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是事物运动的基本属性和方式
一提运动,就难免使我们想起田径场那些“飞人”在笔直赛道上的短距离赛跑;运动员箭一般的速度和身姿即是对力和美的诠释,从而也给我们带来的是强烈地视觉冲击和愉悦享受。然而,这一切毕竟是短暂的,如若长距离赛跑,并要保持其观赏性,其还必须绕场进行。最能体现田径比赛意志的赛跑运动如此,在宇宙间,万事万物的运动也概莫如此(当然,也包括光的运动)。即,物质的一切运行轨迹,其所谓的直线运动都是暂时的,也可以说是相对的或是不存在的。只有螺旋再螺旋或循环再循环,才是事物运动的基本属性和方式。
在宇宙的大千世界中,螺旋运动应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质运动样式。大至有关的大型星系、恒星及行星系统,小至中子、质子、电子、光子等,甚至是支持生命系统存在的DNA分子,其无不都是以螺旋的方式在运动着或存在着。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在宇宙间,只要是有物质存在的地方,那里所表现出的都是螺旋运动;当然,我们可以把此螺旋运动状态看作是某种“漩涡”的存在。宇宙就是由这些大大小小的“漩涡”所构成的。由此,还可以进一步理解,在宇宙间,即没有任何事物的存在或运动是绝对的平直现象,即是光线也一样。
万事万物都在运动,而万事万物的运动也都是以螺旋的方式在进行着。那么,有没有静止呢?因为,道理很简单,没有静止何来运动!所以,在讨论运动之前,我们必须还要把静止这一概念先弄清楚。
一、对静止的理解
无疑,静止是存在的;即,是相对静止。如有关方面所说,所谓的静止,一是指物体在一定的空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二是指事物在某一方面的性质在一定时期内没有改变。即,静止不是绝对的静止,而是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所暂时处于的稳定或平衡状态。大凡哲学家对运动和静止都极为关注。黑格尔是这样理解运动与静止的,他说:“某物占据着它的位置,改变着它的位置,因而形成另一位置,但是,某物一如既往地占着它的位置,没有离开它的位置有三种不同的位置,即此刻的,要占据的以及被扬弃的,时间维度的消失过程停顿了。但同时只有一个位置,只有那些位置所包含的一种共同的东西,只有一切变化所包含的一种不变的东西,这就是直接按照其概念而存在的持久性,而这样的持久性就是运动。”应该说,黑格尔先生的这段话尽管颇为费解,但是,其所表述的物体“一如既往地占着它的位置”而“没有离开它的位置”就是静止,“形成另一种位置”并“存在的持久性”即是运动的“静动观”也还是明白的。即: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说到底,若没有绝对静止的存在,相对静止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其都会陷入二元悖论的泥潭。
那么,到底有没有绝对静止呢?我认为,绝对静止应该是存在的,其绝对静止物即是中子星和中子。
把中子的无极性自循环运动,视作是不运动或绝对静止应该还是说得过去的。因为,中子的这种运动只是其内部的一种自循环式的电荷“流动”,而其自身(整体)并没有产生位置移动。而中子又是作为永恒性质的终极物质而存在的;所以,相对原子、分子、分子团、行星、恒星等等这些中子所变幻出的物质而言,在所占据的主体地位和在大概率统计上,中子作为宇宙的“一极”或旋转,其存在即是处于绝对静止状态的。可是,如若把中子星视为是绝对静止物就困难得多;这是因为,无论怎么说,中子星都是处于激烈运动状态的。大家知道,中子星由大质量恒星的逐步“脱壳”而来。这也就是说,在恒星阶段,中子星作为大质量恒星的核,就已经开始在“孕育”了。其实,此种情况在小质量恒星那里也存在。比如,我们的太阳其自身就存在着较差性自转;即,太阳在赤道和两极的自转速度是不同的。可我认为,这也只能是表面现象,而真正引起较差自转的原因极有可能是其中心“中子核”的转动。这样,从内到外,由于极区和赤道所受到的作用力差别,太阳的较差自转也就产生了。
应该说,大质量恒星到中子星形成的过程,即是大质量恒星中的“中子核”的“自旋”由慢到快的过程。在恒星至大质量恒星这一阶段,由于恒星不断对行星的吸汲(即行星坠落于恒星),随着恒星质量的不断增大其“中子核”也在不断增大。这样,当大质量恒星的“中子核”达到一定标准(钱德拉塞卡极限)且产生一定速度的自旋时,大质量恒星即进入到红巨星和新星爆发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子核”的自旋速度进一步加快,从而一次次的把外壳甩掉(即新星爆发)。如此这般,所谓的中子星就形成了。无疑,这个已甩掉外壳的中子星,由于已没有了羁绊或负担,犹如冰上舞蹈演员的“缩身自旋”那样,其自旋速度会更快甚至可以达到极致。后来,由于中子星内部所产生的极大“挤拧”和高热高压作用,其核心的中子即被“碾碎”并成为了“气状物”的中微子,其便从中子星或脉冲星的两极喷射而出。这也就是有关方面所描述的脉冲星和“灯塔效应”的情形。那么,在此时,中子星或脉冲星极高速度的自旋是否意味着,中子星已是失去了位移运动呢?即,它就像一个悬浮在空中并做定位旋转的球体那样,已是“静止不动”了呢?我想,在极高速度旋转的前提下,中子星自身围绕其中心“不动点”的运动应该是存在的。那么,在此时,也就可以认为:与中子的静止一样,此时的中子星也可以说是“静止不动”的。因为,说到底,此时中子星的自旋并没有产生位置上的移动;当然,也更没有什么参照物可参照。
二、自转与自旋的区别
可以看出,无论是有关天体中心的“中子核”还是中子星也好,其自旋与我们通常所说的自转则是两个概念。自转是相对公转而言,其方向与公转的方向也总体一致。可自旋则不同,它是自身的旋转;更为重要的是,自旋并没有明显参照物的存在。所以,从原则来讲,自转应属宏观层面的天体运动并从属于公转的一种行为,其动力则来自于外力;如我们太阳系各行星的自转,其都是被太阳的引力所牵制那样。而自旋则属于物质微观层面的自成一体的旋转,其动力则是来自于物质的内力;比如,有关粒子自旋性质的存在等。并极有可能,其二者的旋转在方向上也相反。
但是,尽管如此,自转与自旋在恒星阶段以前也很难区分。因为,在星云带物质、小行星、矮行星的中心,其“中子核”并未形成。在行星中心,也许已有“中子核”的存在和自旋运动了;可是,由于量级不够的因素,该自旋亦不能称其为真正的自旋。所以,尽管在行星内部也可能存在着较差性质的自转,但是,其运动速度则十分缓慢。可在太阳的中心就大不一样了,那里极有可能已有较重“中子核”的存在。而这个“中子核”即是整个太阳系的重心,所以,在整个太阳系在宇宙深空的飞行中,该“中子核”在太阳中心产生自旋运动也就在情理之中。当然,若把该“中子核”,视作是整个太阳系公转运动力量的源泉或“发动机”也没有什么不可以。这样,在成为大质量恒星后,其有关天体中心“中子核”的自旋,显然就是一种高速度的自主行为了。
我认为,在宇宙间,有关天体的公转与自转关系,实则也是两种性质不同的运动。比如地球,由于其公转和自转都是由西向东,所以,一般认为,这两种旋转的力皆来自太阳。粗看起来,这应该不成问题,似乎也符合逻辑。可是,一旦把此种现象纳入到一种大体系中来观察或思考就不是那回事了。这里所说的大体系,主要是指从基本粒子、星云、行星、大质量恒星,直至到中子星形成这样一个过程。
首先,基本粒子的自旋是不能理解为自转的。因为,所谓的自转是围绕其质心的一种运动;可基本粒子的自旋则不是这样,它则是整体的旋转。即:在粒子状态下,基本粒子的自旋与其质量、电量一样皆是它的一种内在禀性。当然,还可以理解为,物质在中子态时是不运动的;可是,一旦成为其它粒子其就进入到了运动状态。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基本粒子的自旋行为看作是物质最为初始的运动,亦或是万物运动最为基本的内在驱动力或是“嬗动”。至于它的半整数自旋还是整数自旋,与所谓的费米子和玻色子到底是什么关系,由于太过专业,我们也只能是听凭有关方面的专家具体解释了。
如前所述,我曾主张有物质“创造时刻”的存在;并且,我初步认为,在星云的外围可能还存在着一个由基本粒子、有关射线、光子与中微子相互作用的物质的“创造时刻”地带。当然,该地带也应是氢与氦等初始元素互为结合成物质颗粒的地带。在这样的结合中,由于基本粒子的自旋作用,其物质颗粒也应该产生了初步的自旋运动。不过,在一开始,这种最为原始的“嬗动”应该是极度缓慢的;可是,由于太阳引力的轻微拉动作用,当有关物质颗粒在进入到星云地带后,其自转速度也相对有所加快。当然,有所加快的物质颗粒即是形成物质团块的基础。这样,随着太阳引力的逐步显现,有关物质团块即开始出现,其自转速度也在进一步提高。但是,请注意,此时物质团块的自转并不带有统一的方向性,而是一种呈自由性质的转动或飘动。后来,由于太阳引力的增强,在行星与星云之间,所谓的柯伊伯带天体及小行星即得以出现。
一颗小行星能不能最终成为一颗矮行星,与其是不是可以更快地成为一个球状体,或是其内部能否形成一个较大质量的鉄质核心关系极大。如果一颗小行星在初始形成过程中,其质量和裹挟力度都足够大且自转与恒星的自转方向也一致;那么,它就有资格成为一颗矮行星,从而就会作为候补队员加入到行星的行列中来,并开始围绕太阳产生较有规则的公转运动。如果不是这样,尤其是那些质量小且与恒星自转方向相反的小行星,其最终的命运只能是被解体,或是被矮行星或行星所“吞噬”。
矮行星,即是准行星;它是在对较大小行星及其它有关物质的进一步裹挟基础上形成的。矮行星的球状特征已比较明显,其自转速度也在进一步加快,从而也有了较为统一的方向性运动。当然,随着太阳引力进一步的拉动,矮行星自然就可以升格为一颗标准的行星。
可以这么说,从星云外由初始元素互为结合的物质颗粒带到柯伊伯天体带,其有关物质团块都不是有规则地围绕太阳在转动,而是一种以自转为主的自由运动。如果有公转,在靠近矮行星区域,其最多也是一种较差性质的公转运动。在这里,与有关天体以自转为主的自由运动相比,我们完全可以把矮行星或行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运动,看作是一种整合或编队的有规则运动。当然,就其整个过程来讲,这也意味着,太阳最终还是以其自身公转的力量而把周围有关天体或物质的自转力量给消灭或诋毁了。而这一点,在行星与太阳的关系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可以看出,从星云物质到太阳,是有关天体或物质自转运动的一个全过程。在该过程中,最初,有关物质的自转速度在矮行星阶段达到最快;可是,一旦进入到行星阶段,其自转速度将会逐步慢下来。比如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其自转周期是59天,而公转周期则是88天。这当然意味着,水星的自转速度已是极慢了;甚至,亦可以理解为是已经没有了自转行为。但是,请注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在从星云到太阳这个过程中,看起来物质的自转运动是从无到有的产生又从有到无的消灭了;可这并不等于说,自此,物质的自转行为就没有了。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意味着下一个过程的开始;物质的自转运动到了太阳那里即是一个新过程的开始。因为,即是太阳的力量再强大,其最终也不可能把物质所拥有的自旋秉性给消灭掉。
大家知道,太阳的自转周期在赤道处是约27天6小时,在纬度30°处是约28天4小时,在纬度60°处是 约30天19小时,在纬度75°处是约 31天19小时。可以看出,太阳由低纬度到高纬度,其是存在着较差自转运动的。虽然,该较差自转也只是它的表面现象,但我怀疑,在其核心处,那里也是在转动着的。即,可以这么认为,在大质量恒星向中子星演化的过程中,其核心既是收缩过程,也是自旋速度不断加快的过程。这样,在超新星爆发并甩掉外壳物质后,其核心具有高速度自旋的中子星即产生了出来。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超新星的爆发,视作是由于其核心中子星的高速度自旋而直接引起的结果。此时,甩掉外壳的中子星,其自旋速度还会进一步加快以至于达到极致。这样,随着中子星内部热值和压力的进一步增强,在极区即开始“喷射”气流状的物质——中微子;其后,所谓的脉冲星或“灯塔效应”也就出现了。
所以,基于以上情况,可否这么认为:自一个大质量恒星脱离主星序后,其核心区的转动就应是一种自旋性质的转动了。当然,我们还可以把该自旋理解为是宇宙物质的一种固有的秉性或自主行为。从表面看,大质量恒星核心区域的转动到和脉冲星极高速度的转动,与星云到恒星物质的自转运动并没有什么不同;可是,在其运动性质上二者显然不一样。前者体现的是物质对自身旋转的绝对“主导”,而后者所体现的则是对恒星公转运动的一种“臣服”。
大质量恒星脱离主星序并最终能够成为中子星的行为,是很值得重视的现象。此现象可否认为是,在星系中恒星已由小到大而“成熟”了呢?所以,这些“长大”的大质量恒星也就获得了成为中子星的资格并离开主星序行列。这有点像是,一个星系在把一颗颗恒星从小到大“培养长大”以后,就要把一颗颗“成熟”的恒星派发出去“自立门户”那样。从此,这些中子星便成为了一颗颗“种子”之星而遍布宇宙,从而生产出中微子并为创造“3K宇宙背景辐射”在做准备。当然,如果是这样,也就比较好理解中子星或脉冲星的一系列行为了。因为,它们必须要有高速度的自旋;否则,在宇宙空间,其沉重的质量是支持不住它们存在的。这样,也好让它们在高速度自旋下能够很快化为中微子去填充空间这个大“气泡”,从而支持宇宙物质的存在和循环运动。
三、公转运动与星系的形成
要谈有关天体的公转运动,恐怕还要先甄别一下天体与物质的关系。
应该说,在宇宙间,所有的天体现象都是由中子或中微子类的物质所构成的,甚至也包括空间。天体是物质的集合,物质只是天体的组成部分。天体在一定层面上代表的是整体,而物质则代表的是个体。关于这一点,与所谓的共性与个性或量性与质性类似。所以,从哲学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把物质的自旋行为理解为是对“质”或向心力的一种追求,而把天体的公转运动看作是物质“量”的汇聚或是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也就是说,物质的自旋或自转无疑与天体的公转运动是相矛盾着的。
与物质的自转和自旋运动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样,其有关天体的公转运动也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前面,我们在介绍自转运动时曾谈到过,真正意义上的天体公转运动应是从行星围绕太阳有规则的运动开始的。其后,即是太阳这个恒星星系在总目标上围绕银河系的公转运动。当然,对于这样一种汇聚性质的运动,我们也可以把其视作是一个大型星系对小型星系的兼并甚至是吞噬过程。
目前,有关方面把星系主要分为三类:一是椭圆星系;二是螺旋星系;三是不规则星系。其实,我认为,漩涡星系也应是一类重要的天体现象;而且,极有可能还是星系演化的最高形式。即,从大尺度来讲,螺旋星系是在不规则星系的基础上而形成,椭圆星系是在螺旋星系的基础上而形成,而漩涡星系又是在椭圆星系的基础上而形成。从不规则到规则,从散乱到统一,是万事万物运动的基本趋向。在星系这个层面上,物质所体现出的趋向性也很明显。相对而言,不规则星系即是一种散乱星系(注:如同太阳系边缘物质的散乱一样)。但是,随着公转运动的初步形成,不规则星系的中心或重心即初步形成,其内聚力量也在增强。这样,其公转速度相应也会加快;所以,螺旋状的星系即在此基础上得以形成。再后,同理,椭圆星系和漩涡星系也就形成了。
