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天文科普>人类处于模拟世界中?

人类处于模拟世界中?

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推开了梦寐以求的宇宙大门,体会到了宇宙的浩渺无边。     然而,随着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宇宙的浩瀚仍然一遍遍刷新和颠覆着人们的认知,甚至时至今日我们也没能弄清楚宇宙真正的大小。   那星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仿佛隐藏着一个庞大的未知生物,随着黑暗幕布的褪去,它正逐渐展现那让人心颤的古老气息。     在叹服宇宙广袤而宏大的同时,如果有人告诉你,宇宙并不是奇点爆炸生成的,而是被设计创造出来的话,你会相信吗?   事实上,以人类目前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究竟是什么的智慧生物才能够设计创造出如此浩瀚的宇宙,并且还赐予了宇宙如此有秩序的环境。这的确让人感到很不可思议。     然而,在下意识对这种“荒诞”的说法进行驳斥的时候,其实许多人的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怀疑:如此有规有序且极为庞大的宇宙,真的能够从一场爆炸中诞生吗?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许多生物能看不到人类所看不到的光线、颜色,甚至大多数动物的眼睛还有着人类眼睛无法比拟的夜视功能。     而不仅仅是视力,大多数动物的听觉灵敏度也是远远的超过人类,这让它们能够更早的预知灾难的来临。   反观人类,除了有着一个“智慧生物”的头衔之外,似乎并没有比其他动物优越很多的地方,但是为什么偏偏人类就如此的特殊呢?     放眼整个自然界,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一年中还有四季交替,每天太阳东升西落。可以说整个世界是五彩斑斓、井然有序的。   而我们在惊叹这一切的时候,那心中深埋着的疑惑又会浮上心头:如果不是精心设计,那么宇宙中的一切怎么会如此的完美和谐、精妙绝伦呢?     在科研早期,科学家们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最基础的粒子,它不可能再被分割。可没过多久这个结论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因为原子中还有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甚至质子和中子还有着夸克。   虽然许多科学家认为夸克绝不是最小的微粒,但是夸克就像一扇紧闭的大门,挡住了人类探索的目光和脚步。     此时的人类仿佛被卡在了螺旋楼梯的中间,宏观探索看不到尽头,微观探索同样也是看不到尽头。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之一,爱因斯坦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后半生一直在寻找大一统理论,试图找到连接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事实上,连接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就是判断人类是否处于虚拟世界的关键线索之一。如果找到了这道桥梁,那么就能非常明确地说明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   而如果找不到,那么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处于一个被精心调制过的虚拟世界,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的怀疑或许是正确的。     其实对此同样怀疑的人还有很多,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科学、科技界大鳄,例如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牛津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克·波斯托姆,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等等,他们都质疑和讨论过宇宙的真实性。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怀疑呢?难道仅凭大一统理论这一个理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会这么怀疑,是因为现实中有许多事实都和计算机程序类似,或者都能用计算机程序来解释。     例如“时间变慢”。从相对论中我们能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就会越慢。那么为什么会变慢呢?   如果单纯地用物理原理对此进行分析,可能会十分的复杂,然而一旦将这个现象放到计算机中就会非常好解释。     我们都知道,因为配置的原因计算机的运算速率是有上限的,一旦运行某种超出计算机能力的程序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就会变得缓慢。就像一个集显的计算机运行3A游戏一样,即便能顺利打开游戏,游戏也会出现卡顿、掉帧等情况。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生活的宇宙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那么物体光速运动就意味着到达了计算机运行上限,所以作用在其身上的其他算法自然就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     再比如说让人细思极恐的“观察者效应”。从双缝实验中我们知道,“光”在有无观察者的情况下呈现波和粒两种状态。   这就好像你的手机,在你看到它的时候,它呈现的是手机的样子,而当它处于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     在现实中这种情况确实很魔幻,但是放到电脑中就非常好解释了。如果宇宙是个巨型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那么为了节省计算量,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所有没被生物观察和接触到的物体,都以节能的波的形式存在。而一旦产生了接触,那么就会立即将波转换成更加费资源的粒的形式。   可能有朋友此时会想:如果我们的宇宙真的是虚拟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察觉不到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进行思考。     假如人类在未来创造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智能AI,并且将这些AI置于足够大的空间中,这些AI在在程序的控制下能够自我复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还会模拟老化自动分解。   而由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AI,所以它们几乎拥有等同于人类的智慧和思维能力,并且能够互相交流,然后在互相交流中不断的进化。     那么对于这些智能AI来说,这个人类放置他们的空间就是他们的世界,而从一出现就在此生活的AI们,能想到空间外有人类的存在吗?会怀疑他们生活的空间是被精心制造出来的吗?   只要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发展,那么他们肯定会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老病死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本不会想到这一切其实都是设定好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这个自己早已习惯的世界,人类真的能从中发现不寻常的地方吗?或许真的有人发现了,所以才会有许多科学家怀疑我们处于模拟世界中,甚至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尼克·波斯托姆认为,我们处于模拟世界中的概率为100%。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来说,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真实的。   而大多数研究虚拟理论的科学家所恐惧的,不过是那种命运无法自己掌握的感觉,毕竟说不定哪一瞬间,我们的世界就被外面“拉闸”了。
热帖

