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按:七月选书《科幻电影的预言与真实》,由身兼作家与电视主持人的迈可‧布鲁克斯与量子物理学博士兼记者瑞可‧艾德华斯两位作者讨论科幻电影裡的情节能否成真,揭密各种电影背后的科学秘辛,并且加入各种打诨插科的对话内容,对人类的命运展开各种科学想像、思辩与对话。
迈可:我有生之年看不到外星人,真是太崩溃了。
瑞克:嗯,也许这是件好事。我不知道人类接触外星生命时是否能应对得宜。
迈可:好吧,想像你自己面对一个来自异世界,长得又怪又丑的生物。你会怎麽做?
瑞克:我不用想像啊。我和他一起做了很受欢迎的播客节目。
在《异形》裡,太空船诺斯托洛莫号上的船员,到了最后关头才发现自己被地球的异形猎人设计了,机器人艾许也是他安插的棋子。他们──或至少大部分的他们,随便啦──很衰,因为对外星人著迷的人通常没什麽理智,尤其当你想到找到 ET 的机率有多低,就知道他们多不理智。
说真的啦,如果找到的外星人是这个样子,那还真是相见不如不见?图/电影《异形》剧照@imdb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花了数十年寻找,而且一无所获。真的让人空欢喜一场。每当我们发现来自地球以外的不寻常东西,就会涌现一阵充满希望的兴奋与热忱,想把我们观察到任何现象都归功于外星生命。但是我们总是会失望。大家都到哪裡去了?
为什麽直到现在都还没看到外星生命?
1961 年,天文学家法兰克.德瑞克(Frank Drake)提出一个方程式 ,试图解答这个问题。方程式裡有七个参数,一旦你放入值,就会得出宇宙中可侦测到的外星文明预估数量,后来被称为「德瑞克方程式」。一切都很好,只有一个问题—找出每个参数的值到底是多少。以下是这个方程式中的参数:
从德瑞克开始显摆这个方程式以来,我们一直在尝试得出这些参数的值。最近我们在第一项有了还不错的成果。透过各种方法,我们现在发现了超过三千个外行星,让天文学家可以做出更好的估计。
现在我们认为,和太阳类似的恆星中,百分之九十会有外行星,当中有百分之二十处于「可居住带」,也就是应该存在能支撑生命—至少是我们所知的生命—的环境条件的地方。
至于其他参数,你差不多就只能用猜的(生命与智慧出现的机率原则上应该可以知道,但我们还不知道)。输入最低、最悲观的值之后,我们可以算出自己是银河系裡唯一有智慧的文明,但在可观察到的宇宙裡,可能还有一万五千个有智慧的文明存在。如果用非常乐观的值来算,那麽光是在我们的银河系裡,就还有七万个有智慧、可沟通的文明存在,整个宇宙中的数字则接近一百一十亿。这代表有很多外星人欸。
我们对于发现其他世界这件事愈来愈上手。图/方言文化出版社提供
宇宙存在这麽久了,其他「人」在哪裡呢?
另外要考虑的是,地球是在四十五亿年前才形成的,有鑑于我们认为宇宙已存在一百三十八亿年,那麽也可以合理假设,我们认为那些可居住的行星有很多都比地球古老。这意味著生命在那裡演化的时间,会比我们这个年轻行星久很多。这麽一来,如同萧斯戴克所指出的,我们可以预期某些文明比我们的文明还要进步很多很多,可能有超级聪明的生化人生存其中。这暗示了,出于好奇心与猎取资源在内的种种理由,这些文明都会想办法殖民其他行星。就算只是搭乘以我们所能想像的速度(比方说,光速的四分之一就好)飞行的太空船,勤劳的外星人大概也只需要四五百万年,就能殖民一整个像我们这样的银河系,乍看好像很久,但以宇宙的角度来看,根本只是一眨眼的时间。所以我们要再问一次:他们到底在哪裡?
恩里科.费米在 1950 年问了这个问题,并且导致了费米悖论(Fermi Paradox)的出现。费米的重点其实在于星际旅行看似不可能,但却被诠释为怀疑外星智慧存在的理由。如果宇宙裡有很多外星人,那我们当然应该要看过一些证据吧?
