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入围博克体计划>《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热帖

编 者 寄 语

宇宙的面貌与性质是什么?物质(实体)与空间是什么?人与人性是什么?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是什么?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今后的路又该怎么走?自古至今,这是爱思考之人都想弄明白的事情;显然,这种思考亦是大思考。很难想象:《走向和谐》,对于这样一本几乎是包括了天、地、人和社会全部学问的书,竟然出自湖北襄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新闻工作者王水禄之手;尽管在前两年,他也曾有过地理大作《我们的大陆在北漂》的问世。

说到底,在认知领域,作为一种终极,穷尽我们人类智慧与思考的就是宇宙万物的本源问题。所以,为了探究人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这个“基点”,在西方,古希腊时期的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把世界万物的产生归为原子,苏格拉底把其看作是“神”,亚里士多德把其视作为“本身不动”的“第一推动者”,康德把其认作是“自在之物”;甚至,黑格尔把其认为是“绝对观念”。在东方,中国古代的老子把万事万物的运动与发展归为“道”,而朱熹亦则把其说成是了“气”或“理”等等。然而,尽管这些大家对本源的认知在推动我们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方面已产生过巨大作用;但是,其所留给我们后人的依然都只能是一个个问号。

那么,到底有没有“终极物质”或是“上帝”的存在呢?

显然,依目前所积累的聪明才智或伟大实践,我们人类要破解宇宙或自然这部“天书”好像已是难上加难之事。因为,要做到这一点,从微观处,我们必须做到对最小物质——中子、质子、电子、中微子性状的真正把握;在宏观处,则必须做到对最大物质——星系、黑洞、类星体和中子星、脉冲星性状的真正把握。并且,也绝不能回避,其必须还要把二者的时空及演化关系给交代清楚。即,必须明确,在宇宙间,它们为什么而存在,其作用、意义或所充当的角色又是什么。当然了,也只有掌握了这些最为基础的“素材”或背景,我们才能够做到准确地为宇宙“画像”和为天地“立传”,从而才能够为人和社会“定位”,并为宇宙万事万物包括我们人及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找到出处或根基来。

宇宙万事万物共生,悖论不悖,天人合一,大道自此。看得出,作者水禄先生是把宇宙的本源都归拢在中子这个“基点”之上的。在他的笔下,一个原子即是由一个中子和一个“半自由中子”(也就是物理学所称的质子和电子,亦可以叫做氕原子或氢)所组成。这样,现在我们所称的原子就成为了一个“双中子”结构或是共生关系;从此,中子即可取代原子其就具备了“统一物质”或“上帝”的资格,从而也就成为了构建宇宙世界包括我们人类的“基本砌块”。于是,宇宙万事万物皆由中子所幻化而出;其呈共生之势也就创造出了天与地、实体与空间、磁与电、白与黑、热与冷、阴与阳、男与女,甚至是我们人类的人性与思维以及有关的社会形态等等。

无疑,作者的共生学说已触及到了当今哲学或思想的核心,从而也把我们原先对事物单一断裂的或是片段式的认知,得到体系性的梳理或归拢。这样,“各就各位”;在宇宙间,诸多看似孤立的事物在其共生逻辑链条上也就得到了统一解释。比如:空间与实体,人与物的关系;还有,我们在认知领域所遇到的怎么也排解不开的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偶然与必然、鸡与蛋、先天与后天,以及悖论、一元与多元基本矛盾的存在等等。

显然,在目前的认知或思想领域,对我们人类困扰最大的莫过于是宇宙学意义的实体与空间,再就是哲学意义的“有”与“无”。如若能够在这些方面得到突破,我们即可在认知或思想领域实现新的飞跃。那么,何为实体何为空间,何为“有”何为“无”呢?“实体不实,空间不空”,万物共生,这便是本书作者给出的答案。

“实体不实”,较好理解。因为,我们所看到的物质都是由原子所组成,而在原子的外层则还存在着正在高速度运动着的电子;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电子的运动看作是一种“空间”。可是,在浩瀚宇宙,若把空间像实体那样看作是一种“存在”就很难使人接受了。而在作者看来,所谓宇宙实体与空间的产生或存在皆是“统一物质”——中子的四种存在或演化形态。一是中子态,也就是当今物理学意义的固体态;二是质子态,也就是晶体态;三是电子态,也就是流体态;四是中微子态,也就是气体态。即:正是由于中子这个最具质量的“固体”存在,其通过内秉性的相聚与自旋,才由重至轻的“创造”或幻化出了我们所能看到的(或借助仪器)质子态晶体世界,以及电子态流体世界。而在莫大的宇宙时空里,随着中子汇聚成为中子星及脉冲星,由于其所产生的高速度自旋,中子即在中子星或脉冲星的中心开始“燃烧”起来。此时,作为中子之气的中微子,即从脉冲星的两极喷薄而出,其也就形成了天文学家们所称的“灯塔效应”。这样,由中子“燃烧”而形成的中微子,就像“吹气泡”般创造出了宇宙的空间——中微子态的世界。而在宇宙深空,由于磁与电或冷与热的作用,物质(实体)即进入到新一轮的“创造时刻”。于是,在浩瀚宇宙,通过最具固态的也是最具电中性的中子,到开始显现极性(也是活动性)的准固态的(也是晶体态)的质子,以及到极其活跃的流体态的电子,直至到看似无物的中微子“气”态(可理解为是中子之气)四个层级的演化或转换,由聚到散,再由散到聚,循环往复,宇宙或中子世界即可在特定的时空,实现“大轮回”或是再稳定与再平衡。

当然,如果在宇宙学意义上能够解释通从实体到空间的转换,以及物质生成与毁灭及毁灭与生成的全过程,其哲学意义上的“有”与“无”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理解;即,无论是宇宙学意义的实体与空间还是哲学意义的“有”与“无”,其无不都是一种共同存在或是共生关系。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人类所苦苦寻觅的引起宇宙万事万物变化及发展的“根基”或规律,或是人们所久仰的“上帝”可否就算是被水禄先生找到了呢?

然而,十分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的共生学说绝不是为共生而共生,而是在为人和人性是什么,并为我们人类社会今后又该怎么发展在寻求注脚。

关于人的概念,也是历代哲人们所最为关注的命题。有人说人乃神创,有人把人看作是“自然之物”,马克思则把人看作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作者给出的人之概念则是:“人是一种具有高度智慧和思维的,并以高度社会化形式对自然界产生复杂劳动和创造的生命体”。那么,人既然是一种生命体,其就不是“神”,从而也只能是一种兼具自然属性(动物性)和社会属性为一体的生命物质罢了。这样,作者在把人从“神”坛上拉了下来的同时,也就有把人贬为“物”的嫌疑了。

应该说,把人视作为“物”,这是需要巨大勇气的。可能,咋看来,这似乎已是离经叛道抑或对人类的大不敬;而我们认为,恰恰这一点才正是水禄先生的聪明和成功之处。因为,只有在自己给自己“降格”以后,我们人类才能够公平地去看待其它生命现象及宇宙世界,从而才能够以一颗平常心来选择自己的生存方式,并做到与宇宙万事万物相和谐。否则,在一贯高傲的态势下,我们人类永远是不知道自己为何物,从而也是找不到“北”的。

我们人类从蒙昧一路走来,依靠自己的智慧或思维已取得巨大成功。比如,我们会用火,会用电;可结果却是,我们人类几乎已把地球上的树木给烧光了,把石油和煤炭资源也快用完了。虽然,我们人类的生产力和人的生活质量已得到极大提高,但不得不承认,由于其过度的用火、用油和用电行为,我们人类已把原本清新而舒适的地球环境也给“烧”热了弄脏了。所以,至如今,其后果即是:地球的温室效应已初步形成,旱象和雾霾天气及其它极端天气现象如一张巨网,正悄无声息地向我们人类撒将开来。然而,不无遗憾,面对即将到来的空前大灾难,我们人类却不以为然。对此,我们人类信誓旦旦的依据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着高度的智慧和高科技,甚至还有着高度发达的社会运转系统;所以,面对大自然发出的严重警告,我们人类依然可以做到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曾几何时,我们不就提出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吗?可事实是,作为生命族群的一种,我们人类充其量也只能是地球或大自然的一员,而绝非是地球或大自然的主人。所以,即使是再具智慧和科学技术,我们人类永远也不可能做到“人定胜天”。而一如既往这么折腾下去,任其温室效应和污染继续加剧的话,那么,我们人类今后的前途和命运将无比堪忧,其结果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或作茧自缚。基于此,在自然环境已日趋恶化的今天,在全人类的生存已受到严重威胁的大背景下,悲天悯人;我们就不难明白水禄先生对“人是什么”,对人的智慧和高科技所带给我们的又是什么的考问及其意义,以及他的良苦用心了。

当前的难点是,在人的生殖欲望驱使下,我们人类的总人口还在急剧膨胀着;这样,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或需要,社会这架机器即正在开足马力,为人们提供着过度的越来越奢侈的物质和精神产品。而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其所排放出的大量的热和污染,又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更加严重的破坏。显然,这样的价值取向或社会引导无异于是恶性循环,甚至还是我们人类的“慢性自杀”,从而已使我们人类深深陷落于自己给自己所设置的怪圈不能自拔。因此,怀着对全人类未来命运的深深担忧,也是对子孙后代的负责,震耳发聩,作者即在本书发出了“人与自然的矛盾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主要矛盾”,“别在‘烧’了,玩火者必自焚”,“该是向生产力叫停的时候了”,“只有历大难,才能求大同”的大声呐喊。同时,其还独创性提出了诸如“灾害经济是全球的新经济模式”,“失业,将成为全人类一种‘新职业’”,“环境公平才是第一公平”等诸多新见地和新概念;并力主把这一切的最终希望都寄托在联合国实体性的建设和《世界和谐大法》的修订,以及中国所起的模范带头作用上。

大凡是一种带有范式性质的哲学探讨,其最终都要落在对社会的规划和构建之上。不无例外,水禄先生的共生学说也对我们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及前景进行了总体概括和前景描绘。他认为,纵观历史,我们人类的社会历程即不是呈“单链式”或“取代式”的模板在发展,而是呈“双链式”或“螺旋式”的共生路径在前行。那么,这就意味着,原先我们所认为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即不是社会发展路径的“本来面目”。而实际境况则是,我们人类社会的全部发展历程应由四种社会形式和共生状的八种制度所构成。即:原始社会由母系氏族制度和父系氏族制度的共生所构成;封建社会由奴隶制度和地主制度的共生所构成;科学社会由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共生所构成;未来的和谐社会则由人本主义制度和物本主义制度的共生所构成。

妙哉!大道至简,朗朗乾坤;从一分为二到合二为一,从合二为一再到一分为二,经过四个层级和八种模式互为套叠式的“磨合”与发展;从此,由非彼即此到彼此彼此,唯物论与唯心论言和,摒弃冷战与敌对,所谓的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亦可休战。这样,自智思产生以来,集全部的自然、传统、现代文明之精华,弃之糟粕,我们人类将总体步入到一个人与人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当中去。

思想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真乃是“胆大包天”,不得不佩服水禄先生的胆识;他着实是在做一篇经天纬地的大文章,并试图把这碎片化的宇宙世界给“捏拢”起来,从而为我们展现出一个别样美好的大千世界。

大潮滚滚,洪流涤荡;潮起潮落正当时。也十分庆幸,在如今的社会大转折时代,在历来崇尚包容的中国,终还有人会拾起老祖先中庸的衣钵从而要为全人类的未来去思索与描绘。无疑,在如今全球已濒临凋敝的思想界,这多少已使我们看到了些许的曙光和希望。尽管,这部《走向和谐》之书和作者的共生学说不知是来的太早还是太迟了些。“得到的等于付出的”;但愿如水禄先生所说,其别具一格的共生学说能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弘扬;其所追寻的,也是我们人类所久久所期盼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能够早日得到早日实现!

由“大爆炸”说开去

我们将要涉及的是宇宙这个无比硕大的命题。因为我认为:只有把天上的事情弄清楚了,我们才能把地球上的事情弄清楚,进而才能把我们人及社会的事情弄清楚。可是,要弄清天上的事情,我们就不得不涉及当今世界天文学的主流认知——“大爆炸”理论的问题。否则,如果突破不了这一点,就像不能捅破那层窗户纸一样,我们人类永远就会躲在自己所营造的暗室里,从而也永远不会看到宇宙的真实面貌。当然,若这样,也就更别谈我们人是什么或是社会今后的发展与走向了。

一、“大爆炸”的由来

说来你可能不会相信,涉及宇宙起源这样重大而严肃的命题——“大爆炸”一词的来由,在当年,竟然出自一个人的一句玩笑话。这个人叫雷德·霍伊尔,他是英国的一位著名天文学家。在上世纪中叶,围绕宇宙的起源问题,西方产生了两种不同学派或理论,他们都分别建立了自己的宇宙模型,一个是稳恒态宇宙模型,一个是“大爆炸”宇宙模型。霍伊尔是稳恒态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1949年BBC的一次广播节目中首先使用了“大爆炸”一词。当然,他的本意应该是嘲笑大爆炸模型的;因为,在他看来,引起“大爆炸”的所谓“奇点”简直奇怪的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可让霍伊尔怎么想不到并颇为尴尬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也就是他这句看似不经意的嘲讽之语却成全了对手,“大爆炸”理论竟然成为了今天全世界天文学界的主流认知。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那么,何为“大爆炸”呢?

其意是说,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一切,即:所有的星系、地球包括你和我,都是源于当时一个小之又小的“奇点”在突然间,发生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爆炸”的产物。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正是这场“大爆炸”创造出了宇宙。“大爆炸”宇宙模型的理论支撑,主要来自哈勃在1929年所观测到的星系红移现象。因为,在当时,就是美国的这位著名天文学家,也是河外天文学的奠基人爱德温·哈勃在他的望远镜中,发现了银河系以外星系的存在,并提出了宇宙正在不断膨胀的理论。他说,在他的观测中,他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而且,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

从中世纪后至二十世纪中叶的这几百年间,在西方,终究是一个大发明、大发现的年代。在这个年代里,西方人以智慧和勇气而自豪,他们把大发明、大发现及命名权视为最高荣誉。当然,这其中,爱德温·哈勃对河外星系的发现,其意义也非常重大。他的观测和理论即意味着:如果所有星系都是在离我们远去,而且是越远的星系离开我们的速度越快的话;那么,我们即可以推导出宇宙的年龄。这也就是说,若将哈勃所描述的景象予以“倒放”,就可以认为是:在一个足够早的时刻,宇宙的存在必然是一种致密状态;即,必须存在着一个所谓的“奇点”。当然,这个“奇点”则是宇宙的开端,我们今天所能够看到的一切,包括我们人自身也无不都是由此而来。

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宇宙背景辐射的发现,由于有关方面曾被认为是找到了“大爆炸”痕迹的原因;所以,在之后,“大爆炸”理论便越来越坚挺了起来。

与“大爆炸”理论针锋相对,稳恒态宇宙模型,是那个有点倒霉的英国天文学家霍伊尔和戈尔德等人在1948 年提出的一种宇宙学理论。该理论对宇宙景象的描述与“大爆炸”理论完全不一样。它称:宇宙在空间上是均匀的并具有各向同性,在时间上则是稳恒不变的;宇宙物质在各处虚无中的不断产生,即保证宇宙在膨胀中的物质密度维持不变。可是,由于霍伊尔及其同事怎么也拿不出像宇宙背景辐射是“大爆炸”痕迹那样的证据。这样,在后来,稳恒态理论便不得不在天文学界慢慢地败下阵来。

天文学是一门无比深邃、纷繁且十分专业的学问,作为外行及一般读者是很难深入其中的。这也就是说,若没有足够长的时间和相当的勇气,你对天文学的感觉肯定比较茫然或陌生。因为,天文学实在是一门钻牛角尖的学问。但是,即使是外行也可以看得出:以上所说的两种宇宙模型,其主要特点一个是“爆炸”一个是“稳恒”。即:一个是从无到有的突发性事件,一个则是在本身存在前提下所发生的渐进性事件。我想,作为外行的我们,仅仅知道这些也就够了。至于星系红移、宇宙背景辐射及宇宙丰度等等概念,到底在后来是因为什么而成为了“大爆炸”理论证据的,我们已没有必要也没有资格再去追问为什么了。

二、宇宙的关键在认知

也许,当人类的智慧开启到爱问为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开始关注天上的事情了。可是,天距离我们毕竟太过遥远,那里到底是什么境况我们一概不知。于是,人类的想象力便派上了用场;这样,我们就把人间的故事夸大其辞地克隆到了天上去。这就是我们人类在很早以前对于天的基本认知。在那时,人是宇宙的中心,地球是一个半人半神的世界,而天则完全属于神或上帝。直到1543年,随着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及“日心说”的艰难问世,我们人类才最终得知:哦,原来不是这样啊!太阳的东升西落并不是专门为我们人类所设置,而是恰为相反,我们人类年年天天是围绕着它在打转转。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当年,“日心说”所带来的结果可能会使人们感到有些失落或尴尬;但是,它却在根本上动摇了千百年来宗教和神学对社会的统治地位。无疑,哥白尼“日心说”理论的建立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它在把人从宗教和“神”的翼卵下解放出来的同时,也为中世纪后西方诸现代学科的快速建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从此,天文学作为领军学科与力学、电磁学、热力学、化学、生物学、光学、量子力学等诸多学科一起,共同成为了一种“核心动力”在推动着西方近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在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手段及认知能力的逐步增强,人们对“日心说”早已不持异议了。可是,随着射电望远镜的发明使用及人类视野的不断延伸和扩大,我们又发现了星系、类星系这些更遥远的天体。所以,这就有一个重要问题又摆在了人们面前。那就是:宇宙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它有边界吗?如果有,其边界的边界又是什么等等。无疑,这些问题随时都在困惑和挑战我们人类的智慧和思维;同时,其也成为了我们人类认知自然从而也是认知自己思想之路上的重大障碍。从“地心说”、“日心说”到银河系、河外星系,从原来信誓旦旦的以我为中心到现在一片茫然地不知我为何物,深不可测的宇宙如同一道永不开启的天幕,似乎已把这一切的神秘都严严实实包藏起来。

追根溯源是人的天性,也是人类日益智慧化和理性化的体现。越是不知道就越是想知道。就这样,宇宙的神秘性自然也就越来越激起了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当然,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在近现代,宇宙学已经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全球的重要前沿科学。

依我们人类的逻辑,要认知宇宙,我们就必须要以人类自身的经验和认知方法为宇宙找到一个源头。比如,我们所惯用的由点到面、两点一线,从“1”到“2”及有始有终的认知方法等等。无疑,哈勃对有关天体的观察及“大爆炸”理论的出台,无论在其思想背景还是在认知方法上也都(是)极为符合此种需求。所以,如此这般;没有时间和空间甚至没有原因和结果,在137亿年前,一个“奇点”就奇异的横空出世并无比突兀地发生了“大爆炸”。从此,我们便拥有了宇宙,或者说,宇宙就是我们的了。这样,我们人类的出处就找到了,也就有了“根”,其可怜的心灵便得到一丝安慰。

