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三生万物奖>探 索 集4601-4700

探 索 集4601-4700

热帖

探 索 集4601-4700

作者:王东镇

目   录

4601.真实三维图像是核研究的最大缺憾              2022.5.6

4602.高端核素不是原子量的简单相加                2022.5.7

4603.连续核聚变与相加核聚变的思考                2022.5.8

4604.元素结构形成规律的分析                      2022.5.9

4605.星球的层次现象与物质运动                    2022.5.15

4606.同一元素原子和分子结构稳定性的思考          2022.5.22

4607.临界元素与饱和元素                          2022.5.25

4608.地月之间可能有一个隐形磁场                  2022.5.27

4609.影响地球月球运行轨道的主要星际关系          2022.6.2

4610.星球层次及厚度与磁场强度的思考              2022.7.8

4611.差速磁场运动与均衡磁场平衡                  2022.7.10

4612.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2022.7.11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7.17

4614.万年冰洞可能是天然氧吧                      2022.7.18

4615.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产生能量堆积            2022.7.19

4616.星际物质能量交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022.7.20

4617.固化偏电荷与流动正负电荷                    2022.7.21

4618.能量堆积光子形态的思考                      2022.7.22

4619.巨光子形态拥有电磁作用力的思考              2022.7.23

4620.流动正负电荷的相对优势可能引发核聚变        2022.7.24

4621.持之以恒 定有所成                           2022.7.26

4622.不同类型光子的简易判断                      2022.7.27

4623.裂变部分巨光子可能迅速降低环境温度          2022.7.28

4624.磁场控制巨光子的形成                        2022.8.8

4625.不同物质星球不同类型光子的相对过剩          2022.8.12

4626.从核聚变的条件看高温少雨的内在联系          2022.8.14

4627.长江高温带可能与长江断裂带存在内在联系      2022.8.18

4628.星球内部相对活跃的核聚变区间                2022.8.23

4629.“锂”元素可以通过地球大气热层到达地球表面  2022.8.28

4630.星球不同层次之间的“润滑剂”                2022.8.30

4631.化学元素不同燃点、熔点、沸点和放射性的思考  2022.9.1

4632.核外电子与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                2022.9.17

4633.油气资源与稳定氢元素的大量堆积              2022.9.18

4634.最容易形成和消失的能量元素                  2022.9.20

4635.正反和正负偏电荷光子的杠杆作用              2022.9.21

4636.两种形态的“氢”、“氦”元素                2022.9.28

4637.从电子、光子到原子、星球、星系              2022.9.28

4638.星际磁场对偶是层次对偶                      2022.9.29

4639.星系展示了吸引力更展示了排斥力              2022.10.1

4640.以讹传讹的物理学经典可以休矣                2022.10.2

4641.能量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来自初始核聚变          2022.10.6

4642.核聚变与化合反应的思考                      2022.10.8

4643.思之不堕 必有收获                           2022.10.9

4644.阳光的直射斜射解释不了季节温差              2022.10.10

4645.太空背景温度反映太空一般光子密度            2022.10.12

4646.地球上的碳库不可能存在于地核                2022.10.12

4647.我对星球磁场温差的认识过程                  2022.10.14

4648.碳元素的稳定性与氢元素的普遍性              2022.10.15

4649.氢元素的形成与光子的裂变产生低温            2022.10.15

4650.即使炸掉月球也不会消失                      2022.10.15

4651.月球逐渐远离地球是必然的                    2022.10.16

4652.“莫霍面”可能是油、水、气的组合            2022.10.17

4653.逆向思维“莫霍面”的物质成分                2022.10.18

4654.核素形成滞留在中间环节的可能性              2022.10.20

4655.星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相对稳定                  2022.10.20

4656.气态和液态构造是星球层次的分界线            2022.10.20

4657.为什么人工核素的“创造”停止了?            2022.10.22

4658.元素形成空间与数量比例变化的思考            2022.10.23

4659.化学元素的升级核聚变不会有能量释放          2022.10.23

4660.星球质量重力环境与大气成分                  2022.10.24

4661.行星未必不发光                              2022.10.24

4662.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决定水资源的规模          2022.10.26

4663.大气层中“氖”、“钠”辉光的思考            2022.10.28

4664.系统中星球差速运动形成原因的猜想            2022.10.30

4665.不同重力环境同位素的梯次形成                2022.10.31

4666.星球内部的金属壳与火山通道                  2022.11.1

4667.界面元素的跨区间现象                        2022.11.2

4668.办好地球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2022.11.4

4669.月壤应该有“锂”、“铍”等元素              2022.11.5

4670.土卫六的大气层                              2022.11.7

4671.地壳是凝固了星球各种元素的炉渣              2022.11.9

4672.宇宙可能的生物机制                          2022.11.10

4673.开辟化合物的广阔天地                        2022.11.12

4674.星球是否宜居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022.11.14

4675.为什么星球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                2022.11.14

4676.同电相聚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                  2022.11.16

4677.星球环绕多核运行方式的思考                  2022.11.17

4678.疫情有利台独 时间有利统一                   2022.11.19

4679.引力的相对性                                2022.11.20

4680.两种核力与核力相互制约的思考                2022.11.21

4681.太阳系的流星发祥地与行星屏障                2022.11.24

4682.地球上的水资源来自哪里?                    2022.11.25

4683.无处不在的氢元素                            2022.11.25

4684.氢与重金属化合物上浮地壳的可能性            2022.11.27

4685.“氕”的丰度源于剩余                        2022.11.29

4686.一个伪命题影响几代人                        2022.11.29

4687.氢-氦核聚变没有任何能量释放                 2022.11.29

4688.核聚变的路线图                              2022.11.30

4689.阿尔法裂变的提示                            2022.12.2

4690.从微观到宏观 尊重历史成就 创新科学成果      2022.12.2

4691.全离子与部分离子形态化学元素                2022.12.4

4692.目前地球上表面密度最高和最低的化学元素      2022.12.4

4693.原子结构中中子作用的分析                    2022.12.6

4694.离子形态质子、中子对之间的交互组合          2022.12.9

4695.质子与中子 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的实质         2022.12.29

4696.寒冷产生氧元素 风暴形成水分子               2022.12.31

4697.两种物质形态决定核聚变还是化合反应          2023.1.1

4698.“锂6”、“锂7”可以聚变什么化学元素?     2023.1.4

4699.为什么许多星球没有大气层?                  2023.1.11

4700.气体星球是星球形成的过渡阶段                2023.1.11

注:正文中的序号按原文发表时在《探索全集》中的序号排列,与本目录中的序号不同,特此说明。

4601.真实三维图像是核研究的最大缺憾

2022.5.6

我在工厂是木型工,识图是基本功,三维分析必不可少。可是研究物理化学十几年,至今不知道真实的光子和化学元素长什么样子。

最简单的“核形象”是一个原子核环绕两个核外电子,看样子是“氦4”符号。可真的核外电子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如果是运动的,核内结构与分子结构何以稳定?如果是静止的,万事万物的运动理论难道是错误的?

还有元素内部的质子、中子对,什么样子?如何分布、分层?有没有相对运动?每个高端元素只有一个“氦4”内核,还是若干“氦4”结构?都需要实证,最好是三维图像。

可光子和原子太小,核结构难以深入,我们的认识就只能停滞在猜想和假说阶段。

希望人类早日窥见真实的核结构,描绘出真实的三维图像。

4602.高端核素不是原子量的简单相加

2022.5.7

古代点金术士幻想通过化学手段点石成金,没有成功。因为他们不知道化学元素是如何形成的,汞和铅是比黄金还要高端的化学元素,没有核裂变是不会成为黄金的。

我也想看看原子量相加等于金元素,或金元素倍数的化合物是什么样子,有无类似黄金的物理化学属性。无奈没有实验条件,而《元素周期表》金元素左侧也是贵金属。

其实水分子的原子量与氖元素的原子量相同,还是不同的物质形态。化合物也是一种核形态,与元素不同的核形态。

我所以分析元素结构,就是想知道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哪有那么容易?

不过收获也是不小,起码发现了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有了新的宇宙观。

分析不同元素形成的原因,通过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发现了重力环境的重要因素,而氘-氦4核聚变很可能是自然发生的连续核聚变。

分析第六、第七周期元素结构,发现了元素内部层次结构的“巨变”,初始元素结构的“压缩”现象,对撞机碰撞是不可能精确出现的,应该避免科学陷阱。

分析不同周期元素与地层的关系,对古登堡不连续面的形成有了相对科学的解释,驳斥了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是气体星球的假说。

我读过《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这本书,知道来之不易和开机的成本,也知道所谓人工核素都是数亿次碰撞的成果,未必真实,很可能成为科学陷阱。即使得罪一大片,也不能让国家受损失!

总之,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无法交代就果断停止,不能让数百、数千亿人民血汗打水漂!

4603.连续核聚变与相加核聚变的思考

2022.5.8

原子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可以组成化合物,很难再次聚变为高端核素,是以称为原子。

那么,快中子反应堆呢?“铀235”转化为“钚239”是否是阿尔法裂变与阿尔法聚变过程?

物质形态的相对稳定性非常重要,相互转化也是客观规律,需要条件,所以有了物理化学。

第五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是54号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18、8,五层结构。第六周期的初始元素是55号元素,只是比54号元素多了一个“氘”,或者“氚”架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27,四层结构。不是给54号元素注入一个“氘”,或者“氚”就可以形成的。所以,不是任何化学元素都可以通过正负电子对撞机生成。

在靠近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自然形成的只能是氧元素,生成其它人工核素要创造生成相关核素的重力环境,不是简单的离子化与不加区别的光速撞击就可以实现的。我称正负电荷在一定重力环境生成相应化学元素的核聚变为连续核聚变,陨石冲击、宇宙射线冲击和阿尔法冲击、地壳扭曲,及任意两个元素发生的核内融合为相加核聚变。我不排除相加核聚变的存在,因为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是质疑其可控性和普遍性,及对撞机生成第六周期以上化学元素的可行性。

4604.元素结构形成规律的分析

2022.5.9

通过《元素周期表》提供的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结构,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方法。

第一周期元素是宇宙射线的基本物质成分,概括了质子、中子对的基本形态,成为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K层电子数为2,只存在于“氦”族元素,并存在于已知所有元素的k层,也就是内核。

第二周期元素是两层结构,在“氦核”基础上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最高核外电子数目为8,也就是表层最多8个质子、中子对。不排除“氦族”架构的存在,因为高端核素存在阿尔法裂变和阿尔法聚变现象,宇宙射线形成过程中“氘”架构有直接聚变为“氦4”架构的可能,甚至必然性。已知第二周期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表面,可能部分深入地下和海洋。

第三周期元素是三层结构,在第二周期最高“氖”元素的基础上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氖核”成为其后所有高端核素的共同内核,核外电子构型为2、8。第三周期的最高元素形态是“氩”,核外电子构型是2、8、8。从地壳和岩浆的成分分析,第三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于地壳和软流层。

第四周期的初始元素“钾”是三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9,仍然是“氖核”元素。不是在“氩”以上,而是在软流层以下,挨着“氩”元素形成。“氩”的熔点是摄氏零下189.4度,“钾”的熔点是摄氏63.2度,可能形成地球的另一个明显层次——上地幔与软流层的分界线。从“钾”到“镍”,共10个元素,与“氩”元素同一个层次,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镍”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成为其后所有高端核素的基础构型,是为“镍核”。“镍”后面为四层结构,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最高为“氪”,核外电子构型为2、8、18、8,熔点为摄氏零下157.31度。

第五周期初始元素是“铷”,熔点摄氏39.49度,四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9,接续第四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增加一个“氘”或“氚”架构形成,成为上下地幔的分界面。到46号元素“钯”,形成一个完整的层次,是为“钯核”,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18。“钯”外面是第五周期元素的最后一个层次,依次增加“氘”或“氚”架构形成,表层核外电子构型依次为1-8。

第六周期初始元素是“铯”,熔点摄氏26.4度,四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27,接续第四周期最后一个36号元素,增加19个“氘”或“氚”架构形成,成为下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分界面,也就是著名的古登堡不连续面。到60号元素“钕”,形成一个完整面,是为“钕核”,核外电子构型2、8、18、32。从表面看,第五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两个层次都被压缩到第四周期元素的最后一个层次,构成第六周期初始元素的一部分。很可能所有元素都是正负电荷在一定重力环境通过连续核聚变一次形成的,只有表层有可能发生植入式核聚变。所以,我质疑对撞机生成人工核素。

第七周期初始元素是“钫”,熔点摄氏27度,五层结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27,开始了内地核的形成。到92号元素“铀”,构成完整的层次,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只是五层结构。然后,从93号元素开始到“110”号元素,是第六层结构,“110”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18。从“111”号元素到“118”号元素,才是七层架构,0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32、18、8。

从已知七个周期元素的结构来看,高端核素的核心架构是“镍核”,核外电子构型相对统一为2、8、18,表层核外电子构型依次为18、8,从中间层次开始发生变化,以后是否维持32个质子、中子对结构尚未可知。所以,没有人贸然宣布新的人工核素。

从太阳系的结构和星系形成的原因来看,太阳很可能已经形成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即使身临其境,我们也无法窥视。但是,了解元素结构形成规律,可以避免我们盲目追求人工核素的制造,减少学术欺诈,甚至巨额国家科技投资的损失和无效劳动。

4605.星球的层次现象与物质运动

2022.5.15

只要将各种元素的熔点标注到《元素周期表》,就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由低到高,再到更低,以致摄氏零下上百度熔点的变化规律,产生星球的层次现象与物质运动。

宇宙不可能诞生在一次爆炸,也不会停滞在一次爆炸产生的状态,而是不断发展运动的。所以,才有日新月异、周而复始的物质运动。

核外电子现象是基本的物理现象,源于质子的偏电荷现象,而质子的偏电荷现象源于光子的偏电荷现象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

自由电子很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高温和分子结构却可能产生离子现象,导致正物质形态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形态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对偶聚集相反偏电荷,或者偏电荷物质,产生星系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星际磁场。

分析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可以知道初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元素,经过元素重组,也就是大爆炸,才能转化为多元素星球。或许还有相对温和的转化方式,大爆炸肯定是转化方式之一,因为超新星爆发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知道有超新星爆发,说明宇宙不是形成于一次大爆炸,新陈代谢是始终存在的。而任何物质的聚集都有一定的范围,不可能整个宇宙聚集在一个奇点,起码正反物质不能聚集在一个奇点,因为迄今为止没有正反物质聚集在一起的原子、分子和星球形态。

但是正反物质可能对偶聚集,组成星系,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共同成长。

通过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的分析,我们知道不同周期的元素可能需要不同重力环境才能形成,所以各周期元素是渐次形成的,任何星球、星系都有成长过程。宇宙物质也不是一次分配完毕,形成形态也不是一成不变,星际磁场的复杂远超我们的想象。所以,我提出了星系成长说,以上是基本内容。

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源于相反物质形态的排斥,相同物质形态的吸引,是产生星球大气边缘热层的主要原因。而热层下面大气层次的出现和星球内部层次的出现,主要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也就是磁场温差。地球有地日、地月两个磁场,太阳有与银核、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的十一个磁场,如何分配交流的正负电荷,产生什么样的物质运动,尚未可知。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不是产生光子就停止了,达到临界值还会聚变为相应的化学元素,产生强烈的降温效应,引发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例如:热带风暴和寒流;大气环流和洋流;地震、火山和板块运动等。所以,宏观宇宙环境可能影响星球局部物质运动。放开眼界,才能更上一层楼!

4606.同一元素原子和分子结构稳定性的思考

2022.5.22

将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熔点类似的变化规律。分析形成的原因,不外乎内部结构的变化和分子结构相对稳定性的变化。

S区间是所有周期元素的初始区间,也是相邻周期元素的过渡区间,内部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的区间,稳定性相对较差,熔点和燃点都相对较低,比较相邻的前一个元素又相对较高,具有很高的“活性”,本周期元素最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S区间只有两个元素,第二个元素就比前一个元素的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熔点的提高说明燃点更高,相对的稳定性更好。

从第四周期开始出现的d区集中了同一周期熔点相对较高的元素,也就是相同元素的分子结构相对稳定的元素。也有熔点从低到高,再到相对较低的变化规律,使得ds区间的出现不是十分突兀。ds区间是第二个过渡区间,各周期元素最后一个层次的开始,其后的元素开始向半导体和气体元素过渡。

我不知道每一种元素形成的具体条件,只能初略的与地球层次对号入座,形而上学的分析不同熔点和燃点形成的原因。从第二周期大气层元素的形成区间来看,不同元素的熔点可能与形成环境的温差有着内在的联系,主要依据是第二周期的耐高温元素可能都形成于地球大气的热层。

所谓熔点,反映的应该是分子结构的牢固性;所谓燃点,反映的应该是质子和中子的牢固性。不同原子、分子结构,质子、中子对的牢固性,质子、中子的牢固性可能不同。氢气的燃点,不同碳氢化合物的燃点差别应该可以证明。人的体温,各种动植物的体温,新陈代谢可以进行,其中就包括了核聚变、核裂变过程。

人类科学的突飞猛进不过是几百年的时间,现在还是萌芽期。点滴思考,仅供参考。

4607.临界元素与饱和元素

2022.5.25

临界元素是刚刚达到本周期元素形成条件产生的化学元素,又称初始元素。饱和元素是本周期元素形成条件可能产生的最高元素形态,在《元素周期表》位列P区0族元素。《化学元素周期表》S区间IA族元素全部是各周期的临界元素,而P区的0族元素全部是各周期的饱和元素。临界元素全部是金属元素,或可能产生金属形态的气体元素;饱和元素是本周期元素形成条件不可能再增加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

“氢”元素是第一周期元素的临界元素,是从光子转化为元素的临界元素,可能也是从元素转化为光子的临界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1。“氦”元素是第一周期元素的饱和元素,是第一周期元素可能形成的最高质子、中子对形态,核外电子构型是2。第一周期元素只有“氢”、“氦”两种物质形态,却包括了质子、中子对的5种基本形态,是形成宇宙射线仅有的两种化学元素。

“锂”元素是第二周期元素的临界元素,在“氦”元素基础刚刚产生第二层次质子、中子对的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1;而氖元素是第二周期的最后一个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从地球环境分析,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气层元素,仅仅形成于大气层重力条件。可“氧元素”不仅形成于地球大气层,可能还形成于部分海洋和地下环境,伴随地球重力环境的改变有可能全部形成于地球大气层。而“氖”元素形成于地球表面时,地球环境可能已经不适合生物生存。

“钠”是第三周期的临界元素,是在第二周期饱和元素“氖”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层次的质子、中子对形成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的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目前地球海洋和地下的一定深度;“钾”是第四周期的临界元素,是在第三周期饱和元素“氩”的基础上“扩容”一个质子、中子对形成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9的三层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上地幔的表层;“铷”是第五周期的临界元素,是在第四周期饱和元素“氪”的基础上“扩容”一个质子、中子对形成的,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9的四层金属元素,可能形成于下地幔的表层。

第四、第五周期的临界元素似乎是对以前周期饱和元素的否定,其实反映了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的客观规律。从第六周期临界元素“铯”开始,这种现象不复存在。“铯”是“镍核”基础上形成的四层结构金属元素,核外电子构型2,8,18,26可能形成于外地核。第七周期临界元素“钫”是“钕核”基础形成的五层结构的金属元素,核外电子构型是2,8,18,32,26可能形成于内地核。所以,我认为所有星球的初始层次(第一对偶层次)可能由《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前五周期元素组成,以后每一周期元素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的对偶层次。地球第七周期元素刚刚开始形成,不足以构成相对独立的层次,所以地球只有一颗月球伴随。我们不能深入考察太阳层次结构,但是可以依据太阳系结构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推测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五周期元素。

通过临界元素和饱和元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临界元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差,而饱和元素的稳定性相对较好,并且不容易产生分子结构。这里就产生了“缺陷美”:临界元素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形成化合物,具有相对较好的“亲和力”和化学“活性”。而“饱和元素”相反。

但也不是绝对的,“磷”比氢元素还容易裂变为光子,“氦”与“氖”都是高端核素的周期性内核。

4608.地月之间可能有一个隐形磁场

2022.5.27

分析《元素周期表》和地球元素,地球目前可能有六或七个自然形成的第七周期元素,与可能形成的三十二个元素比较,尚未形成地球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也就是说,目前关于内地核厚度的说法未必可信。

即使如此,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地月之间仍然可能存在一个宽度有限的隐形磁场,一个宽度有限的负电荷和反物质小行星聚集区域。同时推理:金星外围、水星和太阳之间,也可能存在类似的磁场。

这不是一个喜讯,也不会引起恐慌,因为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只吸引一定数量的正电荷和正物质小行星,内磁场排斥反物质小行星。即使没有月球和地月之间的隐形磁场,也不会吸引反物质小行星冲击自己,万有引力本就不是真理!