20世纪60年代,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推开了梦寐以求的宇宙大门,体会到了宇宙的浩渺无边。
 
 
然而,随着对宇宙探索的不断深入,宇宙的浩瀚仍然一遍遍刷新和颠覆着人们的认知,甚至时至今日我们也没能弄清楚宇宙真正的大小。
 
那星光照射不到的地方仿佛隐藏着一个庞大的未知生物,随着黑暗幕布的褪去,它正逐渐展现那让人心颤的古老气息。
 
 
在叹服宇宙广袤而宏大的同时,如果有人告诉你,宇宙并不是奇点爆炸生成的,而是被设计创造出来的话,你会相信吗?
 
事实上,以人类目前的认知和理解能力,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究竟是什么的智慧生物才能够设计创造出如此浩瀚的宇宙,并且还赐予了宇宙如此有秩序的环境。这的确让人感到很不可思议。
 
 
然而,在下意识对这种“荒诞”的说法进行驳斥的时候,其实许多人的内心还是有那么一丝怀疑:如此有规有序且极为庞大的宇宙,真的能够从一场爆炸中诞生吗?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许多生物能看不到人类所看不到的光线、颜色,甚至大多数动物的眼睛还有着人类眼睛无法比拟的夜视功能。
 
 
而不仅仅是视力,大多数动物的听觉灵敏度也是远远的超过人类,这让它们能够更早的预知灾难的来临。
 
反观人类,除了有着一个“智慧生物”的头衔之外,似乎并没有比其他动物优越很多的地方,但是为什么偏偏人类就如此的特殊呢?
 
 
放眼整个自然界,不同的生物会有不同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一年中还有四季交替,每天太阳东升西落。可以说整个世界是五彩斑斓、井然有序的。
 
而我们在惊叹这一切的时候,那心中深埋着的疑惑又会浮上心头:如果不是精心设计,那么宇宙中的一切怎么会如此的完美和谐、精妙绝伦呢?
 
 
在科研早期,科学家们认为原子是组成物质最基础的粒子,它不可能再被分割。可没过多久这个结论就被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因为原子中还有原子核、质子和中子,甚至质子和中子还有着夸克。
 
虽然许多科学家认为夸克绝不是最小的微粒,但是夸克就像一扇紧闭的大门,挡住了人类探索的目光和脚步。
 
 
此时的人类仿佛被卡在了螺旋楼梯的中间,宏观探索看不到尽头,微观探索同样也是看不到尽头。
 
作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之一,爱因斯坦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所以他后半生一直在寻找大一统理论,试图找到连接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桥梁。
 
 
事实上,连接微观和宏观世界的桥梁,就是判断人类是否处于虚拟世界的关键线索之一。如果找到了这道桥梁,那么就能非常明确地说明我们所在的世界是真实的。
 
而如果找不到,那么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处于一个被精心调制过的虚拟世界,这就意味着科学家们的怀疑或许是正确的。
 
 
其实对此同样怀疑的人还有很多,其中甚至不乏一些科学、科技界大鳄,例如Space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牛津大学哲学系教授尼克·波斯托姆,以及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斯穆特等等,他们都质疑和讨论过宇宙的真实性。
 
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怀疑呢?难道仅凭大一统理论这一个理由?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之所以会这么怀疑,是因为现实中有许多事实都和计算机程序类似,或者都能用计算机程序来解释。
 
 
例如“时间变慢”。从相对论中我们能够知道,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那么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就会越慢。那么为什么会变慢呢?
 
