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以太的运动与密度分布
按照天文学界目前流行的理论,暗物质是宇宙的主宰,但却不知道暗物质是什么。本文认为以太才是宇宙的主宰,星系只不过是以太海洋中的悬浮物体,但引领以太运动的却是星体。在本章中,以太的运动指的是宏观运动,是粒子的平均速度,如果类比空气,它就是“风”。
以太是宇宙的主角,星系的涡旋结构就是最好的证明。如图3-1所示,它与地球上的气旋结构相似:内核作刚体旋转,外层作较差旋转,中心具有喷流。如果没有以太,星系核是不可能作“刚体旋转”的,中心也不可能存在喷流,结构也不可能如此相似。
图 3-1. 地球上的气旋与涡旋星系的比较(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太与空气类似,也具有一定的粘度,是以太粒子间的动量交换产生的。物体能够对其内部的以太部分拖曳,拖曳的程度与物体的折射率有关,物体的表面很难拖曳以太,因为以太的粘度系数小,也就是说,以太很难随着物体转动,但引力可以拖曳以太,以太可以跟随着大质量物体一起运动。
以太在宇宙中的运动包括拖动和转动,拖动是指在引力的作用下,以太跟随大质量物体的运动,而转动是指以太由于粘性而产生的运动。在宇宙中,以太很容易被拖动,例如,在太阳引力范围内(约1光年)的以太跟随着太阳一起绕银河系中心运动,但转动却较难,与太阳同步转动的以太在日冕(约1.3倍太阳半径)之内。地球对以太的拖动范围也很大,可达到金星和火星,但与地球同步转动的以太也只是在大气层内(约100千米)。
以太是流体,星体的质量越大,周围的以太密度就越高;星体的密度越高,以太的密度梯度就越大。星体周围的气体密度分布可表示为,其中,ρ0表示星体表面的气体密度,G是引力常数,M是星体质量,m是气体粒子的质量,k是玻尔兹曼常数,T是气体的绝对温度,r0是星体的半径,r是到球心的距离。以太也不例外,同样符合气体在引力作用下的密度分布规律。
3.1. 地月系
地月系是指由地球和月球构成的运动体系。
3.1.1. 密度分布
由于地球的质量较小,地球附近的以太密度可视为常量1.257×10-6 kg/m3。
3.1.2. 速度分布
在以太阳中心为参考系时,地球周围的以太基本上是与地球同步绕太阳旋转。但如果以地球中心为参考系,在大气层内,以太会与地球表面的速度同步。在大气层外,由于月球的拖动,以太绕地球中心旋转的速度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加,到月球轨道时达到最大,然后又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估计达到150万千米(日-地系统的第二拉格朗日点)时,会出现逆转,而且逆转的速度越来越大,如图3-2所示。
图 3-2. 地球中心为参考系时以太的速度分布(以地球表面为0点)
以地球的中心为参考系,以太的速度分布大概可分为5个部分,从A到B,以太与空气同步,绕球心转动,正是由于大气层内的以太与地球自转同步,才使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出现零的结果。从B到C,地球对以太拖曳越来越弱,速度也逐渐下降。但从C到D,月球对以太的拖曳效果却越来越强,以太绕地球的速度逐渐变大,当高度达到月球轨道时,以太在月球引力的拖曳下,速度达到最高,从D到E,以太的速度逐渐降低,从E到F,以太开始逆转(逆转的原因有二:一是月球的质量有限,二是其他行星的影响)。
3.1.3. 地球周围以太运动的证据
- 地球自转(0.465 km/s)的萨格纳克效应值可以测量出来(同步卫星进行中日双向时间传递实验),是以太与地球存在相对运动的最直接的证据,也是光速可变的最直接证据。假设中日双向时间传递实验所选择的卫星定点于北极上空,就不会存在萨格纳克效应。
- 为什么公转30 km/s的萨格纳克效应值测量不到(中日双向时间传递实验,在任何时间所测量到的萨格纳克效应值都相等)?因为在地球中心参考系中,以太只有旋转运动而没有其他方向的运动(都随地球绕太阳运动)。
