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入围博克体计划>探索选集科技篇2101-2200

探索选集科技篇2101-2200

热帖

探索选集科技篇2101-2200

作者:王东镇

目   录

  1. 经不起推敲的宇宙膨胀说 2021.8.9
  2. 超新星爆发时的冲击力与星系的稳定性 2021.8.11
  3. 物质形成的饱和形态与弹性空间 2021.8.15
  4. 警惕学术欺骗 2021.8.17
  5. 人工核素跨不过去的坎 2021.8.18
  6. “温和”元素重组的可能性 2021.8.21
  7. 人工合成“锂”、“铍”元素 2021.8.21
  8. 同位素形成规律 2021.8.22
  9. 核内与核外化合物差别的思考 2021.8.22
  10. 太阳系在靠近还是远离银核决定地球未来气候变化2021.8.25
  11. y射线“汞变金”很可能是假新闻 2021.8.29
  12. 月球伴随地核形成 2021.9.6
  13. 星球和星系成长之谜 2021.9.11
  14. 丰富多彩的宇宙源于极值现象的存在 2021.9.13
  15. 煤炭下面找石油 2021.10.14
  16. 从石灰岩到能源的物质转化 2021.10.17
  17. 伴随太阳运动的地球涅槃 2021.10.28
  18. 影响星球环境的周期性因素 2021.11.6
  19. 物理作用力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021.11.13
  20. 重力环境与不同元素的形成 2021.11.15
  21. 单核与多核星系的思考 2021.11.17
  22. 对立统一,还是待宰羔羊? 2021.11.19
  23. 系统内星球主要温差的思考 2021.11.22
  24. 外星文明有多少? 2021.11.22
  25. 光子、原子、星球和星系形成规律 2021.11.24
  26. 第二月球的初始形态 2021.11.27
  27. 大气压力与氧元素形成环境的思考 2021.11.28
  28. 地球第二周期元素的形成区间 2021.11.29
  29. 寒潮与两极温度进一步降低的思考 2021.11.30
  30. 对流层和平流层可能是氧元素的摇篮 2021.12.9
  31. 化学元素形成的“跨界”现象 2021.12.10
  32. 核裂变核聚变引发的地球物质运动 2021.12.15
  33. “日本沉沦”是庸人自扰 2021.12.16
  34. 核聚变需要摄氏一亿度的高温吗? 2021.12.17
  35. 聚变能和气体星球是误导人类的假说 2021.12.17
  36. 雅鲁藏布江不仅有水资源 2021.12.18
  37. 托马克装置与光子的思考 2021.12.18
  38. “钠”可能在海洋中持续形成 2021.12.19
  39. “镧”系元素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2021.12.20
  40. 星球层次与不同周期元素的熔点变化 2021.12.25
  41. 地球环境长期存在的物质基础 2021.12.26
  42. 对流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2021.12.26
  43. 生物圈与氧元素的形成区间 2021.12.27
  44. 我缩小了生物星球的范围 2021.12.27
  45. 正光子空调 2021.12.28
  46. 大气层中射线与磁场核聚变的主要区间 2021.12.29
  47. 金属元素的“缺陷”美 2021.12.30
  48. 物质熔点和燃点的思考 2021.12.31
  49. 我2021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2022.1.1
  50. 气体恒星与聚变能是伪科学 2022.1.1
  51. 星际磁场与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 2022.1.2
  52. 月球表面拥有固态氢、氦是欺骗 2022.1.3
  53. 通过分子结构与核聚变看星系合并 2022.1.5
  54. 质子与中子的差别和中子递增趋势 2022.1.7
  55. 宇宙的不同层次 2022.1.9
  56. 通过核外电子了解宇宙的秘密 2022.1.11
  57. 不同重力条件0族元素亲和力的不同 2022.1.12
  58. 如果存在“聚变能”,地球就是人间炼狱! 2022.1.13
  59. 利用重力控制生产稀缺元素和化合物 2022.1.14
  60. 核聚变路径的思考 2022.1.15
  61. 从零重力开始测试各种元素的形成条件 2022.1.17
  62. 强弱作用力是人类对自己无能的掩饰 2022.1.19
  63. “重氢”还是“轻氢”可能确定油气资源的出处 2022.1.20
  64. 中子向质子的转化与中子星的荒谬 2022.1.20
  65. “重氢”哪里去了? 2022.1.22
  66. 元素与星球层次相对的统一性 2022.1.22
  67. 一次成型可能是核聚变的基本形式 2022.1.23
  68. 目前地球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2022.1.26
  69. 系统相对饱和态 2022.1.27
  70. 黄金是外地核元素 2022.1.30
  71. 地球转化太阳时月球才可能转化为地球 2022.2.9
  72. 通过氧元素的形成分析核聚变的规律 2022.2.10
  73. 来自地核的火山喷发 2022.2.12
  74. 星际磁场相对的无序和可能的有序 2022.2.14
  75. 地球上的水来自有氧环境 2022.2.24
  76. 表层大气形成的固态元素 2022.3.10
  77. 通过氧元素的形成看核聚变的影响 2022.4.15
  78. 两极可能是地球的“氧吧” 2022.4.15
  79. 质子与质子、中子对,原子与化合物形态 2022.4.17
  80. 高端核素是氘、氚的自然结合无能量释放 2022.4.17
  81. 不同物质星球正负电子相对匮乏之谜 2020.4.20
  82. 光合作用与燃烧现象 2022.4.23
  83. 过渡区间的节点元素 2022.4.25
  84. 元素熔点不同与星球层次结构 2022.4.28
  85. 地球两个对偶层次差速运动的思考 2022.5.2
  86. 第六周期元素基本结构的思考 2022.5.4
  87. 核外电子“跃迁”是不可能存在的 2022.5.4
  88. 真实三维图像是核研究的最大缺憾 2022.5.6
  89. 高端核素不是原子量的简单相加 2022.5.7
  90. 连续核聚变与相加核聚变的思考 2022.5.8
  91. 元素结构形成规律的分析 2022.5.9
  92. 星球的层次现象与物质运动 2022.5.15
  93. 同一元素原子和分子结构稳定性的思考 2022.5.22
  94. 临界元素与饱和元素 2022.5.25
  95. 地月之间可能有一个隐形磁场 2022.5.27
  96. 影响地球月球运行轨道的主要星际关系 2022.6.2
  97. 星球层次及厚度与磁场强度的思考 2022.7.8
  98. 差速磁场运动与均衡磁场平衡 2022.7.10
  99. 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2022.7.11
  100. 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7.17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4504.经不起推敲的宇宙膨胀说

2021.8.9

根据宇宙形成的爆炸理论和光速极限的理论,宇宙的半径不会超过138亿光年,可目前观测宇宙的直径已经达到了930亿光年,于是宇宙膨胀说应运而生。

其实,宇宙膨胀说不是现在才有的:一九二九年,美国天文学家哈勃根据“所有星云都在彼此互相远离,而且离得越远,离去的速度越快”这样一个天文观测结果,得出结论认为:整个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彼此之间的分离运动也是膨胀的一部份,而不是由于任何斥力的作用。

 只不过现在被挖掘出来解释宇宙的直径超过最大可能直径的原因。问题是:膨胀的动力是什么?还是宇宙诞生时发生的大爆炸吗?是不是有些久远了?膨胀的速度是多少?递增,还是递减?光速极限的理论是否有效?当年爆炸的奇点在哪里?有没有形成广阔的真空?为什么现在找不到?

 还有:膨胀有没有终点?有没有无限的空间?

宇宙形成于一次爆炸的理论本来就是错误的,因为所有物质不可能形成一个奇点,局部物质形成一个奇点倒是可能的。并且,正反物质的不同偏电荷属性,对偶聚集的物理属性决定局部聚集也是对偶聚集,不会只有一个奇点。

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告诉我们: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初始星球只有经历元素重组发生的大爆炸才能产生元素周期表的其他元素。还有,类光子结构的多核星系的存在是必然的,子星系的环绕运动会带来星球环境的巨大改变。上述两个原因都会带来星系文明的周期性毁灭。

地球文明才刚刚开始,我们不必杞人忧天。

也由于地球文明才刚刚开始,各种不成熟的片面理论才各领风骚,相互矛盾。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现象会逐步改善。

 

4505.超新星爆发时的冲击力与星系的稳定性

                          2021.8.11            

通过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的分析,外太空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氦”两种,初始星球的化学元素应该也是如此。

当小行星带转化为初始星球以后,会发生收缩,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也会产生光子和磁场温差,导致初始星球的气化和爆炸,表现为超新星爆发,我称之为元素重组。其威力相当于超级氢弹,对星系稳定性的冲击可想而知。

太阳系形成之初可能只有四颗巨行星,没有卫星系统的四颗巨行星。它们的卫星系统伴随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形成,两个小行星带伴随太阳系的两个小行星带形成。它们的四颗主卫星与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可能同期爆发为超新星,太阳系可能经历了四次超新星集中爆发的冲击,并没有四分五裂,所有行星和它们的卫星都在有序运行,“地球逃逸”是不可能发生的。

由此想到宇宙膨胀,那种超光速的膨胀,可能吗?

从地球看宇宙,难免发生影像重合,好像星系合并,其实遥不可及。

任何星球和星系的形成都要汇聚广阔空间的物质,哪那么容易相遇?并且不是孤立的现象,很可能有客观规律支配,相互制约。类似流星的孤魂野鬼是系统之外的产物,或者汇聚成庞大的系统,或者被系统吞噬。

月球是伴随地核形成的星球,初始质量不会现在这样,也是异常庞大的。像氢弹一样爆炸,并没有摧毁地球,也没有改变地球轨道,可见星际磁场的稳定性。

爆炸是瞬间的,月球瞬间的消失很快就会以新的形态出现,汇聚形成的元素。当然会有质量损失,也会慢慢补齐,成为现在的样子。

也许元素重组在星球内部缓慢进行,没有超新星的爆发,超新星现象从何而来?我倾向超新星爆发完成星球的元素重组。

关于星球、星系和宇宙的形成有各种假说,我的看法只是其中之一,仅供参考。

 

4507.物质形成的饱和形态与弹性空间

                          2021.8.15          

为什么会出现正负电子?光子的六种形态(正负电子结合的六种形态)?质子和中子形态?质子和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万有引力定律是解释不了的,所以不是普适定律,甚至是错误的。

通过上述现象的分析,我认为物质形成存在一定条件的饱和形态与弹性空间,也就是“极值”现象,星球和星系也不可能无限大!

为什么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1个质子最多与2个中子组成对结构?质子与中子的基础对结构只有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只有饱和形态与弹性空间可以解释。所以,物理研究与化学分析不能回避饱和形态与弹性空间。

同电相聚,只有质子就可以了,为什么还有质子与中子的对结构?并且还有中子递增趋势?没有纯质子团聚的原子结构?质子与中子在原子结构中各起什么作用?为什么惰性气体“氦4”成为所有高端元素的核心内核?

没有质子,就没有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与核外电子共轭、互补的可能,没有物质形态的分子结构,正反两种物质形态,偏电荷现象和星球、星系的形成。

没有中子,就没有质子、中子的对结构,不同的化学元素。中子是否起到“胶子”的作用?

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巨光子由1对正负偏电荷光子组成。巨光子可能是磁性体,质子和中子可能是巨光子磁性体的饱和形态,偏电荷光子的同电相聚(正反光子在原子内部呈现偏电荷光子形态)与巨光子磁性体的电磁作用力共同形成原子的所谓“强作用力”。

所谓“弱作用力”是中子衰变为质子的过程,饱和与弹性现象的一种体现,是一种有限作用力。

所谓“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不过是现象描述,没有解释形成现象的原因,所以我不认为它们是基本物理作用力。

现代物理学表面看起来似乎完善、“自洽”,深入思考却是漏洞百出。所以我放下社会科学,集中精力分析自然科学。自然科学的发展进步更能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4508.警惕学术欺骗

                             2021.8.17       

在分析元素结构的时候,我就发现某些人工核素的认定可能存在问题:有的核外电子构型不对;有的出现了单质子结构,不符合化学元素的形成规律;不少是通过数以亿次原子总量相同低端元素的加速器碰撞发现的。

人工核素集中于第七周期元素,都是“铀核”元素。两个低端元素如果不能碰撞出“铀核”,就不会产生“铀核”元素,在大气层重力条件也不可能产生“铀核”元素,除非产生适当的地核重力条件。

加速器极其昂贵,开机就是中等城市的耗电量。大量科技人员长年累月重复毫无希望的科学实验,没有成果是很难交代的,很容易被假象欺骗,也很容易出现科学欺骗。类似的还有“引力波”观察,“聚变能”实验。

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了新的“聚变能”解释:因为氢元素的质子质量超过氦元素的质子质量,所以氢——氦核聚变可以释放能量。

这是明显的学术欺骗:质子质量是相同的,不存在质量不同的质子,才有低端元素向高端元素的演变。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原子量,可以看出质子、中子的原子量非常接近,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通过四则运算就可以计算元素结构。如果质子质量都不同,高端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地球岂不成为炼狱?中子向质子的衰变如何发生?所谓弱作用力还能存在吗?

在某教科书的附录我发现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1836倍的介绍,经过计算我调整为1834倍,起码说明质子有相对统一的质量,不能为了解释“聚变能”的来源编造质子质量不同的谎言。

即使存在质子质量的差别,值得我们追求那微末的能量吗?

 

4509.人工核素跨不过去的坎

2021.8.18

分析原子结构,我们会发现中子递增趋势,也就是“氚结构”递增趋势。越是高端元素,中子的比例越高,“氚结构”的比重越高。即使两个低端核素可以通过撞击合二而一,质子数量可以达到高端元素的要求,中子数量不可能达到高端元素的要求。所以,中子递增趋势是加速器撞击制造人工核素难以成功的主要原因。

分析原子结构,我们会发现元素的共同内核也在不断提升:从“氦核”到“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两个低端核素的共同内核也是低端核素,即使原子量相加可以达到高端核素的最低原子量,高端核素的高端内核却很难通过撞击产生。还有,撞击没有质量损失是不可能的,高端核素的形成要有合适的重力条件,很难实现人工控制。所以,通过加速器制造人工核素几乎是不可能的。

通过几亿次的实验,偶尔发现似是而非的“成果”,不能算是可以复制。瞬即消失的成果,也不能算是成功。

降低撞击速度,也比光速撞击要好。因为后者很容易产生核裂变,撞击对象全部转化为光子,消失在环境中,或者形成大气层元素。

原子弹或者氢弹爆炸可以模拟星球的元素重组,产生若干高端核素,稳定性会相对较好,是可信的。大量形成的,还是大气层元素,可控性不是很好。

即使高端核素,表层结构也不会全部是“氚结构”,还会有“氘结构”、“氦结构”,很难控制,增加了人工核素制造的难度。而基本粒子很难观察,利用加速器研究基本粒子基本是不可行。所以,全世界有几台加速器已经可以了,没有必要各国都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搞自己的加速器。特别是发达国家都放弃的高端加速器,我们来接手,无异于帮助别人摆脱困境,自找包袱。所以,我很赞赏杨院士的勇气,对上千亿投资的加速器投反对票。

 

4510.“温和”元素重组的可能性

2021.8.21

通过宇宙射线成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一般的小行星都是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的冰球。并且,宇宙射线中的氢元素几乎全部是质子,纯质子是不能形成高端核素的。所以,类似地球的多元素星球必定经过元素重组。

我们知道太阳系有两个小行星带,水星和太阳之间是否存在第三个小行星带,我们还不知道。

小行星带是对偶星球形成的过渡阶段,不是星球碰撞的产物。所以,成分主要是第一周期元素。

地球等星球火山喷发时,有可能抛射部分岩石等成分进入太空,成为小行星带的物质成分,外太空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能是第一周期元素。

分析高端核素结构,质子没有独立存在的,全部以质子、中子对结构存在。而大气层和外太空,质子几乎是独立存在的,有中子结合的几乎都转化为氦结构,“氘”、“氚”结构的氢元素几乎为零。特别是“氚”结构的氢元素,极为罕见。而高端核素内部,“氚”结构有递增趋势。原子量与元素序号倍数的余数,就是元素中“氚”结构的数量。“氘”结构由1个质子、1个中子组成;“氚”结构由1个质子、2个中子组成。

小行星带凝聚成为一个,或若干个独立星球以后,伴随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会转化为气体星球,达到燃点发生爆炸,在重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周期的化学元素,重新凝聚为多元素星球。这一过程,我称之为星球的元素重组,或超新星爆发。

不发生爆炸的元素重组,我称为“温和”的元素重组过程,是气体星球压力差作用下产生质子、中子对和不同周期的化学元素。至于是否可以避免爆炸发生,我不清楚,通过实验才能知道。

超新星爆发会损失大量物质,显著改变星系环境,带来星系文明和生物的周期性毁灭和星球的周期性“疯长”,地震和火山的活跃。“温和”元素重组可能避免这种现象,问题是能否实现?

对偶星球理论是我关于星系形成的认识,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认为:星系的形成不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而是不同偏电荷正反物质星球的对偶聚集;不是一般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不是万有引力的相互吸引,而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类似核外电子与核内质子的对立统一关系。因此,星系形态可以反映星球层次结构,类似核外电子构型反映元素结构一样。

 

4511.人工合成“锂”、“铍”元素

2021.8.21

“锂”是第二周期的第一个元素,只有“锂6”、“锂7”两个同位素。“锂6”由一个“氦4”、一个“氘”结构组成;“锂7”由一个“氦4”、一个“氚”结构组成。

“锂”是大气层元素,形成要求的重力条件很低。如果连“锂”元素都不能人工合成,就不要奢谈人工合成第七周期元素。

人工合成化学元素要遵循化学元素形成规律:一条路线是一定重力条件下的光子合成;一条路线是一定重力条件下的低端元素合成。还有裂变形成的可能性,难度更大,不能叫做人工合成了。

人工合成“锂”的效益不错,人工合成“铍”的效益更好,难度都相对较低。人工合成“铍”只是在“锂6”、“锂7”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氘”结构,或者“氚”结构。人工合成了锂元素、铍元素,再合成其他元素就不是很难了。

化学元素所以称为元素,就是很难分裂与合成,但是未必不能分裂与合成。原子弹是核裂变的样板,氢弹是所谓核聚变的样板,还有那么多第七周期元素的所谓人工合成,不知是真还是假?

核裂变已经没有人怀疑了,问题是自然核裂变的化学元素太少。也幸亏自然核裂变的化学元素太少,我们才有相对安全的环境。

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人工核聚变的研究还集中在所谓“聚变能”的研究上。“聚变能”违反质能守恒定律,高端元素由低端元素组成却是客观规律,为什么不研究一下“锂”、“铍”元素的人工合成?

 

4512.同位素形成规律

2021.8.22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元素都有同位素,同位素的数量由中子数量决定,第一周期元素的同位素形态决定了其他元素的同位素形态。

“锂”有两个同位素形态,分别是在“氦4”基础增加一个“氘”结构,或者“氚”结构。“铍”有三个同位素形态,是在“锂”同位素结构的基础上再分别增加“氘”,或者“氚”结构。以后依次类推,同位素会越来越多,并且出现了“氦3”结构的同位素。

人类已经发现的同位素似乎没有那么多,不代表没有。所以,元素结构分析会越来越复杂。编制《元素结构表》,可以挑选主要元素同位素,或者采用计算机编制,可以事半功倍。

所有元素结构都由第一周期元素同位素组成,纯质子形态和“氦3”形态可以作为特例研究,两个“氘”结构在同一层次可以合并为“氦4”结构,分析起来就相对简单了。

概括起来:“氦4”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每增加一个质子、中子对,增加一种化学元素。依次增加的质子、中子对只有“氘”、“氚”两种形态,核外电子构型反映了质子、中子对的增加规律。

 

4513.核内与核外化合物差别的思考

2021.8.22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可以发现所有元素都是第一周期元素的化合物,并且是质子以外形态的化合物。差别是中子的存在,质子、中子对的存在一定对核结构的形成有重要意义。

质子、中子对只有“氘”、“氚”、“氦3”、“氦4”四种形态,“氦3”是稀有形态,分析元素结构就相对容易了。

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在核内只有一个偏电荷光子的差别,元素的性质却由质子的数量决定,只有同位素的数量由高于质子数量的中子数量,或者“氚”结构的数量决定。

在核外,“氘”、“氚”结构的质子、中子对极少,几乎为零,纯质子的丰度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氘”结构的丰度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在核内,情况完全反过来,纯质子形态几乎为零(个别现象我认为是资料错误),“氚”结构有递增趋势。

核外化合物主要由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与核外电子共轭形成,结合相对“松散”。核内化合物主要由不同层次的“氘”、“氚”、“氦4”结构组成,结合相对“牢固”,号称“强作用力”使然。部分“氚”结构的自然衰变被称作“弱作用力”。它们的差别主要是核外化合物各自拥有相对独立的核外电子,核内化合物共同拥有核外对偶电子云。离子形态可能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

除了核内化合物的“氘”、“氚”、“氦4”结构组合外,每一种元素都是前一元素与“氘”或者“氚”元素的组合;前面各种元素与若干“氘”、“氚”、“氦4”结构的组合。根据核外电子构型,我们还可以发现所有高端元素的周期性共同内核:“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等。

分析核内元素结构,只有质子存在偏电荷现象,并且微不足道,强大的核力(所谓强作用力)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不能不想到巨光子可能产生的电磁作用力赋予质子和中子核外电子屏蔽下的电磁作用力。所谓强作用力可能是核内质子的同电相聚作用力与核外电子屏蔽下的电磁作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自然形态,“氦4”与“氖”等零族元素都是惰性气体,核内却没有任何“惰性”,并且成为许多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可见离子形态可以改变许多化学元素的特性。陶瓷的烧造就是形成陶土的部分离子形态,冷却以后形成相对牢固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的结构。

“氘”、“氚”都是氢元素,地球表面燃点可能只有摄氏570度左右,地下深处存在很高的磁场温差,是如何存在的呢?应该是燃点发生了改变。重力加高温可能是元素离子形态与核聚变的必要条件。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除了大气热层之外没有高温环境,外太空更是低温加零重力,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没有那么高深的知识,这里不做深入研究。

地下有许多已经形成的化学元素,基础结构已经确定,很难相互之间发生核聚变,只能表层结构发生改变。是已有元素的渐进式核聚变,还是光子的连续核聚变形成新的化学元素,我不清楚。可以自然形成“氘”、“氚”、“氦4”结构应该是化学元素不断形成,星球不断成长的必要条件。

总之,没有第一周期元素就没有高端元素,任何高端元素都是第一周期元素结合形成。创造核内化合物形成的条件,就可能制造人工核素。

 

4516.太阳系在靠近还是远离银核决定地球未来气候变化

2021.8.25

最近,地球在变热,还是变冷?成为全球的话题。我认为:太阳系的运行轨道是影响地球未来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

地球环绕太阳运行是近似椭圆形的轨道,近日点和远日点相差不是很大,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也不是很大。银河系很可能是多核星系,太阳系环绕其中的一个核心运行,轨道很可能位于银河系的悬臂之一,不是椭圆形,而是悬臂形。这就产生靠近,还是远离银核的问题。

靠近银核,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强度增加,影响太阳宇宙射线强度增加,地球会越来越热。远离银核,来自银核的宇宙射线强度减弱,影响太阳宇宙射线强度减弱,地球会越来越冷。

所以,研究地球气候变化趋势要考虑宏观环境变化,不能只着眼地球和太阳系这样的小环境。

 

4517.y射线“汞变金”很可能是假新闻

2021.8.29

今天在互联网上看到一则日本科学家利用y射线对准厚12厘米、半径50厘米、重1340千克的水银照射了70天,经过6天冷却后,得到了744千克黄金的报道,觉得很可能是假新闻。

在《元素周期表》上,“金”和“汞”都是第七周期“铂核”元素,且只有一个质子、中子对的差别,属于相邻元素,理论上相对容易转化。但是,“金”的同位素好像很少,只有“金197”一种,而“汞”的同位素有6种之多,“汞变金”不是减少1个质子那么简单,而是与金同位素对偶的汞同位素精确减少1个质子、中子对。如果y射线可以实现“汞变金”,也一定可以实现其他化学元素的精确核裂变,为什么未见相关报道?

y射线是穿透力很强的“双电子”光子,不应该只引发汞元素的表层核裂变,并且只是变成金元素,还可能变成“铂”元素等其他元素,为什么没有相关报道?

y射线如果能够引发核裂变,可不是一般的科学发现,意义远远大于“汞变金”,所以我觉得假新闻的可能性很大。

 

4518.月球伴随地核形成

                           2021.9.6      

    刚刚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月球的身世之谜终于揭开!科学家找到答案,忒伊亚再次被提名》。主要内容是:“据报道,根据近日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发表的一篇最新研究结果,来自英国的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了月球诞生的场景,最终结果显示:大约45亿年前,地球的确和一颗名为“忒伊亚”的行星相撞,而碎片进入太空融合成月球。”其依据仍然是万有引力定律,不能解释的却是月球为什么能够相对独立?

