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粒子的构造及核力的本质
周银兵
物质结构光子说创立者
周银兵
(长沙铁路总公司长沙供电段)
(长沙 410007)
摘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利用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及其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来组构粒子的理论设想,从理论上估算出了中子和质子的半径及所谓核力的大小和强度,并且解释了核力具有饱和短程性的原因及各种核反应。
关键词:正负电子 正反中微子 电磁和弱力作用
研究表明:各种介子的最终衰变物包括正反粒子湮灭反应产物只是几种基本粒子: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及光子中的某几种,而且正反中子、正反质子等强子也有迹象表明是由某些更基本的粒子组成。有人认为组成强子的基本粒子是所谓具有分数电荷的夸克,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从没有发现所谓自由夸克的存在;而我们知道原子是由核外带负电的电子和带等量正电的原子核组成,按照对称的原理既然存在着这样多的电子,那么必定存在至少相同数目的正电子。如果说正电子存在于原子核内,那么我们假设原子核内的夸克带的正电就将造成原子内正电荷比负电荷多;如果说正电子不存在于原子核内,那么正电子又在哪里?同时为了解释原子核中稳定的构造,认为在强子间又存在着一种既不是电磁力,也不是万有引力的强相互作用——核力,并对这种作用提出了种种设想,面对所谓的“夸克幽禁”的困难和种种疑问,
基于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的对称性,结合各种实验事实和物理的现象,在此,我提出一种关于粒子的结构设想。除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外,具有静质量的实物粒子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具有一定动能(动质量)的正负电子与一定数目的具有一定动能(动质量)的正反中微子在弱力和电磁作用下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规律组成的具有一定构成物的粒子体系,而各个基本粒子: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的动能(动质量)及基本粒子的固有静质量则转化为整个粒子体系的静质量和一定动质量,动质量定义为mj/[(1一VV/cc)1/2]一mj
mj指基本粒子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的固有静质量。
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在不发生基本粒子湮灭反应的前提下,任意实物粒子在物理作用前后所表现出的总的静质量亏损可以理解为:在相互作用中,参与作用的所有实物粒子在静止条件下其内部的基本粒子总的动能(总的动质量)的减少;所表现出的总的静质量增加可以理解为:在相互作用中,参与作用的所有实物粒子在静止条件下其内部的基本粒子总的动能(总动质量)的增加。且静质量的变化量等于所有实物粒子在静止条件下其内部基本粒子总的动质量的变化量。在作用过程中必然伴随能量的转化。当然在不同的条件下(如作用、能量)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的性质是有所不同的。
电子与中微子间及中微子间作用力是弱力作用,而电子间是电磁作用,且在足够小的空间范围内具有足够能量(包括势能)时,两种作用力应具有相同的作用强度。
在正粒子中,正电子、正中微子数和相应反粒子中负电子、反中微子数相等,且在正粒子中,负电子、反中微子数和相应反粒子中正电子数,正中微子数相等,而四种基本粒子的排列组合规律是应该相同的。
在中子或质子中,n个正电子,m个负电子和一定数目的正反中微子通过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规律构成一个带n-m个单位正电荷的核心层,在核心层的外围空间分布着n-m组或n-m-1组由一个负电子和一定反中微子在弱力作用下组成的体系,并通过电磁作用绕核心运动,这样就构成了中子或质子(n-m ≥2)在反中子或反质子中则是n个负电子,m个正电子和一定数目的正反中微子通过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按照一定的排列组合规律构成一个带n-m个单位负电荷的核心层,在核心层的外围空间分布着n-m组或n-m-1组由一个正电子和一定正中微子构成的体系,并通过电磁作用绕核心层运动,这样就构成反中子或反质子(n-m ≥2)
对于核心层中正负电子及正反中微子具体的排列组合规律,以及n、m值还需要通过实验和具体分析加以确定。在这些系统中,其核心层是稳定的,但是在中子和反中子的外层分布的带电粒子体系在运动中则可能通过电磁和弱力作用破坏其运动的稳定性,有可能造成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从整个粒子体系中逃逸出来,这就是所谓的正反中子的衰变现象。由于核外层的电中微子系统在自由正反中子和不同的原子核中所受到的作用力是不同的。因此在自由中子和不同的原子核中的这种衰变在速率上是不同的。
按照这种粒子构造的设想,中子与中子,中子与质子,质子与质子间的作用力完全可以理解为类似于具有饱和短程性特征的分子力的电磁作用,中子或质子间外层电子与核心层的带电部分完全可以构成类似于分子间的化学键一样的核键,只不过在作用力强度和涉及的能量大小上有差别。同样,反中子与反中子,反中子与反质子以及反质子间的作用力也完全可以理解为这种电磁作用。