照理说,这应该是一个圆满的结局。可是,每每谈到这些,我不免如鲠在喉。试想,这样的情景描述,难道与上帝创世说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吗?所以,这也难怪,在当年,“大爆炸”理论一经问世就曾一度受到某宗教的支持和热捧。因为,“大爆炸”理论与其上帝创世的思想是基本一致的。说到底,从古到今,无论神学与有关理论,我们人类总是改变不了一个思维定式。那就是,以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大爆炸”理论产生的思想基础正源于此。

就依“大爆炸”理论所言,我们可以认为那场“大爆炸”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事件。那么请问,该事件发生的时间是在137亿年前,其地点(即中心点)又是发生在那里呢?对此,“大爆炸”理论历来讳莫如深从不敢过多涉及。因为,有关方面十分清楚,若没有地点的存在,其时间要素也是不能成立的。据说,在当年,哈勃对于自己“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的发现,也总是三缄其口。因为,他十分明白,其所谓的发现将意味着什么。

很清楚,除时间要素外,由“大爆炸”所创立的宇宙还必须得具备以下几个基本要素。一、宇宙的中心点要素;二、宇宙物质由中心点朝四面八方的运动及方向要素;三、宇宙物质的动力要素;四、宇宙的边界要素;五、宇宙的形状要素。同时,还必须要求,宇宙只能是“一个”。可在“大爆炸”宇宙模型那里,除了宇宙的时间要素是明确的以外,其它要素都是一本糊涂账。就说中心点吧,反正,在现代所有的高科技观测中,尽管我们已经发现了黑洞和类星体的存在,可谁也不敢说那里就是宇宙的“中心”。而“大爆炸”理论所给出的,或者说所暗示的宇宙“中心”却显而易见。那就是,宇宙的中心就是地球,甚至,就在哈勃的天文台那里。因为,道理很简单,正是哈勃在他的天文台把望远镜指向遥远的星空,并发现“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的。可见,哈勃对于当年的发现持沉默态度也一定有他的道理。即,他可能最为担心的是,人们可能会这样向他发问:难道,你哈勃的所在之处就是宇宙的中心吗?如果是这样,他显然会成为千古笑柄。
再者,若把太阳系或地球当作宇宙中心的话,有关方面所给出的所谓科学数据也很矛盾。大家知道,“大爆炸”理论给出的宇宙年龄是137亿年,而地球的年龄只有45亿年。这也就意味着,地球也就不再是宇宙的中心了。那么,宇宙的中心又在哪里呢?接下来,既然宇宙的中心不能确定,“大爆炸”的起止点又从何说起呢?另外,在“大爆炸”中,宇宙物质的运动速度要素也很重要,速度乘时间等于距离吗!所以,且不谈“奇点”之奇,也不谈没有原因而又有结果的逻辑不逻辑,即使是“大爆炸”理论所给出的137亿年的宇宙年龄,其也完全经不起推敲。因为,通过高科技手段观测,目前在150亿光年外甚至是更远也还发现有天体的存在。

当然,“大爆炸”理论绝非一无是处,它也存在着某些合理的成分。比如,其所描述的在“大爆炸”初始态,宇宙物质——光子、电子、质子、中子及氢、氦元素的形成等就极具科学性,并与有关科学实验相吻合。
我认为,相比之下,稳恒态宇宙模型倒有较多的可取之处,尽管该理论很难得到有关科学实验及数据的支持。至少,稳恒态理论的产生,在其思想背景上是客观的,它并没有人为的去给宇宙设立一个什么中心或时间。同时,它在对宇宙均匀性及向同性的描述上,与我们的直接观察或感觉也应是一致的。固然,科学不能仅凭感觉了事,而是还要凭有关的数据支持。可在我看来,在有时候,可能感觉比数据更有效。因为,来源于直接观察的感觉反映的是一种客观实在,而用数据所描述出的客观实在并不一定就是事实真相,难免会带有主观抽象的色彩。这样,在有时候,所谓的数据也不一定就靠得住,尤其是在宇宙尺度上的描述高是如此。

事实上,关于宇宙这个话题,若把该两种理论予以参和或互补可能会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即:可以认为宇宙是没有中心的,而如稳恒态理论所说,它“在空间上是均匀的并具有各向同性,在时间上是稳恒不变的”。那么,既然宇宙没有了中心,其也就解除了宇宙年龄的困惑。同时,犹如“大爆炸”理论所强调的那样,“大爆炸”又是确确实实地存在并发生过。这样,也就为宇宙物质的产生找到了一定的出处,并可以弥补稳恒态理论宇宙物质是“在各处的虚无中不断产生”的不足或缺陷。但是,即便如此,这样的合二为一也不是没有问题。

三、必须回答的几个重大问题

毫无疑问,宇宙的存在状态即是所有问题的总根源。若不把宇宙的问题厘清,其一切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那么,要探寻宇宙,以下几个重大问题一定不能回避。

(一)宇宙的面貌

照理说,既然没有了中心,宇宙就没有了边界,我们人类也就没必要再为宇宙的“形状设计”或“模型”而煞费苦心了;同时,也没有必要再去关注宇宙膨胀的临界密度或开宇宙、闭宇宙等事情了。可问题的核心是,无中心的宇宙也总是存在着面貌的,至少是我们人类目前借助科学仪器,在视觉范围内所能看到的面貌。而要描述宇宙面貌,其难点是:尽管在我们的视界内已发现了很多性质类似的天体,比如众多的气体云、行星、恒星、星系、类星体,甚至是黑洞等等。可是,依据该类似性,我们就能够对宇宙面貌进行类比或类推吗?

(二)宇宙有无“个”

所谓的“大爆炸”,说到底即是其创造了“整个”宇宙,还是宇宙间所发生的一种常见事件问题。比如说,我们可不可以把新星或超新星的产生,视作是一个个或一次次的“大爆炸”呢?在这里,其矛盾的焦点主要体现在“个”这一量词上。所以,正因为如此,我在以上提及到宇宙一词时,从来就没有使用过“个”或“这个”等量词。即:我认为,宇宙是无疆也无“个”的。可关键是,我们人类能允许宇宙无“个”的存在吗?接下来的问题可能将更为复杂。那么,既然连“个”都没有了,我们在数理概念中的“1”的性质是什么呢?同时,“1”与“2”,“2”与“3”、“4”、“5”·····的关系又是什么呢?等等这些,恐怕就是在打开一个“潘多拉之盒”!我想,关于这方面的讨论,我们更多的还应该是一种哲学性质的讨论,若用数理公式来推导,恐怕永远都解决不了问题。

(三)时间与空间

宇宙既然没有中心也就没有边界,甚至也无“个”;那么接下来,其“时间”概念也好像是多余的了。好吧,如果没有了时间,空间还有吗?试想,如果连空间都不存在了,物质还怎么运动呢?显然,这就更是一件令人难以想象之事。当然,我们完全可以把此种情况理解为,我们人类所“看到”的宇宙面貌与宇宙真实存在的面貌是不同的,至少是存在着较大差异。

(四)有没有“统一物质”或“上帝”

也不难发现,在以上几个费解的难题中,如果有“统一物质”的发现或被最终认定则显得非常重要。然而,“统一物质”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它是什么呢?它又是以什么方式存在着的呢?还有,如果承认了“统一物质”,这不就等于业已承认“上帝”的存在吗?哎呀呀!若“上帝”真的降临于世,其带给我们人类的又是什么呢?实难想象!

(五)偶然性与必然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

现代哲学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存在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等问题。照理说,只要承认事物发展偶然性与必然性逻辑关系的存在,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逻辑关系也应该是成立的。可是,现代哲学在绝对真理面前却迟步不前,其只能用“相对真理寓于绝对真理之中”来表述。这无异于是说,绝对真理一定是存在的,可我们就是找不到。当然,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述绝对真理,也体现着现代哲学的严肃性与客观性;即:在“统一物质”未被发现或认定之前,谁也不敢说他已是找到了绝对真理。那么,如果存在着“统一物质”呢?这岂不是说,无论如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相对而是绝对的了吗?

还有,如果是这样,偶然性还存在吗?万事万物的存在岂不是一种必然或“定数”吗?那么,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是否还意味着,我们对理想的追求与奋斗是不是已显得有些多余呢?这不是在鼓励颓废思想的存在又是什么吗?从这方面来讲,这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情;可是,又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一切的发生呢?总之,“上帝”——“统一物质”的被确立亦就等同绝对真理的被发现,其给我们人类带来的绝对是一场思想大洗礼,也是一种自然大回归。当然,你把其说成是一种在认知或哲学领域的一次大飞跃也可以。

显然,要回答以上这些重大问题,仅靠现有的科技观测和有关数据远远不够,我们还必须要靠哲学分析和逻辑推理甚至是假说。其实,“假说”也没什么;截止目前,所有涉及天文学的重大基础理论都是假说。比如,当时“日心说”的出台,哥白尼就是在对地球自转、公转周期和日蚀、月食现象及内地行星凌日周期的发现和推理基础上,“推而论之”建立起来的假说。因为道理很简单;别说在当时,即使是在当下甚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间里,我们人类是怎么也不能够到达另外一个什么“系”,并在那里直接看到太阳系所有行星都在围绕太阳转动这一实证景象的。

可是,我们毕竟已来到科学时代。现代科学技术已给我们带来了足够辽阔的视野,从而也给我们人类的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在思想的海洋里,我们可以多角度去“审视”宇宙。我想:由近及远,由人至地球、太阳、星系、黑洞、类星体是正推,由远及近,由类星体、黑洞、星系、太阳、地球到人是反推,还有对宇宙天体面貌近似性的“类推”;同时,如若再加之还有“统一物质”这个“物证”存在的话,那么,也许,我们现在已是可以基本上把天地和人之间的事情说清楚的时候了。

把中子当“上帝”如何

把中子当“上帝”?咋听起来,这更像是一句玩笑话。

可能,知道中子是什么的人并不多。而在量子物理学家或化学家眼里,中子则是再平常不过的一种物质了;其不就是原子核中一种极小的基本粒子吗?而“上帝”是什么呢?它博大无边、缔造日月;它呼风唤雨,创造自然;它秉处苍生、研判生死;它在我们人类心目中的位置实在是太神圣了。其一个小之又小的中子,怎么可能与“上帝”扯上什么关系?这岂不是风马牛不相及之事吗!

“举重若轻”在汉语里是常用的一个词。它的意思是,如果一个人特别有力量(或实力)的话,当他在举起一件很重的东西时也是一种轻飘飘的感觉。孩童时,我常常跟随长者们到田地里玩耍。在放工回家还有点长的路上,长者们总会逗我们小孩玩,说:你们现在长高了也有力气了,可你们能把一根麦杆儿举回家吗?天真的我们那里肯信,不就是一根轻飘飘的麦秆儿吗!说完,我们便挺直胳膊把麦秆儿举过头顶雄赳赳、气昂昂地走了起来。可是,没过多久,我们的小胳膊就都耷拉了下来;最终,谁也没能把一根麦秆儿举回家。后来才知道,我们失败的原因是时间和距离的关系问题;即,“远路没轻重”。

我讲这个故事是想说,在有时候,“举轻”也是可以做到“若重”的;所谓的轻与重,与时空一定有着紧密联系。也许,透过一个轻飘飘的中子,我们还真能发现那个重而又重“上帝”的光芒。这也叫做见微知著吧!

大家知道,基于中子所具备的电中性特质,以至于人们很难侦测并控制它。从1932年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中子到现在,尽管有关方面对中子的研究已达到了相当的深度,可是,这也仅仅是对中子物理意义的研究或认知。然而,我所关注的是中子存在的哲学意义。比如,作为普遍存在于宇宙物质世界的基本粒子之一,好端端的它为什么在贝塔衰变中能够成为质子?难道,它与质子在原子核中仅仅是并列共存的关系吗?那么如果是这样,在原子中,其一个无极性的中子又是怎样与带有极性的质子和电子“和平共处”的呢?显然,这已涉及到了中子与原子的关系。所以,这诸多疑问,也使我们不得不去关注中子自身所存在的诸多性状和价值问题。

首先,在讨论中子之前,我们恐怕还要对现今所谓的物质概念有所了解。

一、物质概念

什么是物质?我们所吃的饭和穿的衣是物质,所坐的车乘的船是物质,其山川、河流、太阳、月亮等等都是物质。可以这么说,只要是我们所能看的东西都是物质;当然,也包括广大生命及我们人自身。但是,在巨大的视野里,我们人类所能看到的东西又实在是太多太杂,如若要给物质抽象地总结出一个概念,一定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在化学家看来,世界上的物质都是化学物质,或者是由化学物质所组成的化合物。物理学家可能认为,物质即是运动。在天文学家的眼中,物质应该是实物或“场”的一种存在,甚至是能量的一种聚合体。而在哲学家那里,物质则是各种事物共同具有的客观实在性规定。思想家、政治家列宁对物质也曾有过解释,他说:“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应该说,列宁站在主客观立场上更多强调的是人与物质的关系,因而即赋予了物质新的哲学内涵。无疑,无论从专业还是思想角度,以上对物质的认知都是有其道理或一定说服力的。可尽管如此,也不能不遗憾的认为,这些表述似乎还不能够称其为是物质的概念。

概念一词,就字义而言:“概”为概括,“念”为观念,其意是对事物观念的概括。还得注意一下“观念”二字。“观”为观察,“念”为理念;综合其意,概念的“概念”应是,对事物观察与理念的概括。

所以,我们要创造一个新概念,首先需要的是观察,或是对事物外在形式的观察。而后,根据需要,才是对事物内容或性质的理解,从而才能够在整体上做到对事物内与外及质与量的驾驭或把控。到了这种程度,概念即在我们头脑中形成。比如,“狗”的概念。当我们涉及到“狗”一词时,首先在脑海中还原出的就是“狗”的外部特征,然后才是对“狗”习性的闪现等等。这样,我们也就做到了对“狗”概念的真正理解或使用。所以,一个基本概念的产生,“观察”二字占有先决或主导地位。而要观察,首先涉及的是被观察物。不言自明,所谓的被观察物一定是带有实体性质的事物;即:一定要具备可观测性。而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也意味着,概念又是一种实际存在。只有如此,我们所得到的概念才不空洞,而是对事物从现象到本质的高度概括和把握。同时,概念还应是从个别到一般的引向;即,以小概念来博取大概念。显然,在这里,哲学方面对“物质是各种事物共同具有的客观实在性规定”的释义是不够准确的。因为,照这样说,“物质”也就成为了“客观实在性规定”了;即:“物质”是“规定”。“规定”只是对规矩的认定或约定俗成,充其量只能是某种制约方式,而不是一种实际存在或被观察物。当然,其更不具备可观测性。

通过以上对“概念”的讨论,不难看出:有关方面所给出的物质概念大多都是空洞的而不是一种实指,且大都是从自己的专业角度出发的。所以,这些所谓的概念,在根本上也不可能对物质的外缘与内涵、抽象与具象等方面的关系予以准确反映。

为什么在物质概念问题上会出现如此纷乱的局面呢?追根寻底,其原因就在于我们对人与物矛盾的基本认知还有欠缺。

大到星系等天体,小到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从坚硬的铁石到柔软的丝绵,说它们是物质总还是可以的。可是,若要把生命尤其是人说成是物质,许多人肯定难以接受;或者说,顶多可以接受到人是生命物质(生物)这种程度。人有血有肉会行走,更重要的是还会思维、有感情,与冰冷的铁石完全是两回事。在人的心目中,动物是“笨”的,植物是“木”的,而铁、石、土壤等等物质则全部是“死”的。所以,尽管人类的生存一时一刻也离不开它们,但我们永远也不会承认,人自身就是物质大家族的其中一员。因为,在我们人类的认知上,人与物是割裂开来的。这样,在物质的大家族中,我们人类自己也就把自己打入了另册。试想,在此前提下,自己首先就把自己独立于物质以外了,我们怎么还能够对物质给出一个较为统一的概念认知呢?