- 国际空间站每年大约消耗7.5吨的燃料来维持轨道,说明空间站存在阻力,主流认为全部来至于地球大气的影响。我们知道:在空气中,直平面体风阻系数大约为1.0,球体风阻系数大约为0.5,但卫星轨道衰减的阻力系数却大于1.0,而且高度越高数值越大(马淑英等.大气阻力引起卫星轨道衰减的数值模拟[J]. 地球物理学报, 2013, 56(12): 3980-3987),如图3-3所示,图中四条曲线代表不同形状的卫星(图片是文中的插图)。
如果以太不存在,大气阻力系数是不可能随着高度的升高而变大的,因此,必定有一部分阻力是来自于以太,而且轨道越高,以太产生的阻力所占的比例越大。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大气与以太对物体运动的阻碍原理明显不同,大气对物体的阻力只与迎风面有关,但以太不仅与迎风面有关,还与物体的厚度及密度有关。
图 3-3. 大气阻力系数(横坐标)与轨道高度的关系
如果在空间站里做迈克尔逊——莫雷实验,就有可能测量出以太的运动方向。
3.2. 太阳系
在太阳系,以太并不需要以运动的方式来平衡太阳的引力(可以通过压强的变化),但在行星引力的拖曳下,以太也会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因此,以太并不会阻碍行星的轨道运动(偏心率大的椭圆轨道除外)。
3.2.1. 以太的运动
由于行星引力的拖动,在黄道面上,以太与行星同步运行,也就是说,在水星以外,日球层顶以内,以太绕太阳的速度也基本符合的运行规律,如图3-4所示。
图 3-4. 太阳系中黄道面上以太的速度分布(以太阳表面为0点)
太阳周围的以太运动与地球周围的以太运动类似,在太阳表面,以太与太阳同步,但随着与太阳距离的增加,速度越来越高,到达水星轨道时,达到最大(与水星同步48 km/s),然后绕太阳的运行速度逐渐降低,估计超过800AU时,将会逆转。
3.2.2. 太阳系中以太运动的证据
A. 金星大气的环流运动
在金星的大气层顶,有从东到西的持续大气环流,只需要四个地球日就可以环绕金星一周,而且距表面越低速度越小,这种现象至今无人能够解释。如果承认以太的存在,引起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地球和水星。由于地球的轨道速度比金星小,而水星的轨道速度比金星大,在水星和地球的拖动下,金星轨道内外的以太就会出现速度差,使金星周围的以太按顺时针旋转,如图3-5所示:
图 3-5. 金星周围以太的顺时针运动
金星周围以太的运动速度曲线如图3-6所示:
图 3-6. 金星中心为参考系时以太的速度分布(以金星表面为0点)
金星周围的以太涡旋是地球和水星的引力形成的,而金星的大气环流运动是以太拖动的。正是金星周围存在顺时针的以太涡旋,在以太的拖曳下,金星大气才会呈现出从东到西大气环流运动(这很可能也是金星倒转的原因)。
在其他的行星周围是否也有类似的以太涡旋呢?有,而且太阳系中的所有行星都存在!其证据就是逆行轨道。金星的逆行轨道只所以离主星如此之近,是因为它没有顺行卫星(如果有,金星大气就不会出现环流运动),如果水星有大气层,水星的大气也会象金星大气那样转动,如果地球外围没有月球的存在,地球上的大气也会象金星大气那样运动。
B. 逆行轨道
太阳系中所有气态行星外围的卫星几乎全部逆行,如木星系统中,轨道半径大于1800万公里的50多颗卫星只有一个例外(Valetudo,它是在2018年发现的在逆行区的顺行卫星,但这颗卫星不可能在逆行区内长期存在),其原因还是由于主星轨道内外的以太速度差而形成的以太涡旋,木星周围以太的运动速度曲线如图3-7所示:
图 3-7. 木星中心为参考系时以太的速度分布(以木星表面为0点)
木星周围的以太,与木星中心的相对静止点大约在1500万公里处,在1300—1700万公里范围内没有任何卫星存在。木卫四十六是一个例外,它是顺行卫星中最远离木星的一颗,但这颗卫星的轨道也会在以太的阻力下,其轨道半径将逐渐下降,直到以太顺行区,也就是说,在外围的顺行卫星不能长时间存在。
