月海’ ,他们的边缘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月海的边缘没有翻起的岩石圈,而是直接切入月海,这说明陨石直接击碎薄壳,并一起沉入海底。并且还可以发现一些月海的边缘是完美的圆形,只有大陨石撞碎月球当时薄弱的月壳,才能得到这种‘瓶盖形’的结果。

至于其他一些月海以及月洋中月貌较复杂,没有表现为圆形,那是因为他们遭到许多颗陨石撞击的结果。
仔细观察月海,可以发现在平静的月海中存在波浪纹的涟漪,这是陨石撞入月海后,在月海中产生波浪的波纹(见图3.2,图3.3,在月海中还可以找到更多的水波纹)。这些涟漪就是海水固化前,陨石扰动月海的遗迹。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3.2 月海中的水波纹)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3.3 月海中的水波纹)

明白了上述月球起源的原理,读者自己就能解开‘阿波罗’揭示的‘月球十大谜团’。

这里我再用‘天体穿越地球’生成月球,来解答一些月球谜团。

月球的一面永远向着地球,是天体穿越地球的结果

天体在穿越地球前,这颗天体可能有自转,也可能没有自转。以下分两种情况加以说明。

如果天体在穿越前不存在自转,那么穿越地球后生成的月球就没有自转角动量的来源,也就不会出现自转,因此月球一面永远向着地球。

如果天体在穿越地球前存在自转,天体撞上地球时撞击的区域就在太平洋,撞击后地球的太平洋板块紧贴在天体的头部,使得天体的自转角动量转化为天体对地球岩石的摩擦力,这种摩擦所产生的巨大阻力阻止天体的自转,摩擦后天体的角动量已弱到无法转动太平洋板块,更何况太平洋板块下还有岩浆层阻止太平洋板块的转动。因此在穿越过程中天体的自转动量被消耗掉了。

天体穿出地球后,在天体的外面包裹着太平洋板块与部分地球岩浆,因此生成的月球已经没有足够的自转角动量能够带动太平洋板块与地球岩浆一起转动。因此月球一面永远向着地球。

由于天体穿越地球后,还具有一定的速度,也就是说月球离开地球时具有一定的惯性,这一个惯性使得月球渐渐远离地球。

天体与行星沿着黄道面绕太阳转,天体走的轨道是彗星的轨道,地球是以赤道面为基准由西向东自转。黄道面与赤道面之间有一个夹角,称为‘黄赤角’大约23度,在黄道面上运行的天体,穿越沿赤道自转的地球,在穿越过程中,地球把自转中的一部分角动量传递给天体。天体离开地球时,带着地球给予的角动量,这一角动量推动了月球绕地球旋转,这也是月球与地球具有同一个旋转方向的原因。

如上所述可知,月球的轨道是天体绕太阳转的惯性力与地球自转的惯性力二者合力作用下的结果,这一结果导致月球轨道(也称为白道)在黄道与赤道之间,白道面与黄道面的夹角大约5度,小于白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这说明在穿越前月球自身的动量超过地球给予的动量。

有了上述的对月海的了解,你也可以用这些已经知道的月球知识,解读许多专家也解释不了的或者误读的月球现象。例如有一组图,这一组图是从‘维基百科’ 中的‘月球’一文中截下的(Moon,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我不知道这一组图他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有一点很明显这组图支持了我的论点,文章的作者称为‘古代裂谷’,美国的学者在美国的《科学》杂志上称其为‘管道’。其实这就是‘天体穿越地球’留下的结果。现在你可以用‘天体穿越地球生成月球’,来解释这组图。

Oceanus Procellarum (“Ocean of Storms”)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Ancient rift valleys – rectangular structure (visible – topography – GRAIL gravity gradients)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3.4 古代裂谷)

从图3.4中我们能看到,在月球正面中间部分的四周有一条明显的边界(美国学者称他为“管道”)。从图中还可以清晰地看出,所有的月海都在边界内,这就印证了在边界内的那一部分就是从地球带出的岩浆,而边界的另一侧与月球背面合在一起是一个整体,这是地球的太平洋板块,也是被天体推出地球的。根据上述我对月球起源的描述,印证了“管道”内的部分是由地球上的岩浆组成,“管道”外的部分是地球的太平洋板块。所谓的“管道”其实就是太平洋板块与岩浆的结合部。很明显,这组图支持了天体穿越地球生成月球。

4 再次解读月海,推导小行星与彗星的来源

现在我们就从解读月海中的月貌开始,来推测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月球事件,是在熔岩结壳前,还是在结壳后发生的。