人对物的认知过程,即是我们人类的知识和智慧不断积累的过程。

在《我们的大陆在北漂》一书中,我曾谈到过:在久远的过去,我们人类的先祖是由于“淡水大湖”逐步干涸及恐龙灭绝的原因,才从高原上走入今天的盆地、湿地及后来的平原的。也正是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人类才终于实现了直立行走及快速的智慧化;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也都是随着对周围众多物的认知开始的。比如,在有阳光的地方,把种子撒入土壤、浇上水,植物就可以发芽成长,钢铁器物比木制品重而锋利,凹凸镜可以放大或缩小物体影像等等。而认知又是一个先近后远,先个体后总体,先个别后一般的过程。比如,对生物类别的认知即是从“种”开始的,而后才是“属”、“目”、“门”等等。然而,由于人类智慧的发达及对七彩色辨别能力极强(注:很多动物只有黑白两种视觉效果)的缘故,再加之现在望远镜及射电望远镜的发明和使用,我们所能看到的物质样式实在是太多了。如:日月繁星、风雨雷电、金木水土、飞禽走兽等等,真叫做是无所不有、无奇不有。而这诸多的物质,从直观来讲,其大小、形状、颜色、气味又都各不相同;当然,在其性质上,它们也存在着一定差异。基于此,这一切的一切都决定着,我们很难对物质下一个准确概念。

可是,若把中子视为“统一物质”——“上帝”的话,物质的概念也就极其简单了;即可以这样表述:物质,是中子在不同时空的不同存在状态及演化样式。所谓的“统一物质”,即是说,看似物质的存在形式多种多样、千差万别;但是,就其实质而言,它们都只是由一种物质所构成。而最具备“统一物质”资格的也唯有是中子;即,唯有中子才是“统一物质”或“上帝”的最佳候选。

二、中子与原子、质子及万物

要说中子,必须先谈原子。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原子是物质质量极小的基本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具有不可分割性。大家知道:原子由电子、质子、中子三部分构成,中子和质子作为质量极重的原子核(相对于电子)则被质量极轻的电子所包围着。原子的体积要比由中子和质子所构成的原子核大得多;据说,二者的大小相当于一个足球场与两个米粒的比例。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其实,原子一词的提出并不是近现代科技的产物;早在公元前450年,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德谟克利特就创造了该词语并赋予了其概念。原子在希腊文中是不可分割的意思;因为,在他们看来,物质都是由不可分割的小微粒——原子所构成。然而,不可思议的是,此等灿烂的思想,竟然是人类社会在经过了2000多年的磨砺以后才最终得以被近现代科技手段所承认。在这里,我实在不能说这到底是进步还是退步,抑或是思想重要还是技术重要。但有一点则十分明确,那就是:在有时候,提出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不,还要再补充四个字,是更加艰难。

照现代量子理论讲,中子本是原子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可是,关于对中子的发现及认定却远没有原子那么漫长和复杂。中子的先期概念,是上世纪由质子的发现者——新西兰的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欧内斯特·卢瑟福提出的。因为,他在有关实验中发现原子核里的正电荷数量与它的质量居然不相等。所以,天才的卢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瑟福马上意识到,原子核除带有正电荷的质子以外有可能还存在着另外一种“其它粒子”。后来,英国实验物理学家查德威克通过多次实验,终于证实了这一“其他粒子”的存在。由于该粒子的质量与质子一样,但却不带电荷而呈电中性,所以,查德威克就将该粒子叫做了中子。

以上这段文字,就是中子的由来。

大家知道,中子的电中性是其基本属性。所谓的电中性,是指中子的稳定状态;即,它从不显示正极性与负极性。基于此,我们可以把处于此种状态下的中子称之为中子态。

中子的中子态,在宇宙中应是一种常态化的广泛存在;如有关单质元素中的同位素及化合元素与分子团,甚至是行星和恒星的核心其稳定中子的大量存在等。只是由于中子一如既往的“低调”(不显示极性)又总是愿意躲在核心处的原因,所以,中子极难被我们人类所发现或认知罢了。可任何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尽管中子是一种稳定的存在,但是,随着时空环境及温度的改变,稳定的中子也会开始产生不稳定迹象。即,在一定时空条件下,它将开始衰变为质子并产生正、负极性。极性又意味着是方向性和运动性。那么,基于此,我们可否把中子衰变为质子的过程看作是,中子在一定温度条件下是在用“膨胀”、变幻或运动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某种平衡与稳定呢?当然,如果是这样,在一个原子中,其质子和电子的存在即可以认为是一个中子的“膨胀”、变幻或运动的行为了。而此种行为又是对另外一个稳定中子的“维护”;即,不至于使其再被“改头换面”。于是,在宇宙间,为了平衡与稳定,所谓原子这个宇宙物质的“基本砌块”也就大量地由中子幻化而来。

无疑,原子的产生对中子态世界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这意味着,其原子核的形成,已为中子下一步的组团行为打下了基础。此时,由于中子的电中性特质,一个自由中子很容易进入到一个原子核中去。于是,在有关元素中,同位素作为一个大的中子核也就相继形成。当然,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铀、镭等重物质的形成原因。

大家还知道,原子是由电子、质子、中子三部分所构成。在原子中,质子和中子作为原子核,其体积极小而质量极重,而质量极轻并围绕原子核飞快运动的电子的“体积”却很大。可是,尽管电子所占空间很大也很活跃,但是,所起核心作用的依然是中子。所以,在这里,如何认识中子与质子的性质及关系显得非常重要。

一般认为:质子与中子虽都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但二者却分属两种不同物质。可在我看来,质子与中子在其性质上并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是二者在不同环境所表现出的“角色互换”而已。大家知道,在一定的温度环境条件下,一个自由中子即可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成为质子,这也可谓是正贝塔衰变。当然,同理,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及一个反中微子也可以成为一个自由中子;即,自由中子=质子+电子+反中微子。这也就是所谓的负贝塔衰变。很明显,中子与质子的“角色互换”,应是一个聚与散的过程。至于其是何以“聚”为一个中子又是何以“散”为一个质子和电子的,这主要还取决于其外部环境所带来的温度和压力环境。

事实上,就整个原子来讲,中子与质子、电子的关系也非常微妙。尽管原子比中子大得多,中子与质子也都共同处在核子的地位上,可无论是从中子的质量、能量、电中性还是其合成性来讲,中子都可能是隐藏在质子和电子幕后并起重要支配作用的神秘角色。这也就是说,在原子中,中子作为其最基本的核心物质,它极有可能就是质子和电子真正的制造或操控者。

我不知道有没有专家在深层次上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初步认为:在原子中,在电子场形成这个问题上,起主要支配作用(引力)的应是那个看似稳定的中子。在此时,所谓的质子及电子的生成,既可以看作是一个稳定中子向“准自由中子”过渡的结果;同时,也可以看作是质子与电子对那个稳定中子的一种维护。这也就是说,质子和电子的形成应是一种被动行为,或者说是某种事件的必然结果。大家知道,运动是需要空间的。所以,在一个原子中,为了一个稳定中子的存在,另外一个稳定的中子即可变幻为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并同时赋予电子以极大的空间和运动。这样,在原子核中,在中子对质子、电子所产生的引力作用下,原子——这个“双中子结构”即可避免在一个新的时空领域被“肢解”的命运,从而能够保持再度组团之态势。当然,其真实的意图则是在新的时空条件下达到做大做强并实现新的平衡,从而达到永恒存在之目的。

这也就是说,实际上,一个原子实则就是由两个中子所组成的“双中子结构”。即:一个是稳定的中子,另一个是由质子和电子所构成的“准自由中子”。所谓“准自由中子”即是指:相对于核中那个稳定的中子,质子即是半自由性质的。因此,这也可以理解为是,所谓的质子还是在被那个稳定的中子有所控制的。

“双中子结构”的代表元素为氘,也叫重氢。所以,我们也可以把氘称之为“标准原子结构”。在“氘”之前是氕;氕是氢类元素中的首位元素,也是构造最为简单且在宇宙中丰度最高的元素。氕原子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两部分组成,其原子核只是一个质子而无中子的存在,这在所有的单质元素中是特例。可是,如深入研判就会发现:很明显,氕原子的基本架构即是一个准自由性质的中子(下称“准自由中子”;即:氕=“准自由中子”=质子+电子。之所以称氕原子为“准自由中子”,是指它并非是一个完全的中子,而是还有缺项;即,其还缺一个中微子。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氕原子看作是一个“半原子结构”。这样,在一定条件下或特殊时空,两个“半原子结构”的氕原子即可结合为一个氘原子的“标准原子结构”。至于氘原子能不能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原子划等号,我认为只是一个认知的问题。这也可谓是原子的来源或产生机制吧。

氘是原子也是相对稳定的元素;在特定环境下,氘再吸收一个“准自由中子”——氕就成为了氚。这样,氚的原子核即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所组成。氚又叫超重氢即具放射性,相对不稳定。此后,氚原子再吸收一个“准自由中子”氕即成为氢4。氢4则由四个中子(即2个质子和2个中子)所构成,较稳定。请注意,还有一种叫氢4.1的奇异原子。氢4.1的结构与氦几乎完全一样,它们都由2个质子和2个中子所组成,只不过是氢4.1的一个电子离核的距离比氦稍近而已。

 氦是一种稀有气体,在地壳中的含量极少,其宇宙丰度按质量计占23%,仅次于氢。氦的原子核与电子层的距离也很小(当然,绝没有氢4.1小),具有稳定的结构;因而,它是所有元素中最不活泼的元素,基本上不形成什么化合物。同时,氦还是唯一不能在标准大气压下固化的物质。与氢不同,截止目前,还没有发现有氦1、氦2的存在;但是,在自然界中,氦3、氦4却有大量稳定的存在。氦3由一个稳定的中子和两个质子组成,这样的结构刚好与氚原子(氢3)相反,氢3的原子核则是由两个中子和一个质子所组成。氦4的原子核是由两个稳定的中子和两个质子所组成,其结构与氢4及氢4.1完全等同。这样,即出现了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在氢4.1的“两端”则是一个反对称结构;即,氦4与氢4的结构等同,而氦3与氢3(氚原子)的结构则相反。

通过上述对氢与氦结构及有关性状的分析,可以进一步看出,无论是氢还是氦,它们压根儿就是同一种物质——中子所为,只不过是中子在不同时空所表现出的结构及性状不同罢了。我初步认为,氢更多体现出的是“能量”性质的元素,而氦更多体现出的“质量”性质的元素。我想,这难道就是有关方面所称,一个是朝着玻色子的方向在发展,一个是朝着费米子的方向在发展吗 ?当然,我们也完全可以把氢与氦的存在,理解为是共生关系,抑或是由四个中子所组成的两种最为初始的基础物质。

我认为,以上所谈这些事情应是在宇宙间的广泛存在。极有可能,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星云以外的环境中。因为,那里是极为寒冷或黑暗的纯中微子的世界,亦或还是3K微波背景辐射真正的发源地。所以,作为“准自由中子”的氕原子有可能在那里即会与中微子结合,从而形成一个“自由中子”。此时,一个“自由中子”与一个“准自由中子”的氕原子迅疾实现组合,即可形成氘。当然,氘元素的产生,也就意味着是原子最为初级的世界已建立了起来;此后,即是原子所产生的结团行为。这样,所谓的物质即由轻到重或由小到大,被依次“创造”了出来。比如:有关的单质元素、分子团、星云物质、行星、恒星等等;甚至,也包括我们人类及广大生命现象在内。这样,我们也可以把星云外由氕原子到氘原子的合成过程,称之为是物质的“创造时刻”。

当然,至于氕原子的产生也是一个急待厘清的问题。我初步认为,氕原子的产生有两点因素可以考虑:一是,其在宇宙间的诞生可能与新星或超新星爆炸所产生的气体有关。因为,氢最轻;所以,它作为一种气体也被抛射的更远。二是,它的产生可能是来自于有关射线与中微子的直接结合。

中子无疑是一种极富传奇色彩的基本粒子,它遍布宇宙,并作为核子存在于除氕原子(氢类元素的一种)以外的所有的单质元素(从氦到镭)和化合元素之中。实际上,如上所述:一个氕原子就是一个质子,而质子又是由中子的衰变而来。那么,这就足以证明:一个原子实则就是由一个稳定的中子和一个衰变的中子,所共同组成的“双中子结构”。当然,如果是这样,原子作为宇宙“基本砌块”的美誉即可以让位于中子了。即,这也就是说,其原子本身只是一个“双中子结构”,唯有中子才具备构建宇宙万物“基本砌块”的资格。

所以我想:基于以上种种因素,也许是由于古希腊哲学家——留基伯和德谟克利特创造原子的概念,其时间跨度太过悠长的原因;不然,若是在卢瑟福时代,他们在发现质子和中子时,其极有可能会将原子一词就定为是中子的。

三、中子与质子的异同及概念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看出,事实上,质子加电子即等同于一个中子。即,中子与质子在本质上并无不同,质子实则就是中子的一种幻化而已。当然,原子及与万物也概莫如此。可是,从物理学意义上,中子与质子又毕竟不同。那么,该如何理解二者的概念呢?我对二者给出的概念即为:中子是集质能、磁电或正负电荷为一身,并呈最佳组合排列而进行自循环运动的极性闭合体。质子则是中子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极性开放体。

在这里,把中子视作是一种闭合体性质的物质,主要是指中子的兼容和自循环性。在中子中,其正负电荷是以最佳组合,并且是以自循环运动的方式在运动着的。这种运动以阴、阳、中性希格斯玻色子所堆积出的三个夸克为“基站”,又以8位元的阴、阳、中性膠子为传递单位或“通道”,从而循环往复永无止境。所以,正因为如此,中子的世界是一个电中性的世界,同时也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和谐世界。到这里,我似有所悟:难道,纷繁的万物之所以倍加努力要成为中子星或中子,其所追求的目的就是能够达到这个最高级别的终极境界吗?我想,应该是这样。因为,在那里,既没有阴阳的对立,也没有迟滞的保守和野蛮的掠夺,其所拥有的永远都是有序“流动”的和谐而永恒。此情此景若用一物来比,它就像是一个“不倒翁”或“魔方”那样,其无论怎样都会自动的把中心或重心调整到自己所需要的位置上,从而永远保持着一种“不倒”或完整的稳定状态。

可是,在特定环境或条件下,在中子的平衡世界被打破后,中子则会以另一种平衡面貌而出现。那就是,此时的中子则会适应新的条件或环境把自己的极性“伸展”开来,并以链接方式成为另一种面貌的物质,从而达到新一轮的平衡与稳定。在负贝塔衰变中,一个中子成为一个质子和电子并同时放出一个反中微子,可能玩的就是这套把戏。即,当环境威胁到中子的平衡与稳定时(亦或是中子的自身需要),中子就会主动“示好”并以释放正负极性为手段,不惜以改变自己的面貌为代价而实现新的追求或链接。可以这么说,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宇宙物质世界,就是中子为了其自身平衡与稳定所建立起来的。当然,这个世界也只能是中子通过负贝塔衰变所幻化出的表象世界。

我之所以把质子当作是一个开放体来看待,主要是针对中子的闭合性质而言。这也就是说,质子与中子虽是同一种物质,但其状态则不一样,质子则呈开放性质而存在。质子的开放,即意味着是中子封闭的极性已被打开,并要以自己的游戏规则开始与外界交往了。不难明白,这里美其名曰的交往即是争斗,诸如失去电子的原子呈阳性,得到电子的原子呈阴性等等。事实上,除了在中子或中子星那里,所谓的物质世界其无不都是一个失去与得到,并以阴阳为两极互为争斗着的世界。

在物理学意义上,至于中子与质子是如何互换这一问题,我想,这可能与中子90°的左旋及质子45°的右旋特性有着一定关系。即,中子90°的左旋,即意味着在某种力的扰动下,其自身必须要改变“魔方”的存在方式;并以由阴性希格斯玻色子所在的蓝下夸克释放一个电子和一个反中微子为代价,从而像自己旋开自己的一个“结扣”般改头换面而成为一个质子。当然,这样的互换也可以是一个逆过程。我认为,中子与质子的互换,极有可能就是宇宙奥秘的总“结扣”。当然,若此“结扣”真正能够被打开,就像是发现和利用磁电现象那样,我们人类在认知宇宙和自然的道路上,其必定还会再次产生质的大飞跃。

然而,从总体意义上说,无论是中子的自循环及极性闭合还是质子的极性开放,其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平衡。其实,平衡作为最高的筹码或密码,也是中子这个“统一物质”或“上帝”所持有的一把宇宙之门的“金钥匙”。在中子中,三个夸克的共存及正负电荷的自循环流动是平衡,阴电膠子、阳电膠子和中性膠子的三为一体的位元组合是平衡,其一切都是为着自身的稳定与平衡需要而存在。或许,唯有在稳定与平衡的中子世界里,这才是中子这个“上帝”所追求的和谐与永恒。

四、中子与中微子的关系

当然,要关注中子,我们还不得不关注中微子。

在构成物质世界的最基本的12种粒子中,中微子的角色似乎异常神秘。中微子不带电,质量极小,其几乎不与其它物质发生作用,但却在自然界广泛存在。并且,就是这么一个极小极轻的小东西,它又有着难以想象的穿透能力。比如,它可以穿越地球直径那么厚的物质;当然,它更可以轻松地穿过我们人体。据说,每秒钟通过我们眼睛的中微子就达数十亿计。而颇为费解的是,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越,从来都不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任何影响或伤害。由于中微子的质量非常非常小且运动速度非常接近光速的原因,有关方面至今还没有真正探测出它的质量,也没有探查出它与光速的差别。所以说,正因为中微子的这些独特性状,迄今为止,它仍是我们了解最少的基本粒子,其大量的未解之谜正等待着我们去认知。

可尽管如此,我想,这依然不影响我们对它的猜度和想象。

我是这样设想的:中微子的产生,极有可能就是中子星在高速旋转时,其中心高热高压的结果。这样,在难以想象的极端条件下,中子星中心的中子即开始“燃烧”起来。此时,由于压力所致,中子星便从两极将中子“燃烧”的“热气流”——中微子喷射了出来。这也就是脉冲星所谓的“灯塔效应”。可是,中微子作为中子星或脉冲星所发射出的“热气流”来到空间后,它则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逐步变冷。这样,在宇宙深空,即是已冷却下来的中微子的天下。当然,这也意味着,宇宙空间也是由中微子所创造的;即,宇宙空间的存在即是中微子像吹气球般“吹”出来那样。

当然,与其说中微子是一种物质,倒不如说它是一种能量更为合适。那么,如果是这样,该能量即是一种带有磁性质的负能量或暗能量及冷能量。并且,该负能量或暗能量应与恒星所产生的光(电)及其它射线的正能量相呼应。于是,由于负能量的“填充”,亦或与正能量的“湮灭”,宇宙空间及“真空海洋”即被“创造”了出来;甚至,其也可以带来物质的“创造时刻”。当然,如果是这样,我们也可以把中微子理解为是热暗物质或冷暗物质。即,其在刚从中子星或脉冲星“喷射”而出时即是热暗物质,而在到达宇宙深空的“真空海洋”后则成为了冷暗物质。

这样说来,中微子看似古怪的行为方可以得到解释。即:中微子之所以对所有物质几乎都不感兴趣,并可以实现随心所欲地“穿越”则是有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要实现与有关正能量在“真空海洋”的汇聚,从而使自己成为物质产生的总背景——3K宇宙背景辐射。也许,只有与有关正能量实现在“真空海洋”的汇聚,才是中微子所追求的永恒存在和终极向往。当然,我们可以把所谓的“真空海洋”理解为是“中微子海”或“磁海”。即:所有的大型星系都是漂浮在“中微子海”或“磁海”之上,或是被其所包围的“宇宙之岛”。同时,也还可以这样理解:中微子神秘的“穿越”行为,即是对宇宙万物的一种“编织”。此“编织”就像多如牛毛的织线,所编织而成的一张无形的网;而正是该网把宇宙万物给串联在了一起,从而使其不至于“坠落”并实现能量或信息的共享。至于串联的方式吗,我认为,这些“织线”可能更多的还是从球状星体的两极进出的,其犹如地球两极的极光进出那样。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你也可以把激光现象理解为是中微子在特定时空所衍射出的“激光”。当然,若如此,该光也只能我们通常所说的冷光。

还有,如果说中微子的运动是一种带有目的性质的运动的话,那么,中微子(或中微子类)也极有望成为磁单极物质的首选。与此相对,我们也可以把光及有关射线视作是“电单极”物质。当然,如果把中微子视作是一种负能量或暗能量,那么,我们也可以把中子视作是一种暗物质或反物质。事实上,正是中子这种暗物质或反物质,及其中子之气——中微子这种负能量或暗能量,才构成了总体以黑暗为主色调或“总背景”的宇宙及空间。

五、中子与中子星及力源

至于中子与中子星的关系,那就更是不言而喻了。

大家知道,在有关恒星演化到白矮星阶段时,其中子性能开始得到突显。此时,如果是一个大质量的白矮星,它即会塌缩为中子星。中子星很小很小,可它的密度却极高、质量却极重。据说,在中子星中,每立方厘米(仅相当于一小舀勺)的物质质量竟有一亿吨重,其半径十公里的中子星的质量就相当于整个太阳系的质量。这是因为,在中子星阶段,由于中子星内部压力特别巨大的原因,其压力已把电子都压缩到原子核中的质子中去了。这也就是说,在此时,中子星已完全成为了一个放大的原子核。当然,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质子的最终归宿还是中子。