为什么卫星总是以群居的方式存在?例如,亚南克卫星群、加尔尼卫星群等,这是因为质量大的星体能够影响以太的运动,但以太却能够影响小质量的星体运行,小质量星体只有与以太运行同步,它才能够保持轨道的稳定。
C. 太阳系最强的风暴
海王星处于太阳系的外围,行星离太阳越远,驱动风暴的能量就越少,但海王星上却存在太阳系中最强的风暴,测量到的风速高达2400km/h,而且风向与海王星的自转方向相反,其原因就是海卫一的逆行,它对以太的拖动能力比海王星表面对以太的转动能力大,从而引起海王星周围的以太反转。如果这样的情况继续下去,海王星的自转周期将有较快的上升。海王星周围的以太速度如图3-8所示:
图 3-8. 海王星中心为参考系时以太的速度分布(以海王星表面为0点)
与其他大型卫星不同,海卫一运行于逆行轨道,它是被海王星近期俘获的,由于它占围绕海王星公转的所有质量的99.5%(包括海王星环和其他13个已知的卫星),因此,对海王星的运行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它的顺行卫星将会逐渐消失(轨道逐渐降低,最后坠入海王星),而且它的自转速度也会加速变慢。
D. 较差自转
拥有顺行卫星的星体,其赤道的自转角速度大于两极,例如:太阳(赤道附近每25天转一圈,极区37天转一圈)、木星(赤道9小时50分钟,极区9小时55分钟)、土星、天王星等。但拥有逆行卫星的星体则相反,例如:海王星的赤道自转周期约为18小时,在两极只有12小时。海王星的较差自转是太阳系中最明显的,还是因为海卫一的逆行,星体自身结构内部的对流并不能解释较差自转。
可见,在太阳系中,总体上是以太跟随着行星运动,但每个行星周围的以太都存在一个逆行轨道,在太阳系的外围,以太同样存在逆行轨道,逆行的慧星就是最好的证明。以太的运动规律是:大质量天体拖曳以太,但以太能影响小质量天体(也包括微观粒子)的运行。
3.2.3. 以太与太阳风
A. 太阳风的产生
在帕克的理论模型里,太阳外层的日冕温度极高,达到百万度的数量级。这样的高温会产生完全电离的等离子体。因为温度太高,这些离子的动能很大,大到可以冲破太阳的引力束缚飞向地球。而且,帕克用详细的理论推导表明,从日冕中释放出来的离子最后会突破音速临界点被加速至超音速。对于这种从太阳向外释放的离子流,帕克称之为“太阳风”。
今天的科学家们已经知道:帕克的热驱动风模型并不能解释持续不断的高速太阳风,高速太阳风并不像帕克认为的那样是从高温的日冕中流出的,恰恰相反,它是从温度较低的冕洞中产生的。在极紫外光和软X射线太阳图像中,冕洞显示为日冕的黑暗区域,它们看起来很暗因为它们是比周围等离子体更冷、密度更小的区域,而且磁力线是开放的。这种开放的磁力线结构使太阳风更容易逃逸到空间,导致相对快速的太阳风流。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磁场对于产生持续高速的太阳风有着特殊重要作用,但磁场是如何对太阳风产生影响的?磁场是从哪里来的?谁也说不清楚。
本文对太阳风的产生有如下观点:
涡旋与喷流在太阳大气中无处不在,在活动区、宁静区以及冕洞区域都能观测到涡旋与喷流的存在,并在各个太阳大气层中均能观测到,例如色球喷流及日冕喷流等。
太阳风最初是在色球中产生的,色球中的针状物就是太阳风的起点。在色球中,可以发现太阳的边缘有很多毛刺状的喷流(即针状物),这些针状物间歇性地以约25公里每秒的速度从色球层喷出到日冕中,从而完成对太阳风的第一次加速。
日冕中也同样存在喷流,与色球中的喷流(与地球大气层中的飓风类似)具有相似的原理。但日冕中的喷流与色球中不同,它与地球上的龙卷风具有相似的结构:纤细的丝状物,长长的环状物以及类似指纹一样的螺纹在整个日冕中起舞。阿尔夫文的理论也认为,日冕中存在“太阳磁通管”(俗称为太阳上的“小喷泉” ),本文认为:所谓的“太阳磁通管”应该就是以太为主体的涡旋,这就是太阳风的第二次加速。