可以看出,中子与反中子或质子与反质子之间直接的电磁作用是不具有类似于分子力的饱和短程性特征的,这一点,通过对正反质子或正反中子间的作用力分析是不难证明的。因而在相互作用下将发生湮灭反应。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两个正反粒子间无法直接通过相互作用构成稳定的粒子体系,但是在多个正反基本粒子所构成的粒子体系中,由于各种作用非常复杂,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有可能破坏正反基本粒子间的湮灭反应,因而不能排除正反粒子在此条件下可以稳定共存的可能性。按照上述设想,也就不难理解质子与反质子相遇或者当质子与质子,质子与中子或光子与质子等在相互撞击中,为什么总是产生各种介子、光子、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而就是不产生所谓的夸克。
若中子最外层吸收一个电子时,则整个系统将显现为带一个单位的负电量,这与反质子将表现得很相似,在此,我把中子的这种状态叫做中子的负离子态。当它与质子作用时,若将外层的一个电子转给质子,将可能形成两个中子,这一点是有事实为证的。
为什么核心层的正负电荷数一定是(n-m ≥2)呢?因为假设核心层的正负电荷数是n-m =1这意味着正反质子的外层将是无电子的,那么与质子间或反质子间也存在着具有饱和短程性特征的所谓核力的事实就是矛盾的,因为按照上述设想,外层无正负电子的正反质子又怎么可能存在饱和性的核力呢?当然若n-m <3为0、1、2,而外层电子也相应变化,使整个粒子体系表现为带0或1个单位正负电荷且静质量与上述正反重子的质量相近,那么在实验中也可能将其看作为正反重子。若考虑到核子的外层电中微子系统分布的层次性,并假设不同层次的电中微子系统具有不同的动能状态值,外层电中微子系统的动能值小,内层的电中微子系统的动能值大,具体数值还需通过实验和分析来加以确定。
在不同的原子核内,核子间是通过电磁作用共用不同层次的电中微子系统并使其处于准静态而达到力平衡的,在小质量原子核中(如2H,3H,3He)主要是通过共用外层电中微子体系并使其处于准静态来实现力平衡的,因而整个粒子体系所表现出来的静质量亏损较小,即核子间的结合能较小;在大质量原子核中,部分核子除了共用外层电中微子系统还要共用内层的电中微子系统,因而其整个粒子体系所表现出的静质量亏损较大即核子间的结合能较大,因此也就表现出不同原子核具有不同的平均结合能的特点。当然共用电中微子系统时是应按照先外层后内层的原则的。已知中子和质子形成氘核质量亏损为2.22×1.6×10-13/9×1016Kg,设中子的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被两个核子共用处于准静态,并设其它基本粒子动质量是不变化的,
按照质能守恒及质能关系式这相当于中子最外层的电中微子系统具有的动能即为:2.22×1.6×10-13J;已知3He由两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结合能为7.64兆电子伏,设中子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被共用,两个质子的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被共用则可以认为质子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动能为E动=(7.64-2.22)/2=2.71兆电子伏。
在中子和质子中,电中微子系统绕核心层运动的向心力由电磁力提供,考虑内层电子所受斥力影响,则有方程:m总VV/r=kQ1Q2/rr+F斥(1)
而m总=mj/(1一VV/CC)1/2=E动/CC+mj (2)
则(E动/cc+mj)VV/r=kQ1Q2/rr+F斥(3)
或mjVV/(1一VV/cc)1/2=KQ1Q2/r+F斥xr(4)
m总——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总质量
mj——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静质量
E动——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绕核运动的动能
Q1——核心层电量
Q2——电子所带单位电量
F斥——外层电子所受的斥力在核心层与最外层电子间的引力的相反方向上的分量
设F斥=0忽略中微子与电子作用时运动所产生的系统静质量,
即mj取电子静质量,
设n-m=3 ,将电子动能E动 和 mj代入(2)式得V,
与Q1=3 一并代入(3)或(4)式:
对于中子 r=1.65×10-15m
对于质子 r=1.38×10-15m
若设内层电子绕核运动构成一个带2个正电的独立电荷体,其对外层电子作用近似认为其核心层所带的2个正电荷与外层电子作用,
将V与Q1=2; mj代入(3)或(4)式:
对于中子 r=1.11×10-15m
对于质子 r=0.91×10-15m
若在3He中,只有一个中子和一个质子的最外层电中微子系统被共用,则可以认为质子最外层电子动能为E动=5.42 兆电子伏,
将其代入(2)式得V与Q1=3 ,mj 代入(3)或(4)式,
质子 r=0.73×10-15m。
虽然这些值与实测值有一定差异,但综合考虑各种作用的复杂性及电中微子系统静质量与E动 的不确定性,所计算出的r值,与实测值的差异应该说还是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的。
已知中子与质子的静质量差为2.075×10-13/9×1016Kg,而按以上理论推导,中子最外层的电中微子系统动能为3.55×10-13J;若中子衰变成的质子静质量不变化,那么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差最少应为3.55×10-13/9×1016+0.91×10-30Kg(忽略中微子),这似乎是个问题。但正如前文所指出的一样,我们考察中子最外层电子运动时要考虑内层电子对其的斥力影响,最外层电子对内层电子也有一个斥力影响,当失去这个最外层电子时即斥力消失时,在核心层电荷作用下,内层电子动质量就有一个增加量,即中子放出电子后所形成的质子有一个静质量的增加量。