不难看出,从不规则星系到漩涡星系的形成,既是有关天体公转运动的起点和终点,又是由散乱天体到“圆形天体”过渡的一个过程。而这一点,又与物质的自旋是始于太阳核心(注:不仅在恒星核心,可能在行星的核心也已开始有自转运动了)又结束于脉冲星那样,其在机制或道理上应是相同的。不过,其结果则完全相反。显然,物质的自旋运动,其速度是由慢到快,而有关天体的公转速度则是由快到慢。但值得一提的是,无论快与慢,它们所追求的目的似乎都一样,即,它们所追求的都是一个“圆”的运动。只不过,物质自旋运动所追求的是一个实心圆——中子星;而天体的公转运动则追求的是一个空心圆,从而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重心”罢了。
那么,在小星系演化到大型星系并最终成为一个漩涡星系的“圆形天体”后,其是否就意味着星系演化的终结呢?否。在大型漩涡星系成为“圆形天体”后,其演化并没有结束。只不过,以此为标志,其演化形式或内容已同前大不一样了。此时,随着公转运动的基本结束,在其中心强烈的内吸作用条件下,“圆形天体”即开始了朝向中心区域的坍塌活动。这种情况可能就是黑洞形成的真正原因。后来,随着漩涡星系的“圆形天体”进一步向内的缩合,类星体就出现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类星体就是一个升级版的黑洞;当然,它也是一个更为接近死亡的星系。
所以,从根本上理解,无论是天体的公转还是物质的自转行为,其实质都是一种螺旋运动。即,在这里,可以把“圆形天体”的形成看作是不运动,或是一种最高级别的平衡与稳定。这正如一颗脉冲星基本没有位移却有极高速度的自转,及已基本停止了公转运动且已是一个标准圆的漩涡星系那样。这也意味着,除去星系演化过程两端的“不运动”(即没有明显的位移)天体外,在其过程中间,无论是任何天体或物质都是在运动着的;而运动着的天体或物质,无论是从内在秉性还是从外部表现形式来看都是典型的螺旋运动。基本粒子自旋的角动量是螺旋,原子颗粒物质化合为分子及成为物质团块的过程是螺旋,小行星与矮行星对物质团块的裹挟过程是螺旋;当然,太阳对行星的吸引方式也是螺旋。当物质以“物”和螺旋形式从外部“坠落”于太阳后,物质的运动即是发生在天体内部“质”的一种运动。可是,尽管如此,在有关天体内部的高热高压条件下,该运动也还是在其中心最初的螺旋“嬗动”基础上,进而逐步从螺旋运动发展为脉冲星极高速度的自旋运动。当然,不言而喻,从小型星系到大型星系的演化更是一种典型的螺旋运动。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有关天体的自转行为看作是物质“质”的一种运动,而把有关天体的公转行为看作是物质的“量”的一种运动。“质”的运动发生在物质内部,以形成最为“质”性的物质——中子星为目的,而“量”的运动则体现在物质外部,以最终成为某种星系或能量为目的。
四、运动的过程性、目的性及不可逆性
所谓的过程性,即意味着天体物质的运动犹如我们在田径场的赛跑那样也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就物质而言,从星云的物质颗粒、物质团、小行星、矮行星、行星到大质量恒星的汇聚,再到中子星、脉冲星的形成,这一系列的演化就是一个过程。
过程性即意味着目的性。即,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是有目的的,绝无盲目的运动;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宇宙绝不“掷骰子”。其天体或物质运动的过程性和体系性,即可以说明这一点。那么,运动着的万事万物所追求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说来很简单,那就是平衡与稳定。
从大质量恒星中心的螺旋“嬗动”到中子星的高速自旋,物质所追求的是一种平衡。即,在较高速度自旋前提下,物体是不会发生前后左右的位置移动的,有的只是上下位置的移动。从中子星到脉冲星的过渡可能就是这样。有着极高自旋速度的中子星即是体现着上与下的一种运动,而在到演化为脉冲星这个不太大的距离内,其最具质量的“中子团”随着中微子气体物质的释放也就消亡了。消亡即是“无”或为“负”;这样看来,该体系所追求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从另一个体系看,小型星系到漩涡星系的形成,直至黑洞及类星体的消亡过程即是“有”或“正”。因为,该体系并不像中子星的形成那样是从大到小,它则是由小到大。比如,同是终极天体,类星体不知要比中子星还有大多少倍。在这个过程中,该体系所创造的即是各类天体现象。存在即是“有”;当然,也可以把类星体强烈的射电现象理解为是“正”。在这里,我们也可以把该体系所追求的目的视为是“有”或“正”。
“有”与“无”,即是天体与物质在宇宙时空中的大交换;“正”与“负”则是天体与物质的能量大对接。宇宙正是在这种“有”与“无”的时空大交换及“正”与“负”的能量大对接中,才最终能够得以保持其总体面貌的平衡与稳定。
运动既然具有过程性和目的性,那么,不可逆也是其基本属性。所谓的不可逆,即是说,物质也好,天体也好,只要不是中子或中子星,它就会一直保持着运动状态,并一直到能够成为中子或中子星为止。
五、运动的体系性及纵横性
在宇宙间,公转和自转行为既是天体和物质的不同运动过程,也可分属两个体系。一个是物质的自转或自旋体系,一个是天体的公转体系。自转或自旋体系显然是指星云物质到中子星的形成,直至脉冲星的最后消亡;公转体系则是指从小型星系到漩涡星系的形成,直至黑洞及类星体的消亡。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两种体系绝不是并列关系,而是一种事物的两个方面;只不过是此强彼弱与否罢了。
显然,从运动性质而言,天体也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类星体类天体;二是,中子星类天体。那么,从坐标上来看,这两种天体在运动的方向上也是不同的;一种为纵向性质的运动,一种则为横向性质运动。在恒星阶段(以太阳系为例),它所体现的纵向即是朝“向点”的飞行,而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则是一种横向的“盘式”运动。可是,当一颗恒星不能成为大质量恒星时,它的命运只能是随大流式的横向运动;即,是随有关星系的“盘式”运动。而在其成为大质量恒星后,它就有资格成为中子星和脉冲星。这样,其高速度的自旋运动即是一种纵向性质的运动。此时,中子星的自旋行为即可以认为是,其已“跳出”或“逃出”了有关星系引力的一种“独立门户”行为。
运动的纵横性,也可以认为是物质或天体运动所表现出的纵向或横向之力。比如,反映在我们地球的赤道,太阳对其的引力即是一种横向之力;而反映在南北极,其随太阳系一起运动的“向点”运动即是纵向之力。并且,我初步认为,太阳对地球的横向引力应是“光热”性质的力量,其“向点”对地球南北极所产生的纵向之力应是带有“磁吸汲”性质的力量。而这种“磁吸汲”,正是地球及整个太阳系飞往“向点”的推动之力。
六、运动的摆动性
所有的运动都不是直线运动,其中也包括光线。光的运动,可以认为是最大程度的直线运动,但也不意味着完全是。比如,在它脱离某种发光体及被某种黑体事件吸收时,其就不是直线运动,而是有着一定“弯曲”度的。再者,光子与光子之间也是呈螺旋或波状在运动。
相对于中子和中子星的“不运动”外,万物都在运动;并且,万物运动的方式都是螺旋。在有关物质或天体的螺旋运动中,摆动也是其基本属性和普遍存在的前进方式。一般来讲,运动较慢的物体,其摆动幅度较大。比如,人在拥挤的人群中及企鹅的移动,都是靠摆动上半部分躯干才得以前行的;而在奔跑起来后,其摆动的幅度和频率就大为减小了。地球围绕太阳的公转运动虽然比我们人类的运动快得多,但是,从整个物质或天体系统来讲,它的运动速度也还是慢得多。所以,在一年中,它围绕太阳只摆动两次,即,冬至日和夏至日。人和天体的运动如此,就连我们人类的社会运动也概莫如此,其都是在摆动中前进的。
这也就是说,在事物的运动方向确定以后,所谓的摆动幅度都是体现在左、中、右三点的;即,不能过左或过右,其最终都要回到“中”这个质点上去。如果过左或过右,即意味着其中心的质点已无力控制事物有规则的向前运动了。这样,事物就有被毁灭的可能。物质的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磁电运动如此,人的运动和社会运动亦如此。
时间,是事物运动规律之节点
我们常常把时间和空间联系在一起,谓之时空,这显然是正确的。因为没有时间的“刻度”作用,我们是无法得知实体与实体之间的距离或关系的。比如,在小学期间,我们所学习的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距离等。可是,在我看来,时间与空间的联系并不是很大,它只不过是我们人类根据自己的需要,以时间为“工具”来度量空间罢了。我认为,在时间的本质意义上来讲,它似乎与运动的关系显得更为密切或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围绕时间与运动的关系进行讨论。
一、对时间的认知
对于我们人类来说,除了能保证自己的安全生存,再没有比对时间的关注和利用更为重要的事了。记得20多岁时,我就演算过用3万天除以365天这道题,其结果是82年零70天。显然,我是在计算我们一般人所能存活的时间;即:我们人类看似漫长的人生,其实只有3万天左右。当我把这件事讲给我的同事和朋友时,他们和我当时算出该结果时的反应一样,都是既吃惊又感叹;难道,人生竟是如此的短暂吗?是的,3万天是什么概念呢?它即是地球自转了3万圈,也就是围绕太阳公转82圈多这么一点时间。所以,时间与一个人的命运紧紧相连联。当然,也正因为如此,作为有着丰富思想和高度智慧的人类来说对时间的关注和重视也由来已久,其突出的表现就是对古老历法的制定和对授时的规定等等。显而易见,在今天的高科技时代,时间的价值和作用更是不言而喻,它正在成为一种“刚性”工具或载体,从而担当着“凝聚”全人类的重大责任和使命。
说到底,我们人类关注时间的目的,还是关注我们人自身的生存。既然我们人类已发现了时间的奥秘,那么,我们就毫不犹豫地去利用它。比如,我们可以利用四季去播种与收获,可以把时间当作一个参量来计算速度或距离,可以由地球的一年,进而创造出“光年”的概念以便度量宇宙空间等等。
所以,很自然,我们把时间与空间也联系在了一起,谓之时空。目前,时空二字在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已经逐步成为了一种时尚的观念;即,所谓的时空观。
如上所述,这种把时间与空间并列的观念,应该是有其道理的。因为,如果没有对时间的认知或确认,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判定出事物与空间的关系及存在状态的。也就是说,如若没有时间概念,我们人类对世界及宇宙事物的认知压根就无从谈起。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时间又属于人类智力和思维的范畴。当然,正是由于其高度客观性和主观性性的并存,时间概念如同空间概念一样,其在表述上也较为混乱。
有的说,时间是用以描述物质运动或事件发生过程的一个参数;有的说,时间是独立于物体及其运动的一种存在;还有的说,时间是思维对物质运动过程的分割、划分。《辞海》对时间的释义是:“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或指它的某一点。以地球自转一周24小时为根据”。爱因斯坦则把时间和空间看作是“人们认知的一种错觉”。我认为,这些对时间概念的表述,虽各有各的道理,但在其外延及内涵的本质把握上显然都不够概括和精炼。同时,我还认为,时间概念之所以如此混乱也与“大爆炸”理论有着重大关系。
“大爆炸”理论的实质,是一个为宇宙“立传”的问题;即,说到底,它是关系到宇宙生与死的一个重大问题。因为,在“大爆炸”理论的创始者看来,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生有死,我们人类也有生有死;难道,宇宙就没有生死吗?如果宇宙没有了开始和结束,那么,地球从何而来,我们人类又从何而来呢?所以,“大爆炸”必须令宇宙诞生,否则,一切将无从谈起。于是,在这样的为宇宙创生的思想背景下,那个神秘的“奇点”即被创人为造了出来。当然,随着“奇点”的诞生,宇宙及时间也就随之从无到有降生了。据说,经过有关方面的计算,宇宙的年龄现在已是137亿岁。这也就是说,如果是光的话,从“奇点”“大爆炸”到如今,宇宙物质已在空间平直地运行了137亿光年这么长的距离。显然,在这里,时间要素是同“奇点”捆绑在一起的,其都存在人为的设置或是强加于的痕迹。
当然,“大爆炸”理论还涉及到宇宙物质运动的真相问题。照“大爆炸”理论,宇宙物质应是一种平直性质的运动。然而,在宇宙间,任何物质的运动都不是平直的(包括光)。所谓的平直观念,皆来自自古至今我们人类对“天圆地方”思想的固守及认知。而该认知,无疑与事物的真实面貌相去甚远。所以,与事物的运动一样时间也不应是平直的。这也就是说,正像宇宙和任何物质都不能被人为创造那样,时间也是断然不能够凭空创造的。可是,就在这个涉及人类最为基础问题的认知上,当时最具权威的天文界人士,在一开始就为我们后人设置了一个颇为怪异的平直宇宙及时间框框。那么,这样一来,就像事物的存在已失去基准点那样,我们对时间概念的认知压根儿就无处立足;所以,有关方面或人士对时间概念的表述不够贴切也就不难理解。
二、霍金与《时间简史》
谈时间,还不得不提一个人和一本书。这个人就是被誉为“宇宙之王”的当代著名科学家——霍金;这本书就是由霍金所著的《时间简史》。在该书中,霍金先生除了对时间及宇宙真谛的高度关注外,他还对“统一理论”的诞生寄予了极大希望。但即使是这样,他也依然没能摆脱对宇宙“大爆炸”和“奇点”的依赖。他说:“按照广义相对论,宇宙在过去某一时刻肯定有一个具有无限密度的状态,亦即大爆炸,这是时间有效起始。类似地,如果整个宇宙塌缩,在将来必有另一个无限密度的状态,亦即大挤压,这是时间的终结”。
不过,尽管如此,霍金毕竟还是指出了黑洞奇点(注:黑洞奇点与“大爆炸”的“奇点”是有区别的)的存在。这样,相对而言,他也就给最初的“大爆炸”的“奇点”和“单一方向的时间之箭”松了绑。所以,在《时间简史》的结尾处,他急切地盼望和呼吁“统一理论”的问世,并对当代哲学的衰落提出了批评。他不无感慨地说:“迄今为止,大部分科学家太忙于发展描述宇宙为何物的理论,以至于没工夫问为什么。另一方面,以寻根究底为己任的哲学家跟不上科学理论的进步。18世纪,哲学家把包括科学在内的整个人类知识当作他们的领域,并讨论宇宙有无开端的问题。然而,19世纪和20 世纪,对哲学家或除了少数专家以外的任何人来说,科学变得过于专业化和数学化了。哲学家把他们的质疑范围缩小到如此程度,以至于连维特根斯坦,这位20世纪最著名的哲学家都说道:‘哲学余下的任务仅是语言分析’。这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伟大哲学传统的何等的堕落啊!”