另外,从量子力学角度讲,中子与“力源”的关系也甚为重大。

据有关方面称:在中子内部存在着三个夸克,即一个是绿色的上夸克,两个是蓝、红两色的下夸克。这样,中子就被有关方面赋予了是强核力、电磁力、弱核力“聚合体”的美誉。关于“力源”到底是从何而来的问题,从牛顿、莱布尼茨时代至今,我们人类虽然经过了几百年的探索,但最终也没有对其有一个公认的说法。我初步认为,中子既是强核力、电磁力、弱核力的“聚合体”,那么,它就极有资格充当“力源”或万有引力这一神圣角色。

当年,由一个苹果的落地而引发出牛顿对万有引力发现的故事,在今天几乎家喻户晓。可在地球上,为什么所有物质的运动方向或力最终都只能是朝下而去?对此,我们只知道有该现象的存在,可要说出其中缘由却很难。所以,每每遇到此类问题,我们总会以万有引力来解释,至于对形成万有引力的原因或机制,我们则很少有人去关注。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对此,我认为:所谓的万有引力,则是中子在聚拢为团时所形成的一种重力;即,在真空条件下,无论任何物质,视所含中子的多少其都可以形成彼此间的引力。当然,作为运动中的一个球体,其中心所存在的中子团(或重物质)即可呈中心放射状,形成对周围相对轻物质的吸引。这是因为,在此时,其所有轻物质的下落或被吸引的方向都是朝向球体中心的。比如在地球表层,之所以我们人不能够被地球高速度的公转与自转“甩”入太空,其根本原因就是来自地球中心那团中子(或重物质),对我们人身体有关物质的吸引。即,从一定意义上讲,在地球表层,我们人及其它较轻物质就像是地球的一层“毛”那样,而是被“粘连”在一起的;其所“粘连”的“粘合剂”,即是来自地球中心中子团(或重物质)的吸引。所以,在此时,体现在客体其即是重力,体现在主体其便是万有引力。

同时,与万有引力相对,还存在着一种斥力。

我初步认为:所谓的斥力,即是质子和电子相对于中子的“内缩”式引力,而产生的一种“外推”式的“张力”。当然,若把中子所产生的万有引力称作是“内缩”式的磁力,把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外推”式的电力也可以。总之,宇宙万物看似“力”有多种多样,实则只有两种:即,一种是由中子在“结团”时所产生的内向性的引力,一种是在其变体(质子和电子)或膨胀时所产生的外向性的斥力。原则来讲,斥力服从于引力;比如,由质子到中子的正贝塔衰变。可是,在特定的时空和温度条件下,引力也要服从斥力;比如,由中子到质子的负贝塔衰变即是如此。

六、值得高度重视的“四中子”现象

氦元素由四个中子所组成,因而也是中子最为稳定的基本结构。当然,这只是我的解释。这里所说的“四个中子”并非是真正的四个中子,而是两个中子与两个质子之和。据说,在自然界,真正由四个中子组团的现象也存在。“四中子”被有关方面称为是“零号元素”,它是法国科学家米格尔·马克和他的同事们在一次试验中被发现的。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所谓的“四中子”现象即是四个中子被“捆绑”在一起的情形;然而,这样的“捆绑”与现在的物理法则却格格不入。所以,在有关领域,其对“四中子”的存在争议也很大。一部分科学家认为,根据保利排他理论,即使是两个质子或中子也无法在同一系统中拥有相同的量子属性,其核力再强也无法将两个中子结合在一起,更不用说是四个了。另外,如果允许“四中子”存在的话,那么,宇宙将会变成另外一个样子:即,在宇宙“大爆炸”后,各种元素的形成将不会按照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样子进行。当然,这无疑已触及到了天文学的根基——“大爆炸”理论是否要被改写的重大问题。所以,马克小组不得不对他们的发现产生了动摇,甚至最终不敢将有关数据写进自己的研究报告。可是,该发现也得到有关科学家的支持。他们认为,“四中子”现象应该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依据是,中子星及有关天体的存在即是多个中子被“捆绑”在一起的证明。在这些星体中,其大量中子被“捆绑”的事实说明:在宇宙间,亦还存在着一种无法解释的力促使了中子的这种相聚。

“四中子”到底存在与否,还有待于有关方面进一步确认。作为外行,与后者意见一致,我是支持“四中子”存在的。不然,也就无法解释中子星的客观存在,甚至是有关元素中所出现的同位素现象了。我初步认为,通过对质子与中子的角色互换及“四中子”现象的了解,答案就在于中子其自身。这也就是说,中子与我们所接触到的任何物质都不同;甚至,它在性状上则与其它物质也是完全相反的。即,在一般情况下,中子是在其自身聚力的作用下呈内缩或蛰伏状而存在的,其聚性或引力性即是中子的基本属性。那么,如果是这样,我认为,中子极有可能是万有引力之源头的说法也就有了一定根据。当然,我们还可以这么认为:中子的世界(如原子核和中子星的情形)即是一个处处体现着一种聚力或引力的世界,抑或是一个我们所认为的“反向世界”或“负世界”。

所谓的“反向世界”或“负世界”,即是说,在这个世界里所发生的事件与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则不同,甚至是完全相反的。然而,也正是这个“反向世界”的存在,才极有可能就是宇宙的真谛或本来面貌。在此,我们不得不提暗能量和暗物质。据有关方面计算或统计,宇宙由73%的暗能量,23%的暗物质和4%的所谓的正常物质所组成。这足以表明,暗能量和暗物质才是宇宙存在的基本面貌或本质,而我们所看到的正常物质只能是表面现象。我初步认为:如果没有弄错的话,几乎充斥宇宙全部的暗能量和暗物质都应是中子的自身存在,而我们所看的4%的正常物质(包括我们人类自身),充其量也仅仅是中子的种种表面幻化物而已。

看得出,“四中子”问题,依然是一个我们人所认知范畴的事情。

真弄不明白:在天文界,只要一遇到“大爆炸”,凡与之不符,其所有发现或理论皆要退避三舍。这实在与地学界所坚守的“板块构造”理论并无不同;看来,这足见学术界保守力量的可怕。此时,使我不免想起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困扰我们的不是未知,而是对谬论的坚信”。我再次说,尽管我们人类的文明和科技手段已达到了相当程度,可在认知自然从而也是在认知人自身的思想之路上,我们依然显得还十分幼稚。这些幼稚即表现在对某某大家的盲目崇拜上;即,只要是大家说的话还是创立了一个什么公式,那就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比如,我们对数字的认知就存在着重大误区(关于此,后有专题讨论)。“四”,应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数字,比如“四面八方”、“四平八稳”等;它显示的是一种事物在结构上的完整性或稳定性。所以说,氦元素“四中子”结构的形成应在物质演化过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意味着,通过氕原子到氦原子的聚合过程,物质即已实现了最初的原始组合,其能量性的物质即已开始变幻或转换为质量性的物质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氦元素应是万物的最为基础的物质之一(另一种是氢)。即,在宇宙的特定时空,当氢被聚合为氦以后,其全部的物质及样式就在氦元素基础上构建而成。

自达有了氦元素,后来的事情就好办得多。此时,可能是作为“四中子”结构的氦元素已具备了足够的稳定性和吸引力的缘故,它即具备了同时吸引两个中子的能力。如:氦再吸引两个中子即成为了锂,锂原子再吸引两个中子即成为了铍,铍原子再吸引两个中子即成为硼等等。这样,依次类推,直至鉄、铀、镭等重元素的产生。当然,在自然界,这些单质元素由轻到重的化合,即是体现在分子、分子团、星云、行星、恒星、星系的形成过程之中的。

七、对中子“上帝”资格的讨论

综上所述,即可初步认为:无论从各方面来看,貌似千变万化的宇宙世界(包括空间),其实质都是由中子这个“统一物质”所幻化而来。那么,这样即带来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抬眼所看的一切事物其不都是假象了吗?我认为,在这里,用假象二字来看待宇宙间万千事物的存在未免太过于残酷,但是,用现象二字则不为过。即:从本真意义上讲,我们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物质”——中子所显示出的某种现象而不是其本质;或者说,也并不是其本真面目。但令人狐疑的是,中子作为事物存在的本来面目,它似乎也隐藏的太深了些,以至于很难被我们所发现;比如中子星,至今我们也没有看到它的真容。对于中子和中微子,我们虽然是已发现了它们,但是,我们对其性质和作用及存在意义的认知到现在几乎仍是空白。

所以,基于中子和中微子存在的普遍性和对中子星存在的科学认知,在冥冥之中我的感觉即是,我们所看到的宇宙万物(包括空间)都应是中子所创造或变幻出的结果。作为“统一物质”或“上帝”,中子神秘莫测、变幻无穷;它光怪陆离无所不能,正是它在随心所欲地在掌控宇宙的一切,其中也包括着你和我。然而,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每当在想到这一切竟然是被中子所“拿捏”或是它的某种变幻形式时,我不免心生悲凉。原来,我们有着丰富思想且高傲的人类,在本真意义上,其所存在竟与我们所放眼望去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这些物并无什么不同!可我依然也有一丝惊喜。试想:如果可爱的中子就是那个神圣“上帝”的话,那么,你我这些肉身之躯,其不就是“上帝”的高贵化身或是其派来的尊贵使者吗?

无论怎么说,不分种族与民族,不分社会制度与信仰,不分职业与性别,我们人类对“上帝”的存在,大都是怀有期盼之情和敬仰之意的。因为,正是它这个无所不能的“主”,在左右着宇宙万物自然和谐而发生。比如,我们所能看到的日月发光、高山溪流、绿树青草、种子发芽、男女亲情、生命诞生等等。可是,也正是这个宇宙万物的缔造者,它却总是神龙不见首尾,不肯赏脸现身。所以,从古至今,神学家、哲学家、科学家追随“上帝”的脚步也从未停息;他们都在做着一个共同的梦,其都在梦想一睹“上帝”的尊容。

也就是在2012年7月2日这天,美国的一家实验室不是宣布,他们已经十分接近地证明“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他们称: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后一种未被发现的基本粒子;并称,该粒子的发现,对于理解物质的真正本质及完成所有物理现象的统一理论,从而对获得整个世界的终极认知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你们信不信,反正我信。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我认为,希格斯玻色子不是极有可能而就是真正的“上帝粒子”。可就是在这件事情上,我还可以肯定的相信,当时参与此事的科学家们(包括曾为“上帝粒子”的发现而被感动得喜极落泪的希格斯)怎么也不会想到,“上帝粒子”就是中子或是由中子的变幻而来。即,“上帝粒子”则是中子在特殊时空(主要是温度或压力)所释放出的特殊“碎片”。如果没有弄错的话,该“碎片”应与中微子的性质大同小异都属同类物质。当然,在这里,我们可能已经涉及到了对夸克等基本粒子的认知或定性;即:夸克是不是最小物质,或者还可不可以再分的问题。我想,像夸克或希格斯玻色子这样一类的物质,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中子自身的一种,而该类物质在本质上与中微子也并无不同。即,在基本粒子这个层面理解,它们都是中子其自身的一种能量,或是其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罢了。

与科学家对“上帝粒子”的探索一样,从古至今,哲学家也是把“统一物质”作为终极目标或“上帝”来追求的。因为,哲学家们再清楚不过,如若不把这个事情弄明白,其对一切事物的理解或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可不无遗憾的是,自哲学产生以来,哲学家们大多总是沉溺于对唯心和唯物的争论,再加之过去社会及科技不够先进等多方面因素;所以,他们最终也没有给“统一物质”或“上帝”一个肯定的说法。

以下是有关哲学家对“上帝”或“统一物质”的认知或表述:

毕达哥拉斯:“数”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留基伯、德谟克利特:万物由“原子”构成。

苏格拉底:天、地及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的安排,“神”是世界的主宰。

亚里士多德:超感性的“本身不动”的“第一推动者”是“最高实体”。它没有形体、不占空间,没有性别、感情、变化,是一种完美和永恒。

斯宾若莎:“上帝”是和自然的同一。

康德:“自在之物”。

叔本华:“物自体”;并认为“物自体”可以通过直观而被认识,从而又将其确定为“意志”。这样,“意志”又独立于时间和空间,其所有的理性、知识都从属于它。

斯宾塞:恒久绝对的“力”,是一切现象的终极原因和最高实在。

黑格尔:“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 “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而他自己的哲学就是“绝对观念”的最高表现。

无论是肯定,还是带有模糊性质的解释或回答,我之所以摘引出这么多哲学大师的说法,主要是想提请大家注意:哲学对“统一物质”或“上帝”的关注度是多么地强烈。

当然,对于这一点,神学及有关宗教的热情也依然高涨。看看当今在全球有重大影响的三大宗教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说的。基督教认为,是“三位一体”的“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并包括人类的始祖;伊斯兰教坚持,是“真主”的力量创造和主宰着宇宙万物并养育全世界;而佛教则把“佛”视作是对宇宙、人生的根本道理透彻觉悟的人。

这三大宗教矛盾吗?不,他们是殊途同归。

其实,不仅如此,神学、哲学、科学的目的和任务也都完全一致。开明的神学家、思辨的哲学家、严谨的科学家,他们大都是真理的坚定追求者和探索者,从而也都是试图把我们人类及社会引向光明的虔诚使者。然而,只有“上帝”才是真正高深莫测的大师,而神学、哲学、科学也只能是它稚嫩的三位学生。所以我想:如若最终要认定中子就是“统一物质”或“上帝”的话,其绝不能只是科学一家之事,哲学应该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还要听听神学方面的意见。我认为,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三堂会审”,我们才能最终把无限敬仰的“上帝”请到前台来。

我认为,到这里,我所要表述的思想已较为清楚。即:宇宙万物,无不都是被那个小之又小、重而又重的,且被我称之为是中子的“统一物质”所创造出来的,或是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说,物质不在于大小而在于轻重,不在于量而在于质;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说,甚至也不在于我们人类是否看得见还是看不见。中子虽小,但它以质取胜,正是其集质能和正负电荷为一体的存在及性质决定着宇宙物质千万种的演化及样式。目前,虽然我们还不能直观的看到中子星的存在;但是,在天文学界,它的存在已是定论。应该说,中子星与中子的性质一样,其都是以小胜大的典范。这也叫做秤砣虽小压千斤吧。

无疑,在我看来,中子则是极具“统一物质”或终极物质价值的一种特殊物质,也是构成宇宙万物(包括空间)的唯一基础物质。当然,也只有这个极小又极重,并在事物中总是占据着核心地位却又从不显山露水的“统一物质”——中子,才最有资格成为我们人类久仰的“上帝”。那么,既然如此,这个“上帝”不仅创造出了宇宙万物,也还创造出了你和我。对此,我绝不认为这是对我们人类及万千生命的亵渎或不恭。当然,这也不等于说,我们人类及万千生命就是冰冷的物质了。我们人类有血有肉,有智慧有热情;我们真正的角色即是,中子这个“上帝”在特定时空所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精灵”。

我总在想,中子行贯宇宙所创造出的这一切,可能都与它那高贵的电中性品质有着一定联系。真乃真人不露相;——中子,一定是你无与伦比的低调与沉默把自己的尊荣给隐藏了起来,以至于使你的子民与你总是咫尺天涯,却似曾相识而不相知······

中子性状之解读

一般认为,中子没有性状可言,它所具有的只是“电中性”。所谓的“电中性”,即是说,中子与质子所显示的正极性和电子的负极性大为不同,它没有极性的显示。可在我看来,中子的无极性即是它最大的极性;中子作为平衡与稳定的象征,正是它的“无极”才创生出了宇宙万物的“有极”及运动。这也就是说,中子的“电中性”,相对于质子的正极性和电子的负极性也应是一种性状。那么,中子所具备的到底是什么性状呢?

一、冷因子性

所谓中子的冷因子性,主要是相对于“原子类”物质的运动或“热”而言;即,我们可以把中子理解为是“不运动”或“纯磁性”的物质,或是一种“冷性”物质。当然,这与中子所存在的熔点或“绝对温高”有关。这也就是说,运动着的物质虽然都是由中子幻化而来,可是,这些物质的熔点是怎么也达不到中子的燃点温度的。所以,相对于这些物质,中子则是一种“冷因子”性质的物质。在单位体积内,物质有多少“质量”或“磁能”的储备,就意味着它应该有多少热效能的释放。这样,在中子星内部,当中子这个“冷因子”物质由于自旋作用达到燃点温度时,其自身也就会“燃烧”起来。于是,这也就就产生了后来脉冲星的“灯塔效应”;此时,中微子作为其“燃烧”的“气体”即被释放了出来。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中子变换为质子或质子变换为中子的过程也一样。在β衰变过程中,放射性原子核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的方式转变为另一种核。在“正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一个中子同时释放一个正电子;在“负β衰变”中,原子核内一个中子转变为一个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所谓的β衰变,不管是中子变换为质子或质子变换为中子,说到底,其都是中子随着冷热环境的改变而采取的一种变换或平衡方式而已。当然,在自然状态下,中子这个“冷因子”物质是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中子星内部极高温度的。所以,在呈放射性的有关元素中,其核中的中子也不可能全部会成为“碎片”状的“气体”——中微子,而只能是通过发射电子和中微子的方式呈“半衰期”的自然衰变,从而成为质子或是其它新的原子核。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在原子中,如果一个中子在外界温度或力的作用下,不得已而幻化为了质子和电子;那么,在此时,则意味着这个中子已产生了某种量级的运动或热,而另一个中子则是以自己的“冷因子”性质而对质子和电子在施加影响。这样,一个原子实际上就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区域,因而也就达到了热与冷某种临界温度的平衡,其稳定的原子态也就出现了。当然,在此时,你说是中子已达到了熔点温度并开始产生“熔化”现象也可以。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原子相对稳定的存在,看作是一个中子的冷因子性对质子和电子所“控制”的结果。这样,在中子“熔化”为质子时,除释放出一个电子外,其也会释放出一定的中微子来。无疑,与中子一样,中微子作为中子之气,其冷因子性也是极为强烈,而正是它才“创造”出了宇宙深空——一个无比冷凝与黑暗的世界。然而,正是由于这个中微子所充斥的冷凝世界的存在,才与一个个以热寂形式而存在的“宇宙之岛”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原子如此,宇宙如此;即,说到底,宇宙万物(包括空间)都是冷与热的关系。当然,这里所说的冷与热,也只能是理解为冷能与热能。

二、内聚性

所谓中子的内聚性,即是相对于“原子类”物质而言,而中子的“内聚”性质也只有在有关球状天体的中心才能够得到真正体现。因为,在太阳系星云物质的原子中,其虽有大量的中子或“准自由中子”(即氕原子)的存在;可是,由于环境温度和压力较低的因素,这些物质大多只能是呈不规则状的物质团块(如小行星)而存在。所谓的不规则,即是相对的“无中心”。而到了矮行星或行星阶段,在一系列复杂的运动(晃动)中,随着“规则圆”及天体“中心”较高压力和温度的出现,其表面较轻物质(如氧、硅、铝、镁等元素)即开始向中心发生“渗漏”。此时,在行星中心,一个由较重物质所组成的“核”也就随之形成了。并且,在这个“核”的核心,极有可能就会有中子团或重物质团的出现。