如果单纯地用物理原理对此进行分析,可能会十分的复杂,然而一旦将这个现象放到计算机中就会非常好解释。
 
 
我们都知道,因为配置的原因计算机的运算速率是有上限的,一旦运行某种超出计算机能力的程序时,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就会变得缓慢。就像一个集显的计算机运行3A游戏一样,即便能顺利打开游戏,游戏也会出现卡顿、掉帧等情况。
 
同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生活的宇宙是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那么物体光速运动就意味着到达了计算机运行上限,所以作用在其身上的其他算法自然就会变得缓慢甚至停滞。
 
 
再比如说让人细思极恐的“观察者效应”。从双缝实验中我们知道,“光”在有无观察者的情况下呈现波和粒两种状态。
 
这就好像你的手机,在你看到它的时候,它呈现的是手机的样子,而当它处于你看不到也感受不到的时候,它就变成了另外一种形态。
 
 
在现实中这种情况确实很魔幻,但是放到电脑中就非常好解释了。如果宇宙是个巨型计算机模拟出来的,那么为了节省计算量,增加系统的稳定性,所有没被生物观察和接触到的物体,都以节能的波的形式存在。而一旦产生了接触,那么就会立即将波转换成更加费资源的粒的形式。
 
可能有朋友此时会想:如果我们的宇宙真的是虚拟的,那么我们为什么察觉不到呢?其实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举一个生动形象的例子来进行思考。
 
 
假如人类在未来创造了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智能AI,并且将这些AI置于足够大的空间中,这些AI在在程序的控制下能够自我复制,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还会模拟老化自动分解。
 
而由于是真正意义上的智能AI,所以它们几乎拥有等同于人类的智慧和思维能力,并且能够互相交流,然后在互相交流中不断的进化。
 
 
那么对于这些智能AI来说,这个人类放置他们的空间就是他们的世界,而从一出现就在此生活的AI们,能想到空间外有人类的存在吗?会怀疑他们生活的空间是被精心制造出来的吗?
 
只要给他们足够长的时间发展,那么他们肯定会认为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生老病死不过是一种自然规律,根本不会想到这一切其实都是设定好的。
 
 
同样的道理,对于这个自己早已习惯的世界,人类真的能从中发现不寻常的地方吗?或许真的有人发现了,所以才会有许多科学家怀疑我们处于模拟世界中,甚至牛津大学哲学教授尼克·波斯托姆认为,我们处于模拟世界中的概率为100%。
 
不过话说回来,即便我们的世界是虚拟的,但是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我们来说,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真实的。
 
而大多数研究虚拟理论的科学家所恐惧的,不过是那种命运无法自己掌握的感觉,毕竟说不定哪一瞬间,我们的世界就被外面“拉闸”了。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本文由奇点天文作者上传并发布,奇点天文仅提供文章投稿展示,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奇点天文立场。

给TA充能
共{{data.count}}人
人已充能
天文科普最新投稿

秘鲁星际之门能打开吗

2020-10-11 21:24:18

天文科普

混沌粉碎了决定论_奇点天文奥秘

2020-10-11 21:24:20

13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1. 丝袜认真

    你们在想要攀登到科学顶峰之前;务必把科学的初步知识研究透彻。还没有充分领会前面的东西时;就决不要动手搞往后的事情。

  2. 小成熟i

    科学决不是也永远不会是一本写完了的书。每一项重大成就都会带来新的问题。任何一个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出现新的严重的困难。

  3. 友好与黑猫

    无数事实说明;只有把全副身心投入进去;专心致志;精益求精;不畏劳苦;百折不回;才有可能攀登科学高峰。

  4. 美女酷炫

    天才是不足恃的;聪明是不可靠的;要想顺手拣来的伟大科学发明是不可想象的。

  5. 紫菜激动

    任何人都承认实验是科学之母;这是确定不移的真理;谁也不会否认。

  6. 豌豆可爱

    社会主义是科学和文化的社会。要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之无愧的成员;应当努力地和好好地学习;获得很多的知识。

  7. 肉肉

    青年的敏感和独创精神;一经与成熟科学家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相结合;就能相得益彰。

  8. 粗犷笑天空

    法律的生命在于其实施。因而迫切需要对怎样使大量立法和司法解释有效而进行认真的科学研究。

  9. 溪流可靠

    真正的科学不知道同情;也不知道厌恶;它的惟一目的就是真理。

  10. 戈薇

    没有真理—-勒南

  11. 乐曲贪玩

    而不是别的东西。——法布尔

  12. 单纯有乌冬面

    是为了人民的收获而生长的—-门捷列夫

  13. 啊贝卡博士

    而真正的科学家的任务就是丰富这个令人类都能受益的知识宝库。——科尔莫戈罗夫

  14. 帅气扯灰狼

    不愿意越过事实前进一步的人

  15. 辰伶

    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有新私信 私信列表
搜索