我们来看月球正面,在‘云海’与‘酒海’之间有一块高地(图4.1 下),其月貌与月球背面相同,可以看成是月球背面月貌向正面的延伸。

假设大量的陨石撞击的时间在月球诞生时就开始,由于那时的熔岩完全裸露在外,还没有结有硬壳,根据陨石撞击月球概率的各向一致性,那么在岩浆层与太平洋板块接合部的两侧(就是前一节提到的“管道”处两侧)受到陨石的打击在概率上应该一致。但此时的岩浆层还处于液态状,撞在岩浆上的陨石直接沉入海底,而在“管道”的另一侧有坚硬的岩石支撑,撞在岩石上的陨石在这一侧就会被堆积起来。可以推定在上述接合部的两侧,现有陨石坑的密度应该存在明显的差异。因此在这一区域的岩浆层一侧应该出现中小陨石坑明显少于相邻的高地一侧,就如同‘大普林尼’区域那样(见图4.1 上右)。但是观察‘云海’与‘酒海’间的高地一直延伸到月球背面,在这中间找不到这一差别,这就证明了大量的小陨石是在岩浆已经结了一层能够阻挡中小陨石的外壳之后开始的。

另外,对照‘亚平宁山脉’(图4.1 中上)中的月貌,此区域位于“管道”区域内,仅受到小陨石的撞击,在其四周围绕着月海。此处的月貌与月球背面没有大陨石袭击过的高地月貌是一致的。这也证明大量的小陨石是在岩浆层结成了能够阻挡中小陨石的外壳之后开始的。

由以上两例可以推知在这些区域内存在抵抗小陨石撞击的支撑力,也就是说在月球正面,当小陨石的袭击来临时,岩浆已经结有一层能够阻挡小陨石撞击的薄壳层。

结论: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月球事件,是在月球正面已经结有一层能够抵挡小陨石撞击的薄壳之后发生。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4.1 云海与酒海, 亚平宁山脉, 大普林尼)

在‘静海’与‘澄海’之间也有一片高地,被命名为‘大普林尼’( 图4.1 上右),但其上的陨石坑比较稀少,这种陨石坑稀少的月貌也可以在其他的月海中找到。

我们现在对‘静海’与‘澄海’之间的‘大普林尼’的月貌来分析一下。

由于陨石撞击月球的概率是各向一致的,该区域的月貌也应该与‘云海’与‘酒海’之间的高地一致,不应该出现陨石坑稀少的情景。那些消失的陨石去了哪里?

当大量的陨石撞击来临时,此地的岩浆已经结成薄壳,但此时薄壳并不厚实,他能抵挡小陨石的撞击,但不能抵抗大陨石的冲击,此时遭到了一颗大陨石的撞击(静海就是大陨石撞击的结果,依稀可以看到圆形的轮廓),把原来含有小陨石坑的高地一同撞入海底,岩浆随后涌出,一直到月海再次结壳,小陨石才能再次堆积,这就形成了这一区域陨石坑稀少的月貌。如果这颗大陨石撞击的时间再靠后一些,那么在这一区域小陨石坑就会显现得更少,这样的月貌可以在其他的月海中找到。

月球正面存在应大陨石击穿薄硬壳而产生的月海,说明大陨石对月球正面的撞击是在熔岩还没有结成厚实的、足以抵抗大陨石的硬壳前发生的。对于月海中没有出现大陨石撞击的痕迹,说明月海结成厚实的硬壳后大陨石的撞击就结束了。再结合月海中的小陨石稀少的现象,说明此时陨石的撞击基本结束。

结论:月球正面岩浆结成厚实的硬壳时,大规模的陨石撞击也就基本结束了。

通过对月海以及陨石坑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大规模的陨石撞击月球事件,是从岩浆结有一层薄壳开始,到岩浆冷却结成厚实的硬壳,这一个短时间内完成。

现在,就引出一个课题,短时间内大量的陨石是哪里来的?

我们很自然地把目光移向小行星。

目前,对于小行星的来源主要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自然演化说:小行星是在太阳系的演化过程中,没有完成大行星的演化,还处于初始状态。

我们从恒星的演化过程说起,恒星最初是由星云演化而来的,如果是处在未完成的状态,那么在小行星带中一定存在大量的星云残留物,在这些残留物中有碎石,还有太空尘埃。在自然演化过程中,不可能只留下碎石,而没有太空尘埃。既然是未完成的状态,那么在小行星带中的尘埃一定大于太阳系中的其他行星带区域(大行星已经完成演化,把尘埃都吸积掉了)。但到目前为止,找不到证据证明:小行星带中的太空尘埃多于其他行星带中的太空区域。

还有,根据提丢斯-波得定则,在木星与火星之间缺失一颗大行星,现今在这一带充满着小行星。按目前的统计,所有小行星合在一起约3×1021kg,地球的质量是6×1024kg。小行星带中的星体如果真的演化成大行星,不会超过地球的百分之一,这也太小了,这么小的星体能称为大行星吗,更多的物质到哪里去了?