地球上也存在飓风,但为什么它不能把空气分子抛出大气层呢?我们知道:地球上的飓风一般不超过3万米的高度,这是因为高空的空气密度小。但太阳日冕外层的大气密度也不大(约为10-12 kg/m3,),它是如何把质子和电子抛出去的呢?这就必须依靠以太的帮助,如果以太不存在,这种加速机制只会存在于色球和日冕的底层中。在日冕底层中的质子密度与以太的密度(1.26×10-6 kg/m3)相当,因此,喷流可以在日冕层中一直存在。如果把日冕中的喷流与地球上的水龙卷作比较:质子的作用相当于水蒸汽,以太相当于空气,质子向上加速过程是螺旋式的,与地球上水龙卷中水分子的上升路径相似。
可见,太阳风的形成是涡旋与喷流的产物,属于自加速,但能量来源于光球。在色球层中,涡旋以激态的氢原子为主,色球层中的针状物就是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上加速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在日冕层,涡旋以以太为主,美国宇航局的界面区域成像光谱仪(IRIS)所拍摄的纳米喷气流应该就是这种涡旋,这种涡旋只存在于以太密度大于太阳大气密度的区域。
太阳风在加速过程中,对质子和电子的加速几乎是一样的,因此,电子的温度要比质子低一千多倍。高速太阳风主要来自两极的原因,应该是由于磁场的开放,但更直接的原因可能是:极区附近带有相同的净电荷。
- 太阳风的切向速度
现代观测已经证明,地球附近太阳风的前进方向总是垂直于地球运动的方向,也就是说,太阳风的横向速度与地球的轨道速度相等(地球的弓形激波为证)。
从彗星的离子尾也可以看出:太阳风的切向速度总是与彗星垂直于太阳的轨道速度分量相等(因为离子尾是太阳风造成的,而且它总是在太阳和彗星的连线上),如图3-9所示。如果彗星的轨道是圆形的,太阳风的切向速度必定与彗星的轨道速度相等(小于水星轨道的彗星除外)。
图 3-9. 彗星的离子尾(图片来源于网络)
帕克太阳探测器的升空,更是证明了太阳风受到以太横向运动的影响:在第一次靠近太阳期间,帕克在距离太阳36倍太阳半径的地方,测出了每秒大约30~50千米的切向速度,而根据此前的模型,太阳风的切向速度应该最高只有每秒4千米,是理论预测值的10倍。如果没有以太,太阳风的横向速度是无法解释的。可以预测:随着帕克逐渐靠近太阳,太阳风的横向速度将会越来越小。
因此,可以认为:太阳风切向速度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以太跟随大质量物体的运动,太阳风中的质子和电子在以太流体的影响下,其切速度会与以太绕太阳的速度相差不多。
- 太阳风的径向运动
当太阳风离开太阳后,在切向上,跟随着以太运动,与以太的切向速度保持一致(因为以太的密度比太阳风的密度大很多倍),但在径向上,受两种力量的控制:一是以太的阻力(包括太阳的引力),二是光压产生的推力(彗星的尘埃尾可以证明)。太阳风的速度是两种力量较量的结果,当光功率密度较大时,质子的温度下降较慢(或不降),但电子的温度却不降反升。如果失去了光压的推动,太阳风在以太的作用下,会在太阳的边界会产生阻尼振荡,径向速度终将下降为0。旅行者1号是2012年、旅行者2号是2018年被宣布离开太阳系的,它40多年间飞行了200多亿公里,2019年科学家重新分析了旅行者2号在太阳系的边缘传回的数据,发现了旅行者2号在这个地方的飞行明显受阻。
太阳风在太阳附近会出现天文学家称之为“回折”的现象,这种现象应该是以太的涡旋引起的,与磁场无关。太阳周围的以太在水星引力的牵引下,切向速度会大幅升高,但以太是流体,必然会产生一个个的涡旋。
D. 日珥的运动
日珥也是产生太阳风的原因之一,日珥的运动很复杂,具有许多特征。日珥不断地向上抛射或落下时,若干个节点的运动轨迹往往是一致的。当日珥离开太阳表面时,速度会不断增加,这种加速是突发式的,属于涡旋加速,在两次加速之间速度基本保持不变。日珥的密度远大于日冕,但宁静日珥可长期存在于日冕中,既不坠落也不瓦解,是什么力量支撑和维持著它?活动日珥和爆发日珥的速度可高达每秒几百公里,动力从何而来?日珥运动往往突然加速,甚至宁静日珥会一下子转变为活动日珥,原因是什么?
