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军
- 科技也是文化遗产
- 活的科技史
- 探险不仅在野外
- 科技资源文旅化
- 巡天遥看一千河
- 科普旅游
- 体验高科技
- 基建旅游
- 工业旅游
- 工业遗址公园
- 修复生态挖掘美
- 欣赏大地之美
- 探险也是旅游
- 追风逐雨
- 科技嘉年华
- 打造“未来市”
- 嵌入地名的科学文化
- 最权威的认定
- 让科学被“看见”
- 为苍穹作画
- 一起仰望星空
- 挖掘微观之美
- 设计界的“科学风”
- 元宇宙设计
- 科学城市雕塑
- BDO艺术
- 为艺术搞发明
- 怪兽大游行
- 灯会有未来
- 生产空间艺术化
- 大地艺术家
- 特种电影
- 人文科教片
- 视听再升级
- 以城市为画卷
- 描写真科技
- 未来文艺
- 非叙事科幻
- 让历史更真实
- 未来的主干
- 书写大地
- 海洋的故事
- 文明的基础
- 社会的血脉
- 打造人工世界
- 产业催化剂
- 从推理小说到公安文学
- 应急文艺
- 健康文艺
- 军事文艺
- 书写科学散文
- 科学童话今尤在?
- 科学传记
- 再造文艺史
复活死概念回本章
中国第一本科幻杂志,创刊时名为《科学文艺》。
中国第一本研究科幻的理论图书,出版时名为《论科学文艺》,其中第二、第三和第八章谈到科幻。
中国第一个官方科幻奖名叫“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科学文艺奖”。
如今,介绍中国科幻史的文章绕不过“科学文艺”这个概念。不过,这些文字都没介绍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科学文艺是科幻曾经的名字吗?或者,谁是谁的一部分?我想,可能写这些文字的人自己也搞不懂吧,他们只是在铺陈手头找到的资料。
在不算遥远的1980年前后,大概几年时间里,科学文艺风头正劲。除了上述种种,当时还在中国科普作协旗下成立起“科学文艺专业委员会”。如今这个专委会还存在,听过这个名字的人不知道还剩多少位?
所有以科学为内容的文艺作品都叫科学文艺,这个概念本来挺好懂。它为什么接近于消亡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年并没有多少科学文艺作品,东方没有,西方也没多少。文艺界对科学不感兴趣,这个规律在东西方都差不多。
比如,城市雕塑是典型的艺术品。如果一座城市雕塑以科学为内容,它就是科学文艺作品。但是在70年代末,中国大地上能有多少纪念科学的城市雕塑?
又比如,当年科研设施奇缺,只能服务于科研。今天,大量科研设施同时开放成旅游目标目,你花八万五千元可以去一趟南极站。论市场份额,“科技文旅” 已经是科学文艺中最大的一块,而在当年几乎等于零。
再比如,科学素材正在VR影片里大量使用。而在几十年前,VR技术根本不存在,也不可能算在科学文艺概念之内。
拿不出多少实例,当年人们组织科学文艺研讨会,就只能讨论概念和理论,这自然不能长久。围绕着科学文艺,很多本质问题扯不清,根源就是现实中科学文艺的实践太少。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科学文艺概念来自科学界,而不是艺术界。从那时到现在,艺术界都没人使用它。
一群搞科学的人在业余时间玩艺术,没接受过文艺训练,水平当然显得很业余。比如,当时科学文艺里面包含“科学诗”这个成分。可想而知,科学家写的诗,在诗歌界能得到什么评价?人们的关注点无非就是——“科学家还能写诗啊”?
还有一个小原因,“科学文艺”是苏联概念。改革开放之初,苏联某些人文社科概念还有借鉴价值。苏联解体后,就没人关注苏系概念了,科学文艺不幸是其中之一。它其实很有生命力,但没人继承。
不管什么原因,科学文艺在今天几乎是僵死的概念。偶尔能从论文标题中找到它,现实中已经没什么人在使用。
然而,也恰恰是在八十年代以后,从国外到国外,涌现出大量的科学文艺作品,这个领域几乎是文艺界最有活力的一部分。然而,没有统一的概念,它们就找不到归属,也无法形成产业合力。
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出现比“科学文艺”更合适一统江湖的概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希望重新复活这个死概念。
前所未见的美回本章
中科院是中国科学界的最高机构,这事尽人皆知。鲜为人知的是,中科院也有自己的文艺联合会。与各行业文联的设置差不多,下面也有作家协会、美术家协会、摄影协会、音乐协会等等。
不光机构设置一样,创作的东西也没多大差别。以美术而言,科学家画的也是山水、花鸟和仕女图。唯一有中科院特色的画作,是有人给著名院士画肖像。水平怎么说呢,画得都挺像,一看就知道谁是谁,但是艺术性乏善可陈,估计不大可能出现罗中立《父亲》那样的杰作。
当然,如果这些画来自个人爱好,那就另当别论。但是,中科院的人只画这些作品,白瞎了他们手里的科研装备和科学理论。
艺术来源于生活,传统艺术则来源于人类感官所能反映的生活。他们不会画月面环形山,也不会画微观世界,那些领域超过了人类感官的极限。然而,它们也是客观存在,并且也蕴含着惊人的美感。只不过,没有相应的科研装备,人类无法见识到这些美。
“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就是一家专门开发科技美学的机构。“as”是“art”和“science”的缩写,摆明了就是要融艺术与科学为一体。只不过,他们没有用笔墨去画院士,而是专门用科学装备去挖掘另类的自然美。
比如“音流学”(Cymatics),是让声波形象化的新学问。通过数学建构,声波能转化成特定的画面。音流学不仅用于记录自然界的声音,也用于创作音乐作品。表演音流学作品必须既懂艺术又懂科学,现在在国内还非常冷门。
又比如,很多植物种子进化出特殊形态,以利于随风飞行。便有艺术家以枫树种子为原型,创作出名为“螺旋动力学”的装置艺术,通过模拟枫树种子的飞行轨迹展示美感。
再比如,各种矿石样本被剖开后,剖面会呈现出新奇的美感。现在,这些美学元素被印在时装上,丰富了时装界的视觉库。
除了发现超越感官的自然美,“as科学艺术研究中心”还使用特殊材质来创造美。包括转基因细菌、全息艺术、铀玻璃,以及用金藻基因谱写的音乐。
这些作品来自科学家还是艺术家?答案是,它们来自有艺术细胞的科学家。他们在本职工作中,通过科研手段发现了前所未见的美,于是便着手来表现它们。
美是文艺的基础,科学文艺如果想要一张出生证,来证明自己确实与众不同,就必须把科学手段挖掘的美作为基础。
从“意象物化”到“艺术科技” 回本章
科学文艺……包括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散文、科学小品、科学寓言、科学诗、科学相声、科学谜语等多种体裁。
如果在百度上搜索“科学文艺”,会找到上面这段话。仔细一看,基本都是语言文字艺术。旧的科学文艺确实如此,但是在重启的新科学文艺里面,语言文字已经不占主要位置。
要理解这种变化,需要知道一个基本概念,叫做“意象物化”,就是把艺术家脑子里的艺术形象用实物呈现出来。
意象包括图形、色彩、场景、动作、旋律等等。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达,但是受众听过语言,看过文字,还要通过想象去转化。结果,“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把《王子复仇记》搬上舞台或者银幕,由特定演员去表演,哈姆雷特这个艺术形象就被“物化”,变成唯一的一个。
文艺就是“文学+艺术”,文学当然也算是艺术。它与其他所有艺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无法将意象物质化。你用文字描述一段旋律,别人听不见,用文字描述一幅美景,别人看不见。由于不能物化,文学创作不需要专门工具。竹简、笔墨、电脑,每个时代别人用什么书写,文学家也用什么。历史上没有文学家为了更好地写字,去发明某种书写工具。
所以,文学受技术的驱动极不明显。通常都是一种书写工具在社会上普及后,文学家才选择使用。我亲自经历过电脑换笔这个过程,有点发言权。
其它艺术则不同,小提琴就是用于演奏,舞台灯光就是用于舞台照明。几乎每种文字以外的艺术都会使用专门工具。甚至,演奏和舞蹈这些专业还需要考级,而当作家从来不用考证。在某些场合,人们提到“艺术家”时已经不包括作家,而是指能制造画面、声像或者立体形象的专业人士。
为了追求更好的意象物化,艺术家一直在寻找更好的技术。哪种矿粉色彩更浓烈?哪种材质做出乐器更动听?制造金属塑像需要怎样的配方?电影更是完全由技术驱动的新艺术,电影艺术的重大发展往往取决于技术突破。
转了这么一个圈,你可能已经理解到我的意思。既然需要物化的艺术更受技术驱动,那就不妨开动科学技术这个引擎,创造更好的艺术形式。说对了,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新专业——艺术科技,指服务于艺术的科技研发活动。我们甚至有一个国字头的艺术科技研究所,来专门操办这件事。
当年的科学文艺为什么以文字为主?答案只有一个字——穷!写字只需要日常书写工具,意象物化则需要钱来制造专门工具。即使在七十年代末,中国的科学文艺提倡者已经注意到“科学文艺电影”、“科学文艺广播”这些形式。但因为没钱操作,只能在讨论时提一提。
未来的科学文艺不仅不以写字为主,还将使用令人瞠目结舌的艺术科技。包括在南极冰盖上找陨石,进入国际空间站拍电影,用运载火箭制造流星雨,或者遥控机械臂在月面作画!
是的,所有这些疯狂计划都有人在做。这样的科学文艺不再跟随于主流艺术的后面,而是要引领人类艺术的新风潮。
从阅读到体验回本章
1990年,我领到人生第一份工资——135元。那时,单位旁边有个小饭铺。每次领到工资奖金,我都去点一份0.7元的肉丝闷饼来庆祝,不敢考虑几元钱的菜。现在,我会花五百元吃一次“宫宴”。消费的主要不是菜,而是现场有宫庭歌舞表演。
当年,我唯一能承担的文化消费就是买书,几元钱的书我也得咬咬牙。现在,我能够花数百元体验一次模拟飞行。
1999年,我决定当专职作家。当时给自己定的经济目标就是以后买什么书都不用眨眼。现在,八千元一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已经摆在书架上。我还需要咬咬牙才能决定的,是十万元左右的地球两极旅游,或者五十万左右一次的平流层飞行。
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也发生在所有中国人身上。1990年,中国人均GDP只有317美元,低于现在的阿富汗。经济学界有个说法,人均5000美元到8000美元之间,文化消费开始起步。超过8000美元,精神消费便会超过物质消费。
是的,我参加工作时还得凭肉票买肉,两年后票证全面取消,但我不可能每月吃一百斤肉。普通人最大的物质消费莫过于房子,中国房地产经历三十年增长,现在也到了平台期。接下来能够快速增加的经济增长点,非精神消费莫属。
这个门类也包括很多内容,从美容化妆、购买健身房年卡,到欣赏小剧场表演。我关注的是科技类体验如何进入这个市场,并成为其中的主力。
对此,国外还有个说法,认为人均GDP达到8000美元,公众对科学将从被动接受,变成主动关注和参与。这背后发生的实质性变化,就是高等教育在这个阶段会普及。1986年,我和57万青年一起进入大学。现在,高考毛入学率接近60%。等到“10后”全面在社会上接班,中国成年人基本都是大学生。
有钱,有知识,这是科技类体验消费的两大支柱,中国已经完全具备。当然会有人说,你不要只看北上广深,也要看老少边穷。然而,重点在于趋势。再过十几年,更多的中国人是会过上今天北上广深的生活,还是老少边穷的生活?答案不言自明。
回到开篇“意象物化”这个概念,它的重要意义便在于此。没钱时,最普遍的文化消费只能是书、报、刊,包括科技类文化消费也是这样。《知识就是力量》、《航空知识》、《我们爱科学》,当年我也就能承担这些消费,而它们都以符号为内容。
经济发展了,技术手段丰富了,能建起各种体验类消费场景。当然,如今大部分还是传统文化题材,或者红色题材。但是,科技题材的体验消费在最近十年迅速发展,市场占比越来越高,已经成为明显的趋势。
正因为如此,我才把各类科技体验当成科学文艺重启后的主干介绍给大家。展望将来,它将在文旅市场中拥有相当大的份额。
社会越来越美回本章
只要翻出几十年前的老照片,就会发现当年的人穿着打扮都很老土。建筑外观很呆板,内部也没有那么多装饰。如果是夜景照片,基本是黑呼呼一片。
如果说中国当年贫困落后,又有一段清教徒般的特殊时期,发达国家几十年前的生活照更能显示美学方面的差距。改革开放之初,曾经让中国青年趋之若鹜的喇叭裤、太阳镜和大披头,现在看上去就是乡巴佬进城的装束。
生活越来越高科技化,这是大家公认的,不同时期的技术有客观指标以供比较。但是生活越来越美学化,可能很多人就没那么直观的感受。
原则上,所有人都是艺术品的受众。在样板戏《白毛女》当中,喜儿的重要诉求就是“扯上二尺红头绳”,说明即使在极端贫困当中,普通人仍有美的追求。
在人类社会早期,艺术品与生产工具和宗教器具不分家。人们在兵器上装饰艺术形象,官员靠服装上的形象区分品级,孔子记录的“乐”,还有古希腊戏剧,都服务于宗教祭祀。
贫困时代,普通百姓很难在生产生活之外进行单独的文娱消费。把艺术品的实用价值分离出去,让它们单独朝美学方向发展,是由贵族精英推动的。类似宋徽宗这样的皇帝艺术家,甚至开办专门的书画学院培养人才。
相比于需要意像物化的艺术,文学创作和传播最为便宜。诗词曲赋的发展,促进了文艺与生活分离。吟诗作对,成为文人圈子内部的活动,并且树起门坎,让普通人难以参与。
文艺复兴为绘画、雕像、音乐和建筑等艺术门类建立起现代标准,也促进了文艺与生活的分离。交响乐和芭蕾舞这些艺术形式一旦形成,便无法与普罗大众的生活相结合。
20世纪初,电影打破了这个分离趋势,成为美学回归生活的开始。电影在复制传播上比其他艺术更便利,而它又是文字、音乐、绘画、服装和建筑等艺术的综合。广大民众从电影中开始获得系统的美学欣赏。电影形象通过衍生品的形式进入生活,又促进了这个过程。
工业革命之初,改变生产线的成本极高,只能进行大规模的统一生产,只有极少数艺术家能参与产品设计。随着数控技术发展,柔性生产不断深入,已经能在生产线上以几十件为一组,甚至以单件产品为一组进行生产。
这种个性化必然要求设计多样化,大量设计人员投入进来,让我们周围充满千奇百怪的商品。“撞杉”这个词产生不过十几年,而在我小的时候,人们的衣服式样都差不多。
计算机设计的成果更有利于物化,大大加速了社会美学化过程。它能直接印刷,或者用三D打印形成实物。建筑技术的发展也令新建筑不再是呆板的方盒子,更象巨型雕塑。
网络又将生活美学化提升了一大步。今天,所有普通人稍加学习,就能自己制作短视频。男女老少都变得比以前更美。
科学技术不仅让生活一天比一天更便利,而且一天比一天更美观,这是科学文艺最大的舞台。
建国初期,人们习惯用军事术语形容各种项目,比如“石油大会战”。后来,人们又把各种项目称为工程,比如“希望工程”和“菜篮子工程”。如今,企业家坐在一起会说:“这个项目准备怎么玩?”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游戏化趋势(Gamification)都会大大加强。这个概念是指象学习、工作这些非游戏的人类活动,正在引入游戏元素和游戏规则。
下一代青年从小接触电子游戏,喜欢游戏色彩的学习软件,有些在线教育开始采用游戏风格,“可汗学院”(Khan Academy)就是代表。很多公司开始通过游戏来培训员工,德勤甚至用一个僵尸游戏作为入职培训手段。
如今,就业岗位不断由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转移,软件成为白领的主要劳动工具。增加软件的游戏色彩,可以促进白领员工更长时间保持劳动兴趣,提升敬业度。
在商业销售方面,信息爆炸导致人们注意力下降。消费者每天浏览大量网站,而就单一商家来说,用户参与和留存率都在下降。他们必须在海量信息中让客户对自己的信息感兴趣,让销售过程进一步游戏化便是选择。德克萨斯银行就通过游戏化方式培训客户,让客户转化率提高了一倍。
人命关天的医疗业也出现了游戏化趋势。新手在VR中练习手术,用户用游戏进行健康管理,痛苦而枯燥的康复过程更需引入趣味性。甚至,游戏化趋势也进入以严肃著称的科研领域。玩家在虚拟世界里折叠蛋白质,或者比对基因序列。
游戏化趋势来源于对直接兴趣的培养。人们从事某个活动,动力包括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前者是指活动本身很有趣,能吸引人们参加,后者是指活动能给人们带来各种报酬。以往,学习和工作主要靠间接兴趣吸引人,本身往往枯燥乏味,将活动本身改造得有趣味,一直为教育界和管理界所重视。
“元宇宙”概念在2021年的兴起,就是游戏化趋势的结果。很难分清这个概念是用于娱乐业,还是用于工作。类似数字孪生这样的技术,其娱乐与实用价值很难完全分开。有些虚拟世界本身就成为工作场景,人们在里面获得虚拟资产,再转化为现实资产。
社会财富也体现了游戏化趋势。腾讯和首钢都是上市公司,前者营业额是后者的六倍,市值曾经达到过后者的99倍!腾讯靠游戏起家,它的另一个支柱产业社交媒体,本质上也是游戏活动。
无论何种文艺创作,都要调控人们的情绪,都得通过增加兴趣来提升吸引力。当各行各业都开始游戏化进程时,就需要大量的脚本作者、设计师和作曲家。
今天,有很多艺术专业的毕业生自惭形秽,觉得自己学的是“无用之用”。未来,一名中央美院毕业生有可能给机械维修工设计训练软件,一名作家也可能为银行设计员工培训脚本。大家都有美好的明天。
科技也是文化遗产回本章
提到科学,人们总把它当成现代的事物,和历史文化遗产沾不上边。但如果我们采用广义的科学概念,把所有人类技术进步成果都称为科学,那么它显然与人类文明共始终。这样解释当然没问题,否则,“科学技术史”这门学问就不必存在了。
世界文化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是古迹评定的最高标准。在古代,皇室和教会最有钱,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都是宫庭建筑,或者宗教建筑。不过,里面仍然能找到反映科技史的遗产。
按年代而论,比利时斯皮耶纳燧石矿可能是人类最早的科技文化遗产。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古人便在这里开采燧石,打造石刀石斧贩卖到周围地区。难以想象,在没有国家和文字的时代,人们已经开办了发达的手工业。
菲律宾科迪勒拉水稻田也至少有两千年历史。同样是没有国家和文字的史前时代,先民们一代代削山开田,并耕作到今天。
西班牙人进入新大陆后,在瓜纳托城建立一座银矿,所采银两甚至远达明王朝,改变了世界经济格局。这座银矿自然有资格入围世界遗产。
盐在古代是战略物资,开采于一千年前的波兰维利奇卡盐矿入选世界遗产。同在名录中的法国阿尔克-塞南皇家盐场建于1775年,拥有历史上第一座近代工业建筑。
工业革命开启了全新时代,象芬兰韦尔拉磨木纸板厂这样的遗址便有了纪念价值。德国曾是工业文明主力,留下了弗尔克林根铁工厂、埃森矿业同盟景观等多处科技遗址。铁路成为工业象征,世界文化遗产因此也有两条铁路,分别是印度大吉岭铁路和奥地利塞默灵铁路,它们都兴建于十九世纪。
所有文化遗产中最年轻的是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一座1956年才开建的城市。建城前这里还是荒野,没有任何古迹。教科文组织给出的入选理由是“在城市规模上代表了现代主义运动所提倡的原则和理想的鲜活表达”。它成为现代建设技术的代表作。
这些遗产都是技术,目前还没有科学内容的世界遗产。近代科学都是“小科学”,近代科学家都是个体户,牛顿的书房或者拉瓦锡的化学实验室都很难保存。不过,既然巴西利亚都能入选,拜科努尔发射基地或者卡纳维拉尔角未来也有机会入选这个名单。
最近,中国压倒意大利,成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国家。然而,绝大部分都是宗教或者宫庭建筑,仅有大运河、丝绸之路和泉州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与科技有关。
世界文化遗产要由各国主动申报,这样的申报倾向反应中国有关部门对科技史的轻视。诸如水利、冶金、造纸、天然气开采等等,中国古代都曾领先世界,相关遗址完全有资格申报。最近,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已经提出申报,有可能改变这个局面。
当然,我更希望能单独设置一个“世界科技文化遗产”,从科学角度重新评估历史。
活的科技史回本章
各地都在挖掘本土名人,打造旅游资源,江西奉新县也不例外。他们修建了宋应星纪念馆。与其它名人馆稍有不同,宋应星是明末清初的科学家,以创作《天工开物》著称,奉新的这座馆是科技史内容的纪念馆。
无独有偶,山东省滕州市也为鲁班建立了纪念馆。这位“百工圣祖”就是两千年前的爱迪生,代表着当时的科技水平。
科学技术史如今风头正劲,很多人希望打破以帝王将相为主角的传统史学,从生产劳动这些底层技术上重新解读历史。科技史爱好者除了读书之外,还希望看到科技史的遗址。或者是科学家生前活动的场景,或者重大科技进步产生的场景。它们不同于生产类遗址,纪念对象都是有名有姓的前辈。
这方面自然不如人文遗址那么丰富,但已经开始有所建树。科技名人故居是最容易找到的科技遗址,当然,找到归找到,还需要把它们保护起来,这就需要专门的工作。在国外,牛顿、达尔文、爱因斯坦、麦克斯韦、诺贝尔等人的故居已经成为旅游目标。在国内,钱学森、李四光、邓嫁先、华罗庚、袁隆平等人的故居也都得到了保护。
比故居规模更大的就是纪念馆。爱迪生和诺贝尔的纪念馆就在他们的故居旁边。居里夫人在法国取得事业成功,故乡波兰在华沙给她建起纪念馆。
科技史上一些名人同时参与政治、经济或者军事活动,他们的纪念馆不是单一的科技纪念馆,但会突出科技内容。富兰克林纪念馆就是代表,里面既有他研究雷电的成果,也有他参与美国独立战争的事迹。
对于另外一些人,大家会忽略他的其他活动,只纪念他们为科技史作的贡献。蔡伦生前主要精力并不是用于发明造纸术,而是作为大太监参与宫廷斗争。湖南耒阳县是蔡伦的故里,当地建设的蔡伦纪念园就过滤掉后者,只记载他对造纸术的贡献。
科技进步未必都需要显得那么高大上。如今,人类一年要吃掉数百亿包方便面,这项改变生活方式的重大进步由安藤百福发明。1999年,日本大阪专门为他建立起博物馆。
科技史上重大发现或者发明的产生地,有时也会成为纪念场所。1942年12月2日,费米在芝加哥大学建立的反应堆发生链式反应,标志着人类进入核时代。这个名叫“芝加哥一号”的反应堆现在就是纪念场所,外面还有一座名叫“核能”的塑像,已经成为当地地标。
1994年4月,中科院网络信息中心接入国际互联网,成为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的标志。现在,那里有座纪念碑来纪念这一事件。
2022年,中国科协等7部委联合开启了“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认定工作,入选的基本都是中国科学家故居,或者他们生前工作过的地方。挖掘保护科技史遗址的工作,在中国迈上了一个台阶。
探险不仅在野外回本章
2018年,一部名叫《昆池岩》的韩国电影在恐怖片界引起热潮。电影用伪记录片的形式,拍摄一群青年到废弃的昆池岩精神病院探险的故事。作为恐怖片,情节不免要朝灵异事件方向走,但《昆池岩》也间接反映了逐渐兴趣的城市探险活动,简称“城探”。
1793年,法国人阿斯贝钻入巴黎地下,探索人骨洞穴,这是公认的“城探”运动开端。由于城市废弃建筑增加,到了二十世纪,“城探”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成为民间运动。还出版了专业图书,更有刊物变成组织“城探”爱好者的纽带。
2005年,“城探”运动中国兴起,迅速在中文网络世界上形成群组。作为基建狂魔,中国也留下了大量废弃建筑,为“城探”运动提供了丰富的目标。只要键入“城市探险”,就能搜索到不少爱好者拍摄的视频。
城市不是郊外,每个墙角,每段地洞都是人工建筑,“城探”对象就是历史上遗留的人工建筑物。但又不是列入文物保护范畴,有专人看管的建筑。在《昆池岩》里,“城探”目标是废弃的公用建筑物。
一座工厂如果停止生产,要么拆掉后改变土地用途,要么改建工业遗址公园。但是,总还有一些残留设施变为“城探”对象。中国大规模“三线”建设时期形成的旧厂区,现在就是“城探”的热点。这些地方不光有生产设施,往往还有宿舍、医院、托儿所等附属设施。一旦搬迁就会整体废弃,颇有末日感觉。
中国还有一个“城探”资源就是烂尾楼,是经济高速发展留下的副产品。每到夜晚,这些区域漆黑一团,颇有神秘色彩。上海东海曼德利海滨别墅就受到当地“城探”爱好者追捧。
另外,由于在经营中遇到障碍,又无法转售,有些大型建筑也被废弃多年。重庆南坪工贸大厦曾经是该市首座超过百米的建筑,辉煌一时。2008年停止使用,如今既无人迹,又未拆除,现在成了当地“城探”爱好者的目标。
“城探”发展至今,已经初步形成规范,其中一条就是“除了影像,什么都不能带走”。“城探”唯一产物就是探险者拍摄的影像资料。虽然会遇到很多被遗弃的物品,但是不允许带走或者转售。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历史原貌。
说是探险,其实“城探”目标附近就是普通街区,面对的危险远不如野外探险。更多是满足好奇心,而不是挑战体能。而满足好奇心与科学兴趣一脉相承,这是我把它列入有潜力的科技旅游的原因。
“城探”目标不是生产设施就是公用设施,而不是历史文化名人故居之类的建筑,它们与当代普通人的生活更接近,可以成为城市当代史的有益补充。
由于“城探运动”来自民间,参加者往往没有接受过当代史、建筑学和城市规划等专业的训练。他们看到了很多,但不知看到的是什么,而这也成为提升“城探”运动质量的关键。
科技资源文旅化回本章
提起“中国天眼”,人们都知道它是一件巨大的科学装备,其实它还是个旅游点。
当年中科院设计“中国天眼”时,就把旅游职能包含进去,兴建了五星级的“中国天眼迎宾馆”。围绕“中国天眼”,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已经打造成天文小镇,开办各种旅游设施,高峰时每天能接待四千人。这是我国在科技资源文旅化方面的重要代表,它也是新兴科学文艺的重头戏。
科技资源是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总称。简单来讲,如果你想搞科研,你必须用到的物质资源都是科技资源。小到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大到专门的科研场地,比如卫星发射中心。
花巨资打造这些科技资源,当然主要是供科研使用。然而早在几十年前,它们就向文化娱乐业开放。《007黄金眼》便在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上取景。拍摄时,天文台与制片方商定拍摄时间和位置,以便不损害它的科学功能。《天使与魔鬼》中,欧洲强子对撞机成为重要元素。NASA内部有机构专门与电影公司对接,协商拍摄时间和取景位置。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对面海滩很早就建起酒店,供人们参观航天发射。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科研设施,但是经费明显下降,科研任务不足,他们就把部分设备向公众开放,包括在驶向南北两极的科考船上卖座位。2001年美国人蒂托花2000万美元进入国际空间站,就是向俄国人买单。最近,俄罗斯更是把剧组送到国际空间站拍电影。
在中国,科技资源文旅化的前身是科技资源科普化。科研部门是科技资源的产权所有者,最初他们向社会开放这些资源,自然是从科普功能出发。例如,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中国第一件大科学设备,建成后就定期在节假日向社会开放,安排科研工作者讲解。
十几年前,中科院开始举办科技旅游专线,花二百多元可以在北京参观他们的几个院所。这是科技资源走向正规文旅产业的尝试。到“中国天眼”这里,附属的旅游设施已经完全按旅游专业标准打造。
国产片《南极绝恋》的剧组搭乘科考船到达南极,入住长城站。科考船和长城站均未出现在影片画面中,但这些科研设施实际上为电影创作提供了服务。
中国正在兴建世界上最多的科研设施,以海南文昌发射基地为例,很多新科技资源在兴建时便附属旅游设施。一些过去建成的科技资源,比如中科院植物所在西双版纳的植物园,也开办起旅游专线。
不同于只有科普职能的科技馆,这些科技资源都是真家伙。由于地点远离闹市,参观成本远高于科普活动,有些更达到数千、数万一单,已经属于高端定制旅游的范畴。但是,愿意花大钱体验真科技的游客越来越多,这是文化消费意愿的重大转变。
巡天遥看一千河回本章
从星空摄影中引伸出一个更大的行业,叫做天文旅游。参与者不一定带着贵重器材去拍摄,他们可以观星,参观天文设施,或者任何与天文有关的景物。
由于城市扩展和光污染的加剧,从城市出发开车数百公里,可能都遇不到适合天文观测的地方。于是,国际上出现了暗夜保护区的概念。这类地方远离人类定居点或者工业区,光污染最少,适合天文观测。
有一个叫“国际暗夜协会”的组织负责认证这类地方,他们采用的标准叫做“波尔特暗夜分类法”。它尽可能采用客观标准,不依赖观测者的视力。该分类法将夜空分成九级,级数越少越黑暗,越适合天文观测。
这是一个专门为天文旅游发明的标准,因为很多天文仪器并不在可见光范围内进行观测。象中国的FAST射电望远镜就选在多云的贵州,只是对无线电静默有严格要求。
一般来说,入选暗夜保护区的地方都适合发展天文旅游,这类设施又名“暗夜公园”。为接待游客,暗夜公园肯定要建设旅游设施,但是在光污染方面都有严格控制。
浙江开化七彩长虹高田坑村就是一处暗夜公园,那里是华东地方观星条件最好的地方,在波尔特分类法中达到二级夜空。有企业收购了当地46座民宅,统一打造成星空文化主题公园,这是天文旅游业的一种主要形式。
另一种形式就是参观天文观测设施,位于贵州平塘的FAST射电望远镜开建时就规划了旅游设施,现在是一座著名的天文小镇。其它象南京紫金山峡天文台,上海佘山天文台,西藏阿里天文台和深圳天文台,都已经对公众开放。河北兴隆天文台还专门建了一个度假村,供天文爱好者留宿并观星。
如果不想走那么远,大城市里也有天文旅游的场所。比如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北京天文馆,中国科技馆和各省市科技馆的天文专区等。中小学生可以来这些地方,而他们的家长则可以自驾到暗夜保护区仰望星空。
不要担心天文旅游的客流,随着中国人群科学素质和经济水平的提升,天文旅游消费者还会有大幅度增加。
或许有人会问,当年的科学文艺主要是小说、电影这些文艺产品,为什么这里却介绍很多旅游活动。这是因为在社会大环境中,已经发生了从“文艺”到“文旅”的转变。
2018年,当时的文化部和旅游局合并成立文旅部。合并前,文化部的级别高于旅游局。但是在2017年,文化产业是3.4亿元,旅游产业是5.4万亿元,旅游已经高于出版、影视、演出等所有文艺产品的总和。现在人们谈到“文旅”,更多的也是想把文艺产品套在旅游平台上出售。
那么,为什么不干脆叫“科学文旅”?我倒是想这么叫,但是公众连科学文艺都还不熟悉,步子暂时不能迈得太大。
科普旅游回本章
能够归纳为科学文艺的旅游,出现最早的就是科普旅游,即以科普场馆为目标的旅游。
建设科普场馆需要钱,虽然1957年就修建了北京天文馆,但直到八十年代才开始大规模在各省市自治区兴建省级科技馆,1988年中国科技馆一期开放,代表着这个过程的高峰。
最近十几年,一批中小城市也兴建了自己的科技馆,如潍坊科技馆、益阳科技馆等。有些老的科技馆则进行翻建。河南科技馆的新馆建筑面积达到 12.94 万平方米,建成后将是全国第一。中国科技馆也在这个时期换到新馆,一期成为北京科学中心。这是科技馆建设的第二次浪潮。
在目前的体制下,综合性科技馆属于中国科协和地方科协。有些地方的科技馆同时是当地科协的办公地点,往往也是当地科协最大的实体资产。
科协主要负责学术交流与科普,不负责实质性的科研项目,各类科学机构也基于本专业开办科技馆。比如,中国古动物馆属于中科院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上海气象科普馆属于上海气象局。也有企业兴建的科技馆,三亚太空科技馆就由当地中科遥感信息产业园兴建。
科普旅游经常与科技资源科普化混同,但两者其实有明显区别。科技资源是真家伙,一般只能欣赏外观。启动一次不仅消耗资大,实验或者观测也不会立竿见影。科技馆里面的展品大部分是教具,专门为演示某些自然现象而设计,只是偶尔会有实物展出。
科技资源往往建在便于科研,而不同便于旅游的地方,“中国天眼”就是典型。而科技馆要方便市民,特别是方便当地学生,一般都建在交通便利的市区,餐饮零售等各种配套设施齐全。
大型科技馆一般附设会议和演出场所,为其它科学文艺产品提供展示平台。这里能演出科普剧,搞图书发布会。尤其是特种电影这个行业,科技馆系统是它最大的市场。
除了固定的科普场馆,国内还有流动性的科普临时展览,租用场地来布展。每年的“全国科普日”,国内各地都要组织科普临展。
现在,综合性和专业性的科技馆加起来,已经超过1500座!其中一半诞生于2012年后,这意味着它们的建筑面积更大,展出内容更新,展出手段更为信息化和智能化。科技馆之间也已经形成行业组织,就展出内容互通有无。
体验高科技回本章