“哲学余下的任务仅是语言分析”;每当读到霍金先生以上这些文字时,我总是在想,如果一个科学家同时还是一位哲学家(即科技加思想)那该多好。比如,像过去的亚里士多德、康德等这些大师,他们都是集物理(或数学)和哲学学问于一身的人;所以,他们也能够创造出了属于他们那个时代的辉煌并深深地影响着后人。可到了近现代,科学与哲学好像已是彻底分家再也没有了联系似的。殊不知,科学与哲学的相互脱离,对其双方都是深深地伤害。我们人类对科学事业的追求即是对真理的追求,绝不能是除了发现还是发现。发现某种现象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正像霍金先生所指出的那样是要更多的去问为什么。不过,值得欣喜的是,一些有思想的科学巨匠似乎已经经注意到了这一点。如爱因斯坦、霍金等,他们最终还是把对宇宙和时间真谛的认知都寄托在了“统一理论”的诞生上。
三、时间与运动的关系
关于时间,亚里士多德是把它和运动一起来考察的。他说:“运动都占有时间”,“时间既不是运动,又不能脱离运动”,时间“是使运动成为可以计数的东西”。无疑,亚里士多德把时间是与运动联系在一起的看法是正确的;即,没有运动就没有时间。可尽管这样也不难看出,亚里士多德对时间与运动关系的认知依然有所欠缺;或者说,他在对时间真谛的认知依然不到位。那么,亚里士多德所欠缺的到底是什么呢?我认为,他的缺憾主要是表现在对运动和时间的平行认知上。即,在亚里士多德那里,时间“虽不能脱离运动”,但其功能和作用也只能是“计数”。而“计数”则完全属于人的智慧范畴,这样,他就把时间的客观性给轻易抹掉了。固然,时间的“计数”功能是存在;但“计数”功能,说到底也只是我们人类的一种“工具”而已,其并不是时间自身的本质内涵。
显然,作为一种平行存在的认知,如把时间和运动分离开来,是不能够把时间与运动关系的真谛表现出来的;同时,也不是其真相。在这里,重要的是交叉与“捆绑”,即,是时间与运动的有机结合。所谓的交叉与“捆绑”,即是说,在认知上,时间与运动是平行或相伴而行的;但更为重要的是,还要认识到二者还存在着“交叉”。所以,我们只有把时间与运动既平行又“交叉”的真相弄清楚了,才能把时间的真谛予以破解。
既然时间与运动紧密相连,那么,运动的有关属性也自然是时间的属性。比如,我们在上篇文章中所涉及到的,运动的过程性、不可逆性和摆动性等。无疑,这几种运动的基本属性在时间那里也存在着。
如时间的过程性。
时间的过程性即意味着,时间与物质或有关天体的运动一样,都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这就是说,时间伴随着物质或有关天体的运动并不是永久存在的。从单质物质的生成及星云物质的相聚,到大质量恒星直至中子星、脉冲星的形成,既是物质运动的一个过程也是其全部时间。在这个极为漫长的时间过程中,物质用时间换回的是空间,从而也就完成了物质从“有”到“无”的大切换。这无疑也意味着,此过程的消失即是时间的消失。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运动和时间也是分段或分层而存在的;这也就是所谓的时间段吧。比如,单质物质、星云、小行星、行星及大质量恒星,它们在这个过程中都有其自身的时间段。当然,也正是由于其各时间段的存在,才链接起了从星云到中子星形成这个长之又长的时间链条。所以,从这个意义理解,时间又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刻度或“记号”,或是物质运动过程中的组成部分。
应该说,生命与物质的存在一样,也是有着其自身的时间段的。但是,我们人类毕竟是地球的产物;无论怎么说,我们人类的存在都不会超过地球存在的时间段。恐龙及其它有关生命种群的灭绝即是例证。一个人生命的终结,就意味着是其生命运动机能的消失;对于这个人来说,它也就不存在时间了。可是,生命毕竟是一种物质,而物质是不灭的;并且,某种物质也都是“统一物质”——中子的某种变幻形式。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理解,那个失去生命的人的“某种物质”也还存在并运动着,只不过是该“某种物质”的运动和时间已不在属于那个人罢了。所以说,万事万物的存在都分属在某个时间段里。
当然,这意味着还有“绝对时间”和“相对时间”概念的存在。所谓“绝对时间”即是指从物质的“创造时刻”起,从第一个中子的形成并继而形成单质元素、化合元素、分子团、小行星、行星、恒星直至星系、中子星,并被泯灭为中微子或有关射线这么一个过程。而“相对时间”则是该过程中某种物质或天体从生成到泯灭的时间。比如,地球从生成到坠落于太阳的时间,以及恐龙从诞生到灭绝的过程等就属于“相对时间”。
无疑,时间与物质的运动一样,其不可逆性和摆动性都是一种客观存在。对此,上文已有涉及,在这里就不重复讨论了。下面,结合有关运动,着重探讨一下时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的问题。
四、时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
我想,只要承认宇宙物质或天体及万事万物都在运动,只要承认所有运动都不是平直运动是螺旋运动,只要承认除中子和中子星外物质都没有绝对静止;那么,所谓时间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认为:与其它宇宙的重大事件一样,对于时间,我们主要存在的还是认知问题,而时间的客观性与主观性即是该问题的焦点。
所谓时间的客观性,即是指时间的真实存在;即,它同宇宙及物质的运动一样都是不可能够被我们人类所创造的。所谓时间的主观性,即是指我们人类对其的认知或反映。当然,该认知或反映理应属于我们人类的思维范畴。时间的客观性有着丰富内容。比如: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天,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是一年,还有元素的半衰期等等。然而,对这些现象的认知,就是一件颇显复杂的事情。即,这些现象是孤立的存在还是作为一个整体的部分存在,是分离的运动还是有机联系的一种运动过程。如果是一个过程即有始有终;那么,这就意味着,事物运动的起点在哪里终点又是在哪里等等一系列问题。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在讨论运动时,对这些问题已有初步回答,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在我看来,所谓的客观性即是“物性”,主观性即是“人性”;而我们人类往往总是把“物性”与“人性”当作对立面来认识。其实,我们人类如果能够放弃自己所谓高贵的“身份”与“物”看齐,并把其纳入到宇宙物质演化的洪流中去认识我们人自身的存在,其所谓的客观性与主观性也就不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我认为,重要的是存在与发现。不管怎么说,时间的客观存在最终还是被我们聪明的人类初步发现了。在这里,与其说我们对一分一秒、一天一年等时间概念的认知是对事物“量”的一种单位界定的话,倒不如说是我们人类对于某种事物运动规律或周期性的发现或利用。比如:地球的自转周期即是我们对“一天”的发现;月球围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即是对 “一月”的发现;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即是对“一年”的发现等等。当然,为了便于使用或更为精确,我们又把“一天”分为了24小时或若干分、秒和毫秒。再者,为了能够在更大尺度上描述事物的存在及运动状态,我们甚至不惜还提出了“光年”的概念等等。所以说,在生物界,只有具备高度智慧和思维的人类才有时间概念,并还会主动地迎奉它,从而拿它来为我们服务。比如,我们的计时行为,就是一种充满着高度理智的主动行为。因为,我们显然是把时间当作工具来看待或使用的。而这一点,与其它动物对时间本能的被动反应则有着本质区别。
五、时间在事物运动规律中的节点性质
时间的工具性作用对于我们人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即,时间已成为了我们人类所特有的认知事物的一种参数。工具性即哲学性,所以,时间的哲学意义也十分突出。哲学,当是对宇宙及我们人类自身存在的最为本真面貌或意义的探讨。可是,面对偌大的宇宙及颇为复杂的人自身,要想把这一“终极问题”弄明白,我们必须是对其规律性的实质进行发现和应用,而时间作为一种工具或参数,在对于我们认知事物运动规律方面,其意义和作用则不可取代或独一无二。
那么,什么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呢?
首先说“规律”二字。目前,对规律的哲学释义是:“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联系,决定着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向”。这样的解释,无疑是对规律内涵及本质意义的一种概括,因而也是比较准确的。但是,我认为,此解释依然显得不够精炼。在我看来,规律二字的字面意义就足可以说明问题。“规”为规则,“律”为律动;所谓的规律,即是指事物在运动或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有规则的律动。规律与本质是同等概念;规律是客观存在,它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不管你承认不承认,规律总是以其必然性在起着决定作用。
事实上,所谓的规律,也可以认为是我们所苦苦追寻的真理;即,规律性等同真理性。
真理是什么?这是一个十分重大的命题;因而,探求真理的存在也已成为了我们人类的最高目标。现今,真理的概念被有关方面定义为“与事实或实在相一致”。看得出:这句话的含义是,所谓的真理只是与“事实或实在的相一致”的时候才是真理,而与其不一致的时候即不是真理。就逻辑而言,那就是:“事实”与“实在”等于真理。真没想到,此等高尚且有内涵的一个命题却被解释得这样俗不可耐。这不等于什么也没说又是什么!事实或实在相一致是真理;那么,事实或实在是什么?事实或实在的判定标准是什么?从而又是怎么相一致的?这无异于是说,事实或实在就是真理;你说一致就是一致,你说不一致就是不一致。这样,真理就成为了主观所需要的一种东西,而不是一种客观存在了。
那么,真理的概念该如何表述呢?
我以为,在对真理的认知上,我们必须拚弃“自我”的因素,从而把着眼点放在宇宙或大自然之中来看待。“真”皆是宇宙或大自然之本真,“理”皆为宇宙或大自然之运动或存在的规律。而这种本真和规律又行贯宇宙,它应是开启宇宙万物之门的一把金钥匙,从而必须具有普适性思想价值。即,真理是宇宙本真面貌及万事万物运动规律统一之体现。把真理看作是万事万物运动规律的体现,应该没有问题;但是,为什么要把真理同时也看作是宇宙本真面貌的一种体现呢?皆因为,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一定是建立在宇宙本真面貌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失去了宇宙面貌这个基本前提本,万事万物的运动规律也就失去了支撑或联系之点。那么,其运动规律也就不可能得到统一发现,从而也就别谈对真理的发现了。所以,这里还存在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问题。这也意味着,宇宙本真面貌的存在即是绝对真理的存在。在这里,斗胆认为,我所主张的“统一物质”——中子的存在和运动规律即是绝对真理;而万事万物自身所存在的运动规律则是相对真理,其都涵盖于绝对真理之中。即,只有这样,其才能够得到统一的根本性解释或说明。
大家知道,万事万物都是在运动或发展着的,而万事万物的运动或发展又都存在着其自身有规则的律动。从大的说,地球自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为一天,地球围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周期为一年是有规则的律动,太阳系奔向“向点”的螺旋运动,以及银河系的螺旋运动都是有规则的律动。从小的说,所有元素的分裂或衰变周期,所有生命细胞的分裂周期也都是有规则的律动。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把呈周期性出现的天或年,视作是地球运动过程中的时间单位,亦或是其运动规律的节点。
运动的节点性,是我们认知事物运动规律的重要标识;同时,也是我们认识事物运动规律的重要“窗口”或“阶梯”。这也就是说,在求知事物运动规律或真理的道路上,只要注重节点意识,并善于运用联系的、运动的观点来看待问题,我们即完全可以做到见微知著,从而达到对事物运动规律或真理的整体认知和掌控。
当然,运动规律节点性的存在,即意味着万事万物的运动都不是平直运动,而都是宇宙互为套叠式的螺旋运动;并且,此螺旋运动永远都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从不规则圆(如椭圆)向规则圆逐步演化的一种运动。那么,既然运动的性质是互为套叠的螺旋并永不封闭,其有关天体自身的运动与来自外力的运动,其间必然存在着一个力的交叉点或联系点。这样,这个所谓力的交叉点或联系点,即可以认为是事物运动规律的节点。比如,行星在围绕恒星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进动”现象,就是恒星公转之力与行星自转之力互为交叉或联系最为紧密的力点。当然,恒星的公转之力永远大于行星的自转之力。这样,在表面上看起来并不起眼的有关行星的进动现象,其实质就是有关行星向恒星进一步靠近的距离或是时间之节点。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由于距离太阳最近的缘故,水星的进动值最大。长期以来,围绕水星的进动问题,有关方面终于在计算上接近了水星进动的观测值。可是,水星为什么会产生进动现象依然是问题的核心;而对于这个核心问题,恐怕怎么也不是通过“计算”就能解决得了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把其纳入到水星运动的规律体系中去认知方能有所建树;即,通过对水星进动这个运动规律节点的认知,我们才能最终弄明白水星进动的实质意义。否则,依现在的研究方向,太阳是太阳,水星是水星,运动是运动,进动是进动,这些要素都是一种孤立存在的话,那么,我们怎么也实现不了在天文学方面的重大突破,从而也发现不了其规律。实际上,我们只有注重对运动规律节点的发现和研究,根据对水星进动节点的观察和对比,我们即可以推断出,在若干年后,水星必将最终会“坠落”太阳这一残酷事实。
水星运动有其自身的节点,万事万物的运动都有其自身的节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节点,并把其众多事物运动的节点相联系并纳入到一个大的逻辑体系中来认知;那么,看似无比神秘的万事万物运动的总规律,终究都会大白于天下。因为,所谓时间的节点,其实就是万事万物运动规律之体现!
太阳的本来面目是“黑子”
我们认知宇宙面貌也好,认知物质的存在和运动也好,甚至是认知时间的真谛也好,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我们人类到底来自何方的问题。所以,关于太阳的事情是怎么也绕不开的一个话题。应该说,没有太阳,可能还会有地球的存在;但是,我们人类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因为,太阳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其地位与地球同等重要。毫无疑问,是它们的共同合作才在地球表层创造出了万千生命现象及你我。
可是,对于能够赋予我们生命的太阳,我们对它的了解又有多少呢?大家都知道,太阳光亮无比;人们把太阳大都看作是温暖美好的化身,并常常以红太阳的美誉称呼它。可是,如果说太阳是黑色的你会相信吗?你该不会认为,这岂不就是颠倒黑白吗!其实,太阳实在是一个欺骗我们眼球的魔术大师;在光明外衣下,它实则是一个完全黑暗的世界。即,黑色才是它的本来面目。
有关方面把太阳从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并说,光球层位于对流层之外,属于太阳大气层中的最低层或最里层。这样的划分或认知无疑是对的。可是,有关方面在对光球的描述上则存在着问题。
大家知道,在光球上有许多像一颗颗米粒似的斑点结构的存在,该结构则被谓之“米粒组织”。该“米粒组织”极不稳定,一般持续时间仅为5-10分钟,其温度要比光球的平均温度高出300-400℃。目前,有关方面把“米粒组织”看作是光球表面一种几近“漂浮”性质的东西,其形成与光球下面气体的剧烈对流有关。而事实是,所谓的“米粒组织”并不是“漂浮”在光球层表面的一个个“米粒”,而是一个个柱状体结构并呈纵状贯通对流层。这也就是说,实际上,整个光球层都是由这些“米粒”柱状体结构所组成,并是覆盖在对流层之上的。所以,正是由于对“米粒组织”的观察失准,有关方面对太阳“黑子”的描述或解释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即,他们把“黑子”看作是了光球层上的一个个巨大气流旋涡;当然,这些气流旋涡又都是“漂浮”在“米粒组织”之上的。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为11.2年;它是太阳活动的重要迹象,并对地球及我们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着重大影响。因此,对“黑子”现象的研究,一直是当今全球天文学界的重要前沿课题。但是,对于“黑子”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天文学家们至今也还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他们推测,“黑子”的形成,可能是太阳表面某片区域受磁场作用改变了物质结构,致使太阳内部的光和热不能有效到达表面,从而所造成“低温区”的结果。可以看出,他们与对“米粒组织”的认知一样,也是把“黑子”看作是发生在光球表面的一种现象;即,“黑子”就是“漂浮”在太阳光球层之上的一种炽热气体的大漩涡。在这里,把“黑子”看作是“漩涡”状是有其一定合理性的;可是,若把“黑子”看作是“漂浮”在光球表面的一种炽热气体那就是大错特错之事了。那么,“黑子”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呢?若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必须从太阳系的形成,以及恒星为什么会发光谈起。
一、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
关于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其星云假说是18世纪被康德和拉普拉斯等大家提出来的,后屡经采纳和拚弃。直到上世纪80年代初,由于在对新恒星的研究中发现,正如星云假说所预测的那样,恒星大都是被冷的气体和灰尘的盘所环绕着的;所以,星云假说才被天文学界所重新接受。
康德和拉普拉斯认为:太阳系是由星云凝结而成的。其理由是:由于星云物质所产生的离心力和万有引力的作用,本来呈弥散状的星云会逐渐变成一个很扁的椭球,在其中心还会产生一个密度较高的核。这样,随着凝结的继续,该星云的核即成为了太阳,其边缘较为稀薄的环状物及成为了行星;同理,有关行星的卫星也是这样生成的。所以,太阳的轨道就是行星的轨道,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与太阳自转的方向也一致。
应该说,康德和拉普拉斯的星云假说是很成功的学说;但是,依然还有缺憾。看得出:在该星云假说中,太阳、行星及卫星都在同一时间形成;并且,它们都是作为一个基本上没有什么联系的分立的“个体”而存在的。这就是星云假说问题的实质所在。
在星云假说中,太阳系由冷星云的凝结而成;这应当是正确的。可主要问题并不在这里,而是星云的凝结过程或是星云到底是怎样凝结为太阳、行星及其卫星的。以我见,太阳、行星及卫星的形成并不都是在同一时间,更不是一个个相互分立的个体;其是一个互为联系着的并正在发生一系列渐进运动着的整体行为,或还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实际上,在我们的太阳系,从星云物质到太阳,其本身存在就是一个运动着的并呈互为套叠状的物质链。在这个互为套叠的物质链上,最外层的星云物质即是形成诸天体的基本材料。这样,在太阳引力的拉动下,就依次由外至内产生了小行星、矮行星、行星,直至太阳。这也意味着,今天的矮行星有可能会成为今后的行星,行星也会“坠落”于太阳。太阳即是这条物质链的总汇聚之点或终点。当然,这也只是今天的情况。那么,在当初,其情景又是怎样的呢?即,太阳是否在一片星云的中心率先形成;并且,在形成之初,其极有可能还是一颗大质量的矮行星或行星呢?我认为,这将具有极大可能。
我想,在当时的星云中心,至于那颗矮行星或行星能不能成为一颗恒星,这主要取决于这颗矮行星或行星的质量和自旋速度。如果它足够大,基于中子的内聚性质,它有可能就会获得初始的自旋与速度。那么,在强大的内缩式挤压之力作用下,随着对周围物质的裹挟或吸汲,在其核心的中子量积聚到一定量级后,这颗大质量的矮行星或行星就有可能会从里到外发生自燃。当然,自燃后的这颗大质量矮行星或行星也就是恒星性质了;此时,其热、光、电效应也就自然产生出来。不过,在一开始,这颗新生的恒星并不是很大;可尽管这样,由于其所产生的热、光、电效应的作用,它对周围星云即开始产生较强的拉动力或吸引力。此种情形就如同是用一根棍子在搅动一锅粥;这样,位于其中心的恒星根据自身质量或能量的大小,根据远近,最先就把其把周围的星云物质给吞噬或清空了。可是,对于远处的星云物质尤其是对于那些较大的物质团块来说,它还是没有足够的能力而将其直接吞噬,有可能仅仅只是一种缓慢的螺旋式拉动而已。当然,也正是由于该螺旋式的拉动的原因,这些较大的物质团块即开始产生了公转行为。同时,其也就把身边的星云物质给裹挟在了一起并渐次成为了一颗矮行星或行星。后来,随着太阳吸收物质的增多及吸引力的增大和清空能量的逐渐增强(当然,一颗刚形成的行星也具备这一点),星云状物质即由近致远基本被清空。于是,根据万有引力和倍比定律,有关行星也就相继出现在了自己的轨道上。在这里,请注意“相继”二字。这也就是说,太阳系行星的形成并不是一种同时出现,而是由里到外依次在形成。
有一点也还请注意,那就是:在太阳系形成的初期,由于太阳的质量较小或是还没有完全清空轨道内星云物质的缘故,太阳的发光能力并不是很强。
二、太阳的发光机制
科学测验结果表明,一般恒星大气的化学组成按质量计,氢最多,氦次之;其余按含量的多少大致是氧、碳、氮、氖、硅、镁、铁、硫等。而在结构上,有关方面对于恒星大气从里至外又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等。然而,恒星的大气是极为特殊而怪异的一种表现形式。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其温度越低。可是,在太阳那里则不是这样,或者说是截然相反。即:在光球层顶部(即接近色球处的位置),它的温度差不多是4300℃;到了色球的顶部,其温度竟高达几万度。而再往上,等到了日冕区,其温度竟然会骤然上升到百万度。
对于太阳大气反常增温的现象,人们大惑不解,至今有关方面也没有给出一个确切的说法。之所以如此,我想,这可能与对太阳的发光机制理解的不够全面有着一定关系。
有关方面是这样解释太阳的发光机制的:称,太阳的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能量主要来自内部的核聚变。即,在太阳内部高压和高温状态下所发生的由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过程,而这期间会产生质量亏损,亏损的质量即转变成能量释放了出来。根据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理论(能量=质量乘以光速的平方),从而核聚变便可产生出极大的能量。于是,这些能量就以光的形式从太阳表面辐射了出来。
我初步认为,用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理论是不太适合解释太阳发光机制问题的。因为,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理论有一个先决条件,即,是光在真空中的运动速度。而在太阳的光球以下即是所谓的对流层。可以肯定,对流层即不是真空,在这个世界里只有等离子的存在;也就是说,在对流层是不可能会有光现象产生的。那么,在光球层,怎么就会有光的产生呢?而且,在色球层和日冕层,随着光的不断“增高”温度也在不断增高。此种“不连续性”是否意味着,此时的光亦不是按照光速在运动呢?显然,这里存在的不是光的运动问题,而是光如何产生的问题。所以说,在没有真空环境和速度要素的前提下,用爱因斯坦的质能互换理论来解释太阳的发光机制显然不太适合。
太阳发光,应是一个机制问题。何为机制?机制即是机体各部分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结构体系。那么,太阳的发光机制又是以一种什么结构体系来实现的呢?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电灯泡的发光原理来比喻太阳。
大家知道,一个电灯泡是在正负二极的两根铁丝之间连接着一束细细的钨丝,并外加一个玻璃灯罩所组成。这样,接通电源,在电流作用下,细细的钨丝在到达燃点温度时,即可以先变红后发白并发射出光线来。请注意“光线”二字。应该说,若深究,所谓的光和“光线”也还是有所区别的。比如,在通电后,钨丝在一开始所发出的红光,即可以视作是钨丝自体的光;而这种光是没有“线”的存在的,所以也不太亮或刺眼。可是,随着电流及热量的增强,钨丝也就可以发射出白色的光线来。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来自太阳内部(即光球层以下,包括光球层)的能量比作是电灯泡中那条正极铁丝,而把色球层、日冕层比作那束细细的钨丝或钨丝团。这样,当电源接通(即负极的回路贯通)后,光球层和色球层这束“钨丝”就会被加热,从而逐步达到日冕层的高温并散射出光线来。可难以解释的是,能够使太阳日冕层形成高温的“负极”又在那里呢?
