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766年的时候,天文学家提丢斯(Titius Johann Daniel)发现,当时太阳系中的已知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非常有规律,这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R = (n+4)/10”来进行描述,该公式中的R代表行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n则是一个特定的数列,该数列第一个数为0,第二个数为3,再后面的数都与前一个数是2比1的关系。
提丢斯指出,当n取值为0、3、6、12、24、48、96时,根据该公式的计算结果为0.4、0.7、1、1.6、2.8、5.2、10,如果将这些计算结果的单位设定为日地平均距离,也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天文单位,那么它们中的前4个就分别对应水星、金星、地球、火星与太阳平均距离的近似值,而后两个则分别是木星、土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的近似值。
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原本是有足够的物质形成一颗行星的,但迅速成长的木星却打断了这一进程,在它强大引力的干扰下,这里的物质始终无法形成行星级的天体,最多也就只能形成一些小天体,于是在这片区域中就形成了一个混乱的局面。
随着时间的流逝,火星和木星之间的这些小天体中有的被抛出,有的被吸收到木星,只有一少部分能够以稳定的轨道运行,而正是它们,形成了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小行星带”。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