日珥实际上就是色球层中的巨形针状体,与其他的针状体其形成的原理是相同的,都是一种涡旋,因此,当日珥离开太阳运动时,速度才会不断增加。日珥一般也分为两次加速,第一次加速在色球层,以激发态氢原子为主导,第二次加速在日冕层,以以太为主导。
日珥是在色球层中形成的,它的成分与色球基本相同,对于上升到日冕中的日珥,其密度与以太的密度应该相差不多,因此,当日珥物质升到一定高度后,会慢慢地降落到日面上,有些既不坠落,也不瓦解,其原因可能有三:一是涡旋的原因,二是以太与日珥的密度差异不大,三是所带的净电荷与太阳表面相同(如果日珥中所带的净电荷与太阳表面相反,它就会加速下落,其运动的轨迹与拱型门相似)。
3.2.4. 太阳系中的暗物质
万有引力定律是正确的,但前提条件是:以太的分布必须是均匀的(因为以太粒子也有质量)。但在引力的作用下,以太的分布并不均匀,可表示为:,因此,万有引力定律中的中心天体质量M就必须修正,需要包括由于以太密度分布不均所引起的附加质量,如果不考虑以太的运动,可表示为,其中L为到中心天体的距离,修正后的公式为。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天文学中所谓的“暗物质”,指的是由于以太密度分布不均所引起的附加质量,是引力所产生的“效应”。
下面计算以地球为观察点,地球轨道内的暗物质质量:
以太阳中心为原点,地球轨道的长度L为半径作一球体。由于对称球壳对球壳内物体的万有引力作用的合力为零,对于距离大于L的部分,可以看成许许多多同心球壳叠加而成,因此,对于球体外围的以太,可以看成对地球没有万有引力作用。
在太阳周围,如果不考虑以太的运动,设以太的密度系数,其中M为太阳的质量,m为以太粒子的质量,R为太阳的半径。则以太的密度可表示为,由于A= 3.57×10-6(忽略以太的温度变化,因为以太只是能量传播的介质,吸收能量很少)远小于1,上式可简化为:。在地球轨道内,暗物质质量为= 1.47×1020 kg,相当于地球质量的40000分之一,而地球轨道内以太的总质量为= 1.78×1028 kg,这就是太阳系中观察不到“暗物质”的原因,但太阳系中以太的绝对质量(每立方光年为5300亿倍太阳质量)比太阳质量大很多倍。
3.2.5. 水星轨道的进动
影响水星轨道有很多的因素,主要包括:
- 太阳
太阳对水星轨道的影响主要包括三个因素,第一是太阳大气的阻力;第二是太阳风粒子(太阳一直在向外发射高能粒子);第三是不完美的重力场,太阳不是一个点质量,而是一个有着不规则重力场的球体,这个不规则的重力场作用在水星上,就导致了潮汐力,水星运行到距太阳越近,受到的潮汐力越大。
- 行星
在太阳系中,除水星外,还有其他的七大行星,特别是金星、地球和木星能对水星的轨道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他的行星只影响水星的轨道周期,对轨道的进动影响很小,因为其他行星是随机分布的,其他行星只能引起水星角速度的减少,而不会使水星正向进动,因此,有人用设想的一个更靠近太阳的行星(被称为火神星)来解释。水星处于最内层,金星、地球、木星等都在水星的轨道之外,它们对水星的摄动只能引起角速度的减少,也可能会有少量的负向进动,但不会有正向进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汤克云研究员在《金星对水星的摄动肯定为负》中说明了原因,并计算出金星等七大行星所引起的水星轨道进动约为每百年负600角秒。
- 以太
水星每百年有574.6角秒(除去岁差)的正向进动,很可能是以太起主导作用。以太对水星的运动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太阳的引力引起的以太密度分布变化,也就是暗物质的作用。水星的运行轨道是椭圆,距离从 4600 万公里到 7000 万公里变化。可以计算出:距太阳4600 万公里时,轨道内的暗物质质量约为= 1.38×1019 kg,距太阳7000 万公里时,轨道内的暗物质质量约为= 3.19×1019 kg。也就是说,水星绕太阳运行时,水星所感受到的太阳质量不是恒定的,其变化值为∆M= 1.81×1019 kg,这是水星正向进动的原因之一,但这个值太小,不是主要原因。