4609.影响地球月球运行轨道的主要星际关系

2022.6.2

地球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拥有共同磁场,是地球的主要星际关系。可是太阳系拥有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拥有与地球并行相对独立的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形成磁场倾角。两个小行星带与太阳的磁场是弥散形式的,对地球磁场影响不大,影响地球磁场倾角的主要是太阳系其余七个行星相对独立的磁场。还有,银河系可能是多核星系,不同正物质内核对正物质地球磁场都有影响,但是方向大体相同,主要影响地球的远日点和近日点,及其指向。

月球伴随外地核形成,拥有共同磁场,是月球的主要星际关系。月球可能与太阳一样属于反物质星球,相互吸引,是月球的次要星际关系,主要影响月球的近地点和远地点,及指向。如果银河系的核心不但有正物质星球,还有反物质星球,其中的反物质内核也会对月球轨道存在一定影响。是否可以忽略不计,不得而知。估计太阳系八大行星和它们卫星对月球轨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地球的远日点可能在地球最接近银核的轨道位置,近日点在地球最远离银核的轨道位置。前者产生地日之间的吸引力,后者产生地日之间的排斥力。前者产生日潮,后者产生夜潮。

月球的远地点产生在月球最靠近太阳的轨道位置,近地点产生在月球最远离太阳的轨道位置。前者产生日食,后者产生月食。全食,还是偏食?可能受观察位置的影响。月球的远地点产生地月之间的吸引力,近地点产生地月之间的排斥力。主要影响地核物质运动,间接影响地球潮汐运动。所谓地球潮汐主要受月球轨道影响的观点我不敢苟同,因为地球表面物质运动属于地日磁场范围。地日、地月两个相对独立磁场的分界面可能在地幔与地核之间的古登堡不连续面。由于同极排斥,地球可能存在两个南极点和两个北极点。地表南北极属于地日磁场,内核南北极属于地月磁场。后者是否也会表现在地表,我不清楚,应该有所表现吧?

4610.星球层次及厚度与磁场强度的思考

2022.7.8

星球的磁场强度是不一样的,决定因素应该取决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强度不同。而决定星际正负电荷交流强度不同的因素不外乎星球层次及厚度的不同,聚集正负电荷能力的不同。当然,层次元素的不同可能也有影响,例如磁性元素与非磁性元素、高原子量元素与低原子量元素聚集正负电荷的能力可能不同,同位素的多寡不同。但是,星球元素形成的规律相同,层次形成的规律相同,决定星球磁场强度主要由星球层次的数量和厚度决定。因为星球层次的数量决定对偶磁场的数量、星系的规模,层次的厚度可能有一定的弹性。中子是电中性物质,只能依附质子存在,不可能产生对偶星球和正负电荷的对偶聚集。所以,中子星是不存在的。

这里不应该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因为太空中正负电荷的分布可能存在不平衡的现象,难免影响星球磁场强度的变化。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内因。

4611.差速磁场运动与均衡磁场平衡

2022.7.10

我所以想到星球磁场强度与星球层次和厚度的关系,是因为星际关系是层次对偶关系,不是表面上的星球之间万有引力和离心力的偶然平衡。

以地球为例:大气层至下地幔为第一对偶层次,由第一至第五周期元素组成,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和成长,组成共同磁场,拥有相对均衡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上下地核是新生的层次和化学元素,对偶形成月球,组成新的共同磁场,拥有相对均衡的运动方向和速度。以古登堡不连续面为界,地球内部可能存在不同的磁场和运动速度,是否会产生累加的磁场效应呢?我不清楚。如果存在,星球的整体磁场强度就会与星球层次及厚度成正比。后果是否会产生整体的向心运动,破坏星系和宇宙的相对平衡,产生新的奇点呢?我们看到的宇宙和星系不是这样。

光子由正负电子组成,是有极限限制的统一体,不会无限扩大,却可以进一步组成原子,原子组成分子和星球、星系。原子、分子、星球、星系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进一步组成更为复杂的星际关系,就是我们看到的宇宙。所以没有成为奇点,就是因为基本物理作用力不仅存在吸引力,还存在排斥力和离心力,并且在统一体内实现相对均衡。这方面人类科学还有不足,需要修正和发展。

银核拥有强大的吸引力,并且不断增强,才能维持庞大的系统。这种增强是通过子系统的增强实现的,并且全部保持相对的均衡,实现了整体的均衡。

我不知道两个相对独立的庞大系统相遇会是什么情况?碰撞、融合,还是轻轻离开?都有可能。最后一种可能最大。

任何星球的形成都需要聚集庞大的物质,清空一片空域,何况庞大的星系?还有宇宙膨胀理论,与万有引力背道而驰,星系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难免万一。任何理论都做不到面面俱到!

任何花费都希望回报,必然影响科学研究的公正客观,科学研究也不容易。

4612.对立统一是宇宙的普遍规律

2022.7.11

我们看到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前者是本质,后者是表现。

寻根究底,我们发现了原子和基本粒子,并且是若干种。排除难以观测的物质形态,核外电子是我们可以确定的物质形态,并且是普遍存在、决定正反物质形态的物质形态。据此,我们可以设定正负单电荷为最小的物质形态,正负电子是正负单电荷一定规模的聚集形态,电磁作用力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电磁作用力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我们不能承认其一,无视其二。

正负电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也可以聚变为光子,可能有六种光子形态: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最小光子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偏正电荷光子形态;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形态;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转化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转化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转化为巨光子。光子不同的物理属性和磁场表现可能证明我的猜测。

正负偏电荷光子是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的过渡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转化为何种形态可能具有偶然性和一定条件下的必然性。

燃烧现象说明光子和化学元素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据此,以及质子、中子与电子的质量关系推测:质子可能由1个正反光子、305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306个巨光子组成。

宇宙射线中只有第一周期的两种化学元素说明重力条件可能是光子转化为不同化学元素的主要因素。据此,以及化学元素的转化规律,我将第二周期元素设定为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设定为地壳和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设定为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设定为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为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为内地核元素。

鉴于“氧元素”是我们身边形成的元素,以上划分不是绝对的,可能存在一定的跨界现象。

光子中的正负电子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原子中的质子、中子和质子、中子对也有相对的独立性,说明聚集体内不仅具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所谓强作用力、弱作用力,以及化学元素的分裂现象不过反映了事物的对立统一规律。

所以,我们不能只承认吸引力,无视排斥力和离心力。星系所以存在,不仅仅由于吸引力的存在,还有排斥力的存在,离心力的存在,地球才不会被太阳吞噬,太阳不会被银核吞噬,宇宙才不会转化为奇点,所谓宇宙形成于一次奇点的爆炸也失去了科学依据。

4613.基本物理作用力的基础和实质

2022.7.17

现代物理关于基本物理作用力相对统一的认识可以归结为四种: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引力;电磁作用力。前三种可以归结为表象,第四种才是实质。

第四种物理作用力的基础是正负电荷的存在,而正负电荷的存在是宇宙中所有物质形态的基础,电磁作用力才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正负电荷的物理表现还有: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两种情况。前者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后者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

同电相聚是引力的物质基础,相同电荷才能聚集为电子,相同偏电荷的质子和质子、中子对才能聚集为原子,进而聚集为星球,万有引力是不存在的。

仅仅同电相聚并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才能形成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进而产生电磁作用力。

光子由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并且存在奇正现象,才有核外电子和正反物质两种形态,进而组成星系。星系是光子和原子的扩大形态。

正负电子相遇,并非相互湮灭,而是转化为光子形态。正反物质更不会相互湮灭,可能存在一定的排斥现象,我们才能轻易离开可能是反物质形态的月球。

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聚变形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四个电子质量;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聚变形成,拥有一千八百三十六个电子质量。正反质子和正反质子、中子对的差别可以说是微乎其微,怎么可能相互湮灭呢?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组合的原子和分子形态,甚至混合组成的星球形态,只有可能的星系形态,不过反映了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也可以称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这样,我们多了两种物理作用力,并且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去掉似是而非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至少存在以正负电荷的存在为基础的三种基本物理作用力。

我所以建议取消强作用力、弱作用力和万有引力为基本物理作用力,是因为它们反映的不过是事物的局部表象,而不是原因。核裂变就是对强作用力的否定,弱作用力不过是核裂变的一种形式,而引力的选择性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不是普遍规律就不能称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正物质星球所以没有反物质现象,可能源于正反物质形态一定范围的相互排斥,黑洞现象和宇宙射线的选择性可能也源于此。

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的形成说明正负电荷也不是绝对的排斥,而是一定条件下的对立统一,这种对立统一产生一定范围内的磁场和电磁作用力。原子、星球、星系和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可能都有电磁作用力发挥作用。

任何物理现象都离不开物质基础,基本物理作用力也是物理现象,离不开宇宙的基本物质形态。从宇宙物质形态的演变过程探索基本物理作用力,才有坚实的基础。

4614.万年冰洞可能是天然氧吧

2022.7.18

早就听说山西有个万年冰洞,昨天再次看到了相关视频,确实让人震撼。如果该冰洞确实形成于三百万年以前,保持到现在是不可能的。但是该洞穴如果是天然氧元素发生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持续进行光子到氧元素的核聚变,再保持百万年也未尝不可。

地球上的氧元素目前形成于臭氧层到地壳、海洋的一定深度,万年冰洞属于这个范围。根据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氧元素的形成也要消耗很多的能量,必然产生局部低温,甚至强对流天气。如果持续在一个洞窟的范围,形成万年冰洞也就不足为奇了。

类似冰洞好像其它地方也有,但是极为罕见。

据说非洲有一个存在了数百万年的天然核反应堆,在我们山西出现一个天然核聚变反应堆,产出物是氧元素,不可以吗?

验证其实也不难,测一下局部氧元素浓度就可以了。

为什么是氧元素呢?因为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需要一定的重力条件,氧元素的形成恰好与地球生物圈的形成重叠,万年冰洞属于这个范围。

当然,这个范围的任何地方每时每刻都有可能形成氧元素,持续在一个狭小范围则比较罕见,所以成为奇观。

4615.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产生能量堆积

2022.7.19

核外电子现象和正反物质形态只有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才能解释,所以我提出了偏电荷光子的假说。正负偏电荷光子在磁场中会有不同表现,可以证明它们是否存在。

没有正反光子,只有偏电荷光子,可以产生化学元素的离子形态。但是,只有一种偏电荷光子,就不会产生化学元素。所以,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产生能量堆积。

物质的分子和离子形态产生偏电荷现象:正物质形态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形态偏带负电荷。同电相聚客观规律使正物质星球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通过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和共同成长。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而不同物质星球核聚变对于正负电荷的需求是不同的:正物质星球需要较多的正电荷,反物质星球需要较多的负电荷,可能产生相反电荷的相对堆积,间接产生相反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堆积。

还有一种可能:主星的过度索取也会产生对偶星球对偶层次正负电荷的相对匮乏,间接产生能量堆积。

我不知道正负电荷在星球内部的分配规律,核聚变在星球内部的形成规律。但是,核聚变一定是星球内部物质能量运动的基本动力。

现代物理通过阳光的直射、斜射解释季节温差和纬度温差,其实直接来自太阳的阳光对地球的影响很小,不会超过对太空环境的影响。星际磁场,也就是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与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才是星球成长和物质运动的基本源泉和主要动力。

星球两极的寒冷和纬度温差更多的来自核聚变程度的不同:高空赤道温度低于两极,而低空赤道温度高于两极,不是源于阳光直射、斜射,而是源于核聚变程度的不同。换句话来说:寒冷来自核聚变,高温来自部分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也就是其它光子的相对堆积。

万年冰洞所以存在,主要是局部光子(正负电子)种类相对齐全,氧元素的形成相对顺利,没有出现严重的光子堆积。

4616.星际物质能量交流对地球环境的影响

2022.7.20

宇宙看似无序,其实相对有序,星系的存在就是相对有序的物质运动。

星系的存在不是万有引力的随机组合,而是正负电荷与偏电荷物质遵循同电相聚、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在一定范围内的对偶聚集,通过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组成磁场,共同成长。

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都有核外电子,并且与质子数量相同,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及质子、中子对的分布。而质能守恒定律告诉我们质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也就是光子、原子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而正反光子由四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巨光子由六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这里不能不提到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存在: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核外电子,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就转化为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也就是相互纠缠,组成巨光子。没有核外电子,正负偏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组成原子的离子形态。离子形态的元素具有偏电荷的属性: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偏带负电荷。核外电子共轭的分子形态也有偏电荷的属性:正物质偏带正电荷;反物质偏带负电荷。

通过宇宙射线物质形态的分析,我们知道宇宙射线由第一周期元素组成。据此,结合地球元素的分布,我们可以认为化学元素的形成与重力环境密不可分:第二周期元素可能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可能是地壳与软流层元素;第四周期元素可能是上地幔元素;第五周期元素可能是下地幔元素;第六周期元素可能是外地核元素;第七周期元素可能是内地核元素。鉴于地球上的氧元素可能形成于臭氧层到地壳和海洋的一定深度,与生物圈重合,不同星球和星球不同时期元素的形成区间可能略有不同,上述分析仅供参考。

通过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的分析,我们知道初始元素可能只有两种,概括了质子、中子对的五种形态。也就是说,任何高端核素的形成都要经历这五种形态。而初始星球可能只有这两种化学元素,只有通过元素重组,才能转化为多元素星球。元素重组的过程可能相对平和,也可能相对激烈,类似氢弹爆炸,也就是超新星爆发。宇宙形成的大爆炸理论不是没有一点依据,只是把局部现象当成了普遍真理。

正负电荷的存在说明宇宙物质即使可以凝聚为奇点,也不会只有一个,至少要有两个,甚至六个,类似光子组合。而任何物理作用力都有一定的范围,所以宇宙中看不到的现象就不要当成真理。

星系形成就是系统,将广阔空域的物质重新组合,这种组合是正反物质形态的组合,并且是层次对偶组合。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第六周期开始,各周期元素只能相对独立的形成。据此,我认为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可能组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以后各周期元素组成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的初始层次,系统内的星际关系实际是层次对偶关系。

例如:初始太阳可能有五个对偶层次,第一对偶层次对偶银核某一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其余四个对偶层次对偶形成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分别组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伴随新的对偶层次的出现,对偶形成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组成新的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磁场之间相互排斥,产生磁场倾角。而八大行星类似陀螺,相对稳定,就会出现磁轴漂移和纬度温差变化,产生季节。

如果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太阳和月球就可能是反物质星球,银核是正物质星球,才能组成相对稳定的系统,这些只是我的猜想。

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除了正负电荷与光子之外,还有宇宙射线的交流: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组合的原子和分子形态,也就是两种形态在微观层面可能相互排斥,在宏观层面对偶聚集。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可能主要来自太阳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核裂变,其次才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光子。地球第二周期元素的固态成分可能主要形成于地球大气热层。地球大气热层下面是中间层,温度降到摄氏零下45-85度,赤道附近温度最低,应该是核聚变产生的质能转化使然,是对阳光直射、斜射产生季节温差的否定。

地面以下没有阳光的直射和斜射,也有温差存在,并且有升高的趋势,甚至融化了岩浆。只有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与星际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及核聚变消耗正负偏电荷光子的不均衡才会产生能量的堆积,在地球表面就是酷热。相反,就是严寒。

地球有地日、地月两个磁场,“古登堡面”可能是它们的分界。如何分配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我们还不清楚。地球表面的物质运动我们可以观察,内部的物质运动处于未知。核聚变应该是星球表面和内部物质运动的原动力,而我们的研究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星系在外太空也不是静止的,正负电荷在外太空的分布也未必均衡,都会影响地球环境。但是,一定时期的地球环境还是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大有可为。

4617.固化偏电荷与流动正负电荷

2022.7.21

固化在光子和原子中的偏电荷现象是固化偏电荷,以自由电子形态存在的正负电荷是流动正负电荷。因此,离子和分子形态化学元素体现的偏电荷现象是虚拟偏电荷现象;同电相聚客观规律聚集的正负电子是流动正负电荷。星际对偶层次和星际磁场的形成主要依靠虚拟偏电荷现象,而星际物质能量交流的只能是流动正负电荷。所以,正物质星球有补充负电荷的需求,反物质星球有补充正电荷的需求,形成对偶层次正负电荷的交流和共同磁场。

由于不同星球对偶层次的密度不同,虚拟偏电荷的程度也不相同。例如:月球对偶外地核形成,主要由第一到第五周期元素组成;外地核则由第六周期元素组成,物质密度明显不同,同样体积的物质后者的虚拟偏电荷现象高于前者。

由于正物质的形成需要较多的正电子,反物质的形成需要较多的负电子,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正物质星球可能出现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反物质星球出现负电子的相对匮乏,但是总体上看正物质星球还是偏带正电荷,反物质星球还是偏带负电荷,因为虚拟偏电荷的总量大于流动正负电荷。

流动正负电荷的相对匮乏可能形成能量堆积,也就是磁场温差,包括纬度温差、深度温差、高度温差。而光子在强磁场中可能裂变为正负电子,补充流动正负电荷的不足。大自然是如何实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星球环境的相对稳定,我们还不清楚。所谓弱作用力的实质,其实是不稳定中子裂变为质子的过程,释放的不是一个电子,而是组成一个偏电荷光子的正负电子。

4618.能量堆积光子形态的思考

2022.7.22

光子可能存在六种形态:一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最小光子形态;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的偏正电荷光子形态;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的偏负电荷光子形态;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形成的正光子形态;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形成的反光子形态;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的巨光子形态。

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可能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可见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耗费巨大的能量,并且与原子量成正比。可以说:核裂变释放多少能量,核聚变就需要多少能量。当然,没有考虑核裂变、核聚变的其他情况。

除了重力环境之外,核聚变还需要光子类型的齐全才能发生,特别是正反光子的存在,至少独立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必不可少。正物质星球必须是正光子和偏正电荷光子;反物质星球必须是反光子和偏负电荷光子。

正反光子在化学元素中的比重虽然很小,却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巨光子再多,少了正反光子或者独立正负偏电荷光子也不会聚变为化学元素!而正物质星球排斥或者制约反物质化学元素的形成,反物质星球排斥或者制约相反物质形态化学元素的形成,堆积能量的主要成分是巨光子。

正负电子形成不同光子的比重和原因尚不清楚,偏电荷光子自发的倾向组成巨光子可能是客观规律。巨光子呈现电中性,不影响星球的偏电荷属性。利用核聚变降温是节能减排的最佳手段。

核裂变释放的光子相对容易核聚变,所以地球大气热层下面的中间层是地球温度最低的区间(猜想:主要形成氮元素)。

4619.巨光子形态拥有电磁作用力的思考

2022.7.23

如果巨光子一端拥有两个正电子,另一端拥有两个负电子,中间是一对正负电子,就可能拥有电磁作用力,进一步组成质子和中子。

质子仍然是偏电荷物质,可以在同电相聚和电磁作用力支配下进一步组成高端核素与星球。

如果巨光子没有电磁作用力,托卡马克装置就不可能将巨大的能量聚集在一起,悬浮在空间,可以成为证明。

至于质子为什么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可能囿于微观尺度电磁作用力的极限范围。当然,还是猜想。

据说中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就会裂变为新的质子,也为质子的形成提供了一种方式:裂变方式。不同周期元素的临界转化也许可以通过裂变重组实现:高端核素内部的“氚”结构在新的重力环境先裂变成为“氦3”,再重组为“氦4”,(星球内部的堆积能量几乎全部由巨光子组成,可以渗透到原子内部。)也是猜想。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我也不例外,何况没有受过正规物理教育,没有实验条件,只能理论推理。

4620.流动正负电荷的相对优势可能引发核聚变

2022.7.24

通过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分析,我们知道光子聚变为化学元素的关键是正反光子,或自由偏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的同时存在。确切的说,是正物质环境正光子,或者独立偏正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的同时存在;反物质环境反光子,或者独立偏负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的同时存在。其中,巨光子的存在应该具有普遍性,主要是正反光子,或者独立正负偏电荷光子的相对优势。

这里所以强调独立正负偏电荷光子的相对优势,是因为正负偏电荷光子自发的倾向巨光子的转化,成为正反光子之后,这种倾向才能消失。还有,没有正反光子,偏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结合也可以形成化学元素,并且是离子状态的化学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高端核素。正反光子与巨光子结合的核聚变,则可能停留在氢架构阶段。这种差别非常重要,可能揭示了高重力环境形成低端化学元素的原因。油气资源的形成,可能是高温、高重力环境下氢元素的形成与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结合,及氧元素的置换和结合。丰富的油气资源与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共存,可能是客观规律。其它碳化物也有类似置换的可能,例如碳酸钙与氢元素的结合。

