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天文科普>什么是脉冲星

什么是脉冲星

热帖

什么是脉冲星
 
 
脉冲星和超新星爆发有某种联系,这在蟹状星云脉冲星发现后已经明确。看来,发生超新星爆发后,恒星的残余部分就发出脉冲星信号。星空另有一处的气体现象反映从前曾爆发过超新星,而恰好在该处发现了又一颗脉冲星。这桩事也加强了那样的设想。显然,这一事件要追溯到很久以前:船帆星座中这一超新星爆发的年代应该比蟹状星云超新星爆发早得多,因为它抛出的气体物质在天上看来已经不是小小一点,而是布满了一广阔空间范围的许多条纤维状气体丝。这颗脉冲星的周期为 0.09 秒,比蟹状星云脉冲星长。它是已知第三名快速脉冲星。它刚一出现,人们就着手在可见光区寻找它。直到 1977 年,这项搜索才告成功,2 月 9 日“自然”编辑部收到的这封宣布成功证实船帆脉冲星为某一恒星的投稿信,是由 12 位作者签名的。只要想一想,在此之前的 8 年中除了在英国和澳大利亚工作的这 12 位获得成功的科学家之外,还有大批天文学家曾动用世界上效能最高的望远镜,搜寻以船帆脉冲星的节律发光的恒星,却都宣告失败,就能体会这场搜捕会战是何等艰巨。还有,曾参加蟹状星云脉冲星观测的迈克·迪斯尼,这次也在成功队伍之列。
 
用可见光寻找所有别的脉冲星至今一无所获。这使人们形成如下的印象:恒星发生超新星爆发,产生了脉冲星。一开始时脉冲周期比蟹状星云脉冲星还要短。它既发出射电脉冲,也发出光脉冲。随着年代的逝去,脉冲节律逐渐变慢。过了不到 1000 年,周期变长到蟹状星云脉冲星那样,再过许多年变成和船帆脉冲星那样长。随着脉冲周期的变长,它的可见光也同时变得愈来愈暗。后来,它的周期达到了 1 秒以至更长,光学脉冲早已消失,可是射电波段还能测到。因此只有两个周期极短的脉冲星才看得见。两者属最年轻之列,连它们的爆云残烟都还在目。而那些较老的脉冲星早就丧失了它们的可见光辐射。
 
可是,脉冲星究竟是什么?一颗恒星以巨型爆发结束生命时,剩留的是什么?我们已经知道,产生脉冲星辐射的空间范围一定是非常小的。那么,为了解释脉冲星现象,试问在一很小空间内有哪些过程进行得既快速,重复得又那样精确呢?是像造父变星那种类型的恒星胀缩过程吗?果真是脉动变星的话,那么它们的密度一定非常大,因为只有这样,它们的振荡周期才可能很短。让我们回想一下,造父变星的周期是好些天,而我们在寻觅的天体甚至能在百分之几秒内振荡。即使是我们所知密度最大的  
恒星——白矮星,振荡周期也没有那样短。我们不禁要问,是不是还存在着密度更大的恒星,也就是说,密度每立方厘米好几吨的白矮星对比它们如同小巫见大巫的那种星体?
 
在人们对脉冲星有所知晓前好多年,帕萨迪纳的两位天文学家就曾有过这样的设想。30 年代,德国出生的瓦尔特·巴德在当时世界最大的望远镜旁工作。他可以称得上是本世纪最优秀的实测天文学家之一。这个帕萨迪纳研究组的另一位成员是同样富于想象,并习于争论的瑞士人弗里
 
茨·慈威基(FritzZwicky)。早在 1934 年,这两位天文学家就已提出,密度极高,物质几乎完全由中子组成的实际恒星是可以想象的。1939 年,物理学家 J·罗伯特·奥本海默和乔治·M·沃尔科夫(GeorgeM.Volkoff)在美国物理刊物“物理评论”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中子星的学术论文。不过,远在天体物理学家们认真研究中子星之前,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就已名扬全球,因为奥本海默在美国的原子弹研制中起了主导作用。
 
经奥本海默和沃尔科夫的研究后,人们了解到,电子和质子全都结合成中子的物质能够形成由本身引力维持不散的恒星类型的气体球。知道了中子物质的特性,就能对这种中子星进行理论计算。计算出来的中子星“恒星模型”表明这种星的密度极高,相当于把太阳的质量挤缩在一个直径为 30 公里的球内,每立方厘米包含的中子物质有几十亿吨之巨(见图 8-9)。如果能让中子星振荡起来,那么它们的频率应该比脉冲星快得多。所以,要问是什么原因使脉冲星那样规律地掌握时间,形成了脉冲星的周期,那么中子星的振荡也决非答案。
 

 
这样,我们又兜回原地来了。寻觅了一番可能振荡得极快的高密态恒星类型的天体,我们发现,白矮星太慢,而设想中的中子星却太快了。
 
 

来自奇点天文网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天文科普

探索宇宙奥秘

2020-10-9 22:40:21

天文科普

木星的卫星

2020-10-9 22:41:22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