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学家发现了有史以来体积最小、质量最大的白矮星,这是一个距离地球130光年的巨大压缩体,它的质量比太阳还要大,却缩成了一个缓慢冷却的煤渣,只比月球稍大一点。 这颗名为ZTF J1901+1458的白矮星以每分钟7转的速度自转,其磁场是太阳的10亿倍,它的直径只有4300公里,是在不到1亿年前,由两颗质量较小的白矮星合并形成的,该星由加州理工学院帕洛马天文台的兹威基瞬态天体设备发现的。
如圖說▲艺术家笔下的白矮星,该星仅比月球稍大一些
这颗白矮星的质量约为太阳的1.35倍,刚好低于触发1a型超新星的阈值(约1.4倍太阳质量),即便如此,电子和质子可能在恒星核心的巨大压力下简并,可能为未来戏剧性的转变奠定了基础。 科学家推测该白矮星的质量足够大,核心中的电子若被原子核中的质子捕获,重力及电磁力的合力超越电子简并压力时,就有机会进一步坍缩成中子星。
太阳内核核融合产生向外的辐射压力和自身向内的重力,当核心燃料被消耗殆尽时,恒星的核心坍塌,外层则被辐射压力吹走,对于质量小于太阳8倍的恒星,由于包立不兼容原理,其核心坍缩将在白矮星阶段停止,这是大约97%恒星的命运。 但如果恒星的质量足够大,重力就会克服「电子简并压力」,内核就会发生内爆,直到质子和电子被迫聚集在一起,形成超高密度的中子星,对于质量更大的恒星,重力会压倒所有的量子阻力而形成黑洞。
科学家认为在白矮星的世界仍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例如:星系中白矮星合并的机率是多少,是否足以解释1a型超新星的数量? 磁场是如何在这些强大事件中产生的? 为什么白矮星之间的磁场强度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唯有发现更多的白矮星,才能解决以上的所有问题,该研究发表于《自然》期刊。 (编译/许晋翊)
数据来源:Astronomy Now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任何人都承认实验是科学之母;这是确定不移的真理;谁也不会否认。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人类看不见的世界;并不是空想的幻影;而是被科学的光辉照射的实际存在。尊贵的是科学的力量。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科学地探求真理;要求我们的理智永远不要狂热地坚持某种假设。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科学是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