地球环境形成偏正电荷光子的相对优势最重要的条件是正电子的相对优势,而正电子恰恰相对匮乏,所以才有能量堆积。这种堆积是有差别的,核聚变还是随时随地发生,才有不断的物质运动。各种温差和物质运动的形成,与正电子的形成和分布密不可分。人为干预,可能形成局部正电子的相对优势,从而引发核聚变。所以,局部核聚变是可以人工控制的。通过核聚变降温,是可以实现的。

4621.持之以恒 定有所成

2022.7.26

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不大的书橱,里面有百多本经典的革命书籍,可能是父母平生所读。床底下还有一只糊了报纸的包装箱子,里面有生母的一些遗物,主要是日记、公文包等,可能是去世后返回来的办公室用品。

书橱平时上锁,只能隔着玻璃浏览书目,却也为我今后的阅读奠定了基础。生母的遗物在动乱刚刚开始的时候就被继母在锅炉里面烧掉了,我只浏览了其中记述解放那天的日记,偷偷保存了一个与《红色娘子军》党代表一模一样的牛皮公文包,一枚去了角的生母印鉴。可惜,复员以后这些都不见了。

十年动乱打乱了我的生活节奏,也让我关注社会问题,试图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所以,从十七岁参军开始通读《毛选》,十九岁开始通读《资本论》。

《毛选》我通读过七遍,《资本论》通读过三遍,党史基本上是通过《毛选》了解的,而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是通过通读《斯大林全集》了解的。

复员以后,我选择了工厂生涯,全面了解现代化生产和工人阶级的生活,继续通读马列、中国和世界历史。后来参加高考,二十七岁成为大学生,三十岁成为公务员,三十三岁担任处长,主管全市收费管理,了解了第三产业的方方面面。

我一生都在学习、观察和思考,甚至深入看守所和监狱,了解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论理想的社会主义和现实的社会主义》、《论收费管理》、《论改革》、《探索选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篇》、《探索选集差别篇》、《探索选集反腐篇》是我阶段性的成果。五十七岁开始,通读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医学、土木工程、水文地质、天文等方面的书籍,补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发现人类自然科学远远落后于社会科学,物理学方面充斥假说和似是而非的理论。于是从批评开始我的研究,至今十余年,终于相对完整和系统的建立了自己的看法,《探索选集科技篇》已经汇总发表两千二百篇,《探索选集石油地质篇》九十七篇,《探索选集太空篇》一千篇。它们并非都是真理,不过记载了我学习思考的经过,包括走弯路的过程。

我现在依靠“低保”生活,几乎没有个人财产,可是非常有成就感,七十多岁了还经常有新的成果,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

这,就是我的人生价值,持之以恒的成果。

4622.不同类型光子的简易判断

2022.7.27

可以轻易遮挡的光子可能是巨光子(六个电子质量);可以在磁场中偏转的光子可能是正负偏电荷光子(三个电子质量);可以穿墙越壁的光子可能是最小光子(两个电子质量);在我们身边产生氢元素的是正光子(四个电子质量)与巨光子的结合;在我们身边产生氧元素的是偏正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我不确定伽马射线与无线电信号是否同一种光子。我不相信上述光子是相同的,或者仅仅是波长的不同。

4623.裂变部分巨光子可能迅速降低环境温度

2022.7.28

巨光子由一对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拥有六个电子质量,是最普遍的光子形态,也是能量堆积的主要光子形态。

巨光子的穿透力很差,一块纸板就可以遮挡它的辐射,阳光、灯光、火光几乎全部由巨光子组成。

正反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或者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依附质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可见核聚变需要大量的巨光子才能实现。而偏电荷光子,或者正反光子的消耗微乎其微。

迄今为止,我们没有发现正反物质共存的原子、分子和星球形态,说明它们在微观形态,甚至星球范围相互排斥。但是,正负偏电荷光子自发的倾向巨光子的形成,所以巨光子成为最普遍的光子形态。

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化学元素的离子和分子形态具有偏正电荷的属性,而太阳和月球可能是反物质星球,化学元素的离子和分子形态可能具有偏负电荷的属性,在太空中分别聚集正负电荷,通过正负电荷的交流形成共同磁场和化学元素的形成。

由于正物质星球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耗费相对较多的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化学元素的形成需要耗费相对较多的负电荷,而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可能是等量交流,固定在化学元素中的偏电荷不能参与交流,正物质星球可能出现流动正电荷的相对匮乏,反物质星球可能出现流动负电荷的相对匮乏,连带出现正负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影响核聚变的顺利进行,出现巨光子的相对堆积。磁场温差,反映了这种堆积的不同状况。

磁场温差包括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北半球的夏季酷暑是磁场温差的一种形式。

有没有一种高效节能的降温方式呢?裂变部分巨光子为正负偏电荷光子,可能引发核聚变,消耗大量的巨光子,可以达到迅速降温的效果。模仿强对流天气的形成,利用局部强磁场裂变其中的大量光子,也可以达到局部降温的效果。裂变部分巨光子为正负偏电荷光子,引发局部核聚变的办法相对简便易行,生成物是氧气,不会污染环境,还有利于生物生存,可谓一举两得。

当然,利用正电子优势制造偏正电荷光子也是核聚变降温法的一种。如何实现?我只能提供思路。

4624.磁场控制巨光子的形成

2022.8.8

通过分析核外电子现象,我们可以发现偏电荷光子的存在,进而发现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现象。正反光子和巨光子源于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所以初始光子主要是偏电荷光子。

偏电荷光子自发的聚变为巨光子,是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的重要环节。但是全部转化为巨光子就只有能量堆积,不会有化学元素的形成,总有部分偏电荷光子转化为正反光子,或者保持偏电荷光子形态,才有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

正负电荷在不同情况下可能有不同的光子转化比率,所以会有光源的筛选。如果能够直接找到辐射单一光子形态的光源,我们就可以控制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控制环境温度。这种可能性很小,通过磁场控制偏电荷光子向巨光子的转化相对容易。两种偏电荷光子都可能引发核聚变,产出物是正反氢、氧元素。由于地球是正物质星球,反物质的形成会受到排斥和限制,可能难以形成。

冷光源现在也有,不知道辐射什么形态的光子,能否引发核聚变?

利用核聚变制冷遵循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是有科学依据的。制热,依据的是氢、氦质子蕴藏能量的不同,有异想天开之嫌。

4625.不同物质星球不同类型光子的相对过剩

2022.8.12

质子有正反两种形态,决定星球也有正反两种物质形态。

分析两种物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光子有正反之分: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为反光子。一个正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正物质形态的质子;一个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反物质形态的质子。没有正反光子,偏正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结合可以形成离子形态的质子;偏负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结合可以形成离子形态的反质子。离子形态的氢元素与氦元素结合,在不同重力环境可能形成不同化学元素。拥有核外电子形态的化学元素可能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易发生核聚变。

设:正负电子组成不同类型光子的比例相对稳定,正反物质形态在微观尺度相互排斥,一定宏观尺度对偶聚集,正物质星球必定出现反光子和偏负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反物质星球必定出现正光子和偏正电荷光子的相对过剩。“满则溢”是客观规律,如果还有微观尺度的相互排斥,正物质星球辐射反光子和反物质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辐射正光子和正物质宇宙射线,也是客观规律。所谓黑洞现象也就不难理解了。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看到的宇宙很可能是宇宙的一半。

由于正负偏电荷光子自发的倾向对偶聚集,很容易出现巨光子的相对过剩,产生磁场温差和向外辐射。向外辐射的巨光子与向外辐射的正反光子和正负偏电荷光子结合,是宇宙射线形成的主要原因。太空中自然存在的正负电子形成的光子和化学元素是宇宙射线形成的另一个原因。

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是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百分之一的电子、光子等基本粒子。只有它们可以在外太空环境自然形成,初始星球和小行星是它们的聚集形态。

4626.从核聚变的条件看高温少雨的内在联系

2022.8.14

今年北半球的许多地方受到高温少雨的困扰,我国也不例外。84年我去南方考察,摄氏38度的高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年许多地方的温度高达摄氏40度以上,真不知道人们怎样生活?

我这些年一直关注核物理,知道寒冷来自核聚变,高温来自光子堆积,磁场温差主要是星际磁场正负电荷分配和星球不同类型光子分布的不均衡有关。星球表面的相对低温可能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相对较少有关,纬度和季节温差可能与核聚变的程度有关。

光子至少有六种类型:最小光子可能由一对正负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由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成为巨光子。

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单位原子量接近中子质量。可见核聚变是太空寒冷的主要原因。

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和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决定物质有正反之分,并且:物质的离子和分子形态决定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组成星系,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磁场和相对稳定的关系,共同成长。

星际交流除了正负电荷之外,还有宇宙射线:正物质星球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偏正电荷光子,出现偏负电荷光子和反光子的相对过剩;反物质星球的核聚变需要较多的偏负电荷光子,出现偏正电荷光子和正光子的相对过剩;在微观层面正反物质形态可能相互排斥,就会出现正物质星球辐射反光子和偏负电荷光子,反物质星球辐射正光子和偏正电荷光子的现象,与巨光子结合,转化为正反宇宙射线。

由于正负偏电荷光子自发的倾向对偶聚集,虽然核聚变需要大量的巨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也会出现相对的匮乏,产生核聚变障碍,出现能量堆积,辐射到太空,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原料。

适度的能量堆积是生物存在的必要条件,过多的能量堆积不利于生物生存。生物生存的另一个必要条件是氧元素的形成靠近星球表面,地球符合这个条件,所以生机勃勃。至于水资源的形成,有氧就有水,缺氧就缺水。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构成,只有氢、氦两种结构,说明它们可以在任何重力条件形成,只要存在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和巨光子,就可以形成氢元素。所以,星球表面的核聚变障碍不仅影响氢元素、氧元素的形成,也影响水分子的形成。不仅高温,而且少雨。

裂变部分巨光子,或者形成相对较多的偏正电荷光子,有利于地球表面氢、氧元素的形成,解决高温少雨问题。至于如何实现,请相关专家研究。

4627.长江高温带可能与长江断裂带存在内在联系

2022.8.18

我国长江中下游有一个高温带,几个“火炉”城市都沿长江分布。仅用气象学分析,可能未必正确,也许与地质断裂带的存在有关。

我们看沙漠的形成,多与地质断裂带环绕有关。高温少雨的同时,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水往低处流,大江大河的形成可能是地质断裂带最明显的标志。

高温属于能量堆积,核聚变障碍,偏正电荷光子相对匮乏。而油气资源的形成需要丰富的正光子,才能在地壳深处形成相对独立的氢元素,置换出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转化为油气资源和地下水。是否导致地球表面正电子的相对匮乏,偏正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和能量(巨光子)堆积?需要证明。

人类的认识都是由表及里,由浅入深。我只能提出设想,没有能力证明。如果长江也是沿地质断裂带形成,很可能地壳深处同样蕴藏丰富的油气资源,坏事可能变成好事!

4628.星球内部相对活跃的核聚变区间

2022.8.23

磁场温差说明星球内部的核聚变程度是不同的:对流层可能是核聚变最发育的区间;星球内部温度最高的区间可能是核聚变相对迟缓的区间。

从化学元素的质量递增来看:原子量越高,核聚变需要的能量越高,能量堆积的程度越高。所以,星球内部存在深度和高度温差。

从物质的流动性来看:密度越高,流动性越差,核聚变所需光子类型的调剂性越差,越容易产生能量堆积。所以,大气层可能是所有星球核聚变最发育的区间。

从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通道来看:两极可能是主要通道,核聚变所需光子相对容易形成,核聚变相对容易发生,所以温度相对较低,可能是纬度温差和季节温差形成的主要原因。至于地球大气中间层赤道附近环境温度更低的原因,可能与宇宙射线冲击核聚变有关:正物质宇宙射线核裂变提供了齐全的核聚变光子,使相对深度核聚变可以连续进行,至地球大气中间层转化为主要依靠磁场温差核聚变。所以,地球大气中间层可能是星际宇宙射线引发核聚变与星际磁场引发核聚变的交汇点。以上,也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但是星际宇宙射线交流的影响更大;以下,也有宇宙射线引发核裂变的影响,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影响更大。我们看到的阳光,主要来自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而不是直接来自太阳的光子辐射。所以,“阳光”可以温暖地球,不能“温暖”太空。

高温可以产生化学元素的离子现象,只有离子化的“氢”、“氦”元素才能成为高端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所以,能量堆积不是坏事。

在地球表面,氢气的燃点只有摄氏570度,而地球内部的温度可能高达数千度,氢元素所以成为所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可能与不同重力环境化学元素的燃点不同有关。而核裂变的发生除了温度临界点不同之外,可能还有重力临界点:我们在地球表面看到的放射性元素在地球内部的一定区间未必存在放射性!

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和宇宙射线的交流是星际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核聚变是电磁学以外的主要推动形式。风雨、洋流、大气环流和板块运动都是表象,气象学结合地质学、核物理,才更为科学。

4629.“锂”元素可以通过地球大气热层到达地球表面

2022.8.28

“锂”元素是外太空以外形成的第一个化学元素,也是质量最轻、熔点较低的金属元素。由于没有查到它的燃点和地球大气热层的确切温度,我对它能否通过地球大气热层来到地球表面有所怀疑。直到最近,查到它的沸点是摄氏一千三百多度,地球大气热层的最高温度也是摄氏一千三百多度,燃点可能高于沸点,才确认地壳中的“锂”元素是大气层元素。

“锂”元素后面的“铍”、“硼”、“碳”元素都是耐高温元素,“碳”甚至是已知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可以通过“锂”元素基础上的连续核聚变形成。“锂”元素要保持独立形态,应该在形成区间就产生核外电子形态才有可能。

核外电子形态是相对独立的化学元素形态,说明内部结构已经相对稳定,可以产生分子结构,不太容易聚变为新的化学元素。彻底离子化,并且处于适当的重力区间,能否形成新的化学元素我不清楚,不排除可能性。

目前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是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氢-氦核聚变”只能是中间环节,停止在“氦”阶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错误的理论可能产生巨大的浪费和无效劳动,我们应该避免。

4630.星球不同层次之间的“润滑剂”

2022.8.30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周期的元素很可能是在不同重力条件形成的。例如:第一周期元素是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很可能在太空环境形成;第二周期元素在接近第一周期元素的环境形成,很可能是大气层元素;第三周期元素次之,很可能在地壳和软流层形成;第四周期元素很可能在上地幔形成;第五周期元素在下地幔形成;第六周期元素在外地核形成;第七周期元素在内地核形成。下地幔和外地核之间有一个“古登堡不连续面”,很可能是地日磁场与地月磁场的分界面。两个磁场各自交流正负电荷,拥有不同的运动速度。那么,不会产生摩擦力吗?可能产生一定的摩擦力,但是微乎其微,甚至可以忽略不计。

第一:两个磁场同极相向,相互排斥,可能产生磁悬浮;第二:将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上,我们会发现每个周期的起始元素熔点都非常低:“锂”只有摄氏180.55度;“钠”只有摄氏97.85度;“钾”是摄氏63.2度;“铷”是摄氏38.44度;“铯”是摄氏28.4度;“钫”是摄氏27度。处于磁场分界面的是后面三个元素,在地下的高温环境,它们基本处于液态,甚至气态。而每个周期最后几个元素的熔点也很低,最后一个都是气体元素。地日、地月两个磁场分界面两侧形成的化学元素是气体元素“氙”和55号元素“铯”;内外地核分界面两侧的是气体元素“氡”和87号元素“钫”。

4631.化学元素不同燃点、熔点、沸点和放射性的思考

2022.9.1

化学元素拥有不同的燃点、熔点、沸点和放射性种类,体现了它们不同的物理化学属性和原子、分子结构的相对稳定性。

分析《元素周期表》,绝大部分都是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集中在右上角,并且有递减的趋势。结构完整的p区0族元素全部是气体元素,结构相对完整的p区其它元素,囊括了全部非金属元素。各周期原子量相对较高的元素也集中在p区,衬托了金属元素的“缺陷美”。

化学元素的燃点显示了向光子转化的临界温度;化学元素的熔点显示了同一元素分子结构瓦解的临界温度;化学元素的沸点可能显示了更高的离子化程度;化学元素的放射性种类则显示了它们天然解体的性质和初始部位。

耐人寻味的是s区间的第一个化学元素,也就是过渡区间的初始元素,燃点、熔点、沸点都相对较低,放射性相对较高,显示了稳定性相对较差。

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初始元素前面的都是气体元素,也就是前一周期的“完美”元素,可能影响了承前启后的稳定性。

第六周期开始,原子中间出现了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结构,打破了不同周期化学元素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的可能性,每一周期元素都可能形成星球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初始元素相对较高的核外电子相对“缺位”并没有增加分子结构的稳定性,出现了熔点递减的趋势和新的f区间(稀土区位),值得深入研究。

一张《元素周期表》我思考了几十年,玩味了几十年,还在逐步深入。如果职业科学家和研究机构也能持之以恒的深入研究,成果会更为丰厚。

4632.核外电子与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

2022.9.17

化学元素除了有同位素形态之外,还有核外电子形态与离子形态。内部结构中“氚”架构的多寡,产生不同的同位素形态;核外电子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化学元素形态;离子形态是重力环境适宜就可能进一步聚变为相对高端核素的化学元素形态。

宇宙射线中的“氢”、“氦”元素如果是离子形态的“氢”、“氦”元素,就可能在条件适宜时直接聚变为相对高端的化学元素。也就是说,初始星球如果是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形成,或者含有大量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就有可能不经过超新星爆发,直接转化为多元素星球。而核外电子形态的化学元素不经过“凤凰涅槃”,也就是再次转化为光子形态,或者彻底的离子形态,很难转化为高端核素。

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决定正反物质星球是对偶聚集形成的,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共同成长。

在没有形成共同磁场和正负电荷的交流时,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决定星球的成长只能经过相同物质形态的聚集实现,光子堆积和星球成长异常缓慢,轨道的稳定性也难以实现。一旦实现对偶星球正负电荷的交流,就有了自身光子和化学元素形成的能力,及相对稳定的轨道和磁场关系,星球的成长就进入快车道。对偶星球何时开始形成磁场关系?小行星带时期,还是统一星球时期?我不清楚。也许小行星带时期就已经开始。是发展为“同轨多星”,还是单星?可能取决于主星对偶层次的规模和同轨星球的规模和轨道距离。

核外电子形态的化学元素是化学元素的稳定形态,可能有两个实现条件:一个是正反光子的存在;一个是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存在,不同电子和光子的形成。任何化学元素一旦获得核外电子,就可能稳定在相对独立的化学元素形态,只有离子形态才能通过连续核聚变转化为高端核素。“氢”、“氦”元素可能在任何重力条件产生,核外电子形态很难进一步聚变为其它化学元素,但是独立形态的氢元素可能产生分子和化合物形态。所以,氢化合物在岩浆和地壳中形成不是没有可能。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并且是高端核素的过渡形态,很难在高端核素的形成过程中独立形成。所以,岩浆和地壳中可以产生氢元素,很难产生碳元素。但是,岩浆和地壳中可以分解出产生于大气层的碳元素,或者非氢碳化合物,与相对独立的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油气资源的无机成矿理论是成立的。

4633.油气资源与稳定氢元素的大量堆积

2022.9.18

光子可能有六种形态:最小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正反光子;巨光子。最小光子可能由两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可以穿墙越壁,其余光子形态相对容易屏蔽;正负偏电荷光子可能由三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正负偏电荷光子拥有核外电子转化为正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转化为巨光子。一个正反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结合可能转化为正反质子;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结合可能转化为离子形态的正反质子;依附正反质子,或者离子形态的正反质子,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正反光子形成的质子,或者质子、中子对,是相对稳定的氢元素,很难进一步聚变为高端核素。而正负偏电荷光子形成的质子,或者质子、中子对,可能相对容易在适宜的重力环境通过连续核聚变形成高端核素。

外太空环境只能形成“氢”、“氦”两种化学元素,成为宇宙射线的主要成分,星球内部则可以形成与重力环境适应的各种化学元素。

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所有高端核素无一例外都是由不同数量的“氢”、“氦”架构形成,说明“氢”、“氦”架构可以在任何重力环境形成,只有拥有核外电子的“氢”、“氦”架构可能保持相对稳定的独立形态,离子形态的“氢”、“氦”架构则聚变为与重力环境对偶的高端核素。

