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探索未知,是镌刻在人类DNA中的优异质量,而探索必定伴随著牺牲,可以说人类所有的探索成果,都交织著血与泪的悲歌。
在地球上探索未知如此,在太空中探索未知同样如此。相比地球上适宜人类活动的条件,在太空中探索所面临的问题会更多,难度通常也会更大。
而这也就引申出一个问题:如果宇航员在太空探索中牺牲了,并且现有技术很难回收他的遗体,那麽他的遗体会不会成为其他星球的生命起源呢?
死亡后遗体会有怎样的变化?
在地球上,死亡后如果不进行任何的处理,那麽腐烂是所有地球生物尸体唯一的归宿,这主要是由于身体失去了免疫系统的调节,身体中的微生物会大量繁殖,继而将身体分解成小分子物质,重新加入大自然的一系列迴圈中。
在太空中,宇航员生活在宇航员和太空船中,这两个地方都能保证宇航员的氧气和压力需求,人体免疫系统能够正常运转,身体中的微生物也就能够和谐共存达成平衡。
如果宇航员死亡,原本和谐共生的微生物就会失去调控,起初会有一段时间的猛涨,在人体内以人体剩馀物质为能量来源,继而分解人体。但这种增长持续不了多久,因为环境的变化会再次抑制它们的增殖。
飞船和宇航服与太空环境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其中的气体、温度和压力。太空近乎真空,倘若宇航员牺牲时宇航服和外界连通,那麽他身体中的水分会被迅速蒸发。
由于真空中没有导热介质,身体中的热量只能靠辐射缓慢散发,所以宇航员的身体不会冷却的很快,此时的微生物还能够在身体中存活。
而由于宇宙中没有大气的存在,阳光直接照射遗体会有强烈的制热作用,同时也能够除掉很多微生物。
在这种冰与火的双重洗礼下,身体中的微生物很难存活下来,而没有微生物的分解,宇航员的遗体并不会像在地球上一样腐烂。
遗体的归宿
现如今,因为科技能力的限制,宇航员们执行的任务几乎都是近地任务,也就是说他们距离地球其实并不遥远,仍然处于地球的引力范围内。
如果宇航员是在这个距离内牺牲,那麽遗体会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绕地球公转,成为地球的「卫星」,然后被慢慢地拉入地球大气,在和大气的剧烈摩擦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流星,就和小狗莱卡所遭受的命运一样。
在载人航太发展初期,为了保证宇航员的安全,在宇航员真正进入宇宙之前,科学家们曾做了许多次动物实验,而第一隻进入宇宙的哺孚乚动物就是一隻叫做「莱卡」的3岁混血母犬。
1957年11月3日,在经过20多天的训练之后,「莱卡」随著「斯普特尼克2号」飞出了大气层,进入了茫茫宇宙。
因为飞船没有设置隔热系统,唯一的散热工具就是一个小小的风扇,在高温和恐惧的侵袭之下,进入宇宙仅5小时之后,莱卡便失去了所有的生命体征。
1958年4月4日,「斯普特尼克2号」在围绕地球公转2570圈之后坠入大气层,在剧烈的摩擦中连同莱卡一起成为了地球自然迴圈中的一员。
除了坠入大气层被焚烧殆尽,宇航员的遗体还有可能被太阳光「焚尽」。在太阳光线的作用下,带电粒子会持续不断地轰击生物组织,使得生物组织在衝击下慢慢分解,最后转化为小分子消散在茫茫宇宙中。
如果宇航员是在外太空执行任务时死亡,并且宇航服或飞船保存完好,那麽由于地球引力无法对其造成影响,他的遗体会在宇宙中飘荡,直至重新被某个星球的引力所捕获。
需要注意的是,即便宇航服和飞船保存完好,在电力系统和维生系统停止工作之后,宇航员的遗体依旧会陷入极寒之中,身体中绝大部分的微生物都会因此休眠或离去。
如果捕获遗体的星球有和地球类似的大气层,那麽遗体的下场也会跟落入地球大气层一样,因剧烈摩擦被彻底的焚烧殆尽,而如果这个星球根本就没有大气层或大气层极为稀薄,那遗体大概率会直接落入星球表面。
遗体会成为该星球的生命种子吗?
人体的身体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中包含生命最重要的组成物之一——氨基酸。
但光有氨基酸可不意味著一定会出现生命,因为如果生命是一栋大厦的话,氨基酸只是这栋大厦的基石砖,在没有外力的帮助下,砖头可不会自己构建成複杂的大厦。所以,即便遗体落到了某个星球的表面,也不一定会孕育出生命。
如果遗体机缘巧合之下,落入这颗星球的海洋中,并且海洋中又存在海底热泉,那孕育生命的概率就很高了,因为热泉周围环境能够极大促进其他生命必须物质的合成。
就像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微生物学家盖瑞·金(Gary King)在接受《天文学(Astronomy)》杂志採访所说的那样,如果人类尸体落在已拥有某些基本分子的星球上,那麽孕育生命的概率将会暴增。
而他的观点也带来一个细思极恐的问题:地球生命的起源,会不会是因为某个外星生物的尸体落入地球的呢?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科学是老老实实的东西;它要靠许许多多人民的劳动和智慧积累起来。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所有的科学都是错误先真理而生;错误在先比错误在后好。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科学的探讨与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报酬;所以我在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科学的惟一目的是减轻人类生存的苦难;科学家应为大多数人着想。
科学还不只在智慧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科学的界限就像地平线一样;你越接近它;它挪得越远。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