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史瓦西得到了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第一个解时,物理学家想知道如何对待这个不可避免的时空区域的数学描述。此后,天文学家已经证明黑洞是真实存在的,有令人信服的证据表明类星体、X射线双星甚至我们银河系的中心都拥有黑洞。但预测黑洞存在的数学也描述了更奇怪的实体——白洞,但它与现实的关系目前还不清楚。
从字面意义上来说,白洞就是黑洞的对立面。事实上,它是一个时间反转的黑洞。黑洞被定义为一个向内流动的时空区域,具有称为事件视界的单向边界,任何东西都无法从其内部逃脱。而白洞是向外流动的时空区域,它也有一个事件视界,白洞外的任何东西都不能进入,里面的一切都必须弹出。在对白洞感到兴奋之前,我必须泼一盆冷水,白洞可能是数学虚构的想象之物。
彭罗斯图
在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发表几个月后,处在战场的史瓦西就一个非常特殊的情况解了这个方程,由此产生的史瓦西度规描述了一个最简单的黑洞,一个没有旋转、没有电荷也不会消失的永恒黑洞。
黑洞内部发生的时间不是外部宇宙过去或未来历史的一部分,从外部观察者的角度来看,在事件视界上发生的任何事件(包括掉入其中的),都发生在无限远的未来。一旦掉入黑洞,史瓦西度规告诉我们时间和空间会转换它们的角色,奇点不再占据中心位置,而是占据了一个不可避免的未来时间。
但是,这个理想化的、永恒的黑洞在过去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我们遵循史瓦西度规,我们会发现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我们会再次找到一个奇点,它潜伏在无限远的过去。从外部宇宙来看,永恒黑洞的奇点既存在于无限的未来,也存在于无限的过去。要真正了解永恒黑洞的样子,我们需要使用彭罗斯图。在彭罗斯图中,x轴和y轴分别是空间和时间,而光路总是在45度的路径上传播,此时我们在这张图表的中心。
如果我们把一个永恒的黑洞放在左边很远的地方,那么未来左边的边界就代表了黑洞的事件视界。事件视界本身是一条45度的斜线,以45度传播的光需要无限时间才能逃离事件视界。该线以外的区域代表了黑洞的内部,在那里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发生了角色互换。曾经垂直的空间轮廓现在像时间一样,并无情地流向未来的奇点。我们的宇宙和黑洞这两个区域,只是使用彭罗斯坐标绘制的史瓦西度规。
但我们的彭罗斯图仍然不完整,这是一个永恒的黑洞,所以它必须存在于过去。把它映射到过去,我们会看到未来黑洞的时间反转版本,关于它的一切都是时光倒流的:奇点是过去的事件,里面的空间像事件一样,只不过不是流向奇点,而是离开它。事件视界现在是禁止进入,而不是禁止退出了。而且,在该区域的光线在图上必须向上移动,这表明它们必须喷出,过去永恒黑洞的所有事物都必须被喷出。
白洞存在吗
到目前为止,该区域完全符合对白洞的描述,过去的永恒黑洞在技术上来说是一个白洞。但是,它不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这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从过去的白洞射出的光线永远无法到达我们,因为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过去的奇点和过去的事件视界在过去是无限远的,光必须穿越无限的事件才能达到我们这里。第二,没有永恒的黑洞,宇宙不是永恒的,它甚至不是从黑洞开始的。
尽管这种类型的白洞是不可观察的,但一些物理学家非常重视这种描述。描述白洞的数学是对史瓦西度规的完美运用,它服从广义相对论,从时间倒流的角度来看它真的只是个黑洞。然而广义相对论是时间反演对称的,可以正向发生的事情应该也能反向发生,所以白洞真的会形成吗?理论上是的,但要制造一个白洞,我们需要逆熵。
虽然可以在广义相对论中建立一个白洞,但宇宙还需要遵守其他物理定律,例如热力学第二定律。可以想象,一次极其罕见的熵下降可能会导致有效的时间逆转,并可能形成一个白洞。据推测,宇宙大爆炸本身来自极不可能的熵下降,碰巧的是,大爆炸在数学上看起来很像一个白洞。有人提出,当一个黑洞形成时,一个白洞会在“另一侧”形成,进入黑洞的能量离开白洞。物理学家李·斯莫林更进一步提出,由此产生的白洞是一个新的婴儿宇宙的大爆炸。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学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科学还不只在智慧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学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
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