星球存续的时间越长,产生的层次越多。如果存在类似地壳的屏障,就会产生核外电子形态“氢”、“氦”元素的堆积,为油气资源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氢元素。而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只能通过碳循环进入星球内部,与核外电子形态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

——以上是我的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

如果星球内部形成的“氢”、“氦”元素,或者天然气可以直接进入大气层,大气层中又有丰富的碳元素,不排除大气层中就可以形成丰富的碳氢化合物。

4634.最容易形成和消失的能量元素

2022.9.20

所有元素中最容易形成和消失的化学元素是氢元素。

氢元素也是最简单的化学元素:同位素“氕”,只有一个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或者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同位素“氘”,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组成;同位素“氚”,由一个质子和两个中子组成。中子只能依附质子形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脱离质子,中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就会裂变为质子,还是氢元素。

氢同位素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也是初始核素。另一个初始核素是“氦”同位素,只有“氦3”、“氦4”两种形态。“氦3”由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氦4”由两个“氘”架构组成。氦同位素是由光子直接聚变形成,还是由氢同位素聚变形成,我不清楚,后者的可能性较大。

宇宙射线中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而所有高端核素中二者缺一不可。相对容易裂变为光子的只有“氢”同位素,“氦”同位素的燃点我至今没有查到。

网上搜索,氢气的燃点是摄氏570度,是所有氢同位素的燃点,还是其中主要成分的燃点,我不清楚,因为至今没有查到。是空气中的燃点,还是氧气中的燃点,也没有标准答案,估计是地表空气中的燃点。所以强调这个条件,是因为不同重力环境所有化学元素的燃点、熔点、沸点都不相同。否则,星球内部高温环境中的化学元素都不会形成了。

值得注意的是碳氢化合物的燃点普遍低于氢气的燃点,人的体温在摄氏36度左右,说明复杂化学环境可以改变物质的燃点。

人类目前使用燃料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而碳元素是目前已知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可见转化为能量的只有其中的氢元素。所以,我认为氢元素是最容易形成和消失的能量元素。

4635.正反和正负偏电荷光子的杠杆作用

2022.9.21

正反和正负偏电荷光子是光子大家庭中的少数派,因为正反光子源于正负偏电荷光子的存在,而正负偏电荷光子自发的倾向对偶聚集,转化为巨光子。

燃烧现象说明化学元素与光子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奠定了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据说质子的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三十六倍,解释不了核外电子现象的存在,我调整为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三十四倍,即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和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依附质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三十六倍。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差别是两个电子质量,离子形态是一个偏电荷光子的差别,即三个电子质量。

也许还有其它的计算方法,我保留了自己的计算方法,因为接近书中给出的数据。

我的计算方法彻底否定了所谓中子星的存在,因为即使核外电子可以压缩到原子核内部,质子也不会转化为中子,遑论这种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第一:中子只有依附质子才能形成,脱离了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就会裂变为质子;第二:星系是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的,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和宇宙射线。所谓的中子星是电中性星球,不可能与任何星球组成系统。

寻根溯源,中子星本就是一种假说,流传久了,就转化为真理。拨乱反正,物理研究才不会走人歧途,误人子弟,浪费资源。

正反光子是拥有核外电子的正负偏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结合,可以形成相对稳定的氢元素。正负偏电荷光子是正反光子和巨光子的过渡形态,却是高端核素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它可以形成离子形态的氢元素和氦元素,相对容易聚变为高端核素。所以,即使星球内部的重力环境,我们也可以发现相对独立的氢元素。油气资源的形成,水资源的形成,生命现象的存在,离不开星球内部核外电子形态氢元素的形成。

由于正反光子和正负偏电荷光子的相对匮乏,才有巨光子的相对过剩和能量的堆积,地球表面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不同光子在化学元素形成中的比例,我们可以发现正反光子和正负偏电荷光子具有杠杆的作用:一个正反光子,或者正负偏电荷光子形成氢同位素“氕”,要消耗三百零五个巨光子;形成氢同位素“氘”,要消耗六百一十一个巨光子;形成氢同位素“氚”,要消耗九百一十七个巨光子。消灭酷暑,只要制造少量的正反光子,或者正负偏电荷光子即可。最好是正光子和偏正电荷光子,因为正物质星球可能排斥反物质化学元素和反光子的形成与存在。正光子与巨光子结合,会在我们身边形成氢元素;偏正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结合,形成氧元素。后者的降温效果更为显著。而它们的形成与结合同时发生,会在局部产生和风细雨,或者狂风暴雨,甚至冰雹和暴风雪(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与星球内部的核聚变是推动宇宙物质运动的主要动力)。

4636.两种形态的“氢”、“氦”元素

2022.9.28

任何化学元素都有核外电子形态与离子形态。核外电子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原子形态;离子形态相对容易聚变为高端核素,在高于相应核素的重力环境中,属于相应核素形成的中间环节。

第一周期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却囊括了质子、中子对的五种形态,成为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所以,只有任何重力环境都能够形成,才有高端核素的形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高端核素的内核都是“氦核”,我认为是“氦4”内核。而核外电子形态的“氦4”分子形态都难以形成,只有离子形态才能成为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阿尔法射线可能全部是离子形态的“氦4”元素。

只有离子形态的氢同位素“氘”,自发的倾向“氦4”的聚变,“氦4”才能普遍的存在,在宇宙射线中占有百分之十的比重。高端核素中的阿尔法裂变,说明它们内部的“氘”架构只要可能也是以“氦4”架构存在。而“氘——氚”聚变没有能量释放,所谓恒星能量的释放来自“氘——氚”聚变,没有科学依据。

据此,我认为化合物中的氢元素可能都是核外电子形态的氢元素;原子内部的“氢”架构都是离子形态“氢”架构形成的。离子形态“氦4”元素和离子形态“氢”元素的大量存在,是高端核素形成的必要条件。

由于离子形态“氦4”元素和离子形态“氢”元素的核聚变不是放热反应,光子形成核聚变产生的热运动,与质能转化产生的降温现象,主要发生在核聚变的初始阶段。而连续核聚变与化合反应是与环境相适应的自发过程。

所以,能量堆积伴随两种形态“氦4”元素和“氢”元素的增加改变,形影不离的是与重力环境相应高端核素和化合物的形成。正光子可能只形成核外电子形态的氢元素,核外电子形态的“氦”元素可能来自离子形态的“氦”元素。其它核外电子形态的相对高端化学元素可能都是离子形态化学元素转化过来的。

4637.从电子、光子到原子、星球、星系

2022.9.28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正负电荷的存在是这个物质世界最显著的特点。电子可能是正负电荷聚集的最小形态,然后是光子形态、原子形态和星球、星系形态。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核外电子现象,正物质的核外电子是负电子,反物质的核外电子是正电子。每个质子都有一个核外电子,核外电子的数量反映质子的数量;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的分布。严格的说,应该是核内质子、中子对的数量和分布,因为第一周期以外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都以质子、中子对的形态出现,原子量是是核内质子、中子数量的总和。

从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和燃烧现象分析,原子由光子形成才能裂变为光子。书中介绍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三十六倍,与核外电子现象矛盾。经过计算,我将其调整为一千八百三十四倍,中子质量是电子质量的一千八百三十六倍。

有书中介绍光子是电中性物质,没有质量。又有介绍光子可以释放一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显然矛盾。我认为光子可能有六种形态:最小光子由两个正负电子对偶聚集形成,可以穿墙越壁;偏正电荷光子由两个正电子、一个负电子对偶聚变形成;偏负电荷光子由两个负电子、一个正电子对偶聚变形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成为正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成为反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成为巨光子。后五种光子形态相对容易屏蔽。只有偏电荷光子和正反光子的存在,可以解释核外电子现象与正反物质形态。

进一步分析,我认为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或者正负偏电荷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的质量高于质子的质量,才有通过贝塔裂变转化为质子的可能,才有所谓弱作用力的存在。拥有核外电子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差别是两个电子质量;离子形态质子与中子的质量差别是一个偏电荷光子,也就是三个电子质量的差别。所以,只有中子转化为质子,不会有质子转化为中子,所谓中子星的说法没有科学依据。

物质除了原子形态,还有分子形态。可以是同一种化学元素的分子形态,也可以是不同化学元素组成的分子形态。分子形态的形成可能是核外电子互补,也可能是核外电子共轭,后者会产生偏电荷现象。离子现象也会产生偏电荷现象。

电子的形成说明正负电荷可能存在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原子和星球的形成可能都有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发挥作用。所以,正物质星球可能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通过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磁场和系统。星系的形成不是万有引力发挥作用,而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发挥作用。核外电子现象也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发挥作用的结果。原子是缩小的星系,星系是扩大的原子。光子有多少种类,星系就可能存在多少种类。

4638.星际磁场对偶是层次对偶

2022.9.29

将所有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的熔点都有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变化过程,最后一个元素都是气体元素。设不同周期元素在不同重力环境形成,即使存在温度差别,由于不同元素熔点的巨大差别也会出现层次现象。其中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构成宇宙射线的基本成分,并且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第一到第五周期共五十四个元素的内部结构可以依次形成;第六周期开始中间出现了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变化,连续核聚变的可能性不复存在,并且增加了一个f过渡区间,每个周期的元素数量增加到三十二个。据此,我认为所有星球的前五周期元素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对偶相反物质主星的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形成共同磁场;其它层次依次对偶产生相反物质星球的初始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举例来说:银核如果是正物质星球,必定有反物质星球对偶形成,初始层次形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其它层次对偶形成相反物质星球的初始层次,形成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地球的初始层次对偶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产生共同磁场;地核对偶产生月球,与月球的初始层次(月球还没有第二对偶层次)交流正负电荷,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太阳的初始层次与银核某一层次的一部分对偶形成,交流正负电荷;其它层次依次对偶产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产生共同磁场,交流正负电荷。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可能伴随太阳同期形成,说明初始太阳可能有五个对偶层次,以后依次产生其它对偶层次,对偶形成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

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同极相向,分别与太阳的不同层次对偶形成,产生相对独立的磁场,相互排斥,出现磁场倾角。

我们虽然不能深入太阳和太阳系所有星球的内部考察结构,根据对偶关系却可以分析基本情况:太阳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六周期元素;太阳系四颗巨行星全部有七个对偶层次,十一周期元素;地球至少有两个对偶层次,六周期元素。我们生活在地球,知道地球还有一个内地核,存在第七周期元素,不过数量很少,没有对偶产生第二个月球(最近有消息说地月之间有小行星发现,如果属实,可以看作小行星带的雏形)。

我们同样不能深入化学元素的内部考察结构,但是可以通过核外电子构型分析元素内部结构。据此,我先后两次编制了《元素结构分析表》,第二次更为合理。

4639.星系展示了吸引力更展示了排斥力

2022.10.1

牛顿的引力说是物理学的巨大进步,却也限制了人类的视野,掩盖了排斥现象的存在。

所以如此,是因为地球上的物质形态相对统一,基本看不到排斥现象。还有,离心现象也是一种暂时的掩盖。

问题来了:人造卫星失去动力终有一天会坠入大气层,星系中的星球就不会坠入引力强大的“星核”吗?如果星系中的星球由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相互之间不但存在吸引力,而且存在排斥力,只能在一定的弹性空间运行,就永远不会合二而一!

教科书称其为“核力”,一种远吸、近斥作用力。遗憾的是:“核力”并没有直接列入基本物理作用力!可能掩饰在电磁作用力里面。

电磁作用力确实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光子的形成并非正负电子的相互湮灭,而是对偶聚集为新的物质形态。所以,光子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磁力线切割磁场涌现的源源电流未必不是来自星际磁场中的光子裂变。

星系的存在是对万有引力的否定,又是对引力说的肯定:终究是物质形态的相对聚集,保持在一定范围的相对聚集。只是原因有些勉强,没有深究。

正反物质形态在微观层面相互排斥,所以我们在原子、分子和星球范围看不到相反物质形态并存。但是在一定的宏观层次相互吸引,交流正负电荷,形成对偶磁场——这就是星系形态!星系形态类似核外电子现象:自由电子再多,核外电子不会因此增加一个,总是沿着相对稳定的轨道运行。

银核可以在一定范围让地球处于远日点、近日点,却永远不能夺走地球;太阳可以在一定范围让月球处于近地点、远地点,却永远不能吞噬月球。因为它们处于不同的磁场范围和对偶关系。

由于物理学研究能力的限制,充斥假说,有的已经成为真理。只有创新精神,才能推动物理学的发展,打破千年禁锢。我的物理学文章基本都是批判文章,教科书里面找不到的观点。未必都对,但是可以启迪思考,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所以我乐此不疲。

4640.以讹传讹的物理学经典可以休矣

2022.10.2

我十七岁参军,开始通读马列、中国和世界历史,就是为了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资本主义,中国应该向何处去。五十七岁开始通读大学本科物理、化学、医学、土木工程、水文地质、天体物理等方面的知识,补充知识的欠缺。吃惊的发现物理学方面充斥假说和似是而非的理论,有的已经以讹传讹若干年,亟待拨乱反正!

例如:地球大气边缘的热层来自紫外线照射;我曾经在看守所超期羁押六年之久,每个囚室都有紫外线灯,并没有产生碘钨灯那样的高温。抵达地球之前,紫外线也会通过太空,2.74k的太空背景温度(始于绝对零度的摄氏温标)是如何形成的?

例如:原子由夸克组成,并且有六种之多;质子和中子该有多少种类?

例如: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是由“氢”、“氦”元素组成的气体星球;地球都是固态星球,完成了元素重组,它们何以还是原始星球?

例如:地核由“铁”、“镍”元素组成;地壳中“铁”、“镍”元素以后的元素那么多,来自哪里?来自恒星毁灭以后的重组吗?据说宇宙的年龄才有一百三十八亿年,恒星毁灭重组成地球,再到现在,需要多少年?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就不是恒星毁灭重组形成的吗?

例如中子星理论、潮汐理论、季节温差理论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所以,我开始深入研究物理学。有网友嘲讽我不务正业,依靠“低保”生活,不解决吃饭问题,却发表别人看不懂的帖子,简直是浪费生命!

我来到这个世界就没有打算腰缠万贯的离去,在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对人类有所贡献是我的志向。况且,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有我那样的阅历、学识,经历严酷的人生考验,具有牺牲精神。所以,应该发挥人之所长。社会科学方面我已经做到了,自然科学方面同样可以做到!

迄今为止,《探索选集太空篇》方面我已经发表了一千多篇文章,《探索选集科技篇》方面我已经发表了两千二百多篇文章(后者涵盖前者),我邮箱中的来信几乎都是《自然科研中国》、《自然》杂志的电子版和高等学府、研究院所学术讨论的邀请函。谁说大专学历、财会专业就没有资格研究物理学?我立志在物理学方面拨乱反正,就一定会做出成果!

QQ群里,自然科学方面的群体不少,我也受邀参加了几个。有志自然科学研究的精英不少,加上众多“民科”,以讹传讹的物理学经典可以休矣!

4641.能量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来自初始核聚变

2022.10.6

分析《元素周期表》,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不外乎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其中,氦元素的两种形态也来自氢元素的转化。所以,氢元素的形成是所有化学元素形成的基础。也就是说,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来自氢元素的形成。只有氢元素的形成是降温反应,氢元素基础上高端化学元素的形成没有降温(吸热)反应。那么,核裂变能量的释放也应该来自终端质子和中子能量的释放。阿尔法裂变如果没有伴随光子形成的质子和中子向光子的裂变,就没有能量释放。

4642.核聚变与化合反应的思考

2022.10.8

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我们会发现所有化学元素都是由氢、氦架构组成的。所谓氢、氦架构,不过是质子、中子对的不同形式,不会超出五种形态。而高端核素,主要由“氘”、 “氚”、 “氦4”三种架构组成。这就大大简化了元素内部结构的分析,使元素内部结构的分析有了科学的基础。我就是通过上述规律和不同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原子量,运用四则运算分析元素内部结构的。

但是,光子以外的核聚变是如何发生的?物质取核的形式,还是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是由什么决定的呢?可能是氢、氦架构的离子形态与核外电子形态决定的。

正反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产生氢、氦架构的核外电子形态,是相对稳定和独立的形态,只能发生有条件的化合反应,很难发生聚变反应。正负偏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产生离子形态的氢、氦架构,自发的形成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不会长期存在,很容易获得核外电子,转化为稳定和独立形态的化学元素。后者在一定的高温环境可能会失去核外电子,转化为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继续参与核聚变。

根据质能转化守恒定律,除了光子的形成聚变是放热反应,氢、氦架构的核聚变是吸热反应,其它形态的核聚变没有吸热和放热反应,所谓“聚变能”是不存在的伪科学!所谓氢元素质子的质量高于氦元素质子的质量,通过核聚变释放能量,可能吗?所谓两个“氚”架构聚变出一个“氦4”架构,即使可能,又有多少能量释放?远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的方便和高效!而自然环境 “氚”的丰度几乎为零,“氦3”更是微乎其微,“氦3”聚变为“氦4”最多释放两个质子的能量,还不如两个中子释放的能量(少两个偏电荷光子)!获取“氚”与“氦3”消耗的能量则可能是天文数字!遑论引发核聚变消耗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呼吁警惕科学陷阱!

4643.思之不堕 必有收获

2022.10.9

目前人类的科学水平,远:不能遨游银河;深:不能入地两万米;小小的原子至今不能解析。所以,充斥假说和似是而非的理论。

初次知道地球大气有一个热层,温度高达数千k,让我非常震惊!看到解释是紫外线与臭氧层相互作用形成的,不能让我满意。第一,臭氧层没有那么高;第二,紫外线没有那么热。于是想到核裂变的可能性:宇宙射线冲击地球表层大气,可能引发核裂变,才有数千度高温的可能。进而想到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宇宙射线是如何形成的。

看到身边的风飘忽不定,想到阳光是基本恒定的因素,复杂的气候变化是如何发生的呢?核聚变是相对合理的解释!进而分析身边的核聚变是什么,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两种可能。

烧火做饭,分析火是什么,来自哪里,不可能是分子振动,只能是化学元素的裂变,发现了质能转化守恒定律的科学基础。

许多现象思考了很久,才找到相对合理的解释,有的至今还在思考,说不定哪一天突然顿悟!所以,思之不堕,必有收获!

由于知识的积累有一个过程,联想未必立刻想到,突破不是每时每刻都会发生的,大可不必钻牛角尖。我的做法是放下,但是不放过。所以,《探索集》持续到今天,目录可能都不止十万字了!

当然,也有弯路和进一步的突破,《探索集》记载的是思考的过程,未必就是真理!

4644.阳光的直射斜射解释不了季节温差

2022.10.10

迄今为止,阳光的直射斜射仍然是解释季节温差的权威理论。

设:阳光的密度相对稳定,直射斜射的面积不同,产生温差是可能的,但是不会有季节温差那么大的差别;还有:太空背景温度只有2.74k,说明所有恒星辐射太空的光子密度和太空自然形成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如何形成地球表面那么大的季节温差?第三:地球大气边缘有一个热层,据说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三百度以上,足以涵盖阳光带来的光子密度;第四:据说地球热层下面有一个中间层,赤道附近的温度是摄氏零下七十五到八十五度,而两极附近的温度是摄氏零下四十五度左右,阳光直射斜射产生的温差怎么倒过来了?第五:地表下面没有阳光照射,却存在深度温差,每深入一百米,温度增加摄氏三度,是如何形成的?所以,季节温差必须另外寻找原因。

太阳系有八大行星,同极相向,相互排斥,产生磁场倾角,而星球运动类似陀螺,保持状态相对稳定,就会出现磁轴“漂移”。星际可能存在正负电荷与宇宙射线两种物质能量的交流,影响星球内部的温度变化。还有核裂变、核聚变存在,前者是放热反应(光子裂变的反应相反),后者是吸热反应(光子形成的反应相反),共同影响星球的温度变化,也就是光子密度的变化。其中宇宙射线冲击产生的影响局限在星球表面,而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产生的影响涵盖整个星球。高温来自光子堆积,低温来自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可能局限在氢元素的形成。所以,低温来自核聚变(光子形成的核聚变除外)。

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必须种类齐全(仅限于形成化学元素的光子种类),所以存在光子堆积与核聚变的规律性、不确定性,产生磁场温差和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包括季节变化、气候变化、板块运动、季风和洋流。磁场温差包括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与纬度温差重叠)、星球内部的物质密度温差等等,可能与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分配和不同光子形成的客观规律有关。

上述认识目前还是我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4645.太空背景温度反映太空一般光子密度

2022.10.12

现代物理学认为太空背景温度是大爆炸的残存温度,什么温度可以残存一百三十八亿年呢(设:宇宙的年龄是一百三十八亿年)?