二是以太的阻力。由于水星的运动是椭圆,也就是存在切向运动和径向运动,但水星的径向运动不能有效引导以太绕太阳运动,这必然会导致水星与以太的运动不同步,在近日点水星的速度比以太的速度大。在以太的阻碍下,水星会出现轨道衰减,也就是说,水星运动到近日点时,在以太和太阳大气的阻碍下向太阳靠近,从而导致近日点的距离减小。其结果就是水星的离心率增加、轨道周期减少,这才是水星进动的主要原因,进动量与相对以太的速度有关,但这种阻力所引起的进动很难计算,本人没有计算能力。
水星的运动轨迹实际上是水星向太阳的旋进,其轨道角动量会逐渐减少,主要原因就是以太的阻碍。这种例子在宇宙中很常见,当一个双星系统距离很近时,随着互绕速度的增加,以太的阻碍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最后发生碰撞,这就是轨道衰减。对于近地轨道卫星,由于卫星相对以太和地球大气的速度高,同样存在近地点的进动和轨道衰减,因此,必须定期提升卫星轨道的高度。需要指出的是:地球大气与以太都会阻碍卫星的运动,但阻碍的方式却不同,大气阻碍可以比喻成潜艇在水中航行,必须把水分子推开,而以太阻碍可以比喻成球形的钢网在水中运动。
3.3. 银河系
在银河系,由于以太密度的分布不均所引起的“效应”就非常明显。在银核,以太的密度大,但随着距离的增加,其密度逐渐减少。在距银核同样的距离上,银道面上(尤其是旋臂上)的以太密度比其他地方高。在与银核相同的距离上,恒星所处位置的以太密度越高,其轨道速度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在很多星系中,由于以太密度变化引起的附加质量成为维系星系的主要力量。
银河系中实际物质密度的分布相当复杂,以太与可见物质混合在一起,由于以太的质量远大于可见物质的质量,例如:在太阳系附近,可见物质的密度约为每立方光年0.004个太阳质量,也就是9.45×10-21 kg/m3,比以太的密度1.257×10-6 kg/m3小很多倍,因此,可以把可见物质的密度纳入到以太的密度之中。
假设银河系中心黑洞也是由以太粒子组成的,它就与气态行星一样,没有明显的表面,估计固体半径约1000公里,在外层,以太气体的密度变化同样遵循,由于无法得知黑洞表面的以太温度,它附近的以太密度分布无法计算。但当r > 1光年时,可以认为以太的温度不再变化。
3.3.1. 以太的密度与速度
为了便于说明,把银河系分为三个部分,r < 1光年,称为核心,1< r< 1000光年,称为内层,r>1000光年,称为外层。
A. 在核心,由于黑洞质量一家独大,恒星的运动速度基本符合开普勒三大定律,以太密度的变化对恒星速度的影响可忽略,也就是说以太的影响很小,与太阳系相似。
B. 在内层,恒星的速度可以看成黑洞与附加质量引起的速度迭加:,如图3-10所示,图中用红色曲线表示的是银盘中恒星运动的实际速度曲线(通过观测得出的结论),它可拟合为黑洞质量引起的恒星速度m/s(蓝线表示)和附加质量引起的恒星速度m/s(绿线表示)的叠加,其中r表示到黑洞的距离,单位是米。
由于,m/s,可得出内层中的附加质量与距离的关系:。其原因是:以太的密度分布近似球形,而附加质量可表示为:,因此,内层中的以太密度可表示为,其中,r的单位是米,常数B = 4.39×1015 。
图 3-10. 银盘中恒星的速度曲线
C. 在外层,由于银盘的存在,以太的等密度曲线不再是球形,可以等效为厚度为h的圆盘,附加质量可表示为:,因此,以太的密度与距离的关系可表示为:,附加质量与距离的关系也可表示为:,其中,D和k都是常数,由于,因此,以太的速度是与距离无关的常量。这种计算方法在数学上是不严谨的,但本文的目的是原理的说明。在外层中,恒星的速度的变化主要是旋臂造成的,因为旋臂中的物质密度高,产生的附加质量小,恒星的轨道速度慢。如图中黄线所示(没考虑旋臂的影响)。
从上面的计算可以看出:当r > 1光年时,银河系中以太的密度变化很小,因此,可以认为常数C= 1.257×10-6 kg/m3,它的大小对计算没有影响。
3.3.2. 旋臂的产生
1964年﹐美籍科学家林家翘建立了密度波理论,该理论认为﹐恒星在绕中心旋转时﹐绕转的速度和空间密度都是波动变化的。运动慢则恒星密集﹐反之则稀疏﹐因而空间密度也呈现波动变化,这种波被称为密度波。这种波既绕中心环行传播﹐同时又沿半径方向传播﹐因而密度极大的波峰呈旋涡状分布﹐从而形成旋臂。恒星进入旋臂后因为恒星密集和引力场加强而减慢速度﹔反过来﹐速度减慢使恒星“拥挤”一起﹐密度增大﹐引力场加强﹐因而使这种状况得以自行维持。
但是,恒星一旦进入旋臂引力势阱后,还能运动出来吗?