去欧洲旅游能玩什么?除看古迹和购物,还可以去欧洲空间局体验失重飞行。欧空局专门租了一架飞机进行“抛物线飞行”,飞到高点后放弃动力,自由下落。22秒后再拉起,反复数次。
“抛物线飞行”原本是训练航天员的,新手体验时往往会呕吐,需要教练协助。民间爱好者想体验失重飞行,一个座位5400欧元。花一款LV包的钱买几分钟罪受,会有人尝试吗?事实证明这个生意很火。它就是高科技体验游的一种,使用高科技载具,获得其他地方无法获得的体验。
如果不想花那么多钱,你可以在风洞游戏中获得类似于失重的体验。它们不是作为航空实验设备的风洞,而是专门的娱乐设备,通过强风把人体吹到空中。或者,你还可以乘坐自由落体机。它会绑着你自由下坠,到一定高度再刹车。
高科技体验游通常有两个特征,一是必须能获得自由界无法获得的体验。因此,不少高科技体验娱乐是从实验室设备转化来的。漂浮舱就来源于心理学上的感觉剥夺实验,消费者入舱后,它会尽可能屏蔽视觉、听觉和触觉,让人仿佛置身虚空当中。失去大部分外界刺激后,消费者会产生各种幻觉。
二是还要有安全性,必须照顾到普通游客的身体素质。所以,高科技体验游往往使用专门设计的工具。维珍公司的亚轨道飞机就是典型。亚轨道飞行一直向上,能穿越天空和太空的分界线——卡门线,看到航天员看到的景观。维珍公司的飞机设计时就以服务普通游客为目标,而不是训练宇航员。
民间人士要真正使用航天器进行太空旅游,属于科技资源文旅化。曾经一票两千万美元,现在还有价无市。而乘坐亚轨道飞行器一票“只”需要十万美元左右。很多富豪阶层能承受。中国曾有富豪投资三百万,希望能打造出基于氦气球的超高空体验。
与太空方向相反,海底旅游也正在举起。最初是一些海洋馆或者滨海酒店打造出海底观光场所,通常位于水面下几米,供游客观看真正的海底世界。
后来,一些商家开始打造以旅游为目标的潜艇。导演卡梅隆乘坐深潜器进入马里亚纳海沟,当时成为一大新闻,他就是使用专门定制的深潜器,而非海洋科学界的专业深潜器。开发者曾经希望把它发展成旅游项目,但没有成功。
潜艇归军方,深潜器是科研设备。旅游界则准备打造专门的旅游潜艇,既不需要隐蔽,也不装科研设备,而是注重舒适性。
荷兰潜水器制造公司开发的“NEXUS”潜艇,可以把几个人送到200米海面下。Triton公司的观光潜艇能把26人送到100米水下。甚至有公司想打造深潜专线,送游客参观泰坦尼克号遗骸(3900米深),每单收费十万美元。
作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国和消费市场,高科技体验游在中国会有远大前程。
基建旅游回本章
“世界七大奇迹”包括地中海沿岸以金字塔为代表的七处建筑工程,这大家都知道。但是这个称号并非自发形成,而是当年一个叫安提帕特的作者写在游记里,再流传四方。
“七大奇迹”这个称呼在文化史上有着重大意义。此前,人类只崇拜日月星辰、高山大河这些自然物。此后,人们开始主动欣赏人类的工程奇迹。在世界文化遗产当中,很多都是古代工程。它们已经不再使用,才可以作为游览对象。
然而,一些当代公共工程正在使用中,但也开始开办旅游项目,它们可以概括为“基建旅游”。中国身为“基建狂魔”,这种旅游点不在少数,三峡大坝旅游就是代表。
三峡大坝兴建前,这片叫“三斗坪”的地方只是湖北宜昌下辖的小镇,属于三峡中“西陵峡”。它从沿江景点里脱颖而出成为旅游热土,完全是因为当地建了三峡大坝。游客来到这里,就是要看看这个工程奇观。
三峡大坝景区包括“坛子岭”、“185”等景点。坛子岭本是小丘陵,位于五级船闸和坝体之间。这里修建了三峡景区游客中心,游客可以参观三峡坝区模型,购买各种纪念品。
坛子岭上的其它景观都是工程遗迹。那里有一块巨大的“截流石”,是用钢筋水泥制造的石椎,用于在截流时抛入江河。还有一块圆柱型的岩石,是从坝址下面取出的基岩样本。
坛子岭是观看世界最大船闸的最佳位置,三峡船闸共分五级,加起来长一千六百多米“185”则是离三峡坝体最近的观景位置,因其海拨与坝顶同为185米而得名。
早在国家旅游局第一次评选“5A级景区”时,三峡大坝景区就赫然在册!这说明它严格符合旅游业的标准。
在台北市,人们可以参观101大厦,并去看它的调质阻尼器。这是一个重达660公吨的钢球,利用摆动减缓建筑物的晃动幅度。这是全世界首个开放给游客观赏的巨型阻尼器。物业方还给调质阻尼器制作了卡通形象,突出它的文化色彩。
风电场由于技术需要,多建在山顶、峡谷、近海与草原等处。这些地方原本就风光秀丽,风机为它们加入了人工景观元素。 一台标准风机主架高达80米,叶轮直径68米,运转起来相当于一架波音飞机在旋转,其景象之壮观可想而知。
甘肃玉门市将该市风电场作为旅游项目推出,浙江括苍山风电场打造成名为“云海风车”的旅游景观,云海泸西也出现了名为“风车花海”的景观,都是围绕着风电场建立的旅游目的地。
现在,人们还纷纷自驾出行,去崇山峻岭间拍摄高桥险路。位于湖南德夯大峡谷的矮寨大桥是“世界峡谷跨径最大悬索桥”,一直有人专程前去参观。当地人便在附近选择观景点,建成“问天台景区”,专供游人拍摄这座天桥。
随着国人对基建工程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这一旅游领域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工业旅游回本章
20世纪50年代,法国雪铁龙汽车公司向公众开放部分流水线,通过参观游览建设品牌形象。此举吸引不少厂商模仿,有些厂商还向游客收费,工业旅游从此诞生。
八十年代旅游业在中国复苏后,最初只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风光可以提供。这成为传统旅游业的主干,如今人们提到“旅游”,主要还是想到这两方面。但是象深圳或者天津开发区这类新兴城区,两者都不具备,却有很多大工厂,工业旅游就成为当地旅游部门推动的重点。
在旅游业内部,工业旅游往往与工业遗址旅游合在一起计算。文旅部推出了“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既有五粮液、包钢这些仍在生产的工厂,也有“北京751”这样的工厂遗址。其实,这两种旅游形式区别明显。工业遗址已经完全放弃生产功能,不再需要围绕原产品打造品牌,而是专心打造文旅品牌。
这是工业旅游对旅游业的贡献,反过来,工业旅游也是企业建设品牌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媒体平台打广告是“走出去”的宣传,搞工业旅游是“请进来”的宣传,两者缺一不可。当然,这需要在生产设施外另建展馆,还有可能要建设会议、酒店等旅游设施,非中小型企业可以承担。
在天津开发区,康师傅方便面工厂就创办了“梦想探索乐园”。核心内容当然是介绍康师傅公司本身,延展开去,也介绍一般的食品安全知识,甚至还设有航天主题内容。展馆引入沉浸式和互动式的新兴技术,非常有未来感。
工业旅游的核心是参观生产线,这也是为什么它们一定要开在厂区的原因。走出“梦想探索乐园”,游客能乘坐“美味探索号”观光小火车进入方便面生产车间参观。围绕食品安全一向有很多谣言,这种“百闻不如一见”的参观很有必要。
一些类似的龙头企业都建有展览馆,在宣传本企业的同时,也普及了本行业的知识。皇明太阳能公司在山东德州创办的“中国太阳谷”,就是产、学、研外加旅游观光的综合设施。这里有足够的会议设施,举办过“世界太阳城大会”。
海尔是中国著名家电厂商,鲜为人知的是,它在国内也是较早开办科技旅游的企业。游客可以进入厂区,在一定范围内观看流水线上工人的操作。海尔还自设家电历史博物馆,让游客了解一百多年来世界家电发展史,这座博物馆也是国内罕见的。
有意愿创办工业旅游的公司,往往以生产最终消费品为主,他们需要面向普通人。所以,燕京啤酒、吉利汽车都是工业旅游的积极推动者。不过,类似宝钢这样“B2B”的企业,也会打造专门的观光旅游设施。
人们为什么参观工厂?主要兴趣是满足好奇心,想看看原材料如何变成产品。同时,工业旅游都会介绍技术的发明和传承过程,科技在这里与人物事迹结合起来,而不是僵死的书本知识。科学在这里是活的,富于人文气息,所以才应该从科学文艺角度来看待工业旅游。
工业遗址公园回本章
将已经不在运营的工业生产设备改造成旅游景点,称为工业遗址旅游,它与科技成果旅游的区别就在于参观对象是否仍在使用中。这些已经退出生产舞台的设施成为怀旧的对象。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欧洲老牌工业国家英国和德国陆续将已经停止运营的旧工厂、旧矿山改造成旅游景点,让人们追忆工业时代的辉煌。这成为工业遗址旅游的先驱。
九十年代以后,中国大批企业进行技术升级改造,留下不少过时的设施,其中相当一部分能够开发成旅游景点。
2006年,芭石铁路被四川乐山市政府命名为工业遗产和文物保护单位,主要沿线景点“芭蕉沟”就成为全国唯一的窄轨火车旅游点,游客可以来乘坐嘉阳蒸汽小火车。当地还开办国内首家煤博馆开业——四川煤炭工业博物馆。游客可以从老矿井下去做矿井探险式旅游。
象这样利用现行或遗留的生产场地、流程、大型设备、建筑物以及工人宿舍、产业文化等开发的旅游项目,就是典型的工业遗址旅游。
重庆民营的樊建川博物馆使用了抗战时兵工厂的旧址,并收集了当时的生产设备。为防御轰炸,当年的兵工厂设在山洞里,这使得樊建川博物馆别具特色。
位于重庆涪陵区白涛镇的“816核工程遗址”在这类公园中别具特色。816工程的目标是核炸药工厂,为抵御核武器打击,选择在自然山体中挖出洞穴来兴建,曾经创造人工洞穴体量的世界记录。但是没有投产就下马。2010年转型为遗址公园,如今已经初具规模。
2022年冬奥会,让首钢园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它就是以首钢集团旧址为基础创办的旅游景点。它不同于“798”这样使用工厂遗址兴建的艺术园区,而是要展示原有的工业特色。
2010年,首钢北京园区全部停产,保留了以四座高炉为核心的生产区,并进行保护处理,其实际功能转向会展和旅游。首钢园将原有的厂房、办公楼和宿舍遗址翻新成商场、艺术馆等旅游设施,内部还成立专门的文旅机构。由于到2021年底首钢园才正式对公众开放,很多旅游设施还在兴建中。现在,它的面积已经在全球工业遗址公园里排第一名。
国内类似景点还有重庆钢铁公司旧址改造的工业文化博览园,太原市在太原化工厂上打造的工业园遗址艺术公园,江苏昆山以旧电厂为基础打造的工业遗址文化馆等等。
由于旧工厂往往成龙配套,连片兴建,迁移时也是成片地放弃生产功能。一些城市着手打造工业遗址带。首钢园所在的北京石景山区就在打造“京西八大厂”概念,首钢只是其中最大的一座。石家庄市则准备将“和平东路片区”打造工业遗址公园。
由于产业变换或技术升级,未来将有大批工厂关停并转,很多都会在工业遗址公园的面貌重新与公众见面。无论是改造时的投资体量,还是收入规模,都将是科技文旅的重点。
修复生态挖掘美回本章
最近,重庆主城区人民有了自己的九寨沟。一串湖泊与丘陵缠绕,乍看照片非常象九寨沟。只不过,这里曾经是废弃的石灰岩采矿区。这座“铜锣山矿区公园”就是利用矿业遗址修建的新兴旅游点。
自新石器时代末期,人类开采了几千年矿物。尤其在工业革命后,开采力度不断增加。这些矿业放弃生产功能后,在陆地表面留下很多伤疤。把它们建成矿业遗址公园,既是生态修复的必要,也开辟了一种新兴旅游点。
上海佘山深坑酒店是矿业遗址改建旅游区的杰作,也是全球首座建在废弃矿坑里的酒店。它从地面向下,深入了88米,直达昔日坑底。酒店所在处原来是小横山采石场,直接1999年才关闭。
湖南襄阳岘山的伏羲雕像也是生态修复的杰作,那座采石场在废弃前横切山体,形成七十多米高的人造断崖。伏羲雕像完成后,这里从地球伤疤变成网红打卡地。
矿坑体现了人类改变自然的力量,由于体量巨大,都有一种隐含的壮美。无论打造公园,建设酒店还是雕刻成像,都能把这种壮美挖掘出来,让曾经的地质面貌拥有人文色彩。这是开发商看中在业遗址的重要理由,各种设计也突出它们的宏大。
参观矿业公园自然能学到很多知识。以甘肃徽县金徽矿业景区为例,这里是铅锌矿,多年开采中形成了矿井、尾矿库、主平硐等景观。游客至此可以了解现代矿业的生产流程,满足好奇心。
一些矿区更是横跨手工业与现代工业两个时代。贵州铜仁万山国家矿山公园景区就是古代采集朱砂的地方。
矿业旅游现在一般与工业旅游合并进行评审和推荐,其实,两者在地理位置上明显不同。工厂接近城区,或者发展为城区。矿区往往远离居民区,相当一部分深入地下,富有神秘感。大同是中国著名煤矿基地,当地便将一个采空的矿井改造成矿业旅游项目。
很多矿区仍在生产,但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有旧矿坑被放弃。唐山开栾煤矿是近代工业的起点之一,地下汇集着一百多年来不同技术水平时期修建的矿洞。游客会在参观中体验到技术的进步。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也是与新矿区相伴的旧矿遗址公园。辽宁阜新海州露天煤矿于2005年关闭,次年也成为国家矿业公园。
工业遗址旅游涉及多种矿产,除煤矿外,北京密云县首云矿业公园以铁矿为主题。东欧有一座琥珀矿在采空后,业主在矿洞里开设餐厅吸引游人。据悉,香港金山矿业集团准备将他们位于东北的金矿开发成旅游点。
如今,全世界共有十二座旧矿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充分体现了这类项目的文化内涵。
欣赏陆地之美回本章
完全没有历史传承,人文景观也仅有一处仿制的古驿站。仅仅这点内容,武隆天坑就成为著名景观,完全是因为天坑这种特殊地形。
将在地质学上有特殊意义的地形地貌开发成旅游对象,便构成了地质旅游。说起来,地质旅游并不陌生,著名的桂林山水,云南石林在古代就是旅游点。不过,古人只能欣赏它们的外观,并不能从科学角度理解这些景观的形成。当代地质旅游往往由地质学界背书,天津蓟县“中上元古界”地貌旅游点就是代表。
能够进入地质旅游的目的地通常远离居民点,很少有普通游客会对这些地方感兴趣,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宣传。重庆武隆天坑在这个领域处于领先位置,该地完全以“天坑”这种地质现象为旅游资源。景区内唯一的人文景观是2005年张艺谋拍摄《满城尽带黄金甲》时留下的驿站布景。《变形金刚4》也在该处取景。
旅游界有句行话——江山美不美,全看文人吹。一些历史人文景观本身并不宏伟神奇,但因为出现在许多诗词曲赋中而倍受关注,这就是一个“意义赋予”的结果。
同样,自然科学的新成果也会给一些自然景观赋予新意义。“天坑”就是典型。它本是喀斯特地区特有的地貌特点,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由中国地质学家确认为独立的地貌形态,并得到世界地质学界的公认。从那以后,这些默默无闻的天坑才成为旅游热点。
以“武隆天坑”为例,清代文人总结的“武隆八景”里并没有它的名字。而在今天,它和地缝、仙女山并列为武隆最为世人所知的三大景观。名声如此大,“天坑”这个地质概念居功致伟。而且,武隆天坑上的“天生三桥”又被认定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自然石桥,这也是由科学调查产生的结果。
冰川也是一类地质旅游目标。瑞士冰川公园就是国外著名的冰川旅游点。青藏高原因为冰川众多,在这个领域很著名。而四川海螺沟冰川则以海拨低著称,它的下缘只有2850米,并且接近城市,便于出行。
火山旅游也是地质旅游的重要内容,处于活跃期的活火山有危险,给普通游客开放的是处于休眠期的火山。云南腾冲、海南琼北、内蒙古乌兰哈达这些地方都有火山旅游。冰岛全国有200多座火山,该国干脆将火山游办成特色旅游项目,其中包括全球唯一可以进入内部参观的休眠火山。
当然,也不乏有人发“火山财”,组织游客观看正在喷发的火山。西班牙拉帕尔马岛发生火山爆发后,当地便建成旅游线路,花125欧元就能眺望喷发中的火山。这属于火山旅游中的嘉年华,因为这种喷发随时会停止。
随着中国地质科学的发展,旅游业实力的增加,会有越来越多的自然景观由于被赋予意义,成为科考旅游的对象。
探险也是旅游回本章
前几年,一头饿死的北极熊登上媒体,旁边有几个中学生在拍照。这并不是对北极的一次正规科学考察,而是中国科学探险协会组织的极地探险旅游。
中国也有探险协会?是的,早在1989年,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就成立了,如今是中国科协下属的一级学会。中国第一个登上过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加珠峰)的人高登义,就曾经担任过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
成员除了科技工作者、也有探险爱好者和关心、支持科学探险事业的相关人士。所以,这个协会除了组织正规的野外科考,还组织收费的探险旅游。由于运作成本高昂,探险旅游的单价不低,十年前去一趟南极就要八万多元,但仍然次次爆满。一些民间公司也纷纷开办探险旅游项目。
探险旅游不具备科学发现的任务,而是组织普通爱好者感受远离居民点的特殊地理形态。由于事先进行过路线勘探,并由专业人士来组织,一般不具有风险性。但是,探险旅游的目标不是普通风景区,没有专门的旅游设施,对体能要求较高。
与“溯溪”、“瀑降”这些属于户外运动的“硬探险”活动不同,科学取向的探险旅游并非单纯进行极限挑战,而是附带着丰富科学体验的任务,是“软探险”。对象往往与重点的科学考察区域结合,如南北极、东非大裂谷、亚马逊丛林等等。在国内,热门目标则是雅鲁藏布大峡谷、塔克拉玛干沙漠、高黎贡山、神农架、两江源头等处。
这些地方虽然没有旅游设施,但可以提供科研基地和交通工具。前些年,中国“雪龙号”考察船曾经协助一艘俄罗斯破冰船在南极海域脱困,那艘俄国船就是在运送游客。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更是在国内发展一些挂牌的基地,提供给探险旅游爱好者。
重庆地穴探险队是国内第一个民间科考旅游团队,以溶洞为探险对象。他们在涪陵万丈坑探底时所达到的841米深度,是中国人目前保持的最深探测纪录。探险队中的重庆姑娘刘佳成为媒体追捧的对象,而她的本职工作是公司财务人员。
国外探险旅游发展较早,国内从90年代算起,也有三十多年历史,探险旅游逐渐走向规范化。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就颁布有《露营行为指南》,对野外露营进行规范。
2023年,中国宣布要建立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这些地方会退出工农业开发,恢复自然生态,这也为探险旅游提供了大量的目的地。有钱、有闲,有目标,未来探险旅游在中国还会有长足发展。
如果你想了解科学探险的动态,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创办有《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可供参考。另外还有一本《户外探险》杂志,也有若干科学探险旅游的内容。
追风逐雨回本章
1996年,美国电影《龙卷风》让人们知道,世上有一群专门追逐极端天气的人。2008年中国电影《超强台风》里面的一个外国人角色则告诉我们,追风逐雨者不光有气象科学家,更有民间爱好者,并且已经形成了很大的群体。而服务于他们的新行业,便是气象旅游。
其实,旅游业从出现起便与气象有关。人们去参观一个景点,需要知道那里的天气情况,以及一年四季哪些时候景色更好,何时赏花,何时赏雪,这里面就有气象因素。现在,旅游业仍然是气象工作者主要的服务对象之一。
传统旅游中已经包含某些以气象为内容的项目,比如“吉林雾淞”和“雅安天漏”,都是典型的大气现象。更多的气象因素则包含在传统旅游项目中,成为它们的组成部分。比如游黄山必看“云海”,游峨眉山要看“宝光”等等。
某些地区以本地气象条件为重要旅游资源,昆明便以“春城”著称,哈尔滨则突出冬季冰雪主题的旅游,东三省正在打造世界级冰雪旅游目的地。现在很多地方强调自己是“天然氧吧”或者“消暑胜地”,也都把气象因素包含在内。
随着气象爱好者的增加,他们突破传统旅游的界限,专门以某种特殊大气现象为观赏对象,形成了当代气象旅游热潮。
美国以颇发龙卷风著称,在美国很早就形成了“追风族”,他们会在特定季节守候在龙卷风高发地,驾驶汽车追踪那些持续时间很短的龙卷风。
中国缺乏龙卷风,但也形成“追风族”,欣赏对象主要是南方的台风,他们专门观赏和拍摄其壮观的登陆场面。每到夏季,海南岛便是中国“追风族”集中的地方。目前,这个群体已经达到几十万人。
与位置固定的山水不同,特殊气象只在一年中某些时间出现,龙卷风从形成到消失更是只有十几分钟。追踪这些气象本身就是有科技含量的活动,还需要很好的体能,是一种有益的户外运动。由于“追风”需要车辆、通讯设备与摄影器材,这是一种价格不菲的业余爱好。
由于有一定风险性在内,国内几乎没有专门的企业服务于这个群体,他们都在网络上自发结合,交流各地气象信息。自媒体“中国气象爱好者”已经有970万粉丝。
极端热区、极端寒区、极端雨区、极端旱区和极端风区,都因为区别于人们日常熟悉的天气,而具有神奇性和观赏性。这些地方不宜人居,但是会吸引气象爱好者专程前往。
如果你不是特定的气象爱好者,也可以享受到面向普通人的气象旅游。2022年9月,全国气象旅游专题展就亮相于中国-东盟博览会。主要内容是推介“氧吧景区”、“避暑景区”等气候康养旅游目的地。
在不远的将来,于“山景”、“水景”之外,人们还会观看“风景”、“云景”,并愿意为之支付相当的费用。
科技嘉年华回本章
举办临时性的科学节,由实物展览、专家演讲和公众活动等内容组成,是目前科技文旅的重要内容。科学节是半公益活动,重在宣传科学文化。有些参展项目会收费,但整体上不能有明显的商业倾向,比如由商家赞助并植入广告。
这些展览临时租用场地,组织展具和志愿者。它们不同于单纯的科技成果展,更重视观众参与,形式上很象西方“嘉年华”或者东方“庙会”。有些主办方干脆就把它们叫做“科学嘉年华”或者“科技庙会”,比如“中关村科技庙会”。
最早的科技节是英国爱丁堡国际科技节,创办于1989年,由爱丁堡市议会和苏格兰行政院发起,已经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科技节之一。为吸引年轻人,他们在科技与时尚结合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如今,该活动每年都能吸引150万人。
2008年,美国纽约创办了“世界科学节”,成为全球影响最大,组织得最好的科技嘉年华。该活动邀请好莱坞明星参与,诺贝尔奖获得者会在街头做实验。人们在节日上既能看到大卫·摩斯、麦吉·吉伦哈,也曾经看到霍金和“DNA之父”詹姆斯·沃森。
传统科技强国俄罗斯于2006年创办科学节。最初只是莫斯科大学的活动,2012年发展为“全俄科学节”,每次都能覆盖几十座城市,活动超过两千场。中国的国家天文台等机构受邀参加过该活动。在亚洲国家里,新加坡于2000年创办科技节,时间还早于美俄。
从爱丁堡科技节衍生出了“城市科学节”。城市集中了科研机构、科普机构和高新科技的应用场景,以城市为依托举办科技节成为流行作法。如今,全球每年在三十多个国家举办上百个城市科学节。
2014年,城市科学节登陆北京,吸引各大学、科学协会、科技场馆、科技企业和教育机构参展。现在,北京城市科学节已经有了固定机构和网站,吸引各种互动展、科学秀、动手工作坊、科学演示和科学讲座参与。
中科院科学传播局于2018年开始创办科学节,并在全国范围内巡游,它已经出现在北京、乌鲁木齐、广州、成都和武汉。由于依托中科院,有大量前沿科技成果可供展示。
组织一个面向公众的活动,主办方势必要重视文艺表达形式,比如与科幻相结合。2020年北京市政府参与中国科幻大会后,将原来的闭门学术论坛升级为科学嘉年华,并于2021年成功转型,吸引数万名观众。
在这些头部机构推动下,中国很多地方都开始举办科技节,比如“山东省青少年科技节”。很多中小学校把校内科技节作为重点的课外活动项目。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政府很重视科学节这种形式,在国际上最先召开“世界科学节圆桌会议”,并在北京设置固定的联络处,有望成为全球科学节的固定组织。
打造“未来市” 回本章
七十年代末,《小灵通漫游未来》轰动一时。主人公“小灵通”并未穿越到未来,而是去了一个叫“未来市”的地方。今天也有人在大地上建造未来市,那就是各种科技主题公园。
1987年,法国普瓦捷出现了世界首座以科技和未来为卖点的游乐园——观测未来主题公园。不同于迪斯尼和环球影城,这座公园不是建立于影视IP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前沿科技的关注上。设计师独立设计,将一些高新科技变成娱乐项目。三十多年来内容不断翻新,已经世界闻名,疫情前就成为中国海外研学活动的一个重点目标。
虽然迪斯尼乐园很早就设有科幻风格的“明日世界”主题区,还为它拍摄了一部科幻片。但全球首座直接以“科幻”命名的主题公园于1996年出现在中国,是位于江苏吴江的福禄贝尔科幻乐园。一位台商当时便投资十亿,理念和设计都十分超前。
可惜,这是一座位于江苏和上海交界处的主题公园。在私车还没有普及之前,对潜在消费者来说过于遥远。公园开业仅一年就关闭。
2006年开业的长影世纪城当时自称“国内最为标准的科幻旅游主题园”,位于当地净月潭旅游经济开发区,占地高达100万平方米。既有鲜明的科幻风格,又是以迪斯尼、环球影城为蓝本的电影工业旅游项目。
今天,这座以当年长城制片厂为基础的游乐园仍然存在,但已经不用“科幻”标签,而是主打影视工业。
同年建成的重庆金源方特科幻公园,也直接把“科幻”放到名称里。它是方特公司打造系列主题公园中的第二家。后来在各地出现的方特公园,视情况或包装为“科幻”,或不做此包装。
2010年以前创办的科幻城,现在几乎都不再经营。2017年,浙江平阳开始建设“星际科幻谷文化园”,同年,贵州贵阳东方科幻谷、湖北武均九头鸟科幻产业园都开始建设。东方科幻谷投入数十亿,从设计到施工都很认真。可惜开业后效果不佳。现正向科普基地转型。
在科幻主题公园的数量和规模上,中国已经走在世界前列。投资最高的长沙航天科幻城达到120亿元。最低的重庆金源方特科幻公园也有2.6亿元(2006年的投资额)。大部分科幻城投资规模在十几亿到数十亿元左右。它们立足一地,辐射周边城市。
这些科幻城集特种电影、巨型科幻雕塑、VR游戏、实景或沉浸式演出为一体,几乎覆盖所有新兴艺术科技领域。由于投资体量大,它们也有条件采购当今最先进的艺术科技成果。以贵州贵阳东方科幻谷为例,建设中就采购了大量VR设备。
另外一些主题公园则以高科技为卖点,“未来世界航天主题乐园”就是代表。它位于离北京不远的河北省三河市,在全球也是第二座专业的航天主题公园。北京的海淀公园在2018年改建为世界首座“AI科技主题公园”,里面布置有“未来空间”体验站,让人们提前集团未来生活。
嵌入地名的科学文化回本章
提起“星光大道”,你可能立刻联想到央视那个制造明星的节目。然而,重庆北部新区也有一条星光大道,完全是因为两边有以行星命名的地标,如“火星产业大厦”、“海王星科技大厦”等等。当年规划这个区域,功能就是吸引和培养高科技企业。
陆地上不乏存在用自然现象命名的地名,如“四面山”、“雨城区”等,但是天王星、海王星这些天体却不是普通人凭感官就能察觉,完全是科学成果。
地名不仅用于指称地理位置,也寄托着价值观。以科学内容和价值观命名地名,本身就是科学文化进入公众视野的重要体现。国外已经有很多城市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美国有爱迪生市和牛顿市,德国有爱因斯坦市,澳大利亚有达尔文市。
中国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地名莫过于合肥科学岛。这里原来叫董铺岛,因为兴建物质科学研究院而改为现名称,当地有很多大科学装置。朝鲜平壤也有一条“未来科学家大道”,两边有很多为科学工作者建造的住宅。
“创新”是科学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黄浦区有条“创新大道”,连接当地的生物岛、科学城和知识城。广东肇庆高新区也有一条“创新大街”,是当地打造大湾区科技工业新城的举措之一。成都科学城则有“创意路”,最初有人提议命名为“霍金路”,总之没离开科学文化范畴。
与这些宏观概念不同,中国杭州滨江区有条“物联网街”,非常具体地指向某个技术领域。街道两边云集了很多与物联网有关的企业。龙羊峡、青铜峡和三门峡都是传统地名,青岛市以它们命名的“三门峡路”、“龙羊峡路”和“青铜峡路”,则是为纪念在这些地方建设大型水利工程。
用科学家的名字命名社区或者街道,也体现了对科学精神的纪念。澳大利亚有个“达尔文港”,就是为纪念生物学家达尔文。地质学奠基人洪堡则在全球留下很多以他命名的海洋、冰川和山峰。
上海浦东张江区里面有牛顿路、祖冲之路、爱迪生路、伽利略路、蔡伦路、李冰路……中外科学家用了个遍,以体现这里是中国三大科学基地之一。类似的新兴工业城市深圳也有隆平路、稼先路、张衡路、贝尔路、冲之大道和居里夫人大道。
在邓稼先的老家安庆市怀宁县,当地命名“稼先路”来纪念他。旁边还有条“振宁路”,名称来源于杨振宁。邓稼先长期工作的四川绵阳与安徽合肥,则分别有“稼先大道”和“邓稼先路”。
诚然,进入地名的科学家,在数量上还远不如政治家与传统文化人物,但最近用科学家命名地名已经成为风潮。杭州市余杭区“钱学森路”,武汉“李时珍路”都是这些年诞生的。
为什么没列举“硅谷”?因为它只是别称,真正的地名叫圣塔克拉拉谷。我也没列举北京中关村,它虽然是国内最著名的科技社区,本身却延用了旧地名。上海有个“徐汇区”,地名来源于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可惜,这个地名本身没有科学成分。只是因为徐家后人在这里买地置业,当地把这片地方叫“徐家汇”。
最权威的认定回本章
从过去的旅游局到现在的文旅部,都为旅游项目进行评级,其中“五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旅游景区(点)最高等级荣誉,代表了世界级的旅游品质,是国内旅游精品景区的标杆。 可喜的是,一批科技旅游项目早就迈过这样高的门坎,成为“五A级”旅游景区。
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基建旅游)
上海科技馆(科普旅游)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科技资源科普化)
“四A级”景区则是第二等级的旅游景点,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50万人次以上,其中海外旅游者要达到3万人次以上。一些科技旅游项目也已经入选“四A级”景区。
1、北京天文馆(科普旅游)
2、北京海洋馆 (科普旅游)
3、中央广播电视塔 (基建旅游)
4、中国航空博物馆 (科普旅游)
5、北京汽车博物馆(科普旅游)
6、天津海昌极地海洋公园(高科技体验)
7、国家海洋博物馆(科普旅游)
8、天津天塔湖景区(基建旅游)
9、石家庄市君乐宝乳业工业旅游区(工业旅游)
10、秦皇岛新澳海底世界(高科技体验)
11、开滦国家矿山公园 (矿业旅游)
12、廊坊金丰农科园(科技资源科普化)
13、“梦东方·未来世界”航天主题乐园(科普旅游)
14、保定奥润顺达节能门窗工业旅游景区(工业旅游)
15、邢台南和农业嘉年华(科技资源科普化)
16、邢台德龙钢铁文化园(工业旅游)
17、太原中国煤炭博物馆(科普旅游)
18、大同晋华宫国家矿山公园(矿业旅游)
19、青岛海底世界(高科技体验)
20、青岛极地海洋世界(高科技体验)
21、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高科技体验)
22、临沂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科普旅游)
23、临沂市科技馆旅游区(科普旅游)
24、德州市泉城海洋极地世界景区(高科技体验)
25、荷泽单县科技馆景区(科普旅游)
26、诸城恐龙博物馆
27、诸城恐龙文化旅游区
28、德州中国太阳谷
29、扎赉诺尔猛犸旅游旅游景区(地质旅游)
30、二连浩特市恐龙地质公园 (地质旅游)
31、沈阳怪坡风景区(地质旅游)
32、沈阳科学宫(科普旅游)
33、华晨宝马铁西工厂(工业旅游)
34、中国沈阳工业博物馆(科普)
35、大连圣亚海洋世界 (高科技体验)
36、鞍钢集团博物馆(工业遗址旅游)
37、调兵山市铁煤蒸汽机车博物馆(工业遗址旅游)
38、辽源市道路交通安全体验公园(科普旅游)
39、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
40、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工业旅游)
41、哈尔滨黑龙江电视塔(龙塔)旅游区(基建旅游)
42、伊春市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
43、黑龙江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地质旅游)
44、伊春市红星火山岩地质公园旅游景区(地质旅游)
45、黑龙江科学技术馆(科普旅游)
46、大庆市黑龙江伊利乳业工业园景区(工业旅游)
47、上海金茂大厦88层观光厅(基建旅游)
48、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观光厅(基建旅游)
49、上海之巅观光厅(基建旅游)
50、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基建旅游)