前面我们曾介绍过,宇宙分为正负两个世界;其“正宇宙世界”以恒星或有关星系为代表,“负宇宙世界”以中微子所形成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代表。“正宇宙世界”充斥着电、热等正能量,而“负宇宙世界”则充斥着磁、冷等负能量。而太阳的发光机制,正是由于这两个世界在日冕层互为“交汇”的结果。即,正是由于电与磁或热与冷在日冕层的交汇,才最终使得日冕层温度急剧升高。这样,就像开关合拢时所爆闪出的火花那样,光线和热也就在日冕层真正“燃爆”了出来。当然,你把日冕层这种热和光线的产生,看作是某种粒子的“燃烧”甚至是“磁燃烧”也可以。
在日常生活中,离热源越远,其温度越低;这应是物理现象。因为,其燃点的燃烧及热的释放,是在地球大气层的压力之下进行的;即,可以认为是:在远处,其燃点所释放的热能是被相对较冷的大气给吸收了。太阳所产生的“大气”与地球上的大气在其性质上截然不同,甚至相反。即:地球上的大气是作为绝对优势或外部势力把燃点的热给“拉散”或“吸走”的,而太阳大气层及热能的产生则完全相反,它则是某种能量在此所交汇或相聚的结果。那么,所谓的某种能量又是什么呢?说来极为平常,它们分别是磁与电。
事实上,一个太阳就是一个等离子体与磁场互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所谓的等离子体就是电子、离子、和中性粒子所构成的混合体。太阳作为一个大的“等离子体”,其中心区的物质密度非常高。这样,在自身强大重力吸引下,太阳中心区域处于高密度、高温和高压状态,其温度可以达到1500万℃,从而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这些能量再通过辐射层和对流层中的物质传递到太阳光球的底部,并通过光球、色球到达日冕层。
无疑,从太阳核心所散发出的能量应是带有电和热性质的一种能量,如质子、高度电离的离子及高速运动着的电子等。可在日冕层,当这些能量像“热空气”那样上升时却遇到了麻烦;那就是,在此时,它也就遭遇到了来自“负宇宙世界”的“负能量”的挤压或“围攻”。于是,日冕层即成为了一个电与磁、热与冷互为交织着的“战场”(事实上,也是一种互为吸引)。此情此景,与我们地球上热空气与冷空气相遇时所产生的闪电差不多。只是由于日冕层的电与磁、热与冷的交汇十分“均匀”,故不可能产生出激烈的电弧现象或雷声罢了。此时,在日冕层所出现的应是带有磁电性质的均匀的“云雾闪爆”。于是,从光球、色球而来的有关能量即在日冕层得到最大程度的热量释放,其温度也就得到大幅度提升。这样,太阳这颗大“等离子体”所辐射出的热能,就像被“点亮”般会发出光线来。
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的太阳之所以如此明亮和“温暖”,其能量并不仅仅是来自太阳自身,而是与“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个无边的“负能量包”,对其所产生的“挤压”或“拖拽”也有重大关系。目前,有关方面对“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认知还极为欠缺。而事实是,“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则是宇宙重要的一极;即,是负极也是冷极。可以说,若没有黑暗、寒冷、磁组成的这个“负宇宙世界”作为“总背景”,即不可能有宇宙及万物的存在。当然,如果是这样,宇宙也就没有了我们所看到的“热烈”和光明。可是,可爱的中子的分配原则即不是这样,它总是能以公平的尺度来“丈量”宇宙。即,何处太热了,它就会将其热能给吸引出一部分;而何处太冷了,它就会以“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为“总背景”把热能聚拢起来,从而实现宇宙间物质的再分配或总平衡。
这么说来,在一定意义上,除了太阳的内部机制,在其外部机制上,太阳的热能竟还是被“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吸引出来的吗?是的,若没有“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对太阳的“挤压”或“拖拽”,太阳是不可能有巨大热能产生的。那么,二者实现交换的手段或途径又是什么呢?我认为,若没有弄错的话,那就是光线。
一般认为,光线是指光在传播方向上所显示出的直线。事实上,光线也只是光子运动的一个抽象概念;即,所谓的光线并不是直线而是一种螺旋线。光子从太阳的日冕层出发时其力量和螺旋度较大,在空间运动时即减小,而到了真正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区域光线也就不存在了。即,在此时,可以认为是,光线已被“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个“总黑体”给全部吸收了。当然,之于“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也一样,其只不过是一个反过程而已。那么,这里即蕴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即,看起来是白色的光,其实还有着“黑”的一面。“黑”为磁,白为电。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是其光线中的电成分是来自太阳,而磁成分则是来自“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样,在它们互相螺旋“缠绕”的运动中,光线也就产生了。然而,也正是由于这电与磁的相互转换或“缠绕”,即滋生或变幻出了光的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彩色。
显然,所谓光的每个波段,实则就是由白到黑或由黑到白的一个光子的基本运动单位,或是光子由“白”这个点发散,渐次分解为赤橙黄绿青蓝紫,直至到“黑”这个点的“落下”或聚拢过程。在平时,我们大多看到的都是侧光。所以,我们就像是看到了光子运动的“侧切面”那样,其所呈现的颜色即是一种永恒不变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排列;即,在此时,真正的白光和“黑光”我们是看不到的。然而,秘密正在于此。可如果你是站在光子的背后来看光子的运动(实际上做不到,只有在实验室中才有可能),你看到的就不是光的七种色彩了,而是白与黑共存的点状现象。所以,对光的认知,完全取决于我们对其的观察角度。即:横看为“波”,其所看到的就是光;竖看则为“粒”,其所看到的就是“点”。这也许正如有关方面所说,其就是光和电子运动的“波粒二象性”吧!
如此说来,光线作为融磁与电或冷与热为一身的载体或通路,实则就是一根链接“正宇宙世界”和“负宇宙世界”的桥梁和纽带。所以,只要不是在真正的“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区域和中子、中子星那里,只要有光和电子的存在,其物质及运动都是以电与磁、热与冷的共同存在而存在的。或者说,物质的正负性及黑白色彩都是如影随形存在着的;只不过,我们人类对物质的“冷磁性”和对黑色也是一种“光”的认知,太没把它当作一回事罢了。
三、“黑子”是太阳的“黑色窗口”
在大致了解了太阳的形成和发光机制后,我们即可以对“黑子”进行探讨了。其实,“黑子”并不黑。之所以称其为“黑子”,是指它比光球的温度要低一、二千度而已;所以,在更加明亮的光球映衬对比下,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没有什么亮光的深暗色的斑点——“黑子”那样。“黑子”也有大小之分;一个小“黑子”的直径大约有1000千米左右,而一个大“黑子”的直径则可达到20万千米。
有关方面把太阳分为内外两部分,其内部结构是:核心区、辐射层和对流层;其外部结构是: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看得出,光球层与对流层是作为内外两部分的“分界”而存在的。所谓的对流层,有关方面认为是太阳内部结构的最外层;并同时解释说,由于该层气体性质变化很大很不稳定的原因,从而形成了明显的上下对流运动。还可以看出,尽管有关方面把对流层作为太阳的内部结构来看待,可是,该层依然被认为是气体性质。不然,其对流运动是不可能发生的。在前面,我们也曾对光球层的“米粒组织”进行过讨论。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光球层看作是“米粒组织层”。
我认为,把太阳以光球层和对流层为界分为内外两部分无疑是对的,可是,若把对流层也当作气体来看待则是一种错误。那么,所谓的对流层如果不是气体物质,那它又会是什么物质并呈何种状态而存在呢?这便是问题的关键。同时,我还认为:由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所组成的外部结构,不能笼统的称其为气体结构;因为,光球层绝非纯气体。虽然它有光,但它应是“覆盖”或“漂浮”在对流层之上的一层“光物质”结构;就像某种物质刚刚被烧红那样,如玻璃在烧结时,当达到一定温度,其即开始变红但却并不发出白色的光那样。而由对流层、辐射层和核心区所组成的内部结构,从总体来说则是一个“磁体”结构。所谓的“磁体”结构,即是指在光球层下面存在着的应是一个以热磁物质所组成的球体(下称“磁球”)。所以,这也意味着,太阳的结构是以光球为界来划分的。即:在光球层以上是气体部分(下称“气球”),其下是“磁球”,而光球层自身则属界层。所谓的界层,是指该层的物质既具有“磁球”的磁体性同时又具有“气球”的气体性(光和热)。并且,由于该界层的连接,所谓的“磁球”和“气球”也都可以作为一个连续的整体来看待。
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磁球”、光球、“气球”之间的关系。
(一)“磁球”
大家知道,太阳核心区的半径是太阳半径的1/4;可是,它的质量却占了整个太阳质量的一半以上。太阳核心的温度可高达1500万℃,压力极大,从而使得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得以发生并释放出极大的能量。太阳中心区的物质密度非常高。所以,在自身强大重力的吸引下,太阳中心区处于高密度、高温和高压状态。这些特征说明,在太阳的核心区无疑是重物质的天下;当然,在其真正的核心处,那里极有可能已有“中子核”的初步存在了。这样,“中子核”和重物质的辐射性和热能便会向外传递。可在传递过程中,由于有关物质的吸收,其热能也就在逐步降低。这样,物质的“粘稠”度也就逐步“稠”了起来。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太阳就是一座巨大的“炼铁炉”,其原来所吸收(现仍然吸收着)的一切物质,在这里都统统化为了浓浓的“铁水浓汤”。可在通常情况下,由于太阳光辉的遮蔽,我们是看不到这种“铁水浓汤”的存在的。当然,这团“铁水浓汤”的浓度可能也不一样。在其核心处,即是呈固体的“中子核”的存在。在“中子核”以外,这团“铁水浓汤”总体应呈由稀到稠的状态而存在的。这样,等到了表面温度已是较低了,其物质也就开始变得较“稠”起来,从而即呈暗红或褐色而存在。在此时,相对于中心区域的热电现象的存在,这些呈暗红或褐色物质的冷磁性状即得到突显。所以,在外部光球层和光芒的映衬对比下,该物质即呈黑色或是呈磁的性状而存在。
当然,该性状的黑色即是太阳的本底之色——“黑子”的显现。
(二)光球
在前面,我们曾对光球层及与“米粒组织”的关系进行过讨论。事实上,所谓的光球层即是全部由“米粒组织”的柱状体所构成的。即,光球层500千米的厚度,其实质就是“米粒组织”柱状体的长度。那么,光球层为什么全部由“米粒组织”所构成呢?“米粒组织”在光球层的作用又是什么呢?