从作用力的角度讲,按照通常理解,两个质子间的静电斥力=KQQ/2r2r(Q取1.6×10-19库)2r表示两质子质心距离,r为质子半径。
而根据以上设想,设核心层电量n-m=3,外层共用电子数分别为1和2(两个电子靠得很近),并忽略两核子中外层电子间变化斥力的影响,如图:
3Q…………r………………Q……………………………3Q
3Q………………………2r2Q…………………………3Q
则两核子间的静电吸引力分别为:
K3QQ/rr一K3Qx3Q/2r2r
=12KQQ/2r2r一9KQQ/2r2r
=(3kQQ/2r2r)/(KQQ/2r2r)
=3
和K3Qx2Q/rr一K3Qx3Q/2r2r
=24kQQ/2r2r一9KQQ/2r2r
=(15kQQ/2r2r)/(kQQ/2r2r)
=15
这些值与其它方法求得的两核子间的核力在大小强度上是一致的,当然若核心层电荷n-3>3 ,而共用电子数更多,且核心层电荷与内层电子发生更强的作用,那么这个力就更大,结合能也更大。总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依靠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及其相互间的电磁作用和弱力作用,是有可能理解所谓核力的本质和粒子的各种性质的!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革主流粒子标准模型的命!彻底改变人类物质观!为开发正反物质转化能技术奠定全新理论基础!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认为杨振宁搞的粒子标准模型是个东拼西凑,由多个毫无逻辑关系的物理假设和数学模型拼凑出的四不象怪物,光参数就高达二十几个,纯粹还属于初级的唯象性模型,离真正的物理学理论还差着十万八千里!正如李政道说:“把我们已有的理论看成实质上是唯象理论更为合适。毕竟,谁曾听说过,一个基本的理论要求20个左右的参数呢?”(《粒子物理和场论》(2006)p670)。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认为希格斯粒子没有任何意义!因为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证明所有静质量大于电子静质量的实物粒子都是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或者说动质量的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的聚合体!这些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的惯性质量(固有静质量加动质量)则转化为该实物粒子的所谓静质量!而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是光子的黑洞态,电子中微子惯性质量本质上就是黑洞态光子动质量hV/cc!希格斯粒子也不例外!因为他本质上只是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或者说动质量的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的组合体而已!而千千万万种实物粒子都是由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或者说动质量的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组合体!希格斯粒子只是千千万万种这样的组合粒子中的一种!科学家只是从这些海量实物粒子中选择与自己的数学模型预言粒子匹配度相似度符合度较高的而己!也就是说希格斯粒子只是科学家根据自己数学模型需要人为选择出来的!除了所谓符合验证自己的数学模型理论本质上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建构自己的数学模型预言新粒子然后在海量粒子中选择与自己模型预言粒子匹配度相似度符合度高的来验证自己的模型!一个成熟的理论应该是引入几个简洁明了的基本假设通过逻辑推理即可以对这些千千万万种粒子作出全面完整正确的理解认识!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革粒子标准模型的命!
https://www.zhihu.com/answer/3034149995
部分网友对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的评论!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720861
物质结构光子说创立者周银兵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829382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交流探讨汇编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717526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汇编一!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718393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汇编二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818301
光生万物万象!光就是造物主!宇宙是光子通过黑洞化机制建构的自组织全息循环系统!熵增熵减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也是循环往复的!绝对的热寂也不存在,既使全部变为光子,仍然可以通过光子黑洞化机制开启一个新的宇宙轮回周期,有兴趣可以在知乎搜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那里有祥细阐述说明!