    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宇宙就不应该存在,还应该是一个奇点。即使发生了大爆炸,爆炸过后也会恢复奇点形态,怎么就成了现在的样子?

    通过研究核外电子现象,我们可以发现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揭示了星系形成的基本原因。据此,我认为月球伴随地核形成。

    太阳系刚刚形成的时候很可能不是现在这个样子,只有四颗卫星,也就是现在的四颗巨行星。这四颗巨行星也没有现在这么多卫星,很可能孑然一身,类似水星和金星。伴随时间的推移、太阳的成长,太阳内部层次的增加,才依次产生四颗类地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和四颗巨行星的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

    据此,星际关系就不是简单的星球关系,而是对偶层次关系,万有引力定律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物质有正反之别。正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形态偏带正电荷,反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形态偏带负电荷。银核是正物质星球,太阳等二级恒星就是反物质星球,地球和月球依次是相反物质星球,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才能组成星系。伴随星球的成长,星系也会成长。

    据此,太阳目前很可能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地球有两个对偶层次,月球伴随地核形成,“古登堡面”很可能是磁悬浮面。地球的轨道倾角也不是源于月球引力,而是源于太阳系八大行星相对独立磁场的相互排斥。

    保卫地球的也不是月球,而是地球以外与地球物质成分相同的五颗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因为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并列的还有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反物质陨石向月球靠拢,只有正物质陨石向地球靠拢。

    所以,人类飞船可以轻易离开月球,不易飞离八大行星。地球人类不适宜在月球长期生存。

 

4519.星球和星系成长之谜

2021.9.11

地球为什么有火山、地震发生?因为地球在不断的成长。不仅地球在不断的成长,太阳系也在不断成长。

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四颗巨行星很可能与太阳同期诞生,四颗类地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和四颗巨行星的众多卫星,包括光环,都可能是原始太阳系诞生以后渐次形成的。

那么,星球和星系成长所需的物质源于哪里?如果我们看到的宇宙不过是某太空生命体的一部分,就会得到很好的解答!

只有太空物质不是一次分配完毕,才有可能继续分配。只有生命体才能源源不断的获取物质,蓬勃成长。我说地球和人类,包括我们看到的宇宙,不过是太空某生命体的一部分,不可能吗?

 

4520.丰富多彩的宇宙源于极值现象的存在

                          2021.9.13            

设:物质的最小形态是正负单电荷,正负电子就是正负单电荷的某种极值现象。而电流,只能在电子的基础上形成。

正负单电荷,很可能就是正负磁单极子,电磁现象本来就源于正负电荷的存在。

如果正负电荷可以无限聚集,宇宙就会停滞在正负电荷形态。所幸,还有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我们有了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

光子一定是正负电子对偶,至少有“双电子光子”、“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正光子”、“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的“巨光子”六种形态。巨光子是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极值形态,其他五种形态是弹性空间。

巨光子还是光子的普遍形态,1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依附质子,306个巨光子组成中子。1个质子最多对偶形成2个中子;1个中子最多与2个质子结合;2个质子、2个中子一般成对结合,形成“氦4”结构;我们有了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也是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每种元素都是质子、中子一定条件下结合的极值现象,同位素是弹性空间。

正反光子必定有核外电子,否则就是偏电荷光子。正反光子的存在决定正反物质形态的存在,核外电子的存在为分子形态的存在奠定了基础。分子形态的存在,如果源于核外电子共轭,就延续了偏电荷形态的存在,为原子和星球形态奠定了基础。

1个正反光子与305个巨光子结合产生质子,1个电子的偏电荷效应不足以形成所谓“强作用力”,305个巨光子与306个巨光子的结合应该产生相对独立的电磁作用力,结合核内偏电荷光子(正反光子在核内表现为偏电荷光子)产生的同电相聚效应,应该是所谓“强作用力”的真谛。

所谓“弱作用力”,不过是“氚”结构质子、中子对中1个中子向质子的转化,或者“衰变”,某种极值现象的体现。

电子、光子、原子显示的极值现象,都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万有引力不过是局部表象,不是普遍规律。所以,宇宙不会凝聚为奇点,而是丰富多彩。

极值现象不会在电子、光子、原子阶段结束,星球和星系也应该存在不同条件下的极值现象,无限夸大星球、星系的庞大是幼稚的表现。

 

4522.煤炭下面找石油

2021.10.14

最近,欣闻我国的煤炭大省山西发现了巨量的天然气资源,验证了煤炭是油气资源转化的可能,煤炭、石油、天然气可能伴生,并且无机成矿的可能。

据说,世界著名的煤矿有的厚度高达上千米,多少恐龙和树木可以堆积这样的厚度?还有广阔的面积?全世界的恐龙和森林在一定时期都死在那里了吗?

目前,我国寻找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思路还是集中在盆地和有机成矿的理论,忽视了基岩和高原同样存在油气资源形成的可能。其实,高原过去也可能是大海,高原隆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断裂带,板块运动的过程中也会出现碳酸钙向二氧化碳和油气资源转化的可能,煤炭不过是它们的浅层转化。

树立新的思路,煤炭资源枯竭的地方未必没有油气资源存在,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可以形成煤炭资源的地质条件,同样可能形成油气资源,我们要看看地下深处有没有油气资源再言放弃。

储备石油不如储备油井,购买石油不如自己开采石油。有机成矿理论认为油气资源是一次性资源,无机成矿理论认为是可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当然,碳酸钙的形成与向二氧化碳的转化,再转化为油气资源是漫长的历史过程,却是源源不断的过程。所以,许多油井开采多年还在生产油气资源。人类的油气资源开采,可以降低地心压力,不但不会增加地震的危险,还会减轻地震的风险。也许地下存在二氧化碳和油气资源转移的可能,放弃油气资源的开采可能增加地心压力,影响油气资源形成的连续性,损失自己的利益。

在勘探能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妨优先勘探地质断裂带附近的盆地,特别是地质断裂带环绕的盆地,然后向其他地区延伸。我就不相信世界上的油气资源集中在中东,我国是“贫油国”。东海大陆架、南海、还有若干地质断裂带附近都可能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煤矿附近和煤矿下面更有可能蕴藏油气资源。解放思想,才有新的发现!

 

4523.从石灰岩到能源的物质转化

2021.10.17

地球上面的常规能源一般以碳氢化合物的形态出现,其实燃烧的主要是氢元素,碳元素起到催化剂的作用。因为碳元素的燃点很高,可能是地球上最稳定的化学元素之一。

氢元素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也是最简单的质子、中子对结构,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条件,包括外太空条件,所以是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

碳元素和氢元素都是大气层元素,也是高端元素的初级形态。虽然可以形成于任何重力环境,主要形成于大气层环境,现身地表环境。

二氧化碳是最常见的碳化合物形态,说明碳、氧很容易结合。碳氢化合物也是常见的碳化合物形态,说明碳、氢也很容易结合。还有一种常见的碳化合物形态,就是碳酸钙,也就是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海洋环境。

考察地表的碳化合物,除了煤炭和油气资源、一般有机物,最常见的就是石灰岩。所以,石灰岩是碳沉积的重要形态。

石灰岩不仅分布广,而且厚度高,大量沉积在海底,通过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分解出二氧化碳,聚集在板块边缘和地质断裂带附近,与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

油气资源可能先有气,后变油,再转化为煤炭。也可能油气资源共存,相伴而生,煤炭则是它们的化石形态,这是我目前认可的煤炭和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石灰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也是碳沉积的重要形态,是否可以不经过软流层直接转化为油气资源,我不清楚,通过科学实验应该可以了解。

煤炭和油气资源的有机成矿理论也不能完全否定,因为草炭形态也是普遍存在的,是典型的有机成矿,兼顾才是科学态度。

 

4525.伴随太阳运动的地球涅槃

                          2021.10.28        

    最近的一次同学聚会,一位群里我尊重的“物理大师”建议我研究一下杨振宁院士的“宇称不对乘”理论,我立刻想到了偏电荷光子正负电子的不对称现象,这种不对称现象在核外电子与巨光子形成中转化为对称。

那么,多核星系中的内核也存在不对称现象,如何转化为对称的呢?是核内平衡,还是核外均衡?抑或都有?可能都有。

银河系就是多核星系,两个悬臂明显表明两个正物质内核的存在,太阳系不过环绕其中一个正物质内核运动,其轨道应该不是对称的正圆形,或者椭圆形,而是近乎悬臂形,这就存在核心、核中、可能的核尾运动过程,磁场温差和宇宙射线强度显著不同。地球跟随太阳运动,就可能经历全熔融和半熔融过程,快速成长和缓慢成长周期。

太阳处于银河系二级恒星的哪一个层次?距离核心区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运行周期是多少?我们都不清楚。位于核心区间温度最高,远离核心区间温度最低,应该没有问题。地球跟随太阳处于不同区间,环境与自身形态也会有所不同:全熔融状态时,也是快速成长时,一些地核元素有可能冲破磁场屏障与地表元素结合,残留在地壳中——我们在地壳中发现的部分高端元素也可能是这样来到地球表面的。

说到底,银河系的二级恒星与太阳系的行星,以及行星的卫星,都不过是核外电子的角色,伴随主星不同层次的形成产生。地球不但环绕太阳运行,还要伴随太阳环绕银核之一运行,周期性的经历不同形态和文明的毁灭。

周期性毁灭地球文明的不仅有超新星爆发,还有太阳系的不同运行区间。宇称对称与不对称都存在于我们身边,善于观察、思考就会发现。

 

4527.影响星球环境的周期性因素

2021.11.6

星球在太空运动,有许多偶然因素影响星球环境。例如:太空物质能量分布的不均衡,星球在不同的环境中会有不同的成长速度和磁场温度。以地球文明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还不能了解太空物质能量的分布。

但是,星球的周期性环境变化一定有周期性变化的原因,比较偶然性因素相对容易掌握。例如:地球的近日点、远日点;太阳的近核点、远核点;银河系距离局部核心的位置,都会影响局部宇宙射线的强度和磁场温差的变化,形成周期性现象。还有,星球层次和星系规模的周期性改变,会带来超新星的周期性爆发,在一定时期显著改变星球和星系环境。

无论星球环境的偶然性变化,还是必然的周期性变化,都是我们不能左右的。但是,有所准备与顺其自然会有所不同,所以各种文明都在孜孜不倦的探索宇宙奥秘。

最近,地球即将进入“冰河期”的猜想风行网上,终究地球发展史上曾经有过,人们很容易相信。可星球环境的变化是漫长的演化过程,很可能是渐进的过程。当然,不排除可能的突然性,概率微乎其微。

既然我们不能左右,就不必杞人忧天。既然周期性表示规律性,我们就应该探索周期性的原因,有所准备。

 

4528.物理作用力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2021.11.13

目前,学术界承认四种物理作用力,分别是万有引力、电磁作用力、强作用力、弱作用力。

万有引力又称重力,是同电相聚作用力的一种表现形式,对立的有排斥力和离心力,作为基本物理作用力不够严谨。

强作用力仅仅表现为原子的稳定性,对立的还有化学元素的衰变和分裂,作为基本物理作用力也不够严谨。

弱作用力是原子内部部分“氚”结构中个别中子向质子的转化,并不是普遍现象,作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更不严谨。

只有电磁作用力我没有异议。

除了上述物理作用力之外,我们可以发现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和离心力的普遍存在。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可以通过光子的形成体现:光子可能存在六种形态,分别是两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一个正电子与两个负电子对偶聚集、一个负电子与两个正电子对偶聚集、正负偏电荷光子分别拥有核外电子转化为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组成巨光子。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还可以通过强对流天气的形成、星系的形成体现:强对流天气伴随局部强磁场的出现,裂变其中的部分光子,导致强对流现象出现,冰雹和雷电。物质的分子形态通过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实现,两个原子共同拥有一个核外电子与特殊的离子现象都会产生偏电荷现象,导致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可能是正反物质星球和星系形成的基本原因。

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是化学的基础,化合物现象的基础,可能隐藏基本物理作用力。

不同光子的形成、不同元素的形成、中子对质子的依存和转化、正反物质星球的形成,都有客观规律支配,暗藏基本物理作用力,深入分析才能知道。

所以,物质形态的多样性源于物理作用力的多样性,目前学术界承认的物理作用力未必全部合理,穷尽基本物理作用力。

 

4529.重力环境与不同元素的形成

2021.11.15

分析《元素周期表》,各种元素依次排列,仅有一个质子、中子对的差别,什么因素决定了这种差别呢?我首先想到的是重力环境的不同。

分析宇宙射线,只有两种化学元素,“氢射线”与“氦射线”,比例相对恒定,“氢射线”百分之八十九,“氦射线”百分之十。说明外太空环境,或接近外太空的重力环境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并且,“氢元素”向“氦元素”的聚变很可能是自然发生的,因为它们形成的重力环境相似。

太阳系的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俗称“太阳风”,只有正物质氢、氦元素。而太阳很可能是反物质星球,说明正反物质相互排斥,在一定条件以类似的比例形成,相同部分自己留下,相反部分辐射太空,赠送子女,太阳系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就是它的直系子女。至于子女的卫星,很可能与太阳一样是反物质星球,排斥正物质太阳宇宙射线,只能接受来自银核和八大行星的反物质宇宙射线。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在地球表面发现反物质形态,正反物质结合的原子,或者分子形态,可以证明正反物质相互排斥。

还有一种可能,正反物质星球排斥相反光子,遏制并且排斥相反光子的形成,自然也排斥相反光子的到来。所以,我们看到的宇宙,大概率是宇宙的百分之五十左右。所谓“黑洞”,不是光子都不能辐射,而是我们不能接受相反光子。

鉴于太阳宇宙射线主要来自太阳,说明太阳有正光子形成,甚至有部分正物质氢、氦元素形成,至少星球表面或者边缘有可能有相反物质形态形成,在光子,或者氢、氦阶段就受到了排斥,转化为宇宙射线。

分析地球岩浆和火山喷发物,可以证明不同星球内部有无相反物质形态形成。

根据质能守恒定律,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需要一定数量的光子转化,越是高端化学元素,需要集聚的光子数量越多,并且种类齐全。所以,星球内部的核聚变可能存在持续核聚变与突发核聚变两种形式,成为板块运动和大气环流、大洋环流、强对流天气、突发地质灾害的基本动力。

分析《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的化学元素,我将它们依次划分为太空元素、大气层元素、地壳和软流层元素、上地幔元素、下地幔元素、外地核元素、内地核元素。我认为地球上的所有元素都是在地球环境形成的,所谓地球最多形成铁元素,其他来自恒星毁灭重组,不过是某些人的看法,不应该成为金科玉律。

至于高端元素为什么出现在地壳里,可能是星球物质重组的残留,也可能是星球涅槃过程的残留,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外太空只能形成氢、氦两种元素,初始星球不外乎这两种元素,都有元素重组过程,大概率以超新星爆发形式出现,依据规模形成不同周期化学元素。

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继续成长。银河系大概率是多核星系,太阳系环绕其中一个内核运动,依次经过近核点与远核点,宇宙射线的强度完全不同,成长速度也会完全不同。进入核心区域甚至可能出现星球的涅槃现象,将部分核心物质带到星球表面。地壳扭曲,陨石撞击能否引发核聚变,我不清楚,通过实验可以了解。

通过元素结构分析,其结构改变是依次发生的,在第六周期出现突变,以后都会在中间出现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使连续核聚变出现阶段性,可见重力环境的重要性。

我所以质疑大型对撞机的重要性,在于它很难模拟相差悬殊的重力环境,而成本奇高、作用有限,现阶段只有助于个人成名,不利于国家整体科技发展。

 

4530.单核与多核星系的思考

                          2021.11.17       

当我们考察太阳,或者地月系统时,看到的都是单核系统,轨道弹性很小。当我们把目光延伸到银河系时,二级恒星系统的分布出现了悬臂现象,是视觉幻象,还是多核导致?我倾向后者。

在天文学里,多核是普遍现象,双子星甚至成为固有名词。多核是如何形成的呢?

我们生活的宇宙是电荷的世界,而电荷有正负之分,正负电荷如影随形。电子,是已知电荷的最小团聚形态,而光子是已知最小电子团聚形态。

光子可能有六种形态: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双电子光子”形态;三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偏电荷光子形态(两种);偏电荷光子拥有核外电子的正反光子形态(两种);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的巨光子形态。

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依附质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

上述认识超出了传统物理学,是我分析原子结构时形成的。寻找核外电子形成的原因,就要分析光子结构,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的存在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在此基础上,我形成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认识,抛弃了万有引力定律,诞生了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组成星系的认识,进而将基本物理作用力统一在正负电荷基本物质形态的基础上。

多核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依据万有引力定律,宇宙必定出现奇点,不是现在的样子。正负电荷的存在决定奇点也是两个,或者若干个,而不是一个。光子有多少形态,星系就可能存在多少形态;原子有多少形态,就可能有多少扩大的星系形态。

银河系有看得见的悬臂,还可能有看不见的悬臂。多核不会是单一物质内核组合,悬臂也可能存在明暗两种。与黑洞对偶的,一定是类星体,黑洞与类星体不过是正反物质恒星在我们视觉中的不同表现形式。

不同元素有不同核外电子构型,环绕同一内核运动,属于单核系统。多核星系的二级恒星很可能环绕各自内核运动,产生悬臂现象,近核点与远核点相差悬殊,是否存在轨道季节周期和文明现象周期?不能否定。

思考不仅延年益寿,还有助于文明发展。所以,我乐此不疲。

 

4531.对立统一,还是待宰羔羊?

                          2021.11.19        

我非常喜欢科普节目,可是看到黑洞每天吞噬一颗恒星,银河系正在与邻近星系合并的介绍很是痛心,因为科学家的遐想也会误人子弟!

分析太阳系,我们会发现四颗巨行星与四颗类地行星明显不同,而四颗巨行星非常相似,连家族都非常相似。于是我想到一种可能:四颗巨行星与太阳同期形成,而它们的卫星与四颗类地行星依次同期形成,银河系不是每天都在缩小,太阳系的八大行星都不是待宰羔羊。

我是将原子结构与星球、星系结构一起研究的,发现高端元素是在低端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星球、星系形成以后还会继续成长,产生了星系成长说。

可现代物理学是在万有引力基础上形成的,宇宙形成的奇点爆炸说、黑洞形成的星球吞噬说等等占据主流地位。

核外电子是如何形成的?万有引力使然吗?显然不是。于是我发现了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想到了光子形成的六种形态,星系的形成可能类似核外电子与原子的形成:初始星系是不同偏电荷物质的对偶聚集,达到临界点发生元素重组,也就是超新星爆发。伴随新元素的产生、星球不同层次的出现,主星的不同层次相继出现偏电荷现象,对偶聚集相反偏电荷物质,组成星系。系统内的星际关系不是星球对偶组成共同磁场,而是层次对偶组成共同磁场。太阳可能有十一个层次和对偶磁场:表层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层次的一部分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对偶太阳十个其余层次形成,交流正负电荷,成为相对独立的磁场,相互排斥,产生磁场倾角。

银核与二级恒星,太阳与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太阳系四颗巨行星与它们的卫星,地球与月球,是携带不同偏电荷的相反物质星球,分别形成不同磁场,组成各自相对独立的星际关系。所以,九星连线也不会叠加引力;地球表面的潮汐主要由地日关系引发;地月磁场由地核与月球形成;银核与二级恒星、太阳与八大行星、太阳系八大行星与它们的卫星,不是万有引力关系,而是远吸、近斥的对立统一关系;银河系的二级恒星不是每天都在减少,而是按周期增加;星系的形成会产生广阔空间,相互之间很可能另有客观规律支配,不是那么容易相遇,相互合并与吞噬的。

现代物理有许多假说,本文是其中之一,不要奉为金科玉律,而要批判的吸收。

 

4532.系统内星球主要温差的思考

                          2021.11.22         

宇宙中的星球是不一样的,可以区分为系统内星球与孤魂野鬼。组成系统的星球是系统内星球,系统外星球称为孤魂野鬼。以太阳系为例,太阳与八大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八大行星的卫星都属于系统内星球,有相对固定的轨道和磁场,组成系统。没有相对固定的轨道和磁场,虽然运行在太阳系区间的星球,都是孤魂野鬼,孤魂野鬼的归宿是转化为陨石。

系统内星球存在相对稳定的磁场和运行轨道,因此存在相对稳定的磁场温差和宇宙射线温差。磁场温差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宇宙射线温差源于星际宇宙射线密度和强度的不同。

物质有正反之分,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磁场和星系,共同成长。

初始星球由“氢”、“氦”两种化学元素形成,通过元素重组转化为多元素、多层次星球。规模较大的星球层次较多,一般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第一对偶层次,也是初始层次,与相反物质主星的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形成共同磁场。以后每一周期元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聚集相反物质,形成星系。

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光子,是磁场温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光子聚集到临界温度会引发核聚变,产生降温效应。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存在不同的临界温度,消耗不同的能量,制约磁场温差的形成。星球不同层次磁场温差的形成,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与核聚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太空不是绝对真空,有不同强度的宇宙射线存在。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系统内星球都会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主星是主要射线源,相反物质星球是吸引源。宇宙射线强度和密度伴随距离递减,与吸引源撞击产生核裂变,是星球表面热层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吸引源星球的磁场温差共同作用,形成不同星球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

地球环境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他星球环境也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532.系统内星球主要温差的思考

                          2021.11.22         

宇宙中的星球是不一样的,可以区分为系统内星球与孤魂野鬼。组成系统的星球是系统内星球,系统外星球称为孤魂野鬼。以太阳系为例,太阳与八大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八大行星的卫星都属于系统内星球,有相对固定的轨道和磁场,组成系统。没有相对固定的轨道和磁场,虽然运行在太阳系区间的星球,都是孤魂野鬼,孤魂野鬼的归宿是转化为陨石。

系统内星球存在相对稳定的磁场和运行轨道,因此存在相对稳定的磁场温差和宇宙射线温差。磁场温差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宇宙射线温差源于星际宇宙射线密度和强度的不同。

物质有正反之分,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磁场和星系,共同成长。

初始星球由“氢”、“氦”两种化学元素形成,通过元素重组转化为多元素、多层次星球。规模较大的星球层次较多,一般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第一对偶层次,也是初始层次,与相反物质主星的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形成共同磁场。以后每一周期元素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聚集相反物质,形成星系。

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光子,是磁场温差形成的主要原因。光子聚集到临界温度会引发核聚变,产生降温效应。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存在不同的临界温度,消耗不同的能量,制约磁场温差的形成。星球不同层次磁场温差的形成,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与核聚变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太空不是绝对真空,有不同强度的宇宙射线存在。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组成,系统内星球都会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主星是主要射线源,相反物质星球是吸引源。宇宙射线强度和密度伴随距离递减,与吸引源撞击产生核裂变,是星球表面热层产生的主要原因。与吸引源星球的磁场温差共同作用,形成不同星球不尽相同的大气成分。

地球环境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他星球环境也是上述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4533.外星文明有多少?