在这里,重量即是质量;较轻质量物质向较重质量物质的“坠落”或“渗漏”,即是物质运动的自然选择和趋向。所以,所谓的“万有引力”,则又可以看作是较轻质量物质向较重质量物质的“内聚”或“坠落”过程,即是由球状星体中心高质量中子团所引发的“内聚”或“坠落”。当然,此“内聚”或“坠落”过程,无论是以化学或物理运动的形式出现,其最终也都是球状星体中心高质量中子团,对其外围物质所产生的引力或“控制”的结果。

与中子的内聚性相似,其内禀性自旋应是中子自身的基本性质之一,而内禀性自旋还可以看作其内聚的原动力,甚至是万有引力之源。粗看起来,物质的自旋与有关天体的自转运动都是一种差不多的行为,可在本质上则是不同的。天体的自转相对于公转而存在,而物质的自旋则是发生在其自身;这恐怕也是区分何为天体、何为物质的标准之一。任何物质都有其自身的自旋性(也可叫自由性),但是,任何物质的自旋都与“统一物质”——中子的内旋有着密切关系。即,可以把物质的自旋看作是中子的“缩身”内旋或相互“钩挂”的结果。比如,我们就可以把原子核里中子与质子的关系,视作是由于中子的内旋或“钩挂”作用,而同质子“缠绕”或“纠结”在一起的。

三、核心性

中子历来都是一种具有核心价值和意义的物质。在原子中,中子的核心地位显而易见。在前面曾介绍过,一个氘原子即是一个“标准原子结构”;这也就是说,氘原子应是在两个氕原子(“准自由中子”)基础上形成的。不难看出,氘原子或原子的形成即是稳定中子的结团行为;当然,也是物质“核”形成的开始。那么,在原子核形成后,中子的“核心”地位即得到确立。此时,基于中子的“内聚”性质,原子核即有能力和“资格”直接实现与另外一个中子的“合并”或“穿越”。这样,其结果就导致了氚原子(或氦3)的形成。此后,氚原子再吸收一个“准自由中子”——氕原子,即是氢4或氦4了,而氦4的形成,即意味着“四中子结构”的形成。从此,万物即在氦的基础上,由轻到重而生成。

事实上,已不难看出,物质及有关天体的形成,即是中子核的核心吸引力所带来的结果。当然,这也是中子及中子团,为什么总是在最为深层核心位置的唯一解释。这也等于说,中子及中子团的存在,其也就是所有重力或引力的源头了。这样,相对于其它物质及天体来讲,其向核心处的运动或“聚拢”行为则是所谓向心力的体现;即,在此时,核心力即等同于向心力或吸引力。

四、质能一体性

中子的质量性质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来讲,重量与质量分属两个概念。可我认为,在中子中或中子星及球状星体中央所形成的中子核那里,中子的重量即是质量。因为,那里即是物质最为致密的部分,也是“万有引力”的尽头。或者说,那里已不是“万有引力”的世界了。“万有引力”对于有着“位移”运动的物质是有效的,而在一个由稳定中子所组成的“核”中所发生的事情,是万万不能以我们所谓的运动观念来看待的。因为,在那里,从原则来讲已不存在位移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是没有空间),其所存在的可能只是“纯物质”的世界及相关能量或信息的传递。

当然,在中子中,其能量性也是存在的。应该说,中子的能量性与其质量性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即:在中子内部,质量即是能量,反之亦然。关于这一点,爱因斯坦似早有所悟;在相对论中,他就是把质量当作能量来看待的。可有所不同的是,爱因斯坦所说的能量指的是物质的运动,或是物质的“正能量”。而我所说的中子的能量,即为物质在没有产生运动状态下的“静能量”或是物质的“负能量”。“正能量”呈发散的方式运动或存在,而“负能量”恰为相反,它则是呈“聚拢”的方式在运动(即,可以理解为吸引)。当然,这也意味着,相对于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由“正能量”的发散所形成的物质而言,中子星及中子作为“聚拢”起来的“负能量”的一极,总是与其呈相对应状而存在。或者也可以这么说,在中子与中子星那里,其质能一体化的存在方式,与我们所看到的物质和世界则完全相反。

五、不可分割性

一般认为:物质可以分为分子,分子可以分为原子,原子又可以分为中子、质子、电子,中子和质子还可以分为夸克。甚至,还有人认为,夸克还可以分为夸夸克,并一直无限分割下去等等。且不谈物质无限分割的技术操作问题,且在逻辑上,物质无限分割的观点也是难以成立的。大家知道,物质若是具有无限分割性,即意味着被分割的物质是永远存在着的。那么,“永远存在”的物质又是什么呢?其是不是又“不可分割”呢?所以,无限分割性即等于不可分割性。比如,我们对一个茶杯进行分割;将其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这么一直分割下去,似乎永远也没有尽头。所以,我们即可以说,组成茶杯的物质是永远可分的。可是,在此时,你如果能够站在被分割物质的“尽头”再反过来看;那么,你还能够说,当初曾经存在过的那个茶杯已是被分割掉了吗?我认为,这里存在的主要是反向思维问题。反向思维相对于正向或“线段”式思维而言,应是一种对“正向”或“线段”式思维本身的审视,是“为什么”的“为什么”。因而,反向思维才是一种“活”的思维,其更是一种深度或完整思维过程的体现。

我想,要讨论物质的不可分割性,首先还要谈“分割”二字。

“把一个整体或有联系的事物强行分开”,这是中文“分割”二字的含义。请注意“强行分开”这几个字的人为因素;即,在这里,只有人才能够把事物作为分立的个体,像用钢刀切西瓜那样整齐的“强行分开”。可是,这也只能是“切西瓜”。那么请问,我们能够手持钢刀如切西瓜般“整齐”地切鉄吗?当然,我们更不能设想用钢刀去分割中子、质子这些基本粒子。尽管我们可以用高能粒子去轰击它们,并使它们分离。但是,分离并不等于分割。在原子和粒子的世界里,我们所能做到的只是对它们暂时的“分离”;比如,你永远也不能看到被我们人类所长久“固定”起来的任何一个粒子的身影。至于中子和质子中所谓的夸克,其情形更是这样。夸克是不能单独存在的,它只是中子的组成部分,或是中子所存在的三种性状而已。即:是绿上夸克的阳性希格斯玻色子,蓝下夸克的阴性希格斯玻色子及红下夸克的中性希格斯玻色子的共同存在。这样,才使得中子呈总体电中性特质而存在。

我初步认为,我们可以把中子作为“一体两面性”的一种特殊物质来看待。所谓的“一体”,即是指阳性、阴性和中性希格斯玻色子“三位一体”的共同存在;所谓的“两面性”,即是指中子所具有的质量性与能量性,或是正极性与负极性的共同存在。大家知道,阳性和阴性即是极性的显示,极性又意味着是物质的运动性和方向性。而在中子内部,之所以其阳性和阴性没有转化为极性,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那就是,中子是作为“三位一体”的“一元化”独立体系而存在的。这等于说,在它的世界里,其巨大的密度和质量已经把其极性也给限制的不能“伸展”开来了,或是已经发生了“弯曲”。当然,此种状况还可以认为是其阳性、阴性和中性希格斯玻色子的最具稳衡态的排列与组合。

六、幻化性和信息性

所谓的幻化性,即是指中子在不同时空条件下所必须变幻的面貌或方式。如:中子所幻化出的原子,由原子所幻化出的分子,由分子所幻化出的万千物质样式(包括我们人类)等等。中子每一步的幻化,在其形式上,都是由重至轻、由小到大、由实而虚的一种幻化。比如,在单位体积条件下,一颗中子就比一颗原子要重的多、小的多且“实”的多。当然,中子与分子的关系更是如此。实际上,说到底,我们所看到的物质世界都是中子由重至轻、由小到大、由实而虚所逐级幻化出的某种结果。

当然,此种幻化或转换也带有明显的信息色彩。即,所谓的幻化或转换,都是以正负电荷所组成的信息“链”为传播的基本单位或方式而进行的。如中子中夸克间所存在的,以八位元正负电荷为单位的“膠子链”,以及生命体中的基因链等等。同时,此种幻化或转换也自然涉及到数字的有关排列与组合。

地球是一个近乎完美的行星,它有着典型的层状结构;其每一层结构的存在,都可以看作是中子所幻化的结果。当然,处于表层的生命圈层也是如此。地球上生命的产生是在有机物(层)基础上诞生的,而有机物(层)的诞生又是阳光、水、空气和土壤等相互长期作用的结果。在其下即是无机物的世界,在其上则是大气层。我们人类之所以有今天,无疑也是在此环节中中子所幻化的产物。当然,这并不等于说,在我们人身上就有多少颗中子的存在。而是说,由于我们人类的长期进化和发育,在我们人自身已形成了一个中子的较为完整的物质幻化系统;比如,硫、磷、钙、铁、氢、氧、碳、氮等物质的相互化合等。

七、反物质性或暗能量性

所谓中子的反物质性及暗能量性,就是说,中子与我们平常所能看到的物质性状则是完全相反的。中子及中微子的电中性表现,即说明它们自身是“惰性”的或是不运动的粒子;相对而言,而其它粒子都是“活跃”的或正在运动着的。那么,相对于所谓的正常物质,我们即可以把原子核中的中子视为是一种“反物质”;那么,中子星则是“反物质”的集大成者。因为,在原子中,中子与质子和电子是相对应而存在的,或者说它的存在即是对质子和电子的“幕后”操控。所以,这也是某些重元素在核中有大量同位素存在,且具有强烈放射性及危害性的原因。当然,这也是中子或中子星作为重物质或“反物质”,其总是躲在“幕后”的主要原因。因为,说到底,依人类的肉身之躯,我们是很难抵挡住此种辐射所带来的侵袭的。  

其实,与我们人类所看到或接触到的大部分轻物质相比,所谓的重物质都是一个大“中子团”并具有一定的放射性;如铀、钚等锕系元素等。而这些大“中子团”的放射性,对于许多由较轻元素所构成的生命物质来说无疑即具有杀伤力。在地心,这些重元素大量存在。人类及众多生命现象之所以能在地球表层得以存在下来,除其它自然因素外,也与我们远离地核这个大“中子团”关系重大。否则,不是相对较轻物质——厚厚的地幔把其放射性给“屏蔽”起来,生命现象及我们人类是不可能在地球表层出现的。所以,命该如此;我们这些“正常物质”是断然不能跟“反物质”——中子或“中子团”直接接触的。

八、自平衡或自循环性

中子的电中性,说到底即是它的平衡性所在。平衡性即稳定性;中子就是平衡与稳定的化身。一个中子,实则就是一个由120位元正负电荷所组合搭配的闭合体,其自循环或自平衡即是其基本特征。在中子中,所谓三个夸克的存在,即可认为是阴性希格斯玻色子、阳性希格斯玻色子、中性希格斯玻色子带有自循环或自平衡性质的“迟滞”运动行为。当然,阴电膠子、阳电膠子、中性膠子在三个夸克间所起的作用,就是正负电荷呈单链式的“流动渠道”了。即,无论怎么说,一个中子就是一个自成一体的世界;其正与负、阴与阳的性质及“迟滞”与“流动”的行为,在这个世界里都已演绎到了最佳程度。也许正因为如此,中子的世界才是一个真正平衡而稳定的世界,从而也是一个“和谐”的世界。

另外,中子既然是“统一物质”的最佳候选;那么,由中子所构成的宇宙世界及万物与中子自身的性状一样,其整体也应是呈平衡和稳定状态而存在。这也就如同“稳恒态”理论所描绘的那种景象。比如,太阳有太阳的平衡与稳定存在,地球有地球的平衡与稳定存在,人类有人类的平衡与稳定存在等等。可是,这种平衡和稳定又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时空限制,从而也只能是一种相对而言。与此同时,所谓的平衡和稳定与“一元”和“二元”也似乎存在着一定关系。比如,一个“准自由中子”——氕原子是不稳定的。在原子中,一个稳定中子与一个“准自由中子”(质子)结合而成的“双中子结构”则是稳定的。氘原子即是一个稳定的“双中子结构”或“标准原子结构”。可是,由一个氘原子和一个中子组合而成的“氚”原子却不稳定,而具有“四中子”性质的氢4或氦4则又是稳定的。后来,在氢与氦的基础上,一系列元素便以“2”、“2”相加的方式产生了出来。在这里可以看出,所谓的稳定,即是在“二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架构。其实,有关较大天体的存在,也大都是在“二元”合并或相互作用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如双星、恒星与一颗大质量的行星及两个星系的合并或相互作用等等。

那么,有没有“终极平衡”呢?

我认为,所谓的“终极平衡”应该是存在的。其实很好理解,在宇宙间一个足够大的时空中,由中子星、中微子所构成的“负宇宙世界”与我们所看到的诸如行星、恒星和星系所构成的“正宇宙世界”的彼此循环或变幻过程,即是中子这个“终极物质”的“终极平衡”的体现。当然,其前提是,我们必须要把中子星的高速自旋看作是“绝对静止”或不运动,而把中微子看作是一种纯粹的“负能量物质”,或是由它“创造”出了“绝对空间”——3K微波背景辐射才行。

宇宙面貌

宇宙是什么?它有无边界?即使抛开边界不论,在浩瀚无垠太空所存在的物质,其运动是否有规律可言?至少,从这个角度,我们也还是可以对宇宙的面貌进行探讨。

一、宇宙的“准概念”

事实上,我们如果一旦把中子确定为“统一物质”或“终极物质”,在如何认识宇宙的问题上也就变得简单多。但是,谈宇宙,也只能谈面貌,我们断然是不能给宇宙下什么概念的。所以说,下面这段文字只是对宇宙面貌的描述,绝不是宇宙的概念;充其量也只能算作是宇宙的“准概念”。

宇宙,是由“统一物质”——中子以质能交换为手段所构成的自平衡演化系统。

为什么对宇宙只能是面貌的描述,而不能为其下所谓的概念呢?我认为,概念的单位是“个”,而宇宙则是无“个”的。在人们的心目中,宇宙就是无限的的大和神秘;它简直就是一部怎么也不能破解的真正的“天书”。所以,若要试图给宇宙下所谓的概念,那实在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自古以来,我们人类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对人与地球及宇宙关系的思考。因为,说到底,关注地球及宇宙,实际上还是在关注我们人类自己的出处及未来的前途和命运。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试想,如若不把这个问题弄清楚,聪明而智慧的人类简直不就是一棵无根的浮萍了吗?那么,如果是这样,失去归属感的我们还怎么有底气去面对未来呢。这应是我们人类的一种久久难以释怀的心结;所以,从古至今,无论是神学、哲学、科学其都把探索宇宙的奥秘和真谛视为己任。

据说,宇宙一词最早出自《庄子》一书;“宇”是指无边无际的空间,“宙”是指无始无终的时间。而现在一般的理解,宇宙则是由空间与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应该说,这些对宇宙的表述都是在哲学或科学高度上的一种认知,从而也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当然,至于宇宙的形状,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中国在西周早期就有了“盖天说”;该学说认为,天穹就像一口锅似的是倒扣在平坦大地上的。古埃及人则把宇宙想象成了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其大地的中央则是他们美丽河的尼罗河。而在古印度人的思想世界里,宇宙则是“叠层”状的;即:圆盘形的大地是被大象驮着的,而大象又是站在巨大的龟背之上的等等。

到了近现代,关于对宇宙的认知,我们已基本放弃了古代的直观和想象,更多的还是建立在一定科技手段基础之上的探索。天文学界的“大爆炸”宇宙模型即是代表。“大爆炸”宇宙模型所表现的宇宙是可以用线性关系来表示的。即:在这个模型中,左端为爆炸“奇点”,右端则到达了一个开放的封闭曲面体,并由此还提出了“临界密度”、“开宇宙”、“闭宇宙”等诸多概念。同时,其还计算出了宇宙的年龄为138亿岁。1927年,比利时天文学家勒梅特甚至也独立研究出类似的膨胀宇宙学说。其大意是:由于宇宙一直在膨胀,所以,在过去的某一时刻,它的体积会非常小而密度却非常大;这个东西即被勒梅特称之为“宇宙蛋”。无独有偶;据说,在前几年,西方有位叫斯穆特的教授用高科技手段,竟还真的就拍摄到了全宇宙的“蛋”形照片。

我想,作为一个外行,若要弄清楚宇宙是什么“开放的封闭曲面体”及“临界密度”、“开宇宙”、“闭宇宙”或“宇宙蛋”等概念都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是,通过以上内容也不难看出:在有关天文学家的眼中,宇宙只有“一个”乃是事实。

一个宇宙,即意味着宇宙一定是一个有着边界的宇宙。长期以来,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的问题一直是人们怎么也无法解开的结。如果宇宙有边界,那么,边界是在哪里呢?边界以外又是什么呢?关于这一点,在我们人类还没有直观地看到所谓的“边界”之前,恐怕谁也不敢说宇宙就是有边界的。可是,如果宇宙没有边界吧,这又有悖于我们人类对事物的观察和认知方法。而在通常,我们人类对有关事物的界定或认知都是有方位或时间、空间概念的。比如:东南西北、上下左右,以及在介绍某项事物时首先要谈到的就是时间和地点等等。也许,“大爆炸”宇宙模型产生的思想基础正是这样。粗看上去,“大爆炸”宇宙模型有起点、有终点还有时间,这在逻辑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可是,这样一个具有起点和终点的宇宙,必定是有着边界概念且物质也是呈直线运动的宇宙。我想,可能是为了弥补“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这种缺陷吧,有关学者就把他们的宇宙设计成了“开放的封闭曲面体”,或是所谓的“开宇宙”和“闭宇宙”,或是“宇宙蛋”的形状。

如果宇宙并不像我们人类所想是有诞生和终结,也不是因一次性的“大爆炸”所产生,它压根儿就无“个”,并是时常处于一次次的“大爆炸”且循环往复、无始无终的状态又该如何呢?比如,我们可否把新星或超新星的产生或爆发过程视为是一次“大爆炸”行不行呢?其实,天文学界称之为的新星并不是指新生的星体,而是恰为相反,它指的是正在衰亡的老年恒星的自我毁灭过程。即,在恒星步入垂暮之年后,它的中心就会向内收缩,外壳则会朝外膨胀;这样,它就形成了一颗红巨星。红巨星很不稳定;在适当时机,它会一次又一次发生猛烈地大爆炸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光度。这样,经过一次次所谓的“大爆炸”,它也就抛掉了身上的“外壳”物质,其后也就逐步暴露出深藏在核心的白矮星或中子星。

新星爆发是天体演化的重要环节。它既是老年恒星辉煌的葬礼,同时又为新恒星的产生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即:新星爆发时所抛掉的“外壳”物质团块)。新星的产生不胜枚举,仅在我们的银河系,就已发现新星200多颗。目前,人们所能观测到的星系约有一千亿个。可想而知,在宇宙间,每时每刻又会有多少颗新星在发生“大爆炸”!看来,不采用“大爆炸”宇宙模型所描述的一次性“大爆炸”,而把新星的爆发视作是“大爆炸”也一样可以对宇宙的面貌进行表述。而且,我认为,此种表述可能并不比“大爆炸”宇宙模型逊色。只不过,用新星爆发的方式所产生的宇宙并不是“一个”,而是无边无际或“极大尺度”罢了。那么,所谓宇宙面貌的“极大尺度”又是多大呢?即,是一千亿个星系乘以“200多颗”新星——这样辽阔的区域;或者说,是目前我们人类的观测能力所能看到的地方。虽然,这并不是宇宙的全貌;但是,毕竟,至少在这“片”广袤区域里,新星(包括超新星)所产生的方式都大同小异,而且在宇宙环境分布上也都呈大体均匀状而存在。

所以,基于“一千亿个星系乘以200多颗新星”这样一种难以用数字表示的类似或类比性,我即认为,“大爆炸”理论对宇宙的认知则是完全错误的,至少是存在着根本性缺陷。同时,我对“宇宙,是由“统一物质”——中子以质能交换为手段所构成的自平衡演化系统”的“准概念”表述依然充满信心。

二、宇宙无疆也无“个”

疆域概念只属于人类和有关生命体,绝不属于宇宙。因为,就空间和质量而言,我们人类在宇宙间所占有的比例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可是,谁让我们人类的“眼光”是如此深邃,其思想的“舞台”又是如此巨大呢?所以,我们人类总爱以自己的惯性思维来思考一切,包括给宇宙设置边界。然而,十分遗憾,在这一点上,我们人类可能是最大的输家。我们人类有边界意识或需要,难道,这就非得要求宇宙也有边界的存在吗?宇宙就是这样无边无际的存在着不也一样很好吗?我们人心真是太大了,以至于大到总要试图包罗或驾驭宇宙才行。显然,这无异于是痴人说梦,我们人类无论如何也办不到。其道理很简单,那就是:“天圆地方”及“东西南北”的概念只属于我们人类,而与宇宙无关。我们人类依自己的聪明和智慧,总是爱用“纯理性”或纯“数字化”的逻辑或方法去“度量”或看待一切。可关键问题是,我们所看到的东西就是事物存在的真相或本质吗?比如,我们所创造出的“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在地球上还管用;那么,到了太阳系或银河系,这些方位概念充其量也仅仅是具有参考意义罢了。试想,依这样的认知方法,我们人类在看待宇宙或事物(尤其是大尺度的事物)时,不总是以“我”为出发点或是以“小”度“大”以偏概全又是什么呢?  

