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dit:123RF恒星有自己的行星,行星有自己的卫星,后者我们称之为月亮;但月亮有自己的卫星吗?如果确实如此,我们又该称之为什么呢?卡内基科学研究所的天文学家Juna Kollmeier和波尔多天体物理学实验室的Sean Raymond称他们为月子,额不,子月(submoons,或许翻译成次月更好)。但是其他科学家正在使用更为令人愉快的称呼——月月,下面我们也追随大多数人的习惯,沿用月月这一名称。Gizmodo报道,Kollmeier的儿子在2014年向她提出这一问题之后,Kollmeier和Raymond开始寻找计算工具进行模拟来确定月月是否有可能存在。在我们已知的太阳系中并没有月月这种天体,也许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条件相当苛刻,对轨道有细致的要求。月月需要足够接近月亮才能受到卫星引力的束缚,而不是行星的束缚;但又不能过度接近,以至于被潮汐力撕裂。这也意味着月亮和行星之间需要有足够的距离才能让月月不被行星的引力所阻捕获。在太阳系内,目前有4颗卫星符合这一特殊要求:我们的月亮,木星的卫星Callisto,以及土星周围轨道上的泰特斯和土卫八。但仍然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月月要如何到位?Raymond告诉《新科学家》杂志说:“某种东西必须以正确的速度将一块岩石打入卫星轨道,使其绕月球运行,而不是行星或恒星。”然后引力必须保持微妙的平衡。像我们的月亮这样,离地球越来越远的卫星就是不行的,这会打破受力平衡,导致月月一头栽向月球表面。因此,任何机缘巧合,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地点,成为了月月的岩石天体,都可能是命不长久的。
Kollmeister & Raymond/arXiv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行星天文学家Michele Bannister告诉《新科学家》,“我想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木星或土星周围没有直径超过1公里的月月。那里最多存在着摩天大楼尺寸的月月,但是我宁愿将其称之为小月月。”而且,由于难以检测到太阳系外的卫星,我们找到大月月的可能性暂时为零。但那没关系。Kollmeier的论文为未来的月月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有助于我们了解行星及其卫星的形成历史。“虽然许多行星—月球系统不能动态地容纳长寿命的子月系统,但在已知卫星和系外卫星中,没有发现子月这一事实本身,就提供了关于这些系统的形成机制和历史的重要线索。”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写道。“我们应该鼓励进一步研究其潜在的形成机制和探索可长期动态存活的子月系统的存在性。”该论文尚未经过同行评审,但您可以在arXiv.org上阅读。本文译自 sciencealert,由译者 majer 基于创作共用协议(BY-NC)发布。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