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表面以下5,120公里的地方是内核,主要由铁合金组成。在1950年代,研究人员认為内核是固体的,与外核的液态金属区域形成对比。
由夏威夷大学马诺亚分校的地球物理学家Rhett Butler领导的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固体内核实际上具有一系列在内核顶部240公里范围内变化的固液态构造。
愈往地球的深处,压力和温度使人或任何仪器皆无法接近。因此,作者依靠唯一可用的手段-地震波,来探测地球最深处的构造。
為了推断内核的特徵,Butler研究团队利用了地震震央正对面的地震仪的数据,并利用日本的地球模拟器超级电脑运算,他们评估了五对大致覆盖内核区域的其中3个配对,包含东加-阿尔及利亚、印度-巴西,及智利-中国。
Butler说,我们的模型表明,在内核顶部240公里处,有相邻固液态的铁合金区域。这给地球的组成、热歷史和演化带来了新的限制。
对内核的研究及其异质结构的发现,為研究地核内外边界对地球磁场產生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新讯息。
研究人员计画使用地球模拟器对内核结构进行更详细的模拟,并与地球磁场的各种特徵进行比较。这项研究发表在地球与行星内部物理(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期刊上。(编译/吴典谚)
图说 震央(红色图示)和相对应的地震站(黄色图钉)的分布图。
资料来源:phys.org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科学既是人类智慧的最高成果;又是最有希望的物质福利的源泉。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天生的能力必须借助于系统的知识。直觉能做的事很多;但是做不了一切。只有天才和科学结了婚才能得最好的结果。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假设是科学的天梯—-歌德
科学是永无止境的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
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