2021.11.22

有地球文明,就会有外星文明,应该是毋庸置疑的。

经过人类对太阳系的研究,可能太阳系里只有地球存在人类文明。即使如此,太阳同轨也有数万个太阳系,如果银核是一个巨大的黑洞,所有二级恒星环绕同一内核运行,仅仅太阳同轨就可能存在数万个太阳系,数万个地球文明。如果银河系是多核星系,每个悬臂环绕一个内核运行,太阳同轨的相邻星系也可能存在外星文明,这不排除更多星球存在外星文明。

太阳系巨行星和太阳内部,我们无缘窥视,不排除存在外星文明的可能。地球大气边缘就存在一个热层,温度之高也排除了生物存在的可能,我们不是生活的好好的吗?

只要存在适宜的温度、水和氧气,就可能有生物存在,发展出星球文明。宇宙之大,星球之多,文明现象不可能是孤立现象。

但是,太空寥廓,人类的生命周期和科技水平有限,星际移民几乎是不可能的。即使将来有了可能,也不会是所有人的事,并且面对外星文明和生存环境的排斥。重要的还是把地球的事情办好!

 

4534.光子、原子、星球和星系形成规律

                          2021.11.24        

现代物理学认为:正负电子相遇会相互湮灭;负电子是正物质,正电子是反物质。

我认为:正负电子是正负电荷聚集的初级形态,相遇会转化为光子形态,而不是相互湮灭。光子可能存在: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双电子光子”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对偶聚集的“偏正电荷光子”形态;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对偶聚集的“偏负电荷光子”形态;“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的“正光子”形态;“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的“反光子”形态;“偏正电荷光子”与“偏负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的“巨光子”形态。一个正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依附质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质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四个电子质量;中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六个电子质量。所有化学元素不过是质子、中子结合的不同形态;第一周期元素是质子、中子结合的基本形态;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原子内部存在层结构和每层相对稳定的质子、中子对数量;原子结构存在“氚结构”递增趋势,也就是中子递增趋势,人工核素“氚结构”不足是其稳定性差和成功率低的主要原因。化学元素的层结构使其具有相对统一的内核,依次为“氦核”、“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可以依次连续形成,第六周期元素没有了“钯核”层次,在“镍核”基础上开始了“钕核”层次,以后周期元素均没有“钯核”层次,中间结构循环出现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结构,可能组成星球内部相对独立的层次。

分析宇宙射线成分,只有“氢”、“氦”两种元素,我称其为外太空元素。据此判断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相关,第二周期元素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为内地核元素。

现代物理学认为地球环境最多形成“铁元素”,其他高端元素只能在恒星环境形成,没有科学依据。迄今为止,没有高端元素陨石就是证明。

地壳中存在的不同周期元素可能来自星球的元素重组,或太阳系通过银河系核心区间的星球涅槃,星系集中超新星爆发带来的星球涅槃。不管哪一种可能,都比来自恒星毁灭重组的可能性高!

化学元素的层次结构决定了星球的层次结构,星球的层次结构决定了星系的层次结构。

分析《元素周期表》,各周期的零族元素结构最为完整,性格也最为“孤僻”,全部是惰性气体元素。反过来,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越多的化学元素,化合物“活性”越好。据此,我认为化合物的形成可能有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两种形态,前者相对稳定,后者更为灵活。

分析《元素周期表》与地球不同层次的对偶关系,不同化学元素是依次形成的,星球层次也是依次形成的。可是太阳系小行星带的存在证明星球内部可能存在周期性层间分裂的可能。火星与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可能对偶太阳木星对偶层次的层间分裂;柯伊伯带可能对偶太阳初始层次的层间分裂。据此,我认为太阳可能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

我没有科学手段证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但是没有偏电荷光子就没有正反光子、正反物质形态,没有核外电子的存在。

核外电子的存在证明了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正物质的分子形态可能偏带正电荷,反物质的分子形态可能偏带负电荷,正反物质对偶组成了星系。星系的形成不是源于万有引力,而是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

在微观世界,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形态,证明它们可能相互排斥。在宏观世界,它们对偶聚集,可能与光子的形成异曲同工。

现代物理学承认星际关系“远吸近斥”,是一种核力关系。可同时认为星际关系是吸引力与离心力的对立统一,我认为后者应该舍弃。后者的舍弃也是万有引力定律作为基本物理作用力的舍弃,因为万有引力定律只反映了同电相聚一种情况。

分析原子结构,只有质子的同电相聚作用力,显得微不足道。可能还有巨光子的电磁作用力发挥作用,巨光子组合可能拥有电磁作用力。

同电相聚组成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形成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物质世界源于正负电荷的存在,基本物理作用力应该基于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

我们不能深入原子和星球内部考察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却可以通过相互关系和外部结构间接了解,这是我们分析光子、原子、星球、星系形成规律的意义。

 

4535.第二月球的初始形态

2021.11.27

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星球新的对偶层次的出现必定会有对偶星球的出现,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十几亿年。

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地球目前只有部分第七周期元素,还没有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第二月球也就没有踪迹。

但是,终究有了部分第七周期元素,新的对偶层次的雏形,外太空不会没有一点痕迹,网上已经有了第二月球的报道,只是一些很小的行星。

地球新层次的出现会带来偏电荷的改变,对偶出现的是外太空一定距离相反偏电荷和相反偏电荷物质的聚集,只有一定规模偏电荷物质的聚集可以目睹,例如小行星带和光环等。目前太阳系和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各有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巨行星都有光环呈现,聚集为星球已经不远了!

奇怪的是地球没有同步出现小行星带,金星也没有,可见星球的成长发育是有差别的。

我不知道地球不同层次的化学元素何以在地壳都有呈现,设想了各种可能,火山通道、星球涅槃的概率较高,可至今我们连太阳环绕银核运行一周的时间周期都不知道!

现代物理学本就充斥假说,星球和星系成长说、正负电荷对偶聚集说目前也是假说。

伴随第二月球的出现,还会有其他星球的出现,地球和月球不可能还在现在的轨道运行,环境也会发生巨大的改变,新陈代谢本就是客观规律!

 

4536.大气压力与氧元素形成环境的思考

                      2021.11.28            

地球是一个水球,水分子源于氧气的大量存在,而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重力条件十分重要,在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和大气压力就是适合氧元素形成的重力环境和大气压力。

过去分析星球环境与大气成分我过分重视了宇宙射线强度和密度的影响,认为星球轨道决定了宇宙射线的强度和密度,进而决定了大气边缘引发核裂变的强度、核聚变的深度,决定了星球的大气成分。可高原氧气稀薄,仅仅是空气稀薄的原因吗?如果是氧元素形成区间呢?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的表面有没有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环境呢?

最近频频介绍化学元素形成与重力环境之间的关系,不由想到了氧气形成与大气压力之间的关系:没有宇宙射线的影响,磁场温差与重力环境就不能形成氢、氦以外的大气环境了吗?显然不是。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虽然远离太阳,但是有多重磁场,表面磁场温差和重力条件一定超过地球表面,未必没有氧元素形成,更有高端惰性气体充斥的可能,同样不适合生物生存。火星质量较小,即使处于地球现在的轨道,表面重力环境和大气压力也未必和地球一样,能够拥有现在的地球环境吗?处于金星轨道呢?

可见地球环境不仅与轨道有关,还与表面重力环境相关。这也排除了恒星表面存在生物生存环境的可能:巨大的气压更适合氧元素以后第二周期元素中惰性气体的形成。

 

4537.地球第二周期元素的形成区间

                            2021.11.29   

第二周期元素是两层结构,相对简单。最简单的“锂”,只有“锂6”、“锂7”两个同位素,即内核同为“氦4”,表层一个为“氘”结构,一个为“氚”结构。是宇宙射线以外,形成于大气层的第一个元素,以后高端元素的初始阶段。“锂”形成于大气层的什么位置呢?根据“锂”的熔点(摄氏180.55度)分析,可能相对独立的形成在地球大气热层的底部,在其前面形成的依次是“铍”(熔点摄氏1287度)、“硼”(熔点摄氏2030度)和“碳”(熔点摄氏3727度)三个高温元素。没有“锂”元素的形成,就没有其后三个高温元素的形成。但是三个高温元素可能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在先,“锂”元素相对独立形成在后。在“锂”元素之后依次形成的是“氮”元素和“氧”元素,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锂”元素与“氮”元素、“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可能发生重合。

地球大气热层之下就是最为寒冷的中间层。热层的形成可能源于宇宙射线冲击地球表层大气产生的核裂变,中间层的寒冷和热层的降温,可能源于其后发生的核聚变,“氮”、“氧”元素可能主要形成在中间层。

如果考虑化学元素的形成与重力环境的关系,相对独立的“锂”元素也可能形成在先,通过热层的高温区间没有发生核裂变(此时还没有“氧”元素形成,“锂”元素的燃点更高),也有一部分没有发生核聚变,伴随水分子降落地球表面。而“氮”、“氧”元素也可能大量形成于地球大气更低的层次,如平流层和对流层。问题是平流层和对流层能够提供连续核聚变所需的高能量吗(“碳”元素在平流层的低温环境能够聚变出“氮”元素,“氮”元素在对流层的低温环境能够聚变出“氧”元素吗)?地球表面相对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环境主要来自“氮”、“氧”元素的形成吗?

以上不过是我的分析和猜想,通过实际验证不难确定。问题是我没有条件,有条件的科学家可能不屑一顾,或者没有想到。

 

4538.寒潮与两极温度进一步降低的思考

2021.11.30

这几天一直在思考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氧元素是地球大气层原子量较高的化学元素,应该形成于地球表面重力较高的环境区间,也就是对流层靠近地面的区间。可氧元素又是在氮元素基础上增加一个“氘”或者“氚”结构形成的,不是分子结构,而是核结构!很可能是光子形态直接转化为氧原子形态!要吸收大量的热能!因为任何一种化学元素形成以后都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相对容易的与其他元素组成分子结构,很难与其他元素聚变为新的元素。

闪电可能帮助氮元素转化为氧元素,可没有积雨云哪来闪电?闪电还可能裂变已有的化学元素为光子!

臭氧层又是如何形成的?并且处于高空大气层?

还有,高温来自光子的形成,低温来自核聚变的发生,或者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我们经常遇到的寒潮出于什么原因?冷空气是如何形成的?在地球大气中间层两极温度高于赤道地区数十度,在地面两极温度又低于赤道地区数十度,两极又是正负电荷相对集中的区域,以上温度变化是如何形成的?氧元素核聚变引发,还是光子裂变形成?

通过科学实验,或者实际检测,应该可以了解,可目前还是空白!

虽然地面的空气成分氮含量居高,可计算氧化物的含氧量,地球氧元素远远高于氮元素!

物理研究远远没有走到尽头,所以《探索集》才有看头!

 

         4539.对流层和平流层可能是氧元素的摇篮

2021.12.9

地球所以生机勃勃,氧元素的大量存在功不可没。虽然在大气层的比例不是很高,可是氧化物的比例很高,不失为地球主要化学元素之一。

从重力环境是化学元素形成的重要条件出发,第二周期元素全部是大气层元素,氧元素形成在地球大气层的什么区间呢?臭氧层应该是主要区间,还有就是对流层。

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大量光子转化,宇宙射线冲击产生核裂变形成的地球大气热层提供了地球大气形成源源不断的能量,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更是经常性能量。虽然大气层获得的比例相对较小,比较以后周期元素形成所需的能量,大气层元素形成需要的能量也相对较小。

臭氧层是大气层氧元素相对集中的区间,也是氧元素形成最可能的区间。不排除对流层也有部分氧元素形成,如南北两极的严寒很可能源于氧元素的大量形成。

我不否认纬度温差,没有核聚变的吸热反应,阳光的直射、斜射恐怕没有那么大的纬度温差!不要忘记:在地球大气中间层两极温度高于赤道温度数十度!而没有第二周期元素形成的吸热反应,地表温度更会高于地球大气热层温度!那是许多金属都会熔化的温度!

 

4540.化学元素形成的“跨界”现象

2021.12.10

分析《元素周期表》,重力可能是不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必要条件。据此,我称第一周期元素为太空元素;第二周期元素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为内地核元素。

可是,不同星球的大气层厚度和重力条件是不一样的,据说金星地表大气压是地球表面的九十倍,太阳系巨行星和太阳表面的最高大气压是多少呢?可能超过金星表面大气压。

我不知道金星表面大气压何以会有地球表面的九十倍?不敢保证太阳系巨行星和恒星表面大气压不会达到地球表面的九十倍,因为我们的研究还没有深入到那一步。月球和火星表面气压远远不及地球表面,是否会出现第二周期元素不全的现象呢?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出现“跨界”现象。例如:地球表面第二周期的最后两个元素可能在海洋和地壳中形成;而太阳系巨行星和恒星大气层中可能出现部分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或者分子结构。

是否会出现上述情况,我不知道。想到了,所以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4541.核裂变核聚变引发的地球物质运动

2021.12.15

阳光脱离太阳不久,甚至还没有脱离太阳就会转化为氢、氦射线。所以,阳光不会温暖太空。

转化为氢、氦射线的仅仅是正物质氢、氦元素,受到反物质太阳的排斥,并且受到正物质地球的吸引,来到地球表面。与地球大气层撞击,产生核裂变,才再次转化为阳光。

如果这些阳光全部来到我们身边,很多金属都会熔化。所幸的是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会使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依次为《元素周期表》上面的第二周期元素。当然,还会有部分第一周期元素。

如果核裂变是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的过程,核聚变就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所以,地球大气热层下面有温度很低的中间层,赤道附近的温度都比地面两极的温度还要低。

除了太阳宇宙射线给地球带来阳光之外,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也会给地球带来光子和能量,我称之为磁场温差。磁场温差可能与物质密度正相关:地球不同层次的物质密度越高,温度越高,可能与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聚集和分配有关。还有,就是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不同的能量积累,越是高端化学元素,需要越高的临界温度才能引发核聚变。这样的核聚变会产生强烈的降温效应,引发剧烈的物质运动。地球大气对流层的物质运动可能与氧元素的形成有关:持续核聚变产生两极的寒冷和大气环流;突发核聚变引发飓风、热带风暴和不定的风向变化。

地下核聚变与大气层核聚变类似,只是我们看不到。不排除部分大气运动与地下物质运动的对偶关系,可能使大气层的物质运动更为复杂。

地球有两个磁场:地日磁场和地月磁场,分别与太阳对偶层次和月球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古登堡不连续面是分界线,可能存在磁悬浮现象。

地壳中的地核元素是如何形成的呢?可能与火山通道有关,不排除部分来自地球元素重组过程。内地核元素普遍存在放射性,脱离形成环境超过一定的重力条件会发生裂变反应,释放能量。所幸地球上这类元素不多,释放能量有限,周期很长,对地球物质运动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4542.“日本沉沦”是庸人自扰

2021.12.16

日本位于欧亚板块的边缘,插入其下的是太平洋板块。虽然厚度不足以将日本抬升为喜马拉雅山,却足以保证日本不会沉沦。

据说世界最古老的岩石是在日本发现的,已经有四十五亿年,世界许多地方已经沧海桑田了,日本列岛的变化却不是很大。

星球的成长来自两个方面:外来的物质有宇宙射线和陨石;内生的物质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这种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却全部来自太空。所以,系统内星球全部在缓慢成长。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星球内部的核聚变,推动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季风、洋流、地震、火山和板块运动都是核聚变的产物。

板块运动会在板块边缘产生前沟、后槽,存在地质断裂带,多地震火山,也会聚集丰富的能源,例如印度尼西亚周边。深入勘探,日本周围也不会能源匮乏!

人类不乏想象力,“日本沉沦”是其中之一。四十五亿年都没有沉沦,明天就会沉沦吗?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哪里不会沉沦呢?

 

              4543.核聚变需要摄氏一亿度的高温吗?  

2021.12.17

最近在网上看到我国的托马克装置成功实现了磁约束一亿多度的高温101秒,创下了世界纪录,走出了受控核聚变的重要一步。

网上搜索:磁约束 magnetic confinement 用磁场来约束等离子体中带电粒子的运动。氘、氚等较轻的原子核聚合成较重的原子核时,会释放大量核能,但这种聚变反应只能在极高温下进行,任何固体材料都将熔毁。因此,需要用特殊形态的磁场把由氘、氚等原子核及自由电子组成的一定密度的高温等离子体约束在有限体积内,使之脱离器壁并限制其热导,这是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重要条件。 两端呈瓶颈状的磁力线,因瓶颈处磁场较强(也称作磁镜)能将带电粒子反射回来 ,从而限制粒子的纵向(沿磁力线方向)移动,使粒子在作回旋运动的同时,不断地来回穿梭,被约束在两端的磁镜之间,但是仍有一部分其轨道与磁力线的夹角小于某值的带电粒子会逃逸出去。为了避免带电粒子的流失,曾经把磁力线连同等离子体弯曲连接成环形;后来又改进为呈8字形的圆环形磁力线管,称为“仿星器”;实验上现最有成效的磁约束装置是托卡马克装置,又称环流器,它是环形螺线管,其中的磁力线具有螺旋形状。

我不是职业物理学家,但是知道氢元素在地球表面摄氏570度就会裂变为光子。即使地心环境氢的燃点会显著提高,摄氏一亿度以上的高温任何化学元素都可能裂变为光子,聚变为相应重力条件下的化学元素。或者,维持光子形态。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氢、氦元素。外太空,甚至太阳表面有摄氏一亿度的高温条件吗?地球上什么地方有摄氏一亿度的高温?宇宙射线和地球上的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

化学元素一旦形成,继续聚变难度很大,通常都是化合反应。煞费苦心追求聚变反应不外乎是追求“聚变能”,核聚变真的能够释放能量吗?能量来自哪里?质能守衡定律可以破坏吗?即使两个“氚”聚变为一个“氦4”原子,最多释放两个中子的能量,哪有直接燃烧氢气来的容易?

为了追求聚变能,人类付出了无数代价,至今成果寥寥,应该放弃了!

人类追求聚变能源于对太阳释放能量的错误理解:似乎太阳释放的能量源于氢-氦核聚变,却不知氢-氦核聚变很可能是相对低温条件下自然发生的,没有能量释放!阳光可能来自太阳对正光子和正氢、氦元素的排斥,星际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的交流。

我不反对科学研究要有付出,但是发现错误要及时放弃,放弃也是科学态度。

 

4544.聚变能和气体星球是误导人类的假说

                          2021.12.17            

迄今为止,人类并没有光顾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不可能了解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的结构,所谓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是气体星球的说法没有事实和科学依据,其质量不知道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太阳的气体星球说支撑了“聚变能”一个世纪之久!

任何系统内星球的形成都可能经历气体星球的阶段,因为外太空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氦两种。在外太空的超低温状态下,最初以宇宙射线的形态存在,然后聚集为小行星和更大规模的星球,通过化学元素重组转化为多元素星球。

化学元素重组可能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出现,之前有一个气化的过程,相对短暂,不可能地球、月球都完成了化学元素重组,太阳还是气体星球。

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正反物质星球也是对偶形成的,才能组成系统。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太阳至少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怎么可能是气体星球?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各有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应该有七个对偶层次、十一周期元素,也不会是气体星球。

再说所谓“聚变能”: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核聚变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是吸热反应,才有地球大气热层下面的极度严寒。任何核聚变如果没有部分质子和中子转化为光子的过程,都不会释放能量。所谓“聚变能”,只有伴随核裂变才有可能,正负电子聚变为光子除外。

阳光并非来自氢-氦核聚变,一部分来自宇宙射线和陨石撞击太阳大气层引发的核裂变,一部分来自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

只要我们坚信质能守衡,“聚变能”的假说就可以休矣!

 

4545.雅鲁藏布江不仅有水资源

                           2021.12.18

日本列岛有前沟后槽,喜马拉雅隆起给我们带来的首先就是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不仅有丰富的水资源,还会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不要以为我是猜测,我国能源分布图上面是有标注的。塔里木盆地也早有标注,并且是满标!

我所以关注地质断裂带,是因为我第一次浏览我国能源分布图就发现煤炭和油气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分布,塔里木盆地完全被地质断裂带环抱!