要谈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道构成光球层的物质是什么。
大家知道,一提太阳的发光或产热机制就要谈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而该热核反应是发生在太阳的什么层面上的呢?对于这个问题,有关方面并没有明确地指出来。其实,这就是问题的焦点。一般认为,由氢聚变为氦的热核反应运动可能是发生在太阳的核心区域。而我认为,这样的“氢氦反应”应该是发生在“磁球”这团“铁水浓汤”表面的;至少,在这里比在其内部则更为明显。因为,道理很简单,氢和氦元素是作为最轻物质的气体状物质而存在的。这样,他们即不可能与其它物质一样而成为“铁水浓汤”,更不会随着重物质而进入到太阳的核心区域,而只能是“漂浮”于“铁水浓汤”之上。而在化学性质上讲,氢与氦又是不能“见面”的,“见面”即会引起爆炸。所以,在“磁球”之上的光球层极有可能就是氢与氦的反应层。当然,也正是由于这种“氢氦反应”而出现了光的初期现象(如玻璃在刚开始烧结时出现的红光那样)——“米粒组织”;并且,这些“米粒组织”也会鼓荡起一个个的“气泡”来。而该“气泡”的形成,其状态应与煮粥时在粥面所形成的一层气泡差不多。
所以说,把光球层看作是纯气体是不准确的,虽然它的平均密度只是水的几亿分之一。光球层既然是氢与氦的反应层,就可以认为是氢和氦元素在电离状态下的一种共同存在。所以,在该状态下,其所谓的气体也还是具有一定的“物质”性;或者说,其反应也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组织结构或“反应物”的。我们可以把该“反应物”看作是一种“电离稀汤”式的东西,而此“电离稀汤”又全覆盖在“磁球”之上。这也意味着,虽说太阳是呈内外两层结构而存在,可在光球层,其间的通道或“桥梁”依然是畅通的,而“米粒组织”扮演的就是这种通道或“桥梁”的角色。即,通过该通道或“桥梁”,“米粒组织”就可以把“磁球”的氢元素析出并传递给“气球”。当然,也正是由于“米粒组织”柱状体的存在及活动,光球层的透明性即大大打了折扣。
(三)“气球”
“气球”是太阳所释放出的“大气”组织,也是太阳的表面现象。可令人狐疑的是,从光球层以上,即在色球层,其“大气”的温度会由4300℃陡然上升至几万度;甚至到了日冕层,其温度则更是上升到了百万摄氏度以上。对此,有关方面也不能给出一个说法。我初步认为,所谓的“气球”可能是氢元素的电离区域。其色球层为初级电离,即,电子和质子的“混浊”电离状态,而到了日冕层则是电子的电离状态了。这样,其温度便自下而上越来越高了起来。当然,此种状态的出现,与太阳中心“中子核”及整个“磁球”与“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个总背景的相互作用也有重大关系。前面,我们在谈到太阳的发光机制时曾涉及过这方面的内容,在此就不多说了。
通过以上讨论,我们对太阳的结构可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即,在“磁球”内部,其太阳核心是呈固体状中子核的存在;在中子核周围,由于高热高压作用,其物质极有可能是呈稀流体状态而存在;而在“磁球”的上部,由于温度的相对降低,其物质则是呈稠滞性的流体态而存在的。总之,无论怎么说,我们的太阳都不是一个完全的“气体状”球体,而是一个集固、流、气三种状态于一身的球体。而这一点,与我们地球所存在的状态差不多。只不过在地球表面所存在的是流体的水,其气体是空气;而太阳表面则是较为稠滞的“铁水浓汤”,其大气则是电离体而已。
基于此,我认为,所谓的“黑子”只能是隐藏在太阳光辉之下的那个“磁球”或“铁水浓汤”的一部分,亦或只是它的一个“黑色窗口”。这是否也意味着,“黑色”即是太阳的本底之色,而其白色的光则正是从“黑色”太阳自身所发射出来的呢?是的,应该是这样。当然,太阳的“黑色”也是黑而不黑,它的本真之色应是暗红或褐红,其“黑色”只是源于白光的映衬或对比罢了。
四、“黑子”的生成之因
如果说,“黑子”只是“黑色太阳”的一个“窗口”的话,那么,这个“窗口”是怎么形成的呢?关于“黑子”的形成,又是天文学界极为重要的一个话题。因为,“黑子”的活动即是太阳的主要活动,其平均11年的活动周期,也是整个太阳的活动周期。而太阳活动周期的存在,无疑对我们地球即人类的影响又甚为巨大。所以,有关方面对太阳“黑子”的形成及其存在规律表示出极大关注。
天文学家把太阳“黑子”最多的年份称之为“太阳活动峰年”,把太阳“黑子”最少的年份称之为“太阳活动谷年”。可是,尽管对于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把握的比较准确,然而,在对“黑子”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上,他们依然是一筹莫展。
有关方面认为,太阳“黑子”和其它活动的发生,都是由于其热对流和较差性自转造成的。这固然是一种可能,但是,却存在着重大疏漏。究其原因,如前所述,与有关方面对光球层“米粒组织”和“黑子”的观察失准有重大关系。即,他们把“黑子”与“米粒组织”一样,都看作是了发生在光球表面是的一种“漂浮”现象;这实在是一种误判。事实是,光球层500千米的厚度即是由500千米的“米粒组织”柱状体所构成;并且,该柱状体的“米粒组织”也是以全覆盖方式“包裹”在整个“磁球”之外的。即,说白了,我们所看到的“黑子”,其本身就是“磁球”某部分的“面”而已。那么,如果是这样,就存在着一个重大问题;即,是什么原因或力量能够把厚达500千米的“米粒组织”呈辐射状给“撕扯”出一个个“黑色窗口”的呢?
固然,有关方面把“黑子”及其它太阳活动形成的原因,都归咎于是太阳的热对流和较差自转有一定道理;可重要的是,其热对流和较差自转与形成“黑子”及其它太阳活动的关系或机制。无疑,在太阳内部存在着热对流运动,而该运动也呈均匀性而发生;可是,太阳“黑子”毕竟只是一种局部活动。所以,其热对流运动只能是可以催生出像“米粒组织”那样的柱状体能量“通道”,而绝不会使其成为一片局部的“孔洞”结构的。由太阳的较差自转形成“黑子”,这样的事情可能存在。比如,在太阳的极区,其自转速度是35天一周;在赤道处则为27天。这充分说明,太阳是具有流体性质的,而这种流体性质的自转与“黑子”的产生一定存有某种关系。可如果是这样,“黑子”也只能是呈长条的“裂缝”状,而不可能会呈现出大体的圆状或不规则状。所以说,太阳的较差自转只能是“黑子”形成原因的一个方面。当然,在太阳的赤道区域,由于在“鉄水浓汤”表面温度较高或较为“稀释”(相对于高纬度区域)的原因,其核心的热或能量也会以“黑子”为“孔洞”释放了出来。可无论怎么说,这些理由都只能是“黑子”形成的内部因素。其并不能完全解释黑子产生的周期性,或是每每只在赤道附近所出现的原因。
除内部因素外,“黑子”的形成有可能还存在着外部因素。这就是,极有可能它是受太阳黄道十二星座对其的吸引,或是木星及有关行星对其的影响所形成。
前面,在谈到太阳的发光机制时,我们曾把太阳的发光机制与“3K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这个“负宇宙世界”联系了起来。即,正是由于那个极冷的磁世界与太阳的热或电世界的遭遇而进一步“点亮”了太阳。而太阳与黄道上的十二星座的关系正相反。即,在此可以理解为是,其十二星座把“负宇宙世界”给遮蔽了;当然,你说是由于十二星座的吸引而至使太阳所出现的“磁爆”(即日珥)也可以。与此同时,木星对太阳的影响也不容小觑。木星是太阳系最大的行星;在太阳还没有真正形成之前,木星与太阳极有可能是一个双星结构。即使是现在,从天文学角度,我们仍然可以把太阳和木星看作是一对双星结构。这样,由于木星及其它行星围绕太阳有规律的公转或吸引,其也有可能会将光球层的“米粒组织”给“掀揭”开来并制造出所谓的“黑子”来。
以上设想,仅供有关方面参考。至于“黑子”与十二星座和木星在物理运动机制上到底是什么关系,那只能是有关专家们的事情。可无论怎么说,“黑子”都不是“漂浮”在光球层之上的“气体漩涡”,而是光球层之下其“磁球”的一个“黑色窗口”,从而也是太阳的本来面目。关于这一点,请有关专家在此思路为前提,认真审视一下“黑子”与“米粒组织”的关系与结构也就清楚了。
所谓的太阳活动峰年,即是“黑子”、太阳耀斑、日珥和太阳风活动的盛期;但归根结底,太阳活动都是太阳光球层的重大活动。当然,这一系列活动说到底又都是“黑子”所为。所以,基于此,我们亦可把太阳耀斑看作是“黑子”形成的前奏曲。即,在“磁球”外的光球层,尤其是在太阳的高纬度区域,由于“铁水浓汤”较为稠滞的缘故,当“黑子”在这个区域出现时,由于其内部和外部力量还没有产生足够的能量,其“真身”则被光球层所掩盖了起来。但是,此时的光球层已显得较为稀薄;所以,我们只能看到白色的耀斑(像正在吹胀的有色气球之色)或较小的黑子。可是,当“黑子”随太阳的较差自转来到低纬度的赤道区域后,其外部力量即对光球层的“米粒组织”开始产生较大的“撕扯”或“掀揭”活动。这样,在内外之力的相互作用下,其光球层即被有关力量“掀揭”了开来并呈“喷爆”状抛向了高空。于是,“黑子”便有规律出现在了太阳的赤道区域。
当然,所谓日珥的产生,即是光球层物质在形成“黑子”时的一种“喷爆”或“掀揭”活动的一部分。所以,日珥有涨也有落。在其形成时,它就像一个“气泡”那样把光球层的稀疏物质给“吹”了起来并产生了“喷爆”活动。这样,由于物质过于稀疏或较轻,“气泡”的顶部物质即可快速进入到日冕层。当然,这也产生了对日冕层的严重扰动;所以,在此时,所谓的太阳风也就向远方“吹”去。而在该“气泡”的边缘,可能是由于物质相对“粘稠”或是受力的原因,其物质在被抛向空中后又会落到光球层之上。至此,在我们从地球上看去,其一个“黑子”也算是完全成型了。
总之,太阳耀斑、黑子、日珥、太阳风等的产生,其都不是一个个分置的现象,而是作为一个连续活动的“黑子”发生全过程所体现出来的。
我们的地球正在向太阳“坠落”
其实,这是我最不愿谈论的一个话题。因为,地球向太阳的坠落,也就意味着我们人类及万千生命都将随地球一起奔太阳而去,并最终要“坠落”于太阳。当然,这还是十分久远之事。但是,这毕竟不是一个好消息。可没有办法,我又不得不把这一切告诉世人;因为,这毕竟也是事实。我之所以这么做并不是要鼓励人们的颓废和怠惰,而是意在提醒人们自律和自爱并从我及现在做起,以切实行动或措施把地球环境的人为破坏因素降至最低限度,从而能够给我们的子孙后代争取更多相对美好的生存空间。
今天,我们之所以觉得太阳温暖而可爱,是由于我们的地球刚好存在于离它不远也不近的位置上;当然,也还因为我们的地球有水和空气的存在。否则,其情形则不是这样。关于此,请看看与地球相邻的金星和火星的境况就可以一目了然。金星在地球的内测,体积与地球差不多,它与地球一样也有浓厚的大气层存在。可是,它的大气绝不是氮氧等气体而是二氧化碳,并且,其表面温度已达400℃。显然,金星是一颗被有害气体所充斥的炙热行星。而在地球外侧的火星,由于远离太阳的缘故,其赤道白天的温度也只有27℃,而在晚上可降至零下111℃,总体则是无尽的寒冷和荒漠。这就是说,在目前,除地球外,我们人类及万千生命别无他路,也只有是地球这个仁慈可爱的母亲才肯收留我们。
试想,如果地球正在向太阳“坠落”的话,那么,金星不就是地球的明天了吗?毫无疑问,其400℃的高温及二氧化碳气体是根本不可能支持生命现象存在的。难道,气象万千的地球及热热闹闹的我们人类和生命现象,其前景竟然是要赴向一个万劫不复之地吗?所以,这也正是我对此不愿多说也不愿多想的真实原因。
地球危矣!我们的地球正在一圈圈接近太阳。人类亦危矣!我们人类已跟随地球,逐渐地进入到地球的极端天体环境中去。尽管这种危险离我们也还算久远,我们有可能还来得及,但这终究是不以我们人类意志而改变的事情。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曾谈到太阳及太阳系的形成问题。我初步认为,太阳及它的行星并不是“一下子”就是现在这个样子的,而应是一个渐进过程。它们是在原始星云基础上,以太阳为先(或中心)由近及远并分前后次序而形成的。这也就是说,这些行星的运行轨道或位置并不是永恒不变,而是一种“替补”或“进位”制度。即,随着太阳对身边行星的吞噬,它们便会“替补”或“进位”,从而依次一点点在向太阳靠近。
大家知道,太阳系有八大行星;从内到外,它们分别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前四颗为类地行星(即,与我们地球物质成分类似),后四颗为类木行星(即,与木星物质成分类似);其间,则是一条由小行星所组成的带状天体。我们的地球是太阳的第三颗行星。当然,这也意味着,从原则来讲,水星和金星也先于地球而生成,而地球以外的行星则相对晚于地球而生成。其实,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行星的形成应是一个过程。即,从物理意义而言,该过程也是一个行星(表层)由气态、流体态到固体态的一种演化。行星的气态状应是行星的初始状或幼、少年期,如海王星、天王星、木星等;其流体状应是行星的青壮年期,如火星和地球等;其固体状则是行星的老年期,如金星和水星等。
何为行星?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的新定义是:行星必须是围绕恒星运转,且质量足够大并能够清除有关物质,从而保证在轨道附近区域不能有比它更大天体存在的球体。从这个定义看:一、行星必须具备公转和自转的统一性;二、行星必须具备一定规模的质量和能量;三、行星必须是球体。
下面,就让我们围绕行星的这些性状,来探讨我们的地球及其它行星是如何一点点在接近太阳的。
一、地球的公转是太阳的“抓手”
从表面看,地球年复一年绕太阳一圈圈的公转并没有什么两样;其每年的太阳还是东升西落,四季还是四季,其一切如常。可是,真正的情况并非如此。地球公转一圈即意味着它已向太阳又迈出了一步。这也意味着,太阳所赋予地球的公转是有其目的的;即,它是以公转为“抓手”牢牢地把地球控制在自己手中,从而是在将其逐步拉入自己温暖的怀抱。所以,基于此,我们也可以把地球的自转,理解为是地球与太阳的抗争行为。
无论怎样,地球的公转与自转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公转所显示更多的还是太阳的意志,而自转显示更多的还是地球的意志或自主行为。在通常的认知上,地球的公转与自转没有性质的区别,其都是太阳引力的结果。关于此,在《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一书中,我曾经提出过自转与公转的性质问题。地球的公转运动是自西向东,而地球的自转运动也是自西向东;所以,我们也就不假思索地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力都归咎于太阳。其实,在我看来,虽说地球的公转与自转行为都受太阳所支配;可是,在其转动性质上依然还是呈“对立”状而存在的。这也就是说,其自转更多的还是属于地球的“自主”行为。并且,我还认为,形成该差别的原因很可能来自地核。我总在怀疑,在地球的真正核心处,那里可能已有重物质团或“纯中子”的存在,其只不过是数量的多少罢了。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在地球内部,其层状结构有可能还存在着较差性质的转动。而在地核处,由于较重且迟滞的原因,相对于地球表层的转动而言,其转动也极有可能还是“自东向西”的;即,是带有反向性质的一种运动。
从总体而论,其整个太阳系行星的公转与自转速度,从外到内都是呈由大到小的态势而存在的。在星云地带,其物质因为没有严格意义的公转行为,从而也就没有自转;有的可能只是自由旋转——自旋。所以,可以认为,此时的星云带物质是“不运动”的。到了气态行星——海王星、天王星和木星阶段,自转运动速度与公转运动速度的差异就显示了出来。比如海王星,它的自转速度是16 小时为一天,而公转速度却是164年为一年,其比值差不多是九万分之一。到了流体态行星阶段,行星的自转与公转之比就没有那么大了。如地球,其只是三百六十五分之一。而固体行星的比值则更小。水星之比是三分之二,金星之比甚至是一个负比值;即,金星的自转速度已与公转速度差不多了。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行星的公转运动与自转运动应是一个反比例关系;即,公转速度越高其自转速度就越低,反之亦然。同时也说明,自转应是行星的一种颇显个性的行为,而公转则是太阳所显示出的共性行为,或者干脆说就是太阳伸向行星的“抓手”。当然,在太阳系,一旦被太阳的“抓手”所抓,即可以认为是行星已进入到了太阳所“设定”的公转轨道,其最终就是行星必然要“臣服”与太阳。这样,由远及近,等到行星完全进入到太阳的势力范围后,行星的自转运动像水星那样也就基本不存在了。所以说,自转运动,既是行星的个性行为,也是行星活力的一种体现。行星若没有了自转行为,其就等于已进入“死牢”,所剩下的只能是任凭太阳的“发落”无疑。因为,在太阳身边,一个没有高速度自转的球体是根本不可能抵挡住太阳的巨大引力,从而也是很容易被太阳直接拖拽出轨道而将其“收编”的。
二、行星进动是其走向太阳的“脚步”。
初看起来,行星在自己轨道上似乎是各走各的道,其永远是在一个封闭的椭圆上运行那样,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其真相则是,行星运行的轨道并不是封闭性而是呈连续状而存在的。其所谓的开放之“点”在远日点,连续之“点”则在近日点;具体的表现形式即是行星的进动行为。那么,又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行星的进动现象呢?这是近现代天文学家们所极为关注的事情。