光生万物万象!光就是造物主!宇宙是光子通过黑洞化机制建构的自组织全息循环系统!
更多内容请百度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或抖音主页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或今日头条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
频率为0的光子→(变化)→频率不为0的光子→(黑洞化)→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组合成各种实物粒子→原子→分子→宏观物→天体→星系→黑洞化星系→宇宙。
感谢北大,中科院物理所,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李政道,副主任周光召路甬祥(原中科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邀请参加首届国际量子调控会议,被北大物理老师称为奇人!
物质结构光子说基于相对论量子论光子与正负电子对相互转化的实验事实提出电子,中微子是光子的黑洞态学说。指出电子中微子惯性质量本质是黑洞态光子动质量hV/CC。导出电子的相对论质速关系式和光电统一方程将引力电力将引力常数电力常数基本电荷光速普朗克常数精细结构常数以及圆周率写入一组统一的数学方程组,揭示光子与实物粒子(电子和中微子)的内在统一性,得到正负电荷概念的全新理解认识!提出正负电荷可相互转化理论!提出了一种利用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动质量)的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及其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来组构粒子的理论设想,计算出质子和中子的半径,核力的大小和强度,解释了核力的短程饱和性和原子核在发生核反应时静质量变化的本质和内在机理,解释了各种核现象
|物质结构光子说完整稿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2463538
论粒子的构造及核力的本质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718918
物质就是光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8244257
物质结构光子说知乎专栏
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371765427635388416
宇宙之光知乎专栏https://www.zhihu.com/column/c_1639012724909694976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718393
正负电荷可以相互转化吗?
https://zhuanlan.zhihu.com/p/630795312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的传播
https://zhuanlan.zhihu.com/p/653808786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如何协调相对论量子论?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823440
中国学术需要开放开明包容的学术环境!
https://zhuanlan.zhihu.com/p/627873382
数学不等于物理!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8852854
物质结构光子说创立者 周银兵
男,1978年10月生,湖南省湘潭市霞城乡人。毕业于郑州铁路机械学校供电专业,1999年分配到长沙供电段,现供职于长沙供电段长沙供电车间。自幼喜爱物理学研究。
2002年完成第一篇论文《论粒子的构造及核力的本质》提出一种利用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动质量)的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及其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来组构粒子的理论设想,计算出质子和中子的半径,核力的大小和强度,解释了核力的短程饱和性,原子核在发生核反应时静质量变化的本质和内在机理以及各种核现象!
2004年该文收录进《中国当代思想宝库》丛书,为现代粒子物理学建立起全新的理论体系。 2006年完成《电子的构造》基于相对论量子论和光子与正负电子对相互转化的实验事实首次提出电子是光子的黑洞态思想,指出光子的动质量hv/cc与电子惯性质量的本质上的统一性,由光子的动质量hv/cc推导出电子的质速关系式。
2012年在《电子的构造》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光电统一方程》将电磁力与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常数静电力常数,单位电荷量,普朗克常数,光速,精细结构常数,圆周率写入一组统一的数学方程。为统一场论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被北京大学物理学院老师称为“奇人″并专门写文章介绍和评论。