我们人类实在不应该把宇宙或物质,总是作为自己的对立面或是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待。我们只有把自己看作是其极微不足道的一分子,才能融入其间并从中并悟出有关的“道”或“理”。  

宇宙无疆也无“个”。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对“一”的使用,大都是相对于“二”及“多”种事物的存在而言。可是,如果宇宙只有“统一物质”——中子所构成的话,那么,这就意味着,在宇宙间是没有第二种物质的存在的。试想,在没有“二”存在的前提下,所谓的“一”也就自然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在我的理解中,自然界的事物所存在的“一”应是一个集合概念,或是一个抽象概念。即,从本真意义上讲,所谓的“一”应该是不存在的。在大尺度上,宇宙无“个”也无“数”,无内也无外,无形也无体,无“面”也无“貌”;其“个”与“数”、内与外、形与体、“面”与“貌”等诸多概念,都是我们人类试图强加于宇宙的。而宇宙所拥有的只是中子在不同时空所各具形态的聚与散,或是中子其自身质量与能量的大交换,亦或还是其以时间换空间的“有”与“无”的“大轮回”。

在这里,我们可能已多少牵扯到了数学的问题。

数学或数理,作为高智慧的象征从来都被我们人类所引以为豪。可是,你知道么,我们在对“数”的本质意义的认知依然值得讨论。无疑,“数”是抽象概念,它是对具象事物的一种“临摹”或归纳。那么,我们人类在认知事物时,如果只是一种对其“现象性”而非“本质性”的认知,那么,其作为抽象而存在的“数”则存在着重大缺失。大家知道,我们计数大都是从“1”开始并至无穷大。可想而知,既然有“无穷大”的“数”的存在,那么“1”也就是“无穷小”了。“无穷小”即是不存在吗?显然,这是说不通的。这里关键的问题就在于我们对“1”的认知。即:说白了,在对“1”或“数”的本质意义认知上,我们人类是存在着重大缺陷的。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奥地利数学家哥德尔所提出的“哥德尔定理”就涉及这个问题。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他指出,“任何一个数学系统,或者是数理逻辑系统都是不完备的”。该定理表明,一直被喻为是科学基石的数学体系可能存在着人类智慧无法解答的问题。当然,这也意味着,在数学体系定义下的宇宙是用数学智慧所无法企及的。关于对“数”的探讨,后有专题涉及,在此就不多说了。

三、宇宙即是存在

宇宙无疆也无“个”,就意味着它是一种自然存在,或者说,它就是以我们人类怎么也无法理解的方式的一种自然存在。从本真意义而论,存在即是需要,需要即是合理。宇宙的存在与我们人类及其它生命体的存在,乃至万千事物的存在并没有什么两样,其都有自己的合理性。

即,归根到底,宇宙的存在与不存在乃是实体与空间的问题。

常识告诉我们:我们人是一种存在,一架山、一条河、一棵树是一种存在,一颗天空中的星星也是一种存在。即,除了空间,只要是我们能够看得到的东西都是一种存在。然而,空间不空,其都是被中微子或光线及其它有关射线所“填充”的。尽管这些东西更多的是以速度或能量的形式而出现或存在,可是,照爱因斯坦所说,如果赋予能量以速度即可得到质量;那么,有谁能说,像中微子、光子及有关射线这些能量性质的东西就不具备质量,从而就不是物质了呢?关于实体与空间的关系,后面也有专题讨论,在此就不在展开了。

当然,实体与空间反映在哲学上,即是“有”与“无”的问题。何为 “有”,何为“无”?其主要是要看划分标准,或是该标准是由“谁”来划分。即,问题的核心在于,我们人类对宇宙万千事物的认知是否就是标准的问题。比如,我们人类所认知的“无”或空间果真就是什么也没有吗?我们人类所看到的一切难道就是真相吗?如果不是;那么,我们人类能否自知之明,将“无”或空间认为是一种“存在”呢?当然,说千道万,除了认知还是认知;我们人类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或认知方式才能做到这一点。无可置疑,也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人类的思维才能在认知之路上实现再一次的飞跃,从而由“必然王国”进入到“自由王国”。

四、宇宙物质的统一性及同一性

既然是由“统一物质”——中子所构成,那么即说明,看似眼花缭乱、多姿多彩的宇宙世界(包括空间)实则都是在同一种物质基础上所幻化出来的。所以,既然如此,宇宙即具有“唯一”、“统一”和“同一”等性质。所谓宇宙的统一性,就是说,至少在我们目前所能观察到的视界里,它还是“一片”不可分割的“整体”面貌。其“唯一性”是指宇宙乃是“唯一”存在。即,也可以认为是,截止目前,我们还没有发现有“第二个”宇宙的存在。所谓的“同一性”是指构成宇宙的物质而言。即,截至目前,据相对科技手段的观察分析,其构成所有天体的物质,都与地球上我们所发现或观测到的物质没有什么两样。目前,尽管对黑洞、暗物质和暗能量等有关物质和现象了解甚少或不能肯定;但我认为,那也只是一个纯属认知范畴的事情。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认知方法的改变,亦或是一个正确“宇宙观”的建立,我们人类迟早都会把这些问题大白于天下。

五、宇宙的系统性

对于系统的概念,中国学者钱学森这样说: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而且这个有机整体又是它从属的更大系统的组成部分。一般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的定义是:“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无疑,他们对系统概念的解释都极其精辟。而我所说的宇宙的系统性即不是一条“独枝”式的,而是一种带有其共生性质的“双”系统。这也就是说,宇宙虽无“个”的概念,但它却有着系统之分。即,看似杂乱无章的宇宙,其在实质上即可以分为两个大系统:一个是以创造“质量”为主的系统,一个是以创造“能量”为主的系统。质量系统权作是我们常说的“硬件”建设,能量系统权作是“软件”建设;而在广义的认知上,这两大系统即是实体与空间或是“有”与“无”。

下面,在宇宙系统性的认知上,请允许再展开一下。

(一)质量系统

要讨论宇宙间所存在的质量系统,我们还得从中子星和中子的形成谈起。关于中子星的形成,有关方面已有较为统一的认知,在此就不重复了。可重要的是,中子星的存在并不能代表中子的形成。因为,中子星的存在,可以认为是中子聚合体的存在,但绝不是中子之独立其自身;它们应分属两个概念。截止目前,在有关方面那里,我还没有发现他们对于中子的形成有什么说法;当然,对于质子、电子的形成也一样。显然,这里的关键是,除中子星中的中子外,在所有物质中,我们已涉及到了其原子核的中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问题。

下面,让我们对中子的形成进行初步的探讨或理解。

在前面,我们曾讨论过氕原子,并把它视为是一个“准自由中子”或“半原子结构”。之所以把其看作是一个“准自由中子”,主要是与原子中的质子这个“半自由中子”相比较而言。即,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原子中的质子看作是受那个稳定中子所制约着的“半自由”状态。而氕原子虽不是一个完全是中子,但作为最为基础物质之一,它则是作为云状物而漂浮在宇宙空间的。其漂浮性质的存在即可认为是,此时的氕原子是作为中子最为基准的自由状态而存在的;因而,它也是组建原子乃至宇宙万物的基本材料。可尽管如此,氕原子离中子的形成也还有一步之遥;因为,它还需要与一个中微子相结合。这样,氕原子只有再吸收一个中微子,即:质子+电子+中微子,其一个真正的“自由中子”结构才能得以形成。

“自由中子”结构的出现,无疑在宇宙间是极其重大的事件;它无异于就是“上帝”创世的开始。此时,在宇宙间,随着由最大宇宙丰度的氕原子所组成的氢气云与遍布宇宙的中微子的相“遭遇”,一个颇为热闹的场面——物质的“创造时刻”即开始到来。

第一步:氕原子与中微子结合即成为“自由中子”。在此时,所谓的“自由中子”,即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立存在的中子,或是一个不稳定及运动着的中子。

第二步:一个“自由中子”与一个氕原子(“准自由中子”)再度结合,即成为氘原子。也许是建立在这两个并不稳定因子基础上之故,或是“负负得正”的原因,氘原子的性能即是稳定的。事实上,在此时,一个氘原子便是一个稳定的“标准原子结构”了。当然,此种情形也意味着,由于一个“自由中子”与一个“准自由中子”的结合,一个带有“核”性质的“双中子结构”——原子即被“创造”出来。

第三步:此时,氘原子作为一种“有核”物质即具备了“二比一”的优势;这样,它再吸收一个氕原子就成为了氢3(氚)或氦3。然而,由于一个氕原子的加入,氘原子原本稳定的局面即被打破。所以,此时的氚原子或氦3即是不稳定的。

第四步:也许是为了其自身的稳定与平衡的需要,氚原子或氦3再吸收一个氕原子,其性状就是一个极其稳定的氢4或氦4了。(注:在这里,可以把氢4或氦4的形成看作是共生关系)。这样,氦核即由两个稳定的中子和两个“半自由中子”(两个质子)构成。也许是该“四中子”的氦,已足够稳定和具有足够吸引力的缘故,此时的氦即具备可以直接吸收一个氘原子(原子)的能力。这样,在后来,也就相继“创造”出了锂、铍、氧等单质元素和化合元素及分子、分子团,以及万事万物来。

不过,从轻元素到重元素的形成应是一个过程。

从原则来讲,在星云的外围即是一个由氢气云开始“浓缩”为氦(物质)的混沌世界;在星云地带,即是一个逐步“透彻”的由有关的单质元素、化合元素、分子及分子团、物质团块所组成的世界;而在星云与行星之间,则是小行星和矮行星的天下了。这样,行星就在矮行星基础上(包括地球)形成,矮行星或行星就在对小行星及星云物质的“拉动”和“裹挟”的基础上而形成。可以这么说,矮行星或行星简直就是一个轻物质的集大成者。可是,等到了恒星(太阳)阶段,以鉄元素为“界”,恒星即成为了轻重元素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即,恒星在对行星及较轻天体物质的吸汲并燃烧过程中,其“鉄”以后的重元素也就开始在恒星内部生成。不难想象,恒星的形成,也是应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这样,随着其对行星的及有关小天体的“吞噬”,有关恒星在获得足够的质量后,其也就成为了一颗大质量恒星。而一颗大质量的恒星的形成,即标志着它已有资格脱离主序星并有可能会成为中子星和脉冲星。

其实,在宇宙间的某个质量系统中,物质也好,有关天体也好,它们的形成在一开始就是冲着“质量”二字而去的。所以,从本真而论,它们的运动又是以中子的逐级汇聚或浓缩为特性的。比如,星云物质的团块汇聚或“浓缩”,小行星、矮行星到行星的汇聚或“浓缩”,行星到大质量恒星的汇聚或“浓缩”,大质量恒星到中子星的汇聚或“浓缩”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在行星中心,其中子的成分较小,甚至没有;可是,在恒星及以后的有关天体中心中子就逐渐多了起来。中子多,自然就重;一个大质量恒星的质量,在一定意义上说应是以对中子的拥有量而决定的。这样,在其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后,它就有资格能够成为一颗中子星。

在质量系统形成的过程中,大质量恒星从红巨星开始即已开始了“脱壳”或“缩身”运动。我们常见到的新星或超新星爆发就是该“脱壳”或“缩身”运动的结果。这样,新星每爆发一次,大质量恒星就把其燃烧的相对较轻的壳层物质向太空“抛甩”一次,同时也就意味着是“缩身”一次;最后,直至裸露出其中心的中子核为止。当然,这个所谓的中子核就是一颗真正意义的中子星了。事实上,从星云物质到中子星的形成,其过程并没有结束,那就是脉冲星的形成。在中子星的“脉冲”阶段,由于其高速的自旋,其中心的温度和压力已达到极致,此时,在两极即开始向太空喷射出气体状物质。这也就是所谓“灯塔效应”的出现。至于中子星或脉冲星在“灯塔效应”中所喷射出气体状物质到底是什么,目前有关方面还没有界定。我想,若没有弄错的话,如前所述,那可能就是中微子。至此,应该说,在宇宙间,一个围绕着质量所形成的天体系统,随着中子星或脉冲星“灯塔效应”的逐步减弱,其作为中子的形成和陨灭过程也就自然结束了。

不难看出,从星云物质到小行星、行星到恒星及大质量恒星,直到到中子星和脉冲星的形成,也应是物质由轻到重的一个汇聚过程。当然,也可以把此过程看作是,星云边缘由最初飘散的氕原子(“准自由中子”)及“自由中子”直至到中子星形成的不断汇聚过程。中子星又是有着极高密度和质量的天体;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也完全有理由把该过程看作是宇宙间质量系统所形成的过程。

(二)能量系统

所谓的能量系统,是与质量系统相对而言。即:它的存在并不像质量系统那样,是以有关恒星内部的中子汇聚从而成为极高质量的中子星为目的或方式,而是一个以燃烧或释放恒星外部的光和热为目的或方式的系统。这个系统就是有关的星系系统。

目前,有关方面把星系主要分为椭圆星系、螺旋星系、漩涡星系、棒旋星系、矮星系、活跃星系、不规则星系等七类。可是,他们却没有给这些星系“排队”;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把这些星系当作是一个有机相联系着的整体来看待。其实在我看来,这七大类星系的系统性特点应是比较明显的;即,由小到大,其等级排序则是:1、矮星系,2、不规则星系,3、棒旋星系,4、螺旋星系,5、椭圆星系,6、漩涡星系,7、活跃星系。

所谓的矮星系都是一些微小的星系,它们都是在类似我们太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规则星系的外形呈不规则状,没有明显的核及旋臂,它应是在矮星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棒旋星系是中心呈长棒形状,且在棒的两边有旋形的臂向外伸展的螺旋星系。可它与一般的螺旋星系不同,螺旋星系的中心已有圆核的形成,而棒旋星系则没有其中心的圆核,只是一种“棒状”体的存在罢了。其“棒状”的形成,可以认为是在不规则星系基础上初步显现规则状的结果。螺旋星系即标志着星系中心核的形成,而椭圆星系则是在螺旋星系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这样,在椭圆星系发展为漩涡星系后,其就是星系的“大圆满”结局。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不难看出,此七类星系(包括太阳系)的演化,应是一个由散乱的不规则到规则,直至逐步成为一个较为标准“圆”星系的过程。其实,在漩涡星系以后,星系活动并没有结束,而是开始朝着它的负面(收缩)在运动;这也就是所谓活跃星系的形成(如赛弗特星系等)。看来,有关方面是不该把该星系称为“活跃”星系的;因为,“活跃”星系实在不活跃,它已经是星系的末日了。

从不规则到规则,从散乱到统一的“圆”,则是运动着的万事万物的基本价值趋向。

我认为,漩涡星系的形成,即意味着是运动着的天体从散乱到统一“圆”的结果。而在“圆”星系形成后,有关天体围绕其中心的螺旋运动也就基本结束了。所以,也可以这么理解:从不规则星系到“圆”星系的形成过程,即是星系的成熟或黑洞形成的过程。在黑洞形成后,即是“圆”星系朝向中心区域的塌缩。该塌缩表明,在此时,星系已呈收缩状而存在了;至最终,随着其进一步的塌缩,所谓的赛弗特星系及类星体即被“创造”了出来。当然,这也意味着,赛弗特星系或类星体“气核”的出现即是黑洞的功劳,或还是正在缩小着的“黑洞”在后期所显现的结果。显然,由漩涡星系或“黑洞”到赛弗特星系或类星体的演化与形成,实在就是星系运动的重大转折;即标志着,从此以后,星系运动已进入入不敷出的暮年阶段,其已是朝着制造能量的方向在发展了。

(三)质量系统与能量系统的关系

通过以上介绍,不难看出,所谓的质量系统应是一个以创造质量性的中子星为目的的系统;而所谓的能量系统,则是以创造黑洞或类星体这个超大能量中心为目的的系统。应该说,在一开始,这两个系统的基础都是建立在星云、行星基础之上的;可是,等到了恒星阶段,它们就产生了“分支”。由于年老的原因,一些恒星就会脱离主序星;这些脱离主序星的恒星以“钱德拉塞卡极限”为界,一部分成为白矮星,一部分就成为了中子星。此种情景就如“郝罗图”所描绘的情景那样。