另外,更无法解释的是:为什么有两团小行星团会落在木星的轨道上(现在被称为‘特洛伊’小行星团,见图4.2),没有被演化,还处于初始状态,按照目前行星演化的理论,这两团小行星团早就应该被木星吸积掉才对。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你可以用没有被完全演化来解释,那么木星轨道中的小行星团也能用没有被完全演化来解释吗?

更重要的是,这种未完成演化的小行星,对月球的撞击在时间上是分散的,不可能在某一时刻(恰好在月球上的岩浆结成薄壳时)集中在一起,成为短时间内、大规模撞击月球的陨石来源。我在上文中已经分析过,陨石的撞击是在岩浆已经结成能够阻挡小陨石撞击后开始的,对于没有完全演化成行星的小星体,在时间上必然是在月球诞生前就存在的,在月球诞生时就袭击月球,因此在“管道”两侧的陨石坑一定会出现明显的差异,这与观察事实不相符。

月球起源(第 6.2 稿)(暨小行星与彗星的形成)

(图4.2 特洛伊星团)

另一种说法是‘爆炸说’:在小行星带中原本有一颗行星,就称他为‘X星’,后来X星体爆炸了,爆炸后的碎片就是现在的小行星。

这种爆炸一定是热核爆炸,因为其他的炸药(如化学炸药)在自然演化下不可能大量聚集,就是有聚集也只是小规模的,这些小规模的一旦达到一定的量,只要有轻微的触发就会爆炸,这种爆炸的爆炸力不够大,因此不可能形成大规模的爆炸,大到足以炸碎星体。由此,我们只讨论热核爆炸。

在超高温中,原子中的电子与原子核会分离,这一形态称为离子态,此时那些裸露的原子核与另外一些裸露的原子核会发生碰撞,产生新的元素,并放出能量,这一过程称为聚变。这种聚变的发生是有条件的,即要在高温、高密度的条件下才能产生。我们先把高密度放一放,只谈高温状态。在各种元素中氢元素的聚变所需的温度最低,我们就以氢聚变为例来看看‘爆炸说’是不是能成立。

氢聚变须要有几千万度的高温。

氢气在引力的作用下会聚集成团,在聚集成团的过程中,气态的氢被压缩,压缩产生热,足够的氢就会产生足够的热,当热到几千万度时,氢的热核反应就开始了。这也是恒星诞生的原理。这种从无到有产生的热核反应称为‘点燃’,这是一种缓慢的核燃烧,这是一团氢元素在慢慢的燃烧,这是一颗新的恒星诞生。这不是爆炸,不是一种在短时间内快速的热核反应,‘点燃’不可能使星体内的物质向外飞散。也就是说‘点燃’不可能导致X星碎裂成小行星。

这个过程需要有足够量的氢才能实现,经学者的计算:所需要的最小量大约是木星的80倍,显然在小行星带中出现一颗80个木星质量的X星是不可能的。即使出现,也仅仅是在太阳系内多出一颗恒星,而不是行星。

当然,点燃氢所需要的高温也可以用核的裂变方式得到(这也是氢弹的原理),我们来看有没有可能用核的裂变方式点燃氢,导致X星爆炸。

核裂变的原理就是,一个原子受到中子打击,分裂成比原来的原子小一点的原子并施放出能量,同时释放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中子,释放出的中子射向相邻的原子,使得相邻的原子产生裂变……,这一反应在短时间内接连发生,这就是链式反应。这一反应是在瞬间完成的,能量也在瞬间释放,这个过程可以使温度瞬间达到数千万度。

但这种爆炸对放射性物质的纯度有一定的要求,必需要有足够量的高纯度的放射性元素(用于反应堆来发电的放射性元素是低纯度的)。这个足够量是以公斤来计量的。我们知道有位科学家居里夫人,她为了提炼出不到一克的镭,用了以吨来计量的沥青矿石,由此可知在自然状态下,放射性元素是离散分布的。自然界中连一克高纯度的镭都不存在,那么怎么可能出现以公斤计量的高纯度的放射性元素。

请注意,我在这里仅仅讨论了高温度,还没有涉及到高密度,在行星的表面不可能存在高密度的氢元素。
因此,在自然状态下,用放射性元素的裂变方式引发氢爆炸的可能性也不存在。

何况这种爆炸也无法解释‘特洛伊’小行星团为什么会出现在木星两边。

退一步说,就是X星体真的发生了热核爆炸,也不会碎裂成小行星。

我们知道在引力的作用下自然界中的物质,重的在下,轻的向上,在这一原理的规范下,X星体的物质排列一定是岩石在下,氢气在上,也就是X星体的中心是岩石,外面包裹着一层氢气,热核爆炸是氢在爆炸,这种爆炸是瞬间的、快速的,这个瞬间意味着包围X星体的整个氢气层同时爆炸,这种爆炸对于中心的岩石体来说是四向一致的,这种四向一致性就是对整个岩石体一起挤压,这种挤压对岩石体来说,是使岩石体更加的紧密,而不是分裂,更不可能化为碎片。

