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一颗罕见的天体,它被称为 MAXI J1816-195,距离不超过30,000 光年,属于吸积X射线毫秒脉冲星,目前这种天体仅发现18颗。
这颗天体是今年6月7由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设在国际太空站的全天域X射线图像监视器 (MAXI)检测到该物体发出的X射线。日本大学的天体物理学家于是发布的通知:在人马座、盾牌座之间的银河上发现未见过X射线源, 但闪光过亮使MAXI 无法识别它。因此,其他天文学家使用尼尔格雷尔斯雨燕天文台(Swift )后续观测,在X射线波段确认任它的位置,并检视先前在2017年6 月22日对该区域的观测资料,发现并未看到任何X射线源。另一团队以装在国际太空站的中子星内部成分探测器 ( NICER )确认它是528.6 Hz的X射线脉动源,也就是天体以每秒528.6次高速自转。这表示MAXI J1816-195不但是中子星,还是罕见的吸积毫秒X射线脉冲星。
天文学家表示:中子星是大质量恒星以超新星死亡后坍缩的核心,质量约太阳的2.2倍,直径仅20公里。脉冲星则是会”脉冲”的中子星,由于中子星会在磁极两端辐射,但恒星自转轴与磁极会倾斜,若辐射像灯塔的光束一样扫过地球时,则会看到”脉冲”。毫秒脉冲星就是每秒自转与脉冲达数百次的脉冲星。通常脉冲星是单颗中子星旋转所驱动,但也有另一种脉冲星由吸积驱动。中子星与另一颗恒星处于双星系统中,它们的轨道如此接近,以至于伴星物质被吸到中子星上,这些物质沿著中子星的磁场至它的两极,落到表面后产生耀眼的热点而在X 射线波段被看到。在某些情况下,吸积过程可以将脉冲星旋转到毫秒级的自转速度,这就是吸积X射线毫秒脉冲星,而MAXI J1816-195 属于这种罕见天体。

由于此颗天体才刚发现,天文学家正使用Swift后续监测,也使用各种波段的设备观测,如加那利群岛的2米利物浦望远镜(虽然目前没看到),期待能更了解这种天体。(编译/李瑾)
图说:X射线毫秒脉冲星想像图
资料来源:sciencealert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
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