这一现象引起我的深思,查找世界能源分布也是如此,并且增加了板块边缘。

历史上的有机物分布和沉积也是这样的吗?我不敢苟同。加上硅化木和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的了解,碳酸钙(石灰岩)世界范围的广泛分布,我开始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和煤炭可能性的思考。

我的爱好还有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知道化学元素由光子转化,全部经历氢元素阶段。氢同位素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碳氢化合物燃烧的不是碳元素,而是氢元素。氢元素可以在所有重力条件下形成,与零族以外的所有化学元素结合,完全可能在地壳中自然形成,置换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煤炭更有可能是石油和沥青的化石。

海洋是碳沉积的重要途径,大量吸收二氧化碳,与溶解于大海的钙元素结合,组成碳酸钙,沉积并且伴随海底基岩和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分解出二氧化碳,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在复杂化学条件下转化为油气资源和煤炭。碳酸钙能否直接分解出二氧化碳,转化为油气资源,我不清楚,不排除这种可能。

碳是大气层元素,也是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稳定性可能最好。所以,在自然界的循环可能最为持久。而氢元素无处不在,无处不可以形成,碳氢化合物也是最好搭配,油气资源就不是不可再生资源,储备油气资源不如储备油井。

知道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的形成规律,寻找它们就方便多了。我国处于欧亚板块边缘,又有喜马拉雅隆起,天然分布许多地质断裂带,不应该是“贫油国”。

还有,煤炭伴随油气资源形成,不要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要在煤炭资源周边和煤炭资源下面找油气资源。

 

4546.托马克装置与光子的思考

                      2021.12.18       

分析原子结构的时候我就奇怪:质子有1834个电子质量,中子有1836个电子质量,只有1个正负电子的偏电荷,怎么就能够将原子结构紧密结合在一起呢?光子可能存在电磁属性的怀疑油然而生,但是不能证实。

托马克装置可以通过磁场约束高密度光子的报道证实了我的猜想:只有光子具有磁性,才能被磁场约束。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磁场由正负偏电荷形成,同电相聚作用力加上电磁作用力不就是强作用力吗?破坏了这两个作用力,核裂变就是自然现象了。

为什么质子由1个正反光子和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必须依附质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说明电磁作用力也有局限,至少在原子的形成上存在局限。所以,化学元素在不同重力环境由若干质子、中子对组成。脱离了一定的重力环境(包括弹性区间),原子结构就会呈现不稳定,出现衰变和放射性(达到新的稳定)。

磁石不知道有没有这种情况?星球有没有这种情况?星系的形成有没有极限?

磁场可以约束光子,星球磁场和星际磁场应该也不例外,只有相反光子受到排斥,为什么?逆磁场吗?如果得到证实,类星体与黑洞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的猜想就得到了证实;正反物质没有原子和分子形态,星系却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也有了很好的解释。

 

4547.“钠”可能在海洋中持续形成

                          2021.12.19        

星球的元素重组基本奠定了星球的元素种类和数量。但是,星际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交流会持续改变星球的质量,促使星球不断成长。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主要形成于太空和星球接近太空的区间;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主要形成于地表以上的重力环境;第三周期元素是地壳和软流层元素,主要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中;第四周期元素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是下地幔元素;以后是地核元素。

“钠”是第三周期的第一个元素,可以在地壳和海洋中形成,海洋中形成的可能性更大。

我们知道磁场温差中有深度温差,地壳中每深入100米温度上升摄氏3度,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才会引发核聚变。可是海水中没有这种规律,越是深海温度越低,原因何在?“钠”元素的形成会吸收大量能量,计算公式是原子量乘以形成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的平均能量消耗,大概是1835个电子质量的光子(偏电荷光子3个电子质量,正光子4个电子质量,巨光子6个电子质量)。

除了“钠”元素可能在海洋中形成,其后的“镁”和“铝”是否也可以在海洋重力条件下形成,我不清楚。原子量越高的化学元素除了需要越高的重力条件,还需要越高的能量积蓄才可能引发核聚变。

核聚变很可能是从“氢”元素开始的连续核聚变,产生急剧的降温效应。水的热容量很大,一般不会产生龙卷风一样的效果,可能类似植物的光合作用。洋流的形成可能与海洋核聚变的规律性相关。不排除突发核聚变产生灾害的可能。

 

4548.“镧”系元素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2021.12.20            

“镧”系元素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稀土”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的F区间。

F区间是第六和以后周期元素特有的区间,一共有14个元素,插在S区间和D区间之间。最显著的特点是熔点不是很高,也不是很低,在摄氏800-1500度左右。还有,就是与零族元素比较非常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不要小看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带来化学元素非常优良的导电性能和化合属性。“金”、“银”、“铜”只有7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镧”系元素高达16-29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接近和超过两个层次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所以,“镧系”元素有金属元素维生素之称。

稀土元素所以稀少,是由于它们都是地核元素,形成于外地核,要通过磁场屏障(所谓古登堡不连续面)和上下地幔、软流层,才能来到地壳中。在它们形成的区间,当然非常丰富!

我国拥有相对丰富的稀土资源,要用好这张王牌,不要轻易挥霍!

 

4549.星球层次与不同周期元素的熔点变化

                          2021.12.25       

我们都知道星球是有层次的,大气层有层次,地下也有层次。而层次是如何形成的,有什么规律性?却乏研究。

我将每个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发现了一定的规律性:s区间与ds区间是所有周期元素熔点的过渡区间;p区间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非金属元素与气体元素的过渡区间;d区间是高温金属元素区间;f区间是高温金属元素与非高温金属元素的另一个过渡区间。

S区间只有两个元素,熔点显著不同,是由低到高的变化;ds区间也是只有两个元素,熔点也是显著不同,是由高到低的变化;p区间除了太空元素(第一周期元素)和大气层元素(第二周期元素)之外,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与气体元素的分水岭;f区间是s区间与d区间之间插入的新的过渡区间,熔点变化也是由低到高,但是不太显著。f区间有14个元素,是第六及以后周期元素特有的区间。从核外电子构型来看,跨越了32和18层次。前4个元素属于32层次尾,后10个元素属于18层次头。第六周期f区间的前4个元素是“镍核”元素,后10个元素是“钕核”元素。从第六周期元素开始,每个周期元素的形成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且数量增加为32个。不像前五周期元素可以依次通过核外电子构型2,8,18,18,8共54个元素形成,中间增加了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可能每一个周期元素组成星球的一个层次。依据这种变化,我将前五周期元素视为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每一周期元素形成星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

当然,这也是依据地球可能拥有地日和地月两个磁场,古登堡不连续面是两个磁场的分界面,地球不同层次对偶不同周期元素划分的。

根据不同周期元素的熔点变化,首尾相接,可能出现流体和气体层面,由相邻周期元素共同组成。软流层可能由第三和第四周期的低温元素共同组成。

还有,高温元素可能形成于高温区间,低温元素形成于相对低温区间,未必与物质三相对偶。气体元素都是各周期原子量最高的元素,需要最高能量转化,也形成相对的低温区间。分析不同元素的形成区间,产生的不同形态,还是通过实证为好。不能通过实证的,只好理论推理和旁证测算。

研究的深入伴随思考的深入。没有实证条件,只好理论推理,有形而上学之嫌,这是我的无奈。

 

4550.地球环境长期存在的物质基础

2021.12.26

地球环境长期存在的物质基础应该是对流层和臭氧层可以持续的再生氧气。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氧元素排在第六的位置,也就是通过核聚变第六个形成的化学元素,目前位于地球大气层对流层和臭氧层形成。所以,有了地球上的生物圈。

还有,有了丰富的氧气,自然会有丰富的水分子,有了环绕我们的水圈。

第三个因素是相对适宜的温度:每个氧原子的形成需要16个原子量乘以1835个电子质量的光子,加上大气层和部分海洋其他元素形成消耗的光子,才有了目前我们周边相对适宜的温度。

系统内星球的能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星际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交流。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主要影响地球大气热层,形成了地球第二周期的前4个元素。这4个元素的形成消耗了宇宙射线撞击地球大气表层引发核裂变释放的大量热能,使热层下面中间层的温度下降到摄氏零下45-85度。加上第二周期氮、氧元素的形成还要继续消耗能量,如果没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的磁场温差,地球表面温度还会继续下降。

传统观念认为地球生物圈的存在主要得益于阳光灿烂。其实,所有恒星辐射的光子抵达地球的不会超过2.74k(光子密度换算为温度是零下摄氏271度左右)。大气层的形成和更新,地球表面相对适宜的温度,主要得益于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和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及这些光子向第二周期化学元素的转化。

这种转化再进一步,是第二周期后两个元素的形成,可能导致地球生物圈的消失。后退一步,是氧元素的消失,也是地球水圈的消失,同样没有生物圈存在。

相对适宜的宇宙射线密度和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规模,正好在地面形成氧元素的重力环境和大气压力,是目前地球环境形成的三个要素。

第一要素与地球轨道距离太阳远近有关;第二要素与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与地球第一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的规模有关;第三要素与地球和大气层质量有关。

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是太阳轨道所处的位置:奔向银河系核心,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会逐渐增加;远离银河系中心,太阳宇宙射线的强度会逐渐降低。我们看到的阳光主要来自太阳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撞击释放的能量,太阳轨道改变对于地球的影响可想而知。

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太阳和银核之间也存在宇宙射线和对偶层次正负电荷的交流。

除了这些原因之外,还有更长周期的超新星集中爆发等因素,可以暂且忽略不计。

银河系是多核星系,太阳环绕多核运动,还是环绕单核运动,情况完全不同:前者太阳轨道变化不大,后者的影响可是周期灾难性的!

所幸的是太空尺度很大,星球的运行速度有限,地球环境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想的过多就是庸人自扰了!

 

4551.对流层的存在说明了什么?

                          2021.12.26      

对流层位于地球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平均厚度约为12km,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km,在赤道上空为17km,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分析《元素周期表》,对流层可能是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气体运动的活跃说明氧元素的形成和化合反应相对活跃。

从厚度分析,两极的气体运动相对稳定,赤道地区的运动相对活跃。

从温度和强烈气候变化分析,两极是氧元素的主要形成区间,赤道地区偶发核聚变相对频繁。

两极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主要通道,无论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还是光子裂变为正负电荷,都是吸热反应,故纬度温差相对明显。

平流层下部是臭氧层,也是氧元素相对集中的区间,可能也是氧元素形成相对集中的区间。

平流层上部和中间层下部可能是氮元素形成的主要区间,具体范围不详。

碳、氮、氧,都是生命要素,氢元素也不例外。好在氢元素可以形成于星球的任何区间,不做特别分析。

具体分析第二周期元素在大气层形成的区间是最近才想到的。过去只想到宇宙射线密度决定核裂变、核聚变的深度,决定地球大气成分,以为中间层核聚变就结束了。可是地球大气运动最活跃的区间是对流层,动力是什么?常态化的阳光是解释不清楚的,地热也有些牵强,只有常态和偶发的核聚变相对合理。反复分析的结果,只有氧元素的形成区间相对合理,也与生命圈的范围吻合,第二周期最后两个元素的形成区间只有向海洋和地壳延伸了。太阳等恒星、太阳系八大行星、月球等卫星大气层的情况各不相同,重力和气压也不相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不可能雷同。

目前的气象学未必是这样认识的,结合起来研究是气象学的进步,希望有所帮助。

 

4552.生物圈与氧元素的形成区间

2021.12.27

氧元素是非常活跃的化学元素,可以与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化合物,也就是相对容易固化在化合物形态。

氧元素与碳元素也是氢元素形成和裂变的催化剂,有机物的主要成分,所以是生命元素。

如果氧元素不能源源不断的形成,很容易产生匮乏,不利于生物圈的存在。

如果氧元素的形成区间远离生物圈,其它元素的浓度就会增加,也不利于生物圈的存在。

所以,氧元素的形成区间与生物圈共存非常重要。

在思考对流层空气运动的动力时,我曾经想到与下地幔带电粒子的对偶运动,不排除这种可能。但是,结合生物圈的存在和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氧元素形成时的吸热反应更有可能是对流层空气运动的基本动力。

大气层的各个层次都可能是第二周期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只是远离我们感觉不到,所以对流层成为特有名词。

不知我的分析是否正确,仅供参考。

 

4553.我缩小了生物星球的范围

                          2021.12.27         

在没有分析氧元素形成区间的时候,许多星球都是我生物星球的怀疑对象,包括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因为核聚变的吸热反应可以在熊熊烈焰的后面创造出适宜生物生存的温度区间。

但是,氧元素的形成还需要重力环境,与地表重合的重力环境,因为生物要有落足之地!

某些微生物可能不需要落足之地,对于人类有意义吗?

这个分析一下子缩小了生物星球的范围,不但要考虑宇宙射线密度、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强度,还要考虑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是否与氧元素的形成区间重合。任何偏离,都不利于生物圈的形成。即使太阳同轨有若干类似的太阳系,类似地球的星球,太阳的轨道变化也会产生地球环境的改变。

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地球环境,无数偶然的重合!

还有,物质是有正反之分的,正反物质形态在一定范围是相互排斥的。反物质星球即使类似现在的地球环境,也不适合正物质地球人类生存。木卫二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卫星都可能是反物质星球。

 

4554.正光子空调

                          2021.12.28 

既然质子由1个正光子(或偏正电荷光子)、305个巨光子,中子依附质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是否可以依据核聚变的原理单独生产出正光子,调节环境温度呢?不排除这种可能。

问题是电流辐射各种光子的比例可能是相对固定的,只辐射单一光子,不知是否可能?

氧元素需要16个原子量的光子转化。如果即降温,又生产出氧元素,更是一举两得。

4554.正光子空调

                          2021.12.28 

既然质子由1个正光子(或偏正电荷光子)、305个巨光子,中子依附质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是否可以依据核聚变的原理单独生产出正光子,调节环境温度呢?不排除这种可能。

问题是电流辐射各种光子的比例可能是相对固定的,只辐射单一光子,不知是否可能?

氧元素需要16个原子量的光子转化。如果即降温,又生产出氧元素,更是一举两得。

 

4555.大气层中射线与磁场核聚变的主要区间

                      2021.12.29           

星际物质和能量的交流主要通过宇宙射线和星际磁场进行。前者交换与自身相反形态的氢、氦元素,后者交换正负电荷。

宇宙射线交流最为集中的区间是赤道附近,正负电荷交流最为集中的区间是星球两极。

因此,星球大气边缘的热层也集中在赤道附近,核聚变导致的主要降温区间还是在赤道附近。据说地球大气热层下面中间层的温度赤道附近是摄氏零下75-85度,而两极是摄氏零下45度。

核聚变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负电子转化为光子,是放热反应;一种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是吸热反应。

宇宙射线冲击地球大气层首先引发核裂变,是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随后是光子转化为地球大气层化学元素,是吸热反应。核聚变的程度越深,需要累积的光子密度越高,导致的降温也越为强烈,是以地球大气中间层赤道附近的温度低于两极。

地球大气热层和中间层也有磁场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过磁场强度与物质密度成正比,远不如地面磁场强度。所以,宇宙射线的影响高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影响。

宇宙射线导致核聚变的影响在地球大气中间层达到高峰,以后逐渐减弱。而磁场产生核聚变的影响逐渐增强,在地面达到高峰。所以,越是靠近地面赤道附近温度越高,两极附近温度越低。赤道附近堆积的主要是巨光子,单一光子是不会引发核聚变的。寒潮和降温除了光辐射的影响,主要由正反光子的形成和移动引发。

核聚变通常是一定重力条件下的连续核聚变,越是高端元素消耗的能量越高,降温效果越是明显,需要累积的能量也越高。所以,磁场温差有深度温差,地下没有阳光辐射,温度反而高于地面,甚至有岩浆出现。

由于核聚变的存在,任何星球内部的温度都不会无限增高,恒星也不例外。动辄上亿度高温的说法,不过是人们的猜想。

 

4556.金属元素的“缺陷”美

                          2021.12.30     

分析《元素周期表》,除了第一周期元素,左侧的全部是金属元素,右侧的p区才开始出现非金属元素和气体元素。

分析所有元素的内部结构,有着惊人的统一性:全部由氢同位素,或氢、氦同位素为基本架构,依次经历“氦核”、“氖核”、“镍核”、“钯核”(只有部分元素)、“钕核”、“铂核”、“铀核”、“110核”阶段形成,差别仅仅是表层结构的不同。与各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所谓0族元素)比较,左侧的元素全部存在“缺陷”:“缺陷”较大的全部是金属元素;“缺陷”相对较小的是非金属元素;没有“缺陷”的是气体元素。“缺陷”的程度,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展示。

我所以重视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原因就在于此。

各周期元素都是在一定重力区间形成的,可能存在一定的“势能”: “缺陷”越大,越容易实现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也就是形成分子结构。还有,就是导电性能相对优越。而相对完美的0族元素,几乎不能形成分子结构;次完美的非金属元素,结构相对“松散”。

我所以不太相信对撞机产生新元素的可信度,就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础架构都是一样的,对撞产生核聚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最大的可能性是全部裂变为光子,聚变为大气层元素。确切的说,可能是氧元素。

稀土元素是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较高的化学元素,相对容易成为化合物的“粘合剂”。它们的左侧还有两个元素,化学性质更为活泼。

除了核结构之外,分子结构是最为常见的物质结构,核结构可以看作分子结构的特殊形态。元素的“缺陷”可能与聚合度成正比。

 

                   4557.物质熔点和燃点的思考 

2021.12.31

物质熔点和燃点的思考,也是物质核结构与分子结构的思考。

熔点,是一定重力和化学条件分子结构变化的临界光子密度;燃点,是一定重力和化学条件核结构转化为光子结构的临界光子密度。

熔点改变物质的化合形态,燃点改变物质的核形态。

在不同重力和化学条件下,物质分子与核形态的形成和转化可能需要不同的光子密度,也就是临界温度。

地表自然环境,碳元素的熔点是摄氏3727度。而纯氧环境,碳元素可能在摄氏1000度裂变为光子。

某些大气层元素的核结构和分子结构,在生物体内形成和裂变,与生物体外形成和裂变,临界温度也不相同。

普通平炉炼钢与吹氧炼钢会有不同的效果,已经是生产常识。

氢元素在外太空环境就可以形成,地表自然环境摄氏570度才会裂变为光子。地下重力条件和光子密度,如果燃点仍然是摄氏570度,其它化学元素就不用形成了。

核结构与分子结构一旦形成就会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形成时的临界温度,可能也是改变的临界温度。不同化学条件,可能存在不同的临界温度。因为生物体温不可能达到摄氏570度,没有氢等元素的核裂变,生物体温不可能保持相对恒定。

大气层的重力和化学条件,只能形成大气层元素。所以,花费多高的对撞机把任何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都只能形成大气层元素。

地球化学元素的种类相对有限,可化合物的种类似乎无限。核结构的体积相对有限,分子结构的体积似乎无限。能源的利用价值是裂变为光子,材料的利用价值是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利用熔点改变物质形态,利用燃点释放物质能量,可以满足人类不同的需要。所以,研究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不同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熔点和燃点,很有必要。

 

4558.我2021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2022.1.1          

我2021年发表《探索集》126篇,最重要的成果是确认了地球环境最主要的氧元素的形成区间:上不过臭氧层,下不过海洋表层,主要形成于地球大气对流层。

这个分析与地球生物圈重合,符合化学元素形成与星球重力关系的判断,地球物质运动与地球物质形成对偶关系的分析。

传统物理学认为:阳光是推动地球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可阳光是相对恒定的因素,影响局限于地球表面,缺乏说服力。

我认为: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及引发的核裂变、核聚变是推动星球,乃至宇宙物质运动的原动力。

具体到我们身边的大气和海洋运动,影响对流层大气运动的主要是氧元素的形成;影响海洋运动的主要是钠元素的形成;包括二者相邻元素形成的影响。影响大气和海洋潮汐运动的是地日磁场,地月磁场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是次要因素。

受自身能力的局限,我的认识只能停留在理论分析阶段,相信会得到最终确认。

 

4559.气体恒星与聚变能是伪科学

                       2022.1.1          

我们看到的阳光来自哪里?直接来自太阳的很少。

据说太空的背景温度是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2.74度,约-271度),包括了所有星球辐射太空的光子密度。

我们看到的阳光主要来自太阳宇宙射线与地球大气撞击释放的光子,聚变为大气层元素之后剩余的部分。

太阳也不是气体星球,至少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与银河系核心之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和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两个小行星带存在共同磁场。

阳光也不是来自氘-氦4核聚变:部分来自星际宇宙射线交流产生的核裂变;部分来自星际磁场正负电荷交流形成的光子。前者类似地球大气热层的形成,后者类似地球存在的磁场温差。

地球都是固态星球,太阳怎么还会是气体星球?

太空中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氦两种。从宇宙射线分析前者约为百分之八十九,后者约为百分之十。太空中的氢元素几乎全部是质子,氦元素几乎全部是氦4,氘-氦4核聚变可能是自发的连续过程,并不需要摄氏一亿度的高温。据说地球表面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一亿度的高温任何化学元素都可能裂变为光子。

在地球表面,氢气中质子的比重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同位素“氘”的比重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同位素“氚”的比重约为零。只有高端元素内部,“氘”、“氚”架构才有增加趋势。也就是说,氢同位素“氘”、“氚”的形成需要重力条件。

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核裂变也最多可以释放上述光子,不会无中生有,是为质能守恒。氘-氦4核聚变没有任何质量损失,“聚变能”来自哪里?

在地球表面提取“氘”需要耗费大量能量,通过托马克装置(据说要达到摄氏一亿度以上的高温)聚变为“氦4”还要耗费大量能量,能否创造“聚变能”还是未知数,用科学陷阱来形容绝不为过!

所以,我呼吁我们国家应该尽早退出所谓“聚变能”的研究,集中国力于实用科学和有前途的基础科学。

伪科学应该停止宣传,以免贻害子孙,贻笑大方!