上述分析说明,小行星的产生不可能是自然演化生成,也不可能是自身爆炸形成,那么只有借助外力来实现。

现在小行星的产生只有一种可能,即‘碰撞说’:一颗外来星体撞击X星,产生小行星。

他们都是固态的岩石星体,因此两者都被撞的粉碎,这些碎石在太空中飞散,一部分碎石以陨石的名称撞击了其他星体,留下的部分就是现在的小行星。这也解答了小行星带中丢失的物质哪里去了

这种碰撞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都很大,这两个力分别推动两个星体的小部分碎片飞向木星轨道,成为‘特洛伊’小行星团。其他的碎片飞向太阳系的各个角落,在太阳系内形成短时间的大规模的陨石雨,这正是月球诞生后不久遭遇到的陨石雨。

从上述推论可知,小行星是外来星体撞击太阳系内的行星,他们粉碎后的小颗粒天体。

到这里,再引出一个课题,那颗撞击X星体的星体来自哪里?

那颗星体是太阳系之外的星体。

根据天文观测,天文学界给出理论,恒星是由星云演化而来,所有的恒星都是发光的,发光的来源都是热核燃料的燃烧,当这些核燃料烧完后,恒星最终会坍缩,这个坍缩会引发恒星爆炸,也就是恒星把恒星外层的物质抛向太空,内核收缩成更紧密的物体。在这一过程中,恒星也会把身边的行星抛向太空。

在五十亿年以前,在太空中存在一团星云,在这团星云中演化出许多恒星,组成星团,其中一颗就是太阳,在太阳附近有一颗更大的恒星,这颗恒星在核燃料燃烧完后爆炸了,这一爆炸把这颗恒星周围的行星抛向太空,其中至少有两颗行星被太阳俘获。一颗穿越地球成为月球,另一颗与X星碰撞形成小行星带,其他的系外行星被太阳或木星等其他星体吸收了。

这些太阳系外的行星(以下就称为Y星)进入太阳系后,以扁平的椭圆轨道围绕太阳运行,在这绕行中其远端可到达太阳系的边缘。在太阳系中,海王星之外区域称为外太阳系,那里有许多冰石小天体,这些Y星在绕行时经过这些区域,从中吸积了许多冰石小天体,还有许多冰石小天体在Y星的引力作用下,跟随在这些Y星后面一起运动,进入了内太阳系,当这些Y星被太阳系内的星体吸收后,那些原来跟随这些Y星一起运动的冰石小天体,按惯性仍然沿着扁平的椭圆轨道运行。这些冰石小天体就是现在人们所看到的彗星。

可以说那些从太阳系之外飞入太阳系内的大星体就是‘彗星之母’。

从上述推论可知,目前存在的彗星是外太阳系中的小颗粒星体,由外来星体带入内太阳系。虽然,我不能说所有的彗星都是由外来星体从外太阳系带入的,如木内彗星可能就是小行星。

(对于彗星与小行星的归类,天文界有各种观点,从上述的分析可得出:彗星是海外星体,小行星是木内星体。)

有人可能会说:那场大规模撞击月球的陨石,也可能是来自太阳系外的恒星爆炸带来的碎石。

我们来看有没有可能。

恒星爆炸是向四周散开的,到达太阳系中的‘小星体’的量是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恒星到太阳的距离是以光年计算的,因此那些撞击月球的,类似‘小颗粒星体’的陨石,到达太阳系只能是少量的。所以从量上来说不够形成大规模的陨石雨。另外从时间上来说,这些‘小颗粒星体’与穿越地球的天体是一起到达的,而在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过,大规模的陨石撞击必然出现在天体穿越地球之后,并且在月球表面的岩浆已经形成一层较薄的月壳之后。

因此,这场大规模的陨石雨不可能是来自于太阳系之外的‘碎石’,那么剩下的可能性只有一种,只能是太阳系内的‘碎石’,太阳系内大规模而且是在月球形成后短时间内出现的‘碎石’,其来源只能是太阳系内的行星碎裂,这种行星碎裂我在上文中已经说过,只能是外来天体碰撞X星体产生。

由以上的推论,可以得知:

在小行星带中的小行星有两组化学组成,一组是太阳系内的X星体原有的,另一组是系外天体所有的。
月球上有四组化学组成,除了小行星的两组,主要以陨石的形式存在;还有地球岩浆给予的一组化学组成,主要以月海的形式存在;另一组是外太阳系中的尘埃,主要以月球土壤的形式存在,这是‘彗星之母’在外太阳系中带来的冰石中携带的太空尘埃,当这些冰挥发后太空尘埃留在了月球上成为月球土壤。

5 结语:

关于‘穿越说’也有人提出一条不能成立的理由。

依据‘流体力学’的原理,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穿越流体时的阻力就会越大,这个阻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有人认为:处于高速运动中的天体,在穿越液态的岩浆时其阻力很大,以至于天体打在流体上,就如同打在了钢板上,因此天体不能穿越地球。

但是钢板有各种厚度,如果钢板足够薄,手枪的子弹就能够穿越。因此高速运行的天体也能打穿钢板,只不过不同的质量以及不同速度的天体,对应着不同厚度的钢板,因此问题转化为类似月球大小的天体能够穿越多少厚度的钢板?对应多少厚的液态岩浆?

