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夏天,在剑桥研究组工作的24岁的乔斯林•贝尔肩负着一项艰苦而又繁重的观测任务——观察太阳系行星际空间的闪烁现象。
望远镜对整个天空扫视一遍需4天时间,因此,每隔4天贝尔就要详细分析一遍记录纸带。由于望远镜的整个装置不能移动,所以只能依靠各天区的周期运动进入望远镜的视场进行逐条扫描。贝尔必须仔细审视记录纸带。既要从纸带上分离出各种人为的无线电信号,又要把真正射电体发出的射电信号标示出来。可想而知,这是一项枯燥而又艰苦的工作,它不仅需要观测者极度的细心,而且还需要观测者惊人的耐心。
贝尔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工作者。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努力进行她的观察与分析。
一天上午,正当贝尔全神贯注地整理一个月以来的记录时,纸带上一段不同寻常的记录,立刻引起了贝尔的注意,她顿生疑问:“奇怪,这既不像行星闪烁的现象,也不像地球上人为的干扰,是怎么回事呢?”
贝尔是个非常细心的人,这种不太明显的现象,一般人是不会在意的,但贝尔却给予了它高度的重视。她又请教了她的老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半个月后,她终于得到了一个清晰的脉冲图像。这种来自太空的神秘信号,从所记录到的曲线上看似乎毫无规律,但仔细观测,就会发现这中间其实掩藏着一组极有规律的脉冲信号——脉冲周期只有1.337秒,周期特别短,稍纵即逝。它虽然很短,却非常稳定。
“这难道是外星人从遥远的星球上,向地球发射的联络信号?”贝尔突发奇想。
经过贝尔之后几年的观察结果表明,原来,那并非是什么外星人发来的信号,而是一个新的天体。“那么,这到底是一个什么天体呢?”贝尔百思不得其解。就在她愁眉不展的时候,一位科学家曾经说过的话,突然在她的耳边响起:“宇宙间可能存在着一种由中子组成的恒星,它的直径特别小”
贝尔一下恍然大悟。“莫非这就是几十年前科学家所说的星体?”她欣喜若狂。
1978年2月,贝尔和她的老师休伊什等人,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题为《对一个快速脉动射电源的观测》的报道,文中称他们的剑桥研究组收到了来自宇宙空间的无线电信号。
后来,经过系统观测,这类天体被贝尔等人正式命名为“脉冲星”。
【链接放大镜】
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宇宙背景辐射、星际分子、类星体、中子星(脉冲星)。其中,脉冲星是具有强磁场,并能快速运转的中子星。中子星主要是由中子组成的。中子星的自转速度非常快,它能在极短的周期内规律地发出射电波脉冲信号。所以,地球上的观测者,有时能看见,有时不能看见。
【小启发】
贝尔之所以能够发现脉冲星就在于:一是她借助休伊什制造的射电望远镜,没有这样高性能的望远镜,就根本无法发现神秘的脉冲星;二是她善于捕捉天文现象中的蛛丝马迹,能够一丝不苟地捕获一些微妙的信息,最终揭开被观测事物的“神秘面纱”。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任何人都承认实验是科学之母;这是确定不移的真理;谁也不会否认。
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再没有别的任何艺术或科学;比战争艺术或战争科学更困难的了。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
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科学的探讨与研究
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莫洛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