首先,谈行星进动的原因,我们必须还要把太阳与行星的关系梳理清楚。
前面,我们在讨论太阳的形成时就已谈到过,太阳与行星并不是在同时形成的;行星(表面)的形成应是一个由气态、流体态到固态逐步过渡的过程。在星云地带以内,从矮行星开始,行星的形成即是一个连续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像我们的地球及类地行星,在最初也都是从星云地带那里一点点移动过来的。事实上,即是在今天,行星向太阳移动的脚步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当然,这也意味着,距离太阳最近的水星已不是太阳的第一颗行星;在原先,极有可能,其水星以内的有关行星早已都被太阳所“吞噬”掉了。
从行星的形成过程可以看出,太阳是存在着对手的;这个对手即是星云地带以外的物质或负能量。然而,正是太阳正能量(或热能)对星云带物质负能量(或冷能)的扰动或吸引,星云状物质才得以逐步形成矮行星、行星这样的球体状行星。就力学机制而言,相对于太阳,星云地带以外的物质或负能量应是作为一种反作用力而存在;即,行星总是像被身后的星云物质及更远的“暗物质”所“拖拽”或迟滞那样。当然,正因为如此,被太阳正能量所聚拢起来的行星的运动,也只能是呈椭圆状的轨迹而运行;而行星的进动、岁差及章动等行为,即是其在该轨迹上朝向太阳所迈出的一个个“脚步”。
大家知道,地球的自转轴在空间并不是保持固定方向,而是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岁差,而其周期运动则称为章动。牛顿认为,产生岁差的原因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对地球赤道隆起部分的吸引。在太阳和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地球自转轴绕黄道面的垂直轴(黄道轴)旋转,其在空间会描绘出一个圆锥面(绕行一周约需26,000年)。这种由太阳和月球引起的地轴的长期运动称为日月岁差。后来,英国天文学家布拉得雷发现,地球自转轴在空间绕黄道轴转动的同时,还伴随有许多短周期的微小变化──章动。月球轨道面(白道面)位置的变化是引起章动的主要原因,其白道的升交点沿黄道向西在运动(约18.6年绕行一周)。同时,有关方面还指出,除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外,地球还受太阳系内其他行星的吸引,从而引起黄道面位置的不断变化。这样,不仅可以引起地球黄赤交角的改变,其春分点沿赤道也会产生一个其方向与日月岁差相反的微小位移。春分点的这种位移称为是行星岁差;根据天体力学理论精确计算,地球行星的岁差行为,可致使春分点每年沿赤道东进约0.″13。
我知道,若没有基本的天文学常识,理解上面这段文字是很困难的。但是,之所以还是要把其引述下来;是因为,在我看来,如果没有弄错,所谓的章动也好,岁差也好,其所带来的直接结果便是地球行星岁差所引起的春分点沿赤道每年约0.″13的东进。并且,该0.″13的东进,即是地球不断靠近太阳的“距离”(注:不是直线距离,而是椭圆轨道周长值的缩小)。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地球0.″13的东进行为,视为是地球的一种搓动式进动实值;即,其则是地球轨道的内缩及向太阳实质性“坠落”的距离。至于是不是如此,我想,今后,通过天文学家们的精确计算是会有一个答案的。
当然,基于与太阳还有一定距离的缘故,我们的地球每年或每周期的进动值也微乎其微。可是,由于距离太阳足够近,水星的进动值就不是一个小数目(相对于地球)了。因此,水星进动现象,也一直被有关方面或人士格外关注。
1859年,法国天文学家勒威耶发现水星近日点的进动观测值,比牛顿定律所计算出的理论值每世纪要快38″;并猜测,这种现象可能是受水星和太阳之间的一颗行星吸引所造成。可是,他虽经过多年的辛勤搜索,这颗猜测中的行星始终也没有露面。而天文学家纽康测定的水星进动值,则为每世纪 43″。他认为,这一现象可能是受那些发出黄道光的弥漫物质的阻尼所致。但是,这种假设又不能解释其他几颗行星的有关运动。在十九世纪末,韦伯、黎曼等人也都曾试图用电磁理论来解释水星近日点的进动问题,但均未能得出满意的结果。
据说,在1915年,爱因斯坦运用广义相对论成功地解释了这个问题。由于太过专业,爱因斯坦解决的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可有一点,那就是,天文学家们始终把水星进动的原因,看作是自身的岁差和章动及有关行星的影响则是明确的。这也就是说,在水星进动的原因问题上,他们始终都没有怀疑过是太阳所为。而事实上,水星的进动与地球的进动一样,太阳才是其进动的真正动力源;即,其岁差和章动,也只是它迈向太阳途中的一种“脚步”而已。至于其它行星对它的进动影响,则是微乎其微之事,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大家知道,行星进动总是发生在近日点。这样,由于距离太阳最近的原因,行星受太阳的引力也最大;在此时,太阳就像伸出手臂或“抓手”那样,总要把行星向自己拉近一点点。而对于行星而言,也就意味着是其运行轨道稍稍向内缩挤了一点点。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由于离太阳最近且受引力最大的缘故,水星轨道偏离正圆的程度也很大,近日点距太阳仅四千六百万千米,远日点却有7 千万千米。当然,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这是偏心率最大的轨道,也是最扁的椭圆轨道。而据有关方面预计,在未来,水星的这一轨道还将会变得更扁。事实上,水星运行轨道偏心律不断加大的情况,即可以认为是,目前的水星已出现了较大的不稳定现象。而这样的失衡状态则意味着,水星的进动步伐也正在越来愈大,其在近日点与太阳的距离也越来越近。这样,总有一天,当水星的自转之力与太阳的公转之力彻底失衡时,水星必然会在近日点处直接“坠落”于太阳。
三、行星参数的奥秘
其实,与水星一样,其它行星正在逐步向太阳“坠落”的嫌疑现象还有很多;诸如:扁率、体积、质量、比重、轨道倾角、卫星数目等等状况都可以说明。行星的有关参数,看似没有什么关联,可实质上与行星的公转和自转一样也都有着一定联系。
(一)行星的扁率
大家知道,水星的扁率为0,已是一个完全的球体。地球的扁率是0.003,火星的扁率是0.005,木星的扁率是0.065,土星的扁率是0.107。可以看出,由内到外,行星的扁率明显是在依次增大。前面,我们曾提到过,行星之所以是行星,其是不是一个球体则是重要条件之一。在矮行星以外,由于其物质大都不是球体状;所以,尽管存在着一定形式的运动,但由于其自身阻力的原因,它们还是“行”不起来。而在矮行星至木星阶段,由于其表层还是气体而不是完全固体状的原因;所以,在高速度的自转运动中,其整体就显示出了一定程度的扁平状。在火星和地球这样的“流体”星球阶段,其扁平状依然存在;但是,其扁平度已经很小了。而到了金星和水星那里,随着由里而外的固态化,它们作为一个颇为标准的球体状星球即出现在了太阳身边。
这也就是说,从星云物质到水星,实则就是宇宙物质由散乱状到球体状聚拢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由于物质气状性质的存在,在高速自转的前提下,其扁率大则是自然之事。可是,随着对太阳的接近和温度的升高及气体状物质的凝结或挥发,行星的固体状态则得到一定增强,从而也就可以逐步成为一种流体性质的星球。这样,在高速度的自转运动中,行星的扁率就会相对逐步减小。像火星和我们的地球就是这种情况。而到了内地行星那里,由于温度继续增高的原因,随着其气体从内部结构中的进一步被“析出”,其物质性或固体性即越来越强,扁率也就不存在了。当然,在此时,一个标准的球体即得以出现。然而,不无遗憾的是,当行星演化到如此完美球状体之时,也就意味着,它的命运到此也就差不多结束了。
(二)行星的体积与质量
与水星圆满的球体状相对应,在体积与质量上水星也最小,其比值(与地球的“1”相比)分别是0.056、0.055。其它行星的体积与质量之比分别是:金星0.857、0.815;火星0.151、0.107;木星最大,为1321、317.83;其次是土星,为755、95.16。不难看出,从水星到木星或土星,从总体来说,其比值都是由小到大依次排列的。可若是拿其自身来比,就更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比如,水星的体积与质量之比接近于1,而土星之比则差不多是水星的8倍。这也就是说,事实是,在质量上,水星比土星要“实在”多了。
水星的“实”,与其高密度有关;仅次于地球。科学家们估计,在水星内部必定存在着一个超大的内核,其内核质量甚至可以占到其总质量的2/3;而相比之下,地球内核区质量只占其总质量的1/3。因此,科学家们断定,水星铁的含量也较高,它应是一个高金属性的行星。同时,他们还认为:水星过去的质量应是现在的2.25 倍。那么,水星是怎么由过去一个大质量行星,而“蜕变”为了一个相对小质量的行星了呢?这也就是说,水星的质量那里去了呢?对此,有关专家给出了几种解释。有种理论说,在太阳系早期,是一个微星体撞掉了水星体积的1/6;从而使水星失去了自己的地壳和地幔。另一种理论则说,水星可能是在太阳爆发出它的能量之前就已经稳定;但是,由于原恒星的收缩,水星的温度高达大约2500K 到3500K 甚至高达10000K。这样,水星表面的许多岩石在高温的烘之下即形成了“岩石蒸汽”;随后,“岩石蒸汽” 即被星际风暴所带走。第三个理论与第二个类似,认为水星的外壳层是被长期的太阳风给剥蚀掉的。
然而,令人不可思议的是,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水星确实拥有着一个稀薄的大气层。在太阳强烈辐射的轰击下,水星大气是被向后压缩延伸开去的;其就像一颗巨大的彗星那样而在背阳处形成了一个“尾巴”。目前,水星的大气成分也还在继续损失着。因此,所罗门博士说,“你需要不断的进行补充,方能维持大气层的存在”。科学家们认为水星大气的补充方式有两种:一是捕获太阳辐射的粒子,二是被微型陨石撞击后所溅起的尘埃颗粒。无疑,科学家们对水星大气的发现,其意义无比重大。可是,他们只是提出了“是什么”,而在“为什么”的分析上则显欠缺;甚至,对原因的界定还完全相反。
我认为,事实应该无比严酷;其真相即是,水星的外壳层是在目前的高速运转和高温状态下被强烈的太阳风给“剥蚀”掉的。这样,被“剥蚀”掉的水星外壳物质即在背阳处形成了“尾巴”。当然,这些“尾巴”物质别无去处,其最终也只能是被太阳所吸收。实际上,不仅水星的情况是这样,其它行星的情况也如此;只不过是太阳所“剥蚀” 程度的大小问题。当然,谁离太阳最近谁就受“剥蚀”的程度就越大。无疑,我们的地球物质也在这种“剥蚀”之中;只不过,由于地球物质有水和大气的保护,其“剥蚀”即不像水星那样轻而易举罢了。
(三)行星的轨道与赤道倾角
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水星的轨道倾角最大,为7.0005度;天王星的倾角最小,为0.773度。总体是(金星除外),离太阳越近其倾角越大。而赤道倾角则相反,总体是离太阳越近其倾角越小。看得出,行星的轨道与赤道倾角应是一组反比例关系。水星的赤道倾角为0度;这意味着,今天的水星已被太阳所牢牢的“束缚”,或是已被太阳剥夺了其自转及自身的“摆动”行为。目前,与自身的赤道0度倾角相对,其轨道倾角则显得较大。水星赤道倾角的消失和轨道倾角的增大,则意味着其在轨道上的运行已处于十分不稳定的状态。即,它在公转轨道上即已产生了较大幅度的“摆动”。今后,一旦该“摆动”超出某种度,它就有可能直接脱离轨道而“坠落”于太阳。
在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无论是轨道与赤道的倾角之比也好,还是公转与自转速度之比也好,甚至是自东向西的自转方向也好;唯有金星好像从不受太阳节制那样总是在特立独行(注:在太阳系是唯一一颗)。金星的质量与地球类似,因此,人们称它为地球的“姐妹星”。可是,与地球不同,它却是一颗几乎没有磁场的行星;当然,它也没有卫星。也许正是这个缘由吧,在八大行星中,金星的轨道最接近圆形,其偏心率也最小,仅为0.007%。对此,有关方面解释说,这可能是由于金星自转的不够快,其地核的液态铁在切割磁感线时所造成的“不给力”而引起的。其实,这完全是一个被颠倒的解释。
我认为,金星的弱磁问题并不是自转慢所造成的,而是其本身的地核原本就没有足够的液态铁。当然,这可能与当时金星形成的环境不无关系。即,很可能是,在当时的金星形成时,它没有裹挟到足够的重物质所致;抑或是,阴差阳错,本来是它应该得到的重物质,却被水星和我们的地球这两个磁性较强的球体给“瓜分”掉了。磁也是一种力;所以,在当初,没有获得足够重物质或磁性物质的金星,在一开始就失去了与太阳相周旋的能力。可十分尴尬的是,它既然已在有关轨道上成为了一个球体,那么,它也就只能俯首称臣在轨道上做“轻飘飘”的运动。因而,其也就出现了与其它行星许多不一致之处。看来,一个行星的命运,其在一开始形成时就已基本被确定了。
四、太阳与“木土组合”的较量
在前面我曾谈到过,太阳应是在星云中心的大型物质团块或大型行星“自燃”基础上而形成的。这就是说,刚形成的太阳并不是很大,其能量(吸引力)也有限。此时,虽然它可以把身边的物质直接清空,可对于较远处的物质尤其是大型物质团块来讲,它还是表现得力所不能及。但是,太阳所具有的光电效应及自转行为即可以对远处的物质进行拉动。而这种拉动,正是后来行星相继形成的基础,也是太阳所抛出的一个带有轨道性质的环链。这样,太阳就会以收紧或牵引该环链的方式,把在轨道上运行的行星逐步拉入自己的怀抱。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个大质量的太阳应是由于不断对身边行星或行星群(即行星的卫星)的吞噬而逐步形成的。
在天文学界,它们把太阳系八大行星分为了两大类:即,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为类地行星(即,与我们地球物质成分类似的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为类木行星(即,与木星物质成分类似的行星);其间,则是一条由小行星所组成的带状天体。天文学家们这样为行星分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我认为,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分为四组。即:水星与金星为一组,地球与火星为一组,木星与土星为一组,海王星与天王星为一组。事实上,在宇宙间,像恒星这样的天体大都是呈双星组合而存在的。至于行星是不是这样不得而知;可是,物质或天体“捉对而行”即是本身性质使然。所以说,行星以“捉对”的方式生成并运动也不是不可能。
基于此,我一直怀疑,木星和土星在没有被太阳“收编”之前也是以“双星”面貌而存在的。当然,这也意味着,我们太阳系的壮大则是随着对周围物质的清空和对身边行星的吞噬而发展起来的。这样,它也就有能力对“木土组合”施加影响,从而把其纳入到了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但是,尽管如此,目前在太阳系,“木土组合”仍是太阳的“对手”,其突出表现就是它们的多卫星机制和环状体的存在。卫星的多寡和环状体的存在,即代表着母星的能力和地位。事实上,也可以这么说,所有的恒星及行星都是一种卫星机制。比如,八大行星即是太阳的卫星,月球即是地球的卫星等。大家知道,木星和土星的卫星都多达60多颗。这便是它们实力与地位的象征,也是其可以与太阳较量的资本。所以,不排除这样一种可能;即,基于其组成材料与太阳的近似性,目前的木星仍有可能保留着成为一颗恒星的权利。
五、卫星与月球的价值和作用
在太阳系,卫星最多的是木星,其总共有66颗。木星的卫星分为三群:靠近木星的一群有8颗,轨道偏心率都很小,为顺行。离木星稍远的一群卫星偏心率稍大,也是顺行。可是,离木星最远的一群偏心率就大多了,并且是逆行。所以,足可以看出,之所以木星外层卫星的偏心率大并是逆行,一定与其距离木星太远的缘故。这样,木星对它们所产生的引力显然不够,它们的自由度相对就大,甚至是呈叛逆性质的逆行状在运行。然而,从另一个方面也不得不怀疑,它们的行径可能是太阳这个幕后黑手在操纵;即,是太阳与“木土组合”的争夺,而致使这群卫星无所适从或是“放荡不羁”的。此强彼就弱,彼弱此就强;在太阳和“木土组合”那里,它们上演的就是这出把戏。
大家知道,在火星和木星之间存在着一条带状的小行星天体,其共有50多万颗小行星所组成。当然,对于这样一个独特的天体现象,不能不引起天文学家们的格外注意;它的发现就颇具故事性。