我认为所谓太空背景温度不过是现在外太空的一般光子密度,包括了所有星球辐射和外太空自然形成的光子密度。所以,地球表面直接来自太阳的光子密度不会超过2.74k的太空背景温度。

2.74k是摄氏零下二百七十多度,与地球表面环境温度完全不同,是什么决定了地球表面温度呢?

地球表面温度是星际物质能量交流与核聚变的剩余光子密度。

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包括宇宙射线的交流(阳光包括在内)和正负电荷的交流两个主要方面。宇宙射线百分之八十九是氢射线,百分之十是氦射线(阿尔法射线),百分之一是电子、光子流和其它物质形态。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源于正反物质形态的存在: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通过正负电荷的交流产生星际磁场和星系,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与星球的共同成长。正物质星球产生并且排斥反物质宇宙射线,吸引相同物质形态宇宙射线;反物质星球产生并且排斥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吸引相同物质宇宙射线,形成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

星际宇宙射线的交流引发核裂变,产生地球大气热层,引发核聚变形成第二周期的部分元素之后,剩余部分是我们看到阳光的主要成分。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会聚变为光子,转化为化学元素以后的剩余部分形成磁场温差(巨光子堆积),包括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季节温差、密度温差等等。

星际宇宙射线交流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共同影响星球环境,前者主要影响星球表面环境,后者则是整个星球环境。

地球拥有地日、地月两个星际磁场,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拥有多个星际磁场,情况更为复杂,这里不做分析。太阳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来自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而不是核聚变。产生氢元素的核聚变是吸热反应,氢元素聚变为高端核素如果没有伴随释放光子的核裂变就没有吸热和放热反应。

4646.地球上的碳库不可能存在于地核

2022.10.12

分析《元素周期表》,碳是宇宙中形成的第六个化学元素,原子量也排在第六(低位),应该是大气层元素,形成于大气层,伴随碳循环来到地壳中。

可是今天看到一则新闻:某科学家计算地核比重,认为比重过高,只有与碳元素组成化合物,才相对合理,认为地球上的碳库存在于地核。

网上奇谈怪论很多,这是其中之一。

更奇的是与“铁”、“镍”组成化合物,而不是地球上比重较高的化学元素。

传统物理学确实认为地核由“铁”、“镍”元素组成,它们后面的化学元素只能来自恒星毁灭重组。如果宇宙的年龄只有一百三十八亿年,已经有一茬恒星毁灭重组为地球等星球,它们应该形成于什么时候?

即使我们承认这种可能,按照比重它们也应该“漂浮”在上地幔中,怎么成了地核元素?《元素周期表》排在“铁”、“镍”后面的元素存在于地球何处?

我所以放弃社会科学的研究,转向原子物理和天体物理,因为这两个领域有太多的假说和似是而非的理论,误人子弟!把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计算为气体星球,把地球上的碳库计算到地核,不过是其中之一。

地球上我们已知的碳库有煤炭、油气资源、碳酸钙和绿色植物等,包括二氧化碳,“碳铁化合物”与“碳镍化合物”的存在还真是没有听说,现在有人计算出来了!并且与地震波吻合!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言之凿凿,不由你不信。

我确实不信!

我认为地核元素是第六和第七周期元素,“铁”、“镍”不过是上地幔元素。化学元素的形成,与重力环境有关。所以,宇宙射线中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

有同学和战友呼吁我不要研究这些费力不讨好的尖端科学,有时间吃喝玩乐都比这强。难道要奇谈怪论统治现代物理学吗?难道要国家耗费大量资源从事毫无意义的“科学研究”吗?难道看到科学“陷阱”而无动于衷吗?我是不会的,还要普及我认为正确的理论。所以,《探索集》还要继续下去。

4647.我对星球磁场温差的认识过程

2022.10.14

我对星球磁场温差的思考源于对地球大气层不同层次温度变化的了解,与季节温差形成原因的思考。

传统物理学认为季节温差源于地球轨道倾角导致的阳光直射、斜射,这比较容易理解。可是阳光对于地球大气层的温度变化影响为什么不同?甚至相反?

地球大气逃逸层下面是热层,又叫增温层,温度高达摄氏上千度,在它面前阳光直射斜射产生的光子密度还有意义吗?热层下面是中间层,赤道附近温度是摄氏零下七十五到零下九十余度(网上搜索说法不同),两极附近是摄氏零下四十五度左右,阳光直射斜射的影响怎么倒过来了?显然,不求甚解是不行的!

还有所谓太空背景温度,是摄氏零下二百七十余度,那可是所有星球辐射和太空自然形成光子的一般密度!与我们体会到的阳光温度和季节温差、昼夜温差那么不同!

深入思考,宇宙射线冲击引发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可能是地球大气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而热层下面中间层的寒冷,可能是核聚变的吸热反应形成的。为什么靠近地面时温度又升高了呢?因为影响地球环境变化的不仅仅是宇宙射线的影响,还有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形成,通过交流正负电荷产生的磁场组成星系,达到正负电荷的相对均衡。正负电荷转化为正负电子和光子,磁场的不同区域光子密度和种类可能有所区别,引发核聚变的程度就会有所不同,是以产生光子堆积与磁场温差。磁场温差包括高度温差、深度温差、纬度温差、密度温差、季节温差等等。季节温差可能是纬度温差的特殊形式:纬度相对稳定,而磁轴伴随地球轨道倾角相对“漂移”,两极与赤道附近核聚变的程度不同,就会形成纬度温差和季节温差。通过磁场温差的分析,我们知道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分配、不同种类光子的形成、引发核聚变的程度等等,可能存在规律性,又有一定的不确定性。例如季风和洋流的变化、板块运动等是有规律可循的,飓风、热带风暴和我们身边的风向变化,又有那么多的不确定性!可见核聚变也有偶发性。偶发的强烈核聚变可能引发地震和龙卷风。

传统物理学认为核聚变是放热反应,其实光子形成的核聚变是放热反应,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是吸热反应。低端核素向高端核素的转化,根据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可能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所以,“聚变能”可能是伪科学,“小太阳”至今没有成功。

还有,如果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与重力环境和光子种类密切相关,我们身边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可能只有氢元素和氧元素。通过电子对撞机撞来撞去,产出不会超出这两种化学元素。否则,就可能隐藏学术造假!

4648.碳元素的稳定性与氢元素的普遍性

2022.10.15

碳元素的熔点是摄氏3727度,是已知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燃点我没有查到,好像氧气中的燃点是摄氏一千度,说明稳定性非常好。

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可能形成于地球大气热层。每年能够形成多少碳元素我不清楚,地球四十六亿年的历史应该有丰富的化合物沉积。

氢元素是最简单的质子、中子对形态,也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燃点相对较低,碳氢化合物形态的燃点更低。所以,成为常规燃料。

氢元素只有一个核外电子,碳元素有四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一个碳元素至少可以与四个氢原子结合,所以油气资源的热值较高。

碳元素的比重很低,氢元素的比重更低,所以碳化合物不可能深入地下很深的层次分解,最大的可能是在软流层分解,以二氧化碳的形态堆积,与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或者沿地质断裂带堆积,与氢元素结合,转化为油气资源。所以,油气资源与煤炭通常沿地质断裂带和板块边缘分布。煤炭与其说由远古动植物转化,不如油气资源转化的可能性更大:只有沥青湖、石油湖才能较好的保存动植物遗骸。

氢元素是所有化学元素形成的初始阶段,核外电子形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离子形态可以直接聚变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高端化学元素。所以,星球的任何层次都可能存在氢元素,是为氢元素存在的普遍性。碳元素的稳定性与氢元素的普遍性结合,油气资源的丰富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

所以,我们不要为油气资源匮乏论和有机成矿理论忽悠,适当加大开采力度,增加油井、气井储备,适当休采以恢复井压,而不是放弃开采来增加储备。焉知地下油气资源有没有联通,便宜了别人!

4649.氢元素的形成与光子的裂变产生低温

2022.10.15

我们通常看到的压缩机制冷在自然界是不存在的,自然界的寒冷来自氢元素的形成与光子的裂变。

氢元素的形成是高端核素形成的初始阶段,也是光子向化学元素转化的第一阶段,自然是吸热反应。光子形成以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磁场中可能再次裂变为正负电子,表现为吸热反应。

没有宇宙射线的形成和宇宙射线向星球的转化,就没有太空的寒冷;没有局部磁场中部分光子的裂变,就没有强对流天气和集中持续的闪电现象。

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与磁场温差的形成密切相关:寒流、酷暑、季风、洋流、板块运动和日常的气候变化,无一不与光子的形成和堆积产生的高温,核聚变和光子裂变产生的低温相联系。

阳光是相对恒定的因素,影响有限。核裂变、核聚变的形成,有相对恒定的因素,也有不确定的因素,后者更为复杂。

人类的认识总是从表象开始,逐步深入,考虑到磁场温差是一个飞跃,我花费了十多年的时间。被普遍接受,还不知道要多少时间!

今年夏季的酷暑让我思考新的物理降温方式,而身边变幻莫测的风向和四季分明的季节温差再次让我思考磁场温差,于是产生了飞跃,甚至确定了我们身边的核聚变主要是氢元素和氧元素的形成。并且想通了相对稳定氢元素与化合反应,离子化氢元素与连续核聚变的关系,进而为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理论找到了更为充分的依据。

将化学元素形成产生的吸热反应局限在氢元素的形成也是一个进步:氢元素基础上的核聚变可能既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人工“小太阳”可能是科学陷阱!

是否如此,可能牵扯到氢弹的否定,需要严谨的科学证明,就不是我能做到的了。因为我只能从事理论物理研究,没有实验手段。

我不承认没有实验手段就不能从事物理研究,《探索选集科技篇》就是理论物理的研究成果。当然,我也没有出书条件,网上搜索可以找到,目前是百篇汇总,发表到两千二百篇。

4650.即使炸掉月球也不会消失

2022.10.15

在网上可以看到许多耸人听闻的信息,炸掉月球以改变气候是其中之一。

月球可以炸掉吗?炸掉月球就会消除地球潮汐、倾角和季节变化吗?

地球有地日和地月两个磁场,潮汐和倾角并不是月球造成的,前者是太阳引力和排斥力形成的,后者是八大行星与地球之间的相互排斥形成的。季节变化比较复杂,表面上是阳光直射斜射产生,更大的可能是地日磁场温差形成的。想想看:一天的阳光直射斜射变化大不大?可以产生季节变化吗?

根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分析,星系不是万有引力随机形成的,而是不同物质星球的层次对偶关系形成的:正物质星球偏带正电荷,聚集正电荷;反物质星球偏带负电荷,聚集负电荷;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类似光子与核外电子的形成,通过交流正负电荷产生磁场,组成星系,共同成长。

初始地球可能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可能伴随地核的形成产生。即使炸掉了,也会在相同的位置出现新的月球,并且非常相像。如此说来,月球的年龄未必与地球相同,可能不足一半!

4651.月球逐渐远离地球是必然的

2022.10.16

最近在网上看到月球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远离速度比过去二十五亿年要快的报道。前者并不新鲜,后者不敢苟同。因为系统内星球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流,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还会继续成长。伴随新的对偶层次的渐次形成,运行轨道也会渐次延伸。焉知目前的地球轨道不是地球以远行星过去的轨道?

分析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四颗太阳系巨行星可能伴随太阳同期形成,形成时可能没有卫星。伴随太阳系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的渐次形成,它们也有了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轨道也变化到现在的位置。

所以,系统内星球未必都是同期形成:地球可能伴随太阳的倒数第三对偶层次形成,月球可能伴随外地核形成。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七周期元素可能伴随内地核形成,目前数量有限,不足以形成一个完整的层次,所以第二月球没有出现。但是轨道位置和小行星带正在逐渐形成,月球正在远去!

所以,月球的年龄可能在二十亿年左右,远离速度有逐渐加快的可能(根据太空环境,也有减慢的可能)。但是,永远不会脱离地球。

4652.“莫霍面”可能是油、水、气的组合

2022.10.17

地壳下面有一个“莫霍面”,大体位于软流层与地壳的岩层之间。这里,地震横波与纵波突然加快,一般认为是致密岩层形成的。

地震波是声波,应该在气体和液体中传播加快,“莫霍面”为什么不能是地下水、二氧化碳和油气资源形成的呢?

若果如此,我们面对的油气资源就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甚至形成了地下海洋!

碳元素、氧元素大量存在于岩层之中,特别是海洋中大量形成的石灰岩,化学成分是碳酸钙,很容易遇热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石灰。通过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以后就会发生“烧石灰”的效应,产生二氧化碳堆积。而“核外电子型氢元素”(相较于离子形态氢元素而言)可能形成于星球内部的任何层次,保持相对独立的形态,通过“火山通道”汇聚到软流层和地壳之间,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学反应,转化为地下水和油气资源,通过地质断裂带进入地壳,继续发生上述反应。出露地面的,成为石油湖、沥青湖,伴随地质运动转化为煤炭。海洋下面的天然气,转化为“可燃冰”。所以,煤炭与油气资源是伴生的。越是深入地壳,发现油气资源的概率越高!

4653.逆向思维“莫霍面”的物质成分

2022.10.18

自从知道地球内部存在“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两个特殊的地质层面之后,我就在思考它们形成的物理原因和物质成分。

首先确定的是“古登堡面”,应该是地日和地月两个磁场的分界面,形成的原因可能来自磁悬浮,及可能充填的物质成分。

“莫霍面”是地壳的一部分,属于第三周期元素的形成区间,怎么也筛选不出致密岩层可能的物质成分。岩浆的物质成分不可能形成“莫霍面”,第三周期以后化学元素凝聚在地壳下面没有道理。索性放到一边,慢慢思考。

伴随油气资源形成原因的思考,结合火山喷发物质成分的逆向思维,地壳下面很可能存在地下水、石油、液化天然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第二海洋,高温高压下很可能物理化学属性会有所改变,也许就是形成“莫霍面”的物质成分。

我们生活在地球表面,空气中传播声波是最快的,其次是海洋中的声波可以使用声呐探测,墙壁和岩石的隔音效果优于空气和海洋。所以,我选择了油、水、气可能是“莫霍面”的物质成分。

网上搜索不同物质成分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没有达到“莫霍面”的物质成分。既然如此,第二海洋,或者第二大气层的可能就不应该排除。

如果地壳下面有一个油气资源和地下水的汪洋大海,应该是人类的福音!

4654.核素形成滞留在中间环节的可能性

2022.10.20

核素的形成显而易见的遵循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因为正反质子都具有偏电荷的物理属性。存疑的是质子和中子是否还具有电磁属性?因为构成质子和中子的主要部分是巨光子,而巨光子由正负偏电荷光子对偶聚集形成,有没有两极我不清楚。还有,每个离子形态质子只有一个电子的偏电荷,比较整个质子一千八百三十四个电子质量(离子形态一千八百三十三个电子质量),似乎微乎其微,不足以产生所谓强作用力!质子、中子对呢?差距更大!而巨光子部分如果具有电磁属性,是否会掩盖偏电荷属性?答案可能是毫无疑问!排除了这种可能,是否核裂变会相对容易?

让我百思不得其解的还有核素的形成与重力环境的关系:为什么不同重力环境形成不同化学元素?为什么止于不同化学元素(星球也是遵循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形成的)?如果还有其他原因,又是什么?

连带的问题还有核素的形成滞留在中间环节的可能性,我觉得是可能的,因为离子形态氢元素不足就足以产生上述问题,不过比例微乎其微。

滞留在中间环节以后,很可能转化为核外电子形态,也就是相对稳定形态。这让星球的任何层次都可能存在相对低端的化学元素,不过比例微乎其微。另一种可能是继续滞留在中间环节,迅速与新产生的离子形态氢元素聚变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

所以讨论这个问题,是因为相对容易给出答案,暂时无解的问题只有留待以后了!

4655.星球内部物质运动的相对稳定

2022.10.20

    分析《元素周期表》,每一周期元素的形成都是承前启后的,没有相对稳定的环境是难以想象的。如果重力环境瞬息万变,最终形成什么化学元素呢?

还有,只有氢元素的形成是吸热反应,也是星球内部物质运动的原动力,高端核素都是氢元素基础上的再次核聚变,既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只有有限收缩效应,部分抵消氢元素形成的扩充效应,对环境的扰动相对很小。

将所有化学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熔点变化规律。从第四周期元素开始,差别有扩大的趋势,相邻周期最高熔点温差递增达千度左右。设:星球内部正负电荷的分配相对均衡,光子堆积密度相对均衡,各周期元素的形成区间都会形成相对的固态区域和液态、气体区域,限制对流现象发生。加上每个元素的形成区间相对宽阔,对流一般不会超出重力区间的弹性范围,星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就会相对稳定,火山通道之外一般不会出现跨层次的岩浆运动,更不会有跨层次的高山和硬核出现。

以地球大气对流层为例,整个对流层基本上是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即使运动强烈,也不影响氧元素的形成。

第三周期元素没有高熔点金属元素集中的d区,只有八个元素,没有高熔点元素,稳定性稍差,所以地壳不够稳定,地震、火山频繁。但是也属于相对稳定,才有我们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

我们不可能深入地球每个层次,只能通过地震波间接了解地球的内部情况,所以产生了各种耸人听闻的猜想,增加浏览量。我们的科学理论也未必全部科学,我对液体和气体没有横波就不敢苟同,水波是如何扩散的?声波是如何扩散的?没有横向传播吗?还有聚变能,无中生有吗?中微子瞬间穿越地球,如何发现的?氧元素由三个氦元素组成,其它同位素呢?基本物理作用力,怎么会没有排斥力、离心力呢?

所以,我坚持独立思考,除非信服,绝不人云亦云!

4656.气态和液态是星球层次的分界线

2022.10.20

将所有化学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就会发现起始元素的熔点都很低,最后一个零族元素都是气体元素。而熔点相对较高的元素一般集中在d区,形成了熔点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客观规律,这是星球出现层次现象的主要原因。d区元素相对较高的熔点会产生类似壳体结构,所以地球不仅存在地壳,可能还不止一层地壳。深层地震发生在地下七百千米左右,说明那里就有一个相对的刚性构造。

目前,我们以相对的刚性构造作为上下地幔的分界线,其实应该以气态和液态划分地质构造。

还有,目前的权威看法是外地核全部是液态,这是不可能的。外地核由第六周期元素形成,d区“钨”的熔点是摄氏3380度,初始元素“铯”的熔点是摄氏26.4度,最后一个元素“氡”的熔点是摄氏零下71度,与其它层次的形成规律没有不同。而内地核被认为全部是固态,也是不对的。内地核由第七周期元素组成,初始元素“钫”的熔点只有摄氏27度,在内地核的高温下不是液态,就是气态!

从第六周期元素开始,每个周期的元素都可能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与对偶星球组成相对独立的磁场,与地日磁场,或者相邻磁场拥有不同的自转速度。除了磁悬浮之外,还有两端的气态和液态元素润滑,才有可能。

重力环境不同,化学元素的熔点、沸点也会改变,但是一般规律不会改变。所以,我建议以星球内部的气态和液态构造作为星球内部层次的分界线。

4657.为什么人工核素的“创造”停止了?

2022.10.22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就会发现化学元素的形成是有规律可循的:第一周期元素只有两个,却涵盖了质子、中子对的五种形态;以后周期的所有元素都以“氦4”为内核,每增加一个层次增加一个周期,且核外电子构型的变化对称;零族元素是所有周期的最后一个元素,从零族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可以计算出每个周期所有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所有化学元素都是在氢元素的基础上形成的,“氘”、“氚”、“氦3”、“氦4”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氦3”架构属于特例,“氚”架构有递增趋势;前五周期元素可以通过递增“氘”、“氚”、“氦3”、“氦4”架构连续依次形成,第六周期开始由于中间出现了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变化,跨周期连续核聚变的情况不复存在。问题是地球已知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到“钚”就截止了,说明第七周期元素还没有在地球全部形成。但是,根据已知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与变化规律,我们就可以确定第七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计算内部结构。所以,“人工”核素依次出现。

可是,第八周期元素中间结构又会发生变化,出现高于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情况,高出多少无人知道,核外电子构型也自然无人知道,“人工”核素即使造假也造不出来了!因为没有人愿意承担造假的风险!