51、东方绿舟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科普旅游)
52、中国(上海)航海博物馆(科普旅游)
53、上海汽车博览公园
54、南京科技馆(科普旅游)
55、宁波科学探索中心景区(科普旅游)
56、浙江遂昌县遂昌金矿国家矿山公园景区(矿业旅游)
57、建德航空小镇景区(高科技体验)
58、福建武夷山自游小镇汽车主题乐园景区(高科技体验)
59、厦门诚毅科技探索中心(科普旅游)
60、福建三钢工业旅游区(工业遗址旅游)
61、江西省南昌市绿地中心303观光厅(基建旅游)
62、江西(景德镇)直升机科技馆(高科技体验)
63、南昌方大特钢工业旅游景区(工业遗址旅游)
64、武汉海昌极地海洋世界(高科技体验)
65、武汉规划设计馆(基建旅游)
66、武汉科技馆 (科普旅游)
67、中国地质大学逸夫博物馆(科普旅游)
68、黄石国家矿山公园(矿业旅游)
69、荆门市极客公园(高科技体验)
70、应城国家矿山公园(矿业旅游)
71、湖北郴州宝山国家矿山公园(矿业旅游)
72、长沙海底世界(高科技体验)
73、岳阳石牛寨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
74、十堰市郧阳恐龙蛋化石群地质公园
75、常德市规划展示馆(基建旅游)
76、张家界市慈利县冰雪世界(高科技体验)
77、广州市广东科学中心(科普旅游)
78、珠海罗西尼工业旅游景区(工业旅游)
79、珠海市汤臣倍健透明工厂景区(工业旅游)
80、河源市恐龙文博园景区
81、广西凤山国家地质公园景区(地质旅游)
82、柳州城市规划展览馆(基建旅游)
83、柳州市工业博物馆景区(工业遗址旅游)
84、卡乐星球欢乐世界旅游景区(科技主题公园)
85、广西科学技术馆 (科普旅游)
86、广西规划馆(基建旅游)
86、白莲洞洞穴科学博物馆(地质旅游)
87、北海涠洲岛国家地质公园鳄鱼山景区(地质旅游)
88、广西富川生态高值农业科技示范园景区(科普旅游)
89、中国雷琼海口火山群世界地质公园(地质旅游)
90、海南儋州石花水洞地质公园(地质旅游)
91、绵阳市科技馆旅游景区(科普旅游)
92、自贡恐龙博物馆(科普旅游)
93、农夫山泉峨眉山工业旅游区(工业旅游)
94、绵阳市梓潼县两弹城旅游景区(科技资源科普化)
95、黔南州平塘中国天眼景区(科技资源科普化)
96、澄江帽天山寒武纪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区(地质旅游)、
97、重庆乐和乐都景区(高科技体验)
98、重庆科技馆 (科普旅游)
99、重庆自然博物馆(科普旅游)
100、重庆綦江国家地质公园老瀛山景区(地质旅游)、
101、重庆建川博物馆(工业遗址旅游)
102、重庆涪陵816工程景区(工业遗址旅游)
103、陕西翠华山国家地质公园(地质旅游)
104、曲江海洋极地公园(高科技体验)
10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科技资源科普化)
106、陕西渭城龙门钢铁景区(工业遗址旅游)
107、敦煌世界地质公园-雅丹景区(地质旅游)
108、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景区(科技资源科普化)
109、徽县金徽矿业旅游景区(矿业旅游)
110、甘肃和政古动物化石博物馆(科普旅游)
111、格尔木鲁能新能源工业旅游景区(工业旅游)
112、青海茶卡天空壹号景区(矿业旅游)
113、新疆阿勒泰国家矿山公园景区(矿业旅游)
114、吐鲁番火焰山景区(地质旅游)
115、天山神秘大峡谷(地质旅游)
显然,它们的数量还不能与历史文化与自然观景相比。并且,“大连老虎滩海洋公园—老虎滩极地馆”和“宜昌三峡大坝旅游区”曾经入选“五A级”,后来被降级。三峡大坝还一降再降,告别“四A级景区”。
另外,“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国彩棉科技园”(工业旅游)、“淮河蚌埠闸水利风景区(基建旅游)”、“宁夏科技馆”(科普旅游)被从“4A级”中降级。
但是,把科技旅游项目和所有旅游项目并列起来考察,本身就是对科技旅游的一种承认。
科技入时尚回本章
最近,LVMH集团老板阿尔诺成为世界首富,引起一些人的不屑。他们觉得,此人靠卖LV包当上世界首富,贡献远不如乔布斯和马斯克这些科技起家的世界首富。其实不然,无论乔布斯卖的电脑和手机,还是马斯克卖的新能源车,同样走时尚销售路线,只不过,它们是科技支撑的新时尚。
象十几年前“iPhone”那种以高科技为卖点的时尚消费品,就是科技时尚。它有两个基本属性。首先是个人消费品,而不是仪器设备等生产用品,购买者是最终消费者,可以建设品牌。
有家日本公司能根据顾客形象设计机器公仔,除了外形相似,还能模仿人发出声音。公仔体内有麦克风、微型电脑、语音识别软件和网络摄像头,是个人化的信息终端。
其次,它们必须以科技进步为卖点。同样推出一款新车,如果以“价格低”为卖点,就不是科技时尚品。以人工智能、新能源为卖点,就是 “科技时尚”。
相比之下,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也极富科技含量。但它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朝科技时尚方向包装,而是与“粮食安全”、“让老百姓吃饱”这些目标捆绑,成为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升级农业,时的重要选择。
科技时尚业的产生,推手不仅有科技界,也有时尚界,他们希望用科技拯救日益枯竭的创意,或者改变时尚业的高污染。英国设计师苏珊•李发起“生物服装”项目,培养细菌纤维素来制作服装。所使用的材料,就是曾经在中国流行过的“红茶菌”,一种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的共生体。她设计的各种时尚用品不仅容易降解,甚至可以食用。
2012,浙江绍兴就举办了全国第一个以“科技时尚”命名的展会,名叫“科技时尚创意周”。展会在中国轻纺城创意产业基地举办,主题也是把高科技与纺织工业结合。这些活动表明,各行各业都已经有人希望用科技提供设计创意。
中国股市曾经兴起过“智能穿戴”概念股,沾到这个概念的高科技股票都走了一波行情。由于是个人消费品,“智能穿戴”也是新兴的科技时尚热点。现在智能穿戴暂时熄火,但技术仍然在进步,估计过几年又会火上一波。
科技时尚瞄准一个稳定的消费群体,他们不仅有强大的消费能力,还对科技进步深感兴趣,愿意体验新技术。类似高端摄影器材、紫外线消毒杯、智能衣柜等新发明,都很快成为科技时尚。
对科技用品进行设计包装,也是科技时尚的一种。我曾经在夏威夷见过木制雕花外壳的ATM机,也在国内见过包括青花陶瓷外壳的充电宝和U盘。它们功能不变,但是增加了设计感。
科技时尚业的发展除了技术创新之外,还要有特定销售渠道,以瞄准它的消费群体。2008年,中国科协下属的《摄影与摄像》改版成为《科技尚品》,成为国内科技时尚业的主要媒体平台。如果打开《中国国家地理》,上面的广告客户也大多是科技时尚厂商。象“央视春晚”这类传统媒体的覆盖面,往往不是科技时尚的特定人群。
当90后、00后拥有消费能力后,他们会更青睐有科技含量的时尚商品。科技时尚市场将在中国如火山般爆发出来。
真“天外来客” 回本章
2021年中国科幻大会上,一家名叫“图乐格陨石工作室”的企业参加了其中的“科幻嘉年华”展,向观众展示了陨石收藏作为一个行业的可观前景。无独有偶,在这次大会的主题展中,策划方也从陨石市场上购入陨石来充实展品。
虽然外星人在科幻作品里层出不穷,但在地球上真正能找到的“天外来客”还只有陨石。从狭义的天文爱好者、科幻爱好者,到广义的科技爱好者,收藏陨石正在成为风潮。佳士得拍卖过一块1.9公斤的月岩,价格几百万美元,就是在地面上发现的月岩陨石。马斯克、斯皮尔伯格这些名人都在收藏陨石,中国也开始形成陨石交易市场。
每年约数十万到数百万吨陨石光顾地球,但是能穿透大气层落到地面的很少。还要把它们找到并鉴定出来,才能进入收藏品市场,这样的陨石总重量约相当于全球每年黄金产量。所以陨石升值潜力很高。2000年落在新疆阜康的一块陨石后来被分割,以每克数十美元价格出售。
“陨石收藏”这个词约定俗成,其实不仅交易石陨石,还交易陨铁,甚至陨石撞击时形成的玻璃状地面物质。这些藏品当然都需要专业鉴定,在中国,紫金山天文台是其中一家。
以陨石爱好为核心,还出现了陨石旅游,“猎陨”就是典型。它是指专业人士带领爱好者到野外寻找陨石的活动,集收藏与户外探险于一身。新疆昌吉州木垒县过去三十年发生3次大规模陨击事件,留下五百多个陨击洞。当地便策划建设“新疆木垒陨石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园”,以接待全国“猎陨者”。浙江嘉兴建有“天传陨石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陨石展览馆。
现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陨击现场,莫过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古斯大爆炸核心区。这里仍然是无人区。可不可以参观呢?可以,曾经有中俄合办的公司策划过通古斯观光旅游,提供直升机到达爆炸核心区。价格当然不便宜,每单数万元人民币,属于面对高净值人群的定制旅游项目。
远古陨石坑经过地质变化、风化和水的侵蚀,很难保留原貌。直到2007年,中国才确认了第一处陨石坑,位于辽宁省鞍山市岫岩县苏子沟镇罗圈沟里村。这里兴建天文科普馆,供爱好者实地参观。2021年,我国又在黑龙江依兰县确认了第二处陨石坑,这里也将建设科普基地。
虽然1976年吉林陨击事件就搞得全国皆知,后来还在当地建设了陨石博物馆。但是在当年,人们既没钱收藏陨石,也没钱跑去参观陨击现场。陨石行业完全不存在,当然不包括在传统科学文艺概念中。
现在,国内已经有一批靠陨石吃饭的人,相信随着全民科技文化水平提升,爱好者总量和他们的腰包都在增长,陨石行业的体量还会不断增加。
能收藏的科技史回本章
以前电视上有个“鉴宝”节目颇有收视率,在王刚大叔主持下,专家们现场评定爱好者提交的收藏品。这个节目能够一办多年,标志着中国民间收藏市场迈上了一个台阶。而它要迈上的另一个台阶,可能就是科技史藏品的收藏了。
1994年,也就是“鉴宝”节目出台的九年前,盖茨用3080万美元拍下了达芬奇手稿,里面是他进行科学观察时的记录。到今天为止,这仍然是价格最高的科学文稿。当然,它有这么高的价格,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达芬奇在收藏界的名气。
那时候,即使甲骨文、谷歌、雅虎这些高科技公司的创办人,收藏的也都是传统绘画。但是,收藏科技出版物和手稿的活动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起步。2021年,爱因斯坦的一份手稿在佳士得拍卖出1160万欧元的价格。
在中国,科学家手稿通常是作为科普教育素材,在各种科技会展中展示。但绵阳科普作家汪志很早就用收藏眼光来看待这些物品。他收藏有钱学森等科学家的书信,也经常在当地以私人名义办展览。
彭韡铭是科技藏品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他在计算机行业得到第一桶金之后,在国外拍下很多珍贵的科技出版物。有1607年的《几何原本》,1621年的《安德烈·杜·劳伦斯医学作品集》,1665年罗伯特虎克的《显微术》。其中一些在国外已经是孤本,被彭韡铭收购入境。
彭韡铭也有不少中国科技史收藏品,比如《五经算术》、《孙子算经》等等。时光进入当代,他还收藏有童弟周等当代科学家的论文手稿,有些还是用毛笔书写。
如果说这些收藏品在中外科技史上都有记录的话,彭韡铭还有一些独门收藏品,专门反映外国科学家如何看待中国。他收藏了1667年耶稣会教士编写的《中国图识》,西方第一部系统介绍中国的图书。他收藏的一份1855年法国画报上,介绍了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刷术。在1909年的法国画报中,能看到斯文赫定考察西藏的报导。
彭韡铭的收藏中还有1780年法国人绘制的中国地图,1853年法国人绘制的北京城地图。轮廓都已经和当代地图相差无几。
另一些藏品反映了近代中国人如何学习西方科学技术。有1896年中国出版的《汽机学》,1897年出版的《代数术》,1903年的《济急法》(急救医学)等等。还有二战时中国飞行员在美国上科学课程的照片。
中国科技晚于西方,能有收藏价值的手稿和出版物不多,一些当代科研工具成为收藏行业的关注点。2013年,北京工美集团由航天文创授权,将发射神舟飞船后坠落的火箭残骸进行压制,包上金镶玉的外壳,打造成“中国梦金玉国典”。全球限量发行2013套,每套零售价29800元/套。当时,他们邀请到奥运会金牌的设计师张铁成来设计这套藏品。
相信随着有知识又有财力的群体逐渐扩大,收藏科技史文物将会成为一个重要行业。
摆在你周围回本章
当我们走进博物馆,看到那些古代的玉器、青铜器和瓷器时,一定要知道它们属于工艺品行业,一个从诞生起就结合了技术与艺术的行业。很多工艺品都使用着当年的前沿技术,并且在艺术上颇有可观之处。工匠必须既懂技术也懂艺术。
那么,使用新技术的工艺品自然就是科学文艺的组成部分,它的基础是工艺美术。这不是普通艺术,而是依托某个时代技术水平进行设计的艺术。今天,工艺美术界已经开始引进3D打印,用计算机控制刺绣,用新兴材料制作景泰蓝,高技术大大提升工艺美术的表现力。
实用物品通过艺术包装后,往往能极大提高附加值,纪念品更是工艺美术的重要产品。作为一个能摆在千家万户的行业,工艺美术在GDP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如今,科技不仅能丰富工艺品的表现形式,也融进了工艺品的内容。打开淘宝,你能够找到一千多种科幻元素背景墙,包括星空风格、太空舱风格、抽象空间风格和电路板风格,它们适用于会客厅、办公室和主题餐厅。科幻服装可以找到近千种,包括太空风格、机械兽风格和赛博朋克风格。
科幻玩具接近四百种,有宇航员公仔、科幻积木、机器狗、遥控小汽车等,大型玩具车可供儿童乘坐。科幻摆件也有几十种,有的产品运用磁悬浮,有的使用记忆合金。大部分没有利用特殊技术,而是在外形设计上贴近科幻风格。网上还能购买到科幻鼠标、科幻打火机、科幻八音盒、实木宇航员夜灯等工艺美术日用品。
推出这些工艺品的商家有意打科幻牌,将设计风格贴近科幻。可惜素材相对狭窄,高度集中在太空宇航和机器人等元素上。更多科幻概念还没有视觉化,尚未进入设计领域。
科幻周边产品也属于工艺品,这些产品都需要工艺美术专业人员来设计。“周边”概念来自英文“HOBBY”,直译为“爱好”,指围绕一部作品制作的各种纪念物。国内科幻周边市场几乎被漫威和DC占据。最早出现的本土科幻周边产品是外星人“七仔”。经过2008年《长江七号》和2010年《长江七号爱地球》两次宣传,“七仔”第一次形成国产科幻周边市场。
有些大体量国产科幻动漫也开发过周边产品,包括深圳《魔比斯环》和上海《超蛙战士》。以及改编自日本原创IP,由中国投资的动漫电影《阿童木》。但随着这些电影项目本身的失败,周边产品无业绩可陈。
从2019年开始,《流浪地球》系列再次成功开发周边市场。尤其是2022年的《流浪地球2》,虽然票房较第一部下降,但周边市场却大幅度提升。
设计高科技工艺品,日益需要工艺美术家的介入。2017年,环球网主办过科幻设计大赛,名为“想·未来——我的世界”。这是设计界首次单独为科幻设计开办活动。评委除了王晋康等科幻作家,也有工业设计专家。
仪器入万家回本章
在电影《宇宙探索俱乐部》中,主编唐志军对女同事说,人类马上要进入宇宙时代,家用天文望远镜会热销。女同事去进了不少货,很多年后都没卖出去。
其实,这只是他们的营销能力有限。现在,家用天文望远镜市场年复合增长率是8.1%,并且,中国占据全球三分之一的市场。有一年孩子过生日,我就从北京天文馆里买了台望远镜给他作礼物。
这段情节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特殊的细分市场——家用仪器市场。这些仪器是真家伙,而不是演示教具。但它们既不提供给科学家用于探索世界,也不提供给工程技术人员,它们的精度差很多,但比起用身体感知世界已经是巨大进步。它们还为居家使用进行了专门设计,比如采用低毒性材料,避免儿童触摸后产生危险。
与生活经验和古代朴素科学相比,当代科学的本质特点就是使用仪器观测世界。以前,仪器产量不够,只提供给科学界和工程界。现在仪器产能已经大大提高。并且,有不少普通人具备足够的好奇心,有兴趣从量化的角度观察世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商家开始向这部分人提供家用版仪器。
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儿童来说,家长给他们的房间里摆上书很重要,还需要摆上科学仪器,让他们从小学会客观地、定量地认识世界。
如果从份额上看,便携式医疗仪器无疑在家用仪器里占比最多,它们用于观察人体自身,多半是中老年使用。还有一些仪器用于观察外界环境。它们到目前为止占比还不高,但有着很大发展潜力,青少年儿童是它们的重要客户。
这几年,公众熟悉了红外测温仪,它可以在非接触的前提下测量物体表面温度。其实它早就有家用版,可以帮助父母测量水温,防止婴儿烫伤。给孩子一个家用版测温仪,他就会去测量家里的每件物品。
有人买房时会带上激光测距仪,测量房屋的实际面积。家用型的测距仪最远可测一百米。平时给孩子买一个,会让他们对测量距离产生兴趣。
气象是环境中的重要因素,现在已经有综合气象环境检测仪,可以测量环境中的温度、湿度、雨量等要素。如果希望更准确,可以购买单独的风速仪。
空气中都有什么成份?也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一台气体检测仪可以满足你的好奇心,它能对空气中某些危险气体的浓度进行预警。城市居民天天接触到噪声,可以买一支分贝计,实时检测环境噪声。
工业内窥镜可以深入细小管道内部进行拍摄,也可以培养孩子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让他们拍摄各种人体无法钻入的狭窄环境。如果更进一步,可以给孩子买台电子显微镜,也只有一千多块。
包括天文望远镜在内,我列举的这些家用仪器大部分不到一千元,没有一件超过两千元。它们可靠耐用,不需要经常换新款。相对于时尚用品,我认为家用仪器才是家长给孩子买的第一要件。这些东西会吸引他们离开居室,养成探索环境的习惯。
用手工体验科学回本章
叠一个能飞的纸飞机?很多孩子都会玩这个游戏。然而人们不知道,折纸已经成为高大上的艺术,并且,这种艺术一诞生就建立在科学基础上。
用一张白纸折叠成器物,花鸟鱼虫甚至人物,这种艺术发源于很早就制造纸张的东亚,据说产生于唐朝去往日本的僧人团队。1797年,日本三重县僧人义道一円便创作出世界第一部研究折纸的著作,名叫《秘传千羽鹤折形》。直到今天,“千纸鹤”这个概念还出现在各种爱情小说和歌曲中。
虽然民间折纸产生于工匠的经验,一直由师傅带徒弟来传承,但它从一开始便与数学、几何学和拓扑学有关。现代折纸艺术讲究呈现复杂的几何图案,必须引入计算机算法等手段才能完成。
2011年,折纸大师安德烈·埃尔马科夫在俄罗斯创办了“世界折纸奥林匹克”。他既是艺术家,又是数字家,这个折纸奥林匹克也是一项设计大赛。中国选手积极参加这个比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折纸只需要一张白纸,成本低,参与度高,一直为儿童青少年所喜爱。重庆科普人梅宗庭把折纸作为科普手段,设计出机器人、莫比乌斯环、动物仿真形象等折纸,并让儿童参加。他的科普折纸在当地已经形成初步产业化。
折纸不仅是游戏,也涉及到机械机构学原理。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陈炎团队基于折纸原理,研发出很多折叠部件,满足航天工程和野外科研的需求。
科普折纸的材料费很低,主要在于设计,手工模型相对门坎较高。我小时候最爱玩“铁积木”,由铁和塑料制成。里面不仅有各种刚性和可弯曲的部件,还有扳手与螺丝刀,它在我的工程师思维启蒙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各种乐高类,或者仿真类的工程机械玩具也很受家长喜爱。
比这些玩具更高端的,是面向成年人的手工模型。它们动辄数百元,上千元,但仍然有很多爱好者从中获得动手制作的乐趣。《流浪地球》热映后,它的衍生品里就有手工飞船模型,而原创性的手工飞船模型也能卖到数百元之多。一些民航模型、武器模型都能售卖到这个价位。爱好者买到后,会花上几天时间,细细将它们制造出来。
科普折纸和科普手工的流行,也帮助儿童青少年树立起对科学的正确认识。科学不仅要动脑、动眼,还是一项动手的事业。手工能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应试教育的缺陷,改变只会阅读、理解和复述的教育模式。
随着“DIY”(自己动手)精神的传入,手工制作成为在中小学实践“DIY”精神的有效手段,很多校外教育公司都把手工制作当成主营业务。“空天创客”就是一家面向中小学生的航天教育机构。他们除了到学校里讲授科普课,还研发了木质的飞船、太空站和火星基地,很受青少年学生欢迎。
模拟经营游戏回本章
舌尖上的科学回本章
七十年代,日本告别短缺时代。然而,经济也进入了消费驱动的模式。既然老百姓衣食住行都有了充分供给,怎么才能让他们花更多的钱?有些餐厅就在食物上洒金箔。添几十日元的金箔,食物可以多收几千日元。
如今,日本泡沫经济已经崩溃三十年,那些金箔寿司,金箔清酒却已经悄然进入中国,标志着我们的经济也走到了这个瓶颈。人们丰衣足食,难道每人每个月能吃一百公斤肉?还能用什么手段让消费升级?
我觉得,既然过了三十年,就别再用这种土老财的方法,可以试试高科技餐饮!它建立在两种科技体系上。一是神经美食学,由耶鲁大学神经科学教授Shepherd建立,研究多重感官形成的综合就餐体验。
虽然中国厨师早就重视色香味俱全,但神经美食学家要通过专门仪器,研究食物颜色、餐具重量、背景音乐、餐厅灯光、座椅柔软度等因素对就餐的影响。再在餐厅中使用科技手段调动这些因素,共塑食客对风味的感知。
二是瑞典爱立信公司提倡的感官互联网。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增强现实、5G和自动化技术改造就餐环境,创造出传统餐厅无法制造的全新体验。与其它餐厅比,使用感官互联网的餐厅无须经常更新内装修,更可以根据顾客需求,临时改变视听内容。对企业来讲节省了一大笔钱。
在这两种技术体系指导下,国外餐饮业进行了很多前卫尝试。包括组建“胶囊”式互动空间,投射3D全息投影餐前秀,在餐具里植入播放器形成音效,制作影响味觉感受器的特制凝胶等等。更有一些餐厅将顾客置于高空或者海底环境就餐。
由于技术条件复杂,每家餐厅每次只接待一批顾客,类似私家菜。这些尝试还很小众,也没有赢利案例。但是,它们代表着餐饮业走向高科技的趋势。
国内尚未有科研部门针对餐饮业进行研发,先行者主要引进国外相关技术。2012年,上海的“紫外线”餐厅就成为全球首家多感观餐厅,通过3D投影仪,360度的环绕音乐灯光装置和气味传播,形成多感官体验。
海底捞在北京开办“智慧餐厅”,碧桂园在广东顺德开设“天降美食王国机器人餐厅”,南京开办“LightingLife沉浸式餐厅”,武汉开办5D全息光影沉浸式餐厅N·PLUS,都是高科技餐厅的代表。
诞生于德国的“失重餐厅”于2017年引入中国,在北京、深圳、上海、杭州、昆明、重庆、苏州和西安都开有分店,已经成为系列品牌。从2020年开始,必胜客也分别在上海、杭州、成都、西安开设了4家5D沉浸式非遗光影餐厅。
在这种餐厅里就餐,消费的主要不是食物,而是感受,就餐也是欣赏高科技表演的过程。并且内容变幻,形式多样,远比将金箔洒在冰激凌上更有前途。
打造高科技餐厅,是用高科技手段升级消费场景的重要实践。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沿趋势,指将传统消费场所用高科技风格重新装修,而并不改变其主要功能。目前已经有科幻商场、科幻餐厅、科幻酒店、科幻影楼、科幻KTV等实例。
2019年12月开业的北京 SKP百货,是科幻商场的代表案例。它的装修以“数字-模拟未来”为主题,设计上明确表示要打造沉浸式“科幻世界”购物场景。
SKP是一家高端百货品牌连锁商场,单店营业总额高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它的新馆位于北京长安街和大望路交叉口,租用了佳兆业广场地下一层到地上四层。从大门开始,商场就在营造科幻氛围。入口处设置有机器仿生羊,其素材来自科幻经典《未来农场》和《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
商场二层以“火星历史”为主题,将背景设置为火星移民怀念登陆的祖先,用整整一层讲述科幻故事。该层打造太空飞船和火星车,氛围很象科技馆。入驻商家要把自己的商品与“火星移民”内容相结合,比如在香水店门口放置火星岩石,在甜品店提供人体器官状的甜点,以及反功能设计的餐具,扶梯门口则安置有模拟机械人。
商场设计者明确声称,他们要让顾客对“火星移民”形成完整体验,把商场变成体验式场馆。该分店是国内第一家自觉使用科幻元素的商场,是否能因此提高销售额,还有待考察。
北京福侨芳草地购物中心则是一家大量使用装置艺术的新型商场,在内部景观上大量使用数字技术手段。代表作是由佳能(中国)有限公司提供《万物共生》装置艺术品,其素材来源于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的科幻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其它还有很多西班牙超现实主义雕塑。
2021年,AI PLAZA西岸凤巢购物中心在上海徐汇区开业。他们同时引进了奈尔宝集团全新科技馆中国首店,还有“三体宇宙”官方授权的全球首个三体沉浸式科幻体验店。除此之外,该商场还陈列大量装置艺术品。
SKP百货、福侨芳草地购物中心和西岸凤巢代表着商业地产的一个新潮流,就是大量使用前卫设计,吸引顾客“打卡”,占领网络空间。而其设计内容大量引进经典科学文艺作品。这些装修从设计到搭建,形成数千万到上亿元的巨大投入,也是科学文艺的新兴市场。
终端上有需求,设计界便会出现高科技风格的专业公司,北京SODA 建筑师事务所便是其中一家。它由姜元和宋晨创办于2015年,致力于媒体空间设计,将混合现实技术运用其中。他们设计了雀巢全球首家概念店、巴黎爱乐交响乐厅和中国国家美术馆新馆等项目,都是将高科技风格引入传统消费场所。
四编:丰富视觉艺术
让科学被“看见” 回本章
2022年,我参加了北京组织的“优秀科幻短视频评选”活动。一家名叫“中科幻彩”的公司报送了他们制作的科幻短片,因为情节比较差没有获奖,但评委都认为他们的视效做得很棒。查询后知道,他们是全国最大的“科学可视化”公司。
这个概念我早就知道,但直到这时我才意识到,它已经成为一个产业。
用视觉图像帮助人们理解抽象的科学原理和数据,就是科学可视化。古人把天上的星星划分成星座,近代发明的各种仪表表盘,都是简单的科学可视化。但只有计算机投入运用后,大规模的科学可视化才开始形成。
准确地说,这个行业的开端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最初,它只是辅助论文表达的图画,或者用于给科普图书做插图,画面主要考虑内容是否精准。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虚幻引擎的产生,已经可以在科研中实现“原位的可视化”,在收集到数据的同时就完成可视化。
再后来,由于计算机有了渲染功能,科学可视化加入了美学元素。到了九十年代,它成为单独的学科。最近由于算力和带宽的发展,科学可视化也从静态图面发展成以动图为主。我们已经可以在B站和抖音这些大众视频网站上,看到科学可视化的成果。
经营科学可视化的机构并不需要掌握各领域的知识,而是聘请这些领域的专家讲解知识,本身则以提取或形成视觉元素为主。有些机构同时招聘科学工作者与艺术工作者,让他们在具体项目中进行磨合,形成了既有科学思维,又有艺术头脑的特殊人才队伍。
科学可视化不仅能展示天文、显微或者生物影像,更可以把抽象的自然规律变成形象。比如太阳系的演化、基因的分解与组合、经济数据的变化等等。将某个知识点变成什么样的形象并没有一定之规,更象是一种设计工作。
在科普方面,科学可视化完全改变了最初以文字为主的科普方式,出现了很多优秀作品,中科大周荣庭团队创作的《美丽化学》就是代表。
目前,科学可视化仍然以服务科学和科普为主,但它也是未来科学文艺的重要基础。美术、雕塑、影视、建筑、会展等艺术领域都以视觉元素为主,要把科学元素引入视觉艺术,科学可视化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桥梁。
我曾经参加过不少科幻影视的策划会,发现了一个通病,就是服、化、道各部门人员脑子里缺少与科学相关的视觉形象。我还参加过一些科技会展的设计方案评选,也发现类似问题。方案不是用星空背景,就是做人工智能,思路非常狭窄。
确实,艺术院校毕业生脑子里缺乏科学美术元素,让他们直接上手,用美术表现科学比较困难。如果要系统学习的话,建议这些人多接触科学可视化的成果,因为它们已经对科学进行了初步的艺术加工。
为苍穹作画回本章
2017年,银幕上出现了一部名叫《天际行者》的电影,讲述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完成世界上第一次太空行走的过程。鲜为人知的是,他不仅完成了这一壮举,还是成功的太空美术家。
1610年,伽利略用自制望远镜观测月面后,将观测结果绘制成《月面图》,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太空美术作品。后来,赫维留、迈耶尔﹑施罗特尔等人都绘制过更为精确的月面图。它们诞生在摄影技术产生之前,其素材并非普通人都能看到的天象,而是专业科学观测的成果。它们既是科学作品,也是写生类的美术作品。
1944年,美国美术家邦艾斯泰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土星组画”。这些画从人类无法达到的视角来描绘土星,比如站在土星卫星表面看土星。它们不再是写生作品,而是画家借助天文知识展开的艺术想象。
在那之前,科幻图书和科幻杂志也需要科幻画制作封面或者插图。但它们多半是漫画,夸张而不写实。“土星组画”是太空美术走向成熟的标志。邦艾斯泰不仅从事天文工作,还从事过电影拍摄和建筑设计,在科学与艺术方面都有功底,这种知识结构让他成为太空美术创始人。
列昂诺夫是太空美术的另一个里程碑。作为真正置身太空的人,拥有普通画家无法具备的体验,他也妥善地利用了这些积累。列昂诺夫与画家索果洛夫合作,完成了大量太空美术作品,都是科学与艺术的混合想象。比如降落在水星表面的飞船,卫星太阳能电站等等。其中一幅画描绘苏联“联盟号”与美国“阿波罗号”对接,联合体金光灿烂,体现着画家对和平利用太空的颂扬。
就在1944年,印有“土星组画”的美国《生活》杂志便出现在重庆街头,被一位名叫李元的学生买到。李元是山西朔州人,1925年出生。接触到“土星世界”后,从此与太空美术结缘。
解放后,李元成为中国天文学科普事业奠基人之一,也是北京天文馆第一位讲解员。该馆开馆时,李元便展出了自己临摹的西方太空美术作品,可谓中国第一个太空美术展。改革开放后,李元与国际太空美术界建立起联系,正式把太空美术佳作引入中国。199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编号为6741的小行星命名为李元星。
当代中国太空美术家喻京川师承李元,本人也在北京天文馆工作。他既画科普画,也画科幻画,。喻京川对太空美术还有着深入的探索,他写下不少介绍太空美术的文字。《中国大百科全书》中一些天文学词条,使用的配图就是喻京川的太空美术作品。
如今,电脑动画与VR技术丰富了太空美术的表现力。在一些全景式太空美术作品里,人们能够置身月球环形山内部,火星表面,或者以每秒一光年的速度穿越银河系。
太空美术是科学可视化的先驱,今天也是科学可视化的重要领域。
一起仰望星空回本章
拍星星也能作“大V”?在一次“科普大V”的聚会上,我认识了星空摄影师叶梓颐。她经营着名叫“巡天者”的微博账号,专门发布天文摄影作品,粉丝已经高达435.4万。
70年代末,照相机是奢侈品,但星空不是。当时城市规模小得多,灯光也暗得多。童年的我站在城市街道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星空。当时就有很多天文爱好者,《天文爱好者》杂志更是在1958年就创刊。据说,五十年代在北京建国门古观象台上就能组织观星活动。
后来情况发生逆转,摄影器材与收入之比逐渐下降,又有电脑技术的加持,能为原始的天文照片增加艺术感。天文摄影成为一门艺术。相反,城市规模扩大,光污染严重,星空在城市里已经成为奢侈品。
于是就出现了叶梓颐这样的专业星空摄影师,他们为寻求好的天文摄影作品而跑遍全球各地。叶梓颐本人为拍“极昼日全食”去过南极大陆,为拍极光去过冰岛。她的作品上过NASA网站的首页,也登陆过各种天文杂志。
在国际上,星空摄影也是在最近二三十年才成为潮流和专业,出现了各种天文摄影大赛。最著名的是英国皇家博士馆组织的“格林威治天文摄影大赛”。它从2009年启动,现在已经办到14届,中国人的作品多次获奖。