1766年,德国天文学家提丢斯偶然发现,在一系列数子后加4,即可相当准确地反映出各大行星与太阳的实际距离。起初,这件事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后来,是柏林天文台台长波德将它发表才为天文界所知。1781年,在发现天王星之后,为了进一步证实“提丢斯公式”的有效性,波德主张在火星和木星轨道之间应该还存在着一颗行星。当然,提丢斯和波德都是对的。只不过,在该轨道上运行的行星决不是一颗,而是目前的50多万颗,因而也是一条小行星带。那么,这条小行星带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
在该轨道上,若是只有一颗行星在运行便是平常之事;可是,由50多万颗小行星同在一条轨道上运动即绝对是神奇现象。所以,对于该小行星带的形成,一直是天文学家们的一个谜。有的认为,在太阳系形成初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的这个空挡地带未能积聚成为一颗大行星,其结果就留下了这批小行星。还有的认为,在星云中,存在着构成太阳和行星的尘埃和气体,因为重力塌缩而生成了旋转的盘。在太阳系最初的几百万年间,该盘因吸积过程的碰撞而变得黏稠,所以造成了小颗粒的逐渐聚集和更大的丛集。这样,该聚集即可吸引邻近的物质,从而就成为了“星子”——岩石性质的行星或巨大的气体行星。在平均速度太高的区域,碰撞会使“星子”碎裂而抑制质量的累积。这样,直到现在,这些“星子”由于受到太阳强烈的摄动而不能成为行星,并只能在自己的轨道上一如往昔的继续绕着太阳公转。显然,此种观点是把该小行星带视为是原始太阳系的残留物来看待的。
不难看出,以上观点都是建立在太阳系“一下子”形成基础之上的。然而,在太阳系,太阳和行星的形成却不是这样,而是一个渐进或“前赴后继”的过程。即,行星的公转运动并不是一圈圈在做着无谓重复,而是随着围绕太阳一圈圈的运动,其椭圆长轴一点点的缩短在逐步接近太阳。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并联系着的;那种认为太阳系一旦形成即不再产生变化的观点,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也不难想象,恒星的形成,应是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随着其对周围星云物质或行星的吞噬,在获得了足够的质量后,它就成为了一颗大质量恒星;而一颗大质量的恒星的形成,即标志着其已有资格脱离主序星并有可能成为中子星、脉冲星。
无论怎么说,任何事物的存在都不是孤立静止或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互为套叠并呈“环链”式发展或运动的一个过程。相对而言,对于星云物质来说,大物质团块即是自己的归宿,行星即是大物质团块或小行星的归宿,而恒星则是行星的归宿。
事实上,在今天,我们的太阳系还在继续发展壮大,太阳对周围行星及星云地带物质的裹挟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比如,在几年前曾被有关方面开除出行星队伍的那颗冥王星,作为矮行星或准行星也好,它随时都可以成为行星队伍的一位“候补者”。所以说,我奉劝有关学者也不要为此而遗憾或奔走了,只要太阳系存在,冥王星终有一天都会被“平反昭雪”。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终究是会由一颗“候补”行星而成为一颗名副其实的行星的。
目前,虽然大势已去,“木土组合”已“臣服”于太阳;但是,二者的交锋和暗斗却还在进行着。前面曾介绍,木星最外层的那些无所适从或“放荡不羁”的卫星,即是二者交锋所带来的结果。目前,无论怎么说,尽管偏心率大并是一种逆行状态,但在总体上,这群卫星显然还是服从于木星统治的。那么,在此种状态下即可以设想,如果当初在这群卫星之外,木星还存在着一颗较大的并是偏心率很大且逆行的卫星,其结果将会是怎样呢?它会不会是由于太阳强烈的吸引,而被太阳强行拉入到“提丢斯轨道”中去呢?我想,这种可能应该是存在的。而在被太阳所“征服”的过程中,太阳的“顺行”之力与那颗木星卫星的“逆行”之力将不可避免地爆发激烈冲突;当然,其最终结果只能是那颗木星卫星的被解体。而在那颗木星卫星解体后,其气状物及小的物质团块,即被太阳和以内有关行星所直接“掳走”,所剩下的就是如今这些较大质量的物质团块在其轨道上的“散乱”运行了。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怀疑,小行星带的形成即是“木土组合”与太阳所做的一笔交易或是一种“切割”。这样,作为公平交易的结果,小行星带即不多不少出现在了类地行星和类木行星中间的二分之一处轨道上。
可想而知,当年那颗木星卫星的解体,即是木星以内行星的陨石降落大灾难。在太阳强烈吸引力的作用下,如果有关行星刚好位于这颗卫星和太阳的中间或附近,且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其破碎的小物质团块很可能会在飞往太阳的途中直接砸向它们。而我们的地球可能就经历过这个灾难时期;好在我们的地球有大气层的遮蔽和保护,同时还有月球这颗卫星的“护卫”。否则,月球表面的情形即是今天地球的面貌。
卫星,卫星;卫星的“护卫”角色显而易见。
在太阳和“木土组合”的斗争中,木星的实力由于不敌太阳,它即会“丢车保帅”般把最外层的一颗卫星拱手奉送给太阳,从而达到保护自己之目的。因为,木星有众多的卫星,它完全有资格和实力这么做;即使是再发生类似事件,它也不至于遭到彻底毁灭之命运。可对于那些没有卫星或卫星极少的行星来说,其境况可能就不怎样乐观了。
这么说来,卫星还实在是一颗行星的宝贵财富和资本了;是的,完全是这样。
截止目前,在太阳系,我们已发现有160多颗卫星的存在。其中,木星和土星就占120多颗,天王星和海王星占40颗;火星有两颗卫星,地球只有一颗——月球。而在地球以内,金星和水星却一颗卫星也没有。不难发现,行星卫星的多少,与其距离太阳的远近一定存在着某种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当初,在小行星带以内的有关行星,尤其是水星和金星极有可能也有自己的卫星,而这些卫星在当年是否都被太阳所“掳”了去呢?那么,如果是这样,即不得不这么想:今天作为离太阳最近的卫星——月球会不会在有一天也会被太阳所“掳”了去呢?我认为,这种可能不是不存在。目前,月球每年以约38毫米的速度正在“飘离”我们的地球,这便是一个极其危险的信号。即,作为地球的唯一一颗卫星,其月亮的“飘离”行为则意味着是,就像当年小行星带上那颗木星的前卫星那样,它目前已是正被太阳所“俘虏”着。
其实我认为,与其说月球是地球的一个卫星,倒不如说它是地球的一个姊妹星更为恰当。因为,它与地球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地球与月球是互相绕着对方在旋转的天体,其引力中心在地球表层以下1600千米处。当然,这样的亲密关系也意味着,月球上的任何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直接会影响到地球上的事情。比如,月球每年以约38毫米左右的速度离地球而去,即同时导致了地球自转一天的时间变长了15微秒。
即,这也意味着,随着月球的缓慢离去,我们地球的自转速度也正在逐渐变慢。在前面我们也曾经讨论过,行星自转速度变慢即是行星活力的不足的表现。所以,绝不能小看月球每年38毫米的离地球而去这一行为,它带给我们地球的有可能就是怎么也无法弥补的重大损失,甚至终将还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大灾难。试想,照此下去,月球终有一天会完全脱离地球的吸引,并极有可能还会成为一颗新的内地行星。当然,对于地球和我们人类来讲,这可能也还是一件好事。因为,如果是那样,这就等于是月球成功地为地球挡了一差;即,此举则可大大延缓地球向太阳“坠落”的时间。当然,这也只能是一种乐观的设想。而另一种局面则十分可怕,那就是,届时,如果是由于某种力量将月球给“撕碎”了又该怎么办呢?肯定,这对于地球和我们人类而言绝对不是好消息。
真不敢想象,如果没有了月球,我们的地球会是什么样子。比如,我们的地球还有四季吗?大海还有潮汐吗?女人还有例假吗?等等,等等。无论怎么说,没有月球的地球一定会孤独很多;人们的夜生活也一定会少了很多花前月下般的浪漫。不过,这毕竟还是十分遥远的事情,那时的人们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甚至还有没有人类的存在也都很难讲了。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结束;太阳与其行星互相争夺卫星的“战斗”还在继续。目前,在太阳系的行星中,木星是携带卫星最多的行星,也是体积最大质量最重的行星。这样,随着对周围卫星的吸汲,今后,它的质量也可能会变得更大;那么,在其质量达到一定量级时,它也极有可能会发生自燃现象。这也就是说,届时,在我们的太阳系,也就有同时出现两颗太阳的可能。而这样的两颗太阳,就是天文学所称的“双星”。毕竟,在宇宙间,像我们太阳这样的“单星”只是极少数,而“双星”的存在则是一种普遍现象。
地球的过去与将来
在太阳系,地球是唯一一个有着液态水存在的星球。这样,再加之地球又刚好处在离太阳不远不近位置上的原因,所以,在地球表层才有了我们人类及万千生命现象的存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甚至还是一种例外。然而,我们的地球绝不是永远存在的,或者说,它也绝不会永远(一直)逍遥自在的生存下去。地球从寒冷的星云世界而来,其正在朝着热寂的太阳而去;这便是它所苦苦追寻的目标或归隐之地,而不管我们人类是否愿意不愿意。
向往光明,是我们人类的天性。难道,物质就不向往光明吗?否,物质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把光明世界作为是自己的追求。这就像是人的一生一世,非得找机会表现一下自己才肯罢休那样。
别忘了,我们人类也是物质,最多是生命物质罢了。而这一切,恐怕都与“统一物质”——中子这个“上帝”的导演与安排有关。我们人类和生命现象之所以能在地球表层出现,是因为我们都是较轻物质的组合;比如氢、氧、磷、钙、鉄和少量的其它元素等。而在地球的核心处,则是较重元素或放射性重元素的天下。可不管是轻元素还是重元素,其都是中子在一定空间或环境下的某种幻化而已。所以,看起来表面热热闹闹的地球,而真正主宰地球命运的则是其核心物质——中子。这也就是说,地球与太阳的关系,实际就是太阳核心的中子与地球核心的中子之间的关系。在它们其间,一定存在着某种信息沟通渠道,而只是我们人类对此浑然不知罢了。即,在中子层面上,它则是有着自己游戏规则的。我想,如若此规则存在,那一定是以实力和质量来说话。那就是,质量轻的物质一定要服从质量重的物质,中子含量少的物质一定要服从中子含量多的物质。这样,我们人类及生命现象便服从于地球,地球便服从于太阳,太阳便服从于中子星或“黑洞”;天经地义,公平合理。
一、地球的生成
在远古,在太阳刚刚生成时,我们的地球可能还处于类木行星那样的一种状态。可是,随着太阳对周围物质或“前行星”的“吞噬”,地球即向内移动;这样,地球由气态星球也就慢慢演化为了今天的流体态星球(以表层而论)。但是,这里存在着一个当时的地球(包括火星)与“木土组合”之间的关系问题。如果在那个时候“木土组合”就已经存在,而太阳的能量还不能足够影响它们的话,那么,地球和火星就是太阳系的边缘行星了。如此说来,在当时,难道还存在着一个“前太阳系”不成?我认为,“前太阳系”和“前行星”都是有可能存在的。因为,正是由于在“前太阳系”中“前行星”的“坠落”及对太阳质量和能量的贡献,太阳的质量和能量才一步步增大到今天这种程度的;并且,其才有足够的力量来制服“木土组合”。然而,值得庆幸的是,虽然处在太阳和“木土组合”的夹缝之中,我们的地球毕竟还是十分幸运的生存了下来,并还颇为慷慨地养育出了广大生命现象及我们人类。
无疑,地球的生成,是以重(热)物质在其中心所形成的核为标志;即,若无重(热)物质的核的形成,其就不是一个成熟的行星。因为,没有核的存在,就意味着没有重心的存在;而一个没有重心存在的行星,是没有资格形成自己的轨道,并无论如何也是“行”不起来的。换句话说,尽管地球在表层世界无私地养育出了像我们人类这样的轻物质体;比如,土地、树木、水等等。可是,这只能是一种现象,而决定地球命运的实则是地球核心的重物质,甚至是中子。因为,地球的多种运动,说到底都是地球的摆动或晃动,而在这种摆动或晃动中,重物质(元素)即会向下“坠落”。当然,这也是地球中心的重物质核,甚至是中子核为什么能得以形成的原因。同时,这也是万有引力产生的根本解释;即,只有是一个有着规则运动的球状天体,并有其中心中子核的存在,其才能够成为万有引力之源。
二、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运动很多,大运动有“向点”运动、公转运动、自转运动等,小运动有进动、岁差及章动等等。公转和自转及一些小运动,在前面我们介绍行星运动时大都已经涉及到了。现在,让我们关注一下它的“向点”运动。
“向点”运动是指太阳家族在宇宙深空朝向武仙座的一种飞行运动。因为地球是太阳家庭成员之一,所以地球也存在着“向点”运动;并且,这也是地球的第一大运动。在“向点”运动中,太阳和其家族成员整体呈“盘”式及螺旋状在宇宙深空高速飞行。以太阳为质心,该运动平均2.3亿年才能运转一周。由于该运动太具天文色彩,除天文界,故一般人知道的很少。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疏忽,也为全面认知我们地球的生成及面貌增加了困难。
在《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一书中,我曾经对这一问题进行过探讨。我认为,基于“向点”运动的存在,地球的南极应是其“头部”区域。这样,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原始的大陆物质即在南极点螺旋而出,并创造出了一个统一大陆——“原大陆”。后来,由于该大陆已“生长”的特别大并致使地球“南重北轻”,甚至已经是影响到了地球“向点”运动的飞行稳定时,该大陆即发生破裂并在“原大洋”上开始了总体的“北漂”运动。今天,北美洲和欧亚大陆作为分裂大陆的前沿,其有关区域已呈螺旋状被北极点所吸入到地球内部。这样,大陆壳层物质在总体上即完成了“南出北入”的大轮回。但是,对于是什么力量致使大陆物质从北极点进入又从南极点而出,我并没有交代。因此,这也每每是有关地学家们对我的质疑之处。
事实上,对于这个问题,其原因我是清楚的。可我认为,要解释这些,必须要站在天文学或哲学的高度才能把事情说清楚;所以,在那本书中,我只有放弃。那么,引起大陆物质从北极点进入而又从南极点出来的原因或动力究竟是什么呢?基于在前面的有关章节中,我们曾对宇宙面貌、天体运动及与中子的关系已做过相关探讨;所以,我觉得,现在该是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了。
不知大家还记得否,在前面,我们在讨论运动的性质时,曾谈到过运动的“纵横性”问题。事实上,无论太阳还是它的行星也好,其“向点”运动相对于它们自身来说就是一种纵向运动。而推动该纵向运动的动力源,即是来自太空有关星体其中心中子核的相互吸引。当然,也可以认为是,在相邻的一对天体中,一个小质量天体中心的中子核则是被一个大质量天体中心的中子核所吸引着的。此时,大质量天体就会从小质量天体的极区(即“头部”区域)汲取能量;而在小质量天体内部,围绕其“轴”就会形成一个能量性质的“通道”,其有关物质也就会通过“通道”伴随着有关能量在极区“涌”现出来。当然,由于该“通道”的负压性质,在另一个极区也会有能量的吸入,并同时也会把有关物质带入到该“通道”中去。 这样,其结果则是,在小质量天体呈纵向螺旋飞行的同时,也就促使了其内部物质呈一种有规律的内外流动或循环的态势在运动。此种情形,多少与水母在大海中的运动姿态相同。
我想,在宇宙深空,星系与星系间的影响和作用,也都是以此方式而体现的;并且,也还是与其中心天体的中子核在发生着联系或作用。而这种联系或作用,估计应与有关天体的中子核质量的大小或“热冷度”有关。这样,就太阳来讲,其中心中子核所生产出的有关能量在从太阳的南极出发后,除中心部分被“向点”天体所吸收外,其边缘部分即呈大迂回状(总体的纵向)由太阳的北极所反转而入。这样,在“向点”天体总体的吸引之下,太阳系家族即产生了其纵向性质的“盘”式运动。
具体到地球,其情形可能是这样:太阳所生产的有关能量通过大迂回运动,在北极点处被地球所吸入后,沿地轴方向便在南极点以释放能量及物质的方式“涌”了出来。关于此,其证据就是极光。
大家知道,南极北极都有极光现象的产生;可是,其极光表现的方式却不一样。即:在北极,极光是以螺旋状或“锥”状的方式“钻入”北极点的,而在南极,极光则是以“溢漫”的方式从南极点“溢出”的。所以,这是南极光永远也没有北极光那样明亮而生动的唯一解释。再者,对于极光的冷光源性质,我一直怀疑就是中微子在特定时空环境所发出的光,而该光应与我们所称的“激光”在其性质上也基本一致。然而,正是由于该光在推动着地球朝“向点”目的地运动的同时,也顺带为我们创造出了地球的大陆来。当然,对于地球的这种运动,我们人类根本不知不觉。这也难怪,别说是这样大规模的运动了,即使是比其小得多的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我们人类又能感觉到什么呢?