我们知道,在任何旋转的流体中,流体的表面都会形成波浪,也就是说,介质质点的速度总有一定的差别,也会存在密度上的差异。当星体附近的以太密度较高时,它所受到的附加质量的引力小(附加质量的大小与本地以太的密度有关),绕行的速度就会慢,速度的变慢,就会导致星体的聚集,从而导致旋臂的形成(与道路上的车流是同样的道理,车流的密度只与道路有关,而与车辆无关),它实际上是以太密度对星体速度的反作用。旋涡结构是由星体的运动产生的,但旋臂并不是永远由同一批星体组成。也就是说,旋臂由以太的密度波构成的(地球上的气旋也存在旋臂结构),它并不与星体相联,星体的角速度是可变的。正是这种运动维持了旋涡星系的结构。恒星进入旋臂后,由于引力的减少,速度会降低,当以太的密度减少时,星体将恢复它的轨道速度,以太密度波的旋转速度应比星体的旋转速度稍慢。
如果以太不存在,就没有密度波,旋臂也就无法形成。以太跟随星体运动,但以太对星体的运动也存在反作用。
3.3.3. 涡旋与喷流
在流体中,喷流是指流体沿着涡旋垂直方向的运动(例如气旋中心的向上运动),涡旋能产生喷流,喷流也能产生涡旋(气旋就是气体的向上运动产生的),二者是伴生关系。
涡旋产生喷流的必要条件是:核心是刚体旋转。当流体刚体旋转时,刚体边缘的转速最大,压强最低,外面的流体向内流动,但又无法到达中心,只有转向,从而形成喷流,飓风的喷流就是在风墙处。银河系也存在喷流,喷流的位置大概在1000光年处,那里是刚体旋转的边缘,如图3-11所示。
图 3-11. 银河系的喷流(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中的X射线和伽马射线是粒子在以太中运动时产生的,其频率与粒子的速度(相对于以太)有关:。例如,如果质子在喷流中相对以太的的速度达到500 km/s,它所产生的辐射频率为6.3×1017 Hz,在X射线的频率范围内。
不过,主流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的喷流是大约在200至400万年前人马座A*发生了一次超级爆发,剧烈的喷发在银河系中心两侧形成了一对巨大的气泡状结构,直到现在气泡结构依然还在向外扩散。但是,是什么爆发能够爆发出如此规则的形状?
3.3.4. 吸积盘与喷流
在高密度星体周围的涡旋,我们通常称之为吸积盘。吸积盘通常是一种由弥散物质组成的、围绕中心体转动的结构。如果中心天体的角动量较小,盘内的摩擦力将使气体逐渐螺旋下落,被吸积到星体。传统认为:重力使得盘中的物质沿螺线被吸附至中心体,角速度的不同则使得物质进行着角差转动,而引力场使得物质被压缩,同时激发出电磁辐射。
但是,引力场是如何压缩物质的?又是如何激发电磁辐射的?质量和能量又是如何转化的?中子星及黑洞产生的吸积盘辐射多半处于光谱的X-射线区域,但分子气体的发光不可能是热致发光,因为分子气体不可能有如此之高的温度(否则,气体四散,无法形成吸积盘)。围绕在星体周围旋转的分子气体,虽然速度较大,但其相邻气团的速度相差却很小,雷诺系数不可能很大(我们所观察到的吸积盘,雷诺系数都很小),气体间的摩擦也不可能使温度升高到发射X射线,吸积盘中的能量转化效率更不可能比核聚变还高出10多倍。
关于喷流的产生,最广为接受的是从中心黑洞抽取能量的理论。罗杰·布兰福德和罗马·日纳杰于1977年提出:吸积盘附近的磁场被自转的黑洞拖拽,当磁力线聚集起来时,相对论性粒子加速后被发射出去。彭罗斯理论认为,从中心黑洞抽取能量依靠的是广义相对论中的参考系拖拽效应。
但是,目前为止,我们连磁场是什么都说不清楚,而且吸积盘是电中性的,如何与磁场产生作用?磁场又是如何被自转的黑洞拖拽?磁力线又是如何聚集起来的?又是如何发射粒子的?