2013年完成总结性文章《物质结构光子说》提出关于电磁作用,弱力作用,强相互作用,万有引力作用的新的统一理论,揭示光子与实物粒子的内在统一性。物质结构光子说基于相对论量子论,光子与正负电子对相互转化的实验事实提出基本实物粒子(电子,中微子)是光子的黑洞态学说,提出电子中微子惯性质量本质上就是黑洞化光子动质量hv/cc,指出光子的动质量与实物粒子(电子,中微子)惯性质量的本质上的统一性。在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基础上由光子的动质量推导出电子和中微子的质速关系式!推导出光电统一方程将电磁力与万有引力及万有引力常数静电力常数,单位电荷量,普朗克常数,光速,精细结构常数,圆周率写入一组统一的数学方程。得到正负电荷概念的全新理解认识。提出正负电荷可相互转化理论,提出一种利用一定数目具有一定动能(动质量)的正负电子和正反中微子及其相互间的电磁和弱力作用来组构粒子的理论设想,计算出质子和中子的半径,核力的大小和强度,解释核力的短程饱和性,原子核在发生核反应时静质量变化的本质和内在机理以及各种核现象。揭示质量和电荷的本质及起源,万有引力的起源以及他与光子的内在关系。同时为哲学上的关于物质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观点找到全新的科学佐证。为整个物理学建立起全新的理论体系。
2015年开始,将物质结构光子说理论与自然科学,宗教哲学,宇宙学进一步融汇贯通,提出了宇宙生于黑洞,成于黑洞,死于黑洞,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生灭轮回,无始无终的宇宙学理念。 指出正反暗物质就是光,光能或者说光动质量就是一切正反暗物质质能的根源。 光是正反暗物质质量能量信息的唯一载体!,光永恒,宇宙永恒,光本身无生无灭,生灭只是光的各种形式以及衍生出的各种状态和现象。 不变化之场即为无,变化之场即为有即为光,使场变化之力即为能。无能无变化之场即为无,有能有变化之场即为有即为光,当量子化的电磁场获得能量开始产生周期变化产生频率就由无到有,频率为0的光子就是无,获得能量开始周期变化产生频率就产生光产生有,此所谓无生有生光。 无者,无能无变化之道场也。有者,有能有变化之道场而生万象也。 从物理学的角度讲 无者,就是变化频率为0的光子,即hv,v为0,hv=0,即无变化频率,无能量,无动质量的光子,有者,即变化频率不为0即hvv不为0即有变化频率有能量有动质量的光子。 光就是统一的量子化的变化场,具有惯性参照系速度不变性(考虑非惯性参照系引力场中光运动方向的变化则是速率不变性)和波粒二象性,任何物理作用不能改变这些特性,只能改变光子能量状态。光子的黑洞态组合态就是实物,弥散态光子就是量子场,光是唯一物,其他物只是光的各种形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光生万物万象。表现出各种所谓物和场,黑洞态组合态的光子就是物,弥散态的光子就是量子化场,光及光能永恒存在,不以黑洞态组合态存在,就以弥散态存在,光及光能的永恒性就是物质质能守恒的根源,光即变化之场,场即道,道生一,变化之道即为光,一为光,一生二,二为正反,二生三,三为黑洞态组合态弥散态,三生万物!黑洞态组合态弥散态光子即是万物,此谓之,光生万物万象,光就是造物主!
宇宙是光子通过黑洞化机制建构的自组织全息循环系统!熵增熵减在一个更大的时空范围也是循环往复的!绝对的热寂并不存在,既使全部变为光子,仍然可以通过光子黑洞化机制开启一个新的宇宙轮回周期!频率为0的光子→(变化)→频率不为0的光子→(黑洞化)→正负电子正反中微子→组合成各种实物粒子→原子→分子→宏观物→天体→星系→黑洞化星系→宇宙。
2016年创建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研究会
研究学会名誉会长爱因斯坦
名誉副会长伽利略
名誉副会长麦克斯韦
量子主讲普朗克
量力主讲狄拉克
波动力学主讲薛定谔
矩阵力学主讲海森堡
亮斑主讲:泊松
散射主讲:康普顿
粒子主讲:牛顿
显微主讲:胡克
波动主讲:玻尔
透镜主讲:惠更斯
衍射主讲:菲涅尔
偏转主讲:法拉第
辐射主讲:尤金和维恩
电磁主讲:赫兹
电力技术主讲:尼古拉特斯拉
该研究学会以研究探讨传播光生万物万象,万物万象统一于光的思想理念为宗旨的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传播教育组织,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研究学会让科学之光真理之光照耀世界。 周银兵物质结构光子说研究学会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为哲学基础以相对论量子论物质结构光子说为物理学基础, 基于大道本相通,宇宙本一体的基本理念,在实证,理性,统一美的原则下理解认识光生万物万象,万物万象统一于光,理解认识宇宙的统一的联系的壮丽的美。为实现科学哲学宗教宇宙的大融合大综合大统一而努力奋斗。
2004年,参加在上海交通大学主办的相对论研讨会。
2005年参加中国物理学会,中科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主办的2005中国物理学学术年会。
2007年应邀参加由北京大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主任李政道,副主任周光召,路甬祥(原中国科学院院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主办的首届国际量子调控会议。 并且利用互联网进行广泛的传播普及,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获得广泛的社会评论和评价,被广大网友戏称为“光教主″。
这个理论听起来有些科幻,他真的能颠覆现代物理学吗?专业领域挑战如此之大,会被普遍接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