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天文科普>猎犬座星系中恒星的诞生

猎犬座星系中恒星的诞生

热帖

猎犬座星系中恒星的诞生
 
 
从这个星系传来了射电辐射。可能是在以前的超新星爆发中获得巨大速度的电子,在运动中流过这星系而发出无线电波。人们用高灵敏度射电望远镜不仅能接收到这种信号,甚至还能区分这个星系哪些部位发出射电辐射较强,哪些部位较弱。1971 年,射电天文学家唐纳德·马修森(Donald Mathewson),皮特·范·德·克鲁特(Piet van der Kruit)和维姆·布罗弗(Wim Brouw)在荷兰制成了一幅这个星系的“射电图”(见图 12-7),其中用亮度表示射电强度,愈亮之处射电辐射愈强。尽管用这种射电望远镜不及用光学望远镜看得那么清楚,旋臂结构还是不难认出来。所以旋臂不仅在可见光区放着光彩,而且还发出射电辐射。
 
电子在同一星系中不同部位处发出的射电辐射强度不同,这是为什么?其原因和这种辐射的产生机理有关,这里就不作论述,我们只要知道凡是星际气体密度较高之处产生的射电辐射也较强就行了。如此说来,猎犬座星系的射电图像也证明,旋臂中不仅恒星密集在一起,而且星际气体的密度也较高。
 
不过猎犬座星系告诉我们的信息还不止于此。仔细对比可以看出,射电辐射最强的所在并不完全和可见旋臂相重合(见图 12-8),星际气体最大密度区位于曲曲弯弯旋臂的偏内侧。这反映什么呢?整个星系在自转,它的组成物质在运动中穿旋臂而过,恒星偕同星际物质在这样的过程中都是由弯曲旋臂的内侧进去,再从外侧出来。可见旋臂来源于新生恒星,射电旋臂则反映星际气体浓缩的所在,把两者加以对比可以推出下面的情景。
 
这个星系中的恒星和星际物质一起运转(见图 12-9),逼近一处旋臂  
区域。随即这些恒星相互挤紧,气体密度增加,创造了新生恒星的条件。局部云团出现并发生坍缩,一批原恒星诞生了。稍后,那批恒星和星际物质便又漂移出形成射电旋臂的密度较高区。很快,一切似乎又恢复如前。但是,并不尽然,已经开始坍缩的云团继续坍缩,由气体密度一时的增长所引起的造星过程进一步发展。再过了些时候,原恒星演变成一批大质量新生恒星。这些蓝色强光度恒星的辐射激发附近的星际气体使之发光,新生恒星造成了可见旋臂。
 

 
概括起来,首先是星系物质穿越密度较大的旋臂,引起产星过程;然后是首批新生恒星使可见臂亮了起来。因为猎犬座星系中恒星与气体的运动速度已知,密度臂与可见臂之间的距离又能测出来,所以我们能计算出从星际气体紧缩到首批新生恒星出现需要多长时间:结果是约为 600 万年。在这段时间的最后 50 万年中,各个分立云团里发生着像拉森的计算所得出的那种变化;而从这段时间的开头直到星际物质演变成拉森用作计算起始点的云团,则需要 550 万年。
 
大质量恒星绕星系中心运行还远没有转完一圈,它们的寿命就到头了。这些星把它们的大部分物质送回了星际气体,演变成了白矮星,或是爆发为超新星了。由于核反应而富含重元素的恒星物质返回星际气体后,当它穿过旋臂时就成为孕育下一代恒星的原料。不能参与这种循环变化的,是恒星生命终了时以白矮星或中子星这类致密天体的形成所残留下来的物质。
 
从前,在银晕恒星已经出现后很久的某个时候,现在构成太阳的物质也曾作为星际气体的一部分在运动中穿越一处旋臂而使许多恒星诞生。其中质量较大的太阳同庚星早已熄灭,像太阳那样质量较小的许多同庚星则已经被银河系的不均匀自转甩开而失散在各方。  
 

来自奇点天文网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天文科普

宇宙的年龄

2020-10-11 12:49:24

天文科普

宇宙过客

2020-10-11 13:00:23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