搞星空摄影少不了准备好器材,望远镜、单反相机,补偿地球自转效应的“小星野”设备。有的人光器材就花掉几十万,还不包括周游各地产生的旅行费用。当年旧科学文艺概念里不包括星空摄影,主要还是因为贫困。
据有些星空摄影师回忆,2018年前这还是一个小众爱好,最近几年迅速普及。形成了以爱好者为主体,以叶梓颐这样的专业摄影师为龙头的新兴文旅行业。
2022年,腾讯地图还专门组织一百名星空摄影师,请他们圈出中国一千个星空摄影宝地,搞了全国首张“星空地图”。相信疫情结束后,憋了很久的星空摄影群体会杀奔全国各地,以偿心愿。
挖掘微观之美回本章
无论是八大山人画小花,还是齐白石画小虾,他们都是想把微小生物身上的美挖掘出来,形之于笔下。科技时代,他们的这个愿望主要由微距摄影来实现。
微距的意思是微小的距离,把镜头贴近物体,会拍摄出人眼看不清楚的细节。微距摄影会在成片上放大物体,比如把一只甲虫放到草莓那么大。一般来说,放大比率不超过1:4的照片属于微距摄影。
微距摄影产生于胶片时代,最初是少数爱好者才能玩的特效。数码摄影技术让它平民化,目前,几乎所有手机都拥有微距摄影功能。当然,技术本身并不能挖掘美学元素,搞微距摄影,需要摄影师经常留心微小世界,揣摸那个世界的光影效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通常会忽略掉微小物体。而在微距摄影中,平时肉眼看上去并不好看的物体会呈现出惊人的美感。一片花瓣会象沙丘般起伏,一滴晨露会象音乐厅上的吊灯,粘菌的菌株则象彩色宝石。
如果说微距摄影只是放大了人的肉眼,显微摄影则超过了人体感官,完全伴随显微技术发展起来。有些人把两者混同起来,不过,国际上一般将放大比例超过1:10的称为显微摄影。要进行显微摄影,普通相机已经不能完成任务,必须有显微镜协助。自然光源也无法运用于显微摄影,需要使用激光、汞灯、卤素灯和LED灯等特殊光源。
列文虎克发明显微镜后,便用手绘方式记录下他看到的微观世界。由于要使用写生技巧,它们也是最早一批显微美术作品。十九世纪,德国人威廉姆凯瑞发明显微摄影器材。从此,人们可以记录到微观世界的光与影。
和微距摄影不同,显微摄影主要用于科研,但有些具备美学素养的科学家也将它用于艺术创作。意大利科学家贝尔纳多·切萨雷是矿相学家,通过显微镜记录岩石薄片在偏振光透射下呈现的色彩和图案,选择具备美学价值的转化成艺术作品。
口腔病理学专家李铁军则用显微摄影记录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和牙齿,将它们放大后,呈现出荒原或者湖泊般的景观。他也成为专门拍摄人体组织的显微摄影艺术家。
材料专家于荣则用电子显微镜,把摄影目标对准更小的物质晶体结构。他拍摄了超薄钛酸锶晶体的自支撑薄膜,宛如万花筒般对称而整齐。
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微距摄影已经有一些大赛,来提升这个领域的艺术水准。一般来说,这种大赛会把微距摄影和显微摄影混合起来进行。尼康举办有“小世界摄影大赛”,英国微距与微观摄影杂志举办过“国际微距摄影大赛”。
在苹果公司举办的微距摄影大赛中,重庆人顾家豪用手机拍摄的照片进入前十名,标志着中国微距摄影群体也具备了相当水准。
虽然有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的实践,但传统美术主要绘制肉眼可见的宏观世界。现代科技把艺术家带到了精细的微观世界,微观美学也是传统美学的重大突破。
设计界的“科学风” 回本章
机器人城市雕塑,外星风格商场,飞船造型的歌剧院……这些作品最近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国城市遍地开花,意味着科学元素正在大规模进入设计界
上世纪二十年代,西方开始形成“机器美学”,反映了公众对科技新事物的欢迎。最初,这类设计产物粗糙到搞笑的程度,比如在帽子上放个标志人造卫星轨道的环,让女人们戴着满街走。
七十年代,建筑界吸收了机器美学元素,提倡把科技元素融入设计,变成一种美学元素。1978年,克朗和斯莱辛在合著的《高科技》一书中首倡“高科技风格”,从此,它成了一种全新的设计风格。
当年,黎蓬皮杜文化中心和伦敦洛伊德保险公司大厦开始使用典型的高科技风格。它们不仅在外观上吸收科技元素,还要使用高强度合金等最新材料,以体现效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诞生的鸟巢、巨蛋、水立方和央视新厦,是高科技风格在中国的典型代表。
高科技风格的形成,是科技元素融入社会审美的重要结果。随着科幻影视的发展,高科技风格又演变成科幻风格。
很多科幻片要展示未来生活全貌,必须在建筑、交通、服装甚至发型等方面进行专门设计。库布里克、吕克贝松等人都非常重视设计的科幻片导演。美国科幻片《明日世界》在制作时,甚至专门邀请西班牙建筑公会的设计师去设计片中的未来城市。
这些科幻影视培养了一代人的审美口味,其中一些人进入设计界,便把科幻片中的某个元素提取出来加以拓展。从服装到家装,从商业场所装修到园林景观,这些年也在不断吸收科幻元素,有些还要吸收高科技的视听技术。
不仅建筑的整体,内部装修更多地流行科幻风。不久前开业的北京高端购物中心SKP,将其中一层打造为“火星移民基地”。以生活在火星的人类后代回顾移民史为素材,展示了人类太空移民的前景。然而它既非科幻剧表演,也不是科技馆,各种高端商品就摆在火星车和宇航服旁边。
有璟阁是一家连锁餐厅,它在北京望京地区的分店就把大堂打造成宇宙飞船的样子。食客身边是舷窗,可以看到外面掠过的各种天体。当然,那是用屏幕完成的效果。
即使家庭装修也开始流行高科技风格与科幻风格。在电商网站上,可以找到几十种科学风的壁纸,能把卧室打造成太空、深海或者虚拟电子环境。
设计的基础是美术,在美术展览领域出现的装置艺术,更是科技与艺术的完美结合。这类艺术要用机械装置和电子装置形成视听效果,并且会表现宇宙大爆炸、生命进化、时空交错等科学概念。装置艺术家则兼具艺术家和工程师两种艺能,他们的工作室更象小型车间,里面摆的也不再是传统美术家的笔墨纸砚。
科学进入人类生活,不光通过技术渠道,也会通过艺术渠道。我们正置身于一个科学艺术的新时代。
元宇宙设计回本章 想当年,设计不仅费时费脑,也十分消耗物质材料。设计师要计算,要绘图,还要制造实体模型。既然花费这么多,设计师往往要乖乖地按照甲方要求,把脑力花在可以实际制造或者建造的方案。 然而,即使有物质消耗的限制,也锁不住设计师们奔腾的想象力。他们会在业余时间搞一些完全无法落地的设计,只求释放自己的理想。 “X-Seed4000富士山大厦”就是一例。它提出于1995年,是一幢4000米高,分800层,可住500万人的巨厦。虽然到今天也没有建造可能,但不妨碍它登上各种设计界的平台同,作为科幻设计之代表。 电脑引入设计界之后,设计成本迅速下降,设计师们除了满足甲方要求之外,还会在业余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他们在电脑上鼓捣出千奇百怪的设计方案,许多设计狂想不仅是因为资金而无法落实,根本在物理现实中就无法建造。 小到家居,大到巨塔,无论哪种设计都具有三维延展性。当VR技术发展后,特别是元宇宙概念的提出,人们发现,这些不能实现的设计方案可以投入虚拟世界,让人们以沉浸式的方式来欣赏。于是便形成了一个虚拟资产的交易市场,也成为新一代科学文艺的代表产业。 2022年,“AIM-首届元宇宙设计竞赛”便是给这类设计提供的平台。数百位设计师们纷纷放出储存在自家电脑中的设计狂想,最终有36份作品入围决赛。这些作品里有太空城,有自我迭代的模块化建筑,更有名为“凌霄站”的中国元宇宙总基站。 甚至,有基于元宇宙的心理治疗场景,有人设计出基于元宇宙的数字化葬礼,有人设计出火星生态建设方案。设计师们先于投资人,展示了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不排除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方案有落地实施的可能性。 遥想当年,《小灵通漫游未来》影响了一代青少年,却从来没有被搬上银幕,甚至没人把小说中的“未来市”画成概念图。前代科学文艺就是这样尴尬地被封锁在文字世界里。如今,随着技术发展和展示手段的突破,天生兼备科技和艺术的设计会成为科学文艺领军产业。 科技城市雕塑回本章 雕塑位列七大艺术之一,科学文艺自然不能少了雕塑。而城市雕像又是现代文化的重要部分,它们体现的精神内核影响着来来往往的市民,影响力长达几十年到上百年。今天,中外雕塑家开始以科技和工业为素材进行创作,为此而选用的雕塑手段往往也融合了科技因素。 荷兰DeltaInc设计工作室创作了机器人造型的座椅,放置于公共空间,本身就是一座城市雕塑。比利时概念艺术家WimDelvoye制作出一系列以车辆为内容的城市雕塑,多用激光切割钢铁来完成。细部是缕空花纹,十分精美。 位于天津东站的“世纪钟”,是国内较早表现工业科技内容的城市雕塑,展示了天津这座老工业城市独特的文化积累。洛阳市为展示老工业基地历史而设计的城市雕塑,也使用了拖拉机的造型。 上海江南造船厂旧址上有一座雕塑,名字就叫“机器”。但不是模拟真实的机器,而是抽象的艺术加工。 “变形金刚”很容易成为机械雕塑的灵感来源,中央美院雕塑系2010届毕业生毕横曾借鉴变形金刚,设计了作品《解•放》,是以解放卡车为模板的中国式“变形金刚”。重庆石桥铺现在是数码商业区,当地也树起以AI为素材的城市雕塑。 修建以科技人物为素材的城市雕像,也是科学文艺的重要环节。中国高等院校都会修建学者的塑像,来纪念本校或者本专业的前辈。不过,公共场所里的城市雕像当中,科学家就很少见了。 徐光启是近代科学最重要的引进者。他的后人在上海繁衍,形成“徐家汇”,后来的上海市徐汇区即以此得名。所以,上海市有“光启公园”,有“徐光启陈列室”,漕溪北路南丹路口耸立着徐光启塑像,标注为“明代科学家”。徐光启有可能是在中国获得城市纪念建筑最多的科学家。 提到“耒阳市”,很多人不知道它在哪个省。这座湖南省县级市是蔡伦的故乡,早在2002年就兴建起“科技发明家广场”。以“崇尚科学,传承文明”为主题,广场上打造出32名中外科学家和发明家。蔡伦、黄道婆、袁隆平和牛顿、爱迪生、莱特兄弟比邻而居。
与此同时,武汉市鲁巷广场兴建了湖北科技名人雕塑园,包括北宋发明家毕昇、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地质学家李四光、物理学家王竹溪、真菌学家戴芳澜、气象学家涂长望、物理学家王承书、岩石学家池尚际、水利工程专家陶述曾、工程图学专家、科普作家赵学田和航天技术专家李绪鄂,他们都是湖北籍科学家。 山东烟台、广州科学城也都有类似的科学家群像。
中国正处于城建高峰期,大量新兴城市需要突出科学精神和未来气息的雕像。另外,与动辄几十米高的佛像和观音像比较,这些科学家雕像的体量明显不足。未来,城市科学家雕像从设计到兴建,将是一个潜在的科学文艺产业。
BDO艺术回本章
2021年,由科幻经典改编的同名电影《沙丘》在中国上映。虽然票房扑街,但有个小众群体却为之叫好,那就是“BDO艺术”爱好者。他们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地在银幕上展示了“BDO艺术”。
“BDO”是“Big Dumb Object”(巨大沉默物体)的缩写,这个概念最初是指美国科幻作家拉里·尼文在《环形世界》中塑造的巨大外星人建筑物。有直径上亿公里的太空城,高达百万公里的人造山。但是它们都被废弃,仅供人类探险队崇拜。
后来,人们追溯过去,把现实中某些人类建筑物概括为“BDO”。它们的共同特点首先是体量巨大,人类置身其中立刻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其次必须是人造物,而不是自然形成的山川大河。再次,它们都有某种神秘莫测的气质,而不是路桥、海港这类公用设施。
根据这些属性来考察,人类很早就在建造“BDO”艺术,古希腊作家安提帕特总结的“世界七大奇迹”就是典型。中国的云岗石窟和乐山大佛也是代表,兴建它们的人就是追求用巨大体量引发人们的崇拜之情。
虽然人类很早就在兴建“BDO”,但这个概念本身形成得很晚。现在,“BDO”爱好者到处寻找现实的案例。有日本仙台观音像,越南岘港佛手桥,俄罗斯勒热夫战役纪念碑。它们不仅高大,还都具有神秘感。
当“BDO”成为潮流后,开始有艺术家专门制造这种风格的艺术品。2021年东京奥运会开幕前,日本艺术家荒神明香制造出的巨型人头气球就是一件“BDO”作品。
体量巨大必须导致投资巨大,兴建困难。于是,很多人在艺术作品中寻找“BDO”的影子。《圣经》中的巴比伦通天塔、托尔金在《指环王》中设计的阿苟纳斯巨像,从未建成的“苏维埃宫”都是典型。
某些体量巨大的工程产品也朝“BDO”方向转化,特别是重工业时代留下的大型生产设施。首钢园工业遗存博物馆就是典型,那里有上百米高的高炉,还有其它附属设施,现在都是艺术展示品。虽然并不比“中国尊”高,也不比“鸟巢”大,但它们竖立在黑幕中的形象颇具“BDO”属性,已经成为这个爱好者的打卡地。
科幻片可以用小模型甚至电脑动画制造巨物,更不乏“BDO”的影子,《2001太空漫游》中的“黑石板”就是典型,完全符合“巨大”、“非自然”和“神秘感”三大属性。《星球大战》中的“死星”虽然每次出场都被炸毁,但它在太空中现身的各种镜头非常有“BDO”的感觉。
《降临》、《银翼杀手2049》和《沙丘》2021版这些科幻片都由维伦纽瓦执导,他在这些影片中刻意设计“BDO”形象。那些外星飞船不仅体形巨大,通常还很少移动,更象是纪念碑而非交通工具。
从七大奇迹开始,“BDO”就是工程与艺术的结合。一座雕像或者建筑物要成为“BDO”,首先必须要体型巨大,建造时肯定会面临很多工艺难题。展望未来,它将是科技与艺术的重要结合点。
为艺术搞发明回本章
在人们印象中,艺术家的屋子要摆着笔墨纸砚。然而,走进中央美院费俊老师领导的数码媒体工作室,看到的却是各种高科技设备,宛如实验室。他从事的是装置艺术,专门用高新科技获得传统艺术手段难以形成的视听效果。
最初,装置艺术只是小众文艺,如今已经形成新行业。北京芳草地购物中心就用装置艺术品彻底重新装修,成为商场中的艺术馆,或者艺术化的商场。
科技工具主要服务于科研或者工程技术,搞装置艺术并非把它们搬来就行,还要从艺术角度考虑用什么、怎么用。因此,装置艺术更象由艺术家主导的技术再发明。费俊在《情绪几何2.0》中引入心理测量工具,向帆用数据可视化制作《中国古代人物家族树》,陈琦的 《植物人脑电波计划》使用可穿戴脑电波设备,邱宇为创作 《微生物发声器官2.0》专门研发由微生物、机械和电路组成的声音装置。
由于大量使用计算机编程、机械制造、人机互动和全息技术,装置艺术基本不写实,追求象征性和夸张性。装置艺术也不象科幻电影和实景演出那样服务于剧情,可以更突出艺术家的想象力。
将大量装置艺术集中起来举办科学艺术展,是新近流行的文化项目。这类展会通常有商家赞助,追求娱乐和广告效益。2021年11月1日举办的深圳华强北科技艺术节便是代表。华强北是早年深圳电脑硬件厂商集中地,举办这次科技艺术节就是突出当地科技背景。改革开放以来,国内涌现出很多类似中关村、华强北这样的科技社区,科学艺术展有望成为当地主流文艺形式。
最初,商业化的科学艺术展只是通过装置艺术给观众以直接感官刺激,形成极致震撼和愉悦感。但是,一种新兴娱乐要发展,关注点势必会从形式转向内容,从感官刺激转向特定主题。
2021年北京艺术科技展“来自四维空间的线圈世界”就体现了这一变化,该展由北京海淀文化馆主办。设计者清华大学祝卉通过线圈“P先生”的成长和旅行,将黑洞、引力波等科学概念引入艺术场景。
除了分主题,科学艺术展还可以分门类。2019年7月,上海文澜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生在宇宙》艺术科技大展,便是航天领域的专项艺术科技展。2020年11月,北京798艺术园区举办“大都致美沉浸式体验艺术空间展”,则由北京汽车公司赞助,以汽车技术为主题。
大型艺术科技展则能汇集多学科内容,“流动的边界”艺术科技展就是代表。它于2020年12月在腾讯北京总部举行,是国内目前为止科技含量最高,学科覆盖最全的科学艺术展。一些作品本身就在现场使用科研设备,并且极具科幻色彩。
目前,装置艺术与科学艺术展还没有专门场地。它们需要使用大量新装备,很多设备不同于传统舞台装备,现有文化场所对其表现力构成限制。未来很有可能出现独立的专业科学艺术展馆。
每当金刚、哥斯拉或者大恐龙登陆银幕时,都会吸引很多观众。随着CG技术的发展,中国也开始拍各种怪兽片,大雪怪、大海怪、大蛇纷纷现身网络大电影。不过,下面我要说的是真正在大街上行走的“巨怪”——仿生机械,它也是科学文艺的新品种。
仿生机械是模仿生物的形态、结构和控制原理设计制造出的机械。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除用于科研外,主要服务于演艺,尤其是电影特效。
1993年上映的《侏罗纪公园》曾经被认为是CG技术里程碑,其实,该片中的恐龙只有远景上使用CG,近景拍摄用的是机械恐龙。当时有人乐观地估计,这些道具恐龙集机械、电子技术于一体,研发难度高于汽车。所以,仿生机械能从一个侧面推动科技发展。
可惜,电影工业在《侏罗纪公园》后走上了CG之路。由于电脑动画成本迅速下降,虚拟资产更容易储存,电影界不再研发实体巨兽。仿生机械只有服务于会展和主题公园,而这个行业还要相当长时间才用得起这些大家伙。直到今天,仿生机械仍然是稀缺的冷门技术。
法国La Machine机械艺术团队在仿生机械方面领先全球。他们能制造十几米到二十多米的巨龙、怪兽和外星人,让它们在大街上行走,配以声、光、雾等效果,形成震撼的演出场面。
这些机械巨兽还没有统一的动力。以南方舞狮为例,它由前后两个人操作,通过训练形成协调。La Machine的巨龙居然有17个动力源,动作之缓慢和笨拙可想而知。但仅仅能让巨兽在大街上走几步,就足够吸引观众。
除了工程技术,制造仿生机械还需要艺术素养。该团队制造的怪兽取材自欧洲神话,而不是现实中的生物学。所以,他们聘请了艺术设计师,与工程师一起工作。
2014年,他们在北京奥体中心表演了机械龙和机械蜘蛛,是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活动的一部分。这个案例表明,让数十吨的人造巨兽上街,无论安全问题还是道路保障都已经过关。
在中国,大连博涛文化是这一行的领军企业,创办人肖迪拥有动力工程系专业文凭和美术学硕士学位。在他带领下,该公司研发出国内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表演机器,名叫中华巨马。重47吨,高9米,长14.5米。小一号的仿生巨牛还亮相过央视春晚舞台。凭借过硬的艺术科技,博涛文化已经在新三板上市。
另一家公司涉足仿生机械的公司是中科北影,中科院视觉工业团队与北京电影学院联合创办的企业。他们致力于奇观文化,在仿生机械方面,已经推出的产品有四足步行仿生枧器人、扑翼机和仿生鱼。
理论上讲,模仿人型的机器人也属于仿生机械。它们不用于科研和工业,只用于文艺表演。智造未来机器人公司就专门研发娱乐用的大型载人机器人,类似于《阿凡达》里面那种外骨骼式的载人机甲,以及驾驶舱式载人机甲。
当然,它们不能作战,只用于娱乐场景。该公司曾经在公路上测试过这些样品,可惜由于渠道不佳,他们已经结束了业务。
仿生机械绝对是技术和财力共同发展的结果,缺哪一样都只能纸上谈兵。所以,全球到现在也没几家公司做这一行。但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中国公司拥有足够的实力占领这个行业。
自贡灯会、秦淮灯会、宏潭灯会、杨柳青灯会、钱江灯会……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文化,由灯光造就的这个行业正在振兴,形成了现代灯光秀产业。在它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广义的夜游经济。
从古代灯会开始,夜游经济就是照明技术与经济水平的融合。在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小农经济时代,灯会能综合运用当时最先进的照明技术,开辟大片夜生活场地,只有大型经济中心才能搞得起。
今天,光影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制造裸眼三D效果,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制造并不存在的幻影,用激光投影在云层上制造图案,或者用无人机在夜幕中形成大面积的变幻图景。每隔几年,灯光秀就会融入某种新型视觉技术。它已经成为独立产业,普及到世界各地。
灯光秀依赖强大的供电系统,以及计算机控制技术,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是否发达的重要标志。柏林灯光节、布拉格灯光节、阿姆斯特丹灯光节等都享誉世界。它们不仅充当消费场所的背景,有些灯光节本身也是收费项目。北京玉渊潭灯光秀已经持续举办多年,形成一定影响。
早期灯光秀需要专门的显示载体,包括屏幕,水幕,烟幕等等。它们需要临时搭建,所形成的观赏空间很难容纳其它业态。现在的“幕墙投影技术”,已经能在建筑物外立面上形成光影效果,甚至能将外立面粗糙的古建筑作为显示载体。于是,除了在固定场所搭建的临时灯光秀,不少商业建筑也用灯光进行装饰。
从技术上讲,两者区别不大。以天津天塔为代表,各已经地落成几十年的电视塔都在最近几年引入灯光装饰。有些斜拉桥已经将钢索作为载体,彻夜显示图案。灯光装饰正朝着“无处不在,无所不投”的方向发展。
在《中国城市夜经济影响力报告》中,重庆连续三年位居全国首位。看过重庆的夜景,会觉得其它城市夜晚比较暗。重庆洪崖洞景区从一开始便引入灯光设计,它的夜景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名片,而这个景区在白天并没有夜晚的气势。
从古代开始,灯光就是夜游经济的核心。夜晚与白天消费项目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光影技术能给消费场景赋予更多想象空间。据统计,大中城市夜间消费占比已达43%,人群夜间出行活跃度超过9成。消费由日向夜转化已经成为大趋势,而高科技灯光在其中起到关键作用。
在计算机控制下,灯光秀能制造各种幻景。早期灯光秀只能展示奇观,现在已经能容纳简短剧情。阿联酋的沙迦灯光节就演出了名为《追光》的灯光秀,讲述人们在阴影中追逐光明的故事。
由于能够创造亦真亦幻的场景,很多灯光秀在内容上也融入高科技元素。首钢园在中国科幻大会期间举办的灯光秀,就是这个领域的代表作。成都工业遗产“东郊记忆”则开辟出一千多平方米场地,打造“赛博朋克光影街”。
生产空间艺术化回本章
2015年,科幻片《九层妖塔》上映。影片结尾一场大战发生在某座废弃小镇,影院、商店、居民楼一应俱全,就是毫无人迹,拍出来倍感神秘。
这段情节的取景地叫博罗转井镇,曾是新疆阿克塞县县城。因为附近有石油工业,镇上住的几乎都是石油工人和家属,又称“石油小镇”。1998年县城迁移后,这里被完全废弃。现在,博罗转井镇增添了道具和设施,成为电影主题旅游点。
博罗转井镇是工业化进程的缩影。中国有很多居民点是因为工业或者矿业而兴建,居民都是产业工人。随着技术升级,其中相当一部分停止生产,各种生活附属设施随之停止运营。据分析,中国有四十多座城市面临整体放弃的前景。因此而闲置的人造空间总量惊人。
位于大城市的旧工厂废弃后不会导致居民点也消失,但生产设施也面临是否保留的问题。北京第三无线电器材厂下属的“798厂”在90年代退出生产,由于房租低廉,大量艺术家涌入进行创作。2007年,当地成立“798艺术区建设管理办公室”,从此变成全国闻名的工厂艺术区。
全国各地不少旧工厂模仿“798”建立艺术园区,出现了上海“M50创意园”(原纺织厂)、广州“一期一会”创意园(原发电厂)、重庆“峨岭二厂”(原造纸厂)等成功案例。
更大的工厂转型后会开发成工业遗址公园。首钢集团将生产线迁到河北后,原址已经成为全球面积最大的工业遗址公园,改造过程的投资和工期不亚于当年建设首都钢铁厂。
在生态恢复中,废弃矿坑也被加工成文旅目标。上海深坑酒店便是先行者,它在天马山采石坑中建成,已经成为国际著名的建筑艺术案例。湖南襄阳将位于岘山的废弃采石场改造成伏羲雕像,收获了艺术和生态的双重价值。长沙也正将一座废矿打造成巨型室内滑雪场。
这些都是将工业空间改造为艺术空间,未来有可能将商业空间改造成艺术空间。由于电商发展,大城市核心区域不少商业建筑闲置率惊人。与旧厂房相比,它们不具备租金优势,但如果长期荒弃又不便拆除,不排除也会有一批被改造成艺术空间。
这些空间并非只提供给精英艺术家,在不远的将来,群众自发的业余文化生活会得到大发展,也需要大量文娱场所。以中国特色的广场舞为例,它发源于居民区的公用空间。既有娱乐和健身的益处,也有扰民的害处。未来不排除各地会将闲置的工厂和商业建筑开辟成广场舞专用区。
所有这些变化,统称为生产空间艺术化,就是把以前用于工商业的空间变成文艺空间,供艺术家创作,或供大众进行文化娱乐。和艺术馆、歌剧院这些传统的专用艺术空间相比,工商业废弃建筑面积大到不可比拟,改造成艺术空间后,会完全改变艺术创作的格局。
由于涉及到建筑用途的彻底改变,这个过程的每个案例都既需要艺术设计,也需要工程设计,天生便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
在大地上做画回本章
关注神秘现象的朋友都知道“纳斯卡地画”。它们位于秘鲁南部纳斯卡荒原上,从地面上看只是一条条沟渠,直到1939年,有人乘飞机从上空经过,才发现它们是古人绘制的图案。这些两千年前的地画,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地艺术品。
大地艺术是Land Art的翻译,顾名思义,就是以大地为材质来制造的艺术品。它和BDO艺术一样都有巨大的体量,只不过后者是永久性的雕像或者建筑,前者基本是临时搭建。中国艺术家蔡国强以火药为材料的大地艺术表演甚至瞬间即逝,只留存在影像中。
当代大地艺术形成于七十年代,又叫地球艺术或者环境艺术。每件大地艺术品都有两个要素,一是摆设在哪里。比如蔡国强制造的《万里长城延长一万米》,就选择在万里长城的终点嘉裕关。另一个要素是用什么材料,蔡国强用火药将长城“延伸”了一万米,点燃之后,让它的燃烧与列车并行,构成奇观。
每件大地艺术品都是人造物,为了不受其它人造物干扰,大地艺术通常选择无人居住的高原、湖泊或者沙漠。将大量材料运到当地并且搭建起来,本身就是工程问题,大地艺术从一开始便综合了科技和艺术元素。
大地艺术发源于欧美时,最初都是个人创作。由于经费有限,他们尽可能使用天然材料,装置面积很小,欣赏者多为同道,是典型的小众艺术。直到2000年,日本举办了第一场面向大众的“大地艺术祭”,并获得成功,大地艺术从此成为大众艺术。
两股力量极大推动了大地艺术的商业化。一是手机拍摄技术,普通人到处“旅行拍照”,并在网络上交流“网红打卡点”,而大地艺术品非常适合“旅拍”。
另一个就是中国的乡村振兴运动。大地艺术都是在给田野增加点缀,而乡村振兴运动也强调用文旅推动。于是,各地在乡野间广设大地艺术品,虽然基层组织未必能说出这种艺术的名字。
2010年,北京房山便在云居滑雪场举办了大地艺术节。通过与世界500强企业合作,用大地艺术展示企业LOGO,是大地艺术引入商业模式的早期尝试。
北京昌平“在野去野”大地艺术节,宁波象山大地艺术节则由文旅公司打造,专门为服务当地乡村振兴而设计。通过间种不同农作物,在大地上形成特定图案,更是许多乡村振兴项目的作法,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对此也有展示。
2019年,重庆在武隆懒坝组织大地艺术节,邀请各国大地艺术家前来创作。当地志愿者还为他们提供搭建。这里后来发展为LAB国际文化艺术度假区,总投资达到四十亿元。
2022年广东省佛山市西樵镇举办的“南海大地艺术节”进行了三个月的展览,已经进入常年运营。各种艺术品遍布山村与海岛,形成奇观。
大地艺术因为体量巨大而吸引公众,客流量又提供了制造大地艺术的资源,大地艺术将成为科技文旅的新形式。
特种电影回本章
在北京坐出租车,如果打听“大白球”,司机就知道那是北三环中路上的一处地标。1988年,中国科技馆一期工程在那里完工,其中有一座放映特种电影的球幕厅,外表纯白,后来就被当地人呢称为“大白球”,现在这里属于北京科学中心。
顾名思义,特种电影是与常规电影相对的电影,无论制作还是放映都有更高的技术水平。从历史发展上看,特种电影包括大面积平幕电影、环幕电影、弧幕电影、3D电影、4D电影、球幕影院、360°球幕飞行影院等等。其中,巨幕、3D和4D技术已经被结合到普通影院当中,用于在放映普通院线电影时提供新感受。
但是,其它特种则需要建设专门场馆,很难与院线电影相结合。以球幕电影为例,它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就由德国人发明,七十年代已经商业化,但是到今天仍然不可能放映常规电影。所以,需要另外制作节目提供给这些特种影院,这样便形成了特种电影市场。
目前,特种影院并非独立的文化娱乐形式,通常附设在科技馆、博物馆、景区或者游乐园当中。但它们一般会单独售票,而不包含在通票当中。所以,有可能对特种电影市场进行单独统计和研究。
特种电影的长度多为二十分钟以下,只相当于普通电影的四分之一到六分之一,但票价却相差不多。而且,特种电影多为记录片与科教片,时效性不强。一部特种电影制作出来后,会通过渠道交换在各场馆放映若干年。
特种电影当然也使用传统文化题材,特别是莫高窟这些景区设置的特种影厅,通常只放映与景区相关的节目。象“飞越江西”、“飞越重庆”这类节目,通常与地方文化有关。但是,特种电影与生俱来的高科技特征,使得它们极易使用科技题材结合。尤其是附属在科技馆当中的特种影院,本身就因承载科普任务而倾向科技题材。
不过,在目前国内特种影院当中,大部分具有科技元素的影片都是引进品种。仅北京天文馆、航天科技公司下属神舟传媒等机构拍摄过科幻色彩的特种电影。
现在,已经有一些民间公司涉及特种电影市场。北京凡间公司既从事展览展示,也制作了真人与动画结合的4K超高清科学纪录片《飞向月球》,可供特种电影院放映。
中国科教影视协会则是这方面的主要团体。该会设置有“中国龙奖”,是中国国际科教影视展评暨制片人年会的传统项目。北京科技声像工作者协会也在推动特种电影方面起了很大作用。
随着技术进步,越来越多的介质被用于显示。重庆涪陵甚至将大桥的悬索作为屏幕。为这些介质制作的短片,都可以视为广义上的特种电影。目前,特种电影还有炫技的特点。但随着特种电影放映介质的普及,会有越来越多艺术感强,科技内容丰富的影片出现。
人文科教片回本章
2017年,我应邀去CCTV10科技频道,在《飞向火星》剧组里担任撰稿人。我认为自己进了一个科教片剧组,但是制片人却反复提醒我,他们在拍“人文科教片”。
为了让我明白两者有什么区别,他们给我观看引进的《宇宙时空之旅》,一部美国人文科教片。原创卡尔萨根,后来做了改版。影片中,主持人乘坐飞船,穿越六合八荒,讲述宇宙演变和文明进步的历史。
那以前,我认为科教片是给低知识群体看的,而我不属于这个群体。完成这个项目后,我也开始爱看科教片,还专门买了中国科教影视历史方面的著作,从中看到了人文科教片的基本轮廓。
中国早在民国时代就有科教片,最初由于摄影器材昂贵,科教片要把知识高度密集地呈现给观众。但是,制作者往往又有文艺背景,并不希望把它拍成技术说明书,或者教材的视觉版。
进入八十年代,以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为基地,一批制作者开始探讨将文艺元素融入科教片,按照纪录片的一般规律制作科教片。他们讲求人文主题,大量使用艺术化的镜头语言和台词。知识含量压缩到30%以下,增加艺术渲染成份。
进入21世纪,国外人文科教片已经成为票房大户,法国人制作的《帝企鹅日记》使用大成本与高科技,斩获一亿美元票房。BBC出品的《地球脉动》、《蓝色星球》,还有《人类消失后的世界》,这些作品颠覆了人们对科教片的认知。它们对视听语言的艺术水准要求极高,很多都达到院线大片水准。
人文科教片对取景的要求高,投入往往高于传统科教片。法国影片《迁徙的鸟》耗资四千万美元,进入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拍摄,不亚于一次大型科学研究。我参加的《飞向火星》在全国各地寻找与火星表面对标的地貌,再把专家请到那里解说,费用同样不菲。
人文科教片完全超越科学知识体系,用人文主题重构知识,而不只是用艺术外壳包装既有知识。以日本作品《啊!设计》为例,它专门给儿童讲解设计原理,从小培养他们动手习惯,完全不遵从设计学体系。
虽然早在2000年,中国制作的《宇宙与人》就有人文科教片的影子。但它是针对特殊事件的应急作品,在艺术水准上并未深思熟虑。
2020年底,中国制作的《光语者》登陆院线,彻底改变了以往只有故事片才能卖票房的规律。《光语者》的主线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一名北极科考队员的日常生活。他要在极夜中留守北极黄河站,看守全天空极光成像仪和极光光谱仪。把镜头对准普通科学工作者,而不是成名的科学家,更能体现科学事业本身的人文情怀。
因为初学乍练,我在《飞向火星》中只能算勉强完成任务。从此便开始关注人文科教片。可以说,现在科教片都是人文科教片,它不是一个新类型,而是科教片本身的升级。
《光语者》只是小成本制作,未来不排除会有成本巨大,特效突出的人文科教片登陆银幕。因为观众的知识水平已经到位。
视听再升级回本章
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创造出第一种完全以科技为基础的艺术,那就是电影。后来,经过无声转有声,黑白转彩色两次革命,电影艺术语言有了今天的体系。那么,下一次视听革命会在哪里?