一般高密度、快速旋转的星体都会出现喷流,最可能的过程是:由于以太的粘度随着密度的升高而增加,大密度星体周围的以太会随着星体作刚性旋转。在吸积盘上,分子气体在引力的作用下会螺旋下降(因为分子气体的速度比以太的高),但当分子气体下降到以太刚体旋转的边缘时,气体分子就不会继续下降,只能沿着旋转轴向外喷发(因为分子气体的速度比以太的低)。喷流需要消耗涡旋的能量,也就是会降低涡旋的速度。如果星体的角速度较小,可以从周围吸收物质增加角动量,但角动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产生喷流,吸收物质的能力也会下降,这也是喷流具有周期性的原因。
在高密度星体的周围,以太的密度较大,因而粘度也较大,星体的表面完全能拖曳它,使它与星体同步旋转。分子气体的辐射是由于气体分子相对以太的运动速度引起的,气体分子辐射的频率为,其中v是分子相对于以太的速度。在吸积盘中,分子气体与以太运动速度不同,二者的速度曲线如图3-12所示(图中红色代表分子气体,蓝色代表以太,当以太的速度大于气体分子的速度处,分子气体会产生喷流)。银河系的中心天体也存在喷流,如图3-13所示。
图3-12.银河系中心吸积盘与喷流的形成
图 3-13. 银河系中心喷流(图片来源于网络)
3.3.5. 以太密度在银河系的分布规律
A. 核球
核球是指银河系的中心天体,也就是天文学中的人马座A*(sgr A*),俗称为“黑洞”。假设它也是由以太粒子组成的,没有经历恒星过程,是直接由以太气体坍缩成的超大质量黑洞,结构类似于气态行星,它没有明显的固体表面,其密度分布类似单边高斯分布,如图3-14所示:
图3-14. 核球的密度分布
在黑洞的中心,以太的密度(2×1018 kg/m3量级)和压强都很高。由于黑洞内部的温度是气体压缩引起的,没有热源,因此,它的表面温度并不高,是一个不发光的球体。假如黑洞质量为4百万太阳质量,可以认为黑洞核心部分是一个密度为2×1018 kg/m3,半径为1000公里的球体,呈固体状,从1千公里到10万公里,是从固态到气态的过渡层,10万公里外可以认为是黑洞的大气层。
B. 银心
这里指距银核大于1光年,小于1000光年的球体,如果不考虑以太的速度,以太的密度分布近似球形。以太密度可表示为,其中,C= 1.257×10-6 kg/m3,r的单位是光年。
C. 银盘
这里指距银核大于1000光年的银道面,如果不考虑以太的速度,以太的密度分布与距离的关系近似线性,可近似表示为,其中,r的单位是光年。
令,可拟合银河系中银道面上的以太密度曲线,如图3-15所示,当距银核大于1光年时,银河系中的以太平均密度变化幅度不会超过10-12 kg/m3。
图3-15. 银河系中以太的密度与距离的关系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科学的热爱;坚持长期探索。
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革社会的精神。
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征;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我首先要求诸君信任科学;相信理性;信任自己;并相信自己。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在科学上进步而道义上落后的人;不是前进;而是后退。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科学家一旦做出成绩;就应该忘记自己所做的事情;而经常去考虑他应该做的事情。
一个人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走过弯路犯过错误并不是坏事;更不是什么耻辱;要在实践中勇于承认和改正错误。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