如果天体不能穿越地球,也应该给出天体留给地球的坑有多深,这需要理论上的计算,需要给出计算过程,不能靠想象。

因此本课题的题目应该是:天体撞击地球给地球留下多少深的坑?

需要数值,展示计算过程。谁能解开此题,求高手。

在没有计算出坑有多少深之前,就认定天体一定不能穿越地球,太武断了。

回首遥望,岁月如光,潜心探索,岁文成章。

解璞无匠,献璧无望,唯求明士,随珠闪亮。

2020年 12 月

2022年 7 月 修改

2022年 8 月 第二次修改

月球探谜

如有疑问或错误,请告知我。

邮箱:czy_bk@sina.com

附一

【破解】“阿波罗”揭示月球10大谜团

“阿波罗”揭示月球10大谜团(摘自新浪网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5-03/1053357672.shtml)

1.月球起源之谜

(原文)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它们全都有缺陷,但是”阿波罗”计划却有助于证明,其中看来可能性最小的理论是最佳理论。有些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理论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也许是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份差别很大,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他们认为,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可是,要从理论上解释这一过程的机制,难度相当大。因此,上述3种理论全都难以站得住脚。正如罗宾·布列特博士所称:”要解释月球不存在,要比解释月球存在更容易些。”

[解] 目前,对于月球起源,原文提出了三种假说。但这三种假说都有缺陷。

还有第四种假说“大碰撞”说,也存在缺陷。

这些假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不能解释月球上的种种谜团。

因此需要建立一个全新的假说,这一新的假说能够圆满地解释目前已经知道的各种月球现象。这一全新的假说就是‘穿越说’,以地球是液态球体作为基础,对于月球上的展示的各种现象,通过逻辑推理,重新阐述月球起源。有一颗天体与地球相撞并穿越地球,穿越时地球内部的岩浆包裹在天体上成为月球的外壳,天体穿越地球后,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该天体未能逃离地球引力范围,成为月球。这一假说可以圆满地解释目前已知的各种月球谜团。

2.月球年龄之谜

(原文)  令人惊异的是,从月球带回的岩石标本,经分析发现其中99%的年龄要比地球上90%年龄最大的岩石更加年长。阿姆斯特朗在”寂静海”降落后拣起的第一块岩石的年龄是36亿岁。其他一些岩石的年龄为43亿岁、46亿岁和45亿岁——它几乎和地球及太阳系本身的年龄一样大,地球上最古老的岩石是37亿岁。1973年,世界月球研讨会上曾测定一块年龄为53亿岁的月球岩石。更令人不解的是,这些古老的岩石都采自科学家认为是月球上最年轻的区域。根据这些证据,有些科学家提出,月球在地球形成之前很久很久便已在星际空间形成了。

[解] 月球是天体穿越地球生成,随后遭到陨石的撞击,因此月球上的岩石有地球上的岩浆(主要分布在月海)与陨石(来源于小行星)组成,还有从太阳系的边缘带入的碎石与尘埃。

陨石主要来源于小行星,是由太阳系外的行星飞入太阳系内与太阳系中的行星相撞产生。

小行星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太阳系内原有的,其年龄可以与地球相当,另一种来源于太阳系之外。

由地球岩浆生成的月球岩石很坚硬钻孔都很困难,能够在月球上随手拣到的不太可能是来自地球上的熔岩。

还有一种来源,是天体从外太阳系中带入的碎石,这些碎石在太阳系的边缘存在,其年龄与太阳系同龄,可以大于地球的年龄。

由于月球上的岩石来源方式有多种,因此岩石的年龄也就差异很大。

3.月球土壤的年岁比岩石年岁更大之谜

(原文)  月球古老的岩石已使科学家束手无策,然而,和这些岩石周围的土壤相比,岩石还算是年轻的。据分析,土壤的年龄至少比岩石大10亿年。乍一听来,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家认为这些土壤是岩石粉碎后形成的。但是,测定了岩石和土壤的化学成份之后,科学家发现,这些土壤与岩石无关,似乎是从别处来的。