有可能地球对外星文明来说地处郊区没什麽值得注意的?图/银河便车指南剧照@imdb
也许有,也许没有。关于为什麽超级进步的文明还没向我们现身,有很多不同的解释。可能是因为我们处于银河系遥远、荒芜的「郊区」,所以在「都会区」的那些外星人没什麽太大的兴趣前来。也许他们曾经在数千、数百万年前,甚至数十亿年前来过地球,然后发现这堆烂泥裡没什麽值得淘金的。也许超级智慧种族根本对殖民没有兴趣。又说不定,他们是那些爱家好男人,找到在自己的太空邻里间过著乌托邦般的生活方法。也许他们生存在完美的虚拟实境裡,在银河系裡閒晃对他们来说一点吸引力也没有。也许他们进步到我们无法得知自己被他们观察的程度,而他们遵守著「请勿碰触」的观赏原则,对他们来说,我们只是一个娱乐设施,一种珍品,或是一座动物园。更极端的版本是,这些外星人已经发展得远超过我们的概念,我们根本无法理解他们。他们可能已经以某种方式居住于地球,但我们浑然不觉。
也许就像《星际效应》裡演的那样,外星人住在第五维度裡,我们就是不知道怎麽接触他们所在的现实。也许我们就像是住在十线道高速公路旁蚁丘裡的蚂蚁──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蚁丘的构造都很了不起,但是两者在规模与移动速度上的差异,意味著使用其中一个构造的有机体,会很容易满足于现状,而忽视另外一个构造。
也或者,他们只是还没找到我们──也许我们应该对此心怀感激。一切都平静无波,也许是因为宇宙裡有掠食性外星人,就像《异形》裡的那些外星人,而其他有智慧的文明都知道这一点,所以非常低调。换句话说,他们吓得屁滚尿流,躲得好好的。这使得我们「朝空中发射讯号,派遣太空船离开我们的太阳系」的行动看起来有点蠢。
在这一点上,霍金已经承认自己是个胆小鬼。他担心进步的外星种族「力量会比我们强大许多,也许会认为我们比细菌还没价值」。那也是「也许」,不过坏消息是,一切都为时已晚了。我们已经播放电视、无线电和雷达好多年了,而这些传输内容都已经洩漏到太空裡了,现在才安静下来已经没什麽意义。
我们的许多电视讯号已经到达了其他星系。图/方言文化出版社提供。
最后一个关于外星人缺席的解释,当然是经典的《骇客任务》情境:我们活在虚拟世界裡,程式设计师根本不想没事找事,写什麽其他智慧生物的程式码。也许他们发现那根本是浪费时间,而且看我们抓破脑袋也没有头绪也满好玩的。
不过,万一没有任何外星人呢?这是非常恐怖的一个论点。也许就是,文明发展到某个技术成熟的阶段时,最终必然会毁灭自己;也许是透过改造出无法控制的病毒,或是发展与部署毁灭整个星球的核子武器,或是创造出将整颗星球覆盖二氧化碳的科技,继而摧毁曾经让自己繁荣发展的那些条件。
这也不是难以置信的,对吧?
同场加映:我们能以多快的速度旅行?
航海家一号是目前最快、不在轨道上的人造物体──它已经离开了我们的太阳系在星际空间裡航行,时速约六万一千五百公里。听起来很快,但航海家一号还得花上八万年才能抵达距离我们最近的恆星:半人马座比邻星。如果我们要派一艘有人员乘坐的太空船进行这趟旅程,实际抵达那颗恆星的人会是船员的第两千五百代子孙—两千五百个世代,在零重力、辐射线大轰炸的环境裡繁衍。偷偷告诉你,到时候他们应该已经不算是人类了……
最令人期待的可能方法,应该是以某种推进束(beam propulsion)加速前进,太空船会有一面巨大、非常轻薄的帆,由在地球产生的集中能源束(雷射或是微波)提供动力。突破星击计画(Breakthrough Starshot)打算使用类似这样的东西,派一艘无人奈米船进入宇宙,以百分之二十的光速前进。这个计画希望派遣一个舰队,「在一个世代内」,也就是短短二十年后,抵达半人马座 α 星。一旦抵达,奈米太空船可望用它的迷你相机拍摄一些照片,然后贴在脸书上。外星人,快标记你自己!
风帆的设计显然相当关键。一些哈佛的科学家已经在研究如何维持风帆的最佳角度以获得推进束的能量,目前也得出了一个球面的构造。而且风帆会自我修正,如果太空船向左晃了晃,能源束自然会把它推回右边。更重要的是,这些奈米太空船看起来会很像超大的迪斯可舞厅水晶球。唯一能肯定的是,外星人一定会知道我们是好玩的生物。
编按:对太阳帆有兴趣的话也可参考:《摺纸动物园》〈物哀〉
同场加映:我们被绑架了吗?
没有。
一个很有名,但非常没有根据的 1992 年民意调查显示,有三百七十万名美国人相信自己曾经被外星人绑架过。冷静下来,美国人!
相信自己被外星人绑架的心理学非常有意思。首先,这些据称被绑架者的回忆,通常都是在催眠状态下制造出来的。催眠不是撷取「隐藏记忆」的可靠方法—事实上,目前已经显示受催眠者非常容易就被诱发出假记忆,容易受到暗示的人更是如此。再者,许多被绑架者都表现出「假记忆症候群」,他们在记忆测试中,倾向想到自己没有看过的字词或物品。
睡眠瘫痪据信也在他们的故事中扮演一个重要部分。有这种症状的人,在入睡或醒来时经历会暂时的瘫痪。这算是个已经获得了解的现象,我们知道这些人醒来时,他们吓坏了的脑袋有时候会创造出闪光、滋滋声、漂浮感,以及人物存在(哈囉,外星人)。在此澄清,这些都只是幻觉。大部分有这种问题的人,都把这些效果视为梦境的一部分;剩下的人就把它们解释为外星人胡搞的证据。这样的经验主观上是非常真实的,但是客观上……呃,就是胡说八道。
研究显示,很多回报绑架的人都会主动拥抱「外星人绑架受害者」的身分。他们似乎认为这具有某种安慰效果,在心理上对他们有所帮助。就像是在一个恐怖的俱乐部裡找到归属感。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学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在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科学的进步取决于科学家的劳动和他们的发明的价值。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华罗庚
对搞科学的人来说
这个封面图吓死个人
收藏《茫茫宇宙为何遇不见《异形》:找不到外星人是合理的吗?》文章
点赞《茫茫宇宙为何遇不见《异形》:找不到外星人是合理的吗?》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