显然,从星云物质到行星核心的中子汇聚,再到大质量恒星核心的中子汇聚,最终至中子星的形成,这应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中子以在球状天体核心的汇聚为方式,主要体现出的是一种由外至内的渗漏式的内部活动。而能量系统与质量系统则相反,它则是一个以“能”取胜的系统。该系统从矮星系、不规则星系,到椭圆星系、漩涡星系,直至黑洞或类星体的形成,其也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中子则是以向外释放有关能量为目的的一种行为,如光和有关射线的产生等。应该说,“能量”系统的建立也是以汇聚为方式在进行的;可是,也许是由于有关恒星的质量较轻,且不能在其中心形成足够重的中子核的原因吧,所以,该汇聚也只能是一种“漂浮”式的且是长周期的汇聚。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把宇宙的能量与质量两个系统,看作是宇宙存在着的中子和原子两个系统。所谓的中子系统即是质量系统,原子系统则是能量系统。很明显,中子系统是以中子的聚态方式并位于其核心而存在的,且以中子核的形成为标志;如,行星中心中子或重物质核以及恒星和大质量恒星中心中子核的形成,直至中子星这个大中子团的形成等等。而原子系统则较好理解;即,除了有关天体中心的中子核和中子星,其一切物质都可以看作是原子系统的存在。显然,在这里,原子系统即是中子系统的外部结构。即,中子系统主内,原子系统主外。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子系统是不活跃的,其活动总是躲在幕后;而原子系统则是活跃的,其活动又总是体现在表面。当然,殊途同归,它们最终也都是以产生出有关能量的方式而再度交换或融合,从而获得新的轮回与再生。

同时,我们把宇宙中子星、脉冲星和星系、黑洞、类星体这两个系统的形成,也都可以理解为是其质量系统的形成;只不过,至终极,极具质量的中子星、脉冲星所化作出的中微子是一种“负能量”,而星系、黑洞、类星体所化作出的有关射线则是一种“正能量”罢了。这样,“正能量”与“负能量”在特殊时空的再度结合,即又可以创造出新一轮的物质来。所以,在这里,亦可以理解为是,至终极,所谓的质量与能量也都是可以互换的。

六、中子星、脉冲星与黑洞、类星体

中子星是在大质量恒星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此,在天文学界已是定论,这应该没有问题。可是,仅仅知道这些远远不够。请问,为什么只有中子星才能在众多恒星及有关天体中脱颖而出呢?还有,费尽周折脱颖而出的中子星在遥遥的天际,其产生的作用和意义及与其它众多天体的关系又是什么呢?当然,在这方面,天文学界可以给出的根据只能是“钱德拉塞卡极限”。即,当白矮星的质量限制超过太阳质量的1.44倍时,恒星将塌缩成中子星。固然,“钱德拉塞卡极限”可以成为某种标准,其对于界定中子星的形成很重要。可我感兴趣的则是形成中子星的总体坏境和内在机制,或者说是带有逻辑性及规律性的机制链。即,是中子星与大质量恒星、行星、星云,及与其它大型天体的关系这样的大尺度事件。我认为,只有把中子星的生成坏境和机制或存在意义和作用弄清楚了,我们才能够真正把天上的事情说清楚。

大家知道,在星系(尤其是大型星系)的中心,大凡都存在着黑洞现象。但是,由于黑洞太“黑”不能见其真容的原因,我们只知道它是一种引力极强的天体,甚至就连光也不能逃脱等。可是,黑洞的本质是什么?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种怪异现象?其在宇宙间所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它与其它有关天体,尤其是与中子星的关系又是如何?等等。对此,在有关方面那里,其研究至今仍然近乎是一片空白。

下面即是我对它们有关性状的初步理解。

我认为,中子星与脉冲星应是同一类天体,其都是大质量恒星衰亡或“坍塌”后的结果。所谓脉冲现象的产生,即是有关“成熟”的中子星从两极向空间所释放气体(中微子)的一种现象。其实,有关恒星在还未有进入到中子星阶段前,其也一样会释放中微子;比如,我们的太阳每时每刻都在释放着一定数量的中微子。我想,太阳对其的释放可能是“漫性”的。所谓的“漫性”释放,即是说,太阳释放中微子的方式有可能是由内到外从太阳表面“溢漫”而出的;当然,它也极有可能是从其两极区域的“溢出”。只不过,该溢出远没有中子星或脉冲星对中微子的释放那样猛烈而已。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1)

如前所述,赛弗特星系或类星体即是“黑洞”的进一步发展。在星系演化进入到由“黑洞”到赛弗特星系或类星体阶段后,如中子星演化为脉冲星那样,其最后都是以“喷吐”有关能量的方式而了结自己的命运。当然,我们把它们这种“喷吐”,也可以看作是从物质到能量及从能量到物质的宇宙创生过程,或是宇宙物质凤凰涅槃般地“大轮回”。

显然,在这样浩浩荡荡的“大轮回”运动中,中子星和脉冲星是一个“阵营”,而“黑洞”和类星体则是另一个“阵营”。这样,也就产生了一个极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所谓的中子星、脉冲星、“黑洞”、类星体这四种天体,即可以认为是两种性质的天体,而这两种性质各异的天体都应是“终极天体”。那么,这两种“终极天体”的关系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想,从大质量恒星到中子星及脉冲星,此类“终极天体”的形成可能都与宇宙有关区域的环境有关。或者干脆说,其中子星及脉冲星的形成简直就是一种环境需要。这也就是说,在有关区域,宇宙的物质和空间环境已是呈不均衡状态而存在了。比如,面对原来类星体消失以后所遗留下的空间(可以认为是“绝对空间”或“绝对真空”),在极强的负压作用下,其物质即可以得到大量的“创造”或是星云物质的大量“涌入”。这样,由于星云物质的快速汇聚,恒星即在大物质团块和行星性质的物质基础上得以形成。此时,恒星的“吸汲”能力即开始变强。于是,它就把星云物质及行星等天体拉近到自己身旁,并伺机将其“吞噬”而做大做强。你可能一定惊疑,这不等于是说,终有一天我们的地球也要被太阳所“吞噬”吗?是的,正像大陆不是永久存在那样,我们的地球也不能够是永久存在的;它目前正以我们丝毫觉察不到的速度和距离,在一年一圈地逐渐接近太阳。关于这个问题,后有专门讨论,在此就不赘述了。

在大质量恒星被培育出来,直至中子星及脉冲星形成后,其有关区域所需要的稳恒态才算是达到了。宇宙就是这样,或者说由中子所创造的宇宙就是这样,在其终极意义上,它总是为着环境需要而存在的。即,根据环境需要,它可以自己把自己“聚拢”或“散发”开来;如中子星的内聚与新星、超新星的爆发(散发)。同时,根据环境需要,它还可以成为中子星这样的纯质量性物质,也还可以成为中微子这样纯能量性的物质。当然,它还可以达到极重、极热或极轻、极冷,甚至是我们所认为的“有”与“无”;其一切无不都视其自身生存的环境需要,都是为了实现在生存环境中的平衡与稳定。也许,只有在这样大尺度或高层次上,中子这个“上帝”所要追求的永恒才算是真正达到了。

而另一类终极天体——黑洞及类星体的存在,其意义应与中子星及脉冲星一样,也都是宇宙环境所创造的产物,只不过二者是相对应而存在罢了。显然,在宇宙面貌的大尺度上,中子星之所以在相对小的区域(这一点,可以从中子星的数目大大多于类星体看出)把散漫的宇宙物质“聚拢”起来,从而使自己最终成为最具“质量性”的天体,其目的是为了能够创造出最具负能量或暗能量性质的空间。即:在中子星和脉冲星那里,它要实现的是由“质”到负能量的聚与散及时空大切换。而另一类终极天体——黑洞及类星体则相反,尽管其力大无比(甚至还可以“吞噬”中子星);可是,它们永远形不能够成为实体性质的中子核。然而,正是由于其“空心核”的存在,它们却为宇宙物质的聚与散及时空大切换创造出了正能量。这样,在宇宙深空,由于正能量与负能量的吸引或结合,其新一轮物质的“创造”及陨灭的循环过程就又开始了。

七、宇宙的永恒与循环

在前面,我们曾谈到,中子星的形成过程,其实质就是质量至负能量系统形成的过程,而黑洞及类星体即是正能量系统的形成过程。然而,这两个系统并不是呈平行或“阵列”式的存在,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为交错与融合。即,宇宙是统一和循环着的,其统一和循环便是质量与能量的统一和循环。也许,只有这样,宇宙才能够保持永恒而不灭。

作为终极天体之一,中子星在达到纯中子汇聚后,其“质性”特征随即就发生了改变。然而,“物极必反”;此时,在高速自旋作用下,极高质量的中子星即成为了脉冲星,并同时也把其自身所“挤拧”出的“碎片”——中微子“喷撒”到了宇宙空间。被“喷撒”而出的中微子,即是带有纯磁性或暗能量性质的气状物质。这样,随着中子星由纯质量性的天体到暗能量的幻化,中子星也就消失了。显然,中子星之所以把中子聚拢起来而成为中子星,其目的即是为了生产中微子,并创造出一个由中微子所组成的“反物质”或“负能量”的宇宙世界或空间。而黑洞及类星体这类终极天体所创造出的,则是一个“正能量”的宇宙世界。

“正能量”的宇宙世界就是哲学意义上的“有”或存在,“负能量”的宇宙世界即是“无”或不存在。当然,也正是中子这种神魔般的由“有”到“无”或由“无” 到“有”,即完成了难以言状的以时间换空间的惊人壮举;宇宙在总体上才得以实现再平衡与再稳定。

八、宇宙即是“正负”两个世界的共生

所谓的“负宇宙世界”,即是由中微子所构成的“反物质”或“负能量”的宇宙世界;所谓的“反物质”,即是说,它与我们所认知到的通常物质在其性质上是完全相反的物质。比如,这种物质摸不着、看不见,它是呈气状或镜像(透明)状而存在的。当然,胜任此角色的唯有中微子。所以,具有“反物质”性质的中微子,从来不屑与所谓的普通物质发生关系,而是可以对其实现随心所欲地自由穿越。与中微子所组成的“负宇宙世界”相对应,由恒星所组成的星系或大型星系及后期的黑洞和类星体则是一个“正宇宙世界”。这个世界,则是一个为宇宙提供“热暗物质”、“冷暗物质”和“正能量”的世界。所谓的“热暗物质”,即是星系所产生的炽热气体(可能是氢离子云)或有关星体的星爆碎块。其实,“冷暗物质”的前身也可以是“热暗物质”。道理很简单,“热暗物质”之所以是“热”的,是因为它离母星(热源)还较近之故。而随着运动它则会远去;这样,在进入到“3K微波背景辐射”这个超级冷源的势力范围后,“热暗物质”也就自然成为了“冷暗物质”。所谓的“正能量”,即是指恒星、星系、大型星系及后期的黑洞和类星体所发射出的有关射线。

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中子星或脉冲星比作是一位受孕在身的母亲,其所生产出的中微子及“3K微波背景辐射”(空间)即是母亲的“孕床”,而黑洞及类星体所产生的有关射线即是父亲的“授精”行为。这样,在有关区域,由于负能量与正能量的结合(或是磁与电、阴与阳、热与冷的结合),“负宇宙世界”即可与“正宇宙世界”实现对接,并在整体意义上完成自循环或自平衡式的质能交换及信息交流。同时,即可创造出了宇宙物质来,从而完成宇宙物质从无到有的时空“大轮回”或大循环。

我初步认为,如果没有弄错的话,充当宇宙“正负”两个世界连接任务的角色可能就是所谓的光线。光线作为一种从“正宇宙世界”发出的正能量会一直伸向“负宇宙世界”中去,直至完全被吸收或“湮灭”。这也意味着,光线的速度和能量也不是一成不变,它在途中即会与“负宇宙世界”的中微子或类似中微子性质的冷暗物质进行“缠绕”式的结合。这样,冷暗物质也就会沿着光线一路“缠绕”着向“上”攀爬而去。所以,我们看到的白光总是伴随着“黑光”而存在,并是黑白相间呈等效状而存在。当然,在白光与“黑光”之间,即是其赤橙黄绿青蓝紫七彩之色的过渡。

也许,在光线这个桥梁或纽带的作用下,也正是由于正负两个世界的共存与循环才滋生出了宇宙间磁与电、正与负、吸引与排斥、聚与散、线性与非线性、光明与黑暗、热寂与寒冷等诸多事物关系的共同存在,从而也就创造出了宇宙间万千种物质的形态或样式甚至是空间与时间。可能,正因为如此,也才会产生出我们所能看到的天与地、动物与植物、男人与女人、罪恶与美善,甚至是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等等既对立又统一的诸多事物。

实体不实,空间不空

实体与空间,这都是看似极为平常的事情。什么是实体?举目四望,从近到远,可以说除了空间,我们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实体的存在。可什么是空间呢?难道,我们能把其表述为,空间即是除实体以外的一种存在吗?显然,这就成为了“实空佯谬”或诡辩。也许,正是由于其太过平常,好像根本就不值得去思考之故吧,空间问题这堵几近透明的“墙”,则成为了横亘在我们人类认知真理道路上的最大屏障。

一、实体不实

在上篇文章中,我们对宇宙面貌进行了相关讨论,并把宇宙称之为是“由‘统一物质’——中子以质能交换为手段所构成的自平衡演化系统”。质能交换和自平衡演化是宇宙的本质特征;然而,就其宇宙的面貌而言,其说到底还是实体与空间的问题。所以,不把实体与空间的问题弄清楚,我们是不能对宇宙面貌进行真正认知的。

在前面,我们也曾对物质进行过讨论,并把其称之为是:“中子在不同时空的不同存在状态及演化样式”。照理说,物质和实体都是差不多的概念。可我认为,二者毕竟也有区别,其主要差异则表现在一个“体”字上。即:依通常的认知,物质是针对单质元素或化合元素而言,其体征不甚明显;而实体则是物质元素的集大成者,其相对于空间而存在,并具备一定的体征或规模,如:圆柱体、圆锥体、长方体、正方体、球状体等等。那么,如果说非要把物质与实体予以区别的话,我们即可以在自然状态下能否看到为依据。即:在自然状态下能直接看到的东西就是实体,在自然状态下不能直接看到的东西即为物质。

迄今为止,就整个动物界而言,我们人类即是用肉眼看得较远并对色彩分辨较强的种群。比如,在夜色映衬下,我们可以看到很远天空中的星星;在白天,若能见度好,我们会看到很远地方山峦的轮廓等等。至于对色彩的识别,不知有没有统计,我估计,可能在整个动物界,我们人类对色彩的分辨率当是最强的。所以,作为陆地动物,正是这样的见多识广,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理解才最为接近根本,因而也最为聪明和智慧。可尽管如此,我依然不敢说,我们人类的肉眼就是判别实体的标准,更不敢说我们人类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就是实体的本来面目。  

大家知道,原子作为宇宙物质的“基本砌块”而广泛存在;或者说,其一切实体都是以原子为基本单位所构成的。这么说来,原子即是有关实体的本来面目了。可是,对于原子的这种真实面目,我们在肉眼状态下却是不能够被发现的;甚至,即便是利用高科技手段,我们也不能够发现一个独立原子及分子的长久存在。我们人类在自然状态下所看到的,只能是由原子所构成的多重样式的组合。比如:分子(物质)团、星云、行星(地球)、恒星(太阳)、星系等等。

那么,原子的本来面目是怎样的呢?

前面我们曾经介绍过,原子的体积比由中子和质子所构成的原子核要大的多得多。据说,如果把一个原子比作是一个足球场的话,那么,作为原子核的中子与质子仅相当于两个米粒的大小。这样看来,在原子中,其作为原子核的中子和质子的体积则可以忽略不计,其体积几乎都被电子所充斥着。当然,还可以这么认为:在一个原子中,只有小之又小的原子核才是实的,而绝大部分都是虚的或是“空间”;甚至,所谓的电子只是中子所释放出的“气泡”。这样,所谓的原子核,其也就是一个“气泡”中心的悬浮之物了。  

那么,基于原子的“气泡”性质,原子作为构建宇宙实体物质的“基本砌块”,这岂不等于说是,我们人类所能看到的一切实体物质都是由一系列的“气泡”或“孔洞”所构成的吗?即,实体不实。难道,我们人类对所看到的客观物质世界都是一种错觉吗?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吧!当你意识到我们所乘坐的汽车或火车及所居住的高楼大厦等都是由无数个“气泡”或“孔洞”所组成的时候,当你觉得我们并不是踏踏实实地坐在椅子上而是“悬浮”其上的时候;甚至,当你想到就连我们人自身也全部都是由“气泡”或“孔洞”所组成的时候,你会作何感想呢?我们所能看到的客观物质世界是什么?生命世界是什么?我们人类“自身”又是什么?相信,这一系列的扪心自问怎么也不会轻易绕开你的心头。因为,这些问题看似虚拟,但它却是一种真实的存在,看似古怪另类却又司空见惯。

那么,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我们人类所看到的客观物质世界到底是真实的存在还是一种虚幻现象呢?如果客观物质世界的存在是虚幻的,那么,我们人类所看到的物质世界只能是一种错觉。错觉,即是对某种事物的错误感觉,也可以说是错误。难道,我们人类对客观物质世界的看法真的存在着错误吗?客观物质世界展现给我们人类的全部是假象吗?我们人类竟然是生活在一个被假象所蒙蔽的世界中吗?