[解] 月球上的土壤的确与岩石没有关系,他们来自于外太阳系,也就是八大行星之外的区域,这是太阳系在形成初期就存在的物质。

月球是由天体穿越地球生成,天体在穿越地球前,在外太阳系中吸积了大量的冰石小天体,这些冰石小天体中含有大量的太空尘埃,这些尘埃是在太阳诞生初期就存在的。天体撞击地球时,部分冰石小天体向四周飞散,天体在穿越地球后,这些冰石小天体有一部分被月球吸收,这些落在月球上的冰石,在太阳的辐射下,其中的冰就挥发了,所含有的太空尘埃就成为月球土壤。

4.当巨大物体袭击月球时,月球发出空心球似的声音之谜

(原文)  在”阿波罗”探险过程中,废弃的火箭第三节推进器会轰地一下撞在月球表面。据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文件记载,”每一次这样的响声,听起来仿佛是一个大铃铛的声音。”当登月人员降落在颜色特别黑的平原上时,他们发现要在月球表面钻孔十分困难。土壤样品经分析后发现,其中含有大量地球上稀有的金属钛(它被用于超音速喷机和宇宙飞船上);另一些硬金属,如锆,铱、铍的含量也很丰富。科学家觉得迷惑不解,因为这些金属只有在很高的高温——约华氏4500度下,才会和周围的岩石融为一体。

[解] 月球是由天体(表层有大量冰石覆盖的天体)穿越地球产生,在形成初期,地球岩浆覆盖在天体的冰层外。岩浆的高温使冰块汽化,其产生的高压水汽顶住这层岩浆,使岩浆层不会坍塌,但高压水汽也没有足够的力量穿破这层岩浆。此时在水汽的隔离下,月球内核对其外岩浆的引力与高压水汽对岩浆的推力达到平衡。岩浆冷却后,形成坚固外壳。水汽冷却固化为冰,隔在彗核与月球外壳之间。这种外壳与内核分离的结构,使得月球外壳成为一个大铃铛。

天体穿过地球时,获得一层来自地球内部的岩浆,覆盖在天体上成为月球外壳,这层岩浆含有各种物质元素。在月球形成初期,这层岩浆还处于高温状态,岩浆中的各种非耐高温物质在高温作用下挥发了,能够留下的只能是耐高温材料。地心的温度有6000度,这些金属在4500度时与周围岩石融为一体很正常。

5.不锈铁之谜

(原文)  月面岩石样其中还含有纯铁颗粒,科学家认为它们不是来之陨星。苏联和美国的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个更加奇怪的现象:这些纯铁颗粒在地球上放了7年还不生锈。在科学世界里,不生锈的纯铁是闻所未闻的。

[解] 纯铁七年不生锈,应该与纯铁诞生时的相关条件有关。人类冶炼钢铁是在地球表面的环境下进行,即在高温常压下的大气中获得。

天体穿过地球时,获得一层经过高温高压下形成的含有铁元素的地心岩浆。天体离开地球,成为月亮后,是在高温无压无大气的环境下,这一纯铁先经过长期的高温高压,而后在高温低压下,经过长期的缓慢冷却后获得,这一过程人类目前的冶炼技术无法达到。

根据目前的技术水平,人类能模拟接近自然界的高温高压环境,制造出性质接近天然钻石的人造钻石,我想通过类似的方法可以得到不易生锈的纯铁,从而证明月球纯铁是可以通过高温高压,而后在无压的环境下,经过长期冷却获得。

6.月球放射性之谜

(原文)  月亮中厚度为8英里的表层具有放射性,这也是一个惊人的现象。当”阿波罗15″的宇航员们使用温度计时,他们发现读数高得出奇,这表明,亚平宁平原附近的热流的确温度很高。一位科学家惊呼:”上帝啊,这片土地马上就要熔化了!月球的核心一定更热。”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月心温度并不高。这些热量是从月球表面大量放射性物质发出的,可是这些放射性物质(铀、铊和钚)是从哪里来的?假如它们来自月心,那么它们怎么会来到月球表面?

[解] 具有放射性的元素也属于原子量大的元素其组成的物质质量也大,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质量大的物质向地球中心靠拢。另外地心的岩浆有很高的温度,这一温度来源于放射性物质,因此在地球的内部地心区域处(也就是地核)存在放射性元素。

天体穿越地球时碰到了地核,把地核中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物质吸附在表面。天体穿过地球后,地球中的岩浆被天体推出地球,地核中的放射性元素也就附着在这些岩浆上一起被推出地球。大量的岩浆堆积在天体上方(以地球为下),其中也包含了放射性元素,在地球的引力作用下,岩浆向下流动,那些放射性元素也随同岩浆一起向下流动,当岩浆在月球正面合拢时,流动也就结束了,此时这些放射性元素刚好到达亚平宁平原附近。