十几年前《阿凡达1》上映时,曾经引发一波三D电影潮,甚至有不少“二D转三D”的闹剧。但是到了2018年左右,这股风潮就退却了。很多大片重新选择只拍二D版,因为三D节奏慢,转场慢,对电影语言有很多限制,又没有明显创造出新的艺术手法。
其实,三D电影发明于五十年代。1962年,中国就拍摄出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由陈佩斯老爸陈强主演。几十年来,三D片火一阵,冷一阵,恐怕不大可能带来有声片和彩色片那样的革命性结果。真正的视听再升级属于VR影视。
虽然早在2016年,业界就宣布迎来VR元年。但由于视听体验差,以及节目奇缺,VR泛起一阵泡沫后失去了关注度。当年就有公司制作VR网络大电影,可惜无人问津。不过最近两年,以“PICO”为代表的头戴厂家已经全面提升视听体验。现在的消费者用上头戴,就告别了电视机。
现在看来,三D片可能只是平面影视和沉浸式影视之间的过渡。它能制造一定沉浸感,但终究是在平面上显影,类似于浮雕,不能与沉浸式影视相比。只有身体完全沉浸于场景的新体验,才能与有声和彩色并列。它们共同铺成一条路,终点是全面复制现实中的身体感受。
每次视听革命必须要能带来全新的影视语言,VR恰恰具备这一点。平面影视的蒙太奇手法完全不适用于VR,反倒是很少有观众的长镜头手法会成为VR影视主流,它还能充分发挥“主观镜头”的优点。
好吧,说完手法上的革新,再说说VR中的科学内容。由于VR影片着重沉浸感,让异域体验更为新奇。科学能提供大量远离现实的奇观素材,科教片因此在VR世界有着比平面影视更大的优势。以太空、深海、冰川、南北极和古生物为素材的VR短片非常受欢,地震、海啸、火灾等应急体验也形成一大类节目。
中国空间站里面有360度摄影机,观众可以沉浸式地观察空间站内景。展望将来,很多大科学装置都能用这种手法接近公众。观众还能跟随科学考察队探险,或者变成微生物进入人体。VR科教片有着平面科教片不具备的长处。
目前,VR实拍会暴露现场的影视设备,只能做180度的假全景,但是用电脑动画则可以无顾忌地制作真全景。这使用VR电影成为设计师的天堂。有部VR电影叫做“未来城市”,十来分钟的影片就是让观众穿行于一座想象城市的空中,近距离观看每幢建筑,甚至每个窗口。虽然完全没情节,但这种沉浸感本身就吸引观众。
目前,VR节目的数量还远远比不过平面影视,里面还有不少软色情直播,或者粗糙的猎奇短片。但是,因为有以上的素材优势,更能够与教育产业发生联动,相信科学影视会很快占领这块新阵地。
以城市为画卷回本章
1982年,科幻片《银翼杀手》上映,影片展示了光怪陆离的未来城市夜景。其中有大量全息影像,或者安装在飞艇外壳上的屏幕。这是科幻电影中首次出现城市空间媒体化的设想。从那以后,这种未来场景不断出现在科幻片当中,并成为“塞伯朋克”类型电影的美学特色。
作为影视流派的“塞伯朋克”还有另外一面,就是用“高科技”衬托边缘人物的“低生活”,主题往往很阴暗。而在现实中,人们当然希望能用散布在城市空间的巨大媒体传播真善美,这就是户外媒体艺术。
在八十年代,霓虹灯和印刷的广告牌几乎是唯一的户外媒体。现实中,户外影像技术以LED显示屏为主。它通过自身发光进行显示,不需要投影,可以在自然光下使用,非常适合建筑外立面,或者广场之类的空间。
不过,虽然LED显示技术早在1923年就发明了,但由于成本极高,迟迟无法取代电影放映机,而后者则无法在自然光背景下进行有效显示,不能用于户外环境。
80年代末,日本夏普公司制作出用于建筑外墙的屏幕。九十年代,户外影视媒体技术不断发展。2000年以后,中国新兴建筑大量使用LED显示屏。北京世贸天阶天幕、广州海心沙风帆led显示屏、苏州圆融时代广场天幕都曾在不同时期创造显示屏面积的世界记录。
户外影像媒体要给成千上万的人看,却不能收门票钱,这种模式决定了早期户外大屏上几乎只有广告,偶尔会播放节日祝词之类的公益内容。纽约时代广场外面的纳斯达克大屏已经成为全球重点广告媒体,很多中国企业以登陆这块屏为炫耀的资本。
不过,广告虽然以商业为内容,制作手段却十分艺术化,在画面、色彩和剪辑等方面经常优于电影。人们在使用户外大屏的过程中,积累出不少特定的艺术手段。
经过几十年发展,LED显示屏日益体现出视角大、亮度高、色彩艳丽的优点。裸眼3D则是LED显示屏在近几年的进展,并且迅速扩展。专门为户外影像媒体制作节目,本身就成为一个新兴艺术行业。
随着技术发展,户外影像媒体走向白菜价,内容也从广告发展到记录片和创意短片。目前,为户外影像媒体制作几分钟的短视频,成本已经降到十万元左右。艺术家可以承担得起租用和制作费。户外影像媒体自诞生起就具有超现实色彩,特别适合表现科学题材。飞船、太空之类的元素非常多。
2017年创办的中国国际户外影像嘉年华极大推动了户外影像媒体向艺术载体的转化,参赛作品都是专门为户外影像媒体制作的。
现在,户外影像媒体已经能够进行独幢或者多幢建筑的集体影像表演。由于影像媒介搭建在建筑物上,与城市空间融合,形成虚实结合的表演媒介,又称城市空间媒体化。以“中科天坛”为代表的一些国内企业,已经将城市空间媒体化项目。
叩问科学之魂回本章
前几天,中国科学传播中心上映了话剧《哥本哈根》。这部剧由国家话剧院引进中国已经有二十年,直到现在,它仍然代表着科学话剧在中国的最高艺术水平。
《哥本哈根》取材于海森堡与波尔于二战中在哥本哈根见面的史实。他们都是量子力学奠基人,都获得过诺贝尔奖。但是在二战中,海森堡为纳粹效力,波尔为同盟国效力,科学在那个时候是有国界的。话剧没有重现那段史实,而是用魔幻手法来展示科学与政治的关系。
科学话剧不是科普剧,后者的任务是用表演来展示科学知识,往往组织青少年学生参演。前者则是正规话剧,以科学工作者为素材,或者改编科学文艺作品,由专业演员在专业剧场里演出。
《哥本哈根》是一部引进剧目,《今夜星辰》则是安徽话剧院的原创剧目,描写中国科技大学创始人之一郭永怀和妻子李佩的生平事迹。他们不仅创办了中国科技大学的物理系,也是“两弹一星”功臣群体中的成员。《今夜星辰》反映了中国科技事业艰难起步的历史。
与此同时,陕西实验话剧院也开始创作话剧《毕显德》,描写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首位院士毕德显的生平。为了准确反映科学家的工作和生活,他们还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共建了剧组。
哈尔滨话剧院的原创话剧《坦先生》,则以哈工大刘永坦教授的事迹为素材。他是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奠基人,穷毕生之力发展出我国的海洋监测雷达。
科学界之外的人往往只是从文艺作品和媒体中看科学,相对于经常进入文艺作品的钱学森和袁隆平,上述故事原型的名气不大,仅仅在专业圈里被人熟悉。从这些科技工作者身上找到题材,更能体现话剧创作者的眼光。
科幻也是科学话剧的重要素材,在英国,《弗兰肯斯坦》和《化身博士》一直是保留剧目,并在中国进行过演出。英国剧作家卡里尔·丘吉尔编剧的《我是哪一个》以克隆人为题材,也在北京大华城市艺术表演中心演出过。
北京西城的“繁星戏剧村”是当地著名专业演出团队,也是科幻剧的专业户。2021年,他们打造了沉浸式科幻话剧《画皮2677》,并获得好评。2022年,他们改编了波兰作家穆拉弗斯基的话剧《人偶》,更名为《必然的偶然事件》,在戏剧村里演出。
深圳作家庞贝创作的科幻小说《独角兽》,最近也被深圳市戏剧家协会搬上了舞台。作品取材于当地科技创投企业的实践,描写一位AI专家在研发过程中如何处理伦理冲突的故事。原著远在“ChatGPT”出现前就已经问世,如今恰逢其实,踏中社会热点。
所有这些现实科学题材或者科幻题材的话剧,讲的都是人与人的矛盾,情节都围绕着科学带来的价值冲突展开。它们从科学的知识表面深入到科学的灵魂,大大推动了公众对科学的理解。
科学造就新魔术回本章
2016年,央视开播了一档科普节目,名叫《加油!向未来》。它开创了一种新模式,就是把科学魔术变成大型表演秀。
科学魔术和传统魔术一样,都要用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奇观来吸引公众。但是,传统魔术中的奇观来自障眼法,现象本身是假的。科学魔术来自各种科学实验,现象本身是真的。但它又不同于课堂中的演示实验,不用配合教学内容,而是一种独立表演。
在少年宫和科技馆这些地方,科学魔术是很普遍的小节目,用来吸引小观众。一些独立的科学魔术节目也会参加各种综艺表演。它们时间短暂,只能穿插在其它节目当中,《加油!向未来》则把科学魔术发展成大型秀场。道具放大很多倍,增加舞台美术效果。在魔术过程中设置悬念,烘托气氛,还邀请大腕明星充当参与者。所有这些从文艺角度出发的举措,让科学魔术变成了专业表演节目。
后来,《加油!向未来》还衍生出以科学魔术为骨架的舞台剧,名叫《明日星辰》,2018年国庆期间在北京喜剧院演出。
我有幸在节目第二季中参加了它的科学顾问团队,以及节目衍生剧的策划工作,近距离观看了节目策划、排练和制作过程,从中了解到科学魔术节目的一些规律。
由于不在实验室,而是在公众场合进行,这类表演不能选择危险实验,避免爆炸、诱发火灾或者产生毒气。观众不象学生那样围在实验桌旁边,离实验现场远,所以需要用舞台手法放大实验效果。同时,实验现象产生的时间还要尽可能短暂,避免表演中冷场。所以,科学魔术虽然来自科学实验,但需要进行专门的艺术加工。
《加油!向未来》里面只有主持人,没有专业魔术师。中国杂技团主办的科学魔术节目《毛博士实验室》,则邀请到香港著名魔术师毛镇凯来主演。他当然不是博士,“毛博士”是为节目创造的艺术形象。《毛博士实验室》也以科学魔术为骨架,增加了剧情,形成亲子互动剧,在北京剧空间剧场上演。
将高科技手段运用于传统魔术,也是科学和魔术的结合点,大卫科波菲尔就是高科技魔术的代表人物。他表演的《穿越长城》等节目,使用了很多当时的高科技。法国一对双胞胎设计的魔术中,大量使用屏显技术和光影调动,将真人与屏幕形象结合起来,形成魔术效果。
科学与魔术还有一种结合方式,就是反伪破邪,因为很多伪科学用魔术表演来欺骗公众。美国魔术师兰迪是这个领域的推动者,致力于揭穿伪科学中的魔术表演。他还参与创办美国“对声称超自然现象的科学调查委员会”(CSICOP)”,该协会赞助过中国科学探索中心,而我也有幸成为这个中心的作者。
在中国达人秀节目中,名叫江天阔的表演者向公众展示了“读心术”、“发外气”等神奇功能,其实是魔术表演。这类节目对反击伪科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复兴科学相声回本章
在百度“科学文艺”词条里,清楚地写着它包括“科学相声”这么个门类。我敢打赌,“80后”甚至“75后”可能基本没听过科学相声。我小时候听过,印象里播出频率最高的一段科学相声是讲如何科学养猪。
马三立还讲过一段《十点钟开始》,说有人立志当科学家,要发明人造太阳,坐飞碟去哈雷彗星考察。这些相声不知大人听了笑不笑,我是能笑得前仰后合。
提到科学相声,就得说说相声本身的命运。改革开放之初,晶体管收音机已经普及。大的有枕头那么大,小的象砖头,家家户户都有配置,相声就是收音机时代的主流艺术之一。当时,很多相声开场就是一句话:相声是门语言艺术!改革开放后,制作手段简单,又有传播渠道的相声曾经红极一时。
科学相声就在这种环境下应运而生,我可能听过不少,只是没把它们当成专门的科学文艺来听,因为它们都混在“相声大会”之类节目中播出,而这类节目什么主题都有。
后来,科普界大量创作科学相声。有的以讲解科学知识为主,有的节目讽刺社会上缺乏科学素养的可笑言行。但这些作品往往只能印成书出版,即使表演,也只是在科技会堂这类场所进行,听众不是科学工作者就是学生,在大众文艺当中缺乏渠道。
1979年,叶永烈在科普出版社出版了《论科学文艺》,其中有一节专门梳理科学相声。叶永烈是浙江温州人,相声则是京津地区的艺术,叶老师在语言上没有优势。但他能从“说学逗唱”和如何“抖包袱”这些基本功开始分析科学相声,甚还出版过一本科学相声集。可见,叶永烈对相声这种文艺形式作过深入钻研。到现在,也没有出现对科学相声更系统的研究。
八十年代电视机普及后,人们除了声音,还能看到图像,仅仅一两个人站在那里谈话的失去了优势,让位给有多人表演,并且有声、光、电、服、化、道的小品。直到21世纪后,德云社才依靠小剧场里面的互动优势,把相声带回大众视野。
新世纪以来,也有人尝试过科学相声,比如,把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搬上舞台,但只是偶尔的尝试。科学素材能不能进入相声,或者说,进入广义的语言表演艺术?最近出现两位比较有系统的实践家。
一位叫李宏烨,上海交通大学博士。2018年他参加《相声有新人》节目,当时被封为“公式相声”创始人。李宏烨坦承这是节目组制造的噱头衔,他想做的事情,是研究幽默这种心理活动能否用科学手段来研究。
李宏烨的目标并不虚妄,心理学界研究幽默心理已经有一百多年。可惜主要成果都来自国外,国内心理学家并没有研究相声这种土产幽默艺术。期待李宏烨能趟出一条路。
另一位叫张宇识,北京大学理学博士,中国科协给予他“科学传播专家”的头衔。张宇识曾经的专业方向很科幻,研究用于生物医学的微电子机械系统。从2017年开始,张宇识主动把科学相声当成主攻方向,编写出很多抨击伪科学的原创节目,并且亲自表演。
张宇识这次跨界需要很大勇气,很难想像老师和同学如何看待他的取舍。其实,新一代科学文艺代表人物,几乎人人都有这种跨界经历。今天还没有形成当年那种建制化的科学文艺创作队伍,是他们自己坚决要走这条路,才能坚持到成功。
由于张宇识表演单口相声,接近西方的脱口秀,他的节目又称为科学脱口秀。张宇识还把这些节目结集出版,书名《身边的科学:和你想的不一样》。我和张宇识在一次科普会议上相识。也正是因为他的影响,我才又回过头,关注已经消失很久的语言类科学文艺。
当年虽有科学相声,但只在科普圈流行,主流相声演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今天则不同,栾云平毕业于清华大学,李菁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类似学历的相声演员还有不少。期待张宇识、李宏烨,还有这些高学历相声演员,能够把科学重新引入这种传统的语言艺术。
谱写科学之歌回本章
古代“诗”“歌”不分,吟诗就是类似歌唱的艺术活动。初代科学文艺中已经有“科学诗”这个组成部分,但却没有列入科学音乐,这是很可惜的。今天我们得补上这个缺环。
这里所说的科学音乐,是指歌颂科学事业的音乐,表现手段与其他主题的音乐并无不同,有别于后面要介绍的电子音乐。
科学音乐最早的实践者是苏联艺术家巴赫慕托娃(1929——),一位写过歌曲、舞剧、管弦乐曲和协奏曲的音乐全才。她步入青壮年时,正值苏联科技在很多方面领先全球。科学光芒照亮苏联每个角落,当然也包括艺术。
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巴赫慕托娃谱写了很多歌颂科学与工程壮举的歌曲。包括《输电线路—500》、《青年建设者进行曲》、《地质队员》等。歌颂宇航事业的两首歌《拥抱天空》和《加加林星座》有着极高的艺术水准。
巴赫慕托娃知名度最高的歌曲是《歌唱动荡的青春》,主题并非科学,但因为写出了青年人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被国内很多记录科技事业的视频用作BGM。
1977年《星球大战》热映后,引发一轮长达二十年的科幻片制作高潮,很多科幻片主题曲广为流传,成为科学歌曲的第二波高潮。
其中最有名的仍然是《星球大战》系列各种插曲,除了前传、后传和剧集不断推出新曲外,各国音乐人还围绕星战素材自行创作。比如,法国人Eliott用中国二胡演奏《原力主题曲》和《穿越星辰》,就有着很高艺术水准。星战故事虽然只有一层科学的壳,但它展示了宇宙背景下的浪漫情怀。
1985年,苏联儿童科幻剧《来自未来的客人》贡献出了一首名曲,叫做《最美好的前途》。歌词抒发着青少年对未来的向往,乐曲则和《星球大战》一样,坚持西方古典音乐的曲风。直到今天,它仍然传唱于各种艺术团队当中。
2007年出品的美剧《生活大爆炸》风靡全球,片头那首主题曲浓缩了宇宙大爆炸至今的自然史,堪称科学和艺术结合之典范。
科技在中国社会影响力日增的今天,也出现了很多科学主题的曲目。每年全国科普日有一首主题曲,名字就叫《科学之歌》。《钱学森》记录片的主题曲《飞翔的路》也很有影响。纯音乐《Positive Outlook》虽然不以科学为主题,但经常用于中国航天发射报导。南方科技大学为了招生,还创作出RAP《科学有点燃》。
还有音乐人用科学元素隐喻人间万事。新加坡女歌手孙燕姿主唱过《开普勒》,用超新星比喻人的感情。中国民间音乐人安娜谱写出《火星爱人》。
有趣的是,“神舟15号”的航天员张陆嗓音条件好,年轻时曾经想当歌手,现在则要在太空中谱写歌曲。
非常希望能有一场专门的科学音乐会,一并演奏上述种种曲目。既能让国人一睹科学音乐的成果,也能启发中国音乐人将科学音乐推向新的高度。
创造天籁之音回本章
1978年,一个浑厚的声音传遍中国大街小巷,那就是日本电影《追捕》的主题曲“杜丘之歌”。它没有词,只有重复的“啦呀啦”。该曲由日本音乐家青山八郎用电子合成器制作,并且,那个“啦呀啦”也是电子合成器模拟的男低音。这是国人第一次广泛地接触电子音乐。
传统乐器使用天然材料制作,木材、竹杆、金属、兽毛等等,乐音受限于材料的材质。进入电子时代后,音乐家便希望随意制作出自然材料无法生成的声音。这就是电子音乐,如今简称为“电音”。
电子音乐发展史可分成三个阶段。最初,人们用电来驱动乐器演奏,制造出电传簧风琴、汉门式电风琴、真空管钢琴和电吉他。乐音仍然由乐器发出,但由电子技术来控制。
1920年,俄国物理学家列夫·特雷门发明了以太发声器,直接用电子器件发出乐音,最终演变成电子合成器。电子音乐固然扩大了模拟声音的范围,但它属于科技前沿,诞生后很长时间都在发达国家里发展,制作的电子音乐也有欧美国家的特点。
第三个阶段是计算机技术的加入,可以调制出任何音响。电子音乐得以迅速普及,开始能表现更多国家的音乐风格。
二战后,日本电子工业一路领先,电子音乐设备是其中的重要产品。日本电子琴曾经在八十年代行销大陆,也是我唯一摸过的乐器。
电子音乐因其声音非自然,很适合科幻题材,很多科幻片主题曲由电子音乐创造。50年代著名科幻片《地球停转之日》就使用电子音乐。英国BBC播音工作室给科幻系列片《超时空博士》也用电子音乐制作主题曲,该工作室成为电子音乐的领军团队。
八十年代以前,电子音乐曾经流行一时,但在艺术上迟迟不能提高,从八十年代开始消沉了很长时间。2000年后,美国歌星布兰妮大量使用电子音乐配音,并取得成功,再次唤起电子音乐潮。
如今,电子音乐已经与各种先进舞台技术相结合,演变成电子音乐会,俗称“电音节”。通过计算机调度,表演场面宛如科幻大片。电音又与旅游、体育等活动相结合,成为21世纪青年人的流行音乐。
除了电子技术,音乐人还在寻找更多的新潮技术来制造乐音。DNA由4个碱基对排列组合而成,颇具规律性。当科学家能够解读DNA后,人们便开始将各种生物的基因翻译成乐音,制造基因音乐。
太空中,各种天体发出的电磁波也具有强烈的周期性。NASA指挥“卡西尼号”太空船,记录下土卫二释放的无线电波,再翻译成乐音。
AI也加入音乐制作的行列,国内的小叶子音乐科技公司便使用AI谱写钢琴曲。腾讯发展的DeepMusic 软件更是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音乐。这些都已经超越了电子音乐的范畴,成为广义的高科技音乐。
古人把自然界发出的声音称为“天籁之音”,高科技已经在实验室里超越了“天籁之音”,极大丰富了音乐世界。
用身体展示科学回本章
传统上,人们把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戏剧和建筑称为七大艺术,后来又加上电影。其它艺术表现科学多少还有可能性,完全靠身体进行的舞蹈也能表现科学吗?
顶尖学术刊物《科学》决定挑战一下这个难点。2008年,他们发起一项活动,叫做“舞出你的博士”,要求参赛者用舞蹈表现自己的研究领域。选手上到院士,下到学生,不限学术地位。形式可以是独舞、双人舞或者群舞,风格也没有规定,录好视频后提交给评委就行。
在获奖作品中,有人用舞蹈表现钛制髋关节,有人用滑稽舞蹈表现铝的晶体结构。没有舞蹈专业人士参与,这些舞蹈的艺术水平有限,但是为科学舞蹈提供了良好的开端。
2011年,为纪念联合国“国际化学年”,重庆大学编制了“元素舞”,这是我在国内找到的最早的科学舞蹈案例。这次,他们把任务交给该校电影学院,由表演系学生领舞,确保节目有一定艺术水准。这个舞蹈经常进入当地学校,成为科普保留节目。
2018年,解放军艺术学院编制了舞蹈《空天时代》。演员们身穿取材于航天服的舞蹈服装,在打造成空间站的舞台背景上表演太空漫步。这个素材不是抽象知识,而是科技工作者的行为,更贴切舞蹈这种身体艺术。可惜这个节目属于内部表演,并未公开。
2023年4月,苏州芭蕾舞团推出大型原创芭蕾舞剧《壮丽的云》,取材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发过程。芭蕾是舞蹈界的阳春白雪,用它来表现科研活动无疑有极高难度,苏州芭蕾舞团进行了一次大胆尝试。
虽然专业舞蹈团队极少制作表现科技题材的节目,但由于舞蹈的参与性,它在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占据重要位置。各地已经编制出很多简单明快的科学舞蹈让儿童青少年参与,包括《科学小飞侠》、《遇见未来的自己》、《未来你好》、《未来我来》、《去太空旅行》、《火星计划》、《飞翔蓝天梦》、《放下手机》等等。个别节目还能登陆中央电视台。
殿堂之上的舞蹈艺术家没有对科学作出反应,但民间不同。八十年代笔者求学时,每到元旦班级晚会或者校际联欢会上,都有人表演“机器舞”。它是起源于七十年代的的美国街舞,主要动作模仿机器人,“机器舞”特有的滑步等动作丰富了舞蹈艺术。这种舞蹈沉寂一段时间后,最近又有所兴起。
除了表现科学内容,用沉浸式和互动式信息技术制作服装和背景,是科技与舞蹈结合的另一种方式。这种舞台特效依靠计算机编程,要求编舞者和表演者熟悉技术特点,将身体动作与特效呈现相结合。
让演员穿上LED发光表演服,或者可以投影的服装在黑暗中表演,这类舞蹈在国内外一些综艺节目中经常出现。上海彦聪文化公司专攻此道,编制出“电光舞”和“激光镜面舞”。
理论上,这种舞台科技可以表现任何题材,但在实践中,高科技舞蹈主要用于表现科技本身,为科学文艺补上了一个缺环。
把科学讲出来回本章
今人对古人文化生活的认识主要来自文字作品,其实,古代文人聚在一起通常要吟诗作赋。不光书写,更要口头表演。直到十九世纪,狄更斯这样的文豪还会在咖啡馆里朗诵诗篇。如今在科学界也有了对应的活动,那就是科学文化演讲。
科学文化演讲不是科普讲座,重点不是传播零碎的知识,而是宣讲科学的价值、意义和远景,或者基于科学知识对社会现象进行评点。近代科学一诞生,便有科学家进行科学演讲。但它真正成为系统活动,还要从TED演讲开始。
TED是“Technology(技术)、Entertainment(娱乐)和 Design(设计)。1984年,设计师理查德·索·乌曼发起了“TED”演讲。从一开始,它就将科技与艺术融合起来,成为科学文艺的重要内容。
乌曼发明了“信息架构师”这个概念,希望演讲者能把杂乱无意的信息梳理出系统,帮助人们从中获益,而不是埋没在信息海洋中无所适从。在这个构想中,“TED演讲”还有科普的意味,但是已经高于只负责传播具体知识的传统科普。“信息架构师”要用价值和意义为纲进行梳理,而不是以学科体系为纲。这类演讲会触及很多社会话题,乌曼本人就会谈论退休制度。
2001年以后,种子基金会接管了TED大会,把它从一个兴趣项目变成商业项目,向全球推广。TED大会通常会邀请顶尖科学家和顶尖艺人,让他们同台演讲,形成头脑风暴。来者不分行业,但必须是该行业的创新者。
这些天才大脑聚会的效果,让TED以前瞻和融合而著称,主办方也能售出7500美元一张的门票,远高于体育比赛或者音乐会,TED大会已经成为精英人士展望未来的场所。TDE模式成功后,不仅他们自己在向全球推广,世界各国也纷纷模仿TED模式组织演讲大会。当然,这些活动的门票等而下之,但是普及率更高。
2012年,戴剑飚等人便在上海发起了“听道系列讲座”,是中国最早的科学文化演讲。该讲座在剧院进行,说明它更具有文化表演而非学术报告的色彩。演讲者既有两院院士,也有变性人金星,体现了这类演讲高度跨界融合的特点。
同一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开讲了”,邀请科学家和艺术家作为嘉宾,面向青年观众进行讲述。央视利用资源优势,无论邀请的专家还是演讲场所,都做到多种多样,充分提高了讲座的文化色彩和趣味性。
2014年,中科院开始打造“SELF格致论道”,也是类似TED的科学文化讲坛。2019年,这个品牌的估值已经有数千万。我有幸在2016年参加了其中一场,与深潜器专家们共话海洋开发的未来。他们负责讲解深潜技术,我则以科幻作家的身份,讲述人类在海洋中建设城市的前景。
在科学文化演讲中,很多科学家会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介绍科学体制的演变,预测本专业的发展。这些都会为创作科学题材的小说、影视和戏剧提供着丰富素材。随着科学文化演讲视频资料的积累,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科学文化现象。
AI来表演回本章
制造、手术、救灾、作战……机器人还能够做什么?答案是表演!