 

4560.星际磁场与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

2022.1.2

物质有正反之分,离子和分子形态的正反物质分别偏带正负电荷,聚集正负电荷,对偶组成星系和星际磁场,通过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共同成长,是我经过多年研究形成的宇宙观。符合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

同电相聚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核外电子、磁场、电磁作用力和星系。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形态共同组成的原子、分子和星球,太空中又存在类星体和黑洞两类对立的星球。所以,我猜测正反物质在微观和一定的宏观尺度相互排斥;在与质量对应的一定尺度又相互吸引。是以形成光子、核外电子、磁场、电磁作用力和星系。

类星体与黑洞不过是正反物质星球在正物质人类视觉中的不同表现形态:前者是反物质星球,辐射正光子和正物质宇宙射线,被我们吸引和接受,表现为类星体;后者是正物质星球,辐射反光子和反物质宇宙射线,被我们排斥,表现为黑洞。

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可能存在六种形态:正负电子对偶聚集的 “双电子光子”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形成“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形成“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巨光子”。

“双电子光子”可能拥有较强的穿透力,而只有正反光子和“巨光子”可能形成化学元素。没有偏电荷光子就没有正反光子与核外电子。

正负电子为什么出现上述组合,我不清楚,可能是客观规律,因此才有“双子星”等多核星系。银河系存在多条“悬臂”,可能是多核星系;太阳系和地月系统都是单核星系。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分成两个阵营:“巨行星”阵营和“类地行星”阵营。前者可能与太阳同期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后者伴随太阳新生层次逐步形成。所以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和十一个磁场(初始层次对偶银核某个核心对偶层次的一部分,两个小行星带分别对偶太阳尚不成熟的两个层次组成共同磁场),十五周期元素(分析《元素周期表》,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可能形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又称初始层次;以后周期与相邻周期元素的形成没有连续性,可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层次)。

分析宇宙射线,只有氢、氦,两种成分,所有组成系统的星球都要经历元素重组过程,才能转化为多元素星球。所以,都有气化和大爆炸的可能,表现为超新星爆发。

恒星通常为初始星球,不可能附属的行星都完成了元素重组,恒星还是气体星球。所以,我称气体恒星说是伪科学。

所谓“聚变能”伴随气体恒星说形成,违反质能守恒定律,我也称为伪科学。

类似的还有万有引力,不符合正负电子和正反物质星球之间的相互关系,应该抛弃。

依据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我认为星系由正反物质星球的不同层次对偶聚集形成,分别聚集正负电荷,通过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通过交流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共同成长。

所以,并非所有小行星都一定被地球吸引,是我们的敌人。第二月球迟早出现,首先是小行星带和光环,然后聚集为统一星球,通过元素重组成为多元素星球。

由于正反物质微观尺度相互排斥,反物质星球即使存在类似地球的环境,也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

 

4561.月球表面拥有固态氢、氦是欺骗

                       2022.1.3           

月球是系统内星球,对偶地核形成,与地核拥有共同磁场和磁场温差。所以,月球表面温度一定高于太空背景温度。

“氢”、“氦”都是熔点很低的气体元素,氢元素的熔点是摄氏零下259.19度;氦元素的熔点是摄氏零下269.7度。低于上述温度,才可能以冰雪的形态出现,月球表面即使夜间也远远高于上述温度。所以,宣传月球表面拥有大量“氘”、“氚”、“氦3”等地球表面都难以拥有的资源,是赤裸裸的欺骗。

地球表面“氘”元素在氢气中的丰度只有百分之零点零一五,一般通过电解重水获取;“氚”的丰度为零;“氦3”在氦气中的丰度只有百分之零点零零零一三八。化学元素的形成与重力条件密切相关,重力条件远远低于地球的月球,怎么可能大量拥有地球都稀缺的元素呢?

“氘”、“氚”、“氦3”不是固态矿物元素,不像月壤一样遍地可寻,不能以开发月球资源骗取群众探索月球奥秘的热情。而上述元素的核聚变是否可以产生取之不尽的能量,满足人类需求,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不可能!

因为上述元素全部转化为光子,也数量有限。氘-氦4核聚变没有能量释放;氚-氦4核聚变最多释放两个中子的能量;氦3-氦4核聚变最多释放两个质子的能量。都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的实惠。

而提取上述材料,实现上述聚变,不知耗费多少资源?迄今也是画饼充饥!

 

4562.通过分子结构与核聚变看星系合并

                           2022.1.5              

如果万有引力是真理,核外电子与分子结构就不会存在,核聚变就是寻常事,没有必要研究托卡马克装置。

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某些化学元素可以产生分子结构,0族元素不使用特殊手段不会产生分子结构;尽管氢、氦元素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人工引发核聚变都要借助对撞机和托卡马克装置。

所以我说:万有引力不是真理,因为不是普遍规律。

现在看星系合并:饱和态的星系类似0族元素,只有拿走一部分核外电子,才会产生核外电子共轭。谁来执行原子离子化的工作?

太空小行星不足,可能产生星系之间的分子结合,难以全部融合。

如果是不同物质形态的恒星系统,可能相互排斥,只能远远相望!

所以,想象不是真理。

太空尺度很大,可能发生影像重合:看似十分接近,其实相距很远。

每一个系统的形成,都要汇聚广阔空间的物质,造成寥廓的真空范围。我们身边物质相对稠密,都难得一见相互融合,太空如何轻易发生?

所以,不要把科幻小说和电视剧当成科普读物和真理。

 

4563.质子与中子的差别和中子递增趋势

2022.1.7

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在原子核内,二者是一个偏电荷光子的差别,不是一个电子质量,而是三个电子质量。所谓弱作用力,特指“氚”架构中一个中子衰变为质子的过程,也就是一个氢同位素转化为氦同位素的过程。“氦3”同样是不稳定架构,可能转化为“氦4”(目前还是我的猜想)。

自然界,氢同位素中纯质子“氕”的丰度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氘”的丰度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氚”的丰度为零。而高端(相对于氢同位素)元素内部,纯质子的丰度为零;“氚”架构有递增趋势。92号元素“铀235”中,235是原子量,92是元素序号,也是质子数量、核外电子数量。235减去92的倍数等于51,就是“氚”架构的数量,余数是“氦4”(优先)和“氘”架构的数量。依次分析所有元素的内部结构,我们会发现“氚”架构,也就是中子递增趋势。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质子数量决定元素性质,中子数量决定同位素数量,质子起决定作用。中子的作用是什么呢?除了核内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有同电相聚作用外,巨光子是否存在电磁作用力,有助于核架构的稳定呢?不排除这种可能。否则,难以解释强作用力的由来。而质子与中子组合中不同的巨光子数量是否说明类似电子现象的某种极值现象?值得深入研究。

我所以分析原子结构,源于不同化学元素不同物理化学属性的好奇,可不同分子结构同样存在不同物理化学属性,这点具有统一性。

纯质子难以进化为高端化学元素,却是常规燃料的组成分子。从碳氢化合物“碳”和“氢”元素不同的燃点来看,纯质子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也相对容易从光子转化而来。生物本就不耐高温,光合作用光子密度的起点很低,氢元素的裂变临界温度也很低,复杂化学环境可能有助于核聚变、核裂变。

所以,我质疑托卡马克装置的必要性。

宇宙射线中纯质子的比重为百分之八十九,“氦4”的比重为百分之十,“氦4”来自哪里?外太空和太阳表面有一亿度的高温吗?地球大气元素形成于地球表面,有一亿度的高温吗?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离子化需要一亿度的高温吗?一亿度的高温,什么化学元素还能够存在?投进什么都会裂变为光子。

质能守衡是基本科学定律,我们却幻想无中生有。若存在聚变能(电子向光子的聚变除外),太空还会那么寒冷,地球还有生物存在吗?

据说250公斤“氦3”就可以解决全世界一年的能源需要,哪里去找?可能吗?

自然界“氘”、“氚”、“氦3”的稀缺可能各有原因:前二者可能相对容易聚变为高端化学元素;“氦3”可能相对容易转化为“氦4”。

 

4564.宇宙的不同层次

                           2022.1.9     

分析《元素周期表》,元素存在不同的层次,与元素的周期契合。

分析光子结构,有不同的电子组合,与正负电子的组合规律契合。

分析物质的分子组合、生物组合、星球组合、星系组合,都有客观规律支配。目前人类对宇宙的观察和研究仅仅停留在光子星核阶段,甚至光子星核的表面,连类星体是反物质星核,黑洞是正物质星核都没有形成共识。

所以,宇宙在我们眼里还是朦胧的一片。

既然物质有不同的组合形态,宇宙也会有不同的组合层次:光子星核的宇宙是我们接近了解的宇宙,深入下去还会有原子层次的宇宙,分子层次的宇宙,生物层次的宇宙,星球层次的宇宙,星系层次的宇宙,等等。朦胧的宇宙就会渐次清晰,宇宙中存在的物质能量的交流和循环,就会一一展现在我们面前。

人类文明才不过几千年,我们对客观世界已经有了相对系统的了解,再过几千年、几万年呢?

星球、星系的变化可能以十几亿年为周期,生物的进化可能以数十万年为周期,真正的突飞猛进是人类的进化,最近几百年的科学进步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

目前我还搞不明白的星际源源不断正负电荷的交流和发电机源源不断的电流来自哪里,揭开生物层面宇宙的奥秘可能才会清楚。

人生有限,人类文明的传承相对久远,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尽快揭开宇宙尽可能多的奥秘!

 

4565.通过核外电子了解宇宙的秘密

                          2022.1.11          

物理学已经诞生很多年了,至今存在许多似是而非、相互矛盾的理论,亟需正本清源。

从四个基本物理作用力来看,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前者特指核的牢固,后者特指核的脆弱。万有引力与电磁作用力,也是相互矛盾的一对,因为电磁作用力存在“异极相斥”。

强弱是程度对比,不是原因;万有引力是局部真理,不是普遍规律。所以,不应该冠以基本物理作用力。

核外电子是核的一部分,却有离子现象发生;“氚”架构也是核架构,却不牢固;正反物质在微观和一定的宏观尺度相互排斥;核力再强,也不会“吞噬”核外电子。这些都是对目前所谓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嘲讽!

所以,我不认为它们是基本物理作用力。

电子、电流、原子、星球,都有同电相聚现象存在,“同电相聚”应该属于基本物理作用力;

核外电子现象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应该属于基本物理作用力;

光子、核外电子、电磁作用力、星系的形成,可能都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产物。

电磁作用力作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我没有异议。

夸克,是人类最早分割原子的假说,目前已经增加到六种之多,成为物理学中的“玄说”,远不如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简单明了。

光子与化学元素之间的相互转化是质能守衡的基础,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应该带有磁性,才能被托卡马克装置束缚在一定范围之内。正负电子存在质量,光子会没有质量吗?目前教科书(物理学)对光子的定义不应该修订吗?

中微子可以轻松穿透地球,人类是如何发现的?是否也是假说?

我是通过核外电子现象的分析提出上述疑问和对宇宙新的认识的。微观表象与宏观表象有共同的客观规律支配,正负电荷的存在是物质世界的基础,正负电荷的物理属性决定宇宙的基本面貌,决定基本物理作用力。

所以,“同电相聚作用力”、“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和“电磁作用力”应该是基本物理作用力。离心力可以成为补充。

 

4566.不同重力条件0族元素亲和力的不同

2022.1.12

在基本物理作用力中,应该有亲和力的一席之地,因为无论核结构,还是分子结构,亲和力非常重要。问题是亲和力只是表象,没有揭示其形成的物理化学原因。

还有,所谓亲和力不是一成不变的:条件改变,惰性气体“氦”和“氖”也会成为核结构的一部分,甚至是高端核素的共同内核。

宇宙射线中“氦”的比重高达百分之十,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比重是五点二万分之一,最大的可能是参与核聚变,成为高端元素的一部分。

分析《元素周期表》,“氦”是所有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氖”是其后元素的共同内核,改变的只有存在条件:重力环境的不同。

在地球表面,“氦”与氢同位素“氘”、“氚”混合,能否自然聚变为第二周期元素,我不清楚,因为没有实验条件。连续核聚变形成的第二周期元素,一定以“氦4”为内核。

在地壳和软流层,及更高重力条件形成的化学元素一定以“氖”架构为共同内核。重力条件改变,惰性气体也会具有强烈的亲和力!

所有0族元素都会成为高端核素的一部分,差别是有的以相对独立的形态,有的表现为压缩形态(第六及以后周期)。

受0族元素物理化学属性的提示,我非常看重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化学意义,只是不能科学解释形成的原因。如能揭开,对人类科学的发展无疑是巨大贡献!并且,很可能增加一种基本物理作用力。

 

4567.如果存在“聚变能”,地球就是人间炼狱!

                          2022.1.13               

分析地球物质成分,氮、氧化物占有很大的比重。也就是说,没有持续产生的“氮”、“氧”元素,地球大气层很快就会缺乏这两种元素。

根据质能守衡定律,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要耗费大量的能量,因为核聚变的本质是大量能量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正负电荷转化为光子的过程除外)。

分析宇宙射线,氢元素为百分之八十九,氦元素为百分之十,是所有小行星的基本物质成分。没有元素重组的核裂变、核聚变过程,所有星球都是一颗冰球。

据说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也叫增温层,温度高达上千k,源于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热层下面是中间层,温度降为摄氏零下四十五到零下八十五度,然后是逐渐的升温过程,主要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其间也有核聚变发生,平衡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氮”、“氧”元素主要形成于中间层下面的大气层,没有它们的持续形成,地球还是炼狱。

我在一本教科书中看到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三十六倍,经过分析认为应该是中子的质量,因为质子存在核外电子,这个数字不应该出现偶数。所以修订为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如果核聚变不是吸热反应,而是放热反应,我们面对的就是越来越热的地球。

我们知道地壳下面是岩浆,一般认为来自放射性元素的核裂变。放射性元素来自哪里?什么放射性元素可以持续裂变四十六亿年?为什么地壳没有变成岩浆?还是因为核聚变的本质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属于吸热,而不是放热反应!所以,“聚变能”是伪科学。

太阳表面烈焰熊熊,也会存在相对降温的区间,所以不是气体星球,更不是光子星球。

太阳不但与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交流正负电荷,表层(初始层次)更与银河系核心的一部分交流正负电荷,拥有十一重磁场,还有宇宙射线的冲击,所以表面呈现熊熊烈焰。

伴随地球的成长,不排除也有呈现表面熊熊烈焰的一天!但是不会由表及里,全部是熊熊烈焰。

 

4568.利用重力控制生产稀缺元素和化合物

2022.1.14

为什么宇宙射线只有“氢”、“氦”两种元素?改变重力环境,惰性气体都会成为高端元素的共同内核?

还有,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汽油和淀粉早已有之,可能也与重力控制有关。

分析《元素周期表》,元素的不同周期形成元素的不同层次,星球的不同层次,也与重力环境的改变密切相关。利用重力控制生产稀缺元素和化合物,可能远比千辛万苦的勘探、挖掘、筛选、提炼相关物质来的容易!

分析氢元素的裂变临界温度和不同碳氢化合物的裂变临界温度,不同化学环境也有利于不同物质形态的改变,催化剂和目标化合物的筛选同样重要。

精确测定不同物质形态形成的临界温度、重力条件和化学环境,实现人工合成,是人类科学发展的重要飞跃!希望不远的将来成为现实。

 

4569.核聚变路径的思考

2022.1.15

核聚变包括光子形成与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变。

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就会有光子形成,产生磁场温差。达到临界温度,就会有与重力环境适合的核聚变发生。所以,核聚变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

所有化学元素都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组成的,不同周期显示了周期内元素的最高层次,第二周期开始基本由“氘”、“氚”、“氦4”三种架构组成。

大气层中,这三种架构的丰度几乎为零,可以认为一旦出现就聚变为相关重力环境下的高端核素。

是光子首先转化为上述三种架构,直接聚变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高端核素,还是在已经形成高端核素的基础上再次聚变为新的核素,是两条不同的聚变路线,没有经过实验不能确定。

还有,化学元素都是由“氦核”开始,通过表层结构的改变逐步形成的,具有几乎相同的基本架构。两个元素可以相对容易的组成分子结构,很难不破坏整个结构聚变为原子量之和的高端核素。所以,我质疑对撞机生产高端核素。

人工生产高端核素,首先需要形成与核素形成相适应的重力环境,然后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和路径。材料中最好有一部分接近的核素,一部分容易裂变为光子的材料,通过结果检验合适的路径。

核聚变直接产生高端核素需要耗费大量的能量,产生与核裂变相反的物理效应,要事先有所准备。可能用到高端压力机和炸药,某些易燃易爆物质。

等量核聚变不会有能量释放,差量核聚变可能伴随核裂变,要有预防。连续核聚变可能产生局部强烈降温,产生飓风效果和负压效应。

利用核聚变生产高端核素和化合物是新事物,远比“小太阳”解决能源问题靠谱。可以先从第二周期的头两个元素(可能需要空间站外面的真空环境)和“钨”变“铼”,二氧化碳加氢生产汽油开始,逐步深入。

任何科学进步都是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幻想到实际。我研究原子结构这么多年,为的就是造福人类,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终于又进了一步!

 

         4570.从零重力开始测试各种元素的形成条件

2022.1.17

宇宙中的所有元素都是自然形成的,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形成的条件,才能人工合成元素。所以,我们要从零重力开始测试各种元素的形成条件。

并非所有元素都是零重力条件形成的,可能只有第一周期元素接近零重力条件形成。慎重起见,不妨多测试几种可能。

温差代表不同密度的光子,正物质材料燃烧产生的光子一定包括正物质元素形成需要的光子。电加热可能包括所有类型的光子,穿透力很强的光子未必是化学元素形成需要的光子,不妨从外太空开始测试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第一周期元素向第二周期元素的转化。

所有系统内星球的形成可能都要经历元素重组,甚至大爆炸的过程。可以通过不同剂量氢气(氦气)充入真空密闭环境的爆炸创造不同重力环境,测试何种化学元素形成。还可以通过万吨水压机和高密度炸药的爆炸,测试不同重力对不同元素形成的影响。

我不知道化学元素的形成是否需要临界温度,接近熔点可以蕴藏一定的能量,人工加热可以创造不同温差。

我是根据《元素周期表》与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结构,判断不同重力条件可能对不同元素形成的影响,只有经过检验才能逐一证明。

化合物的形成和改变,重力环境也是重要因素。还有,不同化学环境也会影响核裂变、核聚变的临界条件与化合物的形成、分解。

我只有想象力,没有实践条件。国家有关部门和国际上是否已经进行类似实验,我不清楚,希望我们不要落后。

 

4571.强弱作用力是人类对自己无能的掩饰

2022.1.19

强弱是程度概念,不是原因。强作用力特指原子的牢固,弱作用力特指“氢”同位素“氚”向“氦”同位素“氦3”的转化——一种核裂变现象,后者是对前者的否定。

在物理学相对落后的时期存在这种相互矛盾的模糊认识情有可原,在核裂变已经成为重要能源,核聚变也在开发之中的今天,还让这种模糊认识堂而皇之的标榜为基本物理作用力,实在是一种嘲讽!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元素的形成始于表层结构的微小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基本架构不过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高端核素基本由其中的三种形态“氘”架构、“氚”架构、“氦4”架构组成。燃烧现象和光合作用说明质能可以相互转化,原子的奥秘已经展示在我们面前。前进一步,就是人类科学的巨大进步。墨守成规,没有风险,也没有进步!

还有万有引力,是对排斥现象和离心力的漠视,典型的局部真理取代普遍规律,也位列四个基本物理作用力之一。

受人类科技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制约,物理化学充斥假说,不足为奇。心安理得,长期如此就有些奇怪了。满足于故纸堆和六十分万岁,还是开创历史,取决于人生的选择。

揭开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万有引力和电磁作用力之谜,补充以科学解释和新的发现,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4572.“重氢”还是“轻氢”可能确定油气资源的出处

2022.1.20

据说大气层的氢气中“氕”的丰度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氘”的丰度是百分之零点零一五。可分析元素结构,“氕”以外高端核素中“氕”的丰度为零,“氘”、“氚”的丰度为百分之百,据此可以确定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有关。

“氕”架构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可以视为“轻氢”;“氘”架构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氚”架构由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可以视为“重氢”。油气资源如果来自生物转化可能由“轻氢”组成;如果来自地下碳氢化合,可能由“重氢”组成。油气资源有机成矿、无机成矿,或者兼而有之的争论可能因此画上句号。

我以前是油气资源有机成矿的信徒,发现油气资源和煤矿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的现象以后转为油气资源和煤矿无机成矿的拥护者,认为它们可能由碳酸盐和二氧化碳转化,或者两种可能并存。

有没有科学方法鉴定呢?“轻氢”还是“重氢”可能立判!

我没有条件进行相关鉴定,只能提供相对科学的猜想。

 

4573.中子向质子的转化与中子星的荒谬

                          2022.1.20 

中子依附质子形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具有1836个电子质量;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具有1834个电子质量。脱离质子,中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通过贝塔裂变转化为质子。

贝塔裂变是中子中的一个巨光子裂变为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一个偏正电荷光子,转化为质子的过程。为什么不是裂变为正负偏电荷光子,成为能量释放,而是巨光子中一个偏负电荷光子裂变为正负电子?我不清楚。可能前者会导致整个原子裂变为光子,核束缚不允许这种裂变。

通过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对比,我们看到中子可以裂变为质子,质子不可能转化为中子。所谓“星球塌缩”将质子的核外电子压缩到核内,转化为中子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中子星不过是某些人的猜想。

星系的形成源于正反物质形态的存在,它们的分子形态分别偏带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才能组成统一体,成为星系。中子星显然不会与任何星球组成系统,形成磁场。独立的中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中子星可以存在多久?

还有,星球的形成源于同电相聚,中子没有偏电荷属性,如何聚集为星球?

联想到核电站事故中大量氢气的产生和爆炸,极有可能是中子外泄转化为质子形成的,因为中子的穿透力很强,会首先扩散到环境中,转化为氢气。

 

4574.“重氢”哪里去了?

2022.1.22

“重氢”,特指结构中带有中子的氢同位素,只有“氘”、“氚”两种同位素。

查阅资料,氢元素中纯质子“氕”的丰度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氘”的丰度是百分之零点零一五,“氚”的丰度为零。可分析“氢”以外元素结构,几乎全部由“氘”、“氚”、“氦4”架构组成,宇宙射线中“氦4”架构也占百分之十。可见氢同位素中“重氢”的比例并不低,只是一旦出现就可能转化为高端核素。我不知道“氘”气瓶中的“氘”气是否自动转化为“氦4”和高端核素?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说明只要三种核素并存,就会自动聚变为与重力环境适应的高端核素;如果答案是否定的,说明任何化学元素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核聚变不是轻易发生的。核聚变的条件是什么?

分析第二周期元素,“锂6”由“氦4”内核外加一个“氘”架构组成;“锂7”由“氦4”内核外加一个“氚”架构组成;以后元素依次递增“氘”,或者“氚”架构组成。

我称第二周期元素为“大气层元素”,因为地球上它们主要在大气层形成。首先形成的可能是“锂”元素,最后形成的可能是“氧”元素,最后两个惰性气体元素可能深入地下和水中才能形成。否则,我们就会生活在惰性气体之中了。可见不同周期元素的形成空间可能存在部分交叉,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太阳是气体星球,也是“重氢”气体,“轻氢”不可能发生核聚变(分子聚变除外)。地球都已经完成元素重组,太阳还停留在前元素重组阶段吗?

查阅资料,氢气的燃点是摄氏五百七十度,碳氢化合物的燃点均低于此温度。摄氏一亿度的高温(据说核聚变需要摄氏一亿度以上高温),即使太阳核心区域,什么元素可以存在?创造摄氏一亿度的高温,需要耗费多少能源?即使核聚变可以释放能量,这样创造核聚变很有可能也是入不敷出!从质能守恒定律出发,氢元素全部转化为光子,也能量有限,何况“剩余”能量?“聚变能”的鼓吹者,是否尊重科学?

分析太阳表面直到我们身边的环境温度,只有摄氏数千度到接近绝对零度,宇宙射线和大气层元素是如何形成的?“氧”元素每时每刻都在我们身边形成,才有相对稳定的氧环境,说明目前的许多物理学“定论”都应该抛弃!