三、地球上的水从何而来
如果说,在地球上,我们人类及广大生命现象的存在是奇迹的话;那么,水在地球上的出现即是奇迹的奇迹。因为,没有水的存在,我们人类和广大的生命现象是断然不会出现的。当然,正因为如此,地球之水从哪里来的问题一直也是天文学家们所苦思冥想的事情。
有一种观点认为,水是在地球形成过程中逐渐产生出来的。他们说,在46亿年前的地球雏形期,由于地球的温度很高,水作为原始物质还处于熔融状态。那时,地球自转速度很快;因此,便产生了重力离心分异,其较重的物质开始向地球内部集中,较轻的物质则逐渐向表层移动。这样,就慢慢形成了地球的圈层构造。在此过程中,水是较轻物质之一,且活动性最强,即首先向地球表层移动。这样,在外层富含水的熔融岩浆凝固成地壳后,期大部分含在岩浆中的水就被挤压了出来,从而也就形成了今天的江河湖海。
水是氢与氧的化合物,属于轻物质,它出现在地球的表层是可以理解的。可是,若把水的生成说成是由地球内部的重物质慢慢演化或是被“挤压”出来的,那就比较牵强了。因为,在其他行星上,其内部也有重物质的存在,可在它们的表层却没有水;所以,把地球上的水看作是由于地球内部演化而来的产物显然说不通。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太阳系外的陨石或彗星撞击地球为水的生成带来了机会。可这一理论又与早期的理论不一致。早期的理论是,水的生成元素存在于彗星,是彗星进入木星轨道时把其带了过来。
应该说,彗星把水带到了地球这一观点,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可问题是,彗星是怎样把水带进来的呢?难道,它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其产生的剧烈高温居然可以融化钢铁,从而还不能将水融化或分解掉吗?因此,要弄清彗星与地球和水的关系,我们还必须先大致了解一下彗星。
彗星的质量非常小,没有固定的体积,其由彗头和彗尾两大部分所组成。它在远离太阳时,体积小的几乎难以发现;可在接近太阳时,它的彗发就开始变大、彗尾也在变长,其彗尾最长可达2亿多千米,因而显得体积十分巨大。彗星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元素所组成;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所以,称彗星简直就是一个“脏雪球”一点也不为过。彗星来去匆匆,行为怪异;老百姓根据它的形状称其为“扫帚星”,并常常把其视作是不吉利的象征。看来,这实在是太冤枉彗星了。应该说,彗星对于地球水的生成以及生命现象和我们人类的降生应是第一功臣。
我初步认为,地球水的生成可能存在着先天和后天两个因素。
先天因素是:在地球形成的早期,也可能是在地球的矮行星阶段吧,地球的自转行为有可能就把星云中离自己较近的大冰块团给裹挟了进来。因为,若不是地球在似形成还未形成之时,其身边恰好就有这些大冰块团的存在;那么,在今天地球的表层是绝对不可能有大量水(的)存在的。当然,在那时,由于距离太阳足够远、气温足够低的缘故,地球表层这些大量的冰团也不会融化,更不可能有真正大气层的产生。这样,也就为彗星的“光顾”提供了可能;于是,彗星就把有关冰状物质慷慨地带给了地球。这可谓就是后天因素吧。
总之,在远古,我们的地球(表层)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冰球”。然而,斗转星移,随着我们的地球正在一圈圈接近太阳,其温度也就一天天高了起来;这样,“冰球”即开始化冰为水,地球就成为了今天的“水球”,从而也就有了陆地与海洋。在海洋形成的初期,其极有可能还是一个淡水海洋。后来,随着雨水及河流对大陆物质的“透析”和冲刷,淡水海洋便一天天“咸”了起来。当然,“咸海”的形成,与其反复的蒸腾及海水的减少(其原因后有介绍)也不无关系。那么,这样说来,我们的海水还会越来越“咸”及越来越少吗?对此,我初步认为,与地球之水天天在减少同步,海水越来越咸也是极有可能的。至于是不是如此,那也只有等后人去验证了。
看得出,地球上水的出现,与地球离太阳的远近及温度有着难解之缘。一旦有了水,地球上的事情就好办的多;其意味着,这已是地球 “青春期” 的到来。这样,在阳光、水、空气、土地这生命“四大要素” 的相互作用下,即引发了生命空前绝后的“大爆发”。从此,一个生机勃勃的蔚蓝色地球,也就这样出现在太阳系今天的位置上。
关于水与生命的话题,我曾在《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一书的“生命这样到来”这一章中讨论过。在这篇文章中,我对生命与陆地的关系谈的比较多;可是,我对水和空气的形成却不能做过多的解释。因为,就像不能解释地球大陆物质在南极的生成那样,如要解释水和空气的形成,自然也要涉及到地球的天文因素。可是,《我们的大陆在北漂》毕竟是一本地学书籍,如那样做,即难免离题太远也解释不清楚。那么,现在好了,在生命的“四大要素”中,其阳光和土地的因素就不在说了;至此,地球上水的来源也就有了出处。当然,一旦地球上有了水,其也就同时拥有了空气。这样,地球大气层的形成,实在就意味着是太阳(温度)与水合作而成的结晶。于是,在生命四大要素的共同作用下,一个生机盎然的地球,即孕育出了众多的生命现象和我们人类。
今天,藉此机会,权作答复。
四、“后地球时代”的到来
地球有着传奇般的过去,也有着可圈可点的今天;可是,它的明天到底是什么样子却很不好说。用哲学观点讲,任何事物有产生就有衰亡;难道,我们的地球就只能生而不会亡吗?可以肯定,地球的衰亡也只是迟早之事;无论时间长短,其总有一天它都会凤凰涅槃般投入到太阳火热的怀抱中去。当然,这也可能是若干亿年的事情了,我们人类大可不必远虑。我认为,以地球目前的状况而论,它还正处在“中壮年”时期,以后即是它的“老年期”了。为此,我把今后的地球称之为“后地球时代”。所谓的“后地球时代”,即是说,其现在的状况应是地球的“分水岭”;而再往前走,随着地球与太阳距离的逐步接近,我们的地球即开始进入衰败期。其主要标志如下:
(一)地球的自转速度将会变得越来越慢
前面,我们在讨论地月关系时曾谈到过,月球渐渐的漂离地球即意味着是地球自转速度的变慢。据悉:全世界在2012年6月30日的23时59分59秒基础上增加了一秒;即,其出现了23时59分60秒的情况,然后才进入到第二天的0分0时0秒。天文界把这种情况称之为闰秒。然而,自1972年至今,如此的闰秒现象已出现过24次。当然,这也意味着,就是在这短短的40年里,我们的地球已增加或变慢了24秒的时间。据有关方面预计:由于闰秒的原因,地球每600年将变慢30分钟,1000年可变慢1小时。
当然,地球自转速度的这种变慢绝对不是一件好事。它标志着,我们的地球在与太阳的角逐中显然在慢慢败下阵来,并已是在步水星和金星的后尘,其本身的活力(磁力)亦大不如前了。这也就是说,地球自转速度的变慢,在实质上已是其开始衰老的迹象;即,我们的地球日益被太阳控制得越来越紧,其也是距离太阳越来越近或越来越热了。当然,这也有我们人为的因素存在。关于此,后有内容涉及就不多议了。
总之,地球自转逐渐变慢是一种趋势,谁也无法阻止;所以,我们只有通过人为增加闰秒的方法来解决。尽管不是好消息,可这毕竟是一种缓慢发生的事情;因此,我们也大可不必多虑。而实际上,最让人所担忧的是这种情况:如果水星“坠落”太阳,根据行星的“补位”规则,金星则会占据水星的轨道。那么,紧跟着,月球也可能会占据今天金星的轨道,从而会成为一个新的类地行星。当然,这是一种最好的结局,等于是月球为地球挡了一差。可是,如若是月球的“资格”不够,它也有被太阳直接“拉碎”或直接“坠落”于太阳的可能。那么,在此时,地球的处境也就十分尴尬甚至已是极度危险了。
(二)地磁的作用将会变得越来越小
地球的地磁作用,对于地球及地球生命的存在都有着重大意义。若没有磁场保护,地球恐怕就会被太阳辐射的微波所“烤熟”,其情形应与今天的水星差不多。当然,若没有地球磁场的保护,宇宙中射向地球的各种带电粒子和“太阳风”,即可在瞬间不费吹灰之力将地球上的生命毁灭。地球磁场实在是一道屏障,正是它把宇宙射线都大部分集中引导到了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否则,我们人类和广大生命是一刻也不会在地球上生存的。
太阳是天,地球是地;太阳为阳,地球为阴。事实上,天与地、阴与阳即是一场不折不扣的“战争”。在天文学家们眼里,把地磁存在的意义解释到以上程度也就到头了;可是,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而实际情况则是,太阳无时无刻不在掠夺着地球的“磁”资源或磁能量。在前面,我们曾探讨的地球南北极的极光问题,其实质意义即是太阳对地球“磁”资源或磁能量的一种掠夺。初看起来,地球北极的极光现象好像是太阳主动“奉送”那样,而实际情况则是地球的“不情愿”吸收。因为,在南极,地球每时每刻还在释放着能量,并极有可能还是入不敷出。当然,地球在南极释放能量的方式有两种。一是,部分极光的“溢出”;二是,其能量顺地轴在到南极的途中已幻化为了大陆的壳层物质。所以,从总体来说,在今天,地球是处于一种“失磁”状态之下的。
地球“失磁”现象的产生,就其自身来讲,其伤害程度绝不可小觑。作为天体物质来讲,质量是磁,磁也是质量;所以,“失磁”就是失去了质量。这当然也意味着,地球的“失磁”现象即是在丢失自己的质量;即,我们的地球正在变得越来越轻或自转的越来越慢了。当然,这与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地球的闰秒现象也有关系。
(三)地球将会变得越来越热
如果说,太阳系就像是一个“气泡”是漂浮在宇宙的“磁海”上那样,而地球如一个更小的“气泡”则是漂浮在太阳系这个“磁海”之上的。
地球连同它的空间呈整体而存在;地球由内到外分为内核、外核地幔和地壳四层;其空间由下到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四层。在地球的核心处乃是重物质的天下,其虽然所占体积不大,可地球的大部分质量都集中在这里。当然,这也是地球的最热之处,其温度可达7500多度,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在地幔层,物质比重相对地核趋轻,温度也在逐渐降低。而到了地壳,物质比重则更轻,温度也相对更低。
在地壳以上,是地球大气的对流层,也是大气含量最为“稠密”的一层。其厚度不太均匀,赤道区域约为16千米,两极约为8千米,大气中的水气几乎都在这个层面。在对流层以上,也就是海平面高度的50千米左右为平流层。该层没有水气,晴朗无云。在往上20至30千米处,即是氧分子在太阳紫外线作用下所形成的臭氧层。高度50至80千米的大气是中间层,其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下降。在中间层以外,大气因受到太阳辐射,温度升高。从中间层到500千米左右的高空是热层;热层上端的气温可高达1100℃左右。再往上,即是星际空间。
可以看出,在地球的这八个层级中,其最里层的核心层及最外层的热层都是温度较高之处,而在地壳以上至中间层,则是温度相对较低的地方。然而,也正是这样,在地壳之上这个有限的空间里,我们人类及广大生命现象才能够得以在此出现。看来,我们人类及广大生命现象实在是温度的产物;当然,我们也足够幸运。就整个太阳系来讲,地球即存在于一个不是太热也不是太冷的地方。就地球来讲,我们人类及广大生命现象则处于两个“热源”的中间,而在其“夹击”之下居然还能做到安然无恙。所以说,这不能不是奇迹中的奇迹,从而也值得我们人类珍惜再珍惜。
然而,除了中子这个“上帝”,任何事物都不能够做到永恒存在。我们的地球正在一步步接近太阳这个巨大的“炼铁炉”,并且,也还在一点点丢失自己的磁能量。而这些,对于地球这个“气泡”的总体温度时时刻刻都在产生着作用和影响。其表现形式就是对地球“气泡”的整体压缩,即,我们地球这个“气泡”将会变得越来越小。在目前,虽然在地壳之下还有关壳层的保护,地核的热量还不至于大幅度传导到地面,而在地壳之上,也还有臭氧层和电离层的保护等等。可是,随着太阳对地球的逐步“压缩”,地球的格局必然也会发生某种微妙的变化。而这些变化,最终也只能是反映在地球的“温室效应”上;即,在地球对流层,其平均温度即会渐次增高。那么,毫无疑问,如照此趋势继续发展下去,我们人类的处境着实不妙。
当然,我们人类的肆意用火和“造热”行为,则更是助纣为虐。关于此,后有讨论就不多说了。
(四)地球上的水将会变得越来越少
在上面,我们曾讨论过地球上水的生成;可以说,地球上水的生成简直就是一个奇迹中的奇迹。因为,没有水,地球上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生命现象存在。我们还曾讨论过,水不可能是由地球内部物质元素的“合成”而来,而是借助外力的自然生成。当然,这同时也意味着,在地球上,水的总量即是一个固定的值;并且,也只能是一个只会减少而不会增加的值。其减少的原因,即是由于地球自身因素(逐步接近太阳)及人为因素所造成的“温室效应”。
在我们平常看来,海水受热升腾,在高纬度地区或高空遇到冷空气即会有雨水落下,并最终又会回到海洋中去;而在此循环过程中,水的总量并没有丢失什么。可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大家知道,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化合而成的物质。由于这两种元素都较轻,所以,在热的作用下,它们即很容易变成气体成分而升至高空。而在蒸腾过程中,由于温度和压力的缘故,氢与氧即可发生电离现象。在我看来,地球大气所谓的电离层实则就是氢与氧的分离层。这样,在其下,即是所谓的臭氧层的存在;而在其上,则是氢元素由冷到热与太阳的反映层了。即,在此时,所谓热层的存在即可以看作是氢元素已被太阳所析出并“燃烧”,从而已成为一种热能了。
当然,在目前,我们对地球水总量的减少还没有足够的直接证据。可能,由于地球上目前还有冰川的残存,海平面也不会降下去,反而还会有所抬升。可是,我初步认为,在今后,随着“后地球时代”的到来和“温室效应”对地球表层氢和氧的继续被“析出”,在极地冰川全部融化后,海平面是不是还会再度抬升恐怕就很难说了。若果真如此,今后海平面的下降,即标志着是地球“后地球时代”的真正到来。而事实是,在目前的地球大陆之上,冰川现象的存在已是几近尾声了。关于此,我曾在《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一书中做过讨论,不再赘述。
(五)地球表层生命现象的生存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在《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一书中,我曾在“生命这样到来”一章中,把阳光(温度)、空气、水及土地视作是支持生命存在的“四大要素”。即,若生命现象的出现或维持生命现象的存在,其“四大要素”必须一个也不能少。同时,我认为,在这“四大要素”中,水对于生命现象而言尤为重要。完全可以这么说,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甚至于,水的本身即是“生命”。或者还可以认为,生命现象即由水的幻化而来。
据有关报道,日本学者江本胜通过研究发现,在电子显微镜下,水在形成结晶体的一霎那,如果接收到的是不良信息;如“怨恨,痛苦”等词汇时,其结晶体即会出现离散或丑陋的形状。如果是接收到的是美好词汇,其结晶体则呈美丽而和谐状而发生。同时,江本胜还认为,无论是文字、声音还是意念,都可被水所传送或接收。由此,江本胜出版了《水知道答案》这本科普书,并在国内外做过多次讲座。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也没有听过他的讲座;但是,我相信,这一切则是真实的存在着。
没有水就不会有生命也好,水的本身即是生命也好,说到底,地球上水的逐渐减少对于我们人类及广大生命来说绝不是福音。当年,恐龙的灭绝,除自身基因蜕变外,其环境的改变及“淡水大湖”的消失和淡水的缺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目前,由于地球正在一圈圈(一年年)逐步接近太阳这个巨大的热源,及我们人类为了生产和生活而大量产热排碳的缘故,地球的温室效应是越来越明显了。而首当其冲的,则是地球大陆之上淡水的减少;那么,淡水的减少即意味着是植被的荒芜及地球沙漠化的到来。这样,在地球表层,生命现象的生存将会变得越来越艰难。
我们的地球只有一个,地球上的水也只能出现一次;我们人类及万千生命现象与水的命运紧密相连,其也都是“一次性”并不可逆的。我们之所以出现在地球之上而不是在其它星球,实乃是中子这个“上帝”的恩赐又恩赐。当然,也是它的骄傲再骄傲;而面对这些,万望我们人类珍惜再珍惜。让我们始终怀着一颗敬畏之心,珍惜每一片蓝天、每一寸土地、每一滴水;珍惜“上帝”所赐予我们人类这再也不能重复的宝贵而美好时光。
作者简介:
襄阳市诸葛亮研究会
Zhuge Liang Association of Xiangyang City
副会长、秘书长
王水禄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 襄城区檀溪路200号广电中心
电话:13908673086(微信同号)
QQ:292044123
王水禄襄阳电视台原副台长、主任编辑,现已退休。2000年前后,曾创作(作词作曲)《我最爱唱的是国歌》、《茅台颂》、《重上堤岸》等歌曲;2012年至 2019年,曾著作出版《我们的大陆在北漂》、《走向和谐》、《模范中国模范党》等书,并在我国地质地理界和哲学社科界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我要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
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科学是奥妙无穷的。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要学会做科学中的粗活。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聚事实。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正像新生的婴儿一样;科学的真理必将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广泛传播;无往而不胜。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科学要求一切人不是别有用心而心甘情愿地献出一切;以便领受冷静的知识的沉甸甸的十字勋章这个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