以机器人、无人机、无人船为载体形成了AI表演产业。它们通常不独立举办,而是作为各种高科技表演的组成部分。但这些表演工具由特定企业提供,独立计算成本和产出,形成了一个新兴行业。这种完全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表演,天生就是科学文艺。
作为大自然进化的结果,人体在攀爬、奔跑、跳跃、潜游、飞翔等方面并没有优势。那些单纯以提高效率为目标的机器人并不在外形上模拟人体。直接为人服务的机器人则需要友好的交流界面,通常会模拟人体外形。
表演机器人就是一例,有一部分表演机器人只模拟人体轮廓,还保留机械结构,形成宠物般的观感。这类机器人通常很小,摆在舞台上进行群舞,目前的世界记录是由540个小机器人共同起舞。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是该领域的领先企业。他们研发出人形机器人和机器狗,具有跑步,攀爬等功能,可以在大街上自如地行走,并与游客互动。美国还有商家设计出“马克2型”机器人,形似履带车,配有装饰炮管,可行驶和升降。中国的“智造未来”公司也制作出可以在大街上行走的机甲。它们模仿影片中的造型,但并不具备实际功能,而是表演用具。
在另一个方向上,有些公司专门研发全仿真机器人。西安超人高仿真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代表。他们可以为顾客制造全仿真模型,连毛发和皮肤都做得维妙维肖。近距离观看,会认为那就是人类的外表。这些机器人还能做简单动作,进行简单对话,机器人与真人并坐时很难区别。这些单价几十万元的机器人一般由企业家买单,放在办公地点供参观。
成立于2017年的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也把演艺机器人作为研发项目,开发出国内首个中国风机器人乐队“墨甲”,专门表演古代乐曲。
使用无人机阵列在夜空中形成图案,是AI表演的又一种形式。目前,成都世纪成美科技有限公司一次使用2100架无人机,创造出该领域的世界记录。
深圳市高巨创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则提出“开发天空的媒介价值”,在全国首创三维立体无人机编队表演,通过立体编排,飞舞构图和挂载灯光来形成奇幻体验,在巨大夜空里创造出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
2018年,央视春晚珠海分会场第一次出现无人船表演。2020年,江苏盐城中华海棠园用无人船表演了《船说海棠》。在“四新盐城”表演中,他们又一次出动了50艘无人船。这些无人船表演成为当地常态化的演出。
最初,无人船上只有灯光,通过很多艘无人船形成阵列效果。现在,无人船上已经能搭载冰屏和网画,可以呈现不同画面,再形成组合效果。
无论是人形机器人、无人机还是无人船,都有专业公司制造后再出租给演出方,使用成本并不高昂。这种经营模式让AI表演拥有广阔空间。
如今走进购物中心,卖货的商铺越来越少,反而经常能看到“剧本杀”和“密室逃脱”。它们属于一个新产业,叫做角色扮演。消费者要扮演一个角色,在改建的实体空间里进行体验式消费。
剧本杀的前身有“狼人杀”、“三国杀”、“龙与地下城”,甚至能推到早期的桌上游戏,它们都开始于选择角色。只不过技术条件不够,财力不足时,大家只能围在桌旁进行。
在娱乐之外,角色扮演也有科学源头。早在1921年,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雷诺就提出“心理剧”疗法。让长期住院的精神病人扮演其他身份,学习适应环境和处理问题,以形成自理能力。这种疗法后来又进入心理咨询业,为大众服务。
职业培训是另一个需要角色扮演的领域。在护理、服务、应急等行业,学生只在课堂上读书而不经过角色扮演,无法掌握专业技能。它是古老的体验式教学在今天的发展。
转了一圈就是想说明,角色扮演不仅仅是娱乐,还可以注入科学内容,让它成为新兴科学文艺的一部分。
其实,角色扮演与科学文艺关系很深。中国人看到的首部科幻片《未来世界》,讲的就是角色扮演。玩家进入游乐园扮演牛仔、航天员、古罗马贵族或者拳击手,游乐园依靠科技手段让玩家体验这些角色。这部电影后来又与其前身《西部世界》合并翻拍成美剧,在国内产生影响。
密室逃脱来源于1997年加拿大科幻片《Cube》。当时,该片粉丝搭建各种密室自娱自乐,逐渐形成规范化的“密室逃脱”游戏。
各种角色扮演游戏都需要让消费者离开现实世界,进入虚构空间,所以更多地选择奇幻、科幻类背景。北京的“光洞穴”就是利用科幻元素打造的密室逃脱体验店。“移动谜城”密室逃脱体验店位于海淀区华熙LIVE商场,以机械布景著称。剧本杀行业中也出现过《应许之地》、《来日方长》和《光年之外》等科幻案例。
各大城市出现的应急体验,也已经从最初的公益事业发展成收费服务。这也是变相的角色扮演,消费者要扮演灾难受害者,从火灾、海啸、地震等虚拟场景里逃脱。
技术对该行业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仅仅几年前,剧本杀还要大家坐在一起读打印的剧本,现在已经发展成由五面屏,甚至六面屏组成的体验空间,能随剧情改变场景。以“本聚公司”为代表的技术企业,也正把安卓投影仪、WIFI智能灯光、主控服务器等引入该行业,让门店获得形式与内容的提升。
2019年,中国密室逃脱行业产值达到60亿,相当于2009年全国电影票房。2021年,剧本杀市场总额达到150亿。由于2018年该市场才有50亿,发展速度已经超过十年前的院线电影。这些都体现了角色扮演行业的前景。
当然,角色扮演的主流还以悬疑、恐怖为卖点,但是,电影刚诞生时也以感官体验为主。科学文艺界需要关注这个行业,打造既有知识性又富于艺术感的角色扮演新游戏。
进入剧情回本章
去掉舞台与座位的分隔,在人造空间内全方位置景,让观众完全沉浸其中,这就是沉浸式戏剧的概念。美国科幻片《未来世界》和《楚门的世界》描绘了沉浸式戏剧的早期设想。主人公身边的环境都是人工布景,大到仿佛一个微型世界。
在现实中,沉浸式戏剧有两个来源,一是影视剧中的舞台布景实验。它们不同于以象征性手法为主的传统戏剧,要求布景尽可能模拟真实,演员在人造拟真环境里表演。
二是早期的装置艺术家。他们不再展示绘画、雕塑这些传统艺术品,而是打造一个完整的小空间,让观众置身其中获得艺术体验。
象一百年前的“西洋镜”那样,沉浸式戏剧需要使用高科技手段,给人们新奇体验,很多观众的欣赏动机就是满足好奇心。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沙特馆前面排队等待时间长达数小时,观众就是为了欣赏里面的沉浸式视频表演。2015年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雨屋”,则吸引了20多万观众去体验由计算机控制的互动式室内降雨。
去掉观众席后的沉浸式表演不能容纳很多观众,通常每次只放入几十人,而置景则需要从舞台扩展到整个空间,还要尽可能拟真,大大提高制作成本。所以,沉浸式表演直到2000年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改编自莎士比亚戏剧《麦克白》的《不眠之夜》于2011年在纽约演出,是到目前为止最有影响力的沉浸式戏剧。2016年11月该剧在上海麦金侬酒店演出至今,标志着这个行业进入中国。
成立于2015年的北京当红齐天公司致力于将虚拟世界与物理世界相融合,在室内制造沉浸式戏剧空间。他们先在王府井旗舰店进行了小规模尝试,然后租用首钢园二号高炉,打造出“SoReal超体空间”,开业后将成为全球首个5G 科技乐园。
象敦煌这样的景区已经接受了沉浸式戏剧的概念,打造专用场馆,演出与景区结合的戏剧《又见敦煌》。2021年开业的《重庆1949》位于当地磁器口古镇,观演主体空间长89米,宽73米,高31.6米,是目前全球最大室内动态沉浸式表演剧场。
沉浸式戏剧从诞生起便是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要让观众形成沉浸感,需要使用全新的光影技术,以及计算机控制的布景转换,这也使得沉浸式表演容易吸纳科技内容。北京孟京辉戏剧工作室最先使用科幻题材,制作出蒸汽朋克背景的沉浸式戏剧《这个世界2488》。
北京繁星戏剧村制作的《画皮2677》是2021年上映的全新沉浸式科幻剧。以戏剧为内核,融合了环境戏剧、浸没式、密室、魔术、当代视觉听觉艺术等多种艺术形式。戏剧内容则引入了“时空穿梭”、“记忆重现”、“虚拟现实”等科幻元素。
沉浸式表演从一开始就必须由艺术科技加持。文旅部下属的艺术科技研究所在北京建立起重点实验室,专门研发互动式沉浸表演技术。
在《楚门的世界》里,整个世界就是摄影棚。而在《西部世界》里,表演空间包括了山水海岛,道路村镇等风光,方圆广阔宛如小型国家。这种设想也成为现实,那就是实景剧。
2004年,《印象刘三姐》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开演。它是全球首部实景剧,也是中国对艺术科技领域的重大贡献。它把戏剧与工程结合起来,通过改造自然景观或已有的建筑,形成广阔的表演空间。全球头号实景剧《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占地面积达到三平方公里。
实景演出综合了机械技术、灯光秀、烟火特效、AI表演等各种实体艺术科技,并且有很长的生命周期。作为实景剧的开山之作,《印象刘三姐》已经演出十几年,累计票房20多亿。
实景演出体系的创始人梅帅元后来创立山水盛典公司,不断吸收或研发世界领先的实景演出技术。他们在国内制作的实景剧包括《大宋•东京梦华》、《天门狐仙•新刘海砍樵》等。2021年虽受疫情影响,该公司仍然能制作完成大型史诗《长城》。
因为要在现实场景里搭建半永久性布景,实景剧需要很多投资。大型项目平均达到2—3亿人民币,目前最大的实景剧项目投资已经涨到20亿元,接近国际顶级大片的投资体量。
这种规模的实景演出势必形成很多科技需求,中国在这方面保持领先。世界上海拨最高的实景演出,占地面积最大的实景演出都出现在中国。2021年,广东珠海还打造出全球首部海上实景剧《九洲船说·相约大海》。使用了海上冰屏巨幕成像、船载智能数控机械、无线智慧互联、海上喷泉、水雷爆炸特效等技术,大部分技术为国内首创。
虽然多数实景演出项目出现亏损,但地方政府将它们作为旅游资源,意在带动当地旅游业,仍然给予大力扶持,而并不在意票房。以《印象刘三姐》为例,它对所在地阳朔经济的拉动效应占GDP的几个点,远高于票房收入。
和沉浸式戏剧一样,实景剧从诞生起就是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不过,因为大部分实景剧有地方政府背景,实景剧目前多以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素材。某些由工业企业赞助的实景剧开始采用科技题材。
《对话·寓言 2047》由上汽通用投资,张艺谋执导,在2017年首演,是目前规模最大的科幻实景演出。作品围绕人与科技的关系将何去何从这个命题,用行为艺术展现人类面对飞速发展的科技所产生的困惑。该剧使用机械臂表演、全息技术、无人机团队等全新的表演形式。
2017年,科幻实景剧《远去的恐龙》在国家体育馆演出,也是目前为止较有规模的科幻实景剧项目。
实景演出受疫情冲击较大,但它是各地方政府大力扶持的旅游资源项目,长期前景仍然看好。而一些转型中的工业城市,没有历史文化和民间传说的遗产,有可能率先使用科技题材的实景剧。
“科学春晚”或可期回本章
话剧、舞蹈、魔术、歌曲……既然有这么多表演形式都用于展示科学,为什么不来一场科学综艺?其实,早在八十年代就有人打过这个主意。
1982年,科普出版社出版了一本《科学文艺晚会》,内容覆盖科学诗歌、科学相声、科学快扳、科学魔术、科学实验剧、科学故事表演、科学幻灯剧和科学舞剧。其中有些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或者各地少年宫演出,还有一些只是尚未投入排练的脚本。
把这些表演节目汇集为”晚会“,说明策划者已经初步拥有科学综艺的构想,可惜这台文字晚会只停留在书本里。
20年后,中国有了第一台科学综艺节目,全称为《欢乐与智慧同行——2012龙年科技春节晚会》。创办者赵致真是资深电视科普人,曾经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制作科普节目。
赵致真不仅策划和导演了整个节目,还撰写了全场的串词,以及相声、小品和歌词。在中国广电学会举办的全国“春晚”评比中,这台节目获得最佳节目奖、最佳创意奖和最佳导演奖。这是从各地各行业数百台春晚中选拔出来的,代表着电视工作者的认可。
可惜,这台面向电视媒体制作的科学综艺播出很少,并且都不在黄金时段。当年腊月二十八日,北京电视台在中午1点播出了这台节目。赵致真老家湖北的电视台更是安排在晚11点半到凌晨2点。
虽然传媒界并不重视这台节目,但是科技界提供了大力帮助。该节目由北京科委立项,中国科技新闻学会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人民网、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的科技版块都给予充分报导。
赵致真对科技春晚有更高的期待,而不仅仅限于宣传科学。他认为,公众对春晚的口味不断提高,而一般春晚的编导已经技穷,也许科技能够提供更多的节目创意。他认为,科技已经深入到衣食住行当中,为什么不能从中找到素材,纳入综艺节目当中?这些发表于2012年的感想到今天不仅不过时,反而更有现实意义。
2023年,搜狐网搞了一场“科学除夕夜“。基于网络媒体的优势,他们邀请到12个科普大V进行科学直播,包括科学魔术,科学文化演讲等内容。
当我们把目光离开春节这个时段,会发现科技综艺已经悄然而生。腾讯主办的”未来新世界“就是代表。它是一个真人秀节目,邀请科学家和演艺明星参与。题材覆盖载具革命、脑力跃迁、幻维交互等前沿科技。
2014年《最强大脑》热播,证明了科技综艺的市场价值。从此,科技综艺开始占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形成了《我是未来》、《未来架构师》、《极客智造》等品牌。
与此同时,歌舞、相声、魔术等各个表演领域的科学节目也日渐成熟。再加上政策扶持,也许,打造一台《科学春晚》的时机已经成熟。
以科技为情节主线但无幻想元素的叙事作品,称为科技文艺,包括科技小说、科技影视剧等等。
科技文艺不象科幻文艺那样有鲜明的类型意识,没有特殊的粉丝群,以前都被放到“现实主义作品”里分析。但是由于题材和主题的另类,主流文艺界很少创作这类作品,也很难分析这类作品。
最早的科技小说可以追溯到《八十天环游地球》。凡尔纳按照当时的列车和客轮时刻表构思出这部作品,体现交通技术造就的全球化前景,但没有任何超现实情节。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高科技惊险小说在美国兴起,标志着科技小说进入商业视野。创始人迈克尔·克莱顿同时也创作过科幻经典《西部世界》和《侏罗纪公园》。当时还有“医学恐怖小说”等类型化作品。
有些作者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科学界内部的矛盾,也取得成功,代表作是《诺贝尔的囚徒》。讲述诺贝尔评奖过程的幕后操作,对科技没兴趣的人也不会对这部小说感兴趣。
在中国,四川绵阳作家汪志几十年如一日推广“科学小说”的理念。山东拓奇文化传媒公司以“钟拓奇”为笔名出版大量“技术惊险小说”。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张静老师创作出长篇小说《眷恋蓝土》,都是国内科技小说代表作。
1983年中国上映的《天骄》,完全以科研伦理导致的冲突为题材,应该是中国最早的科技电影,这个立意至今在国内没有超越者。
2000年,北影厂与峨影厂以八十年代世界超导科研竞赛为题材,推出故事片《超导》。影片所有人物均为虚构,不是科学家传记片。它讲的也不是超导科研本身,而是科学工作者如何为科研项目筹备经费。
隔行如隔山,影视界除了科学家传记片,极少以科学工作者为素材。2007年美国华纳公司出品的《生活大爆炸》石破天惊,成为突破性的科技影视。不仅先后获得包括艾美奖、金球奖在内的十五次大奖,而且在全球拥有大量粉丝。该片最大长处就是拍好了虚构的普通科技工作者角色。
科技影视不一定需要写科学家,只要由技术推动剧情就行,《引爆者》就是一例。主人公是个被陷害的技术人员,要在警方追捕和仇人陷害中求得生路,而他最大技能是用各种日用品制造爆炸品,不断造成情节反转。
描写理工科学生在校生活的故事,也可以归入此类,由医学院毕业生冯唐创作的《万物生长》是代表作。后来被搬上银幕,加入明星,取得不错的票房。
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冯小刚的《手机》也可以归入科技影视。故事里没有科技工作者,但它的主线是移动通讯如何改变人的生活。
当科幻片越来越远离科学的时候,直接取材实践的科技文艺却走向兴旺。
未来文艺回本章
2023年,《瞬息全宇宙》获得好莱坞七项大奖,该事件标志着科幻文艺已经彻底分化。它的一部分发展为成熟的文艺表现手法,并为主流文艺圈所接受。而它的另一部分,探讨科技进步如何影响社会发展和人性变化的那些作品,如今已经成为支流,恐怕要另谋出路,而它才是科学文艺的组成部分。
设置一个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背景,以便深入展示人性,这种文艺表现手法在古代由神话和寓言来承担。近代社会随着“去魅”过程的深入,新读者很难再接受鬼狐仙怪之类的故事,一部分创作者便用科幻来代替。他们把科幻当成“现代神话”,继续探讨传统话题。
于是,灵魂附体变成“阿凡达”或者脑控技术;长生不老变成数字永生;上帝造人变成人类造机器人;末日审判变成描写灭世灾难的科幻;而宿舍题材的故事则换成时间旅行或者平行世界背景。
如果系统梳理,我们能从科幻中找到几十个传统主题。它们都会包一层科技外壳,但几乎没有一条与科技进步有关。甚至,这类科幻中有不少以反科学为主题。但正是由于它主要是在改造主题传统,容易获得主流文艺界认同。
在另一个谱系上,从凡尔纳开始,便有科幻作家认真探讨前沿科技如何影响人类未来。他们要做功课,全面了解同时代有哪些前沿科技正在研发当中。再设想它们的应用场景,探讨其中的善恶是非。这样写起来很难,成功的科幻作家也很少。
这种科幻经历了美国黄金时代、苏联宇宙主义时代,以及中国从50年代到80年代的早期科幻。涌现出坎贝尔、海因莱因、克拉克、别利亚耶夫、叶菲列莫夫、郑文光和叶永烈这些名字。它催生了未来学研究,后者也一直把有未来学倾向的科幻当成案例或者教材。想当年中国科协提出“科学文艺”概念,容纳的也是这类科幻。
可惜,这种科幻如今已成支流。现在的作法是仍然把两种科幻摆在一起,但是它们的作者、读者和创作手法都有鲜明区别,几乎很难并处。无论是放到一本杂志里,还是放到同一套丛书中,喜欢前者的读者通常不喜欢后者,反之亦然。
在中国,科协、科委、中科院、某些科研院所和高科技企业正在投入资源推动科幻。他们需要的肯定不是前者,但他们也往往不善于从混沌一片的科幻中清晰地挑出后者,甚至根本不知道科幻本身已经分门别类。
从2022年开始,由东北师范大学孟庆枢团队提倡的“未来文学”概念得到国内一些学者支持。此概念基本包括科幻中重视探讨未来的那些观点,强调它能重构文艺与科技的关系。再加上有这种倾向的影视剧,可以统称未来文艺。
现在看来,这才是科学文艺的组成部分。
非叙事科幻回本章
最近,各类科幻征文层出不穷,从面向全国到面向地方,从面向全年龄段到面向青少年,加起来一年可能会有十多场。很多征文的主办方都没什么思路,看到别人在搞,他们也要搞,有些征文只搞了一年就消失。
这里面,我重点关注中科院大学的科幻征文,因为只有它允许用非叙事科幻应征。参赛者可以写科幻小说,也可以只写创意。我当过他们的评委,印象中大概有十分之一稿件是纯粹的创意。比如,有人提出未来可以把某些微生物当成宠物,并给出饲养方式。我就觉得是非常好的点子。
由于只面对中科院的人群,这个征文在社会上几乎无人知道。然而在今天,它是非叙事科幻很少的出口,这是我关注它的理由。
“非叙事”就是不用讲故事。非叙事科幻不是小说或者故事片,没有人物、情节、对话这些,只讲述创意。我遇到一些科学家,他们脑子里有很好的创意,讲起来天马行空,头头是道。但是让他们必须用小说形式表达,立刻受到文学能力的局限。
即使成功的科幻作家,也不一定非写科幻小说。阿西莫夫写过一本书,讲述哪些天文级别的灾难可以毁灭全人类。如果他把这些素材改成一部小说,最多只能以一两种灾难为背景。并且他还要构思情节,塑造人物,这些都是额外的智力劳动。
非叙事科幻在中国早就存在。1959年,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邀请当时顶级科学家谈未来,结集成为《科学家谈21世纪》。有的只写本专业,有的全面展望未来科技。这本书于1978年再版,两版合计发行近百万册,商业和社会效益都算成功。
这个集子里有一半是科幻小说,一半是非叙事科幻。前者从文学角度看都很幼稚,没有矛盾冲突,完全靠对话推进。即使象华罗庚这样水平的科学家,写的科幻小说也很业余。但是,里面的知识点很有前瞻性。如果这些科学家直接写自己对未来的展望,我觉得会更出彩。
2020年,我开始有意识地创作非叙事科幻,写出一套《未来畅想》系列,分别从职业变化、前沿科技、海洋开发和宇宙开发的角度畅想未来。感谢山西教育出版社支持,这套书于2022年初出版。
有创作上的自觉,这套书可以展示非叙事科幻的特点。它不是小说,直接用文字讲述科幻构思。它也不是科技论文或者商业计划书,不用交代执行细节,只是提供创意。作为向现实的妥协,它被标注为“科普丛书”,其实完全不算。
影视领域也有非叙事科幻,代表作是2008年出品的《人类消失以后》。设想人类于一天内消失后,地球会发生哪些变化。这部作品在网络上或被标注为“纪录片”,或被标注为“科幻片,其实它两者都算,没有任何规定科幻片必须是故事片。
很多人把创意写成科幻小说发表,并非爱好科幻文学,只是没有其它渠道发表这些文字。它们不是科普,讲的是自己的想法而非公共知识。它们也不是论文,没法刊登在学术刊物上。
但是,文艺也很专业,无论写小说还是拍故事片都不容易。未来,这种单纯讲述创意的文字或者影视会得到宣发渠道,非叙事科幻也会吸各行各业的人参与。
让历史更真实回本章
不算影视,反映历史题材的小说和戏剧早就存在,《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就是明朝作家写更早历史的小说。影视业出现后,古装戏也占相当比重。它们都有一个致命缺点,就是只谈帝王将相,只讲制度变化,只从善恶矛盾着手编织故事。
以底层人民生存斗争为素材的历史作品可以称为民生文艺,它们非常少,但不乏杰作。日本电影《楢山节考》就是典型,它描写古代民间“弃老”民俗。由于贫困,老人过七十岁就由长子背入深山,献给“楢山神”。实际上就是让他们饿死,以减轻口粮负担。
整部影片一反古装片浪漫唯美的特点,真实描写了小农经济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生死线上挣扎。弃老风俗在传统社会普遍存在,上层儒家精英强调“孝道”,就是对民间弃老传统的压制。
1987年西安电影厂推出《老井》,改编自郑义的同名小说。故事围绕着农村争夺水源的斗争展开。无论上层制度如何变化,村落间的水源斗争在中国一直延续到八十年代,才因为大规模水利建设而结束。
张艺谋在1990年拍摄的《菊豆》,改编自刘恒小说《伏羲伏羲》,以现代科技诞生前传统社会如何避孕为题材。电影还有所避讳,小说完全是古代民间避孕术大全。当然,它们都是安慰剂,全部无效,最终导致故事以悲剧结局。
2004年日本投资最多的电影名叫《北之零年》,讲的是明治维新时代日本人拓荒北海道的历史,类似于中国的“闯关东”。影片中,武士体制解体,几名“浪人”带着几百名农民组织公社,在北海道开荒,伐木建房,应对船难、暴雪和蝗灾,最终生存下来。
《北之零年》没用现代观念图解历史,正确反映了封建末期普通人的心态。百姓把领主当成精神寄托,移民团开荒是要迎接“城主”。直到城主宣布接受废藩置县,他们才割掉发髻,告别封建等级社会。技术进步让人们逐渐接受新制度,《北之零年》作了正确的描写。
2013上映的《大明劫》,不仅是一部医学电影,也反映了历史学界的新说法,就是明朝实亡于鼠疫。电影名片就透露出这个主题:鼠疫是明朝的劫难。传统史学界总结明朝灭亡,无非是内有党争,外有异族入侵。而在真实历史上,那些年发生的鼠疫超过社会救济能力,或许是更直接的原因。清军入关后鼠疫刚过高发期,有利于新政权收拾旧江山。
《大明劫》通过对鼠疫的描写,以及孙传庭这个悲剧角色反映这段历史。孙传庭在影片中尽忠职守,以力挽狂澜为己任,但这些道德品质在超过时代技术能力的天灾面前毫无作用。
技术是社会的底层架构,不知道古代的真实技术水平,就不能正确理解古人的各种选择。民生文艺给我们提供了认识历史的全新视角。
未来的主干回本章
《三用飞车》、《地下水电站》、《白钢》、《海底渔场》……这是科普文章,还是应用说明书?都不是,它们是五六十年代一些中国科幻小说的篇名。
虽然被称为“科学幻想小说”,其实绝大部分科幻在写工程技术。故事主线就是某种技术应用后,会如何影响社会与人生。科幻在一个国家流行开来,往往也要等这个国家进入工业化之后,本土科技人口达到一定规模。
这样来看,科幻文学最准确的名称应该是“未来工业文学”。当然,没人这么叫。按照现实中的行业划分,科研是科研,工业是工业。科幻在中国一直由科协管理,而不是工信部,也是源于这个划分。然而百姓并不区分科学和工业,一条高铁线或者一部新手机,在他们眼里都属于科学。
好吧,本节谈的不是“未来工业文学”,而是描写现实题材的工业文学。它的名称随内容演变而不断变化。最初,文化人看到新兴工人群体的生活状况,将笔墨转向他们,形成“工人文学”。当时还有人写手工业者,或者人力车夫,后来全部转向工厂工人。
然而,现代工业无论创办还是运营,企业家、工程师和政府官员都是主导,工人只是参与者。单纯从工人视角描写工业,势必难以描写工业运作的全局,主要场景就是车间和班组。受时局影响,早年工人文学多描写工人生活艰难困苦的一面,也无法体现工业的积极价值。
1900年前后,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出现“扒粪运动”,作家开始用文学揭发工业生产中的黑幕,出现《章鱼》、《屠场》之类的作品,是工业文学的另一个源头。它们多以揭黑为主,同样不认同工业的社会价值。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国家相继推动工业化,以工厂为背景的“工厂文学”在东德应运而生,这些作品开始正面显示工业文明的积极意义。不过,工业并非只是工厂,矿业、交通、城建都包括在内。只写工厂,题材相对受局限。
中国改革开放后,社会向知识化和专业化转型。工业文学开始以管理干部和企业家为主角,出现了《血总是热的》、《乔厂长上任记》等佳作。但是随着九十年代大规模下岗潮,有影响的工业文学又转向哭穷卖惨。虽然此时中国已经有铁路、电力、化工、石油等行业文学协会,但是影响力甚微。
2017年,工信部闪亮登场,开始主办“中国工业文学作品大赛”。迄今已经办了三届,很多作品都在描写高科技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甚至以科研院所为题材。科学和工业题材在这里高度融合,该大赛第二届曾经单独为科幻文学设置奖项。
中国全球工业门类最全面的国家,工业产值世界第一,几十年工业化当中出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它们都是工业文学的土壤。
七十年代末,中国有的工厂还在使用洋务运动留下的设备。今天,中国工业已经与高科技密不可分,新兴工业文学将是科学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工业文学的重要推广机构,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是工信部的直属事业单位。它成立于2014年6月。以“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为宗旨,具体业务范围包括研究和推动工业设计、工艺美术、工业遗产、工业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与科学文艺形成高度交叉。 在它扶持下,南京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和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都建立起工业文化研究中心。
书写大地回本章
人类文明产生于陆地,特别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就是一部国土资源史。直到今天,绝大部分文艺作品仍然以陆地为舞台,字里行间,对地形地貌和陆地资源的描写无处不在。但是,从科学角度描写土地与资源的文艺很晚才诞生。
80年代,徐迟以李四光为传主创作了《地质之光》,让读者把注意力转向地质工作。当时,地矿部部长孙大光建议整合地质矿产部门的文学力量。1985年在武汉创办了《山野文学》,后来又创办了《中国地质文学报》。中国地质作家协会也于1988年成立。
进入九十年代,地质文学仍以报告文学为主。作家文乐然创作的《高原》、《沉重的崇高》和《走向圣殿》三部曲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作。后来,这个领域逐渐出现了小说和剧本。
1998年,以地质矿产部为主体成立国土资源部以后,地质作协又改名为中国国土资源资源作家协会,以《大地文学》为会刊。2018年,国土资源部改组为自然资源部,国土作协也改名为自然资源作协,成为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而《大地文学》仍然是会刊,可见,以土地为主要描写对象,在这个文学领域一脉相承。
打开《大地文学》,就能看到地质工作者的艰辛经历。他们在冻土带寻找天然气水合物,在吐鲁番深处考察石棺,甚至刊有考察南极大陆的日记。如今,地质工作者仍然是大地文学的主要作者和读者群。
虽然一直以陆地为本,但四十年过来,大地文学在主题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最初,地质矿产行业仍然袭承早期掠夺式开发的模式,只讲资源,不讲生态。九十年代后,随着国土管理部门职能由开发向管控的转变,生态因素逐渐在大地文学中占据更大内容,主题改成人与环境的关系。
这种转变让大地文学和煤矿、石油、铁路、化工这些行业文学拉开了距离。一定程度上融入了自然文学的元素。
大地文学代表作家孟广友长期在矿产资源管理局工作,从实践中寻找素材,创作出《买煤》、《国土所长》等小说,主要情节便是国土执法人员与非法矿主之间的斗争。电影剧本《国土所长和一个女人》入围第五届宝石奖,也是根据河南省矿山执法队保护矿产资源的真实故事改编。
从1990年起,大地文学界创办了自己的奖项,名叫“宝石奖”,一直运作到今天。进入多媒体时代,他们又创办了“国土杯”,纳入摄影和微电影创作,用精彩的故事讲述人与土地、矿产和大自然的关系。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有《大地情思》,汇集了这项比赛的部分成果。
“大地作家”有很多都在国土资源部门或者测绘部门任职,本职工作要求他们跋山涉水,不仅能见识多种多样的地形地貌,也能见识在不同土地上展开的人生,视野远比普通文人开阔。有了现代地质学视角,他们又能升华这些文学素材。这让当代国土文学完全不同于古代寄情山水的文艺作品,更为全面、深刻与厚重。
海洋的故事回本章
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共有3亿多人信仰妈祖。他们并非在敬仰一个神,这位本名林默的历史人物,全部功绩便是救助海难船员。1980年,联合国把林默命名为“和平女神”。妈祖信仰突出了海洋文化一个很少被人注意的侧面。茫茫大洋上,人与大自然的搏斗成为主旋律。人与人一旦相遇,更多是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为纪念人类闯荡海洋的历史,各国纷纷设置与海洋相关的节日。2005年,我国将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纪念1405年郑和船队第一次下西洋。在美国,5月22日是“国家航海节”,纪念1819年蒸汽动力船第一次横渡大西洋。日本、西班牙、印度、英国等国都有自己的航海节日。
当然,联合国还有一个“世界海洋日”,是每年的6月8日。每到这天,联合国便会组织各成员国宣传人类与海洋的关系。2010年,我国把“海洋宣传日”与“世界海洋日”合并,每年举办庆祝和宣传活动。
现在,有更多的作家开始书写海洋。青岛许晨便是代表,他写了《海洋三部曲》,向世人介绍中国海洋科研第一线的生活,还有当代航海家郭川的全球冒险之旅行。这些作品获得过鲁迅文学奖和冰心散文奖,海洋文学从此攀上中国文学的最高奖项。
张静曾为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她创作的《眷恋蓝土》描写从五十年代到20世纪末,三代海洋科研人员深耕蓝色领土的业绩。张静还是以海洋题材见长的科幻作家。
海南作家赵长发重点创作海洋童话,通过《海鬣蜥安迪》、《椰子蟹侦探》和《回家吧!海鸥》等作品,向孩子们传达海洋保护意识。赵长发出版有十六部海洋童话,被称为中国海洋童话第一人。
中国海洋出版社出版过一套《中国海洋文化史长编》,收录有从先秦到近代的各种海洋文化作品。浙江岱山县于2010年创办“岱山杯”全国海洋文学大奖赛,一直坚持到今天,成为海洋文学界最出名的奖项。
海洋也是科幻创作的重要素材,其源头要追溯到凡尔纳名著《海底两万里》,崭新的海底世界在这本书中第一次呈现在读者面前。主人公尼摩船长建造的“鹦鹉螺”号潜艇不仅是一艘航行工具,更是完整的深海资源加工厂。苏联作家别利亚耶夫在《种海人》里,也系统展望了开发浅海资源的未来。
在银幕上,我们还能看到《007大破海底城》、卡梅隆的《深渊》、《深海圆疑》等佳作。前几年上映的漫改电影《海王》,更是集海洋文化之大成,拍成了深海里的《星球大战》。
虽然在1998年,国家海洋局就并入当时的国土资源部,但行政变化不影响文艺内容,海洋文艺和土地文艺仍然有着本质区别。
人类不是海洋生物,入海的每一步都要靠技术,海洋文艺天生就有很高科技含量。全球海域绝大部分是公海,人类使用公海的逻辑也与陆地完全不同。这些都会在对应的文艺作品里体现。
文明的基础回本章
刘庆邦、周梅森、谭谈、陈建功,这些当代著名作家有个共同特点,就是出身于煤矿,有人还下井当过采煤工。他们从书写煤矿开始文学生涯,跻身一流作家。路遥虽然不是煤矿出身,在他的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中,煤矿也是主要背景。
虽然古人就会采煤,还留下了《石炭》(苏东坡)、《咏煤炭》(于谦)等诗篇。但煤作为能源主力开始于蒸汽机时代,每个国家的煤矿文学也必然出现于该国工业革命之后。中国第一篇煤矿小说《矿工起义》就诞生于1945年。
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至今仍占据70%,煤矿员工背负着中国文明向前走。煤矿文学佳作也曾经如井喷般出现,《沉沦的土地》、《富矿》、《最后的煤田》,都是煤矿文艺代表作。甚至,明星王宝强靠在影片《盲井》中的表演出道,那也是以煤矿为背景的故事。
或许由于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煤矿员工里面文学爱好者比其他行业更多,文学成就也更高。中国煤矿文学有自己的最高奖,名叫“乌金文学奖”,创办于1984年,在所有行业文学奖项里也几乎出现得最早。
进入二十世纪,石油取代煤炭,成为最重要的能源。石油文艺也随之诞生。笔者小时候,电台里反复播放电影录音剪辑《创业》,那就是中国石油文艺的巅峰之作。“先生产后生活”、“人没压力轻飘飘,井没压力不出油”,这些台词成了我的励志座右铭。
新中国刚建立时,作家们到中国首个石油基地玉门油田体验生活,创作出《石油城》《柴达木手记》《铁人》等作品。进入新时代,作家们用全新的眼光考察并书写石油工作,《地火升腾》、《时代答卷》都是这段时间的石油文艺佳作。
前几年,我在中石油举办的短视频比赛中担任评委。通过那些视频作品我才发现,石油工人早就不是满身油污的样子,很多人的工作也是在屏幕前面敲键盘。但是,他们肩上的担子没有变,都在用石油构建现代文明的基础。