分析已知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我们可以发现所有核素的周期性内核,依次为“氦核”、“氖核”、“镍核”、“钯核”、“钕核”、“铂核”、“铀核”、“110核”。使用对撞机撞击可能改变核素的外部结构,不可能改变周期性内核,所以成功率很低,甚至不可能成功。所以没有排除所有成功的可能,因为使用“氘”、“氚”、“氦3”、“氦4”撞击改变靶元素的表层结构还是有可能成功的,“快堆”的实质其实是“氦4”撞击。使用对撞机制造人工核素要掌握速度,不然就会发生核裂变,全部裂变为光子,再自然聚变为氢元素,或者氧元素。

对撞机的使用成本很高,开机就是中等以上城市的用电量,数亿次撞击也未必成功一次。所以,学术造假可以理解,不能容忍。

如果我们知道了第八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也就知道了第九周期元素的核外电子构型,发现新的人工核素可能又会出现高潮!

4658.元素形成空间与数量比例变化的思考

2022.10.23

分析地球特殊的生存环境时,最容易发现的是轨道变化带来的特殊生存环境,主要是宇宙射线密度变化带来的影响。所以我说:地球以远星球是未来的地球,还没有抵达地球轨道的星球是过去的地球。

除此之外,其实还有星球表面重力环境变化带来的影响:大气层的厚度、星球质量变化带来的影响。

举例来说:地球氧元素的形成目前在臭氧层和地下、海洋的部分空间,与生物圈重合。可是,以前未必在这一空间,将来也未必在这一空间。

当氧元素的形成空间处于地下时,不是没有氧元素形成,而是形成的空间狭小,数量有限,只能以微量元素的状态存在;当氧元素的形成空间上升到远离地球表面时,《元素周期表》上面排在氧元素后面的两个惰性气体元素就会依次上升到地球表面,占领现在地球氧元素形成的空间,在地球大气层中的比例也会大幅度上升,改变地球的生存环境,导致生物灭绝。

这里只讲大气层元素比例变化的影响,还有轨道变化与星球质量变化带来物质能量的其它影响就不研究了。

可以肯定的是: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由于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很可能惰性气体笼罩星球地表环境。所以,没有高级生物存在。

4659.化学元素的升级核聚变不会有能量释放

2022.10.23

化学元素的升级核聚变是指已经形成的稳定化学元素通过离子化以后重新聚变为高端核素的现象,托卡马克装置就是进行类似实验的主要装备。

问题是根据质能转化守恒定律,化学元素的升级核聚变不会有能量释放!

化学元素有核外电子形态与离子形态两种状态,前一种状态是相对独立的稳定状态,只能发生化合反应和裂变反应,只有裂变为光子才是放热反应。后一种状态是高端核素形成的中间状态,只能发生聚变反应,它的化合反应就是聚变反应。在自然界,两个离子形态的“氘”元素会自发的聚变为“氦4”形态,而核外电子形态的“氘”元素是不会聚变为“氦4”形态的。

化学元素的升级核聚变首先要实现离子化,但是聚变成为什么化学元素还需要重力环境,并不是想聚变什么就是什么。例如地球表面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只能有核外电子形态的氢元素与离子和核外电子两种形态的氧元素可以形成,想聚变出核外电子形态的氦元素都很难(不排除过渡环节的终止产出微量氦元素),而这个过程一般不会有能量释放,除非伴随有释放光子的核裂变。

实现已有化学元素的离子化需要耗费一定的能量,还要控制不要达到核裂变的临界温度,否则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启动和制造相应的设备也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资源,最后只有科研成果,没有无中生有“聚变能”的出现,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我一再呼吁警惕科学陷阱,不要受不成熟科学理论的欺骗,劳民伤财,延缓国家的发展速度!

4660.星球质量重力环境与大气成分

2022.10.24

传统物理学认为星球大气层的形成源于吸附能力,这是不对的。因为太空自然形成的气体元素只有氢元素和氦元素两种,高于这两种的大气成分只能源于星球自身的重力环境。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主要形成于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可是前四个元素都不是气体元素,直到第五个氮元素开始在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形成,星球内生的大气成分才成为大气的主导成分。

当然,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要经过氢元素、氦元素阶段,正反光子的存在可以形成部分独立存在的氢元素和氦元素,星球内部的不同层次最后形成的也是气体元素,不排除部分抵达星球表面,成为星球大气成分。但是,星球自身重力环境达到氮元素的大量形成,才标志星球大气层的正式形成!

所以,通过星球大气成分可以判断星球形成的大致年限。只有氧元素的形成达到一定程度,才有水分子和生物的大量形成。

星球的重力环境离不开星球质量,超出了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氧元素后面的惰性气体就会在星球表面大量形成,同样不利于生物生存。所以,生物圈不可能永远存在!

4661.行星未必不发光

2022.10.24

现代物理认为行星不发光,只能反光。真是如此吗?我看未必!

凡是系统内星球都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流,包括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宇宙射线会引发核裂变,释放光子;正负电荷的交流会产生光子,形成磁场温差。根据热力学定律,一颗星球的表面温度只要高于周边温度,就会有光辐射发生,你还会相信行星不发光吗?

书上说的、报上刊登的、人们口口相传的,未必就是真理。所以,不要盲从。

海王星距离太阳很远,就会伸手不见五指吗?就是冰雪世界吗?那可是拥有数十颗卫星的小系统啊!海王星不仅与太阳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流,还与自己拥有的每一颗卫星存在物质能量的交流,其中四颗主卫星可能不会小于月球!

网上还有传言:太阳系边缘有温度高达摄氏数万度的“热墙”,据说来自美国“旅行者探测器”的实际考察!如果真有这样一堵“热墙”,它是如何通过的?我们还会有夜晚吗?

至于恒星和太阳系巨行星都是气体星球,烟头大小的中子星重量等于三十六头亚洲象,我都听了几十年了,可能吗?谁算出来的?有什么依据?中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中子星是如何形成的?核外电子真的可以“塌陷”到核内吗?没有偏电荷现象的中子星与什么星球组成系统?

所以,不要听风就是雨!包括所谓的权威说法!

4662.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决定水资源的规模

2022.10.26

我曾经认为星球轨道位置决定星球环境,现在看来未必如此。

分析《元素周期表》,可能是重力环境决定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所以,决定目前地球环境的主要因素可能不是地球与太阳的距离,而是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

在若干年以前,地核可能还没有形成,月球也没有形成,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决定氧元素的形成空间非常狭小,位于地下的一定区间,大气层主要由氢元素、氦元素和氮元素组成,氧元素与其它惰性气体一样属于微量元素。自然,水分子也极为罕见。

伴随外地核的形成,月球产生了,地表重力环境也改变了,氧元素才成为我们身边的元素。所以,地球海洋的形成,生物圈的形成,未必先于月球的形成。这里起决定作用的不是月球的形成,而是地球表面重力环境的改变,主要是外地核的形成。

据说太阳系巨行星的某些卫星也被海洋怀抱,显然它们的重力环境与现在的地球类似。

是不是星球的质量越高越是适合生物生存呢?当氧元素后面的惰性气体在我们身边形成的时候,虽然氧气还在,海洋还在,呼吸困难我们还能够生存吗?

地球与太阳的轨道距离决定地球接受太阳宇宙射线的密度,影响地球大气热层的温度和厚度,间接影响这一区间形成化学元素的丰度。它们是第二周期前面的几个(固态)化学元素。地球大气热层以下的区间才是氮元素和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其中氧元素形成区间的上限可能是臭氧层。

据此,如果火星表面的重力环境不足以形成大量的氧元素,就不会有大量的水分子形成,也不会有生物圈形成。当火星表面的重力环境与目前的地球类似时,情况也许改变。

4663.大气层中“氖”、“钠”辉光的思考

2022.10.28

根据不同重力环境形成不同化学元素的思考,“氖”元素终究会成为大气层的重要成分。并且,不排除恒星表面“钠”元素也会成为大气成分!

我们知道试电笔的光源是“氖灯泡”,弱电都可以让其发光,而含有“钠”元素的光源可以发出强光。于是我想到了木星大气层表面的条纹与纬度温差的关系,恒星表面强烈的光辐射与“钠”元素的关系:前者可能与“氖”元素的辉光和纬度温差有关;后者可能与“钠”元素进入大气层有关。

当然,上述猜想与星际磁场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与不同纬度核聚变的程度不同的猜想有关。仅供参考。

4664.系统中星球差速运动形成原因的猜想

2022.10.30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化学元素核外电子构型不同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正负偏电荷对偶聚集的客观规律,核外电子分布反映核内质子分布的客观规律。据此,我们可以认为星系的形成不是万有引力的随机“擒获”,而是正反物质星球对偶层次正负偏电荷的某种相对均衡。

例如: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可能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依次形成,实现了偏电荷,而不是偏电荷物质质量的相对均衡;月球可能对偶外地核形成,实现了不同偏电荷的相对均衡。

如果上述猜想成立,太阳目前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和磁场(初始层次和磁场对偶银核某个对偶层次的一部分形成),地球拥有两个对偶层次和磁场。

我们知道八大行星各有不同的自转速度和公转周期,月球与地球也有不同的自转速度和公转周期,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呢?是不是客观规律使然?我认为应该存在规律性。

星球的不同层次由不同化学元素形成,原子量和化学元素的数量不同,偏电荷的程度亦不同;形成时期不同,太空环境也不同,产生不尽相同的厚度和偏电荷程度;同时形成相对独立的磁场,交流正负电荷的规模也不会相同,因此产生差速运动。

行星的公转周期可能反映恒星对偶层次的自转周期(或者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自转速度可能与行星的周长与轨道周长存在比例关系,或者与交流正负电荷的量存在比例关系。由于缺乏相关资料,这里没有计算。

所以,星球的不同对偶层次可能存在差速运动。我们虽然不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结构和差速运动,却可以通过对偶关系间接了解相关情况。

上述猜想是对目前主流天体物理认识的颠覆,仅供参考。

4665.不同重力环境同位素的梯次形成

2022.10.31

分析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我们会发现“氚”结构的递增趋势,也就是中子递增趋势。为什么目前已经发现的“人工”核素衰变周期越来越短,除了环境重力差越来越大之外,就是没有发现和尊重“氚”结构的递增趋势。据此,我认为不同化学元素的同位素可能也是形成于同一化学元素形成区间的不同重力环境。

例如:地球发展的目前阶段,“氧16”可能形成于臭氧层附近;“氧17”可能形成于我们身边;“氧18”可能形成于地下和海洋的一定深度。

当然,也是基于分析的猜想。

4666.星球内部的金属壳与火山通道

2022.11.1

将已知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所有周期元素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熔点变化规律。最高与最低熔点差别之大,从摄氏一千六百多度到三千九百多度。

第三周期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是“硅”,摄氏一千四百一十二度。第四周期开始,全部是d区的金属元素(前三个周期没有d区)。其中第四周期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是“铬”,熔点摄氏一千八百五十七度;第五周期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是“钼”,熔点摄氏二千六百一十七度;第六周期熔点最高的化学元素是“钨”,熔点摄氏三千三百八十度。值得注意的是:它们全部是各周期d区的第四个元素!

这会产生什么后果呢?除了地壳中可能有一个“硅壳”之外(也许是所谓莫霍面),星球内部的其余层次可能都会出现一个耐高温的金属壳!这个金属壳阻断星球内部的物质交流,增加内部压力和温度,甚至产生新的化学元素!

当然,增加的压力和温度可能周期性的熔解这个壳结构,或者拉伸冲破这个壳结构,这也是地壳中出现地核,甚至星球所有元素的原因之一吧!

4667.界面元素的跨区间现象

2022.11.2

将已知元素的熔点标注在《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不但决定了星球的层次现象,而且决定了界面元素是由相邻周期元素共同组成。

例如:地球软流层可能不仅仅由第三周期元素组成,可能还包括了第四周期前面的两个元素;所谓“古登堡面”,可能不仅仅存在磁悬浮,充填磁悬浮,及磁悬浮两侧的也是相邻周期的气体和液态元素;在地球的目前阶段,氧元素在我们身边形成,而氧元素后面的两个气体元素却可能深入海洋和地下的一定深度形成;在地球表面拥有恒星的重力环境时,大气层不仅形成全部第二周期元素,可能还有第三周期最前面的“钠”元素,甚至“镁”元素。

我称上述现象为界面元素的跨区间现象。星球不同层次的分界面,应该由相邻区间的气态和液态元素组成。所有周期质量最高的化学元素是零族元素,零族元素全部是气态元素;所有周期的初始元素,都是低熔点金属元素,也是该周期质量最低的元素。重力现象也使它们成为界面元素。

4668.办好地球的事比什么都重要

2022.11.4

从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形成和微观尺度相互排斥来看,月球和太阳系所有行星的卫星都不适合地球人类生存。

从重力环境决定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来看,月球和火星、水星,十几亿年都未必在表面形成富氧环境,而没有富氧环境就不会有丰富的水资源。太阳和太阳系巨行星,尽管有丰富的氧元素形成,也可能有丰富的水资源,星球表面的地表环境却可能被海洋和惰性气体笼罩。金星表面的重力环境与地球接近,差距也还是不小,若干亿年都未必拥有目前的地球环境。所以,太阳系以内的大规模移民没有任何可能。系外移民,未必不能,但是远不如深入开发地球来得容易!

所以,适当开发近地空间,集中资源开发地球最为重要。

4669.月壤应该有“锂”、“铍”等元素

2022.11.5

根据不同重力环境形成不同化学元素的猜想,月球表面的重力环境可能还没有进入第二周期气体元素的形成区间。但是,“锂”、“铍”等固态元素的形成区间应该位于目前的月球表面。所以,月壤中应该不乏“锂”、“铍”等元素。

至于“硼”、“碳”的形成区间是否也位于目前的月球表面,我不清楚,检验一下月壤成分就清楚了。

传统认识以为大气层源于万有引力,其实不尽然。外太空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元素和氦元素,可能还处于离子形态。进入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离子形态的氢元素和氦元素会自动聚变为第二周期前面的几个元素,星际磁场温差形成的光子也会依次形成第二周期的化学元素,目前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也不过才达到氧元素的形成区间。恰恰是这种巧合,形成了目前的地球大气成分和丰富的水资源。氧元素的形成区间与生物圈的契合,成就了地球的生机勃勃。

星球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的地球环境还能持续多久,我不清楚,相信不会一闪而过。将来,氧元素不会消失,水资源也不会消失,惰性气体却会增加,达到一定浓度就不适合生物生存了,估计若干亿年吧!

至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就不好说了,因为决定星球表面温度变化的因素取决于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与核聚变的程度(前者是放热反应,后者是吸热反应),星际距离不是决定性因素。

4670.土卫六的大气层

2022.11.7

土卫六是太阳系中仅次于木卫三的第二大卫星,据说大气层的百分之九十八是氮元素,说明了土卫六表面的重力环境可能覆盖了氮元素的形成区间。

当然,一个例子可能说明不了问题,但是也弥足珍贵,因为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不但形成了氮元素,还形成了氧元素,甚至覆盖了氧元素的形成区间!

以上例子与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不过说明了一个问题: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可能与重力环境密切相关。

土卫六可能是人类发现的第六颗土星卫星,附近还有三颗主卫星,其余的应该归于小行星带。太阳系四颗巨行星可能都有四颗主卫星,并列依次存在,其余的分属两侧的小行星带,类似太阳系的两个小行星带。说明太阳系的四颗巨行星可能与太阳同期形成,而它们的四颗主卫星和两个小行星带与太阳系的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可能同期形成。类似的小行星带说明星球内部层次的分裂可能也有客观规律。

4671.地壳是凝固了星球各种元素的炉渣

2022.11.9

分析《元素周期表》,汇聚了地球所有已知的化学元素。也就是说,地球所有已知化学元素在地壳里面都可以找到。当然,所谓人工核素除外。

有一点引起了我的注意:纯净的化学元素微乎其微,化合物是普遍形态。

我在工厂时是与热加工密切相关的木型工,经常深入各个车间考察生产过程,知道冶炼过程都会有炉渣排出。炉渣一般都会漂浮在上面,除了无用元素之外,也会混有冶炼过程的各种元素,地壳就是凝固了星球各种元素的炉渣。

熔炉冶炼与星球化学元素的形成有所不同:前者是即有元素的投入;后者是能量向化学元素的转化,中间掺杂了即有元素与化合物的回炉。

所以,核聚变的本质是吸热反应,所谓“聚变能”不过是人类的美好愿望。

网上盛传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一百吨就可以满足人类一年的能量需求。“氦3”变“氦4”,即使无损耗不过两个质子的能量释放,远不如直接燃烧氢气来的方便!所以我说“聚变能”是科学陷阱!遑论“氦3”来自哪里?是熔点极低的气体元素!

我们知道星球是存在层次屏障和磁场屏障的,地核元素是很难来到地壳的,按比重也是呆在地心方才合理。我设想了三种可能:其一是星球元素重组过程的残留;其二是星球内部存在火山通道;其三是银河系是多核星系,悬臂可能来自多核现象。地球会伴随太阳周期性的深入银河系的核心区域,产生全熔和化学元素的大融合,再次冷却就会在地壳留下各种元素。

其一,月球必定伴随地球同期形成,失去了成长过程,不能解释八大行星的差别;

其二,火山通道是零星分布,还是统一贯通?地核元素到达地壳需要多长时间?地壳和地核存在了多长时间?

其三,地球伴随太阳的旅行周期是多长时间?地核元素形成了多长时间?地球离开银河系核心区间到达现在的位置是多长时间?似乎都是未解之谜!

可以确定的只有:地壳是凝固了星球各种元素的炉渣!

4672.宇宙可能的生物机制

2022.11.10

所谓宇宙,就是物质世界时间和空间的无限延伸。

可是目光所及,总是有限的范围,所以就有了各种狭义的宇宙观。

我的分析也是从地球、太阳系、银河系开始的,最大的困惑就是发现星球和星系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成长发育的。例如:初始的太阳系可能只有四颗行星,也就是所谓四颗巨行星。四颗类地行星和两个小行星带,四颗巨行星的卫星和小行星带,都可能是以后渐次形成的。没有宇宙中的宏观生物机制,这是不可想象的!

任何星球和星系的形成都是广阔空间物质的相对聚集,太空似乎已经瓜分完毕,星球和星系成长的物质来自哪里?只有放眼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可能,参考生物界的新陈代谢才能得到解释。

宇宙看似无序,其实相对有序。正负电荷可以转化为电子、光子、原子、星球和星系,星球和星系也可以逆转化,是为质能转化守恒定律。

化学元素有渐次改变的序列,星球和星系有形成和成长的规律,星际有物质能量的交流,磁场是无形的联系。只要有正负电荷的交流,就有星际磁场的存在,宇宙相对有序的空间和生物机制。所以,不能僵化的看待宇宙。

网上不乏放大树叶和沙子就是宇宙的报道,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本就有着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客观规律,焉知没有类似细胞和分子的宇宙联系?没有类似生物圈的宇宙联系?解放思想,困惑才能迎刃而解。

4673.开辟化合物的广阔天地

2022.11.12

我是通过分析原子结构,发现化学元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密切相关。并且,新的化学元素的形成,不是原子量的简单相加,而是遵循一定的规律,渐次形成的。

我的分析进行到人工核素时遇到了困难:所有的人工核素几乎都违背了中子递增规律,也就是“氚”结构递增规律。后果是存在时间瞬息即逝,甚至出现了纯质子结构!让我怀疑所谓人工核素的真实性。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工核素都是这样:核试验发现的人工核素相对较好,分析可以顺利进行。对撞机“撞”出来的人工核素,分析难以进行,与化学元素形成规律明显不符,让我怀疑撞击核聚变的可能性。

首先,撞击容易引发核裂变,而不是核聚变。其次,撞击除了表层,不可能改变原子深层结构。所以,创造新元素不是原子量简单相加,而是不同重力环境新结构的形成。并且,撞击核聚变数亿分之一的成功概率,不应该成立!

根据化学元素形成规律,“氦3”是不可能聚变为“氦4”的。也就是说,先裂变,再聚变,只能聚变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未必是目标元素!

而“氦3”在自然界的丰度几乎为零,获取要耗费多少能量?根据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氢元素的形成是吸热反应,氢元素基础上的核聚变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聚变能”从何而来?相关设备又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而化合物的形成相对容易,每一种化合物都有特定的物理化学属性,是人类发现新材料、新工艺的广阔天地!

4674.星球是否宜居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2022.11.14

第一是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是否处于氧元素的形成区间,而星球表面的重力环境与星球的大小是正比例关系。目前太阳和太阳系八大行星的质量是如何计算出来的我不清楚,但是不敢苟同,因为星球的结构和质量是有客观规律支配的。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几十年不变的时代应该过去了!

