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了旗鼓相当的对手后,苏联加快了探月的步伐。1964年4月苏联又成功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功能比较齐全的月球探测器——探测器号。
探测器1号~3号的质量为890千克,4号~8号的质量则达到5600千克,这8个探测器号各有各的职责。
1965年7月20日,探测器3号在距月面11600千米处掠过月球,进入月球轨道。它在飞过月球期间,拍摄到25万张月球照片,基本上弥补了月球3号探测器没有拍摄到的月球表面,从而获得了月球背面完整的概貌图。它拍到的图像清晰逼真,人们通过这些图像识别了月球上不同区域的3000多个地形。
1969~1976年,苏联发射了月球15号~24号探测器。相对于早期的月球号探测器来说,这批探测器已演变为月球自动科学站。其中,1970年9月12日发射的月球16号探测器顺利到达月球后,用它自带的小勺挖取了0.1千克月球岩石样品并自动送回地球,使人类首次获得月球表面物质的标本。
1970在11月17日,月球17号探测器携带着世界上第一个无人驾驶月球车——月球车1号成功地在月面软着陆,月球车1号在地面工作人员的遥控下勘探了月球表面8万平方米的地域,进行了200多次土样测验,并用X射线望远镜扫描了天空,获取了大量资料。月球车1号在月面上行驶了10.5千米,后来月球21号探测器带上月球车2号行驶了37千米。月球车底盘上装有电动机驱动和电磁继电器制动的轮子,靠特性吊架减少震动,能源采用的是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本来月球车可取得更大的成果,但由于地月间距离遥远,通信中存在25秒89滞后问题,月球车每完成一个动作后,地面工作人员需等待它将动作结果反馈回地球后才能指示进行下一个动作,这样操作效率就低得多。
1976年8月18日,月球24号探测器在月球危海东南部软着陆,它携带的挖掘机从2米深处挖出了1千克岩石,8月22日回收舱带着岩石平安地降落在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为苏联的月球探测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随着“阿波罗”工程的进展,飞船在月面软着陆的试验摆到了重要日程上。为此,美国设计了新型月球探测器——“勘测者号”。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
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谬误就要失败—-狄德罗
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马克思
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
问号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巴甫洛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