事实是,我们人类拥有着缜密的思维和高度的智慧,我们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应该是没有错误的。我们所欠缺的只是对客观物质世界的深度观察及系统性思考。因为,我们人类太过聪明和自信了。在我们人类的理解中,我们即是万物之主;我们根本就不是“物”,更不是物质在运动或变幻中其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是无所不能的另类或是“神”,甚至是一切的标准。

二、空间不空

实体不实;自是实体的本来面目。

可在我们人类的感觉或认知上,所谓的实体却是坚实的。我想,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巨大的反差,可能与我们人类很乐意把自己当作天地万物的“标准”有着重要关系。说来你可能不会相信,在对实与虚的判别上,我们人类皆是以人的“肉身”来划线的。即:我们更愿意把比其“肉身”坚硬的东西称之为实体。如:由石头组成的山脉,由混凝土构成的房子,由钢铁构成的机器,由木材构成的家具等等。可是,对于水及棉花等比其“肉身”柔软的东西,让我们称之为是某种实体就困难多。当然,我们更不可能会把空气看作是实体。

殊不知,空气也是物质;从原则来讲,是物质就是实体。这样说来,空气即是实体。所以(说),在对客观物质世界的认知上,我们人类是断然不能够以自己“看到”或“看不到”为标准的;即,我们看不到的东西并不代表不存在。如果是这样,我们人类也就把自己放到了与大自然相对立的一面。所以,正因为如此,在长期的自信与自负中,我们人类所注重的只能是对技艺的追求或是对欲望的满足,而对客观物质世界及人自身根本性质的认知则是大大忽略了。当然,这样做的结果必定是舍本求末,终究将会给我们人类带来不测。

应该说,在这方面,古代是优于现代的。在古代,先贤辈出,从不乏哲思;而在现代,由于“技艺”和“物欲”的充斥或诱惑,所谓的思想已大为贬值。我所担心的是,长此以往,如果对客观物质世界及人自身的认知还是任由这样的盲从或自负继续下去的话,我们的错觉终将会酿成天大的错误;并且,在并不太遥远的将来,我们人类也必须为此付出天大的代价。

无疑,与实体不实一样,空间也是不空的。

实体很重要;若没有实体的存在,我们也就不能够立足于地球这个实体之上,从而也就不可能有我们人类的存在。当然,与实体一样,空间也同样重要。试想,若是植物没有空间,它还能够发芽生长吗?若是动物没有空间,它还能够“动”或活吗?小到原子,大到像地球、太阳及星系这样的事物,都有其自己的空间。空间与实体同在;空间与运动着的实体同在。可以说,没有空间就没有实体和运动,甚至也没有宇宙万物的存在。然而,就是在这么一个非常重要的认知上,有关方面对空间的说法却历来不能统一。

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概念是,空间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并由长、宽、高等维度表现出来。显然,这里描述的并不是真正的空间,而是与物质(物体)的一种等同存在。物理学把宇宙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称为空间,同时,把宇宙物质实体所发生的运动部分也称为空间。看得出,物理学把空间表述为“宇宙物质实体之外的部分”应是较为客观的;但是,在这里,实体与空间似乎又是脱离的,因而显得不够严谨。而把“宇宙物质实体所发生的运动部分”视作是空间的表述,其更多强调的则是实体的运动或是距离,因而也不能说明空间的真正含义。至于数学、文学等方面所说的空间,那就更为专业或是特指,在这里就不探讨了。

那么,空间的概念是什么呢?其实,在我看来,空间的概念也很简单。即:空间即是与实体的共同存在;或者,干脆把空间就叫做是中子之场也可以。

空间是与实体的共同存在;这样的表述似乎有点抽象。我认为,要了解空间的真相,把空间称作中子之场应较为贴切。事实上,不仅在微观角度,我们可以把原子结构中的电子看成是中子之场;就是从宏观角度,我们把宇宙的大尺度空间同样也可以看作是中子之场。

大家知道,所谓的物质即是质量与能量的总合。即:如爱因斯坦所说,在速度的前提下,质量与能量可以互换。比如,我们就可以把原子中的电子看作是“双中子结构”所释放出的一种能量,抑或是原子中的一种“电子场”。而在宇宙万物中,这种“场”也是一种普遍存在,即使是有关天体也如此。比如,在我们的太阳系,其每一个行星之间的距离即是“场”,其任何一个行星的运动都会对相邻的行星产生扰动。同样,恒星、星系、大型星系也都有自己的“场”。事实上,由中微子所创造出的“3K宇宙背景辐射”,其更是一个超级“大场”。该“大场”应是负能量性质的。当然,也正是由于该负能量的“大场”与有关天体正能量“小场”的相互作用,才使有关的物质、天体得以生产并运动。

这无异是说,物质及有关天体看似在空间的运动,其实质都是一种“场”性运动。即:所谓的空间都不是空的,其都是有其“填充物”存在的。这个“填充物”就是能量;当然,更多的还是一种负能量。然而,空间的大小,说到底又都是被其实体核心中子的多少所决定。比如:镭原子是大原子也是重原子;之所以如此,是它所拥有的中子及质子多,其由电子所占的“空间”也大之故。同理,由于有关天体都是由中子所组成,其一个恒星系统所拥有的空间自然比一个行星系统要大,一个星系所拥有的空间自然要比一个恒星系统要大得多等等。所以,正因为如此,从最小物质的原子到最大物质的星系,其所谓的实体与空间所占有的比例也都有着一定的规则。例如,太阳系八大行星围绕太阳的排列,其都是由近及远呈倍数关系的距离存在或运动着的。之所以天体的排列是这么的有序,不外就是有关天体质量的大小而已。在这里,我们完全可以把质量看作是其对中子的拥有量,特别是其中心中子核的大与小。而这一点,与有关元素中子、质子及同位素的多寡相同,其所显示出的电子活动层状结构也都是一样的。

这么说来,难道,空间还是由中子所创造的吗?当然,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即,不但是“统一物质”——中子创造出了宇宙各式各样的实体;并且,也是中子创造出了实体周围大小不一的空间。在我看来,宇宙空间与原子中电子所创造出的空间并没有什么两样,它们都是围绕在中子或中子核(团)周围的“气泡”。所不同的是,宇宙空间是作为一个互为联系着的整体存在,而原子空间则是作为一个分立的个体存在罢了。这样的情形,犹如大海和一滴水的关系一样。原则来讲,宇宙空间应由两种能量性质的物质所构成。一种是由中子星及中子在贝塔衰变中所产生的中微子,一种则是由恒星及有关星系所发出的光或有关射线。如果没有弄错,中微子应是一种带有纯磁性质的负能量物质(亦可称为“反物质”),该物质呈弥漫状或非线性关系而充斥在宇宙空间。而从恒星和有关星系而产生的光或有关射线,则是“纯电”性质的正能量物质,该物质呈辐射状或线性关系而存在。然而,正是由于这种正与负、磁与电,甚至是热与冷的交汇或湮灭,即创造出了空间乃至真空。

其实我认为,真空也是不空的;在那里,应是“3K宇宙背景辐射”的源头。所谓的真空即是指没有空气的世界,更多的是指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在宇宙间,像地球这样有水有空气的星球少之又少,至少在我们的太阳系是这样。所以,从这个角度理解,在宇宙间,真空世界才是空间的本来面目,而我们地球这个有空气的世界则是极少数。

当然,若讨论真空,在哲学思考上还涉及到有没有绝对空间的问题。

地球与火星之间是相对空间,太阳系与银河系之间是相对空间;那么,在超大星系之间,或是与类星体之间是否还存在着绝对空间呢?在我看来,绝对空间应该是存在的。我认为,在超大星系之间,或是在光线或有关射线也被“中微子海”——“3K宇宙背景辐射”所“湮灭”的地方。即,在光线或有关射线的“尽头”,就可以认为是绝对空间的存在。当然,绝对空间也不会一成不变,它有可能会随着老星系的灭亡及新星系的诞生,而逐步过渡为相对空间。此外,从另一个角度理解,所谓的相对空间或绝对空间也好,其都应属于统一空间的范畴,而统一空间作为重要的一极,它又是“统一物质”——中子存在的一个状态或组成部分。

三、宇宙实空之“四态”

我初步认为:在中子创造宇宙物质的实体与空间时,其是以“四态”面貌而出现的;即:中子态、质子态、电子态和中微子态。而这“四态”则与我们常说的固体、晶体、流体和气体物质相对应。

(一)中子态与固体物质

首先说明,与有关方面所称的中子态不同,这里所说的中子态是指有关元素中的中子(包括同位素)及中子星的存在状态。

前面曾介绍过,中子星的形成是大质量老年恒星塌缩的结果。此时,在中子星中,并无质子和电子的存在,其极性也没有了,那里完全是中子的电中性世界。常言说,浓缩的都是精华。而中子星在宇宙间的形成,就像是万千恒星中所“成熟”的一颗果实那样而把中子给聚拢了起来。所以,中子星最小也最重,与其它天体相比,其也最具质量或固体化。当然,此固体化在一定意义上而言,也并不等于中子星(或中子)的“硬”与“软”。与中子星一样,在有关元素中所存在的中子(包括同位素)与质子相比,其质量也是较重的,或者说它也是相对固体化的。

在宇宙间,作为“统一物质”,固体化的中子犹如“桩基”那样,对于宇宙物质世界起着重要的“支撑”和平衡作用。中子星在宇宙间的“桩基”性质应比较明显,它是为着弥补宇宙天体的总平衡才得以产生的。其所产生的中微子,也都是为着那个“负宇宙世界”——大尺度宇宙空间或“3K宇宙背景辐射”而准备的。因此,不知有关方面注意过没有,中子星在宇宙间的分布格局也应大体均匀。与中子星的“桩基”作用稍有不同,在有关元素中,中子及同位素对于宇宙的物质世界则起着“架构”作用。这也就是说,在任何物质中,作为其核心,中子都是连接原子与原子的“无形抓手”,其所谓分子或分子团的形成无不都是该“无形抓手”的杰作。当然,原子的形成也一样。试想,假如没有中子及同位素的存在,其原子都是由质子和电子所构成的话,那么,宇宙物质也只能是停留在氢类元素的首位元素——氕原子的水平上,从而便不会有其它元素或物质的产生。之所以是这样,皆因为氕原子的原子核并没有中子的存在;所以,它在所有元素中最轻也没有固体性质。

以上内容无异是在说,唯有中子才是真正固态性质的物质,而其它物质皆是非固态的。或者,还可以说,其它物质也都是中子这个固态物质逐步由硬到软或由重至轻所幻化出来的。

(二)质子态与晶体物质

所谓的质子态,即是指中子衰变为质子的状态。质子态在宇宙物质世界中也是一种基本状态。比如,从很硬的钢铁到很软的棉花,从镭原子到氢原子;说到底,其性状都是由质子的多寡而决定的。当然,这些物质中也有中子的存在;可是,这些中子却是被质子和电子这两种极性物质所“包裹”起来的。所以,完全可以这么说,只要不是在中子星及在有关天体核心的“中子团”那里,宇宙物质世界大都是呈质子态而存在的。这是因为,该世界也都是由中子的幻化物——原子或分子所构成。

如果我们把中子视作是固体物质的话;那么,相对于中子而言,质子就应是晶体状物质了。这样说的主要理由是,质子既为“极性开放体”,就意味着中子已改变了电中性品质而开始显现出极性。此时,作为由原子或分子所构成的物质,其已有电流的通过或是已有导电功能的产生。当然,也正因为如此,物质的晶状体也就随之显现,而晶状体的出现正是中子逐步“质子化”的结果。请注意,这里所说的晶体并不仅限于玻璃性质的物质,而是还包括相关的金属,如硅、镁、鉄等元素。当然,不包括重金属,金属越重其晶体性就越低;至铅、铀等,恐怕其晶体性也就基本不存在了。

在地球上,晶体是作为壳层状物质而存在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硅铝层或硅镁层物质。在其上,即是相对较轻的生命圈层物质(包括我们人类),该层物质总体来讲亦可称为是流体物质。在其下,即是地幔层的较重物质,直至是地核更重物质的存在;此种物质在总体上说就是固体物质。即,这也就是说,我们的地球总体则是由固体、晶体、流体和气体物质所组成。而这些,与一个原子中子(固体)、质子(晶体)、电子(流体)和中微子(气体)四个组成部分本无什么两样。当然,你把这一切看作是中子的四级“膨胀”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目前,在通常的认知上,我们并没有把晶体作为一类物质来看待,而是把其归入了固体类物质。其实,与中子这个超固体物质相比,其质子的固体性质显然不够,而由其所创造出的大量物质也不是那么的坚固。因而,我认为,晶体类物质应“自成一类”;其即是中子演化环节的重要一环。

(三)电子态与流体物质

与质子态同理,所谓的电子态即是中子的又一层级“由重至轻”的演化形式。即,相对于质子来讲,电子的形成或存在则是极轻的且是具有“流动”性的;当然,其也具有一定的空间占有性质。在这里,我们可以把电子看作是由质子所生产出的并覆盖在其表面的一种“流体”物质。与原子中电子的存在状态一样,在我们地球表层所存在的河流和海洋以及由它们所生成的大气就极具流动性质。可这不等于说,我们地球表层所存在的流体性物质就是“电子”了,而是指其类似性。我想,我所称为的电子态,可能与有关方面所称的“离子态”概念应差不多。

(四)中微子态与气体物质

在我看来,中微子才是最具气体性的物质,我们亦可把中微子的概念定义为是中子之气;即,中微子乃是中子之气。甚至,我们还可以把其看作是中子在燃烧后所产生的“绝对气体”。之所以称中微子为“绝对气体”,是说它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空气。我们地球有大气层;该大气层包裹着地球犹如一个“气泡”般在空中飘浮着。可这个“气泡”装的并不是“绝对气体”,而是由氮气和氧气所组成的“相对气体”。所谓的相对气体,是指由地球表层有关轻元素所散发出的气体。

事实上,绝对气体和相对气体也可谓是绝对空间和相对空间。绝对空间由中微子这个绝对气体来填充,而相对空间则由中子所组成的物质团块所散发出的相对气体来填充。原则来讲,在宇宙间,物质团块的大小与其所产生出的相对气体或相对空间的大小呈正比例关系。比如,在原子中,其电子的存在或运动即可以看作是一种相对气体或相对空间的存在;小行星、行星、恒星、星系等也概莫如此。当然,们还可以把绝对空间或绝对气体,以及相对空间或相对气体看作是一种能量场。自然,相对空间或相对气体是正能量场,而绝对空间或绝对气体则是负能量场。

当然,在这里,我认为,中微子即不是质量性质的物质,而是一种纯能量或暗能量以及“负压场”性质的物质了。然而,也正是如此,所谓质量性质的物质,才能够在其暗能量或“负压场”的“拖拽”或“挤压”下形成并产生运动。最终,至于小质量物质能不能成为质量性质的最重天体——中子星,则取决于质量性物质与其“负压场”之间的角逐与比拼。

当然,以上所探讨的内容,也可以理解为是中子作为实体与空间的共存,或是在宇宙间的四种表现形式或存在状态。而这些认知与现今有关方面对物质固态、液态、气态及等离子态的“四态”表述,也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

其区别在于:

一是,有关方面所称的固态是指物质的固体存在,比如冰、石、鉄的固体物质等。而我所说的固体即是指中子星及有关重元素中同位素(中子团)的存在状态。我认为,在宇宙间,只有在此种状态下的中子才最具固体化。所谓的固体化,即是说,在此时,中子的一点空间也不存在了,而是一种纯固体性质的致密物质,因而也是单位体积最小且最重的物质。尽管钢铁很硬或很重,但那只是相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而就其固体性质,它们无论如何也是比不过中子的硬度或重量的。所以,相对于中子,质子或电子类物质也只能是晶体或流体类物质而已。

二是,有关方面并没有把晶体作为一类物质提出来。而在我看来,晶体物质是广泛存在的;即,只要不是中子星及有关重元素中的同位素(中子团),其很多元素都可以视为是晶体类物质。如锰、鉄、铜、金等过渡元素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晶体类物质看作是存在于重物质到轻物质“元素链”上的“中间物质”。这大概就是有关方面所称,其是“过渡元素”的真正含义吧。

三是,我所说的电子态与有关方面所称的“等离子态”状态意义相近;可是,对流体物质的认识则与有关方面相去甚远。我所说的流体物质主要是相对中子或是质子的“不运动”而言。在宇宙间,这个层级上的物质大量存在着,比如有关射线等。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此种状态看作是中子的某种激发态或运动态。因而,也正是由于该状态的存在,才构建出了万千种的物质样式和我们所能看到的宇宙面貌。

四是,有关方面把气态看作是一般固体物质的蒸发状态,即燃点;而我所说的气态,即是对中子在中子星中的“燃烧”和呈气体状喷发的专指——中微子。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中微子的产生理解为是中子已达到了燃点温度后,其自身“燃烧”的结果。所以,也可以把中子的燃点温度视作是“绝对温高”;即,在宇宙间,其再也没有比中子的燃点温度更高的温度了。当然,我们也可以把中子“燃烧”的气体——中微子所创造的空间视为是真正的“真空”,其温度视作是“绝对低温”。

总之,我认为:实体也好,空间也好,其都是中子这个“统一物质”的两种表现形式,从而也是宇宙面貌的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以哲学语言讲,即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然而,还须说明,在宇宙间,此两方面并不是呈“阵列”及整齐划一的态势而存在。它们的存在,应是一种互补或交融,或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存在。当然,就其自身,它们也存在着“临界”问题。所谓“临界”事件的发生不外是两种形式:一是热寂性质的大爆炸。比如:在太阳表层所表现出的日珥“爆炸”,新星、超新星的大爆炸现象等等。二是冷凝性质的“溢漫”。比如:在我们的地球两极(尤其是南极)所出现的极光“溢漫”,在类星体或黑洞的极区所出现的物质“溢漫”,氦元素在超低温条件下所表现出的“溢漫”现象等等。当然,不言而喻,宇宙的万千气象的形成,也正是通过“热寂”与“冷凝”这样的环境交换或融合才最终得以实现。

有聚就有散,有热就有冷;反之亦然。这就叫所谓宇宙的稳恒态吧!

作者简介:

襄阳市诸葛亮研究会

Zhuge Liang Association of Xiangyang City

副会长、秘书长

王水禄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 襄城区檀溪路200号广电中心

电话:13908673086(微信同号)

QQ:292044123

王水禄襄阳电视台原副台长、主任编辑,现已退休。2000年前后,曾创作(作词作曲)《我最爱唱的是国歌》、《茅台颂》、《重上堤岸》等歌曲;2012年至 2019年,曾著作出版《我们的大陆在北漂》、《走向和谐》、《模范中国模范党》等书,并在我国地质地理界和哲学社科界产生一定影响。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三生万物奖奇点妙想

《走向和谐》序章

2023-2-5 12:54:28

入围博克体计划奇点妙想

《走向和谐》第一部分“共生宇宙”(2)

2023-2-5 13:52:10

4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杨//

    一分时间;一分成果。对科学工作者来说;就不是一天八小时;而是寸阴必珍;寸阳必争。

  2. 泥猴桃害怕

    没有时间思索的科学家;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他如果不能改变自己的日常生活制度;挤出足够的时间去思索;那他是最好放弃科学。

  3. 绯村剑心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4. 昏睡迎蜜粉

    科学也需要创造;需要幻想;有幻想才能打破传统的束缚;才能发展科学。

  5. Z

    在新的科学宫里;胜利属于新型的勇敢的人;他们有大胆的科学幻想;心里燃烧着探求新事物的热情。

  6. Joanna

    科学不是为了个人荣誉;不是为了私利;而是为人类谋幸福。

  7. 爱娇妻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8. 斩月

    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

  9. 狗头萝莉闵儿

    科学是人类的共同财富;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

  10. 义气向烤鸡

    无论鸟的翅膀是多么完美;如果不凭借着空气;它是永远不会飞翔高空的。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

  11. 小鸽子正直

    热爱实践而又不讲求科学的人;就好象一个水手进了一只没有舵或罗盘的船;他从来不肯定他往哪里走。

  12. 画笔粗犷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13. 莫要问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14. 啊贝卡博士

    科学是一种强大的智慧的力量;它致力于破除禁锢着我的神秘的桎梏。

  15. 奈落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