这一案例说明,地球内核存在放射性元素,我们可以通过对月球上的放射性元素的分析,了解地球内核的物质组成。

7.干燥的月球上的大量水气之谜

(原文)  最初几次月球探险表明,月球是个干燥的天体。一位科学家曾断言,它比”戈壁大沙漠干燥100万倍。”阿波罗”计划的最初几次都未在月球表面发现任何水的踪迹。可是”阿波罗15″的科学家却探测到月球表面有一处面积达100平方英里的水气团。科学家们红着脸争辩说,这是美国宇航员废弃在月亮上的两个小水箱漏水造成的。可是这么小的水箱怎能产生这样一大片水气?当然这也不会是宇航员的尿液——它直接喷射到月球的天空中。看来这些水气来自月球内部。

[解] 由于月球是一个用地球岩浆包裹着的天体(表层有大量冰石覆盖的天体)组成,因此在月球内部即月壳下存在大量天体带来的水分,这些水分子只要在月壳上找到裂缝就能散发出去。月壳在形成时,由于各处的收缩应力不同,会出现少量的裂缝,水气就是从这些裂缝中钻出来的。

8.月球表面呈玻璃状之谜

(原文)  ”阿波罗”的宇航员们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地方覆盖着一层玻璃状的物质,这表明,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正如一位科学家所指出的:”月亮上铺着玻璃。”专家的分析证明,这层玻璃状物质并不是巨大的陨星的撞击产生的,有些科学家相信,这是太阳的爆炸——某种微型新星状态——产生的后果。

[解] 原文表示:‘月球表面似乎被炽热的火球烧灼过’。天体穿越地球时路过地心,炽热的火球就是地心,玻璃状物质就是被炽热的地心烧灼的结果。

9.月亮的磁场之谜

(原文)  早先探测和研究表明月球几乎没有磁场,可是对月球岩石的分析却证明它有过强大的磁场。这一现象令科学家大惑不解,保罗·加斯特博士宣称:”这里的岩石具有非常奇特的磁性……完全出乎我们意料。”如果月球曾经有过磁场,那么它就应该有个铁质的核心,可是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这样一个核心;而且月亮也不可能从别的天体(诸如地球)获得磁场,因为假如真是那样的话,它就必须离地球很近,这时它会被地球引力撕得粉碎。

[解] 对月球岩石的分析证明月球曾经有过强大的磁场。这说明月球曾经接触过强大的磁场。

月球经探测没有磁场,并且可靠的证据显示,月球不可能有一个铁质的核心,这证明月球岩石中存在过的强大磁场不是来源于月球。

因此这一强大的磁场只能来源于月球以外并且含有铁质核心的天体,月球与该天体接触获得磁场。如该天体是固体星球,那么月球在与该天体接近时,就会在该天体的引力作用下,被撞得粉碎。因此只有月球曾经穿越过一个含有强大磁场的液态天体才能圆满解释这一现象,地球完全符合所有的要求,因此,这一天体就是地球。在月球的岩石中能够留下强大的磁场痕迹,这一痕迹本身就是天体穿越地球的旁证。

10.月球内部神秘的”物质聚集点”之谜 (或说:‘牛眼’,‘质量瘤’)

(原文)  1968年,围绕月球飞行的探测器首次显示,月球的表层下存在着”物质聚集结构”。当宇宙飞船飞越这些结构上空时,由于它们的巨大引力,飞船的飞行会稍稍低于规定的轨道,而当飞船离开这些结构上空时,它又会稍稍加速,这清楚地表明这物质聚焦结构的存在,以及它们巨大的质量。科学家们认为,这些结构就像一只牛眼,由重元素构成,隐藏在月球表面”海”的下面。正如一位科学家所称:”看来谁也不知道该如何来对付它们。”

[解] 月球形成初期,在月球表面覆盖了一层来源于地球的液态岩浆。当该液态岩浆结成一层薄薄的硬壳时,被一颗大质量的陨石撞击,薄硬壳被砸碎,碎薄壳被该陨石推入到月海中,涌出的岩浆把陨石与薄硬壳淹没,成为月海。如果该陨石质量足够大,就成为质量瘤。

11 月亮并不是圆的(或说球形的),它的形状更像是个鸡蛋。月球的质量中心并不在其几何中心。

“阿波罗号”登月获得的资料所证实:月球重心和几何中心并不重合,重心偏向地球2公里。
解: 我们以天体(表层有大量冰石覆盖的天体)穿越地球生成月球为基础,用来解释这一事实。

天体撞上地球,位置就在地球的太平洋,天体在撞上地球的太平洋地壳时,把太平洋地壳顶在天体的前部,天体离开地球后,该太平洋地壳成为月球背面的一部分,在整个天体外面有地球的岩浆覆盖其上构成月球。

在月球形成最初时期,因为灼热的岩浆烧灼着天体上的冰石混合物,冰受到高热,产生具有一定压力的水汽,这一高压水汽顶住覆盖在其上面的岩浆,使得岩浆悬浮在天体上。

此时,月球上的岩浆层还处在流动状态,流动的岩浆在月核与地球引力共同的作用下,向月球正面突起,类似地球上的潮汐。月球正面还未凝固的岩浆层向地球一面变形拉长,冷却后这一变形被固定下来,于是从月球赤道剖面看月球是一端指向地球的椭圆形。