外太空和大气层中的“重氢”丰度所以低,因为直接聚变为高端核素了,舍此我找不到更好的原因!所以,我建议从零重力开始,测试元素的形成条件,揭开元素形成的秘密。

 

4575.元素与星球层次相对的统一性

2022.1.22

    通过核外电子构型,我们知道元素存在层次结构。通过地震波的分析,我们知道星球也存在层次结构。它们之间有无内在联系和对偶关系呢?把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我们就会发现各周期元素的两头都是熔点相对较低的元素,逐步过渡为熔点相对较高的元素。如果星际正负电荷均衡分配,不同周期元素对应星球不同重力环境形成,熔点的不同就会产生星球的层次现象。在不了解深层次的物理化学原因之前,不妨允许一些形而上学的看法存在。

针对已经了解的地球层次,我将第一周期元素称为太空元素,因为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元素;将第二周期元素称为大气层元素,因为最接近第一周期元素;将第三周期称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因为地壳主要由第三周期元素构成,与岩浆的成分类似;将第四周期元素称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称为下地幔元素,纯粹是机械化分。由于前五周期元素存在承前启后的连续性,我认为可能构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而第六周期开始,核外电子构型出现了新的变化,元素形成的连续性受到破坏,元素密度和数量进一步增加,有可能一个周期的元素形成星球的一个对偶层次(可以产生对偶星球的层次我称为对偶层次),我将第六周期元素称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称为内地核元素。古登堡不连续面可能由地日磁场与地月磁场的相互排斥形成。伴随第七周期元素的逐步完善,可能出现第二个月球和第二个古登堡面。

“重氢”的形成对于元素的形成可能有决定性作用,核外电子构型的规律性必定由客观规律决定,只是我们还不了解其中的奥秘。比起夸克理论,已经是非常大的进步了!

不同重力条件决定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是客观规律,对偶星球的不同层次可能是相对真理。地球氧元素的形成目前可能在对流层,今后未必还在对流层;而太阳大气层可能有部分熔点较低的第三周期元素。

第一周期元素只有一个层次,第二周期元素全部是两个层次,第三周期元素全部是三个层次,而第四周期“镍”及“镍”以前元素只有三个层次,“镍”以后元素才是四个层次。第五周期“钯核”以前元素也不是五个层次,“钯核”以后才是五个层次。第六周期“钕核”以前元素也是四个层次,“钕核”以后,“铂核”以前是五个层次,“铂核”以后才是六个层次。可见元素的层次变化具有相对性。元素的层次变化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可能影响它们的化学属性。

 

4576.一次成型可能是核聚变的基本形式

                          2022.1.23       

分析《元素周期表》,每一种相对高端的核素都是前一种核素增加一个“氘”,或者一个“氚”架构形成的,可以称为渐次核聚变。如果核聚变普遍以这种形式出现,一定会有大量的“重氢”形态存在,氢元素中“重氢”的丰度就不会这么低了。

还有一种核聚变形式:由一定密度种类齐全的光子,在一定重力条件下,依次经过核聚变的各个阶段,一次性形成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越是高端的化学元素,一次成型需要的光子密度越高,产生的降温效应越是强烈。强烈的地质运动和强烈的大气、海洋运动,可能就是这样形成的。

可是我们身边普遍的大气、海洋和地质运动还是相对和缓的,极端运动形态只是偶发现象。所以,不排除两种核聚变形态并存的可能。

连续核聚变可能在离子形态下连续进行,一旦形成相对独立的“重氢”形态,就会增加核聚变的困难。地下的高温高压环境可能有利于“重氢”离子形态的保持,相对容易形成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

猜想,还是猜想!因为没有实验条件,总比什么都不做好些。

 

4577.目前地球环境的决定性因素

                          2022.1.26     

伴随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宜居星球的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对此发表一些个人看法。

一、 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决定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

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主要来自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交流两个方面,地球在太阳系的位置决定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距离太阳越近,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越高;距离太阳越远,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越低。都会影响地球大气热层的厚度和大气成分的构成,近地环境温度。

二、 太阳对偶层次的厚度和地日磁场的强度

太阳目前可能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初始层次对偶银河系某个核心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其余十个对偶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初始层次和两个小行星带,交流正负电荷,组成共同磁场。对偶层次越厚,偏电荷程度越高,交流正负电荷和磁场的强度越高,形成的磁场温差越高,影响星球表面环境温度。

三、 地球大气层的厚度

    地球大气层属于地球初始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固态部分越高,气态部分越低,大气层的厚度越低,直接影响第二周期元素的形成区间。举例来说:目前地球大气层的厚度,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正好位于臭氧层和部分海洋之间,与地球生物圈重合,才有地球的生机勃勃。大气层的厚度增加,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提高,第二周期最后两个元素的形成区间就会提升到地球表面,地球生物圈就可能消失,因为地球生物不可能生活在主要是惰性气体充斥的空间;地球大气层的厚度降低,我们就有可能生活在目前地球大气中间层的低温环境,缺氧,甚至缺氮。

四、 太阳系在银河系的轨道位置

    地球不仅环绕太阳运行,还跟随太阳环绕银河系运行。银河系是多核星系,太阳是环绕多核运行,还是环绕其中一个单核运行,情况完全不同:前者对太阳轨道影响不大;后者会使太阳有时进入银河系核心区,有时远离银河系核心区,冰火两重天!

五、 星球和星系的成长周期

    星球和星系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巨行星,伴随星际物质能量的获取和交流,星球和星系都会缓慢成长,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可能都是伴随太阳新的对偶层次的出现渐次形成的,太阳系巨行星和地球的卫星也是这样形成的,每个周期可能十几亿年。

由于银河系是个庞大的系统,星球和星系的成长周期可能类似,就会出现星球元素重组的集中发生,也就是超新星的集中爆发。即使地球处于宜居环境,也会在整体环境的恶化中导致生态系统的毁灭。

六、 物质有正反之别

    正反物质在微观尺度可能相互排斥,所以迄今为止未见正反物质组成的原子和分子形态。也就是说,即使存在类似目前地球环境的反物质星球,也不适合地球生物生存。

综上所述,宜居星球需要复杂因素的共同作用,地球的目前环境不是个别因素决定的。太阳同轨就有若干类似的太阳系和地球,未必都有太阳和地球目前的太空位置和环境。所以,不要听风就是雨,以为到处都有人间乐园。要立足地球,珍惜眼前,办好自己的事。

 

4578.系统相对饱和态

                        2022.1.27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所有元素都有相对稳定的形态,这种相对稳定的形态就是系统相对饱和态。

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自由质子和其它元素近在咫尺,不是谁都可以组成分子形态。

为什么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由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它们自发的倾向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组合,而不是其它组合?也是因为系统相对饱和态,与系统相对不饱和态。

我不知道其中的原因,知道是普遍现象,可以用客观规律概括。

所以,不要以为两个黑洞、两个星系挨得很近就一定会合并,或者相互吞噬。

万有引力不是客观规律,因为不是普遍现象,忽略了排斥力、离心力和系统的相对饱和形态,所以不是基本物理作用力。

吸引力是基本物理作用力,上升为普遍现象就错了,因为与事实不符。

 

4579.黄金是外地核元素

2022.1.30

打开电脑,就被南非的一个大坑埋藏着世界一半的黄金吸引住了。然而,来源成不解之谜不敢苟同。

黄金是第六周期“铂核”元素,只在“铂核”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氘”架构,与第四周期的“铜”、第五周期的“银”元素都是过渡区间ds区间的第一个元素。

无独有偶,这个区间的三个元素都是贵金属元素,拥有类似的物理化学属性。可以想象:下一个周期的类似元素“111元素”同样拥有类似的物理化学属性。

地核元素来到地壳是很不容易的,需要通过古登堡不连续面,也就是地日磁场与地月磁场相互排斥形成的隔离带,还要通过上下地幔和软流层,没有千载难逢的地质大变迁,很难做到。

稀土元素也是第六周期元素,不过是“镍核”与“钕核”元素,在“金”元素形成之前,拥有更多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不如黄金珍贵。

在“金”元素的表层结构再增加一个“氘”,或者“氚”架构,就是不值钱的“汞”元素;增加三个“氘”,或者“氚”架构,就是“铅”元素。核聚变不能严格控制,发财梦就会功亏一篑!

古人总想通过化学法点石成金,没有一例成功,因为化学元素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今人幻想通过核聚变解决能源问题,却不知核聚变(光子形成的核聚变除外)主要是吸热反应,放热的概率很低,十之八九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实践出真知,有人实践总比无人实践要好,我国最好不要当“冤大头”!

 

4580.地球转化太阳时月球才可能转化为地球

                           2022.2.9                

今天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说月壤中蕴藏的氧元素可供地球人生活十万年。

分解地壳中的氧元素,供给地球人呼吸,或许真有可能。问题是人类生存不仅需要呼吸,还需要氧元素带来的生物圈和水环境,目前的地球才有可能。

月球的质量、可供吸引的宇宙射线,都不足以形成目前的地球环境,或许地球转化为太阳时,月球才可能转化为地球。

分析《元素周期表》,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重力条件,氧元素的形成也是如此,不是“宜居区间”的所有星球一定“宜居”。

月球是伴随外地核形成的反物质星球,本质上排斥太阳宇宙射线,只与外地核交流正负电荷,拥有共同磁场,故只有地球转化为太阳月球才可能转化为地球。

目前的地球环境,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才处于地球表面,大概处于臭氧层和部分海洋之间。所以,地壳中才会有那么多的氧元素化合物。而月壤中的氧元素化合物,只有月球元素重组时产生的一点点,根本不能与目前的地球环境相提并论。

即使月球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月球上的氧元素也是反物质氧元素,地球人难以利用,因为迄今为止没有发现正反物质共存的原子和分子形态。人类依靠月壤中的氧元素生存,是又一个科学陷阱!

为什么最早登上月球的国家都对继续探月失去了兴趣?发现月球是反物质星球不无可能。

星系不是依靠万有引力形成的,而是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形成的,类似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的关系。银核与地球同属正物质星球,太阳与月球同属反物质星球,才能形成系统。地球“宜居”,月球还可能“宜居”吗?

 

4581.通过氧元素的形成分析核聚变的规律

2022.2.10

氧元素可以说是我们身边的化学元素,不仅唾手可得,而且形成区间就是我们身边。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元素。并且,“氦4”的比例很高,是外太空环境可以形成的最高元素形态。而“氘”的比例很低,说明“氘”-“氦4”聚变是自然转化。

第二周期元素是在第一周期元素基础上形成的,依次增加的只有“氘”、“氚”两种架构。是在已有元素基础上依次发生新的核聚变,还是在“氘”、“氚”、“氦4”架构同时存在的情况下,直接聚变为一定重力区间必定形成的单一化学元素?是核聚变的两种不同形态。上天入地都很难,而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就在我们身边,可以就近观察和分析。所以,我建议通过氧元素的形成分析核聚变的规律。

当然,如果有条件上天入地一定的程度,考察确定第二周期元素的不同形成区间和方式,更具说服力。只是我都没有条件办到,只能提出建议,希望我们国家可以为人类做出这个贡献。

 

4582.来自地核的火山喷发

                          2022.2.12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六周期元素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是内地核元素,分别形成于内外地核的重力环境,是怎样来到地壳中的呢?思来想去,只有火山喷发一个途径。

寻常火山喷发看到的岩浆不过是软流层元素,上下地幔元素都难得一见,更是别提内外地核元素了!什么样的火山喷发可以将内外地核元素带到地壳中呢?一定是非同寻常的火山喷发,翻天覆地的火山喷发,凤凰涅槃的火山喷发!两种情况可能产生这种火山喷发:月球形成时的元素重组,可能产生类似超新星爆发的能量释放,显著改变外太空环境,带来太阳系,甚至银河系一定时期的“疯长”,后果就是翻天覆地的地质变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银河系是多核星系,太阳系的运行轨道不是环绕整个银核,而是环绕其中一个内核运行,周期性的深入银河系核心区间,同样会带来太阳系所有星球一定时期的“疯长”,后果同样是翻天覆地的地质变化。

一个小小月球的元素重组怎么可能影响整个太阳系,甚至银河系的太空环境呢?如果您承认银河系是一个整体,形成于银核的元素重组,就不足为奇了。

分析宇宙射线,只有“氢”、“氦”两种元素,说明外太空的重力环境只能形成这两种元素,原始星球全部由这两种元素组成,没有元素重组就不会有多元素星球形成。

物质有正反之分,离子和分子形态必定偏带正负电荷,形成对偶集团,也就是初始星系。达到一定的规模,开始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磁场,带来升温,形成对偶星云。达到临界温度和压力,就会发生核裂变、核聚变,也就是超新星爆发。超新星爆发不会是一个奇点,至少也是两个奇点,甚至多个奇点,就不能称为奇点了。

元素重组形成星球层次,分析不同周期元素的熔点,就会发现层次现象不可避免。初始层次可能包括《元素周期表》上面的前五周期元素,细分层次虽然很多,数量不过54个,质量很低,密度不高,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第六周期开始,每周期元素增加为32个,元素结构也发生显著改变,不能通过前一周期元素的连续核聚变形成。可能每一个周期的元素形成星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相对独立的对偶星球,这个对偶星球必定是相反物质星球。所以,我认为星系不是万有引力形成,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形成。

我不是否定引力的作用,而是否定万有引力,没有区分的引力。同电相聚产生的引力,怎么可能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的引力相提并论?前者是统一的向心力,后者是远吸引、近排斥的磁场作用力,俗称“核力”。前者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后者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

银河系形成就是一个庞大的星系,而初始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巨行星,以后伴随太阳层次的增加陆续产生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小行星带是还没有聚集在一起的对偶星球阶段。

我们不可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结构,却可以依据对偶关系分析星球结构:地球有两个对偶层次,地日、地月两个对偶磁场;太阳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一个对偶磁场,十五周期以上的元素;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全部拥有七个对偶层次,七个相对独立的磁场,十一周期元素。小行星带是否与主星对偶层次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磁场,我不能确定,这里假设已经形成。

初始银河系与初始太阳系是同期形成的,各个星球的成长发育进度类似,必然产生初始星球元素重组的集中爆发。与月球元素重组同期进行的可能还有太阳系四颗巨行星类似卫星与太阳系新生行星的元素重组,整个银河系类似星球的元素重组,对外太空环境的影响可谓翻天覆地!部分地核元素冲破重重阻碍以内火山喷发的形式来到地壳,完全可能。

银河系核心区间银核宇宙射线的强度肯定强于其它区间,虽然主要与太阳交流物质能量,却可以影响太阳宇宙射线强度的变化,间接影响地球的成长发育,带来异常地质活动。不过比起前一个因素,似乎可以忽略不计。

我还设想过星球元素重组在地壳中残留部分高端元素的可能:原子弹爆炸都可能形成部分非常高端的元素,星球规模的爆炸难免残留部分高端元素。不过星球元素重组可能还有相对缓和的形式,不能确定。

野外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地壳破烂不堪,第六周期及以上元素终究是微量元素,内火山喷发可以解释。而没有地球元素重组以后发生的巨大破坏,是不会产生这种效果的,前两种解释可能成立。不过,地球的年龄、月球的年龄、太阳的年龄要重新判断。我们不能因为地球岩石的年龄最高发现到46亿年,就判断地球、月球、太阳的年龄都是46亿年,也太武断了吧?

 

4583.星际磁场相对的无序和可能的有序

                          2022.2.14            

我是从原子结构的分析,延伸到星系结构的分析,形成了相对完整的宇宙观。

即使如此,也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星球和星系成长的物质和能量来自哪里?庞大的星球和星系真的不需要支撑就可以悬浮在类似真空的环境里吗?切割磁力线,就可以产生源源不断的电力吗?局部磁场与宏观磁场是什么关系?

探索的魅力,就是源源不断的未解之谜!

如果孤立的分析事物,许多现象是很难找到答案的。放开眼界,可能会柳暗花明。所以,我想到了宇宙可能存在的生物环境。

在生物界,成长发育和生生死死是寻常现象,人类的寻根溯源通常会有一个结果。缩小到原子和分子层面呢?就不好说了。放大到宇宙层次呢?就是我们面对的无数未解之谜!

有人观察树叶和沙子的微观层次,看到的就是局部宇宙。放眼宏观宇宙呢?也许就是生物体内的一个细胞,或者细胞的一部分。某些未解之谜,也许就会有了答案。

古人的科学是神仙鬼怪,接着是菩萨、上帝,物理化学。看似深奥,不过是幼稚园和小学生的层次,如果固步自封僵化起来,进步也就停止了。

即使如此,我们面对的知识也要从小学读到研究生、白发苍苍也不过是皮毛而已!没有记忆上的突破,就会面对知识的瓶颈,拿到文凭,有些人就不思进取了。

人有不同,各有追求,我们的科学和社会还是不断发展进步的。

十年动乱,让我看到了知识的重要性,立志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对人类有所贡献。先是社会科学,然后是自然科学,终于有所突破。《探索集》写到这一篇,涉及到星际磁场的相互联系,看似杂乱无章的星际关系,也许有复杂的星际磁场相互支撑,不失为柳暗花明又一村!

磁场,看不到摸不着,却是客观存在。无限延伸,就是相互联系。我们使用的电力,也许来自身边的物质形态转化,也许来自遥远的星际磁场。看似无解,不失为一种可能!

与其幻想黑洞合并、中子星碰撞出现引力波,不如考察身边存在的物质关系。身边都找不到的东西,就不要耗费精力放眼宇宙了!

客观规律是相通的,所以我从核外电子想到星际关系,从星球、星系想到生物的成长发育。思想家,不就是这样产生的吗?疯子,是不着边际的思想家,我还不是疯子。所以,与科学家挨边。

 

4584.地球上的水来自有氧环境

2022.2.24

我们经常在网上看到地球上的水来自哪里的讨论,我也长时间思考过这个问题。首先确认的是:水从天上来!当然,不是来自陨石,而是来自氧元素的形成。

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伴随距离递减,与星球表面大气层撞击,会引发核裂变核聚变,形成星球新的大气成分。地球与太阳的距离正好形成目前的地球大气成分,包括水环境。

那么,月球呢?为什么没有形成地球大气成分?因为月球是反物质星球,排斥太阳宇宙射线。所以,虽然月球与地球同处于所谓“宜居带”,却有不同的星球环境。

如果没有太阳宇宙射线,地球自身的重力环境,是否可以形成氧元素和水环境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太阳宇宙射线并非地球氧元素和水环境形成的唯一原因,太阳宇宙射线对地球的直接影响终结于地球大气热层,间接影响直达地面。而地球大气热层目前形成的化学元素可能终结于碳元素,氧元素的形成区间主要是臭氧层到部分海洋区间。

原来影响地球大气成分和环境的因素不仅宇宙射线一个,还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的磁场温差。众所周知,阳光的影响不会深入地下,而温度会伴随深度增加,约百米摄氏3度(仅限陆地)。即使没有阳光普照,地球也会存在磁场温差,形成地球大气成分。

分析地球油气资源形成原因的时候,我发现所有地球油气资源和煤炭资源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而远古生物带未必存在这样的客观规律,于是想到二氧化碳转化的可能性。

碳酸盐是地壳中分布相对广泛的岩层,主要形成于水环境二氧化碳与钙元素的结合。伴随板块运动深入软流层以后,会分解出二氧化碳,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运移囤积,也会直接受热分解出二氧化碳,与任何重力环境都可以形成的氢元素结合,置换出氧元素,转化为碳氢化合物和地下水。水分子还可以伴随氧化物的循环形成。

所以,氧元素的存在,才是水分子形成的必要条件。

如果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提高,或者降低,不会影响水分子的形成,却会影响生物圈的形成。地表没有氧元素,或者覆盖惰性气体,也不利于生物圈的形成。

地球表面大量氧元素的形成,必然伴随大量氧化物的形成,水分子的形成,制约生物圈的形成,不是地球诞生就有的,可能存在演化过程,这里不做深入研究。

 

4586.表层大气形成的固态元素

2022.3.10

《化学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的前四个元素“锂”、“铍”、“硼”、“碳”都是表层大气重力环境形成的固态化学元素。具有原子量低、相对核外电子“缺位”高、化学“活性”好、熔点相对较高的共同特点。

其中“锂”的熔点只有摄氏180.55度,但是作为第二周期s区间的第一个元素,与以后周期的第一个元素相比,熔点也是最高的。“铍”、“硼”、“碳”,更是保持了相同区间元素熔点的最高纪录!“铍”是摄氏1287度;“硼”是摄氏2030度;“碳”是摄氏3727度!“碳”的熔点,是目前《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最高纪录!燃点应该更高。

所以,煤炭等常规燃料的热值不应该用含碳量标记,而应该用含“氢”量标记。因为碳氢化合物燃烧转化为光子的只有其中的氢元素,碳元素不过降低了碳氢化合物中氢元素的燃点。

“锂”、“铍”、“硼”、“碳”的形成区间,可能位于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吸收了宇宙射线冲击地球大气产生核裂变释放的主要能量,才使下面中间层的温度降为摄氏零下45到零下85度。然后是“氮”、“氧”元素的形成,除了吸收“阳光”带来的能量,还有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磁场温差带来的大量能量,形成了地表相对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温度。其中功绩最大的当属我们身边形成的“氧元素”,不但提供了保证我们新陈代谢需要的氧气和水环境,还形成了我们周围相对适宜的温度环境。

“锂”、“铍”、“硼”、“碳”都是非常有用的化学元素,了解它们的形成区间,有利于我们寻找它们的踪迹。直观分析,它们的形成区间非常广泛,沉降到地面多以化合物的形态通过江河汇聚到海洋,海况汇聚沉积应该是主要找矿目标。当然,沧海桑田和板块运动也会将它们转化为陆况沉积。特别是油气资源和煤炭来自碳循环,具有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的客观规律,形成区间可能在地壳深处,出露到地表转化为煤炭资源。煤炭中的琥珀和草木化石,只有在石油和沥青中才能长期保存,不至于硅化,是我认为煤炭是石油化石的原因之一。其次是相对统一的纯净度,特别的厚度变化等。尤其是集中在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让我想到煤炭和油气资源的伴生,历史上的生物分布不会存在类似规律吧?