《三体》是一部著名科幻小说,在国内外科幻界拿过数不清的奖。鲜为人知的是,它还获得过中国电力文学金奖,因为作者刘慈欣是电力系统的员工。
电力带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苏联电影《金星英雄》就以农村建设水电站为题材,电影里,成百上千的农民赶着马车建设电站,很好地记录了人类电气化的艰苦历程。
虽然已经进入信息时代,但是电气化在很多国家尚未完成,中国电力员工也正在全球服务于这项历史使命。这个伟大事业需要书写者,电力文艺作家首当其冲。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成立于1992年。他们的会刊有个霸气的名字——《脊梁》,体现着电力事业在现代文明中的位置。煤矿作协、石油作协和电力作协都是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如果你愿意开发上述题材并有成果,也能通过这些渠道成为中国作协会员。
作家们如果以行业为背景进行创作,更愿意选择“B2C”的行业,直面消费者的行业。煤炭、石油、电力这些能源工业虽然构成了现代文明的基础,但它们又是典型的“B2B”行业。如何从这些幕后英雄身上挖掘创作素材,到今天仍然是困难的文艺课题。
打造人工世界回本章
《火红的年代》这部电影很能暴露人的年龄。我问过身边“70后的”朋友,已经没人知道这部电影,但它在我小的时候非常热门。可惜当年我只是收听电影录音剪辑。很多年后,我又从陈宝国主演的电视剧《钢铁年代》中重温了童年。它们都是冶金文艺代表作。
五六十年代,钢铁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处于优先地位,大量人力进入钢铁厂,也催生了一批钢铁题材的文艺作品。草明的《乘风破浪》、艾芜的《百炼成钢》都以鞍钢为背景, 《火红的年代》以上海钢铁厂为素材。
包括有色金属在内,冶金行业容纳了最多的产业工人,也有最多的文学爱好者。李建纲、王维州、池莉、杨健等著名作家都出身钢铁行业,或者在钢铁厂的家属楼长大。他们即使不以冶金为题材,创作的小说中也到处都有冶金元素。
和其它工业文学一样,冶金文学虽然出现得很早,但中国冶金文学协会却是1986年才成立,体现了工业文学从一个整体到深耕细作的过程。他们创办了会刊《铁流》,后来改名为《中国冶金文学》。
现在,虽然冶金被称为夕阳产业,但中国生产着全球六成左右的钢铁,仍然为现代化贡献着力量,很多人也开始回顾新中国的钢铁年代。大冶特钢厂出身的罗日新创作了《钢的城》就备受好评。这个名字可能会让读者联想到《钢的琴》,那部电影也以钢铁厂为背景,从另一个角度讲述中国冶金工业的变化。
与冶金文学相比,化工文学远不那么受人关注,但它在技术谱系上与钢铁一样,都是制造人工材料,帮助人类打造人工世界。相对钢铁行业而言,中国直到七十年代末才建成化工体系。1997年,中国化工文学协会成立,容纳了这个行业的作家。由于它的秘书处设在江苏黑松林粘合剂公司,会刊又叫《黑松林文学》。
有趣的是,化工作家往往不写化工题材,只是身在化工行业,网上却有不少化工题材的网络小说,包括《化工大明》、《化工大唐》、《化工精英》、《材料帝国》等等。要么描写用现代化工技术改造古代社会,要么描写改造近代化工厂,这些小说是化工素题材与科幻写法的结合。当然,也有现实题材的《中国化工风云录》,记录着新中国的化学工业史。
石油化工是化学工业的核心,2002年,这个系统的作家又单独成立了中国石油化工作协。不仅举办文学大赛,还举办作家培训班。他们没有会刊,作品多发表在《中国石化》这类专业杂志的文学副刊上,他们还将石化系统创作大赛的获奖作品出版成各种丛书。
冶金作协、化工作协和石化作协都是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它们和能源、交通类作协一样,反映了工业文学题材的分化。但是这种分化削弱了影响力,除了煤矿和钢铁厂,其他行业的作家和作品很少破圈,产生全社会的影响。它们重新统一在工业文学大旗下势在必行。
社会的血脉回本章
税重多贫户,
农饥足旱田。
唯留一湖水,
与汝救凶年。
这是白居易的一首诗。他在杭州刺史任上,带领当地人大修钱塘,形成现代西湖的初步轮廓。本诗就是白居易在总结这个水利工程的价值,他还有一篇《铁塘湖石记》,如今刻在西湖边的石碑上。
从大禹治水开始,古代中国国家权力的基础就是水利。上到皇帝,下到地方官,兴建水利是他们的本份。运河延伸到哪里,国家权力就延伸到哪里。而在科举制度下,地方官又出身文人,这让中国很早就有了水利文学。
苏轼就曾经继承白居易的事业整修西湖,留下了“苏堤”。他那首《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其实是在歌颂水利建设的成果,而不单纯是赞美风景。其他兴建过水利的文人还有范仲淹、王安石、欧阳修等很多人。
新中国建立后,国家领导人曾经集体到十三陵水库工地参加劳动。当时还拍摄出中国第一部科幻片,名叫《十三陵水库畅想曲》,从元代水利专家郭守敬一直讲到未来,故事核心就是水利工程。
人口与水资源的矛盾,让中国农民世世代代都有缺水体验,《老井》便是这个题材的代表作。在水利部门的征文中,总会看到很多民间因缺水形成的民俗习惯。这些作品帮助读者深入到生活底层,理解水利事业的价值。
今天,中国水利工程规模世界第一,向全球很多国家派出水利工程人员,也出现了很多描写水利人员工作与生活的作品。《命脉:中国水利调查》获得过徐迟报告文学奖。现在,水利部主管着水利文学艺术协会,成为中国水利文艺的平台。
水利工程拥有综合价值,工业革命后,铁路逐渐接纳了水利的航运功能,成为维持社会运转的新命脉,以铁路为背景的文艺作品从此诞生。日本影星高仓健曾经在《铁道员》中,扮演一位坚守车站二十年的老员工。王福永用《滇越铁路三部曲》,记载了现代文明进入中国的一个侧面。铁凝也在《哦,香雪》中,描写铁路给山村带来的巨变。
除了现实主义小说,铁路还激发了很多商业文学想象。《东方快车谋杀案》就是以列车为背景的推理小说佳作,日本作家西村京太郎还专门发展出“铁路推理小说”流派。
越过2000年后,中国铁路不断提速,建成世界最大高铁网,还向各国输出铁路技术。袁姣素在长篇小说《白驹过隙》中,书写这段光辉业绩。
2016年,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了《我们的文学道路》一书。作者王京生以《人民铁道》报文学副刊为对象,考察了新中国的铁路文学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
2021年,国产电影《峰爆》将铁路题材重新拉回人们视野。它由中国铁建赞助完成,通过灾难背景,描写了两代铁路员工在高科技冲击下的矛盾与融合。
相对于水利,铁路是个C端产业,直接面向乘客。铁路站场和车厢都可以投放文艺载体。我在乘坐高铁时就经常看他们的刊物,阅读那些回忆铁路建设,描写铁路改变人生的文学作品。
如今,中国铁路作协和中国水利作协一起,都是中国作协的团体会员。它们共同书写着人类社会的血脉。
产业催化剂回本章
金融题材作为商战重点,本身极富戏剧性,一直受到国外文艺界重视,涌现出《大空头》、《华尔街之狼》、《投行风云》等代表作。中国也曾经推出过影片《股疯》,反应证券交易所刚建立时的全民炒股热潮。
八十年代,香港作家梁凤仪开创商战小说类型。她本人供职于金融机构,写出来的商战小说主要也以金融战为主。
相对于这些重视戏剧冲突的影片,电影《国家破产之日》则用现实主义手法,描写1997年金融危机时韩国朝野上下的人情事态。
2018年由企鹅影视制作的《东方华尔街》,在金融题材上赶上了国际水平。影片通过虚构的金融雇佣团队,描写金融市场的幕后操作。网络文学兴起后,网上出现了不少金融题材作品,包括《金融之王》、《金融霸主》、《悍庄》等。
金融行业自古就有高度的专业性,这也让金融文艺拥有知识门坎。要把人们在金融行业中的爱恨情仇讲清楚,必须得让受众理解相关的金融知识。上述佳作都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就是因为解决了这个难题。
或许没人把金融与高科技结合起来,其实,自从人类告别手工业为主的劳动形态后,各行各业都有了技术门坎。无论是新技术投产,还是老企业改造,没有金融服务都无法进行,它是当代所有产业的催化剂。在那些描写煤炭、石油、铁路、水利的作品中,我们总能看到企业如何与银行打交道的情节,很多时候,金融对企业都是生死攸关。
同时,金融也是价值信息的高速流动。这个行业从古至今一直是信息科技的重要推手。每个时代最先进的信息技术,比如越洋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卫星和互联网,一经发明,立刻会被金融界迅速使用。
《蜂鸟计划》就是一部描写金融科技的电影,影片围绕名叫“高频交易”的金融科技展开。为了把在交易所的抢单时间提高十几毫秒,有人埋设专属光缆,有人架起微波塔,展开激烈竞争。
相对于这些以竞争和阴谋为主线的金融故事,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则力求反映金融对现代化建设的积极作用。这个协会成立于2011年,晚于所有专业作协。它创办了《中国金融文学》刊物,发表金融题材的小说、剧本、诗歌、散文和评论,介绍金融文学动态,打造金融文艺的交流平台。
和上述所有行业文学作协一样,金融作协搞的征文活动主要面向行业内部员工。而内部人来写内部人,不免抓小放大,回避矛盾。所以,虽然中国社会已经是人人都要与钱打交道,但中国至今没有具备社会影响力的金融文艺作品。
今天,金融已经渗透到中国生产和生活的每个角落,无论什么题材的小说,少不与银行有关的情节。中国金融从业人员高达八百万,数量超过钢铁、煤矿、铁路这些行业员工的总和。并且,金融从业人员都是高学历,有文学创作冲动。综合上述前提,金融业是一座巨大的文艺富矿。
从推理小说到公安文学回本章
虽然古代就有公案小说,但是推理小说产生于欧美。在那里,近代科技和工业革命催生了警察制度。国家成为办案主体,重视证据和逻辑推理,这些都体现在推理小说中,打下城市化与科学化的烙印。
尽管如此,推理小说的主人公往往不是警察,而是私家侦探,甚至是推理爱好者。从福尔摩斯、波洛、马普尔小姐,到民国时代的霍桑,他们都不在“体制内”。作家甚至会写一些笨警察来衬托他们的聪明。
在另一条创作道路上出现了警匪片,主人公是专业警察。与推理小说靠悬疑驱动有所不同,警匪故事多靠悬念驱动。象《无间道》这类警匪片,悬念从一开始就布下,观众需要看到人物命运如何发展。
推理小说和警匪故事之所以这样写,主要是为了激化情节,突出矛盾,很大程度上脱离现实。淡化这些人为制造的故事套路,补充大量现实中警察工作与生活的素材,最终在中国形成了公安文学。
新中国建立后,就出现了“反特”小说和影视。新时期到来前,官方出版过《红石口》、《较量》、《斗熊》等刑侦题材小说。象《一只绣花鞋》这样的作品也以手抄本形式流传,体现了读者对刑事案件的兴趣。《公安文学四十年》把这种文学类型的诞生确定为1978年。
到了1987年,海岩的小说《便衣警察》改编成电视剧,将公安文艺推上了巅峰。它完整体现了公安文艺的特点:虽然也有大量侦破情节,但主要围绕着警察的工作和生活展开,特别是公安人物要有成长。
这种对人物的塑造,是推理小说和警匪片所没有的,这个类型特点一直延续到现在,使公安文学更接近日本社会派推理,远离“本格派”推理,比社会派推理更向现实中的警察工作迈进一步。有些公安文学甚至可以完全不讲破案,而是全方位展示公安人员其它方面的工作。
无论如何选材,都回避不了科技这个现实,现代警察制度建立在医学、信息、通讯、交通等技术的基础上。这些领域每一次突破,都会给警察工作带来质的变化。公安文艺要描写破案,少不了描写刑侦技术。所以,这种文学天生便是科学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过,对刑侦技术的描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能丰富现实元素,突出刑侦工作的特点。另一方面,也会让潜在的犯罪分子学到反侦察技能。所以,公安作品里这方面的描写会有一定约束。
公安工作自诞生起就被公众关注,象《除暴》、《大人物》、《破冰行动》等优秀公安影视剧,也很受观众欢迎。
虽然公安文学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也很早就成立了专业的“群众出版社”和《啄木鸟》杂志,但是全国公安文学作家协会却晚于2007年才成立。当然,上述机构全部由公安部管理。该协会与时俱进,不仅有传统的“全国公安侦探小说学会”,也有面向新媒体的“全国公安网络文学学会”。
随着现实中公安工作的科技含量增加,公安文学也成为科学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文艺回本章
2020年,林超贤导演的《紧急救援》,让人们把视线转向应急工作,它的素材来自交通海上应急反应特勤队。
应急的对象是灾难,但是应急题材不完全等于灾难题材,或者说应急题材是灾难题材的一部分。很多灾难作品主要描述普通人在灾难中的各种反应,应急人员要么只是工具人,要么根本不出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成立于2018年,这并不意味着以前没有应急工作,而是没有统筹资源的部门。应急部成立前,各种灾难救助工作由军队、武警和基层政权承担,公益组织和普通群众面对灾难也会发起自救。如果有文艺作品以此为主线,都算应急作品。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把人与灾难的冲突当成主线,人与人的矛盾当成副线。
1965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根据1963年8月天津抗洪救灾题材拍摄了《战洪图》,可能算是国产应急电影的萌芽。这部电影迟至1974年春节才上映,原因就是被指责为“缺少阶级斗争主线”。尽管在补拍上加上了“潜伏特务”,但他一个人不可能在抗洪中有多大影响力,其表现更象顾念本村利益的落后农民。
《占洪图》尽管很粗糙,但已经有了应急文艺最基本的手法,就是要从技术角度交代灾难的成因、过程与后果,这样才能让观众有紧迫感。影片极尽当时的特效手段,反复渲染洪灾威胁,突出人对水患的抗争,最后以千军万马修水利工程的场面收尾。
唐山大地震结束三年后,银幕上出现了抗震电影《蓝光闪过之后》。影片以地震后一周到十天为背景,全景地描写了从中央军委到自救的灾民,种种人物面对突发巨灾的表现。故事以求助地震孤儿为主线,穿插其它救援场面。 影片从城区到郊县,从铁路到矿山,全景式地展示灾难过程。天崩地裂,房倒屋塌,制造出国产电影史上少见的灾难场面。影片拍摄时,灾区很多废墟还没清理,许多场面就在废墟上拍摄,加强了真实感。
本片与补拍的《战洪图》只隔五年,已经完全去掉阶级斗争线索,没有故意搞破坏的人,只展示灾难中人们如何救助或者自救。人与人的矛盾要么出于误会,要么是出于不同的工作方法。市委书记出场时头破血流,满脸污垢,和灾民无异,突出了天灾面前社会身份的消失。这些都是应急文艺的主题。
可惜,汶川地震时中国电影人已经没有这样的责任感。灾难中出现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十几年来没出现一部影响力能如《蓝光闪过之后》的电影。
2010年,大连港发生“7.16大火”,2019年上映的《烈火英雄》便以此为题材,展示了消防人员与烈火搏斗的全过程。如今,救火工作已经归应急部消防救援局管理,它也算是应急题材的杰作。
应急工作不仅属于专业人士,更关乎千家万户。如今,“应急文化”已经成为各级应急部门科普工作的一个宣传重点。
健康文艺回本章
最初知道布尔加科夫这个名字,是因为他写了科幻小说。后来才知道,他的声誉能进入苏联作家的前五名。不过,我关注的不是他那些代表作,而是早期作品《乡村医生手记》。
1916年到1917年,布尔加科夫在基辅大学医学院毕业,分配到小镇尼古拉担任社区医院的医生。他把这年的职业生涯写成短篇小说集,后来汇编为《乡村医生手记》。每个短篇讲一个病例。主人公的医院不过是卫生所,他作为全科医生既管工伤,又治白喉。既检查性病,又给孕妇接生。一年下来接诊上万人。
然而,主人公能治好很多病人,靠的不圣人般的品德,而是专业知识。每个故事都要详细介绍病症、诊断过程、治疗手法,成功了有什么经验,失败了有什么教训。这种专业态度,就是健康文艺的核心。
所有以人类疾病为题材的作品都可以称为健康文艺,当然,大部分是讲医生们如何治病,国内又把这部分称作“卫生文学”。早在1961年,我国就出现了公共健康题材的经典作品《枯木逢春》,取材于新中国治疗血吸虫病的社会实践。
《枯木逢春》淡化社会冲突,将与疾病的斗争树为故事主线。影片所提到的个人疾苦,根源都来自血吸虫病,这在当年十分难得。虽然当时有“大写工农兵”的要求,主人公是干部,影片仍然客观地塑造了专业医生刘翔的形象。他为救更多的病人深入第一线,站在疫水里指导人们杀灭丁螺。
2013年,电影《大明劫》把视线转向古代,在明末乱世中挑出鼠疫这个因素来进行表达。主人公是中医名家吴有性,他通过治疗鼠疫,创作出《瘟疫论》。这是科学曙光升起之前的中国,吴有性没有显微镜、科研经费和专业团队,他需要靠志向、能力和良知来弥补这一切。
影片虽然以治病为主线,但从片名就可以看出,主创希望用这部电影来讲述疾病如何影响历史进程,拨高了作品的立意。与党争、民变和外患相比,鼠疫在明朝灭亡过程中的作用一直被低估。
健康文艺作品往往以单一疾病为主线,1988年上映的《雨人》就是这方面的典型,它不仅票房大卖,而且拿下奥斯卡多种奖项,“自闭症”这种精神疾患也正是通过这部电影才令公众所熟悉。主演达斯汀霍夫曼亲自到自闭症群体里体验生活,模仿他们的行为方式,塑造了永恒的银幕形象。
和《雨人》类似,很多健康文艺作品并不以医生为主线。《我不是药神》便是典型,主人公是倒卖仿制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商人。选择这样一个视角,给全剧带来了压迫感,矛盾冲突丰富。比起从医生或者病人角度进行的叙述,从艺术角度提升了层次。作为它的借鉴对象,美国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也同样将医学伦理和法律问题作为主线。
战争和政治冲突告别历史舞台,衣食住行也都得到满足,疾病在关注度上得到了极大提升。在这个大背景下,健康文艺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军事文艺回本章
2005年,电视剧《亮剑》火遍中国。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详细展示了军事技术和战术的细节,满足了日益扩大的军迷群体的需求。一时间,“意大利炮”成为网络上著名的梗。
《亮剑》并非孤例,在那之前的电视剧《突出重围》和之后的电影《集结号》,都把镜头对准军事技术的细节。笔者曾见过《突出重围》的一位制作人,他说,当初剧组想把架桥设备拍出“变形金刚”效果,因为技术条件不足才没实现。
军事向来富于科技含量,特别是后发国家,军队往往是第一个接受现代化的领域。然而,军事文艺很长时间里不讲科技,只强调精神作用。将大量军事技术和战术细节融入作品,在全球军事文艺界都只是最近几十年的变化。
随着中国军队科技含量大幅提升,能够拍摄的军事装备不断增加,国内军事文艺也开始强调科技内容,成为科学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八十年代,军旅作家朱苏进就开始创作科幻作品,包括《四千年前的闪击》和《祭奠星座》。他在《绝望中诞生》里面描写了一个近乎民科的人物,把视野伸向科技共同体本身。另一位军旅作家乔良创作《末日之门》,是中国最早描写网络战争的科幻作品。
在另一条路径上,科幻作家刘慈欣创作出《全频道阻塞干扰》和《超新星纪元》,王晋康创作出《生死平衡》,都使用了军事题材。
在纪录片领域,国内外都出现了还原古代战争技术的作品,并大受欢迎。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古兵器大揭秘》还使用科学实验手段,逐个检验古兵器的杀伤力,澄清文字记录中夸张不实之处,是对科学精神的很好宣传。
2020年开始,由中央军委科技委指导,航天科工承办了“锦囊—未来战争场景创意大赛”,是一种典型的非叙事科幻竞赛。规则要求参赛者将对未来战争场景的设想制作成文字、动画或者短视频。其指导思想是“面向未来,前瞻设计,大胆创新,富有创意”,完全体现科学理念。2022年,他们还举办了与这个大赛平行的科幻小说征文。
与影视和小说相比,军事旅游产业方兴未艾。苏联解体后,明斯克号航母去了深圳,基辅号航母到了天津,都成为当地航母公园的主体。很长时间内,这两家公园由于满足国人的航母情节而收益不菲。
军迷组织的COSPLAY活动更是全球范围内兴起的新业态。大量早期军事设备退役,其中一部分拆除火力系统,摆放在专门场地,开放给军迷操作。国外军迷会来到旧战场,穿上两军军服进行拍摄和游戏。
受政策限制,国内尚未开放军事COSPLAY活动,但商家可以在规范空间内组织类似活动,满足军迷消费者。另外,开办军事主题夏令营已经有十几年历史。作为一种收费项目,本质上具有研学的商业属性。其中有些优秀企业会将军事科技纳入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接触。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领先的军事强国,军事文旅在中国会更上一层楼,其中的科技含量也会越来越高。
书写科学散文回本章
我在1986年上大学,心理学是我的专业。那时,心理学圈子里流行一本书,名叫《心理学简札》,作者是中国心理学会会长潘淑。学校发的很多心理学教材我都没读完,但这套上下册的书我通读过,还辗转携带很多年。它并非学术著作,而是一部科学散文集。
潘淑曾被赶出学术机构,在无法从事研究,手边也没有资料的情况下,仅凭记忆和思考,写下自己对心理学的看法,最终形成这么一本书。
二十年后,我对心理学也有了点体会,就学着前辈那样写个人感想,发到心理学论坛上。华东师大出版社彭呈军看到这些短篇,立刻决定结集出版。他是心理学硕士,学历比我高。他不是看中我这些文章有多少学术价值,而是觉得文字写得很优美。
就这样,2006年我的首部科学散文集《心灵简札》得以出版,后来又被加印。说实话,我的文字在文学圈里并不出色,这本书的很多内容在学术上也有问题。但与论文相比,它在文字上还是有绝对优势。
在主流文学中,散文是与韵文对应的文体,泛指诗歌和小说之外的文体。在科学文艺当中,散文应该是与学术论文对应的文体。
学术论文有体例,有规范,通常是某个科研课题结项的产物。学术论文的质量不在于文字,而在于里面的成果。本质上,论文用于“查”而不是用于“读”。再枯燥的论文,里面如果有重要数据,同行就会来反复查阅。至于无关人士看不看,作者也不关心。
一个人要成为科学家,当然必须有过硬的论文专著。但他还有很多心里话无法用学术文体表现,或者他想对公众而非学术圈讲话。
科学家在工作中,会形成有关科学价值、科学与人生、科学社会功能等问题的看法,但是很难写入论文专著,除非他研究的正好是这几个学科。所以,不少科学家都用散文来直抒胸臆,这便是科学散文的来源。
大家熟悉的科学散文有《居里夫人文选》、《德布罗意文选》、《爱因斯坦文集》等等。除了这些短篇合集,还有科学家为某些主题写过长篇科学散文。《魔鬼出没的世界》就是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长篇著作,谈伪科学在世界范围内的流行趋势,但并不是一本学术专著。民国时代地质学家丁文江,则是中国科学散文的早期作者。
需要注意,科学散文的宗旨不是讲知识,而是抒发作者的真情实感。这和一般散文没什么不同,但明显有别于科普文章。后者文字再优美,也不是为了表现自我,必须严谨地表现有定论的知识。
今天,科技工作者队伍明显壮大,写作能力更强于前辈。可惜科学散文的正规出版天地仍然很少。他们只能在“科学网”、“知乎”这类社交媒体上发一发帖子。
我只发表过一篇学术论文,但是出过几十本科学散文,它们几乎都被标注为“科普读物”。为了能出版,我也只好认下这个名称。希望在不远的将来,科学散文能以它的本来身份与公众见面。
科学童话今尤在?回本章
前段时间我接到出版社朋友的邀请,录了一段视频,向读者介绍李毓佩老师的数学童话故事。李老师写作四十多年,是我国科学童话界代表作者之一。而科学童话,也是科学文艺的主要成分之一。
把科学童话从整个童话中单列出来对待,这是苏联文学界的作法,高尔基等苏联作家都分析过科学童话的社会功能。这个传统被中国继承下来。
科学童话有着明显的教育功能,学校体系并不排斥,教师们反而会主动向学生推荐。相比之下,科幻文学不仅受到过批判,也受到一些教师的自发抵制。
杨红樱是中国科学童话界的头牌作家。她曾多次入选福布斯中国作家排行榜,2010年还登上榜首。杨红樱在商业上的成功,代表着科学童话的市场价值。杨红樱的作品很少在出版时单独标注为“科学童话”,但是,《背着房子的蜗牛》、《森林谜案》这些代表作都是典型的科学童话。
几十年下来,科学童话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科普作家张冲创作了《中国百年科学童话发展史》总结了这方面的成就。他还主编过《中国原创科学童话大系》丛书。对科学童话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读。
科学童话能够不间断地发展至今,除了李毓佩、杨红缨、霞子、杨鹏这些主力作家的坚持,也受惠于社会大环境的变化。
童话自古就有,近代曾经兴旺一时,但都是写三农背景——农村环境、农民人物,故事取材于农业劳动。在发达国家和中国,有这些生活体验的孩子越来越少,城市、白领和高科技更为新生代所熟悉。童话界本身就在顺应这个潮流,而科学恰恰能给童话扩展新的想象空间。仅从童话这种文体来讲,对科学题材也有刚需。
在中国,两者同属科学文艺门下,科学童话界与科幻界有很多联系。张志敏和陈玲主编的《少儿科普科幻创作论文精选》(1979-2020)中,就收录有12篇科学童话。杨鹏是科学童话主力作家之一,他出道科幻界,后来主要创作少儿科幻,以及取材于科幻的童话故事。
科幻作家和评论家吴岩给《中国百年科学童话发展史》作了序。他曾经担任中国科普作协科学文艺专委会主任委员,还与儿童文学研究者王泉根共同创办科幻文学学位授予点。
科学童话与科幻在读者年龄上恰好衔接。科学童话主要写给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在这个年龄段上,儿童还没有类型文学意识,不会因为一篇作品是科幻、奇幻、侦探或者武侠而特别关注,科学童话在他们眼里只是童话的一部分。初中以后开始出现单独的科幻迷、奇幻迷、武侠迷、推理迷,才出现“井水不犯河水”的分化状态。
2021年,在北方文艺社支持下,一批作家发起成立中国少儿科幻联盟。它不是“少儿科幻作家”的联盟,而是“少儿作家”与“科幻作家”的联盟。科学文艺这两个重要支撑点开始汇合。
科学传记回本章
近代科学产生于西方,但第一部科学家传记却由中国人创作,那就是1799年完成的《畴人传》,作者阮元。“科学家”一词晚于1840年才由英国剑桥大学历史学家弗米尔创造,但作者用“畴人”指称这些人,说明他意识到科学家是一个工作性质相通的特殊群体。
《畴人传》不仅成书很早,而且富于科学精神。阮元认为“天与星辰之高远也,非数无以效其灵;地域之广轮,非数无以步其极;世事之纠纷也,非数无以提其要。通天地人之道曰儒,孰谓儒者而可以不知数乎?”。这段话意味着他已经隐约希望儒生向科学群体转化。他认为“数”乃儒流实事求是之学,非方枝苟且干禄之具。”这种理解远高于百年后的“中体西用”。
在科学精神指导下,阮元不仅记载了张衡、祖冲之、一行、沈括这些中国科学家,也记载了阿基米德、欧几里德、哥白尼、弟谷等一批西方科学家,更有利玛窦、汤若望这些西学东渐的推行者。 阮元把他们当成一类人,而不在乎东西文化之别。他甚至评价说:“法有可采,何论东西,理所当明,何分新旧”。将科学居于文化差异之上,这种思想水平甚至高过今天的很多学者。
《畴人传》开启了一个特殊文类,就是科学传记。可惜,由于远离世界科学中心,拿不到一手资料,后来的中国作者很少创作科学家传记,这个门类在西方兴盛。如今,世界著名科学家往往都有传记,如《爱因斯坦传》、《希尔伯特传》、《爱迪生传》等等。
有些文笔较好的科学家会写自传,费曼就用幽默的笔法写了本《费曼先生》。居里夫人不仅写过自传,还给丈夫彼埃尔居里写了传记。
中国人大规模阅读科学传记,开始于《哥德巴赫猜想》,发表于1978年的《人民文学》上。作者徐迟是一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当他开始给一名科学家立传时,没有着眼于知识,而是着眼于人物。由于写活了传主陈景润,这篇报告文学广为流传。
徐迟在那段时间里还创作了《地质之光》、《在湍流的涡旋中》和《生命之树常绿》,传主分别是李四光、周培源和蔡希陶。徐迟成为科学传记的代表作家。后来,中国报告文学奖就以徐迟命名。
除了科学家,科学传记还可以描写其他为科学事业作贡献的人。杨潇创作的《百年长歌》就是一例。传主是她的父亲,四川前副省长杨超。在艰难的中国工业化进程中,能够统筹资源的高级干部起到了什么作用,这本书提供了鲜活的例证。
杨超是攀枝花钢铁基地最早的筹办者之一。他不是技术出身,但却亲自带领勘探队翻山越岭,着迷于挖石头寻矿脉。他协助石油部在川东开发天然气,力推沼气开发,还领导了1976年当地的防震抗震。
随着小科学向大科学转化,科技干部在科学进步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未来的科学传记也不会只记录一线的科学家。
再造文艺史回本章
十九世纪末,爱尔兰裔日本作家小泉八云写了本《虫的文学》。收集日本经典文学中对鸟的描写,再与生物学有关成果进行对照。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生物学家贾祖璋借鉴这本书,写出《鸟与文学》,从生物学视角解读中国文学经典中鸟的形象。这些作品从科学角度重新解读传统文化,它们属于一个新文类——科学文艺评论。
没有评论的文艺是不全面的。当年科学文艺作品很少,评论也就少。几十年下来,随着科学文艺实践本身在丰富,评论也多了起来。
由于科幻在科学文艺中率先成熟,科幻评论也形成体系,成为科学文艺评论中最早被人看到的一部分。2020年我参加中国科普研究所有关科幻产业的课题组,负责梳理建国后的科幻评论。当时我带着几个学生,检索到三千多篇论文和几十部专著,其中也有我写的世界科幻文学史和科幻电影史。
接下来,当然是发展对其它科学文艺作品的评论,大致有三方面工作要做。首先是分析评论散落在各领域的科学文艺作品。其实,本系列提到的各类代表作大多有人做过评论,只是从科学文艺角度出发的不多。
有一项工作包括在这个部分,就是提炼经典科学著作的文艺成分。类似《梦溪笔谈》、《本草纲目》这些早期科学著作,在文体上并未象现在这样与文艺作品截然分开。《梦溪笔谈》有不少虚构故事,《本草纲目》文字上了更象科普而不是专著。
罗马诗人维吉尔用《农事诗》讲解当时的农业技术,为罗马政府招抚流民开荒作宣传,类似今天的科普。但由于文学价值极高,成为后世田园诗的先祖之一。这些作品代表着文明早期科学和艺术没分家时的情况。
第二类工作是收集著名文艺家以科技为题材的作品。比如,李白曾经写过歌颂冶金的《秋浦歌》,康有为写过描写北极风景的诗。这些作品并非他们的代表作,但是多少体现着作者对科学技术的关注。
第三类工作是从一切文艺作品中寻找与科技有关的成分,而不管它以什么为主题。《虫的文学》和《鸟与文学》就在做这份梳理工作。
这类评论会让我们重新解读文艺史。主流文学写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但每个人的命运都架构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上。祥林嫂的命运取决于当时的医疗水平,以及人兽冲突。“骆驼祥子”如果是今天的出租车司机或者快递员,虽然经营模式和拉洋车差不多,但他不会经历小说中描写的悲剧。
已经有人零星地做这种工作。比如,杜牧在《过华清宫》中写唐明皇给杨贵妃送的荔枝,它到底产在哪里?“千里江陵一日还”在当时的水运技术上能否实现?这些话题都有人研究。
这类解读不仅只是出于科学趣味,或者变相作科普,它更能帮助我们理解生产力如何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怎么就决定上层建筑。
学霸的文化回本章
“为什么美国科幻片里,总是美国人在拯救世界!”这种报怨我听了很久,直到银幕上出现《流浪地球》,中国人开始拯救世界。所以,关键不是哪个民族拯救世界,而是哪群人在拯救世界。在科幻故事里,他们都是科技精英!科幻是书写科技精英的文学。
这种精英主义起源于《新大西岛》,弗朗西斯·培根的遗作。“新大西岛”上有个叫“所罗门宫”的科学家团体。他们在山洞里建实验室,研制机器人和机器兽,制作燃烧弹,发展各种生产技术和军事技术。培根还在小说里评价《乌托邦》,认为莫尔靠制度平权的设想没有出路,只有靠发展技术,提高生产,才能推动社会进步。《新大西岛》和《乌托邦》这种主题的差别,后来延续到科学文艺与主流文学之间。
在凡尔纳作品里,主人公基本都是白人男性。因为在十九世纪,这群人就是科学的主体。到了晚清时期,中国科幻小说《电世界》将主人公设置成中国人。但这不是关键,这位“电王”依靠先进的电气技术建立政权,干预战争,统治全球。小说描写的同样是科技精英。
科幻具有精英主义倾向,并非因为科幻迷个个腰缠万贯,权倾朝野。相反,他们大多是穷学生。因为沉迷于外星世界或者人类未来,在青少年群体中被嘲笑和排斥,而在科幻中找到寄托。
以马斯克为代表,很多人在少年时代是科幻迷,深受科幻中精英主义的影响。成年后,他们认为自己要去引领未来,把创办科技企业当成实践精英主义的渠道。在中国高科技企业创业者群体里,这样的人也不少。个别人会写科幻小说,大部分人没精力搞创作,而是把精英主义付诸实践。
其它科学文艺作品也处处体现着精英主义。《第二次握手》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科学家群体的小说,甚至反派都有科学背景。小说主要描写民国时代,这个群体不过十几万人,完全不是普罗大众。他们也不关心柴米油盐,满脑子国家民族之命运。
在印度电影《三个傻瓜》中,主要情节就是主人公用科技手段嘲弄平庸的同学,毫不掩饰智力上的优势,最终他真的成为社会精英。
作为科学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传记素来以科学家为传主,描写他们如何地不平凡。《哥德巴赫猜想》中的陈景润形象以不食人间烟火著称,曾经让很多中国人着迷。
与传统文艺中“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式的旧精英主义不同,科学中的精英主义建立在责任基础上。授予人们的学位不是爵位,不是用来炫耀或者领取俸禄,而是一份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证明。没人生来便能继承科学家的位置,科学精英是最平等的群体。
所有科学专业的教育都会在基础课上告诉学生,本专业能在哪些方面帮助人类进步。正是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渗透到科学文艺创作中,形成了独特的精英主义倾向。
工程师思维回本章
打开凡尔纳的小说,里面总会插入大段工程技术描写,包括新机器的结构、尺寸、性能、材料、甚至花费。这在以前的小说中是看不到的,凡尔纳作品是工程师思维在文学中的集中体现。
最早体现这种思维的是《鲁滨逊漂流记》。主人公发现自己被困荒岛后,没有悲观感慨,而是动手解决问题。鲁滨逊是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的形象,过往的主人公必须和他人在一起,情节通过他与别人的互动展示其性格。在这段荒岛求生的前后,鲁滨逊也和不少人打过交道,没有读者会记得那些情节,如何与自然做斗争是这本书成为名著的基础。
《鲁滨逊漂流记》极大影响了后世的创作,《神秘岛》、《地心引力》、《火星救援》、《独行月球》都是变相的《鲁滨逊漂流记》。专注人与天斗,轻视人与人斗,这是工程师思维的出发点。
在《神秘岛》中,工程师史密斯成为战俘领袖。系统的技术训练让他知道如何在荒岛上生存。这些情节也体现了工程师思维的另一方面,就是积极主义。《地心引力》中的莱恩·斯通,《火星救援》中的马克·沃特尼,都在绝境中体现着乐观主义。《独行月球》中反复表现独孤月遭遇困难时的痛苦和绝望,但他很快就会因为找到解决方法变得乐观自信。