天体上的冰块在高温下汽化,并充满在天体与岩浆之间,使得天体在月球外壳内悬浮,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这一天体向地球偏移。当这些水汽冷却凝结成冰时,月球的构造被固定下来。

由于这一特殊的形成方式,使得月球的质量中心与几何中心也不一致。


参考网页:
[1] 中国探月网 专题>>>>月球基地 月球风暴
http://210.82.31.82/index.asp

?modelname=

zt%5Fnr&FractionNo=&titleno=ztbdao&recno=63
[2] 月球的奥秘:月亮鲜为人知的事实令人震惊(月球图片)
http://www.zh111.com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66&ArticlePage=1
http://zhidao.baidu.com

/question/2441089.html?fr=qrl3
月球奥秘知多少
[3] 科学文字:太阳、月亮与地球之间的奇妙现象 【陨石坑都太浅了】
http://tech.sina.com.cn/other/2004-05-03/1034357669.shtml
[4] 柯伊伯带
http://baike.baidu.com/view/39710.htm
​[5] 关于彗星的轨道:
http://baike.baidu.com/view/2966.htm#3
[6] 月球的奥秘:月亮鲜为人知的事实令人震惊(月球图片)
http://www.zh111.com

/Article_Show.asp?ArticleID=2366&ArticlePage=1
[7] 广西蛇绿花岗岩与月面岩石是怎样形成的?
http://www.sea3000.net/wangxiyu/zhong27.php
[8] 月形不规则三大谜团待解 科学家试解月球之谜
http://news.sina.com.cn

/c/edu/2006-08-10/20469714866s.shtml
[9] 科学家大胆预言:超级类地行星将会拥有板块构造
http://sci.ce.cn/yzdq/yz/yzxw/

200711/23/t20071123_13699437.shtml
[10] 大西洋海底发现地壳空洞科学家出海考察裸露地幔
http://zrdl.snnu.edu.cn/geog/html/2007-03/37.htm
[11]地球深处发现地下大洋 面积与北冰洋相当
http://tech.sina.com.cn/d/2007-03-02/07241397939.shtml
亚洲地下发现“大洋”
[12]https://zhidao.baidu.com

/question/650286665143834485.html
鹦鹉螺的科学价值
[13]http://en.wikipedia.org/wiki/Moon
Moon –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参考书籍:

  • 《普通天文学》编著者 胡中为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年11月出版 ISBN 7-305-04155-6/P.127
  • 《天文学导论 (上、下册)》黃克谅 胡中为 陈载璋 编著 科学出版社1983年4月出版 统一书号:13031.2185
  • 《天文学新概论》苏宜 编著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0年8月 出版 ISBN 7-5609-2241-4
  • 《物理天文学前沿》著者:[英] F.霍伊尔 [印]J.纳里卡 译者:何香涛 赵君亮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年2月 出版 ISBN 7-5357-4154-1/N.115
  • 《热大爆炸宇宙学》俞允强 著 编辑:周月梅 顾卫宇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ISBN 7-301-04921-8/O.464
  • 《彗星十讲》胡中为 徐登里 编著 编辑 黎昌颢 科学出版社出版1986年4月出版 统一书号:13031.3155
  • 《天文学史》宜焕灿 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2年10月 出版 ISDN 7-04-003571-5/P.5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三生万物奖奇点妙想

肖特助力欧洲极大望远镜(ELT),为M1主镜提供第500块子镜

2022-8-1 17:47:37

三生万物奖奇点妙想

火星上有运河吗?

2022-8-2 20:53:36

47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大白从容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2. 俊秀笑寒风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3. 小蝴蝶寂寞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4. 奈落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5. dudu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6. 快乐的芹菜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7. 柚子壮观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

  8. miniko818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9. 本田透

    在科学工作中;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很少能理解事实。

  10. 冷静笑月光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11. 天文萌新

    爆炸💥观点

  12. 慢慢挤出来的可能性很小

  13. 讲真,我被这个想法震惊了😱,把地球的核心挤出来?这么快的速度只能是被撞碎吧,就算地球是熔融状态,核心也是硬的,宇宙星体的速度是很快的

  14. 上知天文

    拥有广阔退路的人总是能显得很高尚……当你第一步走错了之后,就无法再回头。

  15. 明日方舟

    感觉撞击然后穿过,除非地球爆炸,然后再重新组成核心,一颗星球直接把地球的核心转出来,自己替代地球的核心,感觉也不太不可置信了

    • 上知天文

      很有可能是一个很大的行星把地区撞碎了,再太阳和木星的引力作用下,碎片再重新汇聚成两个星球😂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