第二是星球表面的磁场温差是否处于生物的宜居区间,而星球表面的磁场温差主要由星际正负电荷交流交流的强度与核聚变的强度相关,星际轨道距离只能决定星际宇宙射线交流的强度是次要因素(地球大气热层下面的中间层赤道附近的温度只有摄氏零下八十五度左右,地表的宜居温度主要由磁场温差决定)。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强度与星球的大小也是正比例关系,核聚变的强度似乎相对稳定。

所以,星球大小可能是人类是否宜居最重要的因素。

还有一点不能不考虑:物质形态有正反之分,微观尺度可能相互排斥,难以发生化学反应。所以,反物质星球不适合正物质人类生存。

最近在网上经常看到多少光年之外的宜居区间有比地球还大若干倍的行星,似乎人类移居有望。不说多少光年以外能否到达,一个比地球还大就可能排除了人类宜居的可能性。因为氧元素的形成区间目前正好位于地球表面的生物圈,磁场温差也正好适合人类生存。大一些,惰性气体可能充斥地球表面,磁场温差可能会更高;小一些,氮元素可能笼罩地球表面,磁场温差可能会更低。所以,不要忽视星球大小,适合的才是需要的!

4675.为什么星球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例

2022.11.14

分析《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的质量是递增的。并且,第一至第五周期的五十四个元素可以通过连续核聚变依次形成。所以,我认为它们可能构成所有星球的第一对偶层次。第六周期开始,元素的内部结构出现重大变化,出现了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中间层次,跨周期连续核聚变的可能不复存在,只能周期内连续核聚变。所以,我认为从第六周期开始,每一周期元素可能形成星球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

我们不可能深入星球内部考察星球结构,却可以根据正负电荷和正反物质星球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分析星球内部结构,一如根据核外电子构型可以分析元素内部结构一样。

据此,太阳可能拥有十一个对偶层次,十六周期元素;太阳系巨行星全部拥有七个对偶层次,十一周期元素;地球至少拥有两个对偶层次,七周期元素。

各周期元素的质量是按规律递增的。体积越大,质量必定成正比例递增。所以,不知何人认定的太阳系各星球的质量有什么依据?至今仍被奉为金科玉律!

当然,客观条件不同,即使太阳系四颗巨行星可能同期形成,体积和质量也不会完全相同,因为它们分别对偶太阳的不同层次形成,星际正负电荷交流的量不可能相同,太阳宇宙射线的分配也会不同。但是发育程度相近,单位质量差别不会太大。

太阳系的两个小行星带不管星球大小,可能全部由固态氢元素、氦元素组成。除非部分星球完成了元素重组,这种可能只能存在于“依柯柏带”质量较大的星球。

4676.同电相聚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

2022.11.16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会发现核外电子现象与核外电子构型:所有化学元素都有特定的核外电子构型,这种特定的核外电子构型就是不同化学元素的身份证,或者遗传密码。

分析核外电子现象形成的原因,我们会发现同电相聚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和偏电荷现象: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具有偏电荷现象,而中子是电中性物质,只能依附质子形成;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是质子、中子对的基本形态;所有高端化学元素不过是质子、中子对的不同组成形态;同电相聚可能是化学元素形成的基本原因;正负电荷对偶聚集是核外电子现象的基本原因。

那么,质子和中子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传统物理学的解释是“夸克”,并且有六种之多,会有多少排列组合呢?可能不是小数目!所以,我没有深入研究。

做饭时我开始思考火的性质,发现火是光子的释放,应该来自化学元素的核裂变,开始思考化学元素与光子的关系:质子的核外电子现象源于偏电荷现象,只有偏电荷光子的存在,才有质子的偏电荷现象!而物质形态有正反之分,偏电荷光子也应该有正负偏电荷光子之分,这是对传统物理学光子认识的颠覆!

我没有实验手段,不能证明光子的种类和形态,只能根据常识分析光子可能存在六种形态:可以穿墙越壁的可能是由一对正负电子组成的最小光子形态;一个正电子、两个负电子组成偏负电荷光子;一个负电子、两个正电子组成偏正电荷光子;偏负电荷光子拥有核外正电子转化为反光子;偏正电荷光子拥有核外负电子转化为正光子;正负偏电荷光子相互纠缠、对偶聚集,转化为巨光子。

根据书中质子质量是电子质量一千八百三十六倍的介绍,我通过计算认为质子可能由一个正反光子,或者偏电荷光子,与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质子与中子不是一个正负电子的差别,而是一对正负电子(核外电子形态),或者一个正负偏电荷光子(离子形态)的差别。

光子的形成为什么会出现偏电荷现象我不清楚,但是没有偏电荷现象就不会有核外电子现象,没有正反物质形态。所以,只能用客观规律解释。

光子由电子组成,电子可以看作同电相聚现象的最小形态。化学元素的形成也是同电相聚现象:偏正电荷质子、中子对组成离子形态的正物质化学元素;偏负电荷质子、中子对组成离子形态的反物质化学元素。离子形态可能是核聚变的必要条件,因为离子形态才有偏电荷形态,才有同电相聚现象。这一点非常重要:核外电子形态的氢元素可能不会参与核聚变,只能与不同化学元素进行化学反应!而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可能通过连续核聚变转化为高端化学元素(当然需要不同的重力环境)。

不同重力环境形成不同化学元素的认识源于宇宙射线物质成分的分析:外太空环境可能只能形成氢元素和氦元素,所以成为宇宙射线的基本物质成分。

还有,舍此不能确定不同化学元素形成的原因。

为什么有的星球没有大气层,有的星球只有氮元素大气层,有的星球不但有氮元素,还有氧元素大气层,可以成为旁证。地球、月球和木卫六大气层是最好的证明。

同电相聚现象产生电子、原子和星球,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产生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星际磁场和电磁作用力可能也是源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所以,同电相聚与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应该是基本物理作用力。宇宙的形成即使源于奇点的大爆炸,也不会是一个奇点,至少是局部区域的两个,或者若干个奇点(整个宇宙的不同物质形态不可能聚集为一个奇点)!

4677.星球环绕多核运行方式的思考

2022.11.17

无论太阳系,还是地月系统,都是单核星系,行星和卫星都是环绕一个中心运动,运行方式一目了然。星球环绕多核是如何运行的呢?是环绕单核,还是环绕多核?抑或伴随单核做圆周运动?

核外电子伴随核内质子形成,高端核素都是多核系统,核外电子是伴随运动,还是环绕运行的呢?未见相关介绍。

悬臂现象说明银河系就是多核星系,太阳是环绕单核运行,还是环绕多核运行,我不清楚,天文学家也未必清楚,因为未见相关介绍。

也许有人会说观察一下不就清楚了吗?原子太小,星系太大,人的生命太短,观察也成为难以完成的任务!

如果太阳环绕单核运行,地球就要伴随太阳周期性的深入银河系核心区域,那可是炼狱般的考验!问题是轨道过于狭长,区间过于狭隘,可能性似乎不大!

如果是伴随运动,伴随单核运行,就没有了单核的环绕运行,哪一种可能性更大呢?

原子的核外电子云是难以深入观察的,太阳系在银河系的相对运动也是难以观察的。过去我说过核外电子构成反映核内质子构成,核外电子运动反映核内质子运动,也是猜想和逻辑推理,并没有实际观测。核内质子可以运动吗?核外电子可以运动吗?分子结构如何稳定?

如果单核星系存在环绕运动,多核星系只有跟随运行呢?太阳系在银河系悬臂中的位置岂不是相对静止?对偶层次是否也是静止的呢?如果星球可以环绕多核运行,同一轨道是否会出现不同内核对偶层次形成的星球(星际关系很可能是层次对偶关系)?

与其自己困扰,不如共同研究,所以有了本文。

4678.疫情有利台独 时间有利统一

2022.11.19

从中国古老的抗疫策略来讲,隔离都是不二选择。而战争加速流动,有利于疫情的扩散,所以疫情期间不利于战争。于是我说:“疫情有利台独”。但是,只要大陆的发展速度和军事准备能力快于台湾,时间就对统一有利。所以我说:“时间有利统一”。

“好饭不怕晚”,七十多年都等了,还差最后这几天吗?

4679.引力的相对性

2022.11.20

引力源于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并且具有相对性。

自由电子的质量是相对稳定的,所以我们才有电子质量。不同化学元素的质量也是相对稳定的,才有不同的原子量。

外太空,或非常接近外太空的环境,只能形成氢元素、氦元素两种化学元素。我们身边的重力环境,可以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要氢元素和氧元素。

不同物质形态一旦形成就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不会一成不变。地壳深处,离子形态的各种化学元素会进一步聚变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新的化学元素。离开了相适应的重力环境,所有化学元素都可能发生衰变反应。差距越大,反应越为强烈和彻底!所以,引力具有相对性。

网上搜索,经常会有耸人听闻的报道,类似科幻小说。物理学也不乏各种假说,包括所谓定论。所以,我们要多问几个为什么?

我的《探索集》是我的思考过程,不乏荒谬可笑的成分,只供参考,千万不要奉为金科玉律。如果有一天我也成为了爱因斯坦那样的大人物,更要注意!

4680.两种核力与核力相互制约的思考

2022.11.21

分析电子、光子、原子、星球、星系的形成,我们可以发现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两种核力。前者形成电子、原子和星球,后者形成光子、核外电子和星系。前者是相对纯净的引力,后者是吸引力和排斥力的对立统一。在对立统一系统中,即使相对纯洁的引力也会相互制约,不会一者独大。当然,一定的弹性应该有的。

电子有正负,物质形态有正反,一定尺度相互排斥,一定尺度相互吸引。所以,我不承认万有引力和万有引力定律。

太阳系四颗巨行星即使与太阳同期形成,也有大小之分。即有对偶层次不同的原因,也有距离太阳远近不同的原因,前者可能是主要原因。因为行星的规模依赖恒星对偶层次的规模形成,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木星距离太阳最近,宇宙射线方面会有便宜,成长会相对加快,反过来也会促进对偶层次的成长。如果对偶层次的规模不够,也可能制约木星的成长。系统内星球的成长可能存在制约关系。是否存在极限,还不清楚。电子、光子的规模是有极限的,原子、星球、星系的规模就不好说了。

教科书上我只看到远吸引、近排斥一种核力,应该是正负电荷对偶聚集作用力。同电相聚作用力也是一种核力,原子、分子、星球的形成都是依靠这种作用力。目前人们普遍接受的万有引力,其实不过是同电相聚作用力。放眼星际关系,才有前一种核力。

所谓强作用力,也离不开一定的重力环境,才能形成对应的化学元素。重力环境改变,强作用力也不强了!如此看来,引力也有条件,条件产生极限。所谓奇点理论,更没有基础了。否则,还有我们和现实宇宙吗?

4681.太阳系的流星发祥地与行星屏障

2022.11.24

奥尔特云是人类假设的流星发祥地,位于太阳系的边缘。

如果太阳磁场可以控制太阳宇宙射线外泄,奥尔特云的形成还是有可能的,应该来自太阳宇宙射线转化成的太空雪。

太阳宇宙射线主要由正物质氢元素和氦元素组成,奥尔特云可以看作太阳系边缘的大气层,帮助我们抵御系外宇宙射线的冲击,形成所谓“热障”(如果存在)。“热障”下面还是奥尔特云。

又是“热障”,又是奥尔特云,岂不矛盾?没有办法,现代物理学就是充满矛盾!

太阳自身还有一个反物质大气层,辐射相反物质宇宙射线,奥尔特云是正物质宇宙射线的残存。

太阳系还有两个小行星带,对偶太阳的新生层次形成,与八大行星一样属于正物质形态,吸引正物质流星,是八大行星真正的“贴身护卫”,或者磁场屏障。至于八大行星的卫星,可能与太阳一样属于反物质形态,只能吸引反物质流星,可谓名不副实!

上述看法也是我的假说,源于同电相聚和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的认识,仅供参考。

4682.地球上的水资源来自哪里?

2022.11.25

目前比较普遍的说法是地球上的水资源来自陨石,也就是冰陨石。

外太空确实存在冰陨石,不过凝聚的不是水资源,而是固态氢元素和氦元素,原始星球也是由它们组成的。因为外太空环境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有氢元素和氦元素,它们是宇宙射线的主要物质成分。

水资源的化学成分是氢氧化合物,不仅需要氢元素,而且需要氧元素。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是太空元素,也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成分。氧元素是第二周期元素,并且是在氮元素以后形成的化学元素,不可能来自太空,只能形成于地球自身的重力环境。分析地球氧元素的形成区间,可能上至臭氧层,下至地下和海洋的一定深度,与生物圈吻合,所以我称第二周期元素是大气层元素。

第二周期的前面四个元素都是固态元素,从“氮元素”开始才是气体元素。所以,不是任何星球都拥有大气层的,尤其是大量拥有氧元素的大气层。

地球大量拥有氧元素可能是最近十几亿年的期间。火星即使形成的比地球要早,由于相对较小,目前表面的重力环境不仅没有大量形成氧元素,而且没有大量形成氮元素,所以没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

火星没有类似地球的大气层,不等于没有氮元素和氧元素,只不过形成区间处于地面以下,相对狭小,即使存在水资源也极为有限,不足以支撑生物圈。所以,火星不可能存在远古文明。

星球形成以后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非常缓慢的成长,大概十几亿年未必增加一个层次。所以,火星拥有地球环境,不考虑其他因素,大量拥有氧元素和水资源也要十几亿年以后。

太阳系最接近地球重力环境的星球是金星,也不过是十几亿年以前的地球环境。据说金星拥有浓厚的大气层,气压远远高于地球,温度非常高,同样不适合生物生存。可能拥有氧元素,水资源可能是气体形态。

所以,目前的地球环境在太阳系可能独一无二。

物质形态有正反之分,微观尺度可能相互排斥,所以不是任何星球都适合我们生存。月球我们可以登陆,建立空间站需要慎重,必须排除反物质星球的可能,还要考虑往返距离。

4683.无处不在的氢元素

2022.11.25

分析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不外乎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氢同位素是基本形态,纯质子形态是特例。

可是,自然界中纯质子形态的丰度最高,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氚”结构几乎为零。而高端核素中看不到纯质子架构,却存在“氚”架构递增趋势,可见同位素的形成也与重力环境相关。

既然氢同位素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氦元素也是由氢同位素聚变形成的),只有形成于所有重力环境才有可能。而地球表面氢气的燃点只有摄氏五百七十度,在星球内部的高温环境是如何存在的呢?只有一种解释:伴随重力环境的改变,所有化学元素的熔点、燃点、沸点都会改变。

氢元素除了同位素的三种形态之外,还有核外电子形态与离子形态。核外电子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形态,只能发生化学反应,不会发生聚变反应。其它化学元素也有类似特征,因为只有离子形态才有偏电荷属性,依靠同电相聚客观规律就可以聚变为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高端核素。一旦拥有核外电子,就成为电中性物质,只能发生化合反应。所以,星球内部可能堆积核外电子形态的氢元素,与碳元素结合就会转化为油气资源。而碳元素是大气层元素,形成在氮元素之前,一般以化合物形态存在,伴随板块运动进入软流层分解出来之后,才相对容易转化为油气资源。碳元素的比重很轻,化合物的比重也相对较轻,不可能在地下深处大量存在。

本文解释了氢元素的无处不在,也说明了化合反应与聚变反应的差别和原因,油气资源无机成矿的可能性,第二点具有原创性。

4684.氢与重金属化合物上浮地壳的可能性

2022.11.27

氢元素是质量最轻的化学元素,也是核外电子数量最少的化学元素,更是所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所以,形成于星球的所有层次。

氢元素不但有三种同位素,还有核外电子与离子形态的区别:核外电子氢元素源于正反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离子形态氢元素源于正负偏电荷光子与巨光子的结合,或者核外电子形态氢元素失去核外电子。氢元素的形成是质能转化的第二形态,质能转化的第一形态是正负电子转化为光子。所以,光子和“氢”同位素都可以裂变为正负电子。后者或其组成部分裂变为光子,才能进一步裂变为正负电子。所以,化学元素的贝塔核裂变可能隐藏光子核裂变。中子裂变为质子要有一个偏电荷光子的释放。光子形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光子向其它物质形态的转化都是吸热反应。

核外电子形态的所有化学元素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不再参与同电相聚形态的核聚变,却可能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的其它元素组成化合物形态,分摊它们的比重,产生上浮现象。当然,未必直接上浮到地壳。但是,也为地壳存在星球几乎所有元素提供了逐级上浮的可能——这是长期困扰我的问题之一。上浮有自然上浮,也有层次压力释放的裹挟。越是星球核心成分,上浮越是缓慢。所以,它们是地壳中的微量元素。

4685.“氕”的丰度源于剩余

2022.11.29

“氕”是氢同位素中的纯质子形态,氢元素中的丰度是百分之九十九点九八五。其次是“氘”的丰度(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零点零一五。可是高端核素中,除了“氦3”由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外,其余几乎都是由“氘”、“氚”(由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氦4”组成(少量“氦3”架构),不能不让我想到“氕”的丰度可能源于核聚变剩余。

为什么核聚变离不开质子、中子对形态的氢元素呢?我不清楚。可是事实如此!

同电相聚,离子形态的质子也属于偏电荷物质为什么不能相聚?所有化学元素统统由不同数量的质子组成其不简单?显然,不同物质形态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客观规律支配。

丰富的“氕”资源为碳氢化合物、氢氧化合物的形成创造了优越的条件,所以地球生机勃勃、水资源丰富。

油气资源是有机形成,还是无机形成?争论了多年。分析一下其中氢同位素的性质,可能一目了然:如果是“氕”,有机形成的概率较高,因为星球表面“氕”的丰度最高;如果是“氘”和“氚”,必定是无机形成,因为地下的重力环境“氘”和“氚”,所谓“重氢”的丰度可能高于“氕”,所谓“轻氢”的丰度。当然,不排除“氕”的比例仍然较高的可能,因为地下核聚变剩下的仍然是所谓“轻氢”。所以,只有一半的参考价值,聊胜于无!

4686.一个伪命题影响几代人

2022.11.29

电子、光子、化学元素的形成都属于核聚变,其中化学元素的形成是光子向化学元素的转化,属于吸热反应,并且局限于氢元素的形成。氢元素向其它化学元素的转化不是吸热反应,也不是放热反应。所以,化学元素之间的核聚变不存在“聚变能”。

分析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没有氚、氚结构。所以,氚、氚核聚变是不可能发生的。

分析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氦4”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共同内核,只能由两个离子形态的“氘”架构形成,没有“氚”架构什么事。“氚”只有裂变为光子,重新形成“氘”架构,才可能聚变为“氦4”,概率微乎其微。

地球表面“氘”的丰度是氢元素的百分之零点零一五,“氚”的丰度几乎为零,获取它们不知道耗费多少能量,核聚变或者不可能,或者没有能量释放,所以我说所谓“聚变能”是伪命题!

不知道历史上哪位科学家提出了“聚变能”,解释阳光的由来。后来还真的出现了氢弹,使得“聚变能”板上钉钉。质能转化守恒定律难道是伪科学吗?多少代科学家研究“聚变能”,不知道耗费了多少人力物力,至今没有成功,所以我说:一个伪命题影响了几代人!

现在网上盛传我国最近几年就能够实现“聚变能”发电,一个托卡马克装置就能够“聚变能”发电吗?差得远了!没有物理基础的“聚变能”可能永远不会成功。

4687.氢-氦核聚变没有任何能量释放

2022.11.29

氢-氦核聚变是氢同位素中的“氘”聚变为“氦4”的核聚变,即两个“氘”原子聚变为一个“氦”原子。

在自然界,拥有核外电子的“氘”原子是电中性物质形态,不可能聚变为“氦”原子,而离子形态“氘”原子是自发的聚变为“氦”原子的。所以,氢气中“氘”的丰度仅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

第一周期以外的高端核素中没有纯质子架构,全部由“氘”、“氚”、“氦3”、“氦4”架构组成。“氦3”架构也是极个别的现象,通常由“氚”架构的贝塔裂变形成,而高端核素中有“氚”架构递增趋势。所以,氢气中几乎没有“氚”架构的身影。

“氘”由一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氚”由一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氦3”由两个质子、一个中子组成;“氦4”由两个质子、两个中子组成。质子由一个正反光子、或者正负偏电荷光子,三百零五个巨光子组成;中子依附质子,由三百零六个巨光子组成,最多裂变为上述光子,是为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所以,光子转化为氢元素是吸热反应;氢元素裂变为光子是放热反应。氢-氦核聚变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

为了维护“聚变能”,有人说“氢”元素中的质子能量大于“氦”元素中的质子能量,完全是胡说八道。还有人说两个“氚”原子聚变为“氦”原子会有能量释放,分析所有化学元素都没有类似的结构,而“氚”原子不可能发生仅仅一个中子全部裂变为光子,转化为“氘”原子的物理反应,更是信口开河!

