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王博研究员等人在毫秒脉衝双星领域取得新进展,解释了长轨道周期毫秒脉衝双星的形成。
毫秒脉衝双星(Millisecond pulsars)通常由一颗脉衝星加上一颗白矮星组成的双星系统。在该系统中,脉衝星的自转週期小于30毫秒(每秒旋转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表面磁场在10⁸到10⁹高斯(Gauss)之间,认为起源于低质量X射线双星。 毫秒脉衝双星是研究双星演化过程中一些极端物理过程的重要天体,可以用来研究中子星的物态方程,限制中子星的吸积物理,还可以用来探索双星演化过程中公共包层抛射、角动量损失机制等。
近年来,观测上发现越来越多轨道周期在五十天到五百天的毫秒脉衝双星,但是这些长轨道周期毫秒脉衝双星的起源仍不清楚。为此,王博等人提出了氧氖白矮星+红巨星模型来解释这类天体的形成。
在该模型中,由于双星轨道距离长,伴星在演化到红巨星时才充满洛希瓣,进而向氧氖白矮星转移物质(上图)。吸积的物质在氧氖白矮星表面稳定燃烧,当其质量增加到钱德拉塞卡(Chandrasekhar)质量极限时,镁和氖的电子俘获导致白矮星内部电子简併压减小,使整个星体塌缩成中子星。随后,红巨星由于自身膨胀继续向中子星转移物质,吸积的物质通过释放重力能产生X射线辐射。 在获得物质及角动量后,中子星自转逐渐加快,达到毫秒量级,而此时红巨伴星由于损失物质形成了一颗氦白矮星,最终产生毫秒脉衝双星。 该模型可以解释长轨道周期毫秒脉衝双星的形成。
由氧氖白矮星塌缩成中子星的过程被称为吸积致塌缩(Accretion-induced collapse)。 吸积致塌缩过程是由恆星演化理论在四十年前预言的氧氖白矮星的演化结局,将产生中子星系统。 吸积致塌缩型超新星可以解释球状星团中毫秒脉衝双星的形成问题。 儘管在观测上有大量间接证据支持这类超新星的存在,但由于其非常暗、亮度变化快,到目前为止仍没有观测证认。 王博等人的工作进一步间接支持这类天体的存在。
【图:美国太空总署;文:节录自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网页;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供】 研究全文刊登在2022年3月出版的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报》第510卷第4期;标题是: Formation of millisecond pulsars with long orbital periods by accretion-induced collapse of white dwarfs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感谢科学;它不仅使生活充满快乐与欢欣;并且给生活以支柱和自尊心。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
在学习中;在劳动中;在科学中;在为人民的忘我服务中;你可以找到自己的幸福。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和他们的发明的价值。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农人的身手
获得很多的知识。——加里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