所以,我国作为煤炭大国,不可能是“贫油国”。寻找能源不能浅尝辄止,“守一而终”。要在煤炭周围找石油,煤炭下面找石油,油田下面找油田。

 

4590.通过氧元素的形成看核聚变的影响

2022.4.15

分析第二周期元素的形成区间,上至臭氧层,下至部分海洋和地表一定深度,都是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并且,与生物圈重合。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此区间形成的化学元素可能只有氧元素一种。

当然,这是基于一定重力条件形成一定化学元素的思考,不能完全排除光子种类和数量不足,及特殊化合物形态伴生某些低端化学元素形成的可能。

设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与宇宙射线交流是相对稳定的,相对变化是可以了解监控的,氧元素形成的核聚变就是影响此区间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包括大气环流、气温变化、海洋环流和特殊气象、生物分布和迁徙。

从光子到化学元素的转化来看,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核裂变才是放热反应。只有电子与光子的相互转化才是相反反应。所以,化学元素的“聚变能”只有伴随核裂变才有可能。

氧元素的形成是低端元素的渐次核聚变,还是一次性核聚变,抑或兼而有之,通过实验才能知道,我觉得一次性连续核聚变形成的可能性较大,因为任何化学元素形成以后都有相对的稳定性。

 

4591.两极可能是地球的“氧吧”

2022.4.15

两极可能是地球的“氧吧”,是我的猜想。源于地球氧元素形成区间的分析,与核聚变是吸热反应的认识。还有,两极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主要通道,也是光子形成相对集中的区间,却是地球表面温度相对较低的区间。不是阳光的直射、斜射,而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分配与核聚变的程度产生了地球表面的纬度温差。

地球表面直接来自太阳的光子微乎其微。所谓“太空背景温度”只有2.74k(始于绝对零度的温标),包括了所有恒星释放光子的残余。

所有恒星释放的光子可能刚刚离开恒星,甚至没有完全离开恒星就绝大多数转化成为宇宙射线(与恒星相反物质形态的“氢”、“氦”元素),向物质形态相同的星球集中。发生的碰撞引发核裂变释放的光子会聚变为相应重力环境可以形成的化学元素,剩下的才是我们看到的阳光和星光。

所以,才有外太空的黑暗,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热层下面的严寒(地球大气热层下面中间层的赤道区间比地球大气对流层的两极区间还要寒冷)。

核聚变的实质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过程,核裂变的实质是相反过程,总量不变,是为质能转化守恒定律。“聚变能”从何而来?

分析第二周期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只有氧元素在我们身边形成(不排除这一过程中断形成的少量其它化学元素),带来的必定是降温反应。所以,纬度温差是判明氧元素主要形成区间的重要指标,两极可能是地球表面氧元素形成的主要区间,“氧吧”可能实至名归。

是否如此,测量一下地球表面不同纬度氧元素的密度就会知道了(即使大气运动存在成分相对均衡的趋势,一定的差别可能还会存在的)。

 

4592.质子与质子、中子对,原子与化合物形态

2022.4.17

一下子讨论两个问题,似乎贪多嚼不烂。可又相互关联,索性一起思考。

为什么有的物质形态以核的形态出现?有的以化合物的形态出现?化合物实质也是一种核形态,相对松散的核形态。

最简单的核形态是电子形态,然后是光子形态,接着才有质子,质子、中子对的核形态,进入物质的化学元素与化合物阶段。

电子的形成源于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同时有一定的极值限制,只能聚集到电子程度,然后是相同电子与偏电荷物质的聚集。前者形成电流,后者形成原子、化合物与星球、星系。

物质世界除了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之外,还有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才有相对高端的物质形态。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可能有等量对偶聚集,与单、倍量对偶聚集,再达到相对均衡的形态。于是我们看到了光子的不同形态:一个正电子与一个负电子的对偶聚集,是正负电子的简单对偶聚集形态,形成的最小光子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两个正电子与一个负电子的对偶聚集,形成偏正电荷光子,具有偏电荷的属性;两个负电子与一个正电子的对偶聚集,形成偏负电荷光子,具有偏负电荷的属性;偏正电荷光子拥有一个核外负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转化为相对稳定的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一个核外正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反光子;一个偏正电荷光子与一个偏负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巨光子。光子可能有六种形态,其中四种相对稳定的形态,两种过渡形态。没有两种偏电荷光子的过渡形态,就没有正反光子与巨光子形态。

不是我愿意光子有这么多形态,而是研究原子的核外电子现象,必定面对正反光子与偏电荷光子、巨光子现象。与六种夸克比较,六种光子不多。

其实,形成原子的只有五种光子,不包括简单光子形态,电磁波(特别是x射线)不同的穿透力让我想到简单光子形态。

我是通过燃烧现象想到光子与原子的相互转化,进而想到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否定了化学元素核聚变能的存在。

我从某教科书的附录知道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而质子是有核外电子的,不可能出现电子质量的整数倍。经过计算,调整为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4倍,中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1836倍。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与质子的核内差别(离子形态差别)不是一个电子,而是一个偏电荷光子,三个电子质量的差别。

网上搜索,宇宙射线由百分之八十九的质子、百分之十的氦4、百分之一的其它成分(应该是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组成,说明氘-氦4核聚变可能是自然现象,并不需要摄氏一亿度的高温,外太空与恒星表面也没有这样的高温。

通过《元素周期表》分析原子结构,除了质子之外,均由质子、中子对组成,并且有中子递增趋势,说明了中子在高端元素形成中的作用。而脱离了原子核,中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可能蜕变为质子,也就是氢同位素“氕”。

通过《元素周期表》分析原子结构,存在层次递增现象,也就是不同周期元素存在不同的最高层次,可能需要不同的重力环境实现。外太空环境可能只能形成第一周期元素;大气层环境形成第二周期元素;地壳和软流层环境形成第三周期元素;然后是第四、第五周期元素。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第六周期开始中间层次结构出现变化,以后周期元素可能都会出现类似变化,破坏了核聚变的连续性,或者是压缩了原子内部的层次结构。据此,结合星球和星系结构,我认为前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每一周期元素形成所有星球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对偶形成相对独立的携带不同偏电荷的相反物质星球,组成星系。电子、光子、原子、星球、星系、核外电子现象都不是万有引力作用的结果,而是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形成的,电磁作用力也是因此形成的。

只要适宜的重力环境和化学元素形成条件存在,就会形成相应的化学元素。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形成之外的物质组合形态,跨形态、跨周期物质组成形态,可能通过核外电子互补与核外电子共轭形成。例如:目前地球大气对流层和地壳、海洋的一定深度,只能形成氧元素,但是可以形成无数氧元素的化合物,其它化合物。而由氧元素之前的化学元素聚变为氧元素相对困难,组成化合物相对容易。否则,它们就可能从地球表面消失了。

由于深入微观世界和漫游宏观世界都很困难,现代物理学和化学存在许多误区和假说,有的会成为暂时的“真理”和教条。只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才能推动它们的发展。

 

4593.高端核素是氘、氚的自然结合无能量释放

2022.4.17

根据《元素周期表》分析不同元素结构的时候,我会面对选择“氘”结构,还是“氦4”结构的困惑。

最初我的选择是每个核结构只有一个“氦4”内核,其余全部是“氘”结构。可是阿尔法裂变如何解释呢?一旦发生就是整个核结构的瓦解吗?显然不是。说明化学元素的表层同样存在“氦4”结构。联想到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两个“氘”结构可能形成时就自发的转化为“氦4”结构,所以在自然界的丰度才那么低。钢瓶中的“氘”会自发的转化为“氦4”结构吗?可能不会,否则就没有“氘”气和重水存在了。前者是离子形态的“氘-氦4”转化,后者是完整核结构的相对稳定。第二次元素结构分析时,我选择了相对复杂的层次结构分析,每个层次最多保留一个“氘”结构,其余全部选择了“氦4”结构,比较根据原子量整体计算元素中的“氘”、“氚”结构,只保留一个“氦4”内核合理多了。

分析元素结构,很容易发现所有高端核素都是由“氘”、“氚”、“氦3”、 “氦4”四种架构组成的,“氦3”是稀有架构,可以忽略不计,然后补充,大大简化了原子结构的分析。我就是通过以上规律和原子量的四则运算,编制了人类第一张《元素结构分析表》。

比较玄奥的夸克理论,原子的质子、中子对结构简单、合理,依据充分。与质能转化守恒定律结合起来思考,就是物质形态转化的完整链条。

“氘-氦4”转化,没有物质损失,也就没有能量释放。离子形态的“氘”、“氚”、“氦3”、 “氦4”向高端化学元素的转化,同样没有物质损失和能量释放,“聚变能”从何而来?

为了寻找“聚变能”,人为编造“氚-氦4”聚变,不如燃烧氢气来的容易!

“氚”在自然界的丰度几乎为零,与“氦4”聚变是“锂7”,“氚-氚”聚变是不可能的。所以,“小太阳”至今没有成功。

如果“聚变能”存在,外太空会那么寒冷吗?地球还会有生物存在吗?要知道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会有氧元素形成,高空和地下每时每刻都有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地球真的会成为气体星球,甚至消失。

太阳表面的熊熊烈焰来自两个方面:宇宙射线冲击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主要对象是银核的对偶层次,其次是太阳系八大行星的对偶层次。

地球大气边缘也有热层,同样源于宇宙射线冲击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过程度不同。地下的岩浆也主要不是源于放射性元素的核裂变,而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释放的能量。

物质形态有正反之分,分子和离子形态都会产生偏电荷现象,对偶聚集不同偏电荷和偏电荷物质,形成星系。通过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磁场,共同成长,不是万有引力的随机组合。

正负电子对撞机可以模仿宇宙射线冲击,然而形成的化学元素只能是一定重力环境必定形成的化学元素,不可能在地球表面形成超地核元素。所以,我质疑“撞”出来的人工核素和对撞机的性价比。

 

4594.不同物质星球正负电子相对匮乏之谜

2020.4.20

同电相聚,是电子、原子、星球形成的重要原因。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形态决定: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和偏正电荷物质,一定层面排斥相反物质形态;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和偏负电荷物质,一定层面排斥相反物质形态;正反物质星球通过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磁场,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

可是,巨光子却是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对偶聚集,决定物质形态的仅仅是组成质子的一个正反光子!在质子核内,正反光子是以正负偏电荷光子形态存在的,仅仅多出一个正负电子,何以形成“牢不可破”的强作用力?“四两拨千斤”掩盖的可能是巨光子一定极限的电磁作用力——一个质子只能是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的对偶聚集;中子只能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的对偶聚集组成;一个质子最多与两个中子对偶聚集;离子形态的“氘”有聚变为“氦4”的自发倾向;没有离子形态的“氦核”,就没有化学元素的高端形态。

我只能想到这么多,有形而上学之嫌,深层次的原因留待职业科学家深入研究。

我们面对的事实是:在正物质星球表面几乎找不到正电子;在反物质星球表面几乎找不到负电子!在人类居住的地球,提到电子一定是负电子!

据此分析,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正物质形成要耗费相对较多的正电子,反物质形成要耗费较多的负电子,正物质星球就会出现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反物质星球出现负电子的相对匮乏。正负电子的任何相对匮乏都会影响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形成,影响化学元素的形成,导致光子的相对堆积,出现局部高温。而矛盾的短暂解决,就会出现急剧的降温现象,导致大气、海洋和岩浆的运动。而黑洞现象未必是光子不能外泄,不过是正反物质星球和生物排斥相反光子和相反物质宇宙射线产生的视觉假象。

不管正反物质星球如何“缺乏”相反电子,都改变不了相对的偏电荷现象: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所以,星系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地球不会“流浪”;太阳不会“吞噬”地球;“黑洞”不会吞噬系统内的任何一颗星球;正负电子和两个“黑洞”近在咫尺,也不会相互吞噬!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4595.光合作用与燃烧现象

2022.4.23

光合作用与燃烧现象都是经典的化学反应,也是经典的物理现象,是我破解质能守恒定律的钥匙。

我十岁开始做饭,也开始与火打交道。五十多岁了,才想到火与光子的联系——燃烧现象其实是化学元素转化为光子的过程!

在此之前,我曾经想过光是什么,看到灯光来自电流,就以为光是电子的受激反应。读书发现光子可以释放负电子,转化为正电子,认识到光子可能是正负电子的对偶聚集——核聚变的初始形式!

分析原子结构离不开核外电子构型,只有存在偏电荷光子,才能产生核外电子现象,于是开始思考光子类型,设想了光子的五种形态,后来改为六种:正负电子组成两个电子质量的简单光子;正负电子组成三个电子质量的正负偏电荷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核外电子转化为四个电子质量的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组成六个电子质量的巨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依附质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质子与中子结合的五种形态组成第一周期元素和所有高端元素的基本架构——以上是质能转化守恒定律的物质基础。

为什么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依附质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思来想去,可能是临界值吧!

1966年我初中二年下学期刚开始就赶上了十年动乱,物理刚学个开头,化学还没有挨边,快到六十了才想起来补习物理化学知识,一发不可收拾,去年居然有院士邀请我参加地震研究学术小组,可见学无止境,术无专长!

《学生字典》后面有个《元素周期表》,一直让我着迷,却又看不懂。破解元素结构,进而破解宇宙的秘密,是我后半生的追求。结合研究国家亟需的自然科学项目,就是我现在生活的动力和目标。

现代科学浩如烟海,前半生研究社会科学,后半生研究自然科学,可谓没有虚度。前一段觉得应该准备后事了,现在觉得还有用途,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偶尔露峥嵘!

我一生都在学习思考,历尽磨难,才有现在的成就,继续奉献,才不枉人生!所以,我还在学习思考。

 

4596.过渡区间的节点元素

2022.4.25

如果把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面,就会发现两个过渡区间:s区间是熔点递增区间;ds区间是熔点递减区间。两个区间各有两个元素,第一个元素是节点元素。

第一周期元素的s区间只有一个元素,却是光子向化学元素过渡的节点元素——大名鼎鼎的“氢”元素!

不要小看“氢”元素,这是光子向化学元素过渡,化学元素向光子转化必定经历的节点,所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任何化学元素内部都找不到夸克的身影,却离不开氢架构的身影。

宇宙射线百分之八十九的成分是“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成分是氢元素组成的氦元素,电子、光子不过百分之一。

氢气的燃点只有摄氏570度,温度够了就可以点燃,是宇宙中数量最多的能源,也是所有化学元素形成必须经历的阶段。所以,几乎无处不在。

无论石油、天然气,还是煤炭,可以在我们身边条件转化为能量的只有其中的氢元素,而不是碳元素。因为碳元素是已知熔点最高的元素(摄氏3727度),可能也是燃点最高的元素(据说纯氧环境也需要摄氏1000度)。

碳氢化合物可能是相对容易形成的化合物,显著降低了氢元素的燃点。据说煤油的燃点只有摄氏80度,石油、天然气形成的条件可能也不是十分苛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核裂变可以在常温下进行。所以,只要电子存在就有光子;光子存在就有氢元素存在,能源就不会枯竭。

S区间的其它节点元素也具有较低的熔点和燃点,较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与其它化学元素结合,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属性。

ds区间的节点元素都是贵金属元素,同样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属性。“铜”元素形成于上地幔,“银”元素形成于下地幔,“金”元素形成于外地核,历经千辛万苦来到地壳,成为稀有元素。

不要相信地核是铁核、镍核,定论未必是真理。你见过金陨石、银陨石吗?如果宇宙年龄只有一百三十八亿年,恒星毁灭再形成星球,需要多少年?

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元素还有 “镁”、“铝”、 “磷”等,需要“氧”等助剂。如果任何化学元素都可以轻易裂变为光子、电子,物质的稳定性还会存在吗?

每一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都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属性,都值得我们开发利用。

 

4597.元素熔点不同与星球层次结构

2022.4.28

将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就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的熔点都有类似的从低到高,再到较低的变化规律。并且,开始是金属元素,后来是非金属元素,最后是气体元素的变化过程。0族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最为完美,结构最为健全,原子量最高,却是气体元素。

从不同周期元素的原子量不同,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量不同,我们知道不同元素的形成需要不同的能量。原子量越高,形成耗费的能量越高,裂变可能释放的能量越高,核聚变的临界温度可能越高。也许会有例外,因为存在低温核聚变,就会形成更低的环境温度。

由于无法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核聚变的条件、过程和一般情况,我们不知道大多数元素的形成条件和星球层次变化的因果关系。但是,深层地震的存在告诉我们地下同样存在板块结构。

还有,星系的形成对偶主星的不同层次,才能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保持相对独立的运动。没有主星相对独立的层次,也就没有主星各层次及对偶星球相对独立的运动。地球拥有地日和地月两个相对独立的磁场,对偶地球两个相对独立的层次,才有各自的运动规律。

所以,不要以为星球内部是统一的熔炉,太阳可能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各个层次之间不但存在磁悬浮,还可能存在气体和相对低温元素形成的海洋,高温元素形成的板块。层次和板块之间同样存在类似火山喷发形成的物质交流,不排除日珥就是太阳表面火山喷发的产物。

 

4598.地球两个对偶层次差速运动的思考

2022.5.2

我们知道地球有一个莫霍不连续面,还有一个古登堡不连续面。前者位于地壳和软流层之间,后者位于下地幔和外地核之间。前者说明地壳下部可能有一个相对致密的壳体部分,后者说明下地幔和外地核之间可能有一个磁悬浮空间,或者气体空间。

据此,结合地球可能存在地日、地月两个磁场和元素形成规律,我认为地球目前可能存在两个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从大气层到下地幔为第一对偶层次,也是地球的初始层次,由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组成共同磁场;外地核为第二对偶层次,由第六周期元素组成,对偶形成月球产生共同磁场;内地核由第七周期元素形成,目前依附外地核存在,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对偶层次,所以还没有第二月球出现,将来一定会出现的。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不是本文的讨论重点。本文需要说明的是两个对偶层次可能存在差速运动:地球第一对偶层次每天自转一周;第二对偶层次每月自转一周;与地球第一对偶层次对偶的太阳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可能每年自转一周。这种差别可能与磁场强度,也就是交流正负电荷的强度有关。

磁场强度,也就是星际交流正负电荷的强度不同,可能导致对偶层次的成长速度不同,相对间隙的扩大。不同周期元素形成所需能量的不同,也会产生这种效果。所以,星球的成长发育除了核心分裂之外,还有层间分裂的可能:目前太阳系存在的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太阳系巨行星存在的两个小行星带,产生我的上述猜想。

无独有偶,太阳系的两个小行星带与太阳系四颗巨行星的两个小行星带都间隔相对一致的对偶周期,可能隐藏规律性。

 

4599.第六周期元素基本结构的思考

2022.5.4

我是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和原子量分析元素结构的。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与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原子量反映质子、中子数量之和;核外电子构型的规律性,反映元素形成的规律性。

K层,是所有高端元素的核心层,核外电子构型是2,我认为是“氦4”架构。

L层,是所有高端元素的第二层,核外电子构型是8,其实是从1到8,基本架构依次为第二周期元素的八种形态。其中8是“氖”元素形态,构成所有高端元素的第二个周期性内核。

M层是所有高端元素的第三层,核外电子构型有8和18两种。8是过渡,只存在于第三周期元素;18是常态,存在于第四周期开始的所有高端元素。虽然第三周期元素的最高形态是“氩”,核外电子构型是2、8、8,却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成为所有高端核素第三层结构的一部分,也就是元素“钾”是在元素“氩”的基础上形成的。M层的最高形态是“镍”(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形态,是所有其后元素的共同内核。

N层是所有高端核素的第四层,核外电子构型有8、18、32,三种。8只存在于第四周期元素,18只存在于第五周期元素,32可能存在于以后所有高端核素的第四层结构。第四周期元素的最高核素“氪”架构,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转化为第五周期的第一个元素,而第五周期第四层的最高形态是“钯”架构,只能成为其后八个核素的共同内核。

我所以认为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可能由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组成,就是因为它们可以通过承前启后的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数量只有54个,原子量最低的54个元素)。结合地球结构的“古登堡面”可能是地日、地月两个磁场的分界面,第六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于地核,其后各周期元素都将在“铀核”基础上形成,每个周期都有32个高质量元素,更多的同位素,非常可能组成相对独立的对偶层次。是否合理,可以商榷。

第六周期元素是在“镍核”基础是形成的,第四周期的最后八个元素和第五周期的十八个元素的基本架构可能成为第六周期第四层结构的一部分,却不能在原有条件形成,它们可能被“压缩”为第六周期元素第四层的一部分。第六周期的初始元素只有四层结构,60号“钕”元素才是第六周期第四层的最后一个元素。

第六周期元素增加了f区间,我们统一称其为“稀土”元素。其实“钕”以前是四层结构,到“铂”是五层结构,“金”开始才是六层结构。可见“稀土”元素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之高,可能成为化合物的“粘合剂”。

f区间有十四个元素,熔点在摄氏800-1500度左右,高于s区间,低于d区间,可以看作增加的熔点过渡区间,缺点是原子量较高。

第七周期初始核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27,是在“钕核”基础上形成的,只有五层结构。第七周期核素的结构最高可以达到七层,需要很高的重力条件,在地球表面很难形成。所以,不可能通过“对撞机”将任意两个低级核素“撞成”始于“铀核”的高端核素。无论光子密度多高,地球表面的重力条件最高形成“氧”元素。所以,我同情制造人工核素的辛苦,质疑成功的可能。

 

4600.核外电子“跃迁”是不可能存在的

2022.5.4

分析原子结构我们就会知道: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或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原子结构不变,只会发生离子现象,核外电子构型不会改变,核外电子“跃迁”不过是某些人的幻想。

通过《元素周期表》分析原子结构,离不开元素序号、核外电子构型和原子量的分析,因为元素序号等于核内质子数量,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分布,同时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原子量反映核内质子、中子的总量。而高端核素内部没有质子独立存在的现象,质子、中子对只有“氘”、“氚”、“氦3”、“氦4”四种形态。“氦3”是稀有形态,可以特殊处理,甚至忽略不计,一般原子结构就剩下“氘”、“氚”、“氦4”三种架构,原子量分别为2、3、4,依据核外电子构型和原子量,运用四则运算就可以逐层分析所有元素的原子结构。

通过分析,很容易发现“压缩”,而不是“挥发”现象。没有核内质子、中子对的“跃迁”,就不会发生核外电子的跃迁,核外电子的“跃迁”理论就是错误的。

元素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毁灭,可以裂变,很难聚变。所以,人工核聚变迄今没有成功。但是,高端核素都是在低端核素基础上形成的,需要重力环境和离子形态质子、中子对的连续核聚变,才有可能。而超过燃点,所有核素都可能转化为光子,聚变为一定重力环境下的核素。

从第六周期元素开始,我们可以发现元素结构的“压缩”现象,初始元素结构不是从第五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五层结构开始,而是从三层结构“镍核”开始的四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27,从层次就发生了质变,使用对撞机可以将五层结构的核素撞成四层吗(最大的可能是撞成光子)?所以,我质疑接近光速对撞生成人工高端核素的可能。

我的怀疑始于现有高端人工核素结构的分析,甚至出现了纯质子结构这种不可能的情况。另外,几亿分之一的成功率可以相信吗?为什么没有第八周期元素的人工核素?核外电子构型不好推测可能是主要原因。

 

4601.真实三维图像是核研究的最大缺憾

2022.5.6

我在工厂是木型工,识图是基本功,三维分析必不可少。可是研究物理化学十几年,至今不知道真实的光子和化学元素长什么样子。

最简单的“核形象”是一个原子核环绕两个核外电子,看样子是“氦4”符号。可真的核外电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运动的,核内结构与分子结构何以稳定?如果是静止的,万事万物的运动理论难道是错误的?

