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天文联会行星系统命名问题工作组(IAU 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5月15日公布,将木卫一(Io)的一个活火山口以中国古代太阳神(sun-god)命名为神羿(Shen Yi 的译音)。

命名是根据一本由曼弗·雷德勒克(Manfred Lurker)编著,由一间英国跨国出版商劳特利奇(Routledge)2015年4月29日再版的《诸神、女神与恶魔的辞典》(A Dictionary of Gods and Goddesses, Devils and Demons)。
内文有关神羿的说明翻译如下:
神羿是中国的太阳神(sun-god),从前称为「神射手」(divine archer)。 据说,天上有十个太阳,高温威胁着地球上的所有生命。 神羿击落了其中九个,成为剩下(太阳)的主人(lord)。 按照中国阴阳象征主义(男女互相对立又有关连)的原则之间,神羿兼具雄阳,而他的妻子嫦娥代表女阴。
可是中国古代找不到神羿是太阳神的直接说法,最早出现而最接近的是先秦两汉的《淮南子·本经训》第六段原文: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禽封豨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和先秦两汉的《山海经·海内经》第三十四段原文:
帝俊赐【羿】彤弓素矰,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
最早出现嫦娥是先秦两汉的《山海经 ·大荒西经》第三十段原文:
有女子方浴月。 帝俊妻【常羲】,生月十有二,此始浴之。
常羲是嫦娥的原本名称,后来《淮南子·覧冥训》第十二段原文:
譬若【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 何则? 不知不死之药所由生也。
记载嫦娥奔月故事,其中「姮」娥本作「恒」,即是常的意思,于是写为「常娥」再转变成「嫦娥」
似乎曼弗·雷德勒克将上述中国故事,认为「羿」是神仙,而翻译成为英文「神羿」,用他的妻子嫦娥串连成中国古代互相对立又具有联系的事物特征阴阳哲学观念。 不过在中国古代,太阳神,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中国的传统神话、原始信仰、民间信仰和宗教中的太阳神共有数字,他们分别是:羲和、日主、东君、太阳星君、金乌等,不存在将羿形容为太阳神的文献。
现时国内擅长考证的天文同好林景明正在向国际天文联会秘书泰妮尔·盖瑟(Tenielle Gaither)查询,如果证实引用错误,那么木卫一上 Shen Yi 的的中文名字就需要正名为「后羿」而非「神羿」了。
【图:称美国地质勘探局; 文:节译自国际天文联会行星系统命名问题工作组 2023年5月15日太阳系内天体命名公布; 新闻资讯由林景明提供】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