将这些作品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比,就知道工程师思维和传统文人思维有什么区别。诗里经常有“老无力”、“少睡眠”、“长夜沾湿”之类的悲观描写。杜甫不知道如何才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只好作诗发牢骚。全诗最后两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说明诗人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寄托于奇迹。
传统文人只会提出问题,不能解决问题的顽疾尽显于此。科幻杂志编辑坎贝尔把主流文学嘲讽为“失败文学”,恐怕不无道理。
工程师恰恰是对立面,上述那些人物不讲“鸡汤文”,不读励志书,甚至沉默寡言,有主见却不啰嗦。独孤月也仅仅是在受困后才显得话多,其实是因为孤独而自言自语。当他与人类恢复联系后,又恢复了人狠话不多的特点。
表现工程师思维并非一定要有工程师角色。《飞向人马座》里面,三个孩子被出故障的飞船带向外太空,无人能救援,他们必须在绝境中通过学习知识完成自救。这个过程持续多年,他们也从少年成长为青年,而工程师思维一直体现在他们身上。
工程师思维还表现在对各种工程造物的热情上。自从安提帕特总结“世界七大奇迹”之后,就不断有人吟诗作赋,歌颂各种工程奇迹。以展示工程奇观为题材的电视片现在非常流行,网络上也有人专门展示各种工业流水线,或者结成高楼爱好者群组。而那些向公众开放的工厂也很受游客欢迎。
设计、创造、营建、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越来越多的人拥有这种思想意识,而他们也是科学文艺的忠实消费者。
重启宏大叙事回本章
电影《一秒钟》里面有段情节。放映员要把《南征北战》改成《英雄儿女》,立刻得到群众的支持。想当年,人们确实更喜欢看《英雄儿女》,因为里面有段女儿与生父相认的情节,体现了凡人的感情。而《南征北战》完全是政策解说。
建国后,在文艺中搞宏大叙事,把个人命运与社会趋势结合起来描写,成为主流创作手法。当时确实产生了一批佳作。不过,后来的文艺作品里个人感情越来越少,作品变成政策解说,人物变成工具人,甚至到了违背正常心理的地步。在救灾题材的《战洪图》里面,村支书的儿子被洪水卷走,他知道消息后不闻不问,继续讲解救灾政策,完全没有父子之情。
有位经济学家曾经当过知青,每天在地里干活时会听到村里的广播。有一天,他听到广播站在播讲一部爱情小说,意识到时代发生了变化。当时为了能在小说里写爱情,还需要引用经典著作证明这样作的合理性。
进入八十年代,放弃宏大叙事,用个人视角进行书写成为一种新潮。这在当时的文艺界具有颠覆性,恢复了文学之为人学的本质。但是进入九十年代,创作越来越个性化,视角不断狭窄,社会主题缺失,情节变得琐碎无聊。甚至在描写战争和政治变化这些题材时,都把爱情或者亲情放在首位,文艺从一种虚假变化到另一种虚假。
与此同时,可能只有科学文艺仍在坚持宏大叙事。它来自于科学本身,这个体系讲述了亿万光年的距离和上百亿年的时间,远远超过主流文艺作家的时空视野。实验室里面每个微小进展,最终都汇入科学共同体,改变世界,造福人类。每个科学工作者在接受教育时,都会知道他们的工作对人类有何意义。长此以往,宏大叙事成为他们看待世界的习惯。
在科幻作品里,不乏科技人员挺身而出,拯救人类的情节。如果把人类科技史压缩成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这本来就是事实。解除饥荒,延长寿命,驱散黑暗,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最终动力,没有之一。站在这种基础上的科学文艺,宏大叙事成为一种创作习惯,即使作者未必有自觉意识。
中国新时期第一部因爱情成名的作品就是《第二次握手》,小说里有复杂的四角恋爱。但它的背景则是二十世纪前半叶的世界格局,充满家国情怀。灾难片《超强台风》通过两个历史时期台风过境的比较,批判了对生命的漠视,但抗洪救灾的主题并没有变。片中底层角色反而因为在台风中的表现而绽放光彩。
中国工业文学大奖赛的获奖作品里,有的记录中国核工业史的报告文学,有的描写运20研发过程。与几十年前空洞的宏大叙事完全相反,它们都能下沉到个人,描写个人选择,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这些个体因为投身伟大事业,爆发出绚丽的光彩。
在科学视角下,重新把个人命运与社会趋势结合起来,融入文艺创作,恐怕是科学文艺对整个文艺界的一大贡献。
资源环境意识回本章
1954年,美国作家戈德温在《惊奇科幻》上发表了不朽名篇《冷酷的平衡》。主人公是一名宇航员,驾驶应急飞船去解救陷入绝境的考察组。该组一名成员的妹妹为探望兄长也混上飞船,在航行中被驾驶员发现。
由于飞船上的供给只能维持一个人到达目的地,又不能返航,驾驶员只能将她抛入太空送死。而如果他选择自我牺牲,这个女孩无法驾驶飞船营救考察组,早晚也会死掉。
据说,这篇小说来自《惊奇科幻》主编坎贝尔的创意。戈德温曾经向他请示,能不能别把女孩写死。坎贝尔拒绝了,要求他必须这么写。果然,作品发表后激起读者强烈反感。后来,它又被称为科幻思维的试金石,尤其能吸引理工科群体的共鸣,并且跨越民族文化界限,前几年还被中国团队改编成广播剧。
这里的“科幻思维”就是资源意识,人类要生存和进步,总得消耗物质资源。在科学文艺之外,几乎所有哲学和社会科学理论,还有文艺作品,都只会谈论人类社会的内部,视线关注于家庭、社区、机构、企业和政府的内部。只有科技工作者知道,这些人类组织都得靠粮食、能源和材料供应才能运转。它们来自环境,依靠技术获得。
正常情况下,各种资源能够持续供给,传统人文学术并不关心它们的生产,只关注它们在社会内部如何分配。科学文艺作品却能设置特殊环境,考虑一旦资源供应下降,人类社会要面临什么。
资源要凭借技术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生产形成的废弃物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很多科技工作者为解决资源问题爬山涉水,终日面对大自然,他们也最早关注环境问题。类似“南极臭氧层空洞”这类环境问题,更是必须先由科学家揭示,公众才能获悉。
所以,相比于靠生活常识感受世界的主流文学家,科学作家们更早触及环境问题。人口爆炸、资源枯竭、生态危机,这些话题最早都出现在科学文艺作品里,后来才被主流作家关注到。
早在十九世纪末,凡尔纳便在《地下之城》国设想了英国煤炭资源枯竭的前景。1952年,伦敦发生烟雾事件,数千人死亡。而早在1902年,美国作家罗伯特·巴尔就在《伦敦的毁灭》中预言伦敦会发生这种事件。
2013年出版的《荒潮》,从现实主义视角描写了电子垃圾的处理问题。作者陈楸帆是广东汕头人,当地曾以废旧电子电器拆解为主业,被称为“电子垃圾之都”。现实问题这给作者提供了鲜活的素材。
如今,人类每年处理自然物的总质量超过四千亿吨,这个数字是1800年的七百多倍,并且还在以很快的速度增加。两到三个世纪后,人类会逼近“卡尔达诺夫文明指数”中的一级文明,意味着要支配整个地球的能源才能维持继续进步,环境压力可想而知。
越来越多的科技工作者意识到这一点,并在自己的创作中思考出路。
未来取向回本章
在《小灵通漫游未来》的结尾,“小灵通”找到《未来市的历史》。书的前七页提纲契领概括了从十几万年前开始的“未来市简史”,接下来全是空白,“甚至连书角的页码也没有”。
如果没有这个情节,《小灵通漫游未来》只能算是技术预言的汇编。正是这本留出无数空白的“历史”,将作品境界提高了一大块,它用艺术手法抒发了未来意识——历史已经凝固,未来还等待着我们去建设。
人类曾经长期用循环论看待历史,认为太阳底下无新事。今天强于过去,明天好于今天,这种进步意识直到工业革命前后才普遍形成,立刻反映到科幻小说里。马克吐温在《亚瑟王朝的美国佬》中,让主人公穿越到六世纪的英国亚瑟王朝。先是通过能“预言未来”保得性命,又利用火药技术确立在王宫中的地位。进而搞产业革命,建工厂,培养科学家和工程人员,制造蒸汽船,发行周刊,兴办电讯电话,铺设铁路。
愚昧的教会视他们为死敌,派来三万大军攻打。这位穿越者只有53名追随者,他们凭借地雷、高压电网和机关枪,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科学带来进步,愚昧造成落后,小说主题就是这么简单粗暴。
中国工业不断改革,主流文艺为此写下不少作品:《沉重的翅膀》、《乔厂长上任记》、《血总是热的》、《大厂》、《抉择》、《钢的琴》。然而,它们只能揭露某个时间段中出现的问题,而无法指明出路。随着时代变迁,这些作品已经速朽,除了编入文学影视教材,已经很少有人去阅读。
相反,2010年后在网络上出现了“工业文”,描写主人公带着知识和视野穿越到历史中,引领工业企业长足发展,进而争霸世界。这类文学有齐橙的《工业霸主》和《大国重工》,还有《临高启明》、《材料帝国》、《超级能源强国》等其他人的作品。
齐橙从小在国营机械厂宿舍长大,同样擅长写工业生产和工人生活,但他坚信工业是振兴国家的根本,毫不掩饰地希望中国凭借工业实力称霸世界。和齐橙一样,“工业文”作者基本都有理工科背景,会花几百万字篇幅描写如何利用科学技术,一步步实现强国的报负。和那些斩获各种主流文学奖的工业题材小说相比,这些作品更具备未来意识。
其他科学文艺也体现着未来意识。星空摄影之所以大受喜爱,就在于年轻人已经具备宇宙视野,知道人类早晚会进军太空,他们把仰望星空当成一种寄托。
科技旅游在旅游市场中的份额越来越高,也是因为人们看厌了历史古迹,希望亲身感受未来。特别是其中的科技资源文旅化,这些大型科研设备立足科技前沿,完全代表着未来。人们纷纷花钱去观看它们, 说明全社会正在形成向前看的风气。
未来取向已经渗透到科学文艺的每个分支当中,它们让消费者感受到进步,承担起对未来的责任。这是科学文艺干预现实的有力体现。
人类一体的文化回本章
在《流浪地球2》里面,中国特使周喆直用一截愈合的人类腿骨为例,呼吁各国团结起来,解决全球灾难。那截腿骨的年代为15000年前,没有任何民族与国家。在影片中,它意味着人类文明产生于互相扶助。
其它文学都在描写个人命运和家族命运,如果有人描写国家民族,就算格局比较大的。但是,科学文艺作品往往要描写人类命运!也正是因为如此,优秀的科学文艺作品很容易打破国家、民族和宗教的界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
这是科学文艺和主流文艺在主题上的一个重要区别,这种区别可能来源于科学本身,它并不关注人类内部的群体分别。万有引力吸引所有人,每种新药物也都在治疗所有人,科学无国界,任何一种科学发现或技术发明,最终都会传播到世界每个角落。
科学视野里不存在阶层和种族分野,当文艺家站在科学视角写作时,就会把这种视野带入作品,无论他们对此有没有自觉意识。
最初,这种视角表现在背景和人物突破国家局限。科幻鼻祖《弗兰肯斯坦》中,弗兰肯斯坦为追踪他的创造物深入到北极。凡尔纳经常描写全球范围的探险,主要人物往往不是法国人。
不少外国科幻作家描写中国故事。凡尔纳就写过在中国修建铁路的故事,“香格里拉”来自英国人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七十年代末,中国刚向世界敞开大门时,科幻也成为第一批描写异国他乡的作品。象《珊瑚岛上的死光》这样的小说,全部情节都发生在国外,在当时其它文学样式中难以想象。
随后,科幻开始以人类为主角,而非以人类个体为主角。《大战火星人》开始描写人与外星人的战斗,《最后和最初的人》描写人类进化的亿万年历史。在苏联科幻《太空神曲》当中,人类统一后才有条件集全球物力,打造跨越恒星系的飞船。
在科幻片《2012》中,彼此对立的国家携起手来,共同应对全球灾难,并在中国建造方舟。这与中国票房无关,完全是叙事的需要。
进入20世纪,人类生活空间不断交融,产生了一系列世界性问题,人口危机、资源危机、环境污染等等,每个问题都跨越国界,而科学文艺最早关注到它们。
由于科学文艺的普适性,它们更能够跨越国界。九十年代,美国作家大卫·赫尔的小说《天幕坠落》在中国获得成功。二十年后,中国作家刘慈欣的《三体》也在美国获得成功。
人类一体固然美化,现实中的人类毕竟还要分成国家,《流浪地球2》在这方面做了有益尝试。面对灭顶之灾,各国之间意见并不统一,但是,人类最终还是朝着一个目标前进。电影并没有通过简单的几句口号解决矛盾,而是用大量篇幅讲述冲突、磨合、斗争与妥协的过程。
无论来自哪个国家,科学文艺都是最先描写人类命运的文艺作品。
讲述无神论回本章
虽然在大部分作品里没有明确体现,但无神论一向是科学文艺的底色。所有科学文艺都有“去魁”的功效,能消除人们对未知的恐惧。而在那些专门批判封建迷信的作品里面,无神论则是它们的主题。
各国古代都有自觉的无神论者,中国南北朝时的范缜就是典型。他专门创作《神灭论》,对抗当时思想界“儒释合流,共倡鬼神”的局面。不过,他的作品还不可能有科学依据,多用文学比喻,是早期的哲学无神论。
新中国建立后,大批国民还是文盲,封建迷信有深厚的土壤。很长时期,有关部门都制作过专门宣传无神论的文艺作品。电影《一贯害人道》 就是代表,它拍摄于1952年,目的是配合当时取缔一贯道的运动。
影片虽然不乏政治话语,然而也能从中看到新兴宗教作为当代社会问题的一个缩影。正如片中文工团领导所说的台词:这首先是个社会问题。《一贯害人道》的可贵之处在于用影像手段高度复原其教义、教规、戒律、组织形式和迷信手法,再从事实上予以揭穿。
196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不怕鬼的故事》,系统提练出中国历史上的无神论文献,再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出去。此书有文字版和连环画版,总发行量巨大,影响了包括我在内的一代青少年,成为中国无神论文化的重要标志。
在当代西方,宣传无神论的运动没有政府背景,而是科学家个体主动承担的社会义务。天文学家卡尔·萨根不仅创作科幻小说,也创作过批判美国社会迷信现象的作品,名叫《魔鬼出没的世界》。英国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则写出《上帝的错觉》,批判美国小布什政府的宗教复古倾向。
还有火药味不那么浓厚,但更有文化色彩的著作。日本学者竹下节子在《无神论》一书中,系统梳理这种思想在过去两千多年间的发展演变。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则在《写给无神论者》当中,呼吁无神论者主动建立自己的文化体系。不光要写文章,还要兴建无神论者的聚会场所,塑造反映科学无神论精神的装置艺术品。
从文体上讲,这些著作都是科学散文,也是科学文艺的组成部分。它们已经从传统的哲学无神论那里升华,把立论基础建立在当代科学上。它们反映了在西方社会里面,一大批科技精英正在告别基督教传统,树立自己的新文化。
在影视方面,《生活大爆炸》的主人公谢尔顿就以无神论者为人设元素,而他的母亲则是虔诚信徒,母子二人围绕宗教进行的争吵是本剧一条重要副线。而在衍生剧《小谢尔顿》当中,这位教徒母亲如何造就出一个无神论者的儿子,有更深入的描写。
所有这些,都是无神论在科学文艺中的体现。
直面文化冲突回本章
虽然自从科学共同体诞生后,文科生与理科生就互相瞧不顺眼。但直到1959年英国人斯诺在剑桥大学作了一次演讲,正式提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冲突,才让这个问题得到公开讨论和关注。
斯诺本人是科学家,从事科学管理工作,后又成为小说家。他和两个圈子的人都很熟,知道他们彼此在价值观上针锋相对。这次演讲出名后,斯诺又把相关思想写成《两种文化》,流传于世。
半个多世纪过来,有关两种文化冲突的论文已经出现很多,但很少有人就科学文艺作品来讨论这个问题。科学文艺本身是文艺创作,讲述的又是科学,天生就是两种文化冲突的战场。除了写不写科学题材这个表面区别之外,科学文艺和主流文学在几乎所有基本价值观上都有冲突。
科学文艺描写科技精英,主流文艺则从十九世纪开始就以描写底层生活为主。每个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都有农民破产,大量进城务工的阶段,科学家当时只是少数群体。这样选材关照了社会大多数。
进入信息时代,劳动中的科技含量不断上升,社会职业白领化趋势明显。相反,工人农民即使总量都在下降。不远的将来,社会将进入以知识群体为主的时代。在这个背景下,主流文学仍然拒绝正面描写知识精英。甚至把注意力转向边缘群体,描写变态人格或者边缘人物。
科学文艺习惯于宏大叙事,不是家国情怀,就是人类命运,主流文艺越来越潜入个性化写作。固然会有极少数出奇的灵魂受到关注,但绝大多数个性化作品都只是鸡毛蒜皮。
科学文艺展示工程师思维,发现问题便要解决问题。主流文艺则要表现人的苦闷、挣扎和无奈,认为这样才能深刻展示人性。结果便是主题阴暗,情绪悲观,甚至因此被公众所抛弃。
科学文艺描写未来,主流文学执着于历史。科学文艺展望人类一体化,主流文学执着于一村一寨。科学文艺描写工业化和信息化,主流文学顽固地停留在小农经济背景下。凡此种种,都是两者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面对与生俱来的文化冲突,科学文艺界也有不同的态度。有人认为科学文艺只是小众文艺,能在文艺界有一小块天地即可,天天盼望着受到主流文艺的认可。有人认为科学文艺在艺术水平上低于主流文艺,还是要敬后者为师,至少要学习他们的创作技巧。
还有一种态度,以阿西莫夫等人为代表,认为科学文艺就是未来的主流文艺。随着社会中科技人口越来越多,科技体验越来越丰富。描写科技就是文艺的归宿。抱残守缺的文艺必然会边缘化,先是在社会层面无人关注,后是在文艺界失去主流地位。
我入行之初曾经抱着第一种态度,逐步向后发展。今天我已经确信,科学文艺能带来文化的根本变革,再过几代人,我们的儿孙可能很难欣赏不描写科学,不体现科学价值观的文艺作品。
科协作平台回本章
提到文艺创作,人们就会想到作协、文联这些机构。但对于科学文艺来说,最大平台反而是科协。
1958年,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合并,成为现在的中国科协。所以,科协自成立起便有科普职能,内部专门成立有科普部。
从渊源上看,科学文艺就是科普作品的衍生物。早期科普作品里如果有人物形象,通常是工具人,用来给公众讲解科学知识。但只要作者有文艺追求,便会设想如何塑造人物形象,提升美学价值,反应社会主题。
这样发展到七十年代末,便形成了“科学文艺”概念。必须说明的是,科学文艺本身不是科普,而是文艺作品,要从文艺角度去创作和研究。但它们可以用来实现科普功能,比如穿插在科普讲座当中。所以直到今天,象科学话剧,科幻小说这类科学文艺创作还能接受科普资金的资助。
中国科协有很多与科学文艺相关的机构,“科技与人文专门委员会”便是其一。它设在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力求引导科技工作者对科技活动进行深层次的人文思考,站在更高层次思考科技的长远发展,培育科学文化,推动科协内部的文化建设。
1980年,由著名科学家和科普作家高士其提议,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科协成立起科普研究所,是中央级的公益性科研院所,也是唯一从事科技传播和科普理论研究的国家级机构。
虽以“科普”两字为名称,但该所很多研究项目与科学文艺有关。2020年后更是成立起中国科幻研究中心,并投入专项资金进行研究。他们出品的年度科幻产业报告在舆论界具有权威性。
中国科教影视协会成立于1986年,也是一个推动科学文艺的重要组织。它负责推广人文科教片与特种电影,组织科教影视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作品观摩、理论探讨、技术创新、资料交流、科技咨询等专业活动。协会举办有“中国龙奖”来评选优秀作品,组织全球规模的科教影视创投市场。
中国科学探险协会成立于1989年,在今天,它已经是中国科技旅游业的重要推广者。协会除了组织专业科考外,还经常组织由专业科学家和民间科学爱好者,户外爱好者或青少年学生组成的“混编团队”,进行科考旅游。
该协会开展有高山科学探险、无人区科学探险、极地科学探险、洞穴科学探险、沙漠科学探险、热气球和高空科学探险、原始森林科学探险、特殊自然保护区科学探险等。协会虽非商业机构,但在科考旅游上积累了大量资源和经验。
此外,在中国科协各学会中,至少还有两家设置了“科学文化”专业工作委员会,给科学文艺创作提供深层次的理论指导。它们分别是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在这些专业协会之外,科协系统的不少刊物直接为科学文艺提供平台。一手推动中国科幻市场的《科幻世界》杂志就隶属于四川省科协,它创刊时就叫《科学文艺》。
科研机构来助阵回本章
中国科协之所以成为科学文艺的主力推手,在于它是管理科学家的机构。平时主要工作就是组织学术交流,出版专业著作或者科普图书,或者开着科普大蓬车到处宣传。这些工作多少带有文化色彩,相当一部分还会邀请文艺界人士参与。
但是,中国科协不负责实际的科研项目,那是中科院、高等院校和大型高科技企业的事情。那么,它们有没有在推动科学文艺?
中科院有个机构叫科学传播局,职能类似于科普。它很早就开始推动科技资源文旅化,将隶属中科院的研究机构分门别类向社会开放,“中国天眼”就是典型案例。他们还创办“SELF格致论道”,组织科幻竞赛,实质性地进入科学文艺市场。中科院下属的自动化研究所更是与动画和装置艺术领域结合,成为“科学可视化”的代表机构。
国家科学图书馆也隶属中科院,主要职能是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同时也服务于科学交流和传播。出于后一个目标,该馆在2003年建立起“科学文化传播中心”,致力于组织多种形式的科学文化传播活动。
中科院还有一个自然科技史研究所,其研究领域触及到人文学术中的史学领域,但完全要从科技角度对历史进行重构。他们自办科技史展馆,并为各种科技史会展提供策划。
清华大学是国内顶尖的工科学府。早在1982年,他们就创办了艺术史专业。近三十年内,他们分别创办了绘画、雕塑、摄影、艺术科技等专业。结合清华大学的特点,这些专业要将高科技元素与传统艺术结合,在国内装置艺术和演艺科技方面处于领军地位,推出了“墨甲机器人”等集科技和艺术于一身的作品。
中国科技大学是中国科学界的顶尖学府。它的管理学院成立起科普产业研究所,大力支持科普产业研究所的建设与发展,目标是成为我国科普产业研究的思想库和智慧中心。他们所提的科普产业,很多内容与科学文艺重合。
中国科技大学所在的安徽省,也是国内最早提倡科普产业的省份之一。他们成立有科普产品工程研究中心,是国内首家集产、学、研、用为一体的省级科普研究中心。
航天科技是一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国航天器的主要研究机构。他们成立神舟传媒公司,制作特种电影、科幻动漫和纪录片,宣传航天文化。
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对于科技和人文的融合,科学界的动力远比文艺界要大,但是文艺界也非无所事事。文旅部下面就设置有文化科技司,力图将传统文化与科技结合。他们还有艺术科技研究所,建立专门的实验室,在沉浸式演出和虚拟动画等方面进行研究。理论上讲,这家研究所也算是科研机构。
此外,中国作协已经成立起科幻专业委员会,中国文联下属的电影家协会里也有类似组织。虽然规模和活动能力都没有科技界的相应机构大,但也算是有所起步。
创客大舞台回本章
创客(Mak-er)运动发源于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哥申菲尔德教授搞的“微观装配实验室”教学实验。他用装备简单的开放性实验室,让学生把自己的创意转化成产品。后来,这项教学实验发展成以创客空间为平台的运动。
最初,创客是以“微观装配实验室”为平台的民间创新活动。目前,全球已经有两千多座“微观装配实验室”,创客们通过会员制来共享这些资源。后来,中国借鉴创客运动推出“双创”。高校普遍成立大学生双创教育机构,而“创客空间”则成为一种商业地产模式而四处开花。
其实,创客概念诞生得晚,但创客类型的实践很早就有,世界第一本科幻杂志就是早期创客文化的体现。
雨果·根斯巴克20岁时从欧洲移民美国,24岁创办《现代电工学》杂志,以此为平台聚集一批发明爱好者。由于没有物质条件实现每个发明计划,他们就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畅谈自己的设想。根斯巴克还创作出小说《拉尔夫124C·41+》在杂志上连载,主要内容就是讨论未来可能会实现的发明创造。
由于这些讨论未来科技的作品很受欢迎,根斯巴克于1926年将杂志改名为《惊奇故事》,全部登载这类小说,并创造出“ science fiction ”(科幻)的概念。从根斯巴克的实践来看,这就是一次早期创客运动。根斯巴克相当于创客活动的“主理人”,发起话题并组织讨论。
创客强调发明要以用户为中心,以社会实践为舞台,而这恰恰是科幻作品的内容。当物质条件不够实现某个具体创意时,科幻创作能对它进行头脑实验。经过一段时间积累,有可能落地为现实中的科技。
直到六十年代,科幻都被视为一种描写发明创造的文学。早期科幻迷不在意作品的文学性,热衷于讨论发明创造的可行性。从创客角度来看,这就是在缺乏物理空间和生产工具时的自发创客活动。
如今,一个完整的创客空间包括办公研发、展示区、休闲空间和商业区等部分。国内有些图书馆也划出区域,打造成创客空间。这些实践说明,创客活动不同于专业研发,它更具备文化属性,是发明爱好者交流与沟通的舞台。
以深圳创客为例,他们的会费有八千多元。虽然大部分创客并不能研发出有商业价值的产品,但他们很享受创客活动本身。创客空间要设置“主理人”,他们会围绕特定主题召集创客,组织活动。于是,创客就成为集工作与休闲于一体的民间活动。
这种不看学术地位,没有绩效压力的民间自发活动,能成为很多科学文艺作品的展示平台。科幻小说无疑很适合在创客空间里介绍,那些描写能源、材料、机械、医学等各领域前沿动态的科学小说,也会在这里找到读者。小型TED演讲很符合创客属性,而创客空间自带的咖啡馆或者茶馆,则是这些活动的物理场所。
尴尬的协会回本章
要想成为中国作协会员,需要先加入中国作协的某个团体会员,再由这个团体推荐。2003年我加入天津作协后,便请他们向中国作协推荐。天津作协推荐了,但他们同时要推荐很多人,到我这里是否用力那就另当别论。
最初几年入不了,我认为是作品还不够,于是便埋头写作。一晃到了2019年,出版有几十本书,我仍然进不了中国作协。这时我已经意识到,通过地方作协推荐很难如愿。他们管理诗词曲赋这些传统文学,对科学文艺完全没概念。即使我经常给天津作协送样书,他们也不知道我写的是什么。
这一年我发现,中国科普作协也成为中国作协团体会员。我在2004年加入了这个协会,朋友中已经有人从这条渠道进入中国作协。于是我就改请科普作协推荐。本以为怎么也得连续推个几年才如愿,没想到第一年就成功了。
是的,出道以后,中国科普作协一直是我的“贵人”。二十多年来,我参加了他们的很多项目与活动。但是仍然要说,中国科普作协在中国作协里面名不正、言不顺。
中国作协团体会员有两类,一是地方作协,二是行业作协。都有哪些行业作协?下面是全名单:
石油作家是在宣传采油知识吗?电力作家是在讲解用电常识吗?金融作家是在推广存贷款业务吗?当然不是,他们都在用文学讲述本行业的人与事。唯独“科普”,本意是指文艺形式宣传科学知识。
理论上应该有一门“科学文学”,书写科学共同体里面的人与事。真正应该和冶金、水利、铁路这些作协并列的,则是“科学作家协会”。不用搜索,现实中还没有这个协会。
“科学文艺”概念不受重视,一个重要原因是它被“科普”概念覆盖掉。新中国之前,汉语里没有“科普”一词。1950年中华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成立,“科普”才作为一个缩写出现。1958年,该协会并入中国科协,而“科普”则独立出来成为惯用语。
1950年前没有“科普”这个词,但却有很多科普文字,它们应该叫什么呢?作者和编辑想了很多名称,科学散文、科学小品、科学童话就是这么来的。可以说,它们从文学角度给科普文字定位,并且都很准确。
当年建立科学文艺概念,既包括叙事的小说、影视和舞台剧,也包括宣传知识,并有文学色彩的科普作品。前者在中国迟迟没什么发展,后者则是国家行为,有经费和人员保障。特别是2002年颁布《科普法》,更有了法律保障。如果科学文艺仍以讲解知识为主,这个概念就没有必要再存在。
我说的这个矛盾,科普作协的朋友也很清楚。比如,他们下面有科幻文学专委会。甚至,一个“作家协会”还设置了科普影视专委会,还举办科学摄影展,组织科幻画大赛。
如果要理顺关系,首先应该对标中国文联,组织“科学文艺协会”,覆盖文学、影视、美术、音乐、雕塑等艺术领域。在它下面设置“科学文学协会”,吸纳以科学为内容创作小说、诗歌、散文的作家。由于科普文章基本是散文和杂文,在“科学文学协会”下面才应该有“科普作家协会”。
难道我在建议把中国科普作协降格吗?当然不是,虽然名称很窄,过去四十多年也只有它一直支持鼓励各种科学文艺创作。所以,我是建议以现有的中国科普作协为基础,打造那个包罗万象的“中国科学文艺家协会”!
出身传统媒体回本章
知识分子俗称“读书人”,在电气化普及前,图书出版占有压倒优势,直到今天,它仍是科学文艺的主力军。
中国科普出版社是这个领域的领军者,前面介绍的很多著作都由该社出版。它也是中国科技出版社,一家出版专业科技图书的出版社平行具备科普出版功能,在国内是普遍现象。不少专业社由于出版专业书,码洋巨大,发行渠道畅通,也纷纷开办科普编辑室。电子工业社、邮电出版社、北京理工出版社都有此类举措。
地方上的教育出版社和少儿出版社与科普高度相关,也纷纷开办科普编辑室,以科幻小说为主的科学文艺图书多由这些社出版。海洋出版社创办过《科幻海洋》,天津新蕾出版社曾经创办过《智慧树》,都是典型的科学文艺专刊。
电影在中国的影响力曾经远胜于今,而在当年,故事片之前要加映科教片,也形成了一批科教电影制片厂。领军机构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60年,最初主要拍摄“出粮食的影片”,即与日常生产生活接近,直接向观众提供知识技能的传统科普影片。后来,北京科影厂逐渐提高影视作品的艺术含量,拍摄出《宇宙与人》等具有文化内涵的新作品,制作内容开始向科学文艺转型。
北京科教片厂的经历也代表着很多兄弟单位,他们不满足于制作教科书式的科教电影,而是主动进行艺术探索。早在1983年,辽宁科教电影厂就拍摄出《天骄》,探索科学伦理,具有远远超前于时代的视野。
可惜,随着九十年代电影市场大滑坡,这些科教电影厂纷纷关门。北京科教片厂也成为中央电视台的科教中心。
广播在电气化时代曾经深入千家万户。早在1949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北平新华广播电影就开播了《通俗自然科学讲座》。1956年改版为《科学知识》,1988年又改版为《科学与社会》。从这些变迁中可以发现,节目逐渐由介绍知识本身,转向关注科技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有文化色彩。
可惜,广播前未能压倒出版和电影,后又被电视所取代。在电视最火的时代,中央电视台于2001年7月开播了CCTV10。最初综合了教、科、文各类题材。多次改版后,该频道加大对科学发现、科学知识普及、生产生活中的技术推广和科学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形成了《探索发现》、《地理·中国》、《创新无限》、《自然传奇》、《原来如此》、《我爱发明》、《科技人生》等多个品牌栏目。
在创办之初,频道策划方就将观众群基本定位在受教育程度较高、欣赏品位较高的知识阶层,这也是科技文化产业的主力消费群体。无论是制作水平还是市场份额来讲,CCTV——10虽然与国际水准还有不少距离,但已经是国内此类电视节目的龙头。
进军网络社区回本章
如今,网络是响当当的第一媒体,压倒了曾经起主导作用的出版、广播和影视,而国内的科学文艺恰恰起源于那些传统媒体。网络世界才是科学文艺的主导平台。
最早的科学网络社区是《中国科学报》创办的科学网。除了转发报上的内容,该网还为科学工作者开办博客,并设置专业门坎,保证在博客中发声的都是科技工作者。开办以来,科学网积累了大量科技工作者的文章,就科研方向、科研资金运用、科学伦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广度和深度远超过新闻报导的层次。
科学松鼠会是致力于在大众网络传播科学的非营利机构,成立于2008年4月,以自愿加盟的形式汇聚了一批青年科学传播爱好者,他们既受过科学专业训练,文字水平又很出众。果壳网则是大陆首家有风险投资进入的商业性科技文化网站,主要面向都市科技青年,以建立社交空间为主,提供负责任、有智趣的泛科技主题内容。果壳网在2010年由姬晓华创立,与他之前创办的科学松鼠会在运营上完全独立。
相比于科学网,果壳网门坎低,内容提供者多以青年学子为主。但它有鲜明的价值取向,参与了不少舆论焦点话题。
知乎网几乎与果壳网同时创立,由于采用开放注册,迅速在规模和融资上超越果壳网。按点击量计算,知乎已经跻身主流网站。虽然参与门坎同样较低,但知乎网专注于内容引导,使之成为“工业党”倾向的言论阵地。
中国科普网由中国科技部主管,是国内最早的国家级科普平台,现由《科普时报》社具体运营。该网重视科普产业化,以此为导向,他们介绍图书、影视、文旅、研学等各领域的科普实践,很多内容与科学文艺相关。其它网络平台还有安徽科协的“中国科普产业网”、北京科协的“蝌蚪五线谱”等。
有了科学网络社区这个大本营,科普人也向公共社交媒体进军,逐渐形成了一批”科普大V”。他们利用大众社交媒体的优势广泛内引外联。中国科技大学袁岚峰创办的“风云学会”,北京吴兴川创办的“科学公园”,都是基于网络形成的团体,已经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力。
一些个人科普账号已经成长为大V。抖音号“这不科学啊”拥有两千多万粉丝,个人账号“李永乐老师”有一千六百多万粉丝。微博号“科普君”有一千多万粉丝,星空摄影师叶梓颐的微博也有四百多万粉丝,各行各业都看到了这支力量,航天、军事等敏感行业都邀请这些民间科普大V参加科普活动。
传统科普平台也在大众社交网络上建立账号,扩大影响力。中国科协的“科普中国”,中科院的“中国科普博览”,科技部的“中国科普网”都注册有微博和抖音帐号,形成网络联动。
走向小资回本章
当叶永烈写作《论科学文艺》时,他居住的上海人均住房不到五平米,还没有空调。到了夏天,叶老师得光着膀子在屋里写作。另一位前辈卞毓麟当时在路灯下翻译阿西莫夫的科学文艺作品,边写字边轰蚊子。
那时他们不会想到,将来人们会在咖啡馆里谈论科学。
咖啡馆在西方向来是社交场所,也是文艺界聚会的场所。诞生在咖啡馆的世界名著不计其数,以至于国人听到咖啡馆,就与“小资”联系起来。不过,1998年有人在英国约克郡利兹市开办了世界首家科学咖啡馆。老板每两周邀请一位科学家就前沿话题发表演说,与听众互动。
这和传统咖啡馆给作家办读者见面会差不多,只是把谈话内容改成科学。时代变了,这家科学咖啡馆生意非常好,于是就坚持下来。2001年英国成立科学咖啡馆联盟,将这种经营形式推向世界。2003年,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将科学咖啡馆推介到中国。
同在上世纪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展“创客运动”。各国迅速效法,纷纷建立实体创客空间,而咖啡馆是这类空间的标配。虽然它们不以“科学咖啡馆”命名,但人们在这里交流的话题就是科技创新和创业。创客空间可以视为科学咖啡馆的另一个源头。
2005年6月,上海科协与《新民晚报》合作,创办“新民科学咖啡馆”。后来,北京、重庆、杭州等城市纷纷有科学咖啡馆创办。但新民科学咖啡馆在中国同行里面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
最初,它只是在科协办公楼营业的实体咖啡馆,后来成为品牌对外输出,在上海各地举办活动。2020年走出上海,进入长三角地区。主办方还将这些讲座集结成册,书名为《回味悠长——新民科学咖啡馆集萃》。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这个文章也太长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