所以,“聚变能”至今没有成功。

恒星表面的熊熊烈焰主要来自星际宇宙射线和正负电荷的交流:前者产生核裂变,释放能量;后者产生光子聚变,形成能量。氢元素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初始阶段,由光子聚变形成,是为吸热反应。而高端核素全部来自氢元素的再次核聚变,既不是放热反应,也不是吸热反应。氢-氦核聚变产生“聚变能”没有物理基础,完全是异想天开!

4688.核聚变的路线图

2022.11.30

通过《元素周期表》,可以分析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方法非常简便:质子和中子的差别非常小,只有一个偏电荷光子,或者一对正负电子的差别,相对于原子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原子量可以看作质子、中子数量之和;元素序号是按照元素的质子数量排列的,并且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以质子、中子对的形态存在,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涵盖了基本形态;所有化学元素,其实就是质子、中子对的不同形态,而核外电子构型反映核内质子、中子对的分布。所以,通过四则运算就可以粗略分析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

通过简单计算就可以知道纯质子形态在氢元素以外的化学元素结构中是不存在的,“氘”、“氚”、“氦3”、“氦4”构成所有化学元素内部结构的基本单元,“氦3”属于特例,计算其它三种形态在某一层次中的分布,就可以基本掌握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和演变过程。

所以,《元素周期表》也是核聚变的路线图。

只有通过分析才会发现并不是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都是承前启后,依次形成的:第六周期开始由于中间出现了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的结构,核聚变的连续性出现断层,初始元素不是前一周期最后一个元素的五层结构,而是始于“镍核”的四层结构,此后所有周期元素都可能存在类似现象。结合地球结构,我认为前五周期元素可能构成所有完成元素重组星球的初始层次,在地球包括大气层、地壳、软流层到下地幔。外地核可能由第六周期元素形成;内地核可能由第七周期元素形成。

分析不同元素的形成原因,我认为重力环境可能是决定性因素,同电相聚是一目了然的客观规律。这就形成了核外电子与离子类型化学元素的区别:前者只能发生化学反应,后者才能发生聚变反应;只有离子形态的化学元素才能发生连续核聚变,到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物质形态。这也是万有引力的否定:核力也有相对性,目前我们身边环境自然形成的化学元素只能到氧元素为止。当氧元素后面的两个化学元素依次在我们身边形成时,大气成分会显著改变,生物圈可能消失。

4689.阿尔法裂变的提示

2022.12.2

分析《元素周期表》,我们会看到阿尔法裂变和贝塔裂变。前者是“氦4”分裂,后者是电子辐射。

通过核外电子构型,我认为“氦4”是高端核素的共同内核,而层次内,或者跨层次是否存在“氦4”结构呢?不敢确定。所以,我第一次分析元素结构设定每个原子只有一个“氦4”架构,不考虑“氦3”架构。好处是不用逐层分析,原子量(质子和中子数量之和)减去序号的倍数(每个质子与一个中子结合),余数就是“氚”架构的数量(多出来的中子数量)。“氦4”架构是定数(设定所有高端化学元素只有一个“氦4”内核),其余就是“氘”架构的数量了。问题是同位素很多,“氚”架构的层次分布不能确定,看不出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所以,两年之后又进行了每个同位素的逐层分析。基本方法不变,不同的是根据阿尔法裂变的存在,将每个层次的两个“氘”架构计算为一个“氦4”架构,最后根据贝塔裂变补充“氦3”架构和前面元素结构的分析,同时计算核外电子相对缺位。虽然元素结构与物理化学属性之间的关系仍然不清楚,但是不同化学元素之间承前启后的关系相对清楚了,第六周期及以后周期元素结构的“断层”式改变明确了,s和ds两个过渡区间确定了,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与分子形成的关系明确了。进一步将所有化学元素的熔点标注出来,看到了所有周期化学元素熔点从低到高,再到更低的变化规律,明确了星球层次形成的原因。

将每个层次的每两个“氘”架构(质子、中子对)计算为一个“氦4”架构,完全根据阿尔法裂变的存在,说明化学元素的表层结构仍然存在“氦4”架构。不仅在外太空,即使星球内部,离子形态的“氘”元素也是自发的倾向“氦4”架构的核聚变。化学元素的形成,完全是自然的核聚变过程。为什么是a,而不是b,另有客观规律支配,并不是相同环境的无限聚合。所以,万有引力定律是片面的、错误的。星球的层次对偶形成关系,正反物质形态微观尺度的相互排斥,磁场同极之间的相互排斥,都是对万有引力定律的否定,简单的引力已经相对狭隘了。

4690.从微观到宏观 尊重历史成就 创新科学成果

2022.12.2

每每《探索集》写到一定篇幅的时候,我都会感到江郎才尽。快到七十岁的时候,更是开始考虑怎样离开这个世界,散发用不到的物品,准备遗体的捐献。可是,总有新的发现,让我看到人生的价值和未尽的责任,《探索集》又一篇篇延续了下来。并且,不仅仅是柳暗花明,更有新的突破。

人生不易,学习不易,创新和突破不易,精彩更是不易!

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在前人努力的基础上获得的,没有前人的总结,就没有我们的开始。但是,止步于此,人类文明就没有希望和未来。所以,创新始终是我努力的方向。

我的研究始于社会科学,止于自然科学,从哲学角度来看它们是相通的,所以我从不迷信权威,才有今天的成就。

今年又是硕果累累,明年怎样不敢预测。生命不息,探索不止。

还有社会责任、家庭义务,没有一个人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每次情绪波动,探索都会停止一段时间。七情六欲,人之常情,我也不是超人!

所以,不要指望包打天下!

本文标题概括了我走过的路,也是我继续要走的路。希望再活五十年,也许只有五十天。每一天都不要荒废,更要活得精彩!

4691.全离子与部分离子形态化学元素

2022.12.4

全离子形态化学元素是缺失全部核外电子的化学元素;部分离子形态化学元素是缺失部分核外电子的化学元素。只有全离子形态化学元素可以与全离子形态氢元素和氦元素发生核聚变反应,部分离子形态化学元素只能发生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的化合反应。

至于全离子形态高端核素之间是否可以发生核聚变反应?这里存疑,倾向否定。因为所有化学元素的内部结构都是相对有序形成的,不会轻易改变,核聚变通常是全离子形态化学元素表层氢架构与氦架构的有序增加。施以高压,可能形成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不会是两个独立核架构化学元素原子量的简单相加。所以,我质疑通过两个高端核素加速撞击,生产原子量相加高端人工核素,特别是第五周期以后人工核素的真实性。

核外电子形态氦元素是惰性气体元素,一般没有分子形态。全部离子形态的氦元素却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基本架构和初始内核。分析原因,全部离子形态的氦元素拥有两个电子质量的偏电荷,比全部离子形态的氢元素增加一个,所以成为所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和初始内核。

从惰性气体到基本架构和初始内核,是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就是物理!所谓强作用力,很可能是同电相聚吸引力。看似微不足道,却至今难以打破!

4692.目前地球上表面密度最高和最低的化学元素

2022.12.4

目前地球上表面密度最高的化学元素有两个:一个是第六周期元素“钕”,另一个是第七周期元素“铀”。它们都是其后所有化学元素的周期性内核,由三十二个质子、中子对组成。前者是在“镍核”基础上形成的外地核元素,五层结构;后者是在“钕核”基础上形成的内地核元素,六层结构。这两个元素全部有两个层次、二十六个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那么,目前地球上表面密度最低的化学元素有多少呢?所有周期性内核后面的第一个元素都是表面密度最低的化学元素,分别是“锂”、“钠”、“铜”、“银”、“钷”、“金”、“鎿”。它们的表面只有一个质子、中子对,七个以上核外电子相对缺位。

地核元素来到地壳中是很不容易的,特别是内地核元素,重力环境的巨大改变使它们纷纷成为放射性元素,“铀235”、“钚239”释放的巨大能量缓解了我们今天的能源危机。而表面密度相对较低化学元素都具有相对优异的电性能和延展性,历史上著名的贵金属都在其中,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

4693.原子结构中中子作用的分析

2022.12.6

分析《元素周期表》,不同化学元素是以结构中质子、中子对的不同数量区分的,质子数量是决定性因素。那么,中子的作用是什么呢?为什么高端核素中没有纯质子结构?而“氚”架构,也就是中子数量存在递增趋势?例如:我们熟悉的“铀235”说的是原子量235的铀元素;序号92代表质子、中子对的数量,以质子数量排序;其中中子数量是原子量减去序号的余数143;中子数量明显大于质子数量;143减去92等于51是中子多于质子的数量,也就是“氚”架构的数量。还有一种算法:原子量235减去序号的倍数184等于51,也是结构中“氚”架构的数量。这么多的中子数量难道是凑数的吗?

原子一旦形成是非常牢固的,所以有强作用力之说。而核内每个质子只有一个电子质量的偏电荷,比较质子离子形态1833倍的电子质量(有书中介绍质子质量是1836倍电子质量)、中子1836倍的电子质量(我的计算),似乎微不足道,何以形成牢固的核力呢?没有中子,偏电荷的比例更高,为什么没有纯质子结构呢?我怀疑中子可能起到“胶子”的作用,所谓W子(传统物理学中的胶子)可能源于假说:原子结构都难以观察,那么多基本粒子(特别是地球都可以穿越的中微子)是怎么发现的?

为了解释核外电子现象,我设想了偏电荷光子的存在和光子的六种形态,6个电子质量的巨光子的比例最大,质子中有305个,中子中有306个。所谓能量,主要由巨光子数量决定,而巨光子的穿透力最差,所以穿衣可以保暖。

为了解释看不到、去不了的物理现象,人类创造了许多假说,没有假说就没有现代物理学。所以,我不在乎多创造几个,关键是谁的说法合理!中子的胶子作用是我的猜想之一,可能源于电磁作用力,仅供参考。

这里需要特别提醒:越是高端核素,中子比例越高,否则都是短命的!但是中子也有短命的,才有所谓弱作用力。不同核素的形成可能与重力环境有关,不会无限大!

4694.离子形态质子、中子对之间的交互组合

2022.12.9

分析《元素周期表》,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是质子、中子结合的基本形态,也是相对简单的形态。高端核素,则是相对复杂的形态,不同重力环境可能形成的相对复杂的形态。除了同电相聚吸引力之外,可能还存在不同质子、中子对之间,质子对其它中子的相对吸引,产生交叉排列。极限可能是同层,或者跃层“氚”架构、“氦”架构。这进一步排除了撞击核聚变的可能性:撞击最大的可能是引发核裂变,原子结构则是相对有序形成的。中子轰击所以产生链式核裂变,说明超出质子、中子结合的极限,可能导致某些原子结构的彻底瓦解。

4695.质子与中子 强作用力与弱作用力的实质

2022.12.29

分析《元素周期表》,所谓化学元素不过是质子、中子的不同排列组合,既没有夸克和胶子、中微子的身影,也没有色、味近乎玄学的复杂结构。而质子、中子的基本组合,不过第一周期元素的五种形态。中子依附质子形成,脱离质子,只能存在十五分钟。而没有中子,就没有高端核素的形成,中子起到了胶子的作用。所谓强作用力,可能源于质子、中子的交错排列组合;所谓弱作用力,可能是相对“过剩”中子向质子的转化。所以,这两种似是而非的作用力不过是表象描述,不应该成为基本物理作用力。

4696.寒冷产生氧元素 风暴形成水分子

2022.12.31

地球环境消耗最大的是氧元素和水分子,形成最多的也是氧元素和水分子。

形成一个氧元素要消耗十六个原子量的光子,而形成一个水分子只要两个氢元素(消耗两个原子量的光子)。所以,氧元素的形成产生寒冷,表象却是寒冷产生氧元素;水分子的形成是化合反应,一个水分子只要两个氢元素,带来有限的降温,却足以形成热带风暴,表象是风暴形成水分子。

其实,任何星球的温度变化主要源于星际物质能量的交流与交流产生的核裂变、核聚变。核裂变主要影响表层大气,是热层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照亮星球的主要光源。核聚变产生光子,然后产生化学元素。没有产生化学元素之前表现为光子堆积,也是星球的热源之一。越是原子量高的化学元素,形成需要的光子储备越多,产生的降温效果越是明显。地球最热的区域不是星球表面,而是星球内部,源于核聚变需要更多的光子储备。而核聚变产生的急剧降温,是形成地震和推动板块运动的主要动力。

分析地球温差的分布,就会发现与磁场、磁轴的密切关系,我索性称其为磁场温差。磁场源于星际正负电荷的交流,这种交流产生光子,引发核聚变,是星球成长的主要物质来源。即使没有阳光,地球也不会像外太空一样寒冷。而阳光的直射、斜射,对地球温度变化的影响不会超过昼夜温差,季节温差主要源于磁轴漂移和漂移带来的磁场温差变化。

如果没有核聚变,宇宙物质停留在光子形态,就会同此冷热。所以,化学元素的形成产生寒冷,化学元素裂变为光子产生高温。形成需要多少光子,裂变最多释放多少光子,是为质能转化守恒定律。所谓“聚变能”不过是人类的猜想,只存在于光子形成的核聚变,而不会存在于化学元素形成的核聚变。“聚变能”源于阳光形成的错误判断。

4697.两种物质形态决定核聚变还是化合反应

2023.1.1

离子形态与核外电子形态,是所有化学元素存在的基本形态。前者产生核聚变,后者只能发生化合反应。前者只能生成与重力环境相适应的化学元素,后者只能实现核外电子共轭与核外电子相对缺位互补的化合反应。

地球生机勃勃的秘密在于氧元素形成区间与生物圈的高度契合:如果地球大气对流层是氮元素的形成区间,氧元素就会成为稀有元素,水资源极为罕见;如果地球大气对流层是氧元素以后化学元素的形成区间,惰性气体就会充斥星球表面,即使存在汪洋大海和相对丰富的氧元素,也不适合现有生物生存。

分析《元素周期表》和宇宙射线的物质成分,我们会发现重力环境决定不同化学元素的形成,氢元素是所有高端化学元素的基本架构,涵盖了质子、中子对的三种形态。氢元素是聚变为高端核素,还是保持相对独立的形态,只能与其它元素发生化合反应,取决于它是核外电子形态,还是离子形态。其它化学元素是进一步发生聚变反应,还是只能发生化合反应,也取决于它们是核外电子形态,还是离子形态。当然,重力环境决定聚变成什么化学元素。

在氧元素形成区间,没有特殊的外部环境很难形成氧元素以后的化学元素。所以,控制核聚变的进度要花费额外的资源。

分析《元素周期表》,“氦核”的存在同样重要。所谓“氦核”,是离子形态的氦元素,也是所有高端核素的周期性内核。类似的周期性内核还有“氖核”、 “镍核”、 “钯核”、 “钕核”、“铂核”、“铀核”、 “110核”等。所以,任何化学元素的形成都要遵循化学元素形成规律,不是原子量相加就可以形成新的化学元素。

以上内容是我2022年科学研究的主要成果,也是十多年物理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作为2023年的迎新篇!

4698.“锂6”、“锂7”可以聚变什么化学元素?

2023.1.4

“锂6”、“锂7”是过渡性化学元素“锂”的两个同位素,熔点摄氏一百八十点五五度,燃点在摄氏一千三百度以上。

“锂6”由一个“氦核”,一个氢同位素“氘”聚变形成;“锂7” 由一个“氦核”,一个氢同位素“氚”聚变形成。由于氢同位素“氘”在氢气中的丰度仅为百分之零点零一五,“氚”的丰度为零,氢弹制造中一般以“锂6”、“锂7”取代氢同位素“氘”、“氚”充当聚变材料。那么,它们的聚变产物是什么呢?“锂6”的聚变产物是“碳12”,“锂7”的聚变产物是“碳14”,交叉聚变是“碳13”,不会有任何能量释放!

核裂变则不同了:“锂6”可以释放六个原子量的光子;“锂7”可以释放七个原子量的光子。是否可以帮助氢弹的其它材料发生裂变反应,我不清楚,可能会有催化剂作用。

否定氢弹的聚变原理是一个疯狂的举动,却有助于否定“聚变能”理论。因为除了光子形成的核聚变,其它核聚变没有任何能量释放,而氢元素形成的核聚变是吸热反应!

为了获得所谓“聚变能”,数百年来全世界的科学界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最近才听说美国取得了百分之五十的正收益,还不知道是否真实?实验路径是否合理可信?距离传说中的“聚变能”,相差甚远!

两个离子“氘”聚变为“氦4”在自然界是自发过程(没有两个“氚”聚变出来的化学元素),没有任何能量释放。所以,占宇宙射线百分之十的氦元素没有为外太空带来任何温暖。而占宇宙射线百分之八十九的氢元素、百分之十的氦元素,冲击地球大气层产生的核裂变却形成了温度高达摄氏一千二三百度的地球大气热层,产生了第二周期前面几个耐高温化学元素(锂元素在各周期过渡性元素中的熔点和燃点也属于最高)。

那么,阳光的形成源于什么?首先源于相同物质形态宇宙射线的冲击,其次源于星际磁场正负电荷的交流。与太阳第一对偶层次交流的是银核对偶层次的一部分,产生的能量不同于地球。而太阳系八大行星第一对偶层次与太阳对偶层次的交流都需要穿越太阳大气层,是否留下一部分能量还不清楚。地球大气热层都产生了摄氏一千二三百度的高温,太阳大气热层产生更高的温度有什么奇怪吗?

4699.为什么许多星球没有大气层?

2023.1.11

因为表面重力环境不足以形成第二周期的气体元素,而无处不在的第一周期元素大量转化为第二周期前面的固态元素,及其化合物。

传统解释是吸附力的不足,而大量的小行星都是固态气体元素形成的,可见吸附力的解释缺乏说服力。

分析不同化学元素形成的原因,重力环境可能是唯一合理的解释,因此有以上说。

4700.气体星球是星球形成的过渡阶段

2023.1.11

宇宙射线是以气体形态存在的第一周期化学元素,密度非常低。伴随时间的推移,它们会转化为固态,甚至小行星。

气体形态的宇宙射线具有偏电荷的属性,因为它们通常以离子形态存在。固态已经转化为分子形态,也就是核外电子形态,具有了相对的稳定性。核外电子共轭是分子形态的一种形式,也具有偏电荷的属性,只是相对较弱。同电相聚是客观规律,相同物质形态会聚集为不同物质形态的小行星,依据正负电荷对偶聚集客观规律形成对偶集团,也就是初始星系。

初始星系会产生磁场,出现正负电荷的交流,固态向气态星球的转化,达到一定程度,或者燃点,就会发生爆炸,完成化学元素的重组,我们通常称其为超新星爆发。

所以,气体星球是星球形成的过渡阶段。

原始星球只有“氢”、“氦”两种化学元素,通过元素重组才能转化为多元素星球,元素重组过程相对短暂。所以,气态星球的生命周期很短,就会重新转化为固态星球。

奇怪的是地球都已经成为固态星球,太阳和与太阳同期形成的太阳系四颗巨行星还被称为气体星球,依据何在?

物理学充斥假说,因为我们不能深入观察,却不应该假的离谱,数百年不变。所以我致力于拨乱反正,希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所助益。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三生万物奖奇点妙想

4699.为什么许多星球没有大气层?

2023-1-11 20:57:39

三生万物奖

新发现:距地球131亿光年的最遥远星系

2023-1-11 23:03:22

48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结实笑乌龟

    科学还不只在智慧训练上是最好的;在首选训练上也是一样。

  2. 手套大力

    在任何科学上的雏形;都有它双重的形象;胚胎时的丑恶;萌芽时的美丽。

  3. 豌豆可爱

    学科学是一口气也松不得的;科学的成就就是毅力加耐性。

  4. 阳光爱小熊猫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5. 鸣人

    科学成就是由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惟有长期的积聚才能由点滴汇成大海。

  6. 腼腆有鸭子

    在科学上最好的助手是自己的头脑;而不是别的东西。

  7. 笔芯优优

    如果学习只在于模仿;那么我们就不会有科学;也不会有技术。

  8. 奶咪

    凡是较有成就的科学工作者;毫无例外地都是利用时间的能手;也都是决心在大量时间中投入大量劳动的人。

  9. 杀生丸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真理的长河中有无数礁石险滩。只有不畏攀登的采药者;只有不怕巨浪的弄潮儿;才能登上高峰采得仙草;深入水底觅得骊珠。

  10. 爱听歌保卫金针菇

    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华罗庚

  11. 柚子壮观

    在科学的入口处

  12. 悠宝三岁

    那是一个毫无指望的科学家

  13. 寒风忧虑

    不畏劳苦

  14. 碳

    艺术的兴味

  15. 秋天生动

    任何科学上的雏形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