还有元素内部的质子、中子对,什么样子?如何分布、分层?有没有相对运动?每个高端元素只有一个“氦4”内核,还是若干“氦4”结构?都需要实证,最好是三维图像。

可光子和原子太小,核结构难以深入,我们的认识就只能停滞在猜想和假说阶段。

希望人类早日窥见真实的核结构,描绘出真实的三维图像。

 

4602.高端核素不是原子量的简单相加

2022.5.7

古代点金术士幻想通过化学手段点石成金,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知道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汞和铅是比黄金还要高端的化学元素,没有核裂变是不会成为黄金的。

我也想看看原子量相加等于金元素,或金元素倍数的化合物是什么样子,有无类似黄金的物理化学属性。无奈没有实验条件,而《元素周期表》金元素左侧也是贵金属。

其实水分子的原子量与氖元素的原子量相同,还是不同的物质形态。化合物也是一种核形态,与元素不同的核形态。

我所以分析元素结构,就是想知道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收获也是不小,起码发现了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有了新的宇宙观。

分析不同元素形成的原因,通过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发现了重力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氘-氦4核聚变很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连续核聚变。

分析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结构,发现了元素内部层次结构的“巨变”,初始元素结构的“压缩”现象,对撞机碰撞是不可能精确出现的,应该避免科学陷阱。

分析不同周期元素与地层的关系,对古登堡不连续面的形成有了相对科学的解释,驳斥了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是气体星球的假说。

我读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本书,知道来之不易和开机的成本,也知道所谓人工核素都是数亿次碰撞的成果,未必真实,很可能成为科学陷阱。即使得罪一大片,也不能让国家受损失!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无法交代就果断停止,不能让数百、数千亿人民血汗打水漂!

 

4602.高端核素不是原子量的简单相加

2022.5.7

古代点金术士幻想通过化学手段点石成金,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知道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汞和铅是比黄金还要高端的化学元素,没有核裂变是不会成为黄金的。

我也想看看原子量相加等于金元素,或金元素倍数的化合物是什么样子,有无类似黄金的物理化学属性。无奈没有实验条件,而《元素周期表》金元素左侧也是贵金属。

其实水分子的原子量与氖元素的原子量相同,还是不同的物质形态。化合物也是一种核形态,与元素不同的核形态。

我所以分析元素结构,就是想知道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收获也是不小,起码发现了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有了新的宇宙观。

分析不同元素形成的原因,通过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发现了重力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氘-氦4核聚变很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连续核聚变。

分析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结构,发现了元素内部层次结构的“巨变”,初始元素结构的“压缩”现象,对撞机碰撞是不可能精确出现的,应该避免科学陷阱。

分析不同周期元素与地层的关系,对古登堡不连续面的形成有了相对科学的解释,驳斥了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是气体星球的假说。

我读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本书,知道来之不易和开机的成本,也知道所谓人工核素都是数亿次碰撞的成果,未必真实,很可能成为科学陷阱。即使得罪一大片,也不能让国家受损失!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无法交代就果断停止,不能让数百、数千亿人民血汗打水漂!

 

4603.连续核聚变与相加核聚变的思考

2022.5.8

原子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组成化合物,很难再次聚变为高端核素,是以称为原子。

那么,快中子反应堆呢?“铀235”转化为“钚239”是否是阿尔法裂变与阿尔法聚变过程?

物质形态的相对稳定性非常重要,相互转化也是客观规律,需要条件,所以有了物理化学。

第五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是54号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18、8,五层结构。第六周期的初始元素是55号元素,只是比54号元素多了一个“氘”,或者“氚”架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27,四层结构。不是给54号元素注入一个“氘”,或者“氚”就可以形成的。所以,不是任何化学元素都可以通过正负电子对撞机生成。

在靠近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自然形成的只能是氧元素,生成其它人工核素要创造生成相关核素的重力环境,不是简单的离子化与不加区别的光速撞击就可以实现的。我称正负电荷在一定重力环境生成相应化学元素的核聚变为连续核聚变,陨石冲击、宇宙射线冲击和阿尔法冲击、地壳扭曲,及任意两个元素发生的核内融合为相加核聚变。我不排除相加核聚变的存在,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质疑其可控性和普遍性,及对撞机生成第六周期以上化学元素的可行性。

 

4604.元素结构形成规律的分析

2022.5.9

通过《元素周期表》提供的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结构,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

第一周期元素是宇宙射线的基本物质成分,概括了质子、中子对的基本形态,成为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K层电子数为2,只存在于“氦”族元素,并存在于已知所有元素的k层,也就是内核。

第二周期元素是两层结构,在“氦核”基础上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最高核外电子数目为8,也就是表层最多8个质子、中子对。不排除“氦族”架构的存在,因为高端核素存在阿尔法裂变和阿尔法聚变现象,宇宙射线形成过程中“氘”架构有直接聚变为“氦4”架构的可能,甚至必然性。已知第二周期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表面,可能部分深入地下和海洋。

第三周期元素是三层结构,在第二周期最高“氖”元素的基础上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氖核”成为其后所有高端核素的共同内核,核外电子构型为2、8。第三周期的最高元素形态是“氩”,核外电子构型是2、8、8。从地壳和岩浆的成分分析,第三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

第四周期的初始元素“钾”是三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9,仍然是“氖核”元素。不是在“氩”以上,而是在软流层以下,挨着“氩”元素形成。“氩”的熔点是摄氏零下189.4度,“钾”的熔点是摄氏63.2度,可能形成地球的另一个明显层次——上地幔与软流层的分界线。从“钾”到“镍”,共10个元素,与“氩”元素同一个层次,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镍”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成为其后所有高端核素的基础构型,是为“镍核”。“镍”后面为四层结构,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最高为“氪”,核外电子构型为2、8、18、8,熔点为摄氏零下157.31度。

第五周期初始元素是“铷”,熔点摄氏39.49度,四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9,接续第四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增加一个“氘”或“氚”架构形成,成为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到46号元素“钯”,形成一个完整的层次,是为“钯核”,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18。“钯”外面是第五周期元素的最后一个层次,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表层核外电子构型依次为1-8。

第六周期初始元素是“铯”,熔点摄氏26.4度,四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27,接续第四周期最后一个36号元素,增加19个“氘”或“氚”架构形成,成为下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也就是著名的古登堡不连续面。到60号元素“钕”,形成一个完整面,是为“钕核”,核外电子构型2、8、18、32。从表面看,第五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两个层次都被压缩到第四周期元素的最后一个层次,构成第六周期初始元素的一部分。很可能所有元素都是正负电荷在一定重力环境通过连续核聚变一次形成的,只有表层有可能发生植入式核聚变。所以,我质疑对撞机生成人工核素。

第七周期初始元素是“钫”,熔点摄氏27度,五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27,开始了内地核的形成。到92号元素“铀”,构成完整的层次,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只是五层结构。然后,从93号元素开始到“110”号元素,是第六层结构,“11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18。从“111”号元素到“118”号元素,才是七层架构,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18、8。

从已知七个周期元素的结构来看,高端核素的核心架构是“镍核”,核外电子构型相对统一为2、8、18,表层核外电子构型依次为18、8,从中间层次开始发生变化,以后是否维持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尚未可知。所以,没有人贸然宣布新的人工核素。

从太阳系的结构和星系形成的原因来看,太阳很可能已经形成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即使身临其境,我们也无法窥视。但是,了解元素结构形成规律,可以避免我们盲目追求人工核素的制造,减少学术欺诈,甚至巨额国家科技投资的损失和无效劳动。

 

4605.星球的层次现象与物质运动

2022.5.15

只要将各种元素的熔点标注到《元素周期表》,就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由低到高,再到更低,以致摄氏零下上百度熔点的变化规律,产生星球的层次现象与物质运动。

宇宙不可能诞生在一次爆炸,也不会停滞在一次爆炸产生的状态,而是不断发展运动的。所以,才有日新月异、周而复始的物质运动。

核外电子现象是基本的物理现象,源于质子的偏电荷现象,而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源于光子的偏电荷现象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

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高温和分子结构却可能产生离子现象,导致正物质形态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形态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对偶聚集相反偏电荷,或者偏电荷物质,产生星系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星际磁场。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可以知道初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元素,经过元素重组,也就是大爆炸,才能转化为多元素星球。或许还有相对温和的转化方式,大爆炸肯定是转化方式之一,因为超新星爆发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知道有超新星爆发,说明宇宙不是形成于一次大爆炸,新陈代谢是始终存在的。而任何物质的聚集都有一定的范围,不可能整个宇宙聚集在一个奇点,起码正反物质不能聚集在一个奇点,因为迄今为止没有正反物质聚集在一起的原子、分子和星球形态。

但是正反物质可能对偶聚集,组成星系,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共同成长。

通过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同周期的元素可能需要不同重力环境才能形成,所以各周期元素是渐次形成的,任何星球、星系都有成长过程。宇宙物质也不是一次分配完毕,形成形态也不是一成不变,星际磁场的复杂远超我们的想象。所以,我提出了星系成长说,以上是基本内容。

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源于相反物质形态的排斥,相同物质形态的吸引,是产生星球大气边缘热层的主要原因。而热层下面大气层次的出现和星球内部层次的出现,主要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也就是磁场温差。地球有地日、地月两个磁场,太阳有与银核、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的十一个磁场,如何分配交流的正负电荷,产生什么样的物质运动,尚未可知。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是产生光子就停止了,达到临界值还会聚变为相应的化学元素,产生强烈的降温效应,引发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例如:热带风暴和寒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地震、火山和板块运动等。所以,宏观宇宙环境可能影响星球局部物质运动。放开眼界,才能更上一层楼!

 

4606.同一元素原子和分子结构稳定性的思考

2022.5.22

将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熔点类似的变化规律。分析形成的原因,不外乎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分子结构相对稳定性的变化。

S区间是所有周期元素的初始区间,也是相邻周期元素的过渡区间,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区间,稳定性相对较差,熔点和燃点都相对较低,比较相邻的前一个元素又相对较高,具有很高的“活性”,本周期元素最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S区间只有两个元素,第二个元素就比前一个元素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熔点的提高说明燃点更高,相对的稳定性更好。

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的d区集中了同一周期熔点相对较高的元素,也就是相同元素的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元素。也有熔点从低到高,再到相对较低的变化规律,使得ds区间的出现不是十分突兀。ds区间是第二个过渡区间,各周期元素最后一个层次的开始,其后的元素开始向半导体和气体元素过渡。

我不知道每一种元素形成的具体条件,只能初略的与地球层次对号入座,形而上学的分析不同熔点和燃点形成的原因。从第二周期大气层元素的形成区间来看,不同元素的熔点可能与形成环境的温差有着内在的联系,主要依据是第二周期的耐高温元素可能都形成于地球大气的热层。

所谓熔点,反映的应该是分子结构的牢固性;所谓燃点,反映的应该是质子和中子的牢固性。不同原子、分子结构,质子、中子对的牢固性,质子、中子的牢固性可能不同。氢气的燃点,不同碳氢化合物的燃点差别应该可以证明。人的体温,各种动植物的体温,新陈代谢可以进行,其中就包括了核聚变、核裂变过程。

人类科学的突飞猛进不过是几百年的时间,现在还是萌芽期。点滴思考,仅供参考。

 

4607.临界元素与饱和元素

2022.5.25

临界元素是刚刚达到本周期元素形成条件产生的化学元素,又称初始元素。饱和元素是本周期元素形成条件可能产生的最高元素形态,在《元素周期表》位列P区0族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S区间IA族元素全部是各周期的临界元素,而P区的0族元素全部是各周期的饱和元素。临界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或可能产生金属形态的气体元素;饱和元素是本周期元素形成条件不可能再增加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

“氢”元素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临界元素,是从光子转化为元素的临界元素,可能也是从元素转化为光子的临界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1。“氦”元素是第一周期元素的饱和元素,是第一周期元素可能形成的最高质子、中子对形态,核外电子构型是2。第一周期元素只有“氢”、“氦”两种物质形态,却包括了质子、中子对的5种基本形态,是形成宇宙射线仅有的两种化学元素。

“锂”元素是第二周期元素的临界元素,在“氦”元素基础刚刚产生第二层次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1;而氖元素是第二周期的最后一个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从地球环境分析,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气层元素,仅仅形成于大气层重力条件。可“氧元素”不仅形成于地球大气层,可能还形成于部分海洋和地下环境,伴随地球重力环境的改变有可能全部形成于地球大气层。而“氖”元素形成于地球表面时,地球环境可能已经不适合生物生存。

“钠”是第三周期的临界元素,是在第二周期饱和元素“氖”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层次的质子、中子对形成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的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目前地球海洋和地下的一定深度;“钾”是第四周期的临界元素,是在第三周期饱和元素“氩”的基础上“扩容”一个质子、中子对形成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9的三层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上地幔的表层;“铷”是第五周期的临界元素,是在第四周期饱和元素“氪”的基础上“扩容”一个质子、中子对形成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9的四层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下地幔的表层。

第四、第五周期的临界元素似乎是对以前周期饱和元素的否定,其实反映了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的客观规律。从第六周期临界元素“铯”开始,这种现象不复存在。“铯”是“镍核”基础上形成的四层结构金属元素,核外电子构型2,8,18,26可能形成于外地核。第七周期临界元素“钫”是“钕核”基础形成的五层结构的金属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26可能形成于内地核。所以,我认为所有星球的初始层次(第一对偶层次)可能由《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前五周期元素组成,以后每一周期元素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的对偶层次。地球第七周期元素刚刚开始形成,不足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层次,所以地球只有一颗月球伴随。我们不能深入考察太阳层次结构,但是可以依据太阳系结构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推测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

通过临界元素和饱和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临界元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而饱和元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并且不容易产生分子结构。这里就产生了“缺陷美”:临界元素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形成化合物,具有相对较好的“亲和力”和化学“活性”。而“饱和元素”相反。

但也不是绝对的,“磷”比氢元素还容易裂变为光子,“氦”与“氖”都是高端核素的周期性内核。

 

4608.地月之间可能有一个隐形磁场

2022.5.27

分析《元素周期表》和地球元素,地球目前可能有六或七个自然形成的第七周期元素,与可能形成的三十二个元素比较,尚未形成地球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也就是说,目前关于内地核厚度的说法未必可信。

即使如此,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地月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一个宽度有限的隐形磁场,一个宽度有限的负电荷和反物质小行星聚集区域。同时推理:金星外围、水星和太阳之间,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磁场。

这不是一个喜讯,也不会引起恐慌,因为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只吸引一定数量的正电荷和正物质小行星,内磁场排斥反物质小行星。即使没有月球和地月之间的隐形磁场,也不会吸引反物质小行星冲击自己,万有引力本就不是真理!

 

4609.影响地球月球运行轨道的主要星际关系

2022.6.2

地球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拥有共同磁场,是地球的主要星际关系。可是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拥有与地球并行相对独立的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形成磁场倾角。两个小行星带与太阳的磁场是弥散形式的,对地球磁场影响不大,影响地球磁场倾角的主要是太阳系其余七个行星相对独立的磁场。还有,银河系可能是多核星系,不同正物质内核对正物质地球磁场都有影响,但是方向大体相同,主要影响地球的远日点和近日点,及其指向。

月球伴随外地核形成,拥有共同磁场,是月球的主要星际关系。月球可能与太阳一样属于反物质星球,相互吸引,是月球的次要星际关系,主要影响月球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及指向。如果银河系的核心不但有正物质星球,还有反物质星球,其中的反物质内核也会对月球轨道存在一定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不得而知。估计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它们卫星对月球轨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地球的远日点可能在地球最接近银核的轨道位置,近日点在地球最远离银核的轨道位置。前者产生地日之间的吸引力,后者产生地日之间的排斥力。前者产生日潮,后者产生夜潮。

月球的远地点产生在月球最靠近太阳的轨道位置,近地点产生在月球最远离太阳的轨道位置。前者产生日食,后者产生月食。全食,还是偏食?可能受观察位置的影响。月球的远地点产生地月之间的吸引力,近地点产生地月之间的排斥力。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间接影响地球潮汐运动。所谓地球潮汐主要受月球轨道影响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因为地球表面物质运动属于地日磁场范围。地日、地月两个相对独立磁场的分界面可能在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古登堡不连续面。由于同极排斥,地球可能存在两个南极点和两个北极点。地表南北极属于地日磁场,内核南北极属于地月磁场。后者是否也会表现在地表,我不清楚,应该有所表现吧?

 

4610.星球层次及厚度与磁场强度的思考

2022.7.8

星球的磁场强度是不一样的,决定因素应该取决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强度不同。而决定星际正负电荷交流强度不同的因素不外乎星球层次及厚度的不同,聚集正负电荷能力的不同。当然,层次元素的不同可能也有影响,例如磁性元素与非磁性元素、高原子量元素与低原子量元素聚集正负电荷的能力可能不同,同位素的多寡不同。但是,星球元素形成的规律相同,层次形成的规律相同,决定星球磁场强度主要由星球层次的数量和厚度决定。因为星球层次的数量决定对偶磁场的数量、星系的规模,层次的厚度可能有一定的弹性。中子是电中性物质,只能依附质子存在,不可能产生对偶星球和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所以,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这里不应该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太空中正负电荷的分布可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难免影响星球磁场强度的变化。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内因。

 

4611.差速磁场运动与均衡磁场平衡

2022.7.10

我所以想到星球磁场强度与星球层次和厚度的关系,是因为星际关系是层次对偶关系,不是表面上的星球之间万有引力和离心力的偶然平衡。

以地球为例:大气层至下地幔为第一对偶层次,由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和成长,组成共同磁场,拥有相对均衡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上下地核是新生的层次和化学元素,对偶形成月球,组成新的共同磁场,拥有相对均衡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以古登堡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可能存在不同的磁场和运动速度,是否会产生累加的磁场效应呢?我不清楚。如果存在,星球的整体磁场强度就会与星球层次及厚度成正比。后果是否会产生整体的向心运动,破坏星系和宇宙的相对平衡,产生新的奇点呢?我们看到的宇宙和星系不是这样。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是有极限限制的统一体,不会无限扩大,却可以进一步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和星球、星系。原子、分子、星球、星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进一步组成更为复杂的星际关系,就是我们看到的宇宙。所以没有成为奇点,就是因为基本物理作用力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和离心力,并且在统一体内实现相对均衡。这方面人类科学还有不足,需要修正和发展。

银核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并且不断增强,才能维持庞大的系统。这种增强是通过子系统的增强实现的,并且全部保持相对的均衡,实现了整体的均衡。

我不知道两个相对独立的庞大系统相遇会是什么情况?碰撞、融合,还是轻轻离开?都有可能。最后一种可能最大。

任何星球的形成都需要聚集庞大的物质,清空一片空域,何况庞大的星系?还有宇宙膨胀理论,与万有引力背道而驰,星系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难免万一。任何理论都做不到面面俱到!

任何花费都希望回报,必然影响科学研究的公正客观,科学研究也不容易。

 

4612.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2022.7.11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前者是本质,后者是表现。

寻根究底,我们发现了原子和基本粒子,并且是若干种。排除难以观测的物质形态,核外电子是我们可以确定的物质形态,并且是普遍存在、决定正反物质形态的物质形态。据此,我们可以设定正负单电荷为最小的物质形态,正负电子是正负单电荷一定规模的聚集形态,电磁作用力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电磁作用力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我们不能承认其一,无视其二。

正负电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可以聚变为光子,可能有六种光子形态: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最小光子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偏正电荷光子形态;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形态;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转化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转化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转化为巨光子。光子不同的物理属性和磁场表现可能证明我的猜测。

正负偏电荷光子是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的过渡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转化为何种形态可能具有偶然性和一定条件下的必然性。

燃烧现象说明光子和化学元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据此,以及质子、中子与电子的质量关系推测:质子可能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

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的两种化学元素说明重力条件可能是光子转化为不同化学元素的主要因素。据此,以及化学元素的转化规律,我将第二周期元素设定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设定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设定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设定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为内地核元素。

鉴于“氧元素”是我们身边形成的元素,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可能存在一定的跨界现象。

光子中的正负电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质子、中子对也有相对的独立性,说明聚集体内不仅具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以及化学元素的分裂现象不过反映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我们不能只承认吸引力,无视排斥力和离心力。星系所以存在,不仅仅由于吸引力的存在,还有排斥力的存在,离心力的存在,地球才不会被太阳吞噬,太阳不会被银核吞噬,宇宙才不会转化为奇点,所谓宇宙形成于一次奇点的爆炸也失去了科学依据。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7.17

现代物理关于基本物理作用力相对统一的认识可以归结为四种: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电磁作用力。前三种可以归结为表象,第四种才是实质。

第四种物理作用力的基础是正负电荷的存在,而正负电荷的存在是宇宙中所有物质形态的基础,电磁作用力才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正负电荷的物理表现还有: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两种情况。前者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后者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

同电相聚是引力的物质基础,相同电荷才能聚集为电子,相同偏电荷的质子和质子、中子对才能聚集为原子,进而聚集为星球,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仅仅同电相聚并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才能形成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进而产生电磁作用力。

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并且存在奇正现象,才有核外电子和正反物质两种形态,进而组成星系。星系是光子和原子的扩大形态。

正负电子相遇,并非相互湮灭,而是转化为光子形态。正反物质更不会相互湮灭,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现象,我们才能轻易离开可能是反物质形态的月球。

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聚变形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四个电子质量;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聚变形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六个电子质量。正反质子和正反质子、中子对的差别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怎么可能相互湮灭呢?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组合的原子和分子形态,甚至混合组成的星球形态,只有可能的星系形态,不过反映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也可以称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这样,我们多了两种物理作用力,并且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去掉似是而非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至少存在以正负电荷的存在为基础的三种基本物理作用力。

我所以建议取消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是因为它们反映的不过是事物的局部表象,而不是原因。核裂变就是对强作用力的否定,弱作用力不过是核裂变的一种形式,而引力的选择性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不是普遍规律就不能称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正物质星球所以没有反物质现象,可能源于正反物质形态一定范围的相互排斥,黑洞现象和宇宙射线的选择性可能也源于此。

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的形成说明正负电荷也不是绝对的排斥,而是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产生一定范围内的磁场和电磁作用力。原子、星球、星系和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可能都有电磁作用力发挥作用。

任何物理现象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基本物理作用力也是物理现象,离不开宇宙的基本物质形态。从宇宙物质形态的演变过程探索基本物理作用力,才有坚实的基础。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入围博克体计划奇点妙想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7-17 1:58:55

三生万物奖奇点妙想

Messier 77星系中心发现一个质量约为太阳1500万倍的超大质量黑洞

2022-7-17 10:50:15

3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樱桃忧伤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2. 青衣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3. 奈落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4. 甜蜜等于电灯胆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5. 身影老迟到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6. 绯村剑心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7. 苹果等于乌龟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8. 昨日今生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9. 受伤的苗条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10. 矮小方钢铁侠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11. 天道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12. 寒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13. 水杯欣慰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14. 忧虑用口红

    科学还不只在智慧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15